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珠传说-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

    张红霞正在组织县里修路,修的是从县城到桃花仙农场的这一段路。

    这段路现在已经成为了武安县的交通要道,各种建筑材料源源不断地运进来,农场的蔬菜也在源源不断地运出去,原来的道路已经不堪重负。

    这段七八十公里的道路扩建项目,规划一改再改,从最初的三级公路,改为二级公路,又改为一级公路。预算造价也是一改再改,从最初的四十万元每公里,改成了现在的四百万元每公里,现在的总价超过了三个亿。

    三个亿,在后世还不够修一公里地铁的。

    但是在现在,这三个亿的项目,盯上来的人就有些多了。县里本来上报的是二级公路,被州里活生生改成了一级,美其名曰长远规划。

    为啥要改呢?县里的建筑公司,根本没有一级路的施工资质,但是州里有啊。

    通过招标,州里的建筑公司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道路总承建商,然后把道路分成了五段,分包给了县里的几家建筑公司。

    张红霞能成为这段路的总指挥,是因为桃花仙公司认购了一个亿的公路债券,没有这一个亿的启动资金,这路指不定猴年马月才能开工。

    这条路建成以后,是要收费的,收费还贷还债,将来直接与凉州到武安的高速公路接驳,尽管凉州到武安的高速公路,还停留在纸上。

    汪军正在忙着卖菜。他尝到了种菜的甜头,野心开始变得很大,想构建自己的蔬菜销售渠道,建设批发市场连锁。

    汪军把武安附近八个县城的大菜贩子,都请到了桃花仙农场,参观过后,开始给他们洗脑。

    “我们计划走精品高端蔬菜的路线,重点供应高档餐厅和酒楼,还有大型超市,避开低端菜市场渠道。”

    “每个县城只招2家经销商,一家负责餐饮渠道,一家负责商超渠道。我们的蔬菜限量供应,确保新鲜,每天清晨配送到各个县城。”

    “给位经销商,需要提前做好订单计划,我们严格按照订单配货。我们桃花仙是做品牌蔬菜的,对经销商的要求比较高,主要是加强物流管理,我们将严厉打击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等行为。”

    “我们的价格,可能略贵一些,大家可以先少量进货,先去试销,试销成功之后,我们再签订经销合同。”

    这帮菜贩子,也没看出桃花仙的农场有什么特别之处,对汪军的话,也是将信将疑。他们本来以为,本地产的蔬菜,会比外地蔬菜便宜一些,没想到价格更贵,让他们多少有些失望。

    既然都来了,也不能说是白来一趟,哪怕是当作了解市场行情,刺探竞争情报也是好的,毕竟他们都是做这一行的。

    招待晚宴上,菜贩子们尽管都对桃花仙的蔬菜赞不绝口,但还是心存疑虑,谁家招商,都会把最好的产品拿出来品尝,他们吃的肯定是最好的,但谁能保证今后品质一直如此呢?

    每个菜贩子都带了一批免费的样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回去了。

    经营蔬菜这种产品比较特殊,有两个难题,一是保鲜问题,二是运费问题。

    绿叶菜,都有保鲜期,最好是当天采摘,当天就能上餐桌,最多延迟个三两天,再久了,菜就不新鲜了。因此,桃花仙的蔬菜供应半径就受到了限制,一千公里已经是极限了。

    距离再远了,保鲜不说,运费也是个问题,成本会大幅上升。

    经常买菜的人都知道,芹菜韭菜菠菜生菜小白菜这类叶子菜,很少会便宜,而且经常缺货。茄子豆角土豆南瓜大白菜这种保鲜期稍长的蔬菜,经常会遇到打特价,吸引消费者。

    汪军能梦想的最远的地方,就是省城蓝州,他计划在省城开一家蔬菜批发直营店,专供酒楼和商超。

    汪军把这个计划汇报给李东文。

    李东文当即指示:“先试点。可以放开思路,做成生鲜批发量贩店,不仅仅是蔬菜,我们将来可能有更多产品进入到这个渠道。”

    这时,周道平拿着电话进来:“老板,吴州的郭丕夷郭总找您。”

    李东文接听了电话。

    郭丕夷的兴奋的声音传来:“老板,您设计的丝绸,开始畅销了,我们想请您来吴州视察指导工作。”

    桃花仙的丝绸,省外第一个畅销的市场是粤省的莞城。

    畅销是从赵灿光的娱乐城开始兴起的。

    赵灿光当然要照顾老板的生意,把自家一千多个小姐的制服,都换成了桃花仙丝绸,从内衣到旗袍,都换了一遍,就连那些护士服,都是雪白的丝绸做的。

    这批服装,把小姐的身材展露得玲珑有致,光鲜艳丽,而且若隐若现,越看越有韵味,仿佛整体提升了一个档次,让客人们血脉喷张,生意越发火爆。

    传说那丝滑的手感,比光着身子还有感觉。

    其他家娱乐城的老板,就过来偷偷取经,再加上小姐的自然流动,莞城一时掀起了一股旗袍热,十万失足妇女,就这样带火了桃花仙的丝绸。

    李东文听说此事,也是相当无语。好好的丝绸,被赵灿光弄成了失足妇女的制服。

    李东文刚想着去吴州,就接到了张俊茹的电话。

    “李老板,港岛的知识产权案子,一审马上就要开庭了,你不是说要旁听的吗?你还来不来?其实你来不来都无所谓,肯定会有二审三审的,我们还准备了反诉,这官司够打几年的了。”

    李东文:“来,干嘛不来。哪天开庭?”

    张俊茹:“6月18日开庭,没几天了。”

    李东文:“我准时到。”

    李东文来到港岛的时候,李仙琼正在推销桃花仙丝绸。

    港岛的娱乐业相当发达,定制服装的裁缝店,也比内地要多,要高端。影视明星一般都有固定的裁缝师傅,大牌的明星,还有专门的形象设计师和服装设计师,负责形象包装。

    桃花仙丝绸,李仙琼在港岛的推销价是50港元每米,在港岛,这价格算是中档偏低的。她的团队通过扫街和扫楼方式,基本上把港岛大大小小的裁缝店都跑了一遍。

    由于价格便宜,花色新颖,几千家店,基本都下了订单,这一批订单下来,就达到了一万匹丝绸。

    金珠传说

 第298章:法官是猪!同流合污!

    这段日子,李仙琼忙得不可开交,李东文的到来,让她更加繁忙了,白天晚上都折腾得精疲力尽。(全本小说网,https://。)

    当她听说李东文来港岛,是张俊茹邀请来的,还要打一场官司,立马又来了精神:“原来你不是看我的,又是跟那个骚货,我也要旁听!”

    李东文很是无语,女人这种动物,天生就是酸性的吗?

    第二天上午,纺织机械知识产权纠纷案一审听证会,如期在港岛国际知识产权裁判庭举行。

    公诉方小鬼子的代表叫冈本太二,常年在华工作,华语说得很流利。

    “这家桃花仙纺织机械厂,剽窃我方专利,生产并同类纺织机械,严重侵犯我方利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我们要求桃花仙纺织机械厂立刻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我方经济损失一千万美元。”

    小鬼子一上来就咄咄逼人,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张俊茹派来的美女律师刚要起身辩护,被李东文在后面扯住了,小声说:“这小鬼子太二了,先要求他出示证据。”

    这个小声的程度,刚好能让小鬼子听到。

    冈本太二被对方称呼“小鬼子”,感到异常愤怒,但又无法提出抗议,毕竟人家是私下小声说的,他只能装作没听见。

    李仙琼一把扯住李东文的手,丢过来一道冷冽的眼神。

    女律师站了起来:“我们要求对方出示相关证据。”

    冈本太二显然早有准备,站起身来,拿出一个文件袋,“法官先生,证据就在这里,请您查验。”

    这时过来一名工作人员,把文件袋取走,递交给了法官。

    法官打开文件袋,抽出资料一看,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又逐页翻看了一遍,声音大的近乎吼叫:

    “这就是你提供的证据?!”

    冈本太二傲然地说:“对,这就是证据!”

    法官带着白手套,把材料举了起来,吼道:“我有权告你诽谤!还有藐视法庭!”

    冈本太二一脸懵逼,不知所措。

    有记者过来近前拍照,一看也很是惊奇,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法官是猪!同流合污!

    法官再将后面的材料一页一页展示,上面画的都是各种姿势的肥猪,全是黑色的!

    冈本太二一看,也急了:“这不是我给你的材料,真正的材料一定是被你们调包了!”

    法官把材料往桌子上一摔,大声吼道:“这么说,你还是怀疑我们同流合污了,我们都是猪吗!来人,报警处理!”

    李东文这边的几人,正在看热闹,也赶到奇怪,这冈本太二,还真是二,这不是自己作死吗?当庭侮辱和污蔑法官,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法警很快来了,直接就给冈本太二上了手铐,拖走了。

    冈本太二一直在喊:“我冤枉啊,我冤枉啊……”

    李东文冲着他说:“你不冤枉,你就是猪!”

    冈本太二被带走了,法官仍然气愤难平,看了看众人,一拍桌子:“退庭!”

    张俊茹和她的女律师看得一头雾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那个冈本太二这么做,疯了吗?

    李仙琼知道是李东文搞的鬼,一边抱着他的胳膊往外走,一边问:“快点说说,你是怎么搞的?”

    李东文微笑不语,径直出了审判庭。

    出来之后,张俊茹说:“那个冈本太二,今天不知道发什么神经了。但小鬼子的个性,这事应该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回去等消息吧。”

    李东文问:“法庭会怎么处理他?”

    张俊茹说:“不出意外的话,按照港岛的法律,这种公然诽谤法官,藐视法庭,应该会被判刑半年,还会被罚款。”

    李东文:“好,有消息再通知我。”说完,就被李仙琼拉着扬长而去。

    这事对李东文来说,就是一个小小的障眼法而已。

    第二天上午,这事就被港岛媒体报道出来。

    大家都当作茶余饭后的一个笑话,自动把冈本太二当作一个神经病消费了。

    冈本太二的律师,也向提出了神经类疾病鉴定的要求。偏偏这个冈本太二一直坚持自己是被冤枉的,材料被法庭的人当场调包了,要求调查。

    整个事件的过程清清楚楚,都已经见报了,警方才懒得浪费精力去调查。既然你不承认自己有病,那就坐牢吧。

    冈本太二被判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一百万港币。

    李东文刚想赶去吴州,何安江的电话就追了过来。

    “老板,有外地的蚕贩子,到通远来收购蚕茧,十五块一斤,有不少蚕农不履行协议,偷偷把春蚕卖给蚕贩子了,您看怎么处理,我们是否提高收购价?”

    李东文一听这事,也觉得头疼。

    农户当然希望多赚钱,当初签的蚕茧收购协议是10块钱一斤,现在有人十五块钱一斤收,当然就不管什么协议了。

    李东文:“不能提价收购,我马上回去。”

    羊草沟乡乡长白衫,正在和孙晓琰理论。

    “孙场长,你们也稍微提高点收购价呗,要不然我们乡里的农户,都要把蚕茧卖光了,你们恐怕收不上来多少。”

    孙晓琰:“白乡长,你好意思吗?树苗是我们公司无偿提供的,蚕种是我们公司无偿提供的,你们现在把蚕茧卖给别人?”

    白衫:“你们的收购价定的太低了,人家比你们高出百分之五十,一斤差出五块钱,一张蚕茧五百斤,差出去两千五百块,差得太多了。”

    孙晓琰:“我们是签了协议的,你们如果不履行协议,我们就告你们去!”

    白衫:“都是些农民,打什么官司啊,他们说蚕都养死了,你们能怎么样?”

    孙晓琰:“你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白衫:“我们其实还是想卖给你们公司,就是你们的价格太低了。你算算,一斤蚕茧,光算那50个蚕蛹,你们就能买20块钱,这还没算蚕丝呢。你们才给10块钱的收购价,的确是低了点。”

    孙晓琰:“我们老板说了,涨价是不可能的!我也不跟你废话了,以后的蚕种,我们不会再免费提供了,先收钱,统一价,500块一张!”

    白衫:“你们的蚕种贵的离谱,别家的蚕种才50块一张。”

    孙晓琰:“那你们去别家买去。”

 第299章:小农意识占上风

    李东文回到通远,立刻召集何安江孙晓琰等人开会。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李东文:“你们都说说,这事的根源出在哪里?”

    孙晓琰:“这些农户根本不讲诚信,唯利是图。”

    何安江:“根源是那些收蚕茧的商贩,没有他们来搅局,农户对收入还是满意的。”

    李东文:“那些商贩,你们调查了吗?商人逐利,他们总是要赚钱,他们背后的买家是谁?”

    何安江:“查了一下,买家是江浙一带的丝绸厂,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李东文:“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孙晓琰:“我们的蚕丝质量好呗。”

    何安江:“也许是想参考一下,也许是故意扰乱市场,市场上一级蚕茧的价格也才10元一斤。”

    孙晓琰:“那我们怎么办?这帮农户都偷偷地往外卖了,我们是不是请县里出面,干预一下,把商贩赶走?”

    李东文:“没必要。让他们随便卖吧。不过蚕种不能再白送了,要收钱。”

    孙晓琰:“我们的蚕种太贵了,他们去买便宜的蚕种怎么办?”

    李东文:“也随他们去。全国那么多便宜的蚕种,也不是今天才有,养蚕的也不止是通远这几家农户,他们的蚕茧都卖到15元一斤了吗?有这么高的产量吗?贪图眼前小利,有他们哭的时候。”

    何安江和孙晓琰立刻就想明白了,没有了这天蚕蚕种,一切都会回到从前,哪里来的高产,哪里来的高价?

    孙晓琰小声问了一句:“我们公司不少员工家属也在养蚕,要不要提醒他们一下?”

    何安江看了她一眼,还真是妇人之仁,就说:“正经该是提醒一下乡长和村长,下一季蚕茧农户有损失,会找他们麻烦的。”

    孙晓琰:“那白乡长也是可恶,就知道帮着农户,要求我们提价,从来不替我们着想。”

    李东文:“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散会之后,孙晓琰拿着手机犹豫了一会儿,终于拨通了一个电话。

    “孙大县长,你能不能管管你们那个乡长,为点蝇头小利,就随意违约,还要点脸不?”

    电话那头传来孙志林的声音:“这是怎么啦?谁敢欺负我妹妹,你说,我马上处理他。”

    孙晓琰:“乡里的蚕农,公然违约,把蚕茧卖给外地商贩,有些乡长还舔着脸找我,要求涨价。我现在警告你们,这事后果很严重,免费的蚕种,你们想都别想了,将来出了事,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孙志林:“我先去调查一下,然后回复你。”

    农林牧渔,正是孙志林分管的口子,出了事情,他也有责任。

    孙志林放下电话,就直奔羊草沟乡,有胆子骚扰他妹妹的乡长,多半就是这个白衫。

    “白乡长,我想现场了解一下你们乡养蚕的情况,你看去哪里合适?”孙志林在路上就拨通了白衫的电话。

    白衫一听这事,脸就抽成了苦瓜,肯定是桃花仙公司去县里告状了。

    去哪里合适?去哪里都不合适啊!

    白衫硬着头皮说:“孙县长,这时间不巧啊,现在春蚕已经收完了,农户正在清理蚕室,夏蚕还没开始养呢,要不您再等几天,夏蚕开始养了,您再来看看?”

    一个县长哪能被一个乡长的拖字诀给轻易忽悠了,孙志林声音严厉起来,说道:“清理蚕室,就不能看了吗?你们夏蚕的蚕种在哪里呢?到位了吗?”

    白乡长正在为蚕种的事情犯愁。

    免费的肯定是别想了,只能花钱买了。但是桃花仙公司的蚕种,贵的离谱,五百块钱一张,比抢钱还狠。这年头,五百块钱能买一千斤麦子,够三口之家吃一年的白面膜了。

    市面上卖的蚕种,普遍五十元一张,但是乡里的蚕农都没用过,不知道品质如何,万一出事怎么办?养死了,减产了,算谁的?

    白衫一听这话,就知道躲不过去了,干脆大声说道:“欢迎孙县长来羊草沟乡视察!”

    孙志林赶到羊草沟乡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白衫正在乡里等着。

    白衫一看孙县长这个点赶过来,午饭应该都没来得及吃,看来这是真着急了。

    白衫说:“孙县长,要不咱们先吃个午饭?”

    孙志林:“饭就不吃了。听说你们春蚕大丰收了,卖了不少钱,详细说说吧。”

    白衫一看,这是要兴师问罪的架势啊,只能如实回答:“都是县里指挥有方,每户收了五百多斤蚕茧,收入七千多块。”

    孙志林:“收入不错啊!我记得当初定的收购价是十块钱一斤的,桃花仙公司有这么高的觉悟,提高收购价了?”

    指望他们提高收购价?

    白衫说:“农户们自谋出路,自产自销了,没有去麻烦桃花仙公司。”

    孙志林:“你们打算今后都要自谋出路自产自销了?”

    白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去年我们种的花生,他们就是死活不肯收,我们都是自谋销路的。”

    孙志林:“你们这样公然违约,考虑过后果吗?”

    白衫无奈地说:“农户往外卖,我们也拦不住啊,毕竟人家的收购价格高嘛,市场经济嘛,谁能农户阻止劳动致富呢?”

    孙志林:“好一个市场经济!你真以为人家桃花仙公司就没一点制约的手段?”

    白衫苦着脸说:“已经感受到了,他们的蚕种开始收钱了,而且是五百块一张的天价。”

    孙志林:“那你们打算怎么办?”

    白衫说:“还能怎么办。无非两条路,一是买桃花仙公司的高价蚕种,二是换蚕种,用市面上的平价蚕种。”

    孙志林问:“你们选哪条路?”

    白衫回道:“保险起见,还是用桃花仙公司的高价蚕种。但是,就怕有些农户贪小便宜,会自己去买便宜蚕种。”

    农户养蚕这种事,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乡里也不好行政干预。

    孙志林:“希望你们乡里能宣传到位,把厉害关系跟农户讲清楚,别到时候出了问题,农户集体闹事。”

    白衫赶忙说:“好,就按孙县长指示办。那个,还有一件事,想麻烦您……”

 第300章:得寸进尺(求推荐)

    孙志林一见白衫这么客气,就知道准没好事,这帮乡干部,小算盘打得比猴都精。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说说吧,什么事?”

    白衫:“这不是养蚕赚钱了嘛,很多村民也想跟着养蚕,您看,乡亲们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说重点!”

    白衫:“重点,重点就是种树!乡亲们缺少树苗,您看,能不能让桃花仙公司再支援点树苗,我们愿意出钱买。”

    孙志林:“种树,好事啊,你们乡直接跟桃花仙公司去买,不就完了,找我干嘛?”

    “你妹她……”

    “你妹!怎么说话呢!”

    “不是,那个孙场长她把树苗看的紧,不卖给我们。”

    “为啥不卖给你们,你心里没点说吗?”

    “可是……”

    “别可是了,你们自己想办法吧。我管林业好多年了,树苗不是大问题,你们养蚕的农户手里已经不少树苗了,求人不如求己,剪枝扦插繁殖个一两年,就都有了。”

    “可是……”

    “没有可是了!这点事情还做不好吗?”

    桃花仙公司发了一个内部通知:养蚕有风险,蚕种须谨慎,请认准桃花仙蚕种。

    这一季夏蚕,桃花仙公司的蚕种,只卖出去一百多张,基本都是内部家属购买的。其他的养殖户,大多购买了便宜蚕种,县农资公司从三湘省进的蚕种,四十块进的货,五十块卖的。

    通远县三道岭乡乡长罗大力也找上了孙志林。

    罗大力:“孙县长,我们乡比羊草沟乡更适合养蚕,我们岭地多,种树没问题,我们保证履行合同,养的蚕只卖给桃花仙纺织厂,绝不外卖。”

    孙志林:“养蚕,我支持。你们自己给桃花仙公司去谈嘛,干嘛找县里?”

    罗大力:“找过了。可是,你妹妹……孙场长,不同意。”

    孙志林:“你们乡能有多少户适合养蚕?”

    罗大力:“不会比羊草沟乡少,至少也有一千户。”

    孙志林:“一户一季收入五千元,一年就是一万五,一千户就是一千五百万,你这算盘打得挺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