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涅槃2008-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无机化学,研究碳氧化合物,氰化物这些,不在范围内,教授们松了口气,因为无机化学专业里,47岁的赵院士就是国内介孔材料的超级大牛,他被排除了。

    分析化学,这里也有院士,研究光谱,色谱,环境分析这些,也被排除在外。

    有机化学的院士,不屑于过来。

    那么最后,再排除几个手里还没忙完大事的狠人,今天符合条件的正副教授一起,大约也就30来个吧。

    还不一定全来,能到齐20人,已经不错了。

    王传喜副教授有点紧张,他资历最浅,坐在最角落,双腿有点发抖。

    虽然杨磊找到他,但精通高分子的教授又不止他一个。

    1000万的资金,几乎占了今年整个化学系三分之一的经费,这不得让整个高分子方向的教授们打的头破血流?

    来了来了!

    高分子领域的复旦领军人物刘玉良教授走进来了,这绝对是一条虎鲨。

    50岁的刘玉良行动虎虎生风,他虽然不是化学系的四大院士之一,但他是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都得在他身后排队,更别说普通教授,副教授了。

    王传喜在刘玉良面前,连塞牙缝都不够!

    刘玉良坐下后,高分子方向的其他教授要么低着头,要么看着天花板,不想和他对视。

    哼!

    刘玉良从鼻腔里发出一声闷哼,说高分子领域,复旦谁敢和他争抢?

    吱呀。

    略有些不灵的门被推开,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过去,集体倒吸一口凉气。

    复旦化学系四大巨头之一!

    无机化学的赵院士!

    “赵院士,您怎么来了?”

    刘玉良实在忍不住,站起来,问出所有人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

    赵院士呵呵笑:“化学系来了一位投资人,我就不能来看看吗?”

    长江学者一般是不敢怼院士的,但赵院士刚刚评上,根基不太稳,又年轻,刘玉良还是敢大一点嗓子:“可您是无机化学。”

    赵院士说道:“我的专长可是介孔材料,这可是国际科研的热点,你们能研究硅凝胶,我也能处理硅基材料。”

    这番话说的,一屋子教授和副教授,差点骂出声来。

    这尼玛能扯上关系吗?

    因为都是“硅”这个字,所以就能联系起来?

    看到众人的反应,赵院士笑眯眯:“别忘了,我最擅长的就是催化剂。”

    好嘛。

    一屋子人全部泄气,嗝屁了。

    化学反应里的催化剂,绝对是逆天神物,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量,增强稳定性,梦幻般的还原或者催化,谁都离不开它。

    院士的气场镇压了全房间。

    赵院士是比刘玉良更强大的,他是大白鲨!

    坐在尾部的王传喜副教授,他的拳头已经捏起来了。

    他不甘心啊!

    为什么这个世界一定要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院士大白鲨,长江学者虎鲨,这已经很过份了,国家杰青是一批大青鲨,教授是一群鼠鲨。

    而他们副教授是什么?

    食物链最底端的金枪鱼,乌贼,鱿鱼吗?

    “小王,咱们走吧,咱们留在这儿也是没机会,还不如回去多跑几组电泳。”

    旁边一个副教授挤了挤王传喜,眼中带着悲哀。

    王传喜急的眼睛发红:“不走,今天就算死,我也要看清楚怎么死的。”

    对方叹气:“那你等着死吧,我先走了。”

    看到赵院士坐下来,几个小教授都溜走了。

    赵院士很满意这个效果。

    吱呀。

    门又被推开。

    这次的来人,竟然是谁都没能想到的,科研经费管理办公室的贺德江副校长!

    “他怎么来了?”

    “这不是咱们化学系的会吗?”

    “不好,难道他想横插一杠子,搞什么统筹分配?”

    “快拦住他!”

    这一刻,化学系的教授们都想到同一点了。

    赵院士脸色不好:“贺副校长,你怎么来了?”

    贺德江哈哈笑着,伸手去握:“我就是听说有个大项目的投资,过来看看。没事,你们坐。”

    赵院士怎么坐得下去?

    他黑着脸说:“贺副校长,你可不能打这笔经费的主意,这是我们化学系自己的事。”

    贺德江不承认,也不否认,继续打哈哈:“坐,坐,我真的只是来听听。”

    信你才怪啊!

    你只要说,投资必须走学校的账,然后你办公室拿到这笔钱了,还不是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全校都差经费,化学系还能剩几个钱?

    所有人都郁闷坏了,很想骂人!

    看看到后来,人差不多都来齐了。

    终于,化学系马主任,带着一个年轻人推门进来。

    杨磊在一群鲨鱼面前,闪亮登场!

 189【相爱相杀】1更

    (全本小说网,HTTPS://。)

    杨磊的出现,让每个教授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心中都响起不一样的歌。(全本小说网,https://。)

    就好像钠和钾金属扔进水里,产生剧烈爆炸的块感。

    好像精心呵护一份单晶,如同自己的孩子,看着它慢慢长大的满足。

    好像电压作用下的玻片,勾勒绘画出五颜六色的光,那叫做化学的彩虹。

    好像看到电化学里,cvs绘画勾勒出的凹凸有致的曲线,精致,又格外完美。

    这个年轻人,承载着一屋子的糟老头子们,对世间一切美好的期望。

    复旦终于招收到一个长得如此好看的化学系新生,太不容易了啊!

    而且这个年轻人,还有钱!

    他对化学爱的深沉,愿意出钱做化学科研!

    真是好孩子!

    坐下后,系主任介绍:“这位就是化学系大一新生杨磊,当然,他现在还在通识教育,明年才会涉及到专业课。今天一来是大家先认识认识,二来,杨同学家里的企业准备在复旦化学系进行一项科研,今天也是来提需求的。”

    这个房间里最差的都是副教授,往上还有长江学者,中科院院士。

    华夏人要面子,这些大佬们虽然兜里穷的响叮当,但也不至于低三下四对着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哀求他拨款。

    所以今天怎么要到钱,就要看大家的本事了。

    杨磊倒是很积极主动,站起来向各位鞠躬:“作为化学系的一员,我见到各位久仰大名的前辈,真的颇为惶恐。如果有哪里做的不对,或者说错了话,还请各位学术泰斗见谅则个,该批评的批评,该责骂的责骂,我都虚心接受。”

    哟,小伙子真会说话呀,满屋子的紧张全都消失不见。

    呵呵。

    哈哈。

    嚯嚯嚯。

    不少人都发出不一样的笑声,很满意杨磊的发言和态度。

    但真正了解杨磊底细的,也在嘿嘿偷笑。

    看吧,谁要是以为能随便拿捏一个20岁的年轻人,你们就等着哭吧,无数人都被他看似和善,童叟无欺的帅气外表所欺骗,真以为他是来做善事的?一个个搞学术,都搞迂腐了吧!

    系主任说道:“咱们长话短说,就让杨同学先说一下自己的需求,如果哪位教授想发言的,我再即时介绍。”

    杨磊一点都不怵,开口说道:“我家发明了一款超高韧性和弹性的gel硅凝胶,已经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专利,现在用于运动鞋的开发和生产。对于gel硅凝胶的深度开发和研究应用,我已经和上沪交大化学系的孟鹤翔副教授进行了深入合作,该项目正在审批,交大那边基本上已经同意了。”

    哗!

    全场喧哗!

    马上就有人坐不住,立刻质问:“你是我们复旦的学生,为什么要把项目让给交大的人做?”

    杨磊奇怪:“我是复旦学生,但我爸妈不是呀,如果不是清华太远,我爸妈还想让清华化学系来承接这个项目,清华的化学才是全国最强吧?”

    该教授噎住,完全无法反驳。

    对啊,人家企业爱投谁,就投给谁。

    另一人激动:“冲动了,小杨你们冲动了啊。孟鹤翔此人我也听说过,37岁的副教授,长得像73岁老头子对不对?”

    “孟教授只是外表长得有点老,但身体非常健壮,年富力强。”

    “是副教授!我们复旦在硅凝胶方向上,比他强的正教授至少有几十个,你为什么不先问问我们?你给他投了多少钱?”

    “500万。”

    “唉!”

    又是一屋子的惋惜,懊悔,跺脚,不忿,用力拍桌子。

    500万要是给他们复旦,能养活多少人啊!

    至少能让两个组有滋有润进行两年的科研,而且还不耽误出成果。

    硅凝胶这玩意儿,在各行各业都有研究和应用,医学,化工,物流,体育运动,甚至还能上太空,保护各种精密仪器,前途非常看好。

    竟然被交大拿走了!

    贺副校长才是最着急的:“现在从交大撤回,还来得及吗?”

    杨磊道:“估计来不及了,交大那边速度很快,项目一提交,一天就能审核通过。”

    贺副校长还不忘诋毁一句:“交大也就船舶专业强一点,化学系的实力能和我们复旦比吗?”

    杨磊耸耸肩:“确实比不了,但人家交大舍得投入科研呀,每年交大研发经费是复旦的2…3倍吧。”

    “这……”

    贺副校长举起的手讪讪放下,都不知道怎么反驳,谁叫复旦是穷逼,只能靠国家财政拨款,而上交有金大腿呢,哈哈蛤哈哈~~

    杨磊说的是事实,理工科类大学的吸金和消费能力,远超人文社科类的大学。

    清华就比北大更舍得花钱,上沪交大就是比复旦更豪气,上财和师范连复旦的零头都没有,最省钱的还是美术,音乐,语言类学校。

    而复旦和上交的对比,已经类似北大和清华的pk,两所学校都互不相服,各方面都在一比高下。

    500万投给上交化学系,还是个副教授,这让复旦化学系的教授们心里全都在滴血。

    系主任连忙说:“小杨,你继续介绍。”

    杨磊道:“我想在我们复旦,找到一个擅长处理tpu材料的科研小组,深度开发,做出弹力更强,延展性更好,缓震更舒服的tpu材料。所以我才希望有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以及高分子三个研究方向的教授,有人愿意接受这个项目。”

    全场安静,大家都是搞化学的,一听就知道难度不小。

    这是一个大挑战,也是非常有前景的大机遇。

    赵院士问道:“你家里既然从事这一行,应该知道现在全世界有多少顶级化工企业在研究这个,你清楚这个项目的难度吗?”

    “当然清楚,这是连中石化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也没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出成绩。国外已经有巴斯夫,杜邦,埃克森美孚,三菱化工,lg化学这些企业在研究,技术领先很多。”

    杨磊点头,峰回路转:“但是,如果因为别人技术领先,我们就不去后起追赶,我想,这应该不是科研精神吧?”

    “说的好。”

    “年轻人有朝气!”

    “有理想就是好事。”

    不少教授都在夸奖,但潜台词一听就懂,有朝气有理想算个屁呀,现实是那么残酷,年轻人你等着哭去吧。

    现场一半的教授都打起退堂鼓,没打算参与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高分子方向的长江学者刘玉良教授问道:“小杨,tpu的要求很多,你们要想商业应用,具体要求有没有?”

    “有的。”

    杨磊拿出文件册,取出一叠需求说明文件,给大家一人发了一张。

    大家都沉默观看起来。

    企业需求很宽泛,而且不需要科研那么精细,只会给出一个大致的硬性指标,比如说“弹性模量的值在30mpa以上”。

    就这一个数据,就再次淘汰一半的教授。

    这是很重要的标准,阿迪达斯的boost爆米花技术,鞋子踩起来非常舒服,回弹性好,这就是踩屎感,boost材料的回弹性的值,就是30mpa以上。

    材料不能回弹,还叫什么boost爆米花?

    直接叫玉米粒好了。

    可国内做高分子研究的,有几个人敢保证30mpa?

    标准橡胶的数值是1…10mpa,高于10mpa的就可以叫tpu了,可30mpa实在是太难了。

    呵呵哒,又有一半人不想再看,抬起头观察其他教授的反应,看热闹也好呀。

    王传喜副教授,食物链最底端的鱿鱼,一字不漏的看下来。

    50mpa甚至更高的实验室产品他都能做到,但那是实验室完美级产品,成本非常高。

    能大规模稳定商业化生产的,他估算自己只能做到18mpa,再高的话,一双鞋子的成本会超过5000元,这就没有商业价值了。

    一个老教授捏着纸,感慨道:“你这些要求很高啊。”

    杨磊笑呵呵道:“但是对巴斯夫和杜邦来说,这些都不够看的。”

    满屋子脸红。

    打脸要不要来的这么快?

    小子,你好歹也是我们化学系的,给教授们一点面子可好?

    赵院士问:“你有没有和中石化联系?他们的工业研发实力,应该不会输给巴斯夫和杜邦太多。”

    杨磊道:“人家根本就不理我,我好不容易问到一个上沪中石化的小领导,人家说,你把钱给我,我到时候给你产品就行了,一切都不要我管。我觉得这是不可接受的,我必须要求这项技术的所有商业权益,包括专利权。”

    “学术成就方面呢?”

    “通讯作者我不要,我挂个并列第一作者,能让我大学毕业就行。”

    “化工科研的周期相当长了,你准备投资多少钱?”

    杨磊看着四周,每个人都期盼地看着他。

    杨磊笑了笑:“第一年,研发经费1000万。以后每一年的科研投资,我会拿出销售成本的15%出来。”

    现场不少教授嘴角露出笑容,有点轻视,他们还不了解杨磊。

    “现在国内做运动鞋的企业,安塔,匹客,361°,他们的科研经费大概是2%左右吧,你们却要用15%?你们一年销售额多少?”

    杨磊心里默算了一下,在一干教授的轻笑中,淡然说出一句话:“今年下半年的营业额大约是2。4亿,所以,科研经费是多少来着?3600万吧。”

    啪!

    全场仿佛听到了一声巨大的响声,打在这二十来个教授的脸上。

    这小子!

    一个人,撑得起整个复旦化学系的全部研发经费?

 190【我要你20%不过份】2更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部分人办企业,都是为了挣钱。(全本小说网,https://。)

    只有说,钱赚的够多了,或者是因为公众形象方面的原因,少部分企业家才会做慈善。

    当然还有一部分企业家,他们更喜欢把钱投入到巨大的,如同无底洞般的科研里。

    比如耐克,阿迪达斯,他们逐年增大了研发力度。

    对比一组简单的数据就知道了。

    2009年国内安塔营业额58亿,研发经费1亿软妹币,占2%。

    耐克营业额191亿美元,研发经费7。5亿美元,占4%。

    2016年安塔营业额133亿,研发经费6亿软妹币,占5%,终于重视起来。

    耐克营业额305亿美元,研发经费30亿美元,10%,他们比安塔更重视。

    而安塔在华夏,已经算是很好的运动企业了,奈何还是比不上世界级的同行那么疯狂,两家企业的差距,那就不提了。

    而周董代言的德尔惠onmyway,在疯狂开店扩张,请明星代言,在年轻人口袋里捞快钱,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最后在和另外一群同类品牌的低价倾销血战中,都不知道死哪儿去了。

    这真的叫办企业吗?

    系主任有点不太明白:“你说15%的营业额用于研发,这样的比例全华夏都没有几家公司敢做,可能it企业会这样,你爸妈难道不觉得这个费用太高?”

    杨磊腼腆得像个单纯的孩子:“我还在读书,家里有房有车,吃的喝的穿的都不愁,社保也买了,实在没地方用钱啊,只好让我搞科研了。”

    哐当。

    长江学者刘玉良手里的茶杯盖子掉在桌上,一股悲哀从心里产生。

    赵院士扶了扶领带,推推眼镜,实在不想讲话。

    人家手里钱多的没地方花了,就跑来搞科研……

    其他教授更是郁闷地想哭,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撑死的撑死,饿死的饿死。

    30岁的赵博士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月薪1800块,日子过得抠抠巴巴,而这个20岁的年轻人,钱多的快要发霉了。

    关键是,这孩子长得还那么帅。

    系主任又问:“你说,半年营业额就2个多亿?”

    杨磊想了想:“这才刚刚起步,生意正在逐步好转。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营业额最少能做到5个亿吧,我算算是多少钱搞研发啊,我数学不太好……”

    7500万,求求你,别算了。

    一屋子教授几乎秒得结论,受到1吨的伤害。

    杨磊自嘲道:“5亿真不算什么,今年安塔的营业额50多亿,我连他的零头都不够,所以要想追赶安塔,15%的研发费用我觉得并不高。”

    行了行了,都知道你有钱,教授们一个个都穷的快要揭不开锅了,被这小子左一巴掌,右一耳光,打的连嘴都不想张开。

    系主任笑呵呵道:“人家企业挣钱,愿意投资研发,这是好事,投入的越多,回报的也才越多,这才叫良性循环。还是回到原来的问题,企业的需求大家都看到了,谁有兴趣的,都可以发言。”

    “我想问,tpu是一项长期项目,可能要持续十年以上,你每年15%的研发费用都会投入到这个项目里吗?”

    “要用钱的科研项目很多,交大那边的硅凝胶也算一个,力学,动力学,材料学可能也需要用到,但最近三四年,至少有一半要用在tpu材料上。”

    “你这次是只做tpu的研发,还是针对复旦化学系的项目?”

    “各位教授,我爸妈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办企业很辛苦的,当然只能做结果导向的tpu项目,但是,如果有更好的新型材料可以用的上,我们也愿意支付报酬,购买专利,或者合作深度开发。”

    教授们一个个兴奋询问,失望而归。

    杨磊的条件太苛刻了。

    和企业需求无关的科研项目,估计一毛钱都拿不到。

    没办法,杨磊不是圣人,他养不起所有人,他肯把项目拿来与复旦合作,就是想弄出一个“复旦技术”出来,让boost技术的出现更加合理,以后万一惹来麻烦,也可以扯复旦这支大旗,想办法对抗。

    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组建实验室,招科研人员,那样更省钱?

    赵院士问:“如果有催化剂,试剂,化工生产方面的经验,能不能参与进来?”

    杨磊道:“可以考虑,但我只对tpu一个项目,不接受联合项目,像催化剂这种分支具体怎么分,可以在组建项目后再谈。”

    赵院士这就放心了,他手里多的是资源,带着几个小组,手里的技术多,说不定也能分一杯羹。

    “我对这个项目有点兴趣。”

    “我也算一个。”

    “我们组刚好研究出来一些新东西,对tpu有帮助。”

    已经有三个教授发言了。

    王传喜一咬牙:“我也想报名,我在高分子化合物上有一些想法,给我半年时间,不,只要四个月,我就能看出初步成果。”

    副教授?

    几个正教授都有些不屑,他们谁不是手里抓着成熟的技术,想法一大堆?

    哪里轮得到一个副教授!

    位于鄙视链上游的长江学者刘玉良教授看了一圈,他心目中的几个竞争对手都发言了。

    这头虎鲨轻咳一声,用极其沉稳的声音说道:“tpu是我关注多年,并且投入极大精力研究的一个方向,作为复旦高分子化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我想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我呸!

    几个教授在心里呸呸呸起来,怒斥不要脸。

    王传喜心里哀鸣一声,果然还是来了,高分子领域的长江学者出马,还有他什么事?

    系主任在杨磊耳边介绍,等刘玉良教授得意洋洋介绍完自己的一些成果之后,杨磊问道:“刘教授,如果我投资您的科研组,最终成果方面怎么算?”

    刘玉良说道:“因为我们组在tpu上已经是国内最高水平了,还发表过sci级别的论文,所以你之前提的那些要求必须要改一改。学术上我可以让你成为第二作者,科研成果方面,我的团队还要获得技术入股,至少20%以上,我觉得这一点都不过份。”

    又要杨磊投资1000万搞科研,还要拿20%以上的技术股,就是这么霸气!

    刘玉良很自信,因为他是长江学者啊,这可是金字招牌,不是什么普通的阿猫阿狗,科研的实力就体现在这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