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野山的呼唤-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孩子看到爹老子在挨打,一起扑了过来,一边一个,哭哭啼啼拉扯我。
“别打俺爹!别打俺爹!初九哥,求求你放了俺爹吧,求求你了……。”
被两个孩子一扯,我的心真软了,一股愧疚悠然而升。
这是两个没娘的可怜孩儿,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脸上也跟小花猫那样,身子都很瘦弱,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当着两个孩子的面打他们的爹,将来会给他们的心理留下阴影。
特别是花儿,眼睛里泪汪汪的,头上是两只羊角辫子,嫩圆的小脸蛋上挂着泪珠,泪珠将面颊上的污泥冲去,显出两条羊脂般洁白的泪痕。
两个孩子用力一推,我从陶大明的身上倒了下去,男人顺势爬了起来。
“杨初九?你疯了?我女人死了,你婶子死了!……我是光棍,陶二姐也被男人甩了,俺俩都是单身!男没婚女没嫁,说媒成亲是天经地义,你管的事儿也太宽了吧?”
我蹭地从地上跳了起来,真想扑过去把他按倒再来几拳,可瞅瞅两个孩子还是气馁了,怕吓到他们。
“你放屁!分明是霸王硬来!爬上陶姐的炕!你得到她同意了吗?说媒成亲是两厢情愿的事儿,你他妈的硬来,老子就是要揍你!”
“你……你管不着!”
“你看我管得着管不着?今天看在两个孩子的面上我放过你,从今以后,你再敢欺负陶姐,就是我杨初九的仇人!老子砸断你的腿!”
我跟陶大明在桃花村打架,他扯嗓子一喊,村里人就来了半道街。
可没有一个人过来劝架的,所有群众只是站在拦马墙的外面看热闹。
因为我的手里有一柄钢叉,逮谁刺谁,上次就刺了陶大明屁股八个窟窿眼儿。
那些人惧怕我的钢叉,所以就止步了。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陶大明挪用了公款,利用提留款买媳妇。
这些钱可是村子里群众的钱,所以那些群众不但没有过来帮忙,反而暗暗叫好,打死他也不屈!
这架已经不能再打了,适可而止,因为两个孩子太可怜了。
真把陶大明揍出个好歹来,那就是造孽,俩孩子谁来照顾?会更可怜的。
他们已经失去了母亲,不能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更不能让两颗幼小的心灵遭受伤害。
再说了,陶大明毕竟是他们的爹,要保留他在孩子心里的形象。
我跺跺脚,只好拖着铁叉走了,临走的时候,又瞟了顺子跟花儿一眼。
顺子的小眼珠对我充满了仇恨,而花儿的眼睛里却有一种更复杂的表情。
那不是仇恨,不是怨毒,不是乞怜,而是一种不能理解的眼神……那眼睛好大,水灵灵的,大得让人恐惧。
小小年纪,好像一下子就能看透人的心扉,射穿人的灵魂。
从陶大明的家里出来,心里还是义愤填膺,第二个是找二毛算账。
二毛早跑了,跑得无影无踪。
陶大明挨打的消息一溜烟传了出去,几分钟就传到了二毛的耳朵眼里。
这小子在家坐不住了,知道我打完陶大明,第二个目标就是找他拼命,所以吓得跑了。
这是二毛第二次从梨花村逃走。
第一次是因为去年五月的那场大火,这一次是因为他卖掉了陶二姐。
他走的时候卷走了陶姐所有的钱,包括买公猪剩下的三百块,有陶大明预付给他的那三千块,还有近两个月跟村子里母猪播种挣的钱。
还有那头公猪,也被他赶走了。
陶二姐等于人财两空。
我扛着铁叉冲进老宅子的时候,屋门跟院门都开着,二毛不知去向。
顺着仙台山的山道整整向前追了一个半小时,也没找到这小子的踪影。
估计逃进大山里去了。
再次回来,见到陶二姐的时候,女人却一脸的笑容,跟啥事儿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说:“陶姐,对不起,让二毛跑了。”
陶姐却抿嘴一笑:“没事,跑就跑了,钱没了可以再挣,男人没了可以再找。初九,你好样的,想不到为了俺可以跟人去拼命,姐姐高兴死了。”
真想不到她为啥转变这么快?二毛不但拿走了她的钱,也夺走了她的贞操啊。
或许陶姐根本没把贞操当回事儿,比地里二斤大白菜都便宜。
一天的乌云就那么在她的心里消散了,从此以后,她还是住在那座老宅子里。
我担心她一个人孤单,也担心会有坏人欺负她,干脆把家里那条大黄狗给她牵了过来。
有大黄狗守护,任何男人也不敢对她想若菲菲了。
接下来的几天心情很好,因为承包荒地挣钱了。
前前后后,那五十亩荒地为我带来了十五万圆的收入,这在仙台山立刻引起了沸腾。
所以,新开出来的六百亩荒地很快被人抢空了。
推土机还是在运转,冲上了另一座山头,呼呼嚎叫,又有几十亩被开了出来。
赵二哥赶到了不安,说:“初九,这地不能再开了。”
我问:“为啥?”
二哥说:“地开出来,谁种?梨花村可没男人啊?所有男人全都进山打工去了。你开出那么多地,只靠女人种,种得过来吗?”
我想想也是,就算荒地开出来一千亩,加上原来的口粮地,人均已经达到了四亩地。
梨花村一共才六十户人家,每户人家四五口人,那就是等于一家人接近二十亩了。
男人不在家,一个女人要带孩子,养老人,再种二十亩地,还不累死?
后来一想,我摇摇头:“二哥,话不能这么说,梨花村的男人早晚会回来,只要他们回来,我就有办法把他们留住。到那时,这些地可就是宝啊,山民不出山,也会丰衣足食。”
赵二哥说:“不行!山里没路,庄家种出来也卖不出去,再说了,浇水咋办?地多人少,根本没法管理。”
我想了想,说:“那行,就先开一千亩出来,等村里的男人回来,咱们可以再开。”
目前还不到种植大白菜的季节,天气还早,俗话说三伏不尽秋来到。我跟农科所那些技术员询问过了,每年种植大白菜的时间应该在三伏,就是阳历七月二十号到三十号之间。
提前的话,因为天气热,菜会烂掉,还会得霜霉病。错后的话,白菜长不成个儿就入冬了。
目前六月还没过完,距离七月还早,可以一边开地,一边做准备。
山里人就这样,进入酷夏就没活儿干了,天气太热,谁都懒得往地里跑。
从前的老地就那么多,起个五更搭个黑就锄完了。
地也不用浇水,今年雨水调匀,七八天就下一场透雨,地垄沟都不用开,只等着秋天以后掰棒子。
所以很多人拿着蒲扇,坐在村南的老柳树底下乘凉,谈天说地。
这时候不知道谁提议了一句:“杨前进,你家初九种地发了大财,挣那么多钱干啥?不如拿钱唱戏吧,让村里的群众乐呵乐呵。”
我爹叼着烟锅子,额头上的皱纹都笑得舒展开了,他一拍腿说:“没问题!明儿我就跟初九说,拿钱唱戏!”
果然,晚上回到家,餐桌上爹就提议:“初九,咱现在有钱了,爹想拿钱出来唱戏,庆贺一下,请个最好的戏班子,你看中不?”
我一边吸溜米汤一边说:“你是我爹,你说唱戏,我敢说不中?戏班子你去请,反正我不管事儿。”
就这样,第二天早上起来,爹跟茂源叔就出了一次山,晚上再回来,领来好几辆马车。
戏班子终于进山了,一场大灾难也是从这时候开始。
第143章 戏班子进山
仙台山要搭台子唱戏了,这在山里可是大事儿。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以前,从没有戏班子来过大山,山里人也唱不起戏。
这儿的人祖祖辈辈都受穷,肚子都填不饱,哪有钱请戏班子?普通的山外人都很少到这儿来。
这一炸雷般的消息立刻引起了四个村子的轰动。
大家都说,杨初九是千百年来仙台山出现的第一个土财主,大土豪,所有的群众也跟着我沾了光。
大戏一共要唱七天,每天是三百,下午跟晚上各一场,因为我给了爹两千块钱。
大戏主要有他跟茂源叔两个老人安排。
茂源叔到大队部的喇叭里喊了几嗓子,让四个村子的人都过去帮忙。
立刻,呼呼啦啦来了一大片人,大多是老人,年轻人很少。
大家七手八脚开始搭建戏台子,村子里的寡妇们也过来凑热闹,烧水的烧水,做饭的做饭。
戏台子搭建在距离水塘不远处的村外头,那儿有个平坦的土台,下面是一大片空地,刚好可以用来搭建戏台。
所有的戏装戏服从马车上被卸下,高杆搭起,布幔子一拉,吊灯一挂,戏台就算搭好了。
大山里没电,于是我就从孟哥哪儿弄来一台发电机,利用柴油机发电。
戏班子所有演员的吃喝拉撒,全部有我杨初九一个人供应,大锅烧水,大锅做饭。
这戏班子人不少,大大小小三十多个,一时间人欢马叫,人来人往,梨花村无比热闹。
戏台子是下午搭好的,晚饭时间没到,就敲起了锣鼓家伙,四个村子的人早就传开了。
山里人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忽然进来一个很大的戏班子,于是,男女老少都过来看戏。
天不黑,一些老年人就拄着拐杖,儿孙搬着马扎,到戏台下占地方。
山里的寡妇们也赶紧拾掇碗筷,锅碗顾不得刷,猪羊顾不得喂,脸一洗,头发一梳,三五成群往梨花村跑。
“哎呀!大嫂子,你干啥去?咋穿恁漂亮?”
“这不?杨初九搭台子唱戏了,他种地发财了,俺赶着看戏去哩。”
“哎呀,是吗?人家初九真有本事,听说梨花村开了上千亩荒地,哪儿的人都要种菜了。”
“是啊,瞧瞧人家杨初九,再瞅瞅咱村的村长,除了找娘们,踹寡妇门,啥也不干,同样是村长,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捏?”
“哎呀,你不知道,人家杨初九上过高中哩,有文化有技术,不但会开推土机,会修柴油机,还会种菜,会中医,四条街的娘们都想被他摸,当初要是没他啊?咱仙台山人就完了,都被暗病害死了。”
“还是人家初九有本事,有钱了就唱戏,与民同乐,要是咱村的村长多好啊。”
“是啊,俺要是有闺女,就嫁给他做媳妇,跟着他享福。”
“那你就嫁给他呗,打扮一下也不老哩。”
“去你妗子个腿,人家初九那么俊,会看上俺这半老徐娘?咯咯咯……”
“走,瞧戏去,晚了就没地方了。”
“三嫂!二妹!四大娘!六婶子!她姑姑,走!咱一起看戏去。”
“走哩!这锅俺不刷了,猪也不喂了,瞧戏去喽……。”
不单单梨花村,桃花村,杏花村,还有野菜沟的人们也呼呼啦啦往这儿赶。
老人牵着孙子的手,孙子扯着爷奶的手指头,抗板凳的,拿手电的,提马扎的,背椅子的,大路上人如潮涌。
小姑娘们也三人一伙儿,五人一簇,叽叽喳喳相跟着往戏台下面来。
这可乐坏了几个卖糖人的,还有卖糖葫芦的,戏台下人山人海,他们的生意特别好。
天色擦黑,戏台下人就挤不动了,四个村子差不多空了,绝大多数人都过来看戏。
密密麻麻到处是人头,长头发的,短头发的,抹雪花膏的,擦胭脂抹粉的,光头的,光腚的,光脊梁的,摇扇子的,打哈欠的,放屁磨牙的,抠脚丫子的。
敞开怀给孩子喂奶的,咬着奶嘴哇哇哭叫的。
站着的,坐着的,爬树上凑堆的,撒尿的。
有几个嫩鸭子,裤子也不穿,跟泥猴一样,都不到上学的年纪,因为尿急,小麻雀一挺,站人群里就撒尿。
“卧槽!谁家的野孩子,怎么到处撒尿,别走,看我不揪掉你的小雀儿。”
“哎呀,这死孩子,咋扎人堆里就拉屎呢?看姑姑不堵你的后门!”
“老娘曰你仙人!那个野小子摸老娘的屁股!有本事站出来!看老娘不撕烂你的嘴!”
戏台下乱极了,一发不可收拾,吵吵嚷嚷,真是比赶会还热闹。
有人等不及了,冲着戏台上喊:“喂——!咋还不开演?喝了梨花村的水,吃了梨花村的饭,是时候干活了!”
晚上九点,锣鼓梆子一敲,终于开演了。
戏台的灯光下,首先出来一个打扮妖艳的花旦,那花旦特别漂亮,柳眉细眼,身穿红衣,手拿罗帕,迈着小碎步,随着音乐声唱了起来。
“姓桃——哪依呀啊——哪依呀啊——居住——依呀,唉呀,桃花村——,茅屋草舍在桃林,桃夭虚度访春汛;谁向桃园来问津……”
那声音高亢嘹亮,优美动听,被麦克风接受,然后从大喇叭里传出来,一嗓子就喊出去几里地。
顿时,所有人鸦雀无声了,被那花旦优美的强调痴迷了,惊呆了……有的男人也被那漂亮小妮子的俏模样给陶醉了。
立刻,台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
爹跟茂源叔请来的是碗碗腔剧团。
碗碗腔最初出自于陕北的皮影戏,不是仙台山一代的剧中。
可山里人却很少有人听戏,也没见过这样打扮古怪的人,觉得很好看。
这一段戏名字叫“桃源借水”,说的是唐朝的举子崔户,领着书童上京赶考,途中焦渴难忍,走进一片桃园,偶遇年方十八妙龄少女桃小春。
崔户看到桃小春美若天仙,顿生爱慕之情,三次敲开姑娘的房门借水。最后终于打动了小姑娘的芳心。两个人私定终身,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故事。
戏台上的花旦就是桃小春,正在等待崔户的到来。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爹,茂源叔,可都是老戏迷了,听得当然是唱腔跟功底,一边听一边捏着烟锅子闭着眼摇头晃脑。
而陶大明领着两个孩儿,只会看热闹,瞪着那花旦的俏脸流哈喇子。
不远处是嫂子翠花,赵二的媳妇孙桂兰,狗蛋的媳妇小丽,再就是陶二姐。
四个女人不懂得看戏,她们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嗑瓜子。
桂兰嫂家的南瓜成熟了,南瓜吃了,里面的籽儿抠出来舍不得扔掉,晒干以后,放在锅里用盐一炒,味道特别好,比葵花籽还好吃。
女人特别慷慨,来的时候提了一大兜子,分给了几个要好的小姐妹。
现在,她们四个几乎形影不离,白天地里干活,晚上纳鞋底子缝衣服都在一块。
女人的关系是天生的,到哪儿都有扯不完的话题。
这不,看戏的时候也舍不得分开,叽叽喳喳,一边看一边笑,一边吃瓜子。
翠花说:“呀,这小妮子长哩还不赖,给俺家初九做媳妇就好了。”
桂兰嫂磕着瓜子说:“你舍得?把这小妮子给初九,你不心疼?”
翠花说:“心疼啥,俺巴不得有个女人管管他呢。”
“切,别胡说八道了,全村谁不知道你喜欢初九,恨不得立刻跟小叔子钻被窝。”
翠花涨红了脸,两只粉拳在桂兰嫂的肩膀上拍打:“嫂子你胡说!胡说!”
狗蛋媳妇小丽说:“你们别添乱,听戏呢。这花旦不可能喜欢初九。”
桂兰嫂问:“为啥啊?”
小丽是大学生,很有见识,呵呵一笑:“很简单,因为这花旦是反串,他是个男人。”
“啥?男人?男人唱戏这么好听?”
“这有啥,你们少见多怪。戏台上反串的多了。”
三个女人在哪儿叽叽喳喳,讨论着花旦的性别问题,只有陶二姐一个人不动了。
陶二姐虽说不懂戏,可已经被戏台上的角色带入了生活。
陶二姐姓陶,戏台上的桃小春也姓陶。
她住在桃花村,一个漫山遍野开满桃花跟梨花的地方,桃小春的家也住在桃园里。
她俩的年纪差不多,大家都是女人,都长那么好看,可命运却有天壤之别。
为啥桃小春就要遇到了崔户这样的好书生,俺就啥也遇不到?
俺生命里的书生在哪儿?他是谁?又在那个公婆家养着嘞?
她的眼睛直了,不知不觉,对戏台上的桃小春产生了羡慕,产生了嫉妒,也产生了爱慕之情。
她如果真是个男人就好了,老娘一定嫁给他。
等翠花,孙桂兰,还有小丽明白过来,再往身边看的时候,陶二姐已经不见了,不知道去了哪儿。
三个女人没有感到奇怪,觉得陶姐可能撒尿去了。
可谁也想不到,陶姐一个人竟然来到了后台。
她要看一看那个小花旦,为啥长恁俊,到底是男是女。
走进后台,演桃小春的花旦已经下场了,正在哪儿卸妆。
陶二姐一个飞扑将花旦抱在了怀里,仔细地瞅,仔细地瞧,
她托起了那花旦的下巴,不由赞叹一声:“长哩真俊!妹子,你咋打扮得?教教嫂子呗。”
哪知道花旦一下子跳了起来,冲陶姐说:“哎呀大姐!你干啥?请你自重。俺可是个男的。”
陶二姐惊呆了,想不到这花旦还真是个男人。
粉雕玉琢,长得跟潘安一样,立刻,他对这花旦产生了爱慕之情。
第144章 回味无穷
女人不动了,上下左右打量着小花旦,越看越喜欢,把那小花旦看得浑身直发毛。//全本小说网,HTTPS://。)//
“大姐,你咋了?”
陶姐的眼睛里有两团火,也有两个肉钩子,恨不得用钩子把男人勾过来,一下子撸嘴巴里。
“你……真是个男人?”
小花旦说:“当然了,不信你看,俺有喉结的,女人没有喉结,还有,俺耳朵上没有耳钉眼儿,你耳朵上有。”
还真是,陶姐看清楚了,这小花旦果然有喉结,那喉结也雪白雪白的,手也像一双女人的手。
这个粉团一样的小男孩立刻勾起了她莫大的兴趣。
“哎呀,真是俊,难道不是爹生娘养的?小兄弟,你哪儿的人啊?”
小花旦说:“俺家住在大西北,跟着师傅出来讨生活的。”
“这么小的年纪出来,你爹娘放心?”
“没办法,家里穷,不出来谋生,吃不饱饭哩。”
“喔,多大了?”
“二十二。”
“呀,咱俩同岁,家里有媳妇没?”
小花旦摇摇头:“没,没钱娶媳妇。”
陶二姐说:“可惜了的,还是童子鸡不?跟女人睡过不?尝过那种事儿的滋味不?”
“啊?”小花旦的脸腾地红了,赶紧摇摇头,想不到仙台山的女人这么彪悍。
陶二姐说:“那就是童男子了?太好了,那你看姐姐咋样?姐教你怎么做男人,咱俩相好行不?过来,姐姐亲一口……。”
陶二姐根本不能自制,抱上小花旦的脖子,吧唧吧唧就是两口。
亲完以后她还擦擦嘴,回味无穷。
这一下可把小花旦吓得不轻,手捂脸庞都要哭了,抽泣一声,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男人身子一摆,扭扭哒哒冲出了后台。
陶二姐在后面喊:“小兄弟,别跑啊,姐姐还有话说哩,你也亲姐一口啊。”
小花旦捂着脸哭着跑了,去找老班主告状。
老班主在外面,拿着烟锅子,当时正在跟我谈话。
这场戏是我杨初九花钱请的戏班子,所以戏班子的吃喝拉撒,包括衣食住行,都跟我有关。
虽说爹跟茂源叔已经安排了一切,可我就怕哪儿有闪失。
毕竟外来的是客,作为主人,当然应该保障他们的安全问题跟吃饭问题。
这老班主年纪不小了,六十出头,走南闯北,见过不少的大世面,说话特别客气,总是笑眯眯的。
这就是生意人,到哪儿都是笑脸迎客,他提着烟锅子跟我聊得正欢,小花旦哭哭啼啼跑来了。
“师父,有人……欺负俺。”
当我瞅到小花旦的第一眼也差点晕了,操!天下还有这么俊的美人儿?
只见她,一头的青丝如墨染,鬓角斜插白玉簪。簪压云鬓飞彩凤,凤裙紧衬百花衫。衫袖半掩描花腕,腕带玉镯宝石兰。莲花裤腿鸳鸯带,裙下微露小金莲。美而俊俏娥眉弯,鼻梁端正唇如丹。丹珠一点樱桃口,口内两排银牙含。含情不露多娇女,好比嫦娥下了凡。
老子他妈差点惊呆了,不要说陶二姐,我都想上去咗两口。
如果不是他说话带着男人的强调,还真把她当成仙女下凡了,差点没把持住。
这他妈是爹生的吗?是娘养的吗?真佩服他爹娘,怎么把孩子造得这么完美。
恩恩,造人的时候一定点着灯,不是摸黑干的。
老班主抽一口烟,立刻站了起来,问:“谁欺负你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