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奶爸的田园生活-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没有上过高中。而且因为时代的差距,在他的印象里,上学的花费,还是“买书,买作业本”这些。
至于买衣服、买日用品、同学间相互请客吃饭、甚至某些书现在上百甚至几百块一本,这些,他们都想象不到。
或者说,他们的世界也接触不到这些。
像什么女孩子长大了,不能穿得那么寒酸,不然会自卑这些,他们更是不会想。
甚至于温雪的手机,都是她自己做兼职赚钱买的。
温雪从来没有说过这其中的辛苦,他们也不知道,这孩子上学时,要承受些什么。当然,他们已经拿出了他们所有能拿的。
没有文化、没有技术,他们能赚的钱也不多,这些也约束了他们的见识。
温雪听着父母的唠叨,没有不耐烦,点头说道:“我知道了,钱不会乱花的。”
话说回来,爷爷下半年做了些竹编,倒赚得不比他们两口子在外面打工少。
一家子又陷入了考虑。
过完年,还要不要出去打工。
要不,就不出去了,也在家里学做竹编?
今年秋季打电话回来,听说赚到钱了,他们也不知道能赚多少,能赚多久,当时就没有回来。
老人种不了田地,他们把田地已经租出去了,回来做不了什么,也帮不了多少忙。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年前听说接到了国外的单子,订单货期排了老长,他们完全可以就在家里,帮着做竹编。
这比在外面打工还稳啊!
一家人商量了一下,过些天,把租的田地要回来,闲时自己种算了。
反正租田地的事情,也是一年一租的,这个也不存在违约。
两口子在外面漂泊了十来年,几乎都快不适应种地的生活了,突然间下了这个决定,很有些不习惯。
从来没有想过,在家做事也能赚钱的。
桃花村同他们这样想法的,显然不止他们一家。
很多家庭都决定,过完年不出去了,就在家做事。
闲时帮着做竹编,农忙就管理田地。
最高兴的,大概莫过于那些孩子们。父母不出去了,他们就不是留守儿童了。
除夕的鞭炮声声中,很多人已经计划好了来年的打算。
……
大年初一,程赫再次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吵醒。
初一早晨的鞭炮,是迎财神的。
程赫也赶快起来,先把鞭炮放了。
然后,把家里正上方摆放几样贡品,再把香点上,拜了拜。这是拜祖,求自家祖上保佑后辈一年平平安安。
小的时候,这个点他已经被父母催起来,然后去挨家挨户拜年去了。
说起来,自从回来以后,他也是第一次做这些事情。
程心心一觉睡到天亮,这时候睡得差不多了,也被鞭炮声吵醒了。睁开眼睛一看,爸爸不在床上。
小丫头穿着睡衣就跑出了卧室,看到老爸正在忙活。
她迷迷糊糊喊了一声:“爸爸。”
程赫已经拜完祖,听见声音,回头一看,孩子还穿着个睡衣呢。
他赶忙走过去催她:“快穿衣服,好冷好冷的。今天穿漂亮一点,一会儿爸爸带你去拜年,好不好?”
“爸爸,什么是拜年?”程心心被爸爸催着,一边往卧室跑,一边问。
程赫指着一堆新衣服,说道:“快点穿,快点穿,爸爸等着你。”
程心心望着一堆花花的新衣服,顿时眉开眼笑,也忘记了刚才的问题,扑到新衣服上面傻笑着。
看来,再小的女孩子都一样,无论她有多少衣服,只要看见新衣服,就会高兴成这个样子。
程赫宠溺地看着她。
看来啊,就算为了满足她的穿,自己都要多赚钱才行啊。
程心心对着新衣服傻笑一阵,然后,抱起一堆衣服,跑到程赫面前,撒娇着说道:“爸爸,你帮我穿好不好?”
“宝贝,王老师怎么说的啊?”程赫蹲下来,看着她说道。
“老师……老师说……说乖宝宝要自己穿衣服。”程心心有些心虚,结结巴巴的说道。
程赫轻轻抚了抚她的脑袋,说道:“对了,我家宝宝是最乖的,当然要自己穿衣服了,对不对?来,告诉爸爸,你先穿哪件?”
然后开始去摸她的衣服,把话题转为“穿哪件”,而不是“谁穿”的问题上。
这是他长期跟孩子战斗下,总结出来的经验。一定不能顺着孩子的话题,要把她的思路带着走。
嗯,或许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但他就是这么“对付”自家孩子的。
孩子能做的事情,就让她自己做;她真的做不好了,再去帮她。
四岁多的孩子,可以自己穿衣服了,他就让她自己穿。
在他这里,没有娇生惯养那一套。他可以把最好的都给她,但是她自己的事情,必须要学着自己做。
看着程心心略显笨拙但认真的穿衣服模样,程赫想想,自己这么大的时候,好像也是自己穿的。
嗯,女承父业。
等她穿完,再帮她稍微整理一下,然后父女两人梳洗一番,赶紧出发。
院子里,满是昨晚放鞭炮留下的红色鞭炮纸。这里的习俗,这些象征财气的鞭炮纸不能扫,至少要过了初三才可以。
所以,可以预料的是,从这里走出去后,家家屋子都是红色的一片,犹如铺了红地毯一般。
空气中满是鞭炮后的硝烟味。
程心心被爸爸牵着往外赶路,她着急地说道:“爸爸,我们要去哪里啊?我们还没吃饭呢。”
每天早上都是吃早饭了才出门,今天怎么不吃啊?
程赫笑着说道:“咱们今天不用在家吃。去别人家吃吧。”
程心心纳闷地问:“爸爸,我们去谁家吃啊?”
程赫说道:“你跟着爸爸走就对了!”
第一百二十章 越洋电话
他们这里的拜年习俗,初一这天,晚辈给长辈拜年。
桃花村大部分的人都姓程,基本都算本家,所以,除了先去最亲的本家外,其余所有人家几乎都可以去。
基本上是整个村子拜一圈。
去了人家里拜年,这家留下吃点什么,那家留下吃碗鸡汤粉,一整圈下来,只恨自己的肚子太小了装不下,就没有空着肚子回去的。
所以,自己家的就别吃了。
他们大年初一的第一顿,倒是与北方的习俗不同。北方第一顿是吃饺子。
但他们这里,是一碗鸡汤粉。
就是那种在炉子上炖了一整夜的鸡,早上煮个粉条,兑上鸡汤,再添几块鸡肉。就是这样的鸡汤粉。
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各人过各人的年吧。
程赫带着孩子,先给自己的最亲的本家拜了年,然后是一家挨着一家去。
与程赫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再加上一些比他们小的,碰到了也跟着他们,渐渐就聚成了一堆,一起浩浩荡荡的挨家挨户的走着。
他们一群人互推互让的从程望根家出来,然后热热闹闹地去他隔壁家去。
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多少家了。
今天的院门是都不关的,他们直接就走了进去。
才在院子里,他们就各自喊开了:
“三德叔,婶子,我来给您拜年了,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啊。”
“三德爷爷,奶奶,我来给您拜年了……”
“三德叔,婶子,我来给您拜年……”
“三德哥,嫂子……”
“……”
各自按自己的辈分称呼。
屋里便出来一对近五十岁的夫妻,在门口乐呵呵地迎着他们,口中也说道:“同贺同贺,也祝你们新年好,快进来喝碗汤,进来进来……”
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走进屋,发现屋里的桌子上,已经差不多坐满了。
桌上的人都是村里的,见面免不了又是互相恭贺一番。
简单问候一阵后,他们正打算走了算了,前面来的人也都站了起来,离了桌,与程三德告辞,说要去下一家。
于是,连同主人家在内,他们后去的这些人,也与前面来的人互相挽留一番。
实在挽留不住了,就一起把他们送出去,看着他们又走去下一家。
然后,程三德又热情地招呼他们:“来来来,你们都随便坐一下,也没什么好招待,就是喝点热的。”
这里说的热的,正是鸡汤粉。
此时,他的几个儿子,也带着孩子去别人家拜年,受到的也是这样的待遇,所以,家家没有不耐烦的。
程赫他们几个纷纷说道:“三德叔,您就别忙活了,我们刚刚吃过好几家了,这会儿硬是撑不下了……”
“别,别……显得我们家很不近人情似的,来了就坐一会儿嘛。吃饱了再少吃一点,我们也不给你们添多……”
主人家自然是要勉力留客的。
互相推让三番,实在拉住不让走,他们就意思性的坐一下。
程三德的老婆已经拿着大托盘,端着十几碗鸡汤粉出来,一碗碗往桌上摆,并热情地说道:“来来来,你们都坐呀。就是没什么好招待的……”
知道他们早上已经吃过很多家了,所以,每碗里面都只盛了半碗,算是意思一下。
要是添满了,肯定就不会有人吃了。
有的人端起了碗,有的人干脆连碗都没碰,真的是来坐着意思一下。
程三德的老婆又拿了一个大果盘出来,上面装的都是些零食瓜子之类的,说道:“那你们不喝汤的,吃点瓜子吧,瓜子不占肚子……”
然后又是一番推让,推让不脱的,就抓一把在手里,慢慢磕吧。
坐了不久,门外又来了一堆人,个个口里喊着:
“三德叔,婶子,我们来给您拜年了……”
“三德哥,嫂子,我们来给您拜年了……”
他们便知道,下一拔人又来了。
于是,端着碗的人加快速度,没端碗的人便直接站起来。
此时,外面的人已经被请进了屋,于是,屋里屋外的人又再次互相拜年恭贺。
热热闹闹。
他们先来的,要赶快把桌子让出来,于是,也赶紧向屋主人告辞。
出来后,他们再去下一家。
反正,感觉还是很热闹的。
这年味嘛,倒也说得过去,反正比在城市里过年,年味要浓一些。
待整个村子拜完年,时间已经快要到中午,程心心口袋里的红包快要装不下了。
程赫自己也发出了不少红包。
村里都是这样,他给别人发了红包,别人也会给他孩子发。来来去去都是那么多钱。
程心心第一次拿到这么多红包,高兴得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牵着程赫的手,走路都带跳的,说道:“爸爸,我们明天还拜年,好不好?”
程赫笑问道:“还想拿红包啊?”
“嗯,我这有好多好多红包啊!爸爸你看,我都快拿不下了。”小丫头眉眼间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不但如此,她今天还吃到了很多不同的零食,因为每家的零食,几乎都不太一样,所以,超开心。
程赫笑着说道:“宝贝,每年大年初一才能拜年,知道吗?”
“每年吗?”
“嗯。”
“那……爸爸,什么时候再过年啊?”
“再过年?那要很久喽。还要12个月,要等你下次过生日之后……”
“啊?那么久啊?爸爸……能不能过快一点啊?”
真是小孩望过年啊!
程赫笑着说道:“想快点啊?你天天认真吃饭,个子长高点,就很快要再过年了。”
“真的吗?”
“嗯,真的。”
“好,那我天天都认真吃饭。”
迎面碰到温雪,她还拿着个手机拍着。
温青松也跟着她。
程赫问她:“小雪,你今天还在做直播啊?大年初一,别人都在过年,谁看你拍的啊?”
这孩子,太认真了。
温雪笑着说道:“叔叔,新年好。没人看我也要拍。就算没人看,我也可以录制成视频啊。”
她看到别人也在拍些过年的视频,她便也拍。
每个地方的过年习俗都不一样,说不定有人想看桃花村的呢。
反正,能拍就拍吧,也不累。
程赫问她:“你现在粉丝多了些没有?”
“呃……多了一些,但也还不到一百个。”温雪略有些尴尬。
“怎么涨得这么少?小雪,是不是要花钱做营销,你这个号才能火起来啊?”程赫问。
温雪无奈的摇摇头:“我也不知道。”
如果要花钱做营销,她肯定是花不起的。
唉,算了吧,反正过完元宵节,她就要去学校了,可能这个办法真的行不通。
本来以为做直播拍视频,能赚点生活费的,看来是失败了。
程赫看她的表情,不由得说道:“别急别急,小雪,有时间叔叔帮你研究一下啊。看看别人是怎么涨粉丝的。”
“叔叔,要是花钱的话,就算了。”温雪小声说道。
知道她在顾虑什么,程赫说道:“嗯,我知道,行了,你接着拍吧。”
等他们两姐弟一走,程赫的电话也响了。
拿起来一看,他表示很惊讶,居然是个外国电话。01开头,这是美国的号啊。
本来想着,可能是诈骗电话吧?
然后又想着,他倒是有几个美国朋友——上次打官司时,与他联系的那位美国华人律师,以及后来他介绍的几位朋友。
虽然号码不一样,或许是谁换了号码呢?
再不然,也许是店里的美国客户,也许是俞菲留过自己的电话号码,所以别人打过来了。
说话,今天大初一的,对方还打过来了,真挺巧的。
胡乱猜想一阵,他还是接通了电话:“hello……”
却听得电话里,纯正的中文普通话说道:“您好,请问您是程先生吗?我从桃花村官网上,找到了您的电话。”
桃花村官网?
程赫一愣,这个官网他还没有营销,每天没有多少游客点击啊。
居然会有国外的人联系他了,不过,居然是说普通话的,难道这是请的翻译?
心里一阵高兴,他回答道:“是的是的,我是程赫,祝您新年快乐。请问您是哪位?”
对方惊讶地说道:“哦?今天是你们过新年吗?哦对,是的,抱歉……我们跟你们有二十多小时的时差,现在我们这边还是大年三十呢!那个……恭喜发财!”
一阵自问自答的话语中,程赫也弄清楚了一些事情。
对方身在美国,因为时差的原因,他们现在还在过除夕夜,而这边已经是初一了。
这下子,程赫真是对国外的新年产生了一个新的见解。
昨天春晚时,还有各国人民发视频来,祝咱们新年快乐,说他们也在过新年。看来,那只是摆拍啊。
基于时差,他们怎么可能和咱们同步呢?
感谢【fhy飞】的月票支持!
第二百二十一章 历史变迁
程赫快速消化了这些事情,调整好了情绪,说道:“谢谢,也祝您新年快乐。”
对方没有耽搁时间,开始快速的自我介绍:“程先生,您好,我是亨利先生聘请的中文翻译,那个,他有事想让我问您,您能不能查一查,他父亲程二喜,是不是桃花村人。”
这话问得有点奇怪,他父亲是不是桃花村人?
他不知道他父亲是哪里的人?
接下来,翻译给他讲了事情的经过。
说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某个十岁的小孩子,被一个外地人拐走,后来又被转卖到南洋,再后来又辗转流浪到美国,一直生活到现在。
由于离开村子时,年龄太小,间隔的时间又长,他已经记不得自己家乡的名字,只是今天他们吃团年饭的时候,他儿子无意间给他买了份礼物,是一个竹编的龙灯。
老人见到这个竹编的小玩意,顿时想了起来,这是他小时候的玩具,他见过这玩意儿。
所以,竹编的生产地,必是他的家乡!
程赫越听越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开拓美国市场,居然会让一个飘零的老人家,找到他的家乡!
这是何等的机缘?
上世纪四十年代,按时间算算,老人家现在是九十多岁的人了。
他突然有些心酸。如果他开拓美国市场再晚一些,也不知道这个老人能不能活着看到。
这是何等的幸运啊!
那名翻译人员问他,能不能查一查,程二喜是不是这村里的人。老人想回来看看。
嗯,自然是要查的。
虽然诸多证据,都差不多能证明他是这儿的人,但还是要确认一下才好。
人家从美国回来一趟,不容易。如果弄错了,那还是有些麻烦的。
怎么说,也是九十多岁的人了,不一定经得住来来回回的折腾。
他说道:“那我问问村里的老人去吧。总能有人记得的。再不然,说起一些当年的旧事,看看那位老程先生还记不记得。如果对得上,那就应该错不了。”
程赫牵着孩子,再次折返。
不用去拜年的一群老人们,现在都坐在祠堂前面那块空地上晒太阳。
那里没有风,太阳还很大,晒得很舒服。
他们远远看到被程赫牵着的程心心,便高兴的叫道:“心心,过来,爷爷这里有糖吃。”
“心心,你别听他的,他骗你的,不信你去看看他的口袋,什么都没有。”
“心心,三爷这里有巧克力,你看看。”
“心心丫头,你叫一声四叔,这块饼干就是你的了。”
程心心今天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小棉袄,白皙的小脸被衬得通红,更加显得可爱无比,老年人都喜欢逗她。
小家伙突然间害羞起来,不肯走路了,一转身抱住程赫的两腿,不许他走,然后娇滴滴地说道:“爸爸抱,爸爸抱。”
嗯,她这也是在转移视线呢。
被一群人逗,她不好意思,干脆把脸藏到爸爸这里。
程赫微笑着抱起她,说道:“宝贝,不要紧,爸爸在这里。”
然后又大声跟这些老人们打招呼:“这里太阳不错啊。还没有风,挺好。”
人年龄大了,听力不行,不大声说都听不清。
几位老人纷纷点头:“嗯嗯,太阳不错。我们上年纪了怕冷,喜欢晒太阳。”
这些都是上午拜过年的,程赫便又跟他们闲聊了一下子,终于扯到正题,问他们认不认识一个叫“程二喜”的。
还跟他们说了,这个人年纪很大,但是十岁的时候,就被人骗走了。
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印象。
老实说,眼前这些老年人,可能还没有程二喜大,他们可能不一定见过他。
几位老人纷纷表示惊奇,他们村还有一个流浪在外的人?诶诶,这不行,这要接回来才行啊!
“那……他这些年来,为什么不回来呢?”
“就是啊,唉,活这么大年纪,都没回一趟老家,想想都可怜!”
“是的是的,你看看我们,再怎么样,每年都是在家里过年的。”
“流浪这么多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啊?”
人年龄一大,似乎同情心就重些了,又是大过年的,一个个表示很同情那位不幸的人。
唉,在外面,怕是连年都过不成。
程赫说道:“那个人也想回来,就是被骗走的时候年龄太小,记不得家乡的名字了,这不是在打听吗?看是不是我们村的。”
这样一说,几位老人家明白了。
想想也是,被骗走的时候才那么点大,又过了这么多年,而且除了桃花村的村名外,其余很多都变了。
比如,现在的称呼是某某省、市、镇,再到村,以前还有“县”这个称呼,在县之前,还不知道改过多少次。
而且,各种行政划分,哪里又并了,哪里又分了,像程赫这个年龄的人,对以前的事情,都不是十分清楚。
尤其四十年代,还属解放前,很多叫法不一样——连文字都有很多不一样的,普通话都是后来才规定的。
所以,他确实很难知道自己的家乡。就算是查,都很难查出来。
一切还真是机缘巧合,如果不是他记得他小时候的玩具,如果不是恰好桃花村的竹编走出了国门,恐怕那老人家,还真的得埋骨他乡了。
几位晒太阳的老人家们,一个个摇头唏嘘。
他们一辈子吃的苦不少,但是至少还不至于落到这个田地。
程赫告诉他们,那老人家的名字叫程二喜,问他们记不记得。
年代太远,几位老人用力想了一阵后,都没有什么头绪。
这里的都是些七十、八十多的老人而已,可能程二喜被人骗走时,他们还没有出生。
那个动荡的年代,风云变化,哪怕十年的时间,足以将一切改变。
真要问村里那时候有没有被拐走的人,肯定是有的。
饭都吃不上,随便给点吃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