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珠传说-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难道是出现了什么偏差?

    李东文感觉有些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了,是不是该全员再一次工资?照这个炒作法,月薪过万都不能算过上好日子吧呢?

    李东文有些受刺激了,于是桃花仙公司的全体员工都受刺激了。

    李东文电话吩咐周道平“你通知一下全国各个公司,今年的最低工资标准,统一上调到1500元,新年开工就执行。”

    李东文等人在展厅里逛了一个上午,各个参展商的展位都转了一遍,发现产品都是大同小异,价格也是大同小异,就没了参观的兴趣,回了酒店。

    午餐的时候,最高兴的就是马小龙了,他兴奋地跟李东文汇报“咱们家具厂今年要冲击上市,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了,销售渠道健全了,销售额也上来了,产品和技术都不是问题,库存原材料更是充足,所有同行,包括竞争对手都盼着我们上市呢,带动全行业发展啊……”

    销售渠道?

    李东文注意到了一个关键词。

    莞城家具厂的销售渠道,就是桃花仙的直营专卖店啊,店里除了卖家具,还同时销售桃花仙公司的全系列产品,主要收入还是卖桃花仙的系列产品。

    而且这个直营店,属于重资产,全国所有店面都不是租的,而是买下来的,产权都是自家的。这部分资产将来是要大幅升值的,这部分业务更是肥得流油,而且资金流水庞大,都放在家具厂上市,是不是太过招摇了。

    “直营店这一块,你们再咨询一下港岛的七毛律所,是不是剥离出来,单独上市更合适。”李东文对马小龙说。

    马小龙心中有些发苦,这部分剥离出去,一年几百个亿的资金流水就不见了。单单上市一个家具厂,一年也就几十个亿的营收,十来个亿的利润,规模有限啊。

    当然,老板都这么说了,他也只能执行了。

    张俊茹他们还在放假,后天才上班。桃花仙公司全面上班,要到元宵节之后了,现在上班的都是一些值班的。

    马小龙显摆完,赵灿光又开始显摆“我们的大宋房地产公司注册成立了,年前在莞城,羊城和鹏城各拿了一块地下来,不知道盖什么样的楼?”

    谢安平说“我也入了点股份。”

    乔山说“还有我。”

    “公司开张,没搞个仪式什么的?”李东文问。

    这几个好显摆的人,这么大事,怎么没请他来?

    赵灿光说“公司现在还没装修好呢。初步定在正月十六开业典礼,现在提前向您汇报一下,您可一定要来。”

    乔山问“李大师,您看,这地都拿下来了,盖什么楼好呢?”

    我哪知道盖什么楼好?李东文随口说“酒店,写字楼,商场,住宅,我看都可以。”

    谢安平说“那就先盖写字楼吧,当房东收租子,躺着赚钱,多好啊!”

    赵灿光说“收租金?资金回笼是不是太慢了点?”

    乔山说“没关系,我们抵押贷款,只要租金够交银行利息就行,不耽误事。再说了,咱们这些股东,都不是差钱的人啊。”

    李东文很好奇,问了一句“都谁入股了?”

    赵灿光说“除了我们三个,还有唐智华,李明军,雷瑞琼和张俊茹。”

    这帮家伙。

    “有钱就多囤点地。”李东文给了他们一个建议。

    乔山又想起来一个事,跟李东文诉苦“李大师,你知道吗,咱们那个炼油厂,办了多少个证吗?办一个证要盖多少个公章吗?”

    李东文看着他,没有搭话。

    乔山继续说“仅仅是一个成品油批发特许经营许可证,我就跑了两个多月,盖了58个公章,请了20几拨人吃饭,塞了7位数的红包。”

    “这帮人胃口不小啊。”李东文说“当初甘省还让我投资炼油厂来着,幸亏我没答应。”

    要是让李东文这么跑来跑去的,他宁可不干。

    乔山说“你那能一样吗?省里招商的重点项目,都是一路绿灯的,哪里有那么多吃拿卡要。我们这是民营的啊。”

    “你们乔家,不是一直做能源这一行的吗?”

    “要不是做一行的,两年都办不下来。”乔山很有优越感。

    李东文等人下午也没有再去会展中心,结伴逛街去了。

    逛街的提议当然是女人提出来的,李仙琼和王爽很快就混熟了,李东文谢安平和乔山就成了逛街的跟班。

    “正月初五,还有好多人没有回城,不够热闹,羊城最热闹的时候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广府庙会,那叫一个人山人海……”谢安平作为半个羊城人,一路上当着导游的角色。

    李东文感受着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望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忽然有些感慨。

    屈指一算,自己来到这个位面,已经第七个年头了,时间过得真快。这些年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仿佛比从前七十年七百年还要多。

    这里的人总是行色匆匆的样子,仿佛把自己的节奏都带快了,经常到处跑。

    这里的人,经常感叹“人生百年”,其实能活到一百岁的还是相当稀少的,平均寿命也就七十多岁。

    这里的人生还是太短暂了。七十年,白驹过隙啊!

    但是这里的人,仿佛都活的很精彩的样子,每天不停地折腾。不是在折腾,就是在折腾的路上。

    这些人这么折腾,是为了结果呢?还是为了过程?

    他们究竟想要一个什么结果,也许他们自己都不甚清楚把,大约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居多吧。

    如果没有结果呢?那么,过程也许就是结果吧。

    究竟是享受结果,还是享受过程呢?也许很难分得清楚了。

    结果美好,就选择结果,过程美好,就选择过程。

    有选择性地去选择吧。

    谢安平一路上都在唠唠叨叨,不知道李东文这家伙已经有了这么多感慨。

    好日子不过,闲得慌。

    金珠传说

 第418章:照猫画猫不是猫(求推荐)

    李东文的清闲日子,到正月十六就结束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大宋房地产公司开业典礼,在莞城桃花仙大厦热烈举行。

    办公室是租的,租期两年,两年以后,在建的“大宋商厦”就能竣工了。赵灿光对莞城已经有感情了,公司总部就设在了这里。

    赵灿光请来了舞龙舞狮队,在广场上可劲折腾。鞭炮已经不让放了,但锣鼓还是可以敲打的,噪音超标啥的,根本没有的事,谁家办喜事不庆祝一下?禁放烟花爆竹,市民还是有很大意见的,把年味都整没了。传统文化,都被城市管理给扼杀了。

    春节刚过,大家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当中,见面都还互道一声“恭喜发财”。

    雷瑞琼做为公司股东,也从港岛赶了过来。

    她单独找上了李东文:“咱们公司去年的财报出来了,对于如何分红,你有什么意见?”

    “去年赚了多少?”

    “120亿港元。”

    “你怎么打算?”

    “分一半,留一半。”

    “那就这么办吧。”

    “公司今年计划进军东南亚市场。”

    “你们决定吧,我不干预。”

    “股东会你参加吗?”

    “还是朱洪江代表吧,我这边一堆事呢。”

    两个人几句话,就定下了公司的大政方针。

    唐智华就没有雷瑞琼这样从容了,他第一次操持上市公司的年度财报和分红,还不太熟悉,也来找李东文商议。

    李东文问唐智华:“去年赚了多少?”

    “20亿。”

    “你什么打算?”

    “我没经验啊,您上市公司多,拿个主意吧。”

    “那就分一半,留一半吧。”

    “好,就按您指示办。股东大会初步定在3月中旬,您可一定要来参加啊。”

    “看情况吧,有空我就来。还有个事,我们桃花仙各个公司,今年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了一千五百块,你们陶瓷厂也跟上来,别太落后了。”

    唐智华直皱眉:“一千五?是不是有点高啊?”

    “产品涨点价嘛。桃花仙公司的酒瓶和茶叶罐,今年都提价20做主了。”

    “公司现在赚钱的是高端瓷器,不是瓶瓶罐罐了。”

    “那就多生产点高端瓷器嘛,桃花仙专卖店里多供点货就是了。”

    “公司计划今年加大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多做点出口单子。”

    嗯?怎么都惦记着赚外国人的钱?华夏已经装不下你们了吗?

    “市场运营,我不干预。你们放手去干吧。”李东文决定不再指手画脚瞎指挥了。

    雷瑞琼和唐智华之后,谢安平也来凑热闹:“李老大,物流公司,今年怎么分红?”

    “去年赚了多少?”

    “60多亿。”

    “你什么打算?”

    “少分点红,留下来扩大经营。”

    “有什么想法?”

    “私人飞机已经放开了,今后航空货运也会放开,如果有钱了,我们可以进军航空货运,将来是一个拼速度的时代。”

    你这刚学会跑,就想着要飞啊。不稀得跟你说,哥们一个人就能顶一个航空货运公司,我都没想搞那玩意呢。

    李东文:“整点实际的吧。高速公路的建设都跟不上趟,还想着玩飞机?有那么多机场吗?”

    谢安平想想也是,现在公司每年赚的那点钱,都不够修建一个机场的。而且修机场,不但费钱,还费时间,没个五年以上,别想着建机场。

    基础设施的落后,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此时的华夏,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谢安平换了一个话题:“炼油厂,我们生产的柴油,现在足够自家用了,汽油煤油石脑油和油渣那些,都卖给隔壁二庆公司了。电厂也想要油渣,但给的价格低,没卖给他们。”

    李东文:“能卖出去就好。”

    谢安平说:“不过,他们提了一个小小的条件,说咱们的油品质量很高,想借鉴咱们的炼油技术……我们没敢答应,只是同意他们,可以派人来参观考察。”

    “让他们随便看。如果他们想要建设一个同样的炼油车间,你就报个价,十个亿。想要技术的话,多少钱都不卖。”

    李东文想用一个天价,打消那帮人不切实际的念头。阵法,呵呵,你们学得会吗?

    “十个亿?他们可能不会答应。”

    谢安平非常清楚那个炼油车间的造价,满打满算有一千万足够了,如今李东文想卖一百倍,这也太黑了点。

    李东文今天在莞城还看到李仙琼的哥哥李明军。

    李明军这几年代理桃花仙产品,可谓意气风发,除了欧洲是李仙琼在做,他俨然就是全球总代理,赚得盆满钵满,如今都有闲钱来投资房地产了。

    李明军去年有一段日子,被“眼镜蛇”美女迷得神魂颠倒的,印尼的代理权也给了她,搞得如胶似漆的。后来被自己亲妹妹警告了一下,收敛了不少,李仙琼的警告就是:收回桃花仙所有产品的代理权。

    绝大多数男人,一旦被掐断了财源,就没什么资本再风流了,李明军当然也不例外。于是李明军就只能乖乖地回到港岛,乖乖地回到了老婆孩子身边。

    经此一事,也许是受到刺激了,觉得自己不能在桃花仙这一棵树下乘凉,要多栽几棵树试试。如今投资赵灿光的大宋地产,就是他另外栽的一棵树。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十分奇葩的行业。就普通住宅来说,全国各地的建安成本都相差无几,山中小县城和沿海大都市,盖房子的成本都是那么多,但是房价却千差万别,差出十倍几十倍都不稀奇。

    同样的房子,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的价值,而不是房子本身。

    当然,这里也不乏炒作的因素。一座城市,如果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人们渐渐离去,这里的房子再怎么炒作,都是短暂的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后世有很多“鬼城”,就是这样形成的,最著名的就是蒙省的“煤都”,资源耗尽的时候,就成了“梅毒”。

    繁华落尽,人去城空,云烟过眼,一地鸡毛。

    周道平拿着电话找上了李东文:“老板,铜城的秦伟民和姜海波报告,说矿区的雪太大了,请您过去看看。”

 第419章:雪流成河(求推荐)

    2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全本小说网/https://。/

    李东文赶到了铜城。

    尽管立春已过,但塞外的铜城仍然是冰天雪地,没有一丝春天的迹象。

    秦伟民和姜海波,都是当初从通远带过来的骨干,后来担任了大队长,如今被汪军调了过来,主持铜城一方工作,也算进入到桃花系统“封疆大吏”的序列,是一种提拔。

    秦伟民和姜海波也都是复员军人,跟王树军和汪军勉强算战友,尽管参军的时间和复员的时间都有所不同,也不在同一个部队,但是都当过兵,而且都是通远征的兵,也算战友了。

    开疆拓土,当然不是简单的事情。幸好两人还算有些经验了,再凉州,当初从一个10人小队起步,发展成为万人大队,这就是最有效的经验。

    现在的指挥部设在了铜城区,因为红水县城距离矿区更远一些,铜城区是最近的前沿了。秦伟民和姜海波计划在雪化了之后,就把指挥部前移到乡镇上,甚至设立在矿区上,与大家并肩作战。

    李东文抵达铜城区的时候,秦伟民和姜海波已经带领5个小队长和一干财务行政等后勤保障人员,列队迎接了。

    嗯,精气神还不错嘛。

    桃花仙承包的这片矿区,自从去年年底开炸以后,一直就是大雪封山,还没有进去勘察过,都不知道是个变成了样子,详细规划也无从谈起。

    秦伟民和姜海波基本按照开发凉州的思路,计划先修路,再种草,再植树,如果有合适的地方,再种点菜,或者别的经济作物。

    李东文首先肯定了他们的想法,然后让他们抓紧招聘,组织队伍,随时准备开工干活。

    李东文回来了,这个大雪,当然不能再这样总覆盖大地了,也该融化了。

    早春二月。

    这几天,铜城人明显感到了气温开始急剧回升,冰雪覆盖了一个冬季的大地,明显开始复苏,冰雪消融,融化的雪水不但渗透进大地,还形成了涓涓细流,最后竟然汇聚成一条奔腾的小河,向东流去。

    突然出现的河流,自己就能寻找出路,铺满原来干涸的溪谷之后,一路向下,直到汇入黄河的支流,红水河。

    水无常势。破坏性当让是有的,冲毁淹没了几座小型的桥梁,原来干涸的溪谷两岸,现在陆上交通基本中断了。

    上泉乡和下泉乡因此一片忙乱。今年的春汛来的太早,也来的太突然了,搞得大家猝不及防。往年的春天,都是抗旱来着,今年怎么就改成防汛了呢?好在抗旱防汛都是一个部门,这样就责无旁贷了。发生这种情况,怨不得别人,好像只能抱怨去年的雪,下的太大了。

    这条河流的出现,直接拉动了上泉乡和下全乡的经济发展。被冲毁的小桥,需要重建,但现在的河水流量,小桥显然是需要修建大桥了。

    修建大桥,乡里显然是没有财政预算的,必须求助县里了。当上泉乡乡长岳大龙和下泉乡乡长卢大林,一起找到红水县县长丁长河的时候,丁县长也表示很为难。

    “这是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大家还是要克服一下,以抢险救灾为主。这条河,如果过了阵子就干涸了,大桥就没必要休了,先弄一座浮桥,把两岸连起来,先保障行人通行吧。”

    这条小溪,自从几十年前开矿开始,就干涸了,仅有的一点溪水,还不够矿上用呢,哪里会给下游淌水下来?去年突然把矿炸了,又赶上一场大雪,这条溪流才得以重现。

    镇上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这里曾经是一条小河,因为他们从出生到现在,也没见过这里持续流水,只是在连续下大雨的时候,才有那么几天积水的日子。

    为数不多的老人,还记得从前的情形,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门前溪水绕村而过,曾经的绿水青山啊。如今青山被前后炸了两回,几十年被挖的千疮百孔,不知道成了什么样子,但是,这绿水,如今又回来了,只是不知道是否是昙花一现,很快就又干涸了。

    岳大龙和卢大林两位乡长心中也没谱,不知道这河水能流淌多久,本来对修建大桥,就没报多大希望,只是想趁机诉诉苦,从县里捞点好处。但是县长显然比他俩还要精明,让乡里先用浮桥对付着,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但是,桃花仙公司可不是这样暂时对付,大雪融化之后,第一批先遣队就沿着溪流,徒步开进了山里。

    进到山里,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站在一处高坡之上,视野太开阔了,能够阻挡视线高山全部不见了,地面虽然还偶有起伏,但已经十分平缓了。原来的沟沟坎坎,坑坑洞洞,全部不见了,几乎就是一马平川啊!

    秦伟民抓了一把地上的黑土,发现土质非常湿润细腻,又拿着铁锹向下挖掘,发现土层很深,挖了两尺多深,还是泥土,还没有挖到石头。

    这特么直接就可以种庄稼了,放眼望去,就是千倾良田啊!

    顺着这条河水,一路向上,发现了五条支流,五条山溪不断汇聚成四条,三条,两条,在矿区的边缘汇成了一条,再向小奔腾而去。

    溪水清澈见底,一点浑浊的迹象都没有,仿佛已经奔腾流淌了上成千上万年。

    李东文心中暗爽,你们以为哥们那“千秋万载”的术法是白弄的吗?这片土地,相当于自然沉降了几万年,风化了几万年,休养生息了几万年。

    考察队进山之后,又按照溪流,分成了五个小分队,把整片矿区都转了一遍,直到晚上才下山回来。考察队在山下集合,连夜乘车赶回了指挥部。

    第二天一早,大家没有着急进山,而是召开了工作会议。秦伟民觉得首要工作就是重新绘制地图,这片区域的地形地貌已经完全改变了,方圆二十几公里,都要重新勘测一遍。详细勘测是不可能的,太浪费时间,勘测个大概就可以了。

    修路的工作可以同时展开,有些地方甚至还要修桥。开发这片这片地方,交通运输是必不可少的。

    姜海波提议,总指挥部前移,先前移到开车能达到的地方,在山脚下安营扎寨,搭建帐篷和简易房,然后各项工作再同时推进。姜海波的分工是负责后勤保障的,他觉得这样效率更高。

    “咱们红水农场的电力供应,恐怕有些麻烦。”姜海波看着李东文,忽然说道。

 第420章:赔本买卖(求推荐)

    李东文在铜城又逗留了两天,把这片区域悄悄埋了一遍灵石,又开辟数处泉眼,就回了凉州,他去协调用电的事情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全国的电力供应都不足,不只红水这个地方。目前农场的用电量不大,先从附近镇上拉一条线过来,解决工地的照明,还是没问题的。但是,今后发展起来了,人多了,用电量就不是小数字了,必须要提前协调。

    好在桃花仙公司正在跟省地电合作的如胶似漆,武安的风电厂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今年下半年就能并网供电。红水县距离武安又不算远,送点电过来还不算难。

    李东文来到武安电厂的时候,曹工正在现场盯着施工进度。

    “你这事还真有些难办。我们地电虽然有电厂,但是没有电网啊,电网都控制在国电手里。”曹工郁闷地说道。

    李东文“有个屁的电网,我们红水农场那里刚炸了一遍,电网就是一片空白,还不是我们自己拉线,国电会帮我们拉线吗?”

    曹工说“拉线的钱,当然是你们自己出,但拉好了线,电网就算他们的了。一直是这样,包括全省各地几十年建设的电网,都划给国电他们了。”

    李东文就不服气,问“你们地电,想建设自己的电网不?”

    曹工“做梦都想啊!”

    李东文“那就从这里拉一条线到红水,红水农场的电网,就算你们地电了。”

    曹工想了一下,说道“红水农场那里,有那么多用电需求吗?拉一条线过去,建设费用可不便宜,赚不到钱,就赔了。”

    李东文微微一笑“你把电卖的稍微便宜点,大把人要,都不用你建设电网了。”

    曹工一拍脑门“咱这电都是大风刮来的,我能便宜死他们。那帮农民,我太了解了,只要便宜五分钱,他们就敢换电网,谁敢阻拦,他们就敢拼命。”

    李东文“电网的事,你们地电要抓紧了,我红水那边等着用电呢。”

    曹工说“现在开工建设,一条10千伏的高压线路,两百多公里,多点同时开工,至少也要半年时间。投资要一千多万啊,搞不好要两千万,我一个人可做不了主,还要过会。”

    李东文“抓紧点。缺钱我可以再借给你们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