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一次抄的是他那个世界唐朝著名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千古名作。

    他一边写着,池旭一边读着,虽然不明白“瀚海”是哪一座海,“天山”又是哪一座山,“轮台东门”又是个什么鬼地方,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他觉得这首诗好。

    “绝妙好诗!”他竖起大拇指来称赞方浩,“这首诗不用说,一定可以流传千古,我都要托贤侄的光,能在千古之后还有名声。”

    卢伦英也忍不住赞叹:“方指挥果然诗才了得,可惜了,要是读书科考,以后岂不是经国纬世之才?”

    方浩连忙谦虚的道谢。

    池旭捧起那张纸又读了两遍,非常的欢喜,对方浩说道:“方贤侄,你这一年多来,应该也写了不少的诗词吧?要不索性一并写出来,我带回京城,给你传播一下。”

    方浩说道:“这一年多来忙于练兵,但是没有多少闲情雅致来写诗,只有感而发,写了几首边塞诗,如果伯父不嫌弃,我现在就抄写出来。”

    “快写,快写。”池旭催道。

    又拿来一张纸,方浩写上了几首诗。

    边塞杂诗:

    一、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三、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四、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长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狼牙关。

    刷刷刷刷,一会儿就写上了四首七绝。

    ——不对,是一会儿就抄上了四首七绝。

    看到“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一句的时候,池旭和卢伦英都叹息了一声。

    他们年纪都比较大,经历的事情比较多,知道确实是这么回事。

    不要看着几年前那场战争之后,有那么多人得到了很高的奖赏,甚至还有几个封侯的。

    但是在那一场战争中死去的人就有几百万,可不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待看到“春风不度狼牙关”那一句的时候,卢伦英脸色一变,说道:“方指挥,这一首有些不妥,要是传出去,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我们对朝廷有怨望之心,还是删了吧。”

    方浩还没有说什么,池旭便道:“无妨,我这一次来边关巡查,发现边关的将士们,确实都挺不容易的,也应该让有些人了解一下边关将士们的想法,这首诗应该写,还应该好好的传播出去。”

    他这么说,卢伦英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等到墨迹干了之后,池旭就将这两张诗稿用轴筒给卷了起来,小心包好,免得让它受到损伤。

    这可是能够作为传家之宝的好东西,必须要小心翼翼的保护起来。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在总兵府吃了一顿午饭,然后方浩就带着他的那支骑兵返回了先锋营。

    池旭在狼牙关又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才踏上回京之路。

    他这一次已经将朔州各个点都巡视了一遍,也应该回京叙职了。

    回京的路上,他就开始写他的折子。

    关于这一次巡查的。

    有什么不好的问题,要指出来批评,有什么好的方面,也要进行表扬。

    方浩的先锋营,自然在他的表扬之中,他还叫卢伦英对方浩业务能力的夸赞,以及方浩对他吹过的一些牛也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写进了里面。

    在他的这份折子中,方浩和他的先锋营,就是他巡视中最大的亮点。

 第一百零七章 探口风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池旭走后没几天,陈朗就来到了先锋营找方浩,要探一探他的口风,想知道池旭在他那里呆了几天,都说了一些什么。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方浩当然没有什么都跟他说,倒是提到了朝廷想要改制的原因,是因为涉及到了储位之争。

    这一点陈朗当然知道,那又不是多隐秘的事情,朝廷上都已经吵了那么长时间了,以节帅府的人脉,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甚至陈朗知道的比方浩更多,比池旭这些在京城的人知道的更多。

    他对着方浩神秘的一笑,说道:“那一位尤大学士的父亲,虽然年纪已经有了七十多岁,但是身体一直康健,再多活个十来年都没有问题,你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死掉?”

    方浩一惊,呆呆的看着陈朗。

    “别这样看着我,我们不会做这种事情,那没有意思。”陈朗微笑着说道,“有那种想法的是燕州那一边。那一位节帅,当年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情就是派人深入敌后,将幽云大草原的王者刺杀,让他们陷入内乱,一举克敌。现在只不过是故伎重施而已。”

    方浩还是有一些震惊。

    这权力斗争,比他想象中的要激烈很多啊。

    忍不住问道:“既然准备做那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干脆将那位大学士给弄死?这样也用不着来什么夺情之议,直接就除掉了后患。”

    陈朗摇了摇头,说道:“不要说一个大学士受到的保护有多严密,就算是能够成功的谋杀他,但是谋杀一个大学士,那是多么严重的事情?和直接zàofǎn有什么差别?相比之下,弄死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那就容易很多了,不会有太多人关注。”

    方浩点了点头,又问道:“那陈师爷你是怎么知道的?”

    “猜的。”陈朗笑着说道。

    “猜的?”

    方浩一脸的黑线。

    ——这个理由太强大了一点吧?

    “虽然是猜的,但是八九不离十了。”陈朗道,“那一位节帅手下的人,喜欢做这样的事情,以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效果。要改制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也没有见到那边有什么大的动作,那时候我就认为他们应该在暗地里筹划什么大阴谋,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我觉得应该就是他们做的。”

    “他们做这种事情,难道不怕被发现吗?”方浩问道。

    “对付一个在乡下养老的人,实在是太容易了,可以使用的法子太多了,完全可以做到让人相信那是自然死亡,不会留下证据的。”陈朗说道。

    方浩一阵毛骨悚然。

    决定自己要是有了一定的权力,必须要将父母家人都保护好,要不然被政敌寻仇,可不是闹着玩的。

    陈朗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笑着说道:“丁忧这种事情,也只对那些文人们有效,对咱们这些镇守边关的将士,却没有什么用处。”

    “为什么?”方浩不解,“我们尧国不是以孝道治国吗?”

    陈朗呵呵笑了一声:“孝道?在那些文人的眼里,一个丘八也配讲孝道?你看看边关那么多将士,就没有死父母的?多少人想着不当这个兵了,回到老家,有那个资格吗?”

    内地的那些将士还好,当兵是吃皇粮,没有那么差劲。

    可是镇守在这边关苦寒之地的底层将士们,这很少有愿意留在这里当兵的。

    很多人最大的愿望不是升官发财,而是回到老家。

    其中还包括一些指挥。

    但是一般情况下朝廷不会让他们离开。

    在一些人的眼中,孝道是用来制衡人的,并不是用来成全人的。

    边关那些将士毫无疑问的享受不到这种尽孝的机会。

    所以尧国制度,将军们不能够丁忧回乡,在所镇守的地方戴孝三年就可以了。

    方浩听到陈朗的解释之后,有一些愕然,同时,也悄悄的、偷偷的松了一口气。

    不用丁忧回乡就好。

    要不然,想一想自己辛辛苦苦的在这边关外经营出一番天地,一个丁忧回乡,就将自己所有的成果都拱手让人,那就太惨了。

    守孝二十七个月,能不能重回到军营都是两码事,就算重回了军营,还是不是自己的天下,也非常的可疑。

    在二人的交谈中,方浩也不经意的说出了裘伯贤很有可能出任吏部考功司郎中这件事情。

    这样的消息,是属于王大学士那一派的内部消息,是王大学士入阁之后开始分蛋糕的行为,就不是朔州这边能够打听得到的。

    果然,听到这个消息,陈朗吃了一惊,对方浩又刮目相看了。

    考功司郎中官位不大,但是权力不小,让裘伯贤坐这个位置,说明王大学士准备培养他起来。

    虽然陈朗并不认为裘伯贤这样一个迂腐的书生有什么当官的能力,但是一个大学士准备培养一个人,只要那个人不要犯太弱智的错误,就可以很快的升起来。

    自己没有当官的能力根本就不是问题,多请几个有能力的师爷就可以了。

    裘伯贤本来就是尚书之子,他老婆也是出生于权贵之家,在京城有着一定的人脉,现在又因为喷人有功,得到了王大学士的青睐,想要升上去,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样看来,方浩的前途要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远大!

    朔州也应该相应的调整对方浩的态度。

    他问方浩:“你觉得王大学士他们提议让太子来出任大将军这个建议怎么样?池御史已经暗示节帅几次了,甚至许诺了一些好处,但是节帅还在犹豫之中。”

    “遗祸无穷。”方浩皱着眉头说道,“真要那样,咱们边关的将士就得受制于人,让一个不明白边关情况的人来指挥,随意的更换将领,没事还好,一旦有战事,又是一个溃败的局面。”

    “我也是这个意思,”陈朗很赞赏的看着他说道,“以前我们边关和兵部是同级关系,有什么事可以协调,协调不了的也可以据理力争。要是弄这么一个大将军来,成了我们的直接上级,都不需要协商,下达命令就可以了,他们又未必能够明白边关的情况,存在着乱令的可能,所以我们必须要反对。”

 第一百零八章 站队的问题

    (全本小说网,HTTPS://。)

    陈朗问方浩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当然没有准备将方浩的看法当做参考,而是想要看一下方浩是站在哪一方的。/全本小说网/https://。/

    究竟是站在朝廷那方,还是站在边关那一方?

    或者说是站在王大学士那一方,还是站在节度使那一方?

    这是站队的问题,非常的重要。

    观点正不正确,一点都不重要,站队正不正确,那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还好,方浩是站在边关这一边的。

    这个站队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并没有什么要紧的,只要方浩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一边就可以了。

    心里有什么想法,谁能管得到呢?只要他在事实上是站在边关这一方的就够了。

    他个人比较赏识方浩,觉得这个少年有胆气,也有本事,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这个先锋营,有着很大的权威,把那些士兵训练得那么苦,那些士兵也没有做乱的,这一点很不容易。

    且在他的治理下,不管是修筑城池,还是开垦农田,都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陈朗想不出边关还有哪一个将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做出这样的成绩来。

    既然方浩身后的靠山裘伯贤快要起来了,朔州这边也可以帮着推一推,让他能够走得更快一点。

    陈朗带着这种想法回到了朔州。

    先锋营这边的日子照旧,还是把所有的人分成两批,不管是士兵还是边民,轮换着进行军事训练。

    那些轮到劳动的人,一部分人出去砍柴,为冬天储备过冬的木材,一部分修筑城墙,还有一部分就去开垦田地。

    人手还是有些紧缺。

    可是也没有办法,士兵的训练必须要抓起来,方浩可不想培养一群只知道种地修城墙的人。

    多了那几百个戎突劳动力,确实给方浩带来了很大的助力,不过他还是觉得人手太少了。

    只有将城墙给修筑好,将里面的房子都建好,将手下那些士兵都训练出来,他才能够安心的在这草原上发展经营。

    要不然,这种的地都不知道是给谁种的,收获的粮食,也不知道最后到了谁的碗里面。

    要是当初和沙鲁谈的是帮他带几千个技术工人出来,那该多好啊!

    方浩生出这样的想法。

    不过很快就否定了这样的想法。

    戎突人本来就少,沙鲁再想要学到尧国的那些技术,也不可能派几千个精壮的劳动力出来给他干一年的活。

    而且,多出几千个戎突人来这里干活,一天多支出的粮食就要几千甚至上万斤,这一笔账,边关可不会认,朝廷也不会认,只能让他自己掏,他哪里有这样的家底来掏这么多粮食?

    边关的粮食本来就不怎么充足,可不是那么好买到的。

    这是从内地运粮食过来,那更是一个笑话。

    运送一万斤粮食过来,路上消耗掉的粮食最少就要几万斤。

    劳动力欠缺,是他在这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有些时候他都没有亲自去训练那些士兵,而是在铁匠铺教那些还不怎么合格的铁匠打造一些比较适合开垦粮田的农具。

    这个时代的铁,质量也不怎么好,想要获得质量高的农具,要经过铁匠的千锤百炼方得成型。

    兵器更加不用说了,打造出一把好兵器的难度更大。

    千锤百炼这种话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难得很。

    没有朝廷打造兵器的那些设备,想将这些铁器打造成高质量的兵器,靠着铁匠铺这些简陋的设备,非常的困难。

    一个铁匠,一天时间还打不出一把好刀来。

    特别是他们现在打铁用的火都是木柴,连煤都没有,也很大的影响到了效果。

    这个世界倒是有煤矿,京城那里很多人家都是烧的煤,那些冶炼钢铁以及打造兵器的作坊也都是用的煤。

    可是没有谁有那样的物力,将内地的煤运送到边关来。

    火力不够,打造出来的兵器质量就会很差。

    方浩就试过自己打一把大刀,形状倒是成了,可是质量不好,砍一棵大树砍上几刀,刃口就卷了,不堪大用。

    这也是他一直没有自己打造武器的原因。

    要是不能改变这种状态,打造武器,也只能打造长枪。

    一个枪头,弄得重一点,几斤到十几斤一个枪头,就不容易坏掉,只要上阵之前把它磨得尖锐一点就可以了,和大刀不一样。

    这样的铁,就算是有了制造火枪的技术,他也没办法来弄出火枪这种武器来。

    劣质铁打造成的火枪,最大的可能就是把自己给炸伤。

    他虽然在系统商城购买了识别煤矿和铁矿的技能,可是这种玩意儿,并不是说你有了这个技能就一定能找到,首先得这块地方有那东西在才能找到。

    他准备将这座龙城修建好之后,再带着人到处转一转,看能不能在这座大草原上找到铁矿和煤矿的存在。

    在他的记忆里,在他那个世界,同样是北方的大草原,好像就有大量煤矿的存在,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那样的。

    现在他也没有那个时间去折腾这个,就算是发现了煤矿的存在,他也抽不出人力去开矿。

    他利用在系统商城购买的技能,打造出了几种适合垦荒的农具,可以使用牛来作为动力,倒是大大的加快了开扩农田的速度。

    在最主要的运输工具牛车上面,他设计出一种车轮,用几层牛皮包裹住木制的车轮,降低了车轮的损耗程度,因为牛皮有着一定的弹性,也使得牛车能够跑得更快一些,载重更多一些。

    当然,他能够这样做,也是因为这是在草原,牛皮这种东西比较容易获得,价格并不高。

    内地就算是知道这样的方法,也没法这样做——成本太大了!

    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提升了他们生产建设的速度,不过提升的也比较有限,因为这些技术手段也都是比较落后的技术手段。

    就这样,又过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时间进入到了十月。

    十月的大草原上,已经非常的寒冷了。

    就在这个十月,朝廷对方浩又有了新的任命。

 第一百零九章 骑兵训练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一年比往年都要冷很多,到十月的时候,已经下过了几场大雪。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这一天几天前下过的雪还没有完全化去,方浩就已经带着三百多个骑兵朝着狼牙关的方向进行着大草原上的冲刺训练。

    步兵们由那些队正带领着做常规训练,不在此列。

    冲刺训练,就是让那些战马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冲刺,冲乱敌军的阵型。

    因为这个东西不可控制,所以没办法用实战的形式来进行演练,实战演练肯定会踩死不少的人。

    这个并不是把战马的速度发挥到极致就可以了,还必须要有着阵型,骑术不好,战马训练得不合格,都会出现问题。

    甚至会出现后面的马撞上前面的马,没有将敌人给冲刺垮,先将自己给冲刺垮的情况出现。

    首先,阵型不能太散。

    太散了对敌人的冲击力并不是很强,不能将快速冲刺带来的冲击力发挥到最大,只能算是和敌人的短兵相接,并不能将敌人的阵型冲垮。

    其次,阵型也不能太密。

    阵型太密了,战马与战马之间的间隔太近,自己人碰撞到自己人的事情很容易发生。

    另外,也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要保证速度很快,但是又不能达到失控的地步。

    必须要有一个度。

    怎样才能掌握这个度,就需要不断的演练来进行磨合。

    根据不一样的情况,还会有不一样的阵型,都必须要熟练。

    现在大家都还处在磨合的期间,方浩估计大概还需要最少一年的时间,才能够将这支骑兵训练成型。

    因为他不是只训练三百多个士兵,而是要将所有的正式士兵和预备士兵都拉过来训练,但是战马就只有那三百多匹,差不多是十天才能轮换一次的样子,自然会影响到训练的效果。

    同样的训练效果,一个人能够配置两匹战马的戎突骑兵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方浩这边差不多就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不过那些战马倒是磨合得不错了。

    因为它们差不多天天都要训练。

    战马短缺的情况,让方浩恨不得自己花钱,从内地运一些铁器过来,和沙鲁进行交易,换上一两千匹可以训练成战马的马匹。

    现在他那丝路商行运送到内地的那些东西都已经卖完,还采购了大批的物资囤积到了狼牙关。

    结算了一下,赚的钱不少,扣掉另外两方给他垫付的本金,不算那些已经运送过来的货物,他还赚了几千两银子放在商行的帐户上。

    要是自行采购一些铁器,从内地运送过来,倒也有了那个能力。

    问题是这种事情他不能做。

    战马是朔州要的,在朔州没有得到足够的战马之前,他没有那种资格自行和沙鲁交易。

    他这个位置是因为朔州需要戎突人的战马,这才坐上去的,他要是抢了朔州的生意,也会很快就从这个位置上面跌下来。

    所以他的训练只能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

    在那个世界,下载了无数岛国片的方浩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对骑兵那么的喜欢,而对步兵过多的情况则会产生很大的失望。

    “没有战马就没有战马吧,”方浩只能这样想着,“等以后我升级够了,得到了先进的现代技术,再来爆装备,弄一个装甲师出来,把你们这些落后的游牧民族摁在地下摩擦。”

    这样想想可以,要是实现,实在是太难了。

    现在系统已经升为sānji,商城里面超越这个世界的技术倒是有不少,可是没有相关的设备,没有相应的工业基础,根本就没法实现。

    看看现在这个世界,连质量比较高的钢都很难得到,需要非常繁杂的程序,举全国之力,一年也炼不出多少钢来,离爆装备太远了。

    何况他还只是一个边关的小小将领,能够掌握的资源更少。

    目前这个阶段,想要拥有一定的战斗力,还是只能靠着骑兵。

    想要在这草原上立足,还必须要建立城堡。

    “哒哒哒——”

    “哒哒哒——”

    大草原上,马蹄声如雷。

    方浩在队伍的最后面,督促着那支骑兵以很快的速度向前冲锋。

    这样的冲锋,极耗马力,一次并不能冲击太长距离,要不然这战马就要废了。

    一次快速的冲锋,也就能够维持十多分钟的时间,然后就必须要放慢速度来休息。

    冲锋队伍的主要作用是冲散敌人的阵型,给后面的军队创造杀敌的机会,自身的杀敌还在其次,只要将敌人的阵型冲散就算是成功了。

    因此十几分钟的时间已经够了。

    这十几分钟里,那些战马的速度已经接近了它们极限的速度,风驰电掣一般往前冲刺。

    那些战士们每个人都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