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前是啥,政f担保啊,贷吧,能贷多少贷多少,银行谁也不相信,但就是相信z府。

    不管是县里市里还是省里。

    那平峰集团常年资产负债率在90%以上,啥原因?有市里边担保呗。

    那滨煤集团也是不相上下,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没办法,那是省里的企业。

    所以说这真成了断不了奶的孩子了。

    反观你金盛集团那就不行了,为啥,你已经产权改革了,自负盈亏了。

    那银行也是,一看你不是国企,也不敢多贷给你了。

    话说经过2008年那么一出,银行在贷款方面也开始收紧了。

    做银行的还不知道?煤炭行业那是属于周期性行业,十年一个坎儿,这个坎儿就快来了。

    话说你都红火了多少年了。

    当然,是有的银行不敢贷了,但有一部分银行还是敢的,不过也要看你的经营利润,看你的资产负债率。

    所以呢,创新企业的投资rongzi模式,就一点自负盈亏,法人治理结构,就足以解决了。

    至于是爱上市,还是爱干嘛,您自己想办法啊,g家不再承担无限责任了。

    六是构建企业多元化发展机制。

    这个也算是个初衷吧。

    唐省地处黄土高原,内陆身份,前几年在经济上一直是跟甘省两家争倒数第一第二呢。

    这两年煤炭市场活跃,排名是进步了几名,但依然是落后的。

    反观沿海城市,人家没有煤矿铁矿铝矾土啥的,看看人家的经济总量,咱唐省敢跟人家比吗?

    这个跟地域条件的关系先不说,关键还是思想煤转变过来的问题。

    地下文物看秦省,地上文物看唐省。

    咱们多少旅游文化资源啊,干啥就不能开发出来呢?

    还有,唐省的一些特色民俗,一些红色文化的开发,一些特色的农副产品,都是因为思想上的问题,而没有积极打造出品牌来。

    这个都是后备力量,有潜力。

    七是推进企业科技创新。

    科技,你说一个煤炭铁矿铝矾土,焦炭钢铁为主的省市,除了进行环保技术升级之外,有什么科技含量可言?

    煤矿的机械化改造已经完成了啊。

    不过这个和传统产业升级好像也有点关系。

    另外和新兴产业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关系。

    省里不会空口白牙说白话,这个应该意味着高新科技产业在唐省大地的开花结果。

    八是创新企业经营管理。

    一个企业,如果一直遵循固有模式,不面对市场,不针对客户,不节约成本,不增创效益,这你说一个企业,你怎么尽到你的社会责任?

    怕是连自己的员工都养活德费劲吧!

    像金盛集团,你说钱少挣了?养活的人少了?还是社会责任尽的少了?

    张小北呢,挑肥拣瘦过吗?嫌弃过这个那个吗?

    没有,所以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不是不会,是懒。

    等你自负盈亏的时候,你不着急,看看以后谁还能帮的了你。

    说滨煤集团,还号称是“全q企业500强”呢!

    实际上摊子到底咋回事,大家都知道。

    所以又人开玩笑说,滨煤集团是“全q企业500大”,可不是500强。

    资产盘子大而已,至于优良不优良,强还是不强,那就值得商榷了。

    所以看到这里,张小北觉得,唐省下一步对于煤炭产业的管理政策,肯定是三个方面:

    第一,产业要循环开来,要形成产业链。

    不是挖煤的光挖煤,发电的光发电,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金盛集团现在是两条产业链:

    第一条是“煤炭—焦化—化工”产业链,简称为“煤焦化”。

    第二条是“煤炭—煤层气—发电”产业链,简称为“煤气电”。

    第三条是“运输—商业—服务”产业链,简称为“运商服”。

    这个是在这个政策chutái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的。

    实际上张小北还计划把运输产业做大,成了物流园区呢,不过这个得等以后了。

    一个现在自己在秦省,是真心顾不上。二一个,那得z地啊,化说z地现在可不是小事儿。

    不过要说是老经看着摊子,自己搞点农业旅游项目之类的,应该是不错的。

    毕竟这个玩儿的是思路,真金白银虽然也得有,但是别学那个刘华,一弄就是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流转。

    咱就是荒山开发,这个成本低,而且国家还有补贴。

    能赔成啥?

    而且张小北还是本专业的,中间的头头道道就算是不清楚吧,那留校的同学啥的也多得去了。

    之前还是和老经开开玩笑,现在还真心觉得这个项目不错。不过,好像有点想远了。

    事情得回到跟卖煤有关的事情上来。

    从这个方案来看,就煤炭行业而言,产业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资产会越来越优良,而且会越来越面向市场。

    这是一种趋势,也是资源集约利用的必然途径。

    不过,就目前的总体产能来说,组建大集团的产能集中程度也有,就唐省范围以内,1000万吨以上的产能,也足以立足了。

    也就是说,主体地位的基础是已经有了。

    这个是不是可以意味着在“二次整合”过程当中,能够获得或者整合一部分资源呢?

    不过想来也有困难,现在估计是“兜底”的时候。

    跟第一次资源整合的时候一样,金盛集团整合了好几个煤矿,但下面的资源就有些让人无语了。

    现在落后产能的持续退出,也意味着之前批复的资源快吃干榨尽了。

    所以获得新的有效资源的的几率,几乎为0。

    所以,资源依然是个问题。

    好吧,看来自己还得收拾心神,去好好面对李金荣。

    这个你玩儿我,我玩儿你的游戏还得持续下去。

    ……

    金盛集团内部的事物先先后后处理了个差不多,时间也过去了整整20天,张小北应该回到秦省去了。

    张小北在快走的时候,把一本关于践行企业文化成果的小册子交给了金永利。

    说着是我们的一些实践,希望可以对集团建立系统性的企业文化有用。

    金永利笑了笑,翻了翻,说是搞得不错,这个东西肯定有用。

    完了,张小北便也准备出发去秦省,毕竟那里很快就复产了。

    而且,按照张小北的想法,李金荣应该是11月份还要借钱的。

    这才借了两个y,也就是自己权限的一半儿,李金荣的胃口应该不止这么一点点吧。

    可是这都超过20号了,这李金荣居然没有跟自己联系。

    这也是很奇怪的一个事情。

    难道说这李总是咸鱼翻身了?现在这焦化行业,好像也不错。

    可是一个贝者徒,有多少钱是够他贝者的?

    张小北一路想着,脚下的油门也是慢慢地踩狠了,一路风驰电掣般地向秦省赶去。

 第566章 李金荣在忙什么

    (全本小说网,HTTPS://。)

    张小北回到林市已经是11月26日了,两座煤矿井下的工作面转移工作已经全面结束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张小北去煤炭局销假,然后上班。

    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签署《复产的请示》。

    这一个月的时间,供应链公司没有这边的煤进行参配,少挣了多少钱,20万吨,300块钱的利润,6000万的纯利润啊。

    想着都心疼。

    不过张小北来林市之前,把金盛集团12月份的煤价也敲定了。

    这煤炭价格说出来张小北自己都不相信。

    为啥,说出来有点儿吓人啊。

    块煤多少钱?直接上涨了150大块,定价1320元/吨,末煤直接干到了800块钱一吨。

    意味着什么,那些前期拉上煤没有及时销售出去的。

    炭块坐地一吨就挣150,末煤坐地起价,涨50。

    张小北chutái政策的时候,还犹豫了一下,说这特麻的能卖出去么?

    林贵生和马恩科说,放心吧,现在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好的一塌糊涂,现在的下游行业产品的价格也是飙升的厉害。

    就现在的价格,估计还不是顶峰,还得往上冒一冒。

    张小北说,这可是历史性的价格啊,现在我们每个月的价格都是在创造历史记录啊。

    因为张小北知道,这顶峰下来,可就是低谷啊。

    这顶峰有多高,到时候那低谷就有多深啊。

    一下子从高峰跌到低谷,说是万劫不复,那可是一点儿都不夸张,那2008年的时候都已经很难过了。

    但是下一次的情况,应该是比2008年更加难过。

    不过,是市场倒逼自己涨价啊,你要是不涨价,这客户关系都没办法协调了。

    但是,自己对于一些大型的厂家,还是实行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没办法啊,我们得给自己过苦日子的时候打一些基础啊。

    总不能为了挣钱,把自己的终端客户都给撵走了,到时候煤卖不出去,你跟谁哭去?

    按说从2000年起,到2007年,煤炭市场好了8年的时间,按照10年的周期计算,应该是到了回落的时候了。

    但是也就是经历了一年多难过的时间,在四万y计划的刺激下,煤炭价格并没有实现稳步回落,反而跟不要命似的疯狂上窜。

    至于经济形势好还是不好,看看股市就知道了,这是总体经济的风向标啊。

    2010年一年,大盘根本就没有什么起色。

    最高的时候也就3300多点,最低的时候也就2300多点,波动1000点。

    那你看看张小北买股票的时候,那是6100多点出手的啊。差得整整一半儿啊!

    所以张小北觉得,最多再有一年多的时间,煤炭形势就会彻底冷下来。

    另外,国家也不会放任煤炭价格这么肆无忌惮的疯狂上涨。

    干什么玩意儿,你这工业粮食这么贵,那工业产品呢?

    工业产品价格这么贵,那老百姓的生活呢?成本得上升多少?

    这干啥不能没有章法啊。

    所以煤炭价格是注定要掉下来的。

    不过算算账,这12月份的价格,800块钱,林市的煤价也到了350,供应链公司卖820。

    经营的金盛本部的煤炭,一吨挣20,林市运过来的煤,一吨的利润也还在300以上。

    倒是孔强这边的利润也到了250块钱以上。

    粗算和预计一下,张小北今年跟孔强到现在也经营了超过100万吨煤,不管林市的煤还是蒲池煤矿的煤,总体利润也差不多平均在200块钱。

    张小北的利润在1个y左右,交了税还有8000万呢。

    还有啊,如果今年秦省子公司的经营利润达到了5个y,自己5%的管理股份,也有2500万的收入,税后2000万。

    但是今年跟上李金荣贝者搏,也进去了有四千多万了。

    想想都心疼啊,不过好像还有五千多万,不到六千万。

    不过张小北不想再贝者搏下去了,自己已经成功入围了,这接下来似乎是应该谈点“正事”了。

    那就是准备再借给李金荣两个y,然后要账,给不了钱,你不是说过拿资源顶吗?

    张小北现在觉得,你参与人家贝者搏也好,借钱也好,核心的东西也就是资源。

    人家李金荣拉你在奥门贝者,在网上贝者,目的是把你拉下水,现在似乎人家目的也达到了。

    可是只要涉及到了资源,就不信李金荣的合作者不跳出来。

    更何况,有些事情,郭队在做,老钱也在做,自己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深挖。

    只不过偶尔陪这些人去玩玩算了。

    在钱上大动干戈,实在是没必要了。

    放心吧,你只要说是暂时没有兴趣了,这些人还会让你再赢点钱的。

    他们回认为,你光让人家张小北输钱,人家肯定没兴趣了啊。

    能坐到金盛副总裁的位子上,那是个脑子缺弦儿的主吗?

    总得让人家再看到点回头钱吧。那就再赢上两次再说。

    反正这浑水他已经蹚上了。

    可是事情很奇怪,这过了一星期,秦省子公司的两座煤矿都已经开始生产了,也没有见李金荣再来借钱。

    倒是彤丹丹来过两次。

    两个人出了床笫之欢,也没有过多的谈论一些什么,似乎李金荣的危机还真的过去了。

    不过也不对,真是这样的话,那彤丹丹贴自己这么紧,还有必要吗?

    这应该是李金荣在别的渠道想办法弄钱。

    但是彤丹丹没说,张小北也没有多问。

    因为按照李金荣之前的路子,能借的都差不多了,要不然能着急跟才认识了没多久的自己借钱?

    没关系,等着吧。这就不是个着急的事情。

    倒是彤丹丹说了,说是之前从唐省调到秦省省会银行的那位行长已经判了,罪名是行h和受h都有,判了15年。

    这个事情是肯定牵扯到了李金荣,据说李金荣有一个什么什么代表的资格,跟上这个事情被撤销了。

    但是好像结果就是这样了,有点不疼不痒的意思。

    这个事情似乎对李金荣在借钱方面并不影响什么,反而成了一个借口。

    因为跟银行合作,有点其他“往来”的事情,每个企业也多少有点。大家也都知道怎么回事。

    只不过,李金荣可能“往来”的多了点,大了点,所以那贷款成了问题,只能借钱了。

    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事情也应该是暂时的。人家李老板多能耐呢!

    这不是一直传闻,李金荣背后还有人什么的,这将来还能从银行贷出款来。

    张小北想来,李金荣估计是真从其他地方借到了钱,所以暂时没有动自己这块儿。

    不过彤丹丹另外也说了,李金荣现在在谋划“借壳上市”的事情。

    正在资产报表上做文章。

    不过这么些年了,他们的报表还有各位税费什么的都不正规,想改起来,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第567章 李金荣借壳上市

    (全本小说网,HTTPS://。)

    彤丹丹说了,说李金荣的企业,最起码的“三险一金”这么些年都没有交过,要想上市,你不管在哪里,这都是个最主要的问题。(全本小说网,HTTPS://。)

    所以,估计也是白忙活。

    张小北听到这里也想了,不管李金荣怎么折腾,再怎么绕圈子,最后还会回到自己这里来借钱。

    唐省有多少大企业,以前张小北还真不一定知道,但是现在,心里还是有数的。

    除了李金荣、刘华还有其他两家做能源和焦炭的,企业的资金流转都是很紧张的,而且都不是贝者搏圈儿里的。

    你没钱,把你干掉才好呢,那就又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而且一点,人家能在唐省能源行业分得一杯羹,那肯定都是有说法的。

    也就是刘向波,看似好像现在的背后支持力量有一点弱。

    要不然李金荣也不会动这个歪脑筋。

    等吧,李金荣现在就是太膨胀了,违规的事情做多了,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违规”两个字操作成功。

    那可是上市啊,不管借壳不借壳,你有些东西是要向外界披露的。

    话说上市rongzi,你融的都是谁的钱?

    股民们那可都是瞪大了眼睛看消息呢!

    你就外贸公司吧,当时那些损失可不是没有披露,是没有完全披露好不好。

    有些事情能藏着掖着,但一些关键性的东西,你也藏不住,更掖不住。

    就彤丹丹说的,你“三险一金”的记录都没有,就算你自己改报表吧,那劳动部门能这么配合你?

    话说你从什么时候就起家了?

    审计上的多了不查,三年五年的东西能不翻翻?

    另外,你李金荣这么些年,“好事儿”干了多少?

    你名气还这么大,放心,只要你操作开,肯定有媒体已经盯上你了,就看你能不能够操作成功。

    弄成了就举报你。就不信了,你李金荣在全国都吃得开?

    弄不成,好吧,弄不成就对了,你李金荣就该弄不成。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任你再狂妄,也总有人盯着你。

    就金盛低调低调再低调,还是有人盯着不放呢,更何况是你李金荣呢。

    所以,从很多方面来说,别太拿自己当人看,也别太不拿别人当人看,这你才能把事情弄成。

    像李金荣这样的,通过用关系压,用钱砸的办法,已经过时了。他已经把外界的变化在脑海中自动过滤可。

    不过这个时候,张小北也生出了一个疑问。

    那就是煤焦领域fǎnfubài斗争之中,李金荣居然可以安然无恙?

    想来是这个事情也是放长线,撒大网,捞大鱼的节奏吧。

    自己看的那篇文章,可以说是一种阶段性的总结报告,但是是不是用来麻痹一些人,以掌握更多的证据,来一下子钉死他呢?

    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管是fǎnfubài,还是公安系统全省性的扫贝者扫d,这两个事情哪一个都不是小事情。

    而且李金荣都不应该逃脱干系。

    难道说就是一些小虾小鱼就结束战斗了?不可能的,g家可层饶过哪一个违法乱纪者?

    只能说明不是不报,是时候不到。

    张小北立刻自己像是有一种无名的力量在支撑自己,觉得顿时身板硬了。

    那就是,李金荣这样的,怕是已经成了众矢之的,可能就是火烧赤壁,就差一场东风了。

    所以,接下来,张小北什么也不干,就是一门心思抓安全,搞管理。

    话说年底了,怎么也得把安全抓好啊。

    这可是经验:年底不安全,一年白干;年初不安全,白干一年。

    可别最后了最后了,来个安全小事故,得不偿失的,那奖金可就一下子都泡汤了。

    ……

    11月份,整个一个月,李金荣那边都没有提什么借钱的事情。

    而且这都到了12月20号了,李金荣居然还没有丝毫消息。

    看来这借壳上市是真要搞成的节奏了么?

    不过张小北每天上网的习惯还是有的,现在每天运动完,睡觉以前,总要打开电脑看一看,浏览浏览。

    你不关注一些产业政策,怎么玩儿呢对不对。

    可是张小北从彤丹丹跟自己说了李金荣海外上市的事情以后,每天百度的第一条内容就是李金荣的公司。

    看看有没有什么最新进展。

    倒是出现过一篇文章,《沪上证券报》写的,里面具体分析了李金荣要借的这个壳的背景,同时也披露了李金荣公司的一些报表。

    倒是没有其他的内容,就是正常的报表。

    但是报表显示,2008年之前,李金荣的公司的确是挣钱的,而且2007年的时候甚至还有五六个y的利润。

    2002—2006年之前,这每年也有三个多y的利润。

    但是2008年开始就不挣钱了,反而是赔了两千多万。

    不过也对,那时候又是资源整合,又是金融风暴的侵袭,这个赔钱就属于正常了。

    但是2009年赔的更厉害。

    这你最初的的关口都过不了,谁还给你上市啊。

    不过企业没钱,不代表人家李金荣自己没钱。没钱人家去奥们干什么?

    张小北知道,2008年之前的时候,李金荣手里还是有几个煤矿的。

    那个时候李金荣的煤矿都是以焦煤为主的。

    自己就是做焦炭的,有煤源肯定合适,最起码你自己的成本就低了很多,所以肯定挣钱。

    但是期间李金荣并没有在煤矿上做过多的投资,所以2008年资源整合,李金荣手里的煤矿自然也面临着被整合的命运。

    那不是两块没有被开发的资源,不管是用什么手段吧,最后也怼给了那个大国企。

    所以这自己没有了煤源,只依靠买煤生产焦炭,自然这成本就上去了。

    而现状是,焦煤的价格高,虽然焦炭的价格也再涨,但是远远没有煤炭价格窜的快。

    看看这几个月的煤都涨成什么样子了,张小北自己心里都没底不是吗?

    你说照这个情况,他李金荣的焦化厂能挣钱才有鬼呢。

    更何况他还有那个贝者搏的大爱好在呢,这两年不管买资源还是卖资源,这钱是都进入个人名下了吧,或者自己名下其他的公司。

    估计也贝者进去了一部分。

    虽然不是全部,但是肯定是舍不得拿现有的钱往焦化厂里边投了,这才东借西借的。

    话说现在谁办个企业,还拿自己的钱往里边硬投呢。

    张小北估计,李金荣现在手里估计也就是秦省这两块资源了。

    而且焦化行业不挣钱,他根本没钱投资,别人也不上他的当,那现在就是金盛了。

    这么着一想,张小北就立刻明白了。

    李金荣现在的借壳上市无疑是一句空话,属于做春秋大梦的节奏。

    用不了多长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