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平凡人的奋斗-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
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改变命运。如果我们以肯定、沉着稳重的态度面对困境,助力往往就潜藏在困境中。一切都决定于我们自己,学习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迈向理想……
——————
所有道理都是说的好听,可是又有几个人能都按照道理来做呢?
不过道理还是要明白的,因为如果连道理自己都不懂?那就太糟糕了。
回到t市的当天,赵宏就让田峰开着车去送女友去了,而他们这些灯泡就各回各家了,只有老李和他一起去了宾馆。
一路上老李倒是乐呵呵的说,“这一路,我们可是有了不少的收获啊!”
看着汽车后座上放满了的各种各样的土特产,赵宏也是有些心情不错的说,“收获不错!以后每年都要有这样的旅行,人生不能都浪费在办公室里啊!”
九月份的t市正是最美的季节,秋风徐徐吹来一丝凉意,夏季还在恋恋不舍的离去,但是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已经开始逐渐上市了。
西瓜吃腻了之后,人们迎来了梨子,有周边山区的本地雪花梨,也有外地来的小鸭梨,早熟的葡萄也来了,晶莹剔透的异常美丽。
这个时候也是一年里水果最多最便宜的时候,以往人们都会开始逐渐的寻找合适价格的储藏一部分到地窖里。自从住了楼房就不行了,地下室的温度太高了,实现不了存储的目的。
两个人在宾馆存放了东西,老李就陪着老板一起外出吃饭去了。市面食馆,这是当地很不错的一家老字号的饭馆了。
虽然不是周末,但是饭店里依旧高朋满座,赵宏买了票,带着老李取了食物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吃饭。
老李倒是不怎么挑食,吃的不错,似乎比赵宏更加爱吃。
赵宏当然也是相当的喜欢,尤其是南瓜小米粥。曾经以为自己很不喜欢,哪知道离开了才越来越喜欢了。
“老板,这里的味道很正宗啊!简单的面食做出了不简单的味道!就是在其它地方看不到啊!可惜了!”老李吃的有些意犹未尽的说。
赵宏也是有点感慨的说。
“这里的人们都忙着当官呢,又有谁会管这种事情呢?即使是追求经济发展规模的领导也只是关心大项目,这种见效慢,需要长期积累的,哪里会有那个耐心啊!反正国内都是流官,几年后谁知道自己会在哪里啊?”
这时候旁边有一位朋友也是有些无奈的说,“这也是没有办法啊?人家领导很忙嘛!这都是小事情嘛!”
老李有些不赞同的说,“其实餐饮业还是很有搞头的!越是简单的食品,毛利润就是越高,而且容易复制推广。这都是餐饮业公开的事情。而且还可以解决不少的就业,为什么不能做呢?”
那个人接口说,“因为他们关心的不是普通百姓的就业,更加不关心餐饮是不是能挣钱,而是关心领导会不会满意,会不会重视。因为他们的帽子不是普通百姓给的,而是领导指定推荐的!”
赵宏已经不能随便再说了,“吃饭吧,我们吃饭就吃饭,不能随便议论国家大事。至于好与不好,那都是领导们关心的问题,我们老百姓只能做好自己能做的、该做的和可以做的。人家都说了,现在是社会的发展阶段,各种制度要不断的完善。我们也不能求全责备。慢慢地应该会改善吧。”
老李解释到,“为什么我们集团没有这样的业务呢?他不仅仅可以推进这里的就业,而且还可以让更多的人走出山区,走向外边的世界。”
南边楼梯口上来了一伙人,一进来就感觉他们和普通人不太一样,穿的非常好,但是夸张的是带着不少金饰品。
老李有些好奇的问,“这都是些什么人啊?怎么和港城那里的黑社会穿的一样啊?”
旁边刚才插话的那个人听了就乐了。“倒没那么严重。这都是一些最近一年多来承包煤矿的小煤老板,都是一些暴发户。发财发的快了。不知道该怎么打扮自己了。不穿金戴银,似乎像是不出来他们很有钱。”
赵宏也是非常反感这些人,太夸张的造型,简直影响了自己的食欲。不过,这些人还是似乎比较讲礼貌的,只是坐在几张空桌上,吃着着自己爱吃的东西,也没有太过分的喧哗。
两千年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在t是作为一起有许多小的煤老板开始出现了,因为煤炭的暴利,所以他们发财的速度也非常快,从一年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也不乏其人。
而且随着他们的资金积累,他们这种到处买买的行为,也会逐渐走出t市,甚至走向全国。在随后的几年里,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他们的利润也是水涨船高。没有好的投资项目的时候,他们就会在京城、海市等等大城市开始不断的投资买房,别人买房是一套一套的买,他们买房从几套到一层,甚至到了一栋楼的买,十分的夸张,甚至有人说京城的房价上涨,也有他们不少的贡献。
甚至为出门在外的t市赢得了一个“土豪”的名称。不过,这总比许多国企要好的多!挣钱的时候不能总是全部花掉。还要想着未来情况可能会有变化,还要有适当的积累,而且积累的比例也不能太低。在国企,如果经经济效益好的话,大家都会几万、几十万都用来发奖金,但是他们很少考虑,如果未来经济形势会有变化,那时候又该怎么办呢?而私企老板就需要考虑这些了,所以当他们挣钱的时候,尤其挣得比较多的时候,他们就会考虑,是投资新的项目?还是适当的投资积累一些呢?
事实证明,这些煤老板还是很有眼光的,尤其是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回报率非常的高,甚至超过他们在煤炭企业的盈利。曾经有一个煤老板在京城买了好几栋楼。他买的时候,房价已经开始上涨了,每平米已经有三千多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开始上涨了,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企业的效益却是起起伏伏。京城海市的房子房租的收入,他时不时的就要拿出来去补贴企业开支。企业效益好了,再回转回去。这样他的企业一直经营的非常平稳,从来没有出现发不出工资,或者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也为他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口碑。在他企业将来彻底退出煤炭行业以后。因为他业务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也是因为他们都不知收敛,有时候在外不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引起了很多人对他们的反感。未来的结局,有许多人都不是太好,尤其是在2000年发起来的这波人。
老李用有些可怜的眼光看着那些人,“这就是扶不起啊!有福不会享,有钱守不住。机会来了能发一笔,机会去了又很快就会衰败下来,典型的暴发户!”
赵宏笑的说,“也没有什么。毕竟他们的消费,还促进了社会的再分配,你看这里的服务员,就还是很欢迎他们的,毕竟他们花钱还是比较大方的,什么好点什么。”
旁边那个人乐呵呵的说,“可不是嘛,穷的可不就剩下钱了嘛?要不然哪有t市的繁荣昌盛啊?”
三个人也是相视而笑。一个地方的资源太丰富了,也许只能让少数人变得富裕起来,和大多数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赵宏不禁感叹,这个地方要是什么资源都没有,也许就会好了许多吧!自己的孩子们不也是如此吗?
第三百三十六章有个地方叫家乡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吃了晚饭后,老李开车陪着老板出去了一趟。(全本小说网,https://。)赵宏去看了看自己曾经的学校和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它们已经开始变得让他不怎么认识了,学校变得面目全非,而原来生活过的地方也和上一世一样了,变成了一个住宅区,那里的环境似乎也没有什么变化。
他们停好了车,老李陪着赵宏站在更加拥挤的小巷子口,看着道路两侧更多的摊贩占道经营。
“老板,这里面儿可是很像我家那块儿。摆摊卖货的多,非常热闹,一看就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物价便宜,人流穿动,非常不错。”
老李倒是有些喜欢这个地方。
赵宏笑着说,“这个地方是不错!如果能再有一些好的工作机会,那就更好了。”
两个人沿着小巷,随着人流慢慢的向前走,边走边看,时不时的还要问问价格。只是两个人的衣着看着就和周边人大不一样,而老李的港普也是非常听着非常异类。如果不是赵宏说的本地的方言,估计也要有被痛宰的了。
“清仓大处理了,清仓大处理了!最后一天的处理呀。单人床十元钱,最后一天了!双人长达二十元,最后一天了!亏本大甩卖,血本大甩卖……”
“自家种的白菜随便卖,自家种的西红柿随便卖。一块钱就能拿一堆,一块钱一堆了……”
“日用五金百货,要啥有啥。一块钱一个,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
既有本地人的叫卖声音,也有周边县里方言版,也有曾经的企业下岗职工的各种普通话。
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年代,国家的政策在变,人世间规则在变,人心也必须变。变化之快,快得让许多老一辈人难以接受、难以理解、难以置信,但是这就是现实的骨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才是最安全的依靠,包括养老。
正因为要适应这种变化,许多下岗职工虽然依旧执着、较真,但是为了生活也开始学着低头,曾经的二流子盲流才干的摆摊,他们也逐渐开始加入了。虽然依旧愤世嫉俗,但是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每天的衣食住行都告诉他们,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他们感到生活在这个年代是一种悲哀,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赶上了国内的人口生育高峰,同龄人太多了,找对象倒是选择的机会很多,但是工作的机会却远远不够。
但作为曾经经历过这些的赵宏,作为一个曾经的下岗职工,他也有为大家做些什么的想法,可是这里的经营环境太不好了,不仅仅是交通不便成本高,而且当地的效率也是十分低下。
他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变得更好,能有个好的现在和未来,因此他才会在t市投资了一个小项目试水,然而并没有效果,不仅仅是效益不好,而且还是麻烦事情不断。
就连他都觉得这次投资是他最失败的一次投资,项目不错,但是依旧然并卵。
可刚才自己看到的,又有些动摇了他原有准备彻底关闭t市项目公司的决定,那些不负责任的官僚,又和这些可爱的乡亲有什么关系呢?自己原本的投资就不是为了效益,而是照顾自己的家乡。
他想了想,摇摇头,还是再观察、了解一下再说吧!
“二子,什么时候回来的?这身打扮看来是混得不错啊!”
已经开始遇到认识赵宏的人了,这就是在这里,毕竟他在这里生活生长了将近二十年,离开也不过是几年而已。
“阿姨好!这是要买东西?刚刚回来,过来看看啦!好久不见了,身体还好吧?”
赵宏赶紧和一位大妈打着招呼,看着眼熟,但是依旧没有想起来在哪里见过。
大妈笑着说,“能不好吗?现在就是不敢得病啊!进了医院里那就算完了!钱花的没有止境,人更是浑身都是毛病了!你爸妈怎么样,身体怎么样?有段时间没见了。”
看着周边环境,大妈拉着赵宏走到了一边聊天。马路上聊天不仅有些不合适,而且还有些堵路了。
“他们也是还可以,目前还是在海市和我哥嫂在一起呢!那里条件也还不错,慢慢的就适应了!”
“好,好!他们有福气了!养的孩子们都不错啊!告诉他们有时间回来转转吧!”
“好的,一定告诉。他们有时间一定回来看看老朋友们!”
……
告别了大妈,赵宏带着老李离开了,继续逛街,只是还是没有想起来是哪里的大妈,想想也只能到时候再说吧!
不时的就有遇到邻居或者同学的时候,虽然没有多聊天,只是随便打了招呼,不过赵宏心里也是十分的快乐,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熟悉的感觉,即使是离开了,这里依旧还是自己心态最安定的地方!也许这就是家乡的感觉吧!
在接近自己家原来宿舍院门口的地方,赵宏遇到了一个正在卖货的人。
“真正的皮鞋,真正的皮鞋,真正的牛皮鞋。减价大处理了!最后大清仓!有什么需要的赶快紧买来来看呐,绝不后悔!最后一天了,最后一天了……”
小喇叭扬声器里传出来一阵子喧哗的叫卖声,有点声嘶力竭,又有些许的悲凉气氛。不知道是真是假,至少过去围观购买的人还是不少了!
赵宏离得远远的看着,这是一个小学同学,曾经的他一直都有些过于方正,执着追求他自己心里认定的目标,但是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男人!为了照顾姐姐,他主动劝说父母亲放弃了让他顶班的机会,劝说父母亲把国有企业上班的机会让给了姐姐,而他在初中毕业以后一直都是打工为生,没有所在地城市户口的他也就没有了找工作的机会,因为他家是个半边户,原来他父亲是国企工人,而母亲是农民。姐姐顶班就同时把工作和户口都接受了。而他依旧还是农场子弟!
过于执着方正的他当过搬运工,卖过苦力,做过不少买卖,但是依旧没有挣了多少钱!现在看着他似乎已经有了不小的改变了,小喇叭里喊得异常喧哗,不能说都是假的也有不少是夸张的!
赵宏看着自己的老同学的如此之大的变化,也是非常吃惊,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自己都可以变化这么大,人家为什么就不能有所改变呢?也许在一次次的社会变化冲击中,他也还是学会了慢慢去适应这种改变。
看着忙碌中的他,赵宏也不想打搅他的生意兴隆,默默的离开了这里,继续寻找着自己家曾经的影子。
原来院子里的几十排棚户房已经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六栋多层板楼,虽然不是周末,但是院子里依旧有不少已经退休的老人在院子里纳凉闲坐,彼此的谈论着什么,简单的绿化,几棵不多的大树底下摆放着几个简陋的旧家具,旧桌椅板凳,但是那里依旧聚集不少人气,许多老人都围坐在周边,既有打扑克牌的,也有围观的,似乎围观的比打牌的热情更高,老人们一边聊天一边打牌。
“老李你家小三儿最近干什么呢?看见他最近挺忙的嘛。”
“瞎忙活,就是给人家帮忙找业务,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每天人模狗样了,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样了啊?我也不清楚。一问人家不告,你再问人家就急了,直接说你懂什么呀?”
“本来就是,像你这么老了,一辈子就是在工厂里呆着,好容易熬到退休,不知道享清福,瞎操什么心啊?”
“呵呵……,我这不也是关心吗?自己的孩子,年龄再大,我也觉得他没有长大呢!”
“哈哈……,实话实说,大实话啊!”
“老王你们家的呢?单位这效益不景气,他们出去也有一段时间了吧,怎么样?找到工作了没有?”
“不好找哇。找了几份儿都干不长,不是人家不用他了,就是他不干了。你说说他要技术没技术,要能力没能力,脾气还挺大。这不最近开始学着做小吃,准备自己干呢。”
“自己干就对了!给谁干也不如给自己干好,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事情。这样也好,试试吧!也许是一条路。”
“管不着了,孩子大了不听爹娘的了。至于未来怎么样。让他自己试一试吧。现在还有机会,再过几年就又不知道会怎么样了。快50的人啦。你说,就这么突然下岗了,他能有这样的心态,我已经很满意了。”
“是啊,像这样的已经很不错啦。咱们这儿下岗下的早,已经有四五年了,如果是今年才下岗了,更糟糕。工作不好找,自己干也不好干啦,挣钱不好挣了!”
“瞎过吧!咱们好歹有份退休工资。给孩子们多攒着点儿吧,能怎么办呢?省吃简用的,孙子都上学了,将来的开销估计也少不了。不是说现在大学都开始自费了吗?万一要考上大学也是个麻烦哪?”
人都会为面子而活,谁也不能免俗。尽管大学生已经开始扩招了,但是真正能够考上大学,尤其是不错的大学还是很少的一部分啊!
城市虽好,但是生活也不易啊!
第三百三十七章那些曾经付出的人们
(全本小说网,HTTPS://。)
“老刘,你水平怎么这么臭啊?刚才又出错牌了。(全本小说网,https://。)”
“明明是你错了,你为什么就不顺着我呢?”
“凭什么啊,你以为你还是当组长的时候啊,现在听我的啦,我的水平高,知道不?”
旁边人乐呵呵的看着也没有人劝,甚至还有有人起哄。
“老刘当领导,当惯了吧?”
“老周和他理论理论,这牌打的也太独了吧。”
老刘倒是无所谓说,“什么领导啊?不就是个小组长吗?天天带头干活,你以为有什么好处啊?”
老周不干了,有些嘲讽的说,“不是还给你们涨工资吗?比我们都长一级工资,说的到轻巧。”
“不就是五块钱吗?不过是一小级,又不是一大级。有什么用啊?不就是现在的一包烟钱吗?一个月多一包烟钱,可是我多干了多少啊,有什么用啊?”
大家听了都乐呵呵笑了,老人们都是一片欢乐。甚至连赵宏也受到了感染,毕竟这都是和父母亲同辈的长者,许多人都是看着他长大的父辈。
赵宏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快乐的气氛,他自己觉得有些享受。
“哎呦,这不是二子吗?这是回来看看吗?”
周老爷子发现了不远处的赵宏,主动的招呼了。
“周大叔,刚回来,回来看看吧。离开的时间长了,还有点想这里啦。”
赵宏赶紧回答道。
“不老不行啊!看看,当年我抱在怀里抱里的小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说我们能不老吗?”
“是的啊,不服老不行啦!我家孙女儿昨天偷偷问我什么是早恋?你们说说,小学六年级就开始这样了?”
旁边另一个老爷子也是有些感慨万千的说。
赵宏也想到了即将进入小学毕业阶段的杰克,可不也是如此吗?笑了笑说,“现在孩子营养好,长的快,长的早,发育好,有这种现象也是难免。”
刘老爷子也是有些无奈的说,“年龄小的是早恋,也别管的太严厉了,要不然大了又不知道该怎么恋爱了。该嫁的嫁不了,该娶的娶不上,这都是怎么了?麻烦啊!”
旁边一位老太太也是附和的说,“谁说不是呢?就咱们院子里现在也有不少大龄青年了,男孩子挺多,女孩子也不少啊!”
“老刘你家你家老小子怎么样了?应该和二子差不多大吧?”
一位大妈有些关心的问道。
“我们是一个年级的同学,隔壁班的。”赵宏赶紧解释到。
刘大叔有些无奈的说,“正在找着呢!慢慢的找吧!有什么办法,没有好工作,好容易上班了,没几年就有下岗了!哪有那么容易找到的啊!”
“有什么条件啊?其实现在大龄剩女也不少了。”另一个大妈插嘴问道。
刘大叔有些兴趣的问,“女孩子什么情况啊?个子怎么样?有没有文化啊?”
旁边的周叔倒是有些调侃的说,“你家老小要求什么条件?”
老刘无奈的回答说,“儿子想要个子高,因为他自己吃够了个子不高的亏,所以希望个子越高越好;他妈则是希望能有些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能够和的来,过的到一起才是最重要的。可是他们都不听我的啊!”
大妈听了也是摇头,“那就算了吧!这个女孩子个子不高,文化也只是初中毕业的。家里也不是太富裕的,顶替上班的。年龄也不小了,有二十五六了。”
大家都议论纷纷,各自讨论着自己的看法,总结一下就是,儿女都是债,还来还去还不清!做父母的就是一辈子操不完的心!
赵宏在一边听着一边的想着,这个刘同学还是姻缘未动呢!大概还差那么几年呢!记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