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楚客将脖子伸的老长的,大声问道:“啥?你说啥?太长了,我没记住……”

    王钟无奈,只能简略的阐述自己的意思:“希望老将军能够上本,谏言朝廷,设立大将军之职。”

    “啥?”程楚客脖子伸得更长了,“大学士,你说什么,我听不清楚。”

    “大将军!”王钟只能贴着他耳朵大声吼道,“请你上表朝廷,让太子统领天下兵马!”

    程楚客连忙缩回了脖子,捂住耳朵说道:“你声音太大,把我耳朵给震聋了。”

    王钟心里一万匹羊驼践踏而过。

    这老家伙也太难伺候了,声音小了他听不见,声音大了又会把他吵聋。

    他也不是傻子,这老家伙明明白白就是不想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

    说了很久,这老家伙就是装聋扮哑,他只能无奈的告辞离开。

    等到他离开之后,程楚客对身边的人说道:“你们要认清楚这个人,下次他再来,你们就直接跟他说,我已经病倒在床,见不了客人了。”

    他大儿子在一边,说道:“现在尤大学士丁忧在家,王大学士一脉风头正劲,太子顺利继承大位的可能性很高,父亲大人为什么不干脆从了他们呢?这拥立之功可不小。”

    “你懂得什么?”程楚客瞪了他儿子一眼,说道,“咱们是将门,以后还是要在军队里面混的,做出这种事情,让那么多将军头上多出一个祖宗,哪一个将军会喜欢?到时候咱们子子孙孙都要穿小鞋了,这可比什么拥立之功要重要得多,除非你能够让你的儿子侄子他们现在就开始读书科考。”

    “他们哪里是读书的料,要是那个了,谁会让他们习武啊?读书的人可比领兵打仗的人要高贵得多。”

    他儿子赔笑说道。

    “不过现在这个世道,读书还未必有领兵打仗强。”

    程楚客突然叹息了一声,说道:

    “自从几年前戎突人那一场战争之后,我们这些领兵的人权利就大了很多,特别是边关的那些人。这人啊,权力大了,就保不住会生出一些什么别的想法,以后的事,还真说不准。”

    “最多,也就是割据吧……”他儿子小心翼翼的说道。

    “谁知道呢?”程楚客道,“那两位,现在都不老实啊……”

 第二章 慧眼识人裘伯贤

    (全本小说网,HTTPS://。)

    “那个老匹夫,不识抬举之甚!”

    王钟从程府出来之后,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去了他得意门生裘伯贤的府上。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对着裘伯贤说起拜访程楚客的事情之时,还是忍不住心头气愤,对着裘伯贤说出了这样的话。

    “他们这些丘八,就只想着自己的蝇头小利,一点都不顾虑军国大事,实属可恨!”

    裘伯贤也愤愤不平的说道。

    尧国读书人看不起当兵的,这已经是传统了,总觉得那些人都是粗鲁匹夫。

    “上官云是这样,铁默笙是这样,程楚客也是这样!”王钟道,“边关那两个如此想,还可以理解,不想权力受限。可是程楚客,他人就在京城,不是边关将领,为何也要如此推诿?”

    “他们当兵的,终究和我们不是一条心,”裘伯贤长叹着说道,“我们还是要在军队中培养属于我们自己的人才行,要不然,接下来要是对方有什么动作,我们就没有反制之道。”

    他们最担心的不是边关的地方割据,只要不zàofǎn,割据那两个苦寒之地,对朝廷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最担心的还是尤登阁那一边的朝中势力和郑绪那一边的军中势力相勾结,试图换储。

    太子这些年一直受到冷落,王大学士这一系也到去年尤登阁丁忧之后才上位,虽然很是提拔了一批自己人上位,可毕竟是新兴势力,还没有办法和那些老牌势力相比。

    郑绪在几年前那场战争中立下的战功,比现在边关的那两个节度是还要大,也就是因为立的功劳太大了,又属于外戚,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把他调了回来,封为列侯,在京城养老闲置。

    可是他手下亲信将领中,也颇有几个总兵已经禁军将领的存在。

    现在他虽然没有兵权,不过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在关键时刻,也能调动一部分兵马。

    禁军的镇东将军,当年就是郑绪的属下。

    而尤登阁这一派,虽然因为尤登阁丁忧回家,势力大减,但是在部院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十几年经营起来的势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被拔掉。

    双方现在为了换储之事勾结在一起,已经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势力。

    “我们还是被打压得太狠了,这十几年来,都在蛰伏,没有自己的人马。”

    王钟也叹息了一声,说道:“要不是伯贤你慧眼识人,看中了那个方家少年,让他入伍从军,我们在军队里面真的一点力量都没有。”

    说起方浩,裘伯贤精神一振,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

    “那个方家少年,一开始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山野小村的侠义之士,看见别人溺水,不顾自己的安危就去救人,还没想到他是那等的奇才,后来看他诗文绝佳,本来还想着让他读书科考,只是因为他为生活所困,做了小吏,才不得不让他从军。没想到他到了边关之后,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够立下那样的功劳,我也意外得很。”

    推举方浩入伍确实是他的得意之笔,现在她在京城已经有了慧眼识人之名。

    方浩在齐云山马场之事后,裘伯贤慧眼识英才的故事就被人传了开来,就有了这样的名声。

    等到戎突人围城,方浩以数千骑兵击败对方十万来犯之敌,斩首数万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整座城市都沸腾了。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捷!

    数年前的那一场战争,给尧国带来了极为沉重的负担,死在敌人手上的军民,都有数百万之多,这是很多尧国人心里的耻辱。

    现在这一场痛快淋漓的大胜,立刻让方浩成为了民族英雄,成为了边关的守护之神。

    在这个消息传来之前,朝廷还在为齐云山马场之事扯皮。

    有的人攻击朔州节度使擅起边衅,贪一时之功,坏千秋基业。虽然暂时获得了胜利,但是给边关的那些将领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做出了极其危险的示范,这种事情不应该奖励,应该要进行严惩。

    比较极端的,还号召要罢免上官云和卢伦英的职务,至于这件事情具体的执行者方浩,则应该拿他下狱,最好是斩首,传首三边,让那些边关将领知道戒惧。

    就算是王大学士的阵营里面,也有将这件事情论为擅起边衅的,不过他们攻击的是指挥筹划这件事情的上官云。

    方浩只是奉命执行,而且获得了成功,当然不应该问罪。

    这样的将才,还是要赏的,有这样的人镇守边关,会让大家安心很多。

    虽然主体的基调是要论功行赏,可是那样的声音多了,让他们论功行赏也受到了很大的阻挠。

    王大学士这一派自然是希望将先锋卫升格为军镇,方浩这样的功劳也够了。

    可是很多人都反对,认为这样的事情,要是受到这么重的奖赏,会让边关很多卫将都蠢蠢欲动,为了功劳擅自发动战争,影响到边关的安危。

    另一方力量则是提议让方浩成为狼牙关的副将,给他一个正四品壮武将军的军衔,行副总兵之权。

    这一点遭到了王大学士那一派的强烈反对。

    ——这不就是拱火让方浩和卢伦英不和吗?

    正副总兵之间,涉及到权力的争夺,哪里会有一团和气的?

    卢伦英可是他们有希望争取过来的人,怎么会做出这种让他感觉到威胁的事情来?

    宁可让方浩继续当先锋卫的卫将,我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直到龙城大捷的消息传过来,王大学士这一派才有了底气。

    在大草原上以一座孤城抗住十万大军的围攻,杀退敌人,斩首数万,这是前所未有之大捷。这样的功劳,让龙城升格为军镇,绰绰有余。

    整座京城都沸腾了,这样的胜仗极为提气,让那些反对方浩的人也无话可说了。

    那些攻击方浩擅起边衅的人,也停止了攻击——他们的理由是方浩做出那样的事情,会引起戎突人的攻击,爆发更大的战争,给边关带来重大的损失。

    事实上,更大的战争是爆发了,但是没有给边关带来重大的损失,却让他们获得了更大的胜利。

    方浩用这一场重大的胜利来证明了自己。

    这才有了朝廷传旨宣诏方浩进京之事。

    “是人才,到哪里都埋没不了。”

    对于这件事情,王钟也非常的欣慰。

    他们在军队里面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小了,最强大的一支,还是方浩这个小小的卫将。

    现在方浩能够取得那样的成绩,很快就要升级为总兵,重要性大大提升,对他们也有着一定的好处。

    他感慨的说道:“这种文武双全的人,幸亏是我们自己的人,要不然……那就留不得了。”

 第三章 姐妹好(祝大家购物节快乐!)

    (全本小说网,HTTPS://。)

    小莹在裘伯贤被启用回京之后,也跟着回到了京城。全本小说网;HTTPS://。m;

    裘蓉可不放心她这个小姐妹留在巩县那种小地方,怕自己家里一走,她就要受到欺负,所以极力劝说,让她跟着一起回来。

    本来小莹在名义上就是裘伯贤的义女,跟着一起回到京城也名正言顺,所以她也跟着过来了。

    以前裘伯贤认她作义女,不过是为了一个报恩的名声——方浩救了他儿子,他就将他女儿嫁给对方,这叫知恩图报。

    这本来只是一个名分,并没有谁当真。

    可是随着方浩越来越有出息,她这个义女的身份在裘府也越来越重要,虽然还没有达到和裘蓉相提并论的地步,不过也相差不多了。

    方浩在边关升为指挥,又升为卫将的事情她也听说了,虽然不知道那是多大的官,但是知道方浩升官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只是,方浩这一别就是两年,让她心中甚是想念,想起方浩说最多四五年就会和她在一起,可是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剩下的时间还好漫长,就觉得很煎熬。

    还好有裘蓉伴着她,要不然这日子会更加的无聊。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裘蓉又嫁给了梅翰林的儿子梅瑜,让她好一阵失落。

    裘蓉未出嫁的时候,对她那未来的夫婿其实还是比较满意的。

    可是嫁出去之后,回门的时候脸上就有一些不开心了。

    她在梅府呆的时间并不多,两家隔得也不是很远,所以会经常回到裘府。

    看得出来,她的心情越来越糟糕。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梅瑜现在是国子监的学生,在那些太学生里面颇有名气,享有才子之名,长得也非常的清秀俊朗。

    虽然现在还没有参加科考,不过,很多人都相信,他高中进士只是时间的问题。

    他自己也夸口说现在不参加科考,并不是担心考不上进士,而是还没有高中一甲的把握,不想考的名次太差,耽误了以后的前程,所以要过几年再参加。

    按道理来说,嫁给这样的人应该是很幸福才对。

    可是裘蓉一点幸福的样子都没有,回门的时候,和小莹聊起天天,就非常的羡慕小莹嫁了一个好夫婿。

    小莹对此不是很认同,很郁闷的说道:“我也不好啊,我家相公虽然很多事情上都好,可是他却选择去当兵打仗,一走就是一两年的时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一次见面。又担心他出问题,这日子可不好过。”

    “你男人终究是有出息的,”裘蓉道,“至少你也和他在一起过了那么长的时间。”

    小莹道:“可是小姐你嫁给梅公子,都是在京城,不比我们更好?就算以后在外面当官了,也可以把你带过去,他又不是武将,在外面不能带家属过去,可比我们要好多了。”

    武将的家属要留在京中,最主要的是怕那武将zàofǎn起乱。

    “哼,”裘蓉冷哼,“我就希望他是武将,最好跟人打仗,死在战场上,那还是个男人,谁稀罕跟他在一起啊?”

    “怎么啦?”小莹很诧异,“小姐,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以前不是经常夸那个梅公子吗?”

    “以前是我瞎了眼了!”裘蓉郁闷的说道。

    “怎么回事嘛?”小莹很好奇的问。

    “他……”裘蓉才说了一个字,脸色就红了,露出了恶心的表情,说道:“还是不要提那个恶心的人了,总之,是我命苦。”

    小莹想知道裘蓉是为什么,可裘蓉就是不说,怎么缠着她都不说,让她也没有办法。

    只知道一件事情——小姐对这桩婚事非常的不满意,非常的后悔。

    要不是碍着两家的交情,她早就从梅府搬回来了。

    实际上她呆在裘家的时间也比呆在梅家的时间要多出很多,裘府还留着她的小姐闺房,她经常回来和小莹住在一起,跟她们没有出嫁之前差不多,同食同寝。

    姐妹俩的感情倒是没有变化。

    方浩在齐云山马场取得的胜利传回来之后,裘蓉对小莹说道:“你男人可真有本事,立下了这样的功劳,最多再过一两年就可以当上总兵了。”

    小莹非常的高兴,道:“我就知道我家相公是最厉害的。”

    “你高兴什么呀,”裘蓉说道,“你男人官当得越大,你们在一起的可能就越小。他要只是一个指挥,做上几年还可以找一个理由不做了,回来就可以和你在一起。要是当上总兵了,又是在边关,位置那么重要,没事朝廷会让他不干了吗?说不定一做就要做到老,那你可不是惨了?”

    在内地军镇的总兵,倒不是一定不能携带家眷,可是边关这样的嫌疑之地,没有哪一个可以带着家眷过去,这是尧国开国以来的潜规则。

    理由当然是——大将在外,为国守边,既辛苦又不安全,朝廷有义务善待他的家眷,在京城给他的家眷一个好好的安置,让他们安享荣华富贵。

    不能说chutái面的理由,那才是真正的理由,大家都明白——怕你拥兵zàofǎn或者带兵投敌。

    方浩要是真的当上总兵,又是在深入草原的一座孤城当总兵,位置非常的重要,想要携带家眷过去,基本上就是做梦。

    大将在边关养多少个女人,朝廷不会管,也没法管,但是妻妾子女都不可能过去,哪怕是在边关生了小孩,也得接回京城。

    方浩做指挥或者是做卫将,对尧国边关的影响其实不是很大,可替代性很强,在这期间实在不想做的话,还可以想办法回去。

    请病辞职或者回到内地都可以。

    可要是当上了总兵,位置变得非常的重要,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当一个人的能力强大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就会少了很多的自由。

    事实就是这么的残酷,不是方浩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改变的。

    裘蓉这么一说,小莹不由得又忧心了起来。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裘蓉突然有一天很兴奋的告诉她一个消息:

    “小莹,你男人又立了一场大功,朝廷要招他回京述职,你可以见到他了!”

 第四章 待君归(光棍节,一定要快乐!)

    (全本小说网,HTTPS://。)

    方浩在龙城守城之战里取得的战功太大了,而且在那样的条件之下,取得那样的胜利,更加显得不可思议。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让京城很多文人振奋不已,认为是名将再世,现在尧国终于有了可以和开国将帅们相提并论的天才级名将了。

    已经有一些文人开始写文写诗,发挥他们强大的想象力来歌颂这一场胜利。

    在这样的战功之下,让龙城升格为军镇,已经毫无悬念。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只是两天的时间,朝廷就做出了决定,召方浩进京述职。

    对他手下那些有功之人,都做出了一定的封赏,有的品阶甚至已经不下于方浩。

    这个阵势都能够看得出来,朝廷是要将龙城升格为军镇了。

    这样的情况,在尧国的历史上并不鲜见。

    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尧国的国土面积扩大了两倍有余,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一座军镇一座军镇的建立,在能够提供保护的情况下,将老百姓迁移过去开垦耕作,一步一步的往外推移,将边疆变成自己的内地

    不管是向哪一个方向扩张,都是如此。

    这一次有所不同的是,因为扩张的方向在北方,面对的是以强悍著称的戎突骑兵,比西南方向藏在高山之中的蛮夷要难对付得多。

    不过这也具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如果能将北方的草原也扩张为自己的疆域,让尧国的子民在那一片大地上耕作,尧国的边境线就可以破天荒的向北推移。

    以前尧国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基本上采取的就是守势,因为步兵面对骑兵的劣势太大了。

    打败了,你就跑不了。

    打赢了,你又追不上人家。

    以前就没有哪个将军敢深入草原建立城池。

    现在方浩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还通过一场大胜来显示了自己在草原上的实力,真正做到了扎根于草原之上,这就是莫大之功。

    开疆扩土,那可是裂土封侯之功,仅仅一个总兵还不足以酬赏。

    当然,方浩现在最多也只能做一个总兵,要不然年纪轻轻的就封侯,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而且对他自己来讲,封侯也不是什么好事。

    封侯,就意味着要退出军队,安享荣华富贵。

    郑绪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本来就是将门子弟,在几年前的那一场战争中,表现非常的出色,但是他妹子做了贵妃,他是一个外戚,为了不让他有过高的权力,就将他调回京城,封侯酬功,剥夺了他继续指挥战争的权利。

    结果,最后捞到最大好处的是一开始在战争中表现并不是那么显眼的上官云和铁默笙,这两个人成了割据一方的节度使,正一品的高官。

    现在朝廷也不舍得让方浩这么一个将星早早的就结束自己的从军之路。

    要知道,方浩可是只用了几千人马,就在草原上取得了那么大的胜利,建起了一座城池,尧国付出的成本非常的低,取得的收获又非常的大,如果能够继续经营,在草原上再建几座城池,狼牙关都会成为尧国的内地,这样就会降低草原上的威胁,提高北方边境的安全,使得朝廷裁撤两州节度成为可能。

    ——朝廷不可能长期的允许那两个边关节度使的存在,以前的朝代没少吃过军阀割据这样的苦头。

    方浩要召回京城述职,这个消息是裘伯贤告诉裘蓉的,裘蓉听到之后,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小莹。

    小莹听到这个消息,欢喜得都快要炸开了——一别就是两年的时间,这终于快要见面了。

    哪怕见面之后又会继续分离,可毕竟有那么一段时间的见面,可以慰藉相思之苦。

    裘蓉也显得很高兴的样子。

    当然,她这是为自己的好姐妹开心。

    心里也有很羡慕小莹,虽然是一个孤儿,被捡过来后也只是在做丫鬟,可是嫁了一个好男人,不光是诗词写得好,还会领兵打仗,真正的文武双全,现在已经成为了京城很多人传颂的英雄。

    能够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来说,这辈子也值了。

    相比之下,她嫁的男人,真的是一言难尽。

    方浩取得了这一场大胜,很快就要成为比老爷品阶更高的大官,这个消息在裘府很快就传开了。

    裘伯贤现在还只是正五品的吏部考功司郎中,而方浩要是当上总兵,最低也是一个从三品的武将,那差别可大了。

    甚至可以说,方浩在关外的表现,让裘伯贤这个慧眼识人的名声传播更广,也让他的官位坐得更稳,在王大学士那一派的地位更高。

    京城和关外隔得太远了,小莹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才是四月底,可是等到方浩收到消息,已经是六月了。

    而方浩上路的时候,更加已经到了六月底。

    小莹收到消息之后,每天都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就等着方浩的到来。

    可是等到夏天都过去了,还没有等到方浩的到来。

    看到第一片黄叶从树上飘下来的时候,她幽幽的问裘蓉:“我相公他是不是不来了啊?怎么几个月了还没有过来呢?”

    “路太远了,”裘蓉道,“从他那里到咱们京城,可比从巩县到咱们京城要远,你想一下,咱们从巩县回来用了多长的时间?”

    他们去年从巩县回到京城,路上就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虽然这也有一大部分原因是裘伯贤拖家带口的,速度快不了,可是这个世界交通不便利,远行需要很长时间,也是事实。

    而从边关到京城,交通更加的不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