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珠传说-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问题。你们这里可利用的资源更多,能策划出不少噱头出来。”
月华如水。
晚餐过后,渡假村湖边的一栋别墅里,李东文等几人正在悠悠地品茶。
乔山说:“最近铁矿石的价格涨的厉害,李老板有什么好路子没有?”
李东文对矿不感兴趣,微微摇了摇头。
乔山还不死心,继续说:“澳洲,铁矿石最多了,都是论山的,赚了我们不少黑心钱。桃花仙不是在那里有进出口生意嘛……”
澳洲,李东文是去过的,那里的进出口生意,是李明军在做,他基本没管。那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靠山吃山,活的就很滋润了。
铁矿石,能值几个钱,金矿钻石矿哥们都不稀罕。
“真没兴趣。”李东文回了一句。
见李东文没兴趣,谢安平岔开了话题,说道:“二庆公司那个炼油厂,我们已经开工建设了,现在正在安装油罐。后期的画图,我们还是请原来那帮人,保证一模一样。我们预计,最多四个月就能完工。”
李东文说了一句:“不着急,按照半年工期,正常进度就好。”
……
另一间茶室。
汪军和刘颖也勾搭上了。
当然也是工作上的勾搭。
汪军:“我们去年产了不少棉花,可是卖不上好价钱,刘姐你以前是棉纺厂的,能不能帮想点办法,帮我们联系点好买家?”
刘颖:“你们去年卖什么价格?”
汪军:“一斤还不到8块钱,7块多。”
刘颖:“这个价格,比国际棉价低一些,国际棉价8块多吧。棉花是国际大宗商品,我国的棉价,基本跟国际接轨了。”
汪军:“那咋办?我们种的可不少。”
刘颖:“你们的产量怎么样?”
汪军:“产量还不错,目前能到一千斤。关键是我们今年种的有点多……”
刘颖:“种了多少?”
汪军伸出一个巴掌,五指张开。
“五万亩?是不少……”
“每个大队五万亩,一共是个大队,五十万亩。”
“怎么种这么多?”
“老板鼓励种的。我们有的是地……”
刘颖一愣:“全国棉花种植也才五千多万亩,你这都百分之一了,都能影响棉价了。”
汪军:“没那么夸张,百分之一就影响棉价……”
刘颖没再纠结这个问题,说到:“要不然,我们把棉纺的生产线恢复起来,帮你们消化一部分?不过顶天也就消化个十分之一,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汪军:“多开几条生产线,厂子办大一点嘛……”
刘颖:“哪有那么容易。再说了,增加上产线,那也是需要时间的,没个两三年,建不起来的。”
汪军:“要不咱俩请示一下老板?我支持你们做强做大……”
刘颖忽然问:“你们棉花质量怎么样?”
汪军:“都是纯手工采摘的,一级长绒棉,质量绝对没问题,疆省的棉种。”
“好,我们明天跟老板汇报。”
第434章:收购是条路(求推荐)
第二天一早,汪军,张红霞,刘颖,张春来四人,就都跑过来找李东文汇报工作。//全本小说网,HTTPS://。)//
李东文看着眼前的四个人,摆了摆手:“都座吧。你们谁先说?”
汪军看着张春来,说:“远来的是客,张总最远,您先来吧。”
张春来也没客气,吧啦吧啦地把酒店连锁的想法说了一遍,又引述了纸老虎公司的调研数据,未来旅游行业会高速成长,酒店行业也会迎来强劲市场需求,连锁和会员制也是大势所趋……
张红霞在一边帮着补充,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就有钱去旅游了,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长见识,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李东文还是甩手掌柜的一贯作风:“我没意见,你们看着搞吧。”
张春来说:“这事牵连太广,涉及到多家分公司,协调的问题?……”
李东文直接拍板:“这事就你们万州牵头吧,凉州和神鸟等地配合,神鸟的旅游节这几年搞的也不错,徽城官府好像也要搞旅游,你们可以联系一下。”
张春来:“好的。我们就按您的指示办。”
见张春来汇报完毕,刘颖赶紧汇报:“咱们凉州已经大面积种植棉花了,我们吴州想把棉纺厂重新搞起来……”
李东文对于把企业搞大,一向是支持的,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你们有具体计划吗?”李东文问。
“重新扩建生产线和安装设备,有些耽误时间。吴州还有一些上规模的棉纺厂,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收购一两家?”刘颖试探着问。
“收购?好啊!就这么办。挑选人多的……规模大的厂家收购。”李东文当即拍板。
汪军见老板这么快就答应了,赶紧开始夹带私货:“棉花全身都是宝啊,棉花可以纺纱织布,秸秆可以造纸,棉籽可以榨油,棉籽粕可以做饲料,棉籽壳可以种植银耳和蘑菇……我们计划进行综合利用,开办造纸厂,榨油厂,饲料厂,银耳种植场和蘑菇养殖场……”
嗯?你野心不小啊。要办这么多厂?
不过,我喜欢。
“听说造纸厂污染挺大的,让别人去干吧,咱们不干那玩意,秸秆卖给他们就好了。至于其它几个厂子,可以先办起来。嗯,神龙公司好像也在搞银耳种植,你们可以相互学习一下。”
李东文又开启了瞎指挥模式,凡是能增加人的事,他都赞成和支持。
汪军可不认为这是瞎指挥,他觉得老板的决定都是无比英明的,比如,不搀和林业总局三边防护林的竞标,也不建议公司的人去做。
后来他手下两个大队见钱眼开,非要试一试,结果赔得一塌糊涂。
这几天又有蒙省的七八家公司找上门来,想请桃花仙公司出手相救。
这七八家公司,都是这次验收考察不合格的,跑来取经的。他们听说有两家合格的,项目都是外包给桃花仙公司做的。
汪军直接打太极,说这是他不管,公司下面的大队自己做的,你们去跟他们谈。
这些人稍微一打听,就找到了那两位大队长。那两位大队长正郁闷着呢,这个项目他们是自负盈亏的,如果不是考虑到桃花仙公司的声誉,他们都想撂挑子不干了,最后是硬着头皮做下来,打碎了牙齿和血吞。
现在有人再跟他们提这事,那简直是扒开创口往里面撒盐啊!
“一律不见!如果谁敢继续纠缠,我们就给他们断水断电!”
这几个标段,用的水和电,都是从桃花仙公司接过去的,如果真断了水电,他们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这帮人只能退而求其次,你们不干,总有人干,大不了我们从桃花仙挖点人过来。
从桃花仙挖人,还真不太容易。这帮家伙,把工资开到了每月两千元,愣是被桃花仙的员工嘲笑了。你们的两千块,很大吗?
我们的最低工资,你知道吗?
我们每年的工资涨幅,你知道吗?
我们平时的福利,你知道吗?
我们放多少天年假,你知道吗?
谁知道你们公司能干多久?哪天倒闭了,我们找谁哭?
桃花仙公司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旦从桃花仙公司离职,不论什么原因,今后永不录用,并内部通报全国桃花仙体系内的所有单位。
狠人哪里都有。一个老板开出了年薪十万,一次性提前支付,奖金十万,验收合格立即兑现,武安县城送一套房子。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条件终于有人动心了,动心的是一位单身汉,三十多岁,还没娶媳妇,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人,此人姓牛,大号牛前进,绰号牛三斤,平时爱喝酒,据说酒量有三斤。
桃花仙植树造林的“土办法”,牛三斤倒是都学会了。他上岗后,立刻跟这位老板全盘托出:每亩地先来两车农家肥,把地铺一层土肥,然后再撒一百公斤复合肥,再上全套喷灌设备,五千亩,一万个喷头吧。
老板拿着计算器啪啪啪这么一敲,你这么干,要花多少钱啊?
牛三斤一瞪眼:“不花钱,怎么植树造林?桃花仙公司就是这么干的。”
农家肥?去哪找啊?蒙省的牧民,连牛粪都当宝,晾干了当柴烧,哪里有什么农家肥。
一般乡下农户家里都有一个粪堆,也有叫肥堆,叫粪坑的。想要真正的农家肥,需要到乡下农户家里,挨家挨户地上门收。
牛三斤给出的一车农家肥的标准,是一卡车。一卡车至少也有5吨了,往往几家农户才能凑出一车来。
尽管植树造林的地方在蒙省,但是最近的农户,还是三甘省的武安县。蒙省的牧民,就没有积攒农家肥的习惯。
桃花仙农场倒是有农家肥,距离也近,但是人家根本不卖。去乡下收,要跑两三百公里,运费就不说了,道路还不好走。
老板:“这个农家肥,太麻烦了,能不能不用呢?”
牛三斤:“不用?你们自己也折腾大半年了,找到不用的办法了吗?我以前就是个种地的,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你没听说过?”
当这家老板派人下去收农家肥的时候,忽然发现来晚了,附近村子的农家肥,都被别人收走了。
金珠传说
第435章:大风每天刮来七百多万
李东文正在惬意地享受着“五一七天乐”,甘省地电的曹工找上门来。全本小说网,HTTPS://。.COm;
“5月8号,风电厂正是并网发电。这个启动仪式,您一定要参加,单省,我们领导重点邀请了,不出意外,他会到场。”曹工兴奋地说。
这个电厂,桃花仙公司占了49的股份,李东文布置完聚风阵,就没怎么关注了,都是曹工他们一手操办的。李东文只提了一个要求,电厂职工的工资待遇,不能低于武安农场的水平。
风电厂,用的都是技术工人,主要是设备检修和维护,平时也用不了多少人,曹工当时满口答应了,他是搞技术的出身的,也希望手下技术人员资待遇好点。但一打听桃花仙员工的待遇,还是有点小吃惊,你们员工的工资都这么高吗?
这个电厂,是按照100万千瓦设计的,理论上每小时能发电100万度,如今的上网电价是3毛钱一度,每天的电费能收七百多万,每年就有二十多亿。当然这是理论数据,但是,在李东文看来,理论数据那就必须是实际数据。
而且这个风电,属于清洁能源,国家另外还有补贴,这个补贴,也是根据发电量来的,发电越多,补贴越多。
省地电这个风电厂,运营成本是很低的,主要支出就是两项,工人工资和设备维修。电厂刚建好,都是新设备,这两项加起来,每年两三千万,满打满算了。跟二十几个亿的收入比起来,这点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曹工很是兴奋“我们测试了一下,目前发电的效率超过了百分之百,完全可以满负荷运转。”
李东文回了一句“那是必须地。这个仪式我参加。你们抓紧把输电线路弄好,我们铜城还等着用电呢。”
电力紧张日趋凸显,李东文在意的是自己公司的用电问题。桃花仙公司虽然是以农林为主,但也离不开电啊,总不能再回到过去的农耕社会吧,社会总是要进步的。
曹工“您放心,输变电线路已经全线开工,再有两三个月就能通电了。”
听说单明斌要来参加启动仪式,搞得凉州官府一阵鸡飞狗跳,都别休假了,赶紧回来上班。
单明斌是5月7日晚上到的武安,直接住进了桃花仙酒店。凉州州长廖志刚,省地电公司的老总耿树江,发展委的主任杨刚军等人,是主要陪同人员。
电厂虽然在蒙省境内,但蒙省并没有高级别官员出席。主要是这事挺闹心的,人家甘省地电是投资商,只是在这里租地建厂,发出来的电也和蒙省没啥关系,直接并网了。
并网并的是国网。此时的国网已经分成了南北两家,一家南网,一家北网,风电厂并的是北网。
电力改革,实现了厂网分离,发电企业管生产,供电企业管运营。上网电价,两家说了都不算,国家政务院说了算,具体是政务院下属发展委说了算。
领导们入住桃花仙酒店,是因为这里是距离电厂最近的酒店,穿过生态高新区,就到电厂了。
第二天一早,一干领导从桃花仙酒店出发,开始奔赴风电厂,一百公里出头的距离,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一路上,李东文开着车窗,吹着自然风,行进在队伍当中,看着路两旁树成林,草成茵,湖水荡漾,小小有些成就感。
风电厂的启动仪式由曹工亲自主持。最重量级的领导就是单明斌,最重量级的嘉宾当然是李东文了。剪彩的时候,他们两人并排站在最中间,杨刚军,廖志刚,耿树江等人陪在两旁,北网也派来一位副总,出席了这个仪式。
省府大佬出行,当然是不缺记者的,各路记者纷纷拍照,共同见证这个高光时刻。
仪式结束之后,记者们纷纷围住耿树江和曹工,进行采访。倒是没有不识趣的记者,敢来围堵单明斌和李东文。
“李老板,你不请我参观一下你们农场吗?”单明斌忽然对李东文说。
李东文本来想参加完这个仪式,就开溜的,官府这帮人,一身浓重的官僚气息,李东文是有些不待见的。
省府老大既然开口问了,李东文当然不好直接拒绝了“欢迎领导检查指导工作!”
单明斌笑了一下“我今天只参观,不检查。”
大领导要参观,小干部忙翻天。
最紧张还是胡春海和吴德强,这两位县官赶紧找张红霞和齐德龙紧急商议参观路线图。
第一站葡萄园。
葡萄园距离电厂比较近,开车10分钟就到了。第一站不能让领导跑太远,显得太刻意。
葡萄已经爬满了葡萄架,开出了一串串嫩嫩的小白花,今年应该可以坐果了。葡萄园已经用篱笆墙封闭了起来,今年不在养鸡了。
葡萄架下的阴凉,也被利用了起来,种上了木头。张红霞担任了单明斌的解说员“这是银耳,立体种植。”
第二站枸杞园。
枸杞正在花期,紫色的小花,五片花瓣,开得满园满眼,生机盎然。有些花已经落了,已经能看到青色的枸杞果,还有些已经慢慢泛红。张红霞解说“这些早熟的果子,月底就能采收了。枸杞的果期很长,一直能采收到十月份呢。”
第三站渡假村。
渡假村可看的东西就太多了。桃园,菜园,大湖,高球场,狩猎场……当然不能跟领导说是狩猎场,这只能是户外养殖场。
张解说员“桃花刚刚开过,今年就能挂果了。这都过了中午了,记者朋友们也都饿了,要不咱们先吃饭,下午再继续参观?”
“今天中午就吃大户了,大家都别客气。”单明斌兴致不错。
中午吃的是自助餐。当然,领导们的自助餐都是秘书帮着打来的,除了餐盘,桌上还有四菜一汤一份烧卤拼盘,一份手撕羊排,一份芹菜炒木耳,一份蒜苗炒鸡蛋,一份鱼头豆腐汤。
下午主要参观了蔬菜大棚,水厂,学校,商场和高薪区管委会,单明斌还在管委会临时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工作会。这个短会,是基层干部们主动要求召开的,开了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会上,单明斌充分肯定了高新区的工作业绩,并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和鼓励,还请记者朋友们,对高新区多宣传,多报道。
会后单明斌并未作停留,直接离开武安回去了。
但是,单明斌的嫡系杨刚军却留了下来,还悄悄找上了李东文。
金珠传说
第436章:托还是不托?(求推荐)
杨刚军在酒店房间单独与李东文会面。//全本小说网,HTTPS://。)//
“三边防护林的二期工程,让林业部很是被动。”杨刚军斟酌了一下,说道。
其实,林业部的称呼已经过时了,现在是林业总局,但人们还是习惯叫林业部,能省一个字是一个字,这叫有派。
“什么二期工程?”李东文问了一句。
“就是去年公开招标的那10个标段。”
“哦。”
你这一个“哦”,是什么意思?
杨大主任被“哦”了一下,仍然面不改色,耐心解释
“部里前几天派人下来核查了,发现结果很不理想,只有两个标段勉强达标,跟当初的预期相差太大了。”
“哦?”李东文像个捧哏演员,又蹦出一个字。
“您也知道,当初明斌省……同志是希望桃花仙公司参与竞标的。结果,让蒙省这帮家伙弄成现在这样,大家都很被动……”
“大家?哪个大家?我们很主动啊!”
捧哏的终于不是单个字往外蹦了,但,这个捧法,也太扎心了。
你们主动?你们是主动退出了好吗?
嗯?他们为什么主动退出呢?难道早知道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杨刚军越想越心凉,这次领导交办的任务,恐怕不好完成。
“部里有意把不达标的那些标段,收回来,重新招标,桃花仙公司是否有兴趣参与?”
“没兴趣。”
这个捧哏的,三个字,就把天聊死了。
杨刚军憋了半天,问道“方便透露一下原因吗?”
“公开招标多好啊,有钱大家赚嘛,也不能什么便宜都让桃花仙一家独占,那样有人会眼红的。去年中标的,现在不是还没到期吗?收回来?部里单方面撕毁合同,不太好吧?要给人家充分的信任。即便是到期了,检查没达标,失败也是允许的。这种事情,谁能保证都能百分之百的成功?”
捧哏的忽然改成逗哏的了,让杨刚军很不适应,这些问题,本身就是答案,让他怎么往下接呢?
眼见这个话题没法往下继续了,杨刚军赶紧岔开话题
“铜城,有一家电缆厂,州属企业,3000多人,想改制,您能否帮忙找人接手?”
有三千多人?李东文一听就来了兴趣。
“好。我派人去了解一下。”
杨刚军说“大致情况是这样的铜城不是产铜嘛,州里就成立了这么一家电缆厂,主要生产铜线的,几十年历史了。现在原料供应不足,进口铜材咱们又没有优势,东南沿海很多电缆厂用的都是进口铜材……”
李东文大致听明白了,原来的优势,是就近有原料可用,现在优势没了,混不下去了,州里就想把这烫手的山芋丢出去。
改制,说的好听,国资改混合,混合改民营,丢到社会上,放到市场里,公平竞争,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说白了就是自生自灭。
一家不赚钱的企业,那点仅剩的国有资产,给3000多人发工资,用不了多久就耗没了。州里急着出手,就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万一活下来呢,三千多人的生计就有着落了。
李东文没有拒绝,杨刚军也就不算白来一趟,闲聊了几句,就告辞走了。
第二天上午,李东文就电话联系张俊茹,想让她派人去了解一下这个铜城电缆厂。
张俊茹直接回话“这事先不着急,往后放一放。现在你赶紧回神鸟,酒厂上市迫在眉睫了。”
酒厂上市是大事,李东文很快赶到了神鸟。
张俊茹单独找上了李东文。
“现在股市不太景气,2001年之后,大陆股市就进入了熊市,到现在也没有什么起色,大家对股市越来越没有信心了,我们这次桃花仙酒的发行,生不逢时啊……”张俊茹直奔主题。
“怎么啦?”李东文问。
张俊茹“在这个熊市里,咱们的桃花仙酒,算是超级大盘股了,发行价519元,定得有些高了,我担心会破发……”
破发?破发是个什么鬼?
李东文问“破发怎么讲?”
“就是上市之后,跌破发行价。会影响公司声誉……”
李东文又问“怎么才能不破发?”
“当然是托市了,要不然就调低发行价。”
调低发行价,那是不可能的。当初这么定价,就是要保持高端产品的形象,怎么能调低呢?
“怎么个托市法?”
跟你个金融盲,聊天真费劲,托市都不知道。
“就是找一些有钱的主,在二级市场买进咱们的股票,把价格买上去,确保价格不低于发行价。”
找托嘛,你早这么说,我早明白了。
李东文问“要多少钱?”
“理论上,我们融资多少,就需要多少。我们发行4亿股,需要两百多亿。”
“这么多?”李东文都觉得两百多亿有些难度。
“我说的是理论值,也许十分之一就够了,但最好多准备点。另外,这些托,尽量保密点,最好跟上市公司没有直接关联,否则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