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幸福生活-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秘书这么说,夏小芹就明白,这个案子宋广建也知道。

    “会不会打扰宋叔叔?”

    “不会,我把地址告诉你。”

    孙秘书这次说的地址是宋广建的办公地址,夏小芹搭着公交车去了省政府。

    宋广建刚结束一场会议,办公室还有人在与他汇报工作。

    夏小芹就坐在外面等。

    约莫过了五分钟,办公室的门打开了,夏小芹听到动静望过去,与一位大腹便便的秃顶男人来了个四目相对。

    夏小芹皱眉,这人的眼神赤果果的,打量人时眼睛不老实,像个色中饿鬼一样。

    秃顶男人却明显的惊喜了一下,大笑着就朝夏小芹走过来了:“这不是小芹吗?你是来找我的?”

    夏小芹心里问,你谁啊?

    但她面上不显,还挂着礼貌的微笑,这里是省政府,她不能给宋叔叔丢人。

    秃顶男人又说:“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就你一个人?你妈呢?”

    夏小芹更疑惑了。

    宋广建办公室的门没关,他听到有人喊夏小芹,便走出来了。

    “常副局长、小芹,你们认识?”

    宋广建点明了这人的身份。

    夏小芹瞬间明白秃顶男人话中的意思,目光顿时变得冰冷无比。

    张敏说的常局长,就是这副德行?

    听常局长的意思,张敏一家吃准了沈舒会答应,已经给他打过包票了?

    夏小芹快恶心死了!

    “我不认识他。”夏小芹满脸冷漠的说道。

    “我认识小芹同学啊。”常局长满脸堆笑的说,“小芹同学既是今年的理科状元,又是全国人民的学习对象。”

    宋广建注意到夏小芹的冷漠和厌恶,心中不解,但他是站在夏小芹这一方的。

    “常副局长,你回局里吧,小芹是来找我的。”

    常丰宝愣了愣,夏小芹还认识宋广建?

    常丰宝是个通透的人,他没有当场问,懂了宋广建的意思,先告辞走了。

    但常丰宝没回局里,他去找张全了。

    常丰宝想知道,夏小芹来商都是不是为了谈婚事。

    夏小芹进了宋广建的办公室。

    “宋叔叔,那人是工商局的常局长吗?”

    “恩,是个副局长。你认识?”

    夏小芹没有遮掩,她把张敏说亲的事儿讲了一遍。

    宋广建没见过夏小芹的妈妈,但京城沈家出的都是文化人,沈家培养出来的女儿,一定很优秀。

    常丰宝这人,作风有问题,前妻还死的不明不白,组织已经在暗中调查他了,沈舒不能跟他牵扯上关系。

    宋广建毫无保留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你那个姑父居心不良,你小心点儿他。”

    “我已经回绝他们了,再上门,就是不知好歹了。”

    “要我知会一声吗?”宋广建问。

    “谢谢宋叔叔,不过不用了,我们要去京城了,买了后天的火车票。”

    “也该去了,9月就得去学校报道。”宋广建忽然又想起一件事,问,“省里给状元的奖金领了吗?”

    “真有奖金?”

    宋广建皱眉,看来是没领。

    他让孙秘书给教育厅去个电话,问问是怎么回事。

    很快,孙秘书就回信了:“钱刚批下来,马上就会通知考生去领。”

    夏小芹问:“奖金多少?”

    “300。”

    夏小芹眼睛亮了亮,还真是一笔意外之财。

    宋广建被她财迷的样子逗笑了:“别总把心思放在钱上面,上大学了要专心学业,你还是个学生!”

    “谢谢宋叔叔教诲。”

    夏小芹又和宋广建说了郭金川和任志的事儿,宋广建忙,夏小芹不敢叨扰他太久,在省政府留了半小时就离开了。

    孙秘书知道她今天就要赶回安县,特意帮她找了一辆路过安县的车。

    夜里八点,夏小芹赶回了安县。

    夏修学把夏小芹叫到了西屋:“你见到那位常局长了?张敏打电话说的。”

    “恩,在省政府见到的。宋叔叔说他作风有问题,得瑟不了多久了。”

    夏修学松一口气:“那就好。张敏还以为你特意去商都确定常局长的身份,又问咱们同不同意,我把她骂了一顿!”

    “不用理她,火车票买好了,后天咱们就走。”

    夏小芹懒得去查张全和常局长有什么龌龊勾结,常局长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张敏那儿她更不需要给交代了,夏小芹知道,她们肯定会在京城再见,以前的旧账还堆着呢!

    确定要走,就要收拾行李。

    大件行李的棉被不用带,郑兰已经备好了新棉花做的褥子和棉被。

    锅碗瓢盆等琐碎的东西也不用带,夏小芹都买了新的。

    他们只需要把衣服和重要物品收整好就行。

    一家人的行李,真正收拾好,只有三个大包袱。

    沈舒临走前回夏家村给夏老太太送赡养费,夏老太太被村里的流言蜚语气个半死,现在看沈舒就跟看宝贝似的,生怕她改嫁。

    夏小芹临走前和孙校长、老师道别,孙校长喜气洋洋的说:“理科状元的奖金下来了,你快去教育局领了。”

    夏小芹已经从宋广建那儿知道奖金的事儿了,领钱的时候没多激动。

    但沈舒就不一样了,捧着奖金,高兴地把这两天的烦心事儿都散了。

    闺女的奖金啊,她要把这笔钱存起来,攒着给闺女当嫁妆!

    夏小芹啼笑皆非。

    要走这天,夏江、夏立庆、岳三妹和岳小四去商都送他们。

    他们先去了医院。

    夏国良的手术时间定在了8月20日,那一天夏小芹全家都到京城了。

    夏小芹给夏国良留了100块钱,提前预祝他手术顺利。

    夏国良捏着钱心里不是滋味儿,马小梅看在钱的份上也说了两句好话。

    夏丹红的病情依旧不适合生人探视,京城那边建议去她腿伤康复后去京城做个会诊,目前只能等。

    火车要开了。

    夏江叮嘱道:“有什么事儿就给家里打电话,我们都能帮你。”

    “张敏也要去京城上学,她那个人心思不纯,你离她远点儿,她要是招惹你,你告诉我,我替你教训她。”

    “缺钱了也说一声,我这里还有钱,别去外面借,落人口舌。”

    岳小四打断夏江的絮絮叨叨:“江哥,你太啰嗦了!”

    夏江揉一揉岳小四的头,说了最后一句:“如果接到去京城的活,我就去看你。”

    夏小芹一个劲的点头:“跑运输有危险,你们一定要挑大路走,特别要注意安全!”

    “我们会的。”

    夏小芹又对岳小四说:“字典和练字本都留给你了,要好好学习知道吗?想我了就给我写信,我会给你回信的!”

    夏小芹说要教岳小四学习,实际她只负责了岳小四的启蒙,沈舒和夏修学教她的最多。

    岳小四是个聪明的孩子,没有排斥学习的心理,学什么科目都接受的特别快。

    依依不舍的道别结束,夏江又回安县帮侯琴和李香搬家。

    侯琴带着梁叶住到了东屋,李香住西屋,唐苗苗住偏屋。

    两个离了婚的女人,要带着她们的孩子,在这个小院儿里开启新生活了!

 第215章 重新剪辑过的纪录片

    火车下午四点半进站,郑兰来接站。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透过汽车的车窗,沈舒静静地望着窗外。

    沈舒懂近乡情怯这个词,但真踏上京城这片土地时,沈舒却心静如水。

    京城十九年的变化,让沈舒对这个城市陌生起来。

    再者,这里没有她的亲人,她心中没有期盼,自然激动不起来。

    郑兰和沈舒一样,她也和京城分别过十几年。

    望见此刻的沈舒,郑兰想到了刚回京城的自己。

    “是不是变化挺大的?有的地方,我都想不起来十几年前是什么样儿。”

    “是啊,变化挺大的。”

    “等安顿下来了,选个天气好的日子,到处逛逛看看,找找旧记忆。”

    沈舒微笑着点头。

    到了四合院后,夏小玲和郑晴都在,张世刚和张菲菲也帮忙放东西。

    在众人的忙活下,很快,三间东厢房就有了家的模样。

    “我给小芹一家安排了接风宴,老张、菲菲,一起过去吧。”郑兰道。

    “好啊!”张菲菲雀跃着同意了。

    郑兰知道沈舒是京城人,到京城的第一餐接风宴,她没有安排京城名菜,找了一家文雅安静的老字号饭店。

    “味道还是这么正宗。”

    坐在以前吃过的店内,品着熟悉的菜味,沈舒找回了一丝对京城的归属感。

    这家店离四合院不远,饭后郑晴要回家,郑兰让司机去送她,自己陪着夏小芹等人慢慢地散步。

    张菲菲很喜欢长得肉嘟嘟的夏小福,陪着沈舒走在队伍的前面,不停的指着新奇的玩意儿给夏小福看,逗得夏小福“咯咯咯”的笑。

    夏修学与张世刚紧跟着她们,夏小芹和郑兰坠在队伍的最后面。

    “廖世清来找我了,想要回那半块儿玉佩。”郑兰道。

    夏小芹本就在猜,郑兰故意落在队伍后面是有话要说,她还以为是谢川的消息,没想到说的是廖世清。

    提及廖世清,夏小芹面上就有寒色。

    张菲菲告诉她,廖静文确实比她大,廖静文是9月生日,夏小芹是11月生日。

    夏小芹推算了一下,沈舒与廖世清离婚时,张燕就已经怀孕3个月了。

    廖世清婚内出轨,抛弃发妻还落井下石,张燕抢人丈夫、借势迫害沈家,让沈家落得四散,这笔账,夏小芹还没想好该怎么跟他们算。

    “兰姨怎么跟他说的?”

    “我说送人了,但没说送给了你。不过……他好像还不知道纪录片的事情,一个劲的说那是半块儿玉佩,送人不吉利,想让我再转卖给他。”

    《国家宝藏》纪录片第一次播放是在中午,只播了一次。

    受两位馆长联名申请,国家又一次重视,才决定要进行黄金时段的全国轮播。

    盗墓贼庞石等人被枪毙的时候,吴华去补录了素材,夏小芹算了算时间,差不多该全国轮播了。

    夏小芹思索着说:“如果他不知道纪录片的事情,那催促店员卖玉佩的应该是张燕。呵呵,张燕这是做贼心虚吗?以为背着廖世清把玉佩卖了,就能强行把过去断干净?”

    “张燕太急躁了,暴露了她狭隘的性子。”

    夏小芹冷笑:“纪录片马上就要全国轮播,到时她想隐瞒也隐瞒不住。廖世清看到纪录片里的另外半枚玉佩时,就会明白张燕为什么要卖玉佩了,兰姨,你猜他们会不会吵架?”

    郑兰宠溺的摸了摸夏小芹的头:“你呀,还关心他们吵不吵架。廖世清看到纪录片,就知道了你妈和你的存在,也会猜到我把玉佩给谁了。到时,他可能会找上门来。”

    “来了正好,我正好有事儿要问他。”

    “沈家的事儿?”

    夏小芹点头。

    “那他再来问玉佩的事儿,我告诉他?”

    “纪录片重播之后再说。”

    “好。”

    新闻联播开始的时候,郑家的司机回来了,把郑兰接回了郑家。

    郑老爷子坐在客厅看新闻联播,郑兰进门后,他问:“把他们安顿好了?”

    “恩,都安顿好了。”

    郑老爷子点点头:“陪我看会儿电视,今天有新节目。”

    郑兰挨着郑老爷子坐下,并拿起茶几上的苹果,一边看电视,一边削苹果皮儿。

    新闻联播结束,郑兰手里的苹果削好了,她喊夏小玲拿来水果叉,水果叉送来的时候,郑老爷子说的新节目开始了。

    “咚咚咚!”

    “咚咚咚!”

    新节目的开场音乐是密集的鼓点声,但开场画面郑兰很熟悉,正是前些天放过的《国家宝藏》纪录片。

    “今天就播了?”郑兰有点儿惊讶。

    怎么赶得这么巧?

    夏小芹一家刚到京城,重新剪辑的纪录片就重播了。

    “我让老吴去催的。”郑老爷子老神在在的说。

    郑兰失笑,叉一块儿苹果,递给郑老爷子。

    廖家,保姆阿姨也切了水果。

    在冰箱冰过的西瓜最适合燥热的夏天,就连心里烦躁的人,吃了也能畅快一会儿。

    廖世清就是那个心里烦躁的人,他为那半枚玉佩烦躁。

    在张燕的眼神示意下,廖静文给廖世清送了一块儿西瓜。

    “西瓜败火,爸,你这两天火气太盛了,吃块儿西瓜吧。”

    闺女笑着递西瓜,廖世清哪舍得拒绝。

    廖世清刚咬一口,电视里就传来了密集的鼓点声,下一刻,廖世清看到廖静文和张燕都变了神色。

    如果不是张燕冲过去关电视了,廖世清还以为自己吃的西瓜有问题。

    张燕拼命给廖静文使眼色,廖静文授意,哄骗廖世清道:“爸,别吃西瓜了,我晚上吃撑了,你带我去消消食儿吧!”

    “这么热,出去干什么?快把电视打开,刚刚放的好像是个新节目。”

    “爸,陪我出去嘛。”

    “不去。”

    “爸……”

    廖世清烦了,把手里的西瓜直接丢到垃圾桶里,起身上二楼了。

    廖静文和张燕同时松了一口气,虽然把廖世清惹生气了,但好歹躲过去了。

    但她们高兴地太早了,第二天中午12点半,《国家宝藏》又播了一遍。

    这一次廖世清正在文玩店里清查账目,发现是关于盗墓和文物的节目,就停下手里的工作,看起电视来。

    接着,他看到了夏小芹和她拿的半块儿玉佩。

    如同夏小芹料想的那样,廖世清瞬间就想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沈舒……”

    廖世清轻喃重复着这个名字,脑中想到的,是未名湖畔的那道,难以从脑中抹去的倩影。

 第216章 先让他们窝里斗

    夏小芹一家也在看电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新电视是一位名叫王原的年轻人送来的,说是周老板送的乔迁礼。

    如果不是张世刚认识王原,夏小芹真不敢收这份大礼。

    夏小芹想和周胜利道谢,王原说他去申城谈生意了,还得四五天才能回来。

    夏小芹便先和王原道了谢,并留他在四合院吃了午饭。

    午饭过后,夏小芹一家和张菲菲一家都凑在东厢房看电视。

    12点半,重新剪辑过的纪录片呈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呀,又播了?”张菲菲惊呼。

    夏小芹也惊讶。

    不是说晚上黄金档放吗?

    怎么中午也放了?

    疑惑归疑惑,重新剪辑过的纪录片节奏感非常紧凑,不再是沉稳的表达,而是用激进的音乐、义愤填膺的旁白和带有冲击感的镜头,谱造了一部崭新的纪录片。

    前奏播完,众人才从纪录片里回过神。

    “我、我怎么站起来了?”张菲菲一脸懵然的问。

    不止张菲菲站起来了,夏小芹等人也站起来了。

    激燃的纪录片激起了他们心中的共鸣,站成军姿观看都不为过。

    采访的片段没有重新剪辑,还是原样。

    于是,夏小芹等人重新坐下来看。

    按照原来的采访顺序,夏小芹的采访是最后一个。

    夏小芹的采访结束,镜头一转,到了热闹的秀水街。

    旁白此刻响起:“7月26日,国家博物馆收到一件捐赠文物,此文物先前在京城秀水街公然贩卖,贩卖者谭浚受夏小芹同学引导,才知道可以将文物捐赠,领取捐赠奖金。”

    镜头转到已经被收入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大禾方鼎,正是谭浚的那一尊。

    旁白开始围绕着大禾方鼎,解读《文物保护法》。

    旁白解读完毕,镜头又一次跳转,变成了谭浚的采访片段。

    “这、这、这是谭浚?”夏小芹惊呼。

    不怪夏小芹不敢认,而是现在的谭浚变化太大了。

    谭浚那些遮眼的刘海全部剪去了,变成了利落的板寸,原本藏在刘海下的那双深邃有神的眼睛也露了出来,点燃了他的精气神,驱散了颓废和阴郁的气质。

    面对镜头,谭浚没有丝毫的不自在,夸夸其谈、姿态大方。

    采访结束后,旁白又对谭浚的身份做了表述。

    听到他是全国理科状元,夏小芹又震撼了一把。

    郑老爷子寿宴的时候,吴兴又与夏小芹讲了谭浚捐鼎的后续。

    夏小芹从吴兴口中知道,谭浚的母亲去年就病了,一直是谭浚在照顾她。

    谭浚参加高考是被母亲逼着去的,因为他母亲想在临死前,看到谭浚有一个前途和出路。

    整个高三,谭浚几乎没去过学校,学校的模拟考试他一次都没参加。

    吴兴说他考的不错,已经报了华清大学,还惋惜京师大学痛失一名高材生呢。

    夏小芹没想到,他是全国理科状元。

    “这就是学霸之上的学神吧?”

    谭浚在夏小芹心中,成了神一样的存在。

    感慨过谭浚,夏小芹要操心另外一件事了。

    纪录片已经开始全国轮播,廖家那边一定还会有动作。

    夏小芹得做应对了。

    沈舒把夏小福哄睡后,夏小芹蹑手蹑脚的把沈舒喊了出来。

    “妈,廖世清在打听玉佩的下落。”

    沈舒皱眉:“不是他卖掉的吗?”

    “玉佩是张燕看到纪录片以后,背着廖世清卖掉的。廖世清知道后就开始找玉佩的买家,现在纪录片重新开播,廖世清会知道张燕卖玉佩的原因,他会不会继续再找玉佩?如果他找来,我们怎么做?”

    夏小芹必须问清楚沈舒对廖世清的态度,才能有对应的进行下一步。

    沈舒很坚定的说道:“他想找玉佩,不是因为对往事还有留恋。而是因为我对他说过,这块儿玉佩特别贵重,是千金不换的无价之宝。他觉得卖亏了。”

    “那他找来买玉佩怎么办?”

    “他如果敢来哄你卖玉佩,你就只管把他打走!”沈舒恨恨地说道。

    夏小芹试出了沈舒的态度。

    她对廖家只有恨,没有旧情。

    等沈舒也去休息了,夏小芹悄悄出门了。

    夏小芹用胡同口的电话,给郑兰拨了一通电话。

    “兰姨,廖世清再找您问玉佩的事情,您别透露我已经来京城了。”

    “万一他去安县找你……”

    “我就是想让他去安县。”

    “为什么?”郑兰想不明白。

    夏小芹露出一个狡黠的笑:“试试他对玉佩到底有几分在乎。”

    郑兰却想到另外一层:“如果廖世清真去安县,张燕得气死,你是想让他们窝里斗吧?”

    夏小芹轻笑不语。

    “你个小机灵鬼。”

    夏小芹挂掉电话后,又买了两根冰棍。

    夏小芹用冰棍收买张菲菲,喊她和自己一起去国家历史博物馆。

    正好张菲菲也想去看看那尊大禾方鼎,爽快的同意了。

    临出门前,夏小芹把两块儿玉佩装进了随身的小包里。

    国家历史博物馆在天门广场的东侧,夏小芹买票的时候没人排队,但进去之后发现人还挺多。

    夏小芹从参观者的轻声低语中得知,他们是受纪录片影响,特意来看国家一级文物大禾方鼎的。

    博物馆配了讲解员,给一波又一波的参观者讲解大禾方鼎的历史。

    张菲菲越听越觉得心惊,她偷偷附在夏小芹耳边说:“你简直太棒了,要不是你,这尊大禾方鼎还不知道会流落到哪里呢!”

    夏小芹却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她仔细地把那天捐鼎的事情讲了一遍。

    因为夏小芹说的仔细认真,又被人认出她就是夏小芹,立即吸引了其他参观者一起听。

    项云海、项长生和谭浚也在其中。

    纪录片的采访里,谭浚对自己卖文物一事没有任何解释,大方承认了自己贩卖文物的不妥之举。

    夏小芹却认为,谭浚是走投无路才被迫卖鼎,内心是倾向于不卖的。

    不然伍铁环把钱扔到摊上的时候,他大可收了钱,让伍铁环把鼎拿走。

    所以夏小芹描述过程的时候,把谭浚的无奈和与伍铁环的争辩说的特别清楚,意在替谭浚解释。

    谭浚心中既苦涩又感动。

    他不想在采访里解释,是他确实贩卖过文物,那是事实。

    但他之所以那么做,确实是被逼无奈,再不卖鼎,他母亲的手术就要搁置,只能被迫接受死亡。

    谭浚的祖辈都已去世,父亲也走了两年了,母亲是她唯一的亲人。

    所以,谭浚宁愿背负贩卖文物的骂名,也不想失去她。

    但幸好,谭浚遇见了夏小芹,大错没有酿成。

    “谢谢。”

    谭浚最后看一眼自家的大禾方鼎,把帽檐压低,穿过人群,离开了国家历史博物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