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全能大文豪-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建博反复读了几句,也是不禁赞叹:“好气魄!”

    创作班其他同学,又怎么能听不出这首诗的意思,纷纷抬起头来,气势回归。

    这首诗名为《竹石》,是前一世清代著名丹青大师郑板桥的题画诗,表面看是写竹,实则深意是在写人,。以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而将这首《竹石》用到此时此景,也是贴切,索性就做一棵坚韧无比的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舒宇给霍军行使了个眼色,霍军行立即会意,命令道:“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

    “一、二、三、四……”二十多人,且多为女生的队伍,却爆发出一股几倍与她们的气势。

    看着操场上这一幕,军装老者微微点头:“谁说文工团小伙不会带兵,带的不错嘛。”

    待各营队整理完军务,军装老者简单的说了几句话,然后说道:“许多人都认为军人是大老粗,是冷血武夫粗人,不是!我们也有感情,我们也有思想。但对我们来说,比一切更重要的是保家卫国,这是我们的使命,这是我们的职责。话不多说,希望之后的军训你们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好了,全体都有,原地就坐!开始吧,你们谁先来?”

    舒宇给霍军行立即竖一个拇指,然后伸出三根手指。

    这是之前定下的暗语,意思是,我们上,第三首歌。

    “报告首长,实验班,申请为拉歌项目开先锋,请指示!”霍军行毫无犹豫,向前一步,立正,标准军礼,朗声叫道。

    所有教官都傻了眼:“他们第一个,他们傻了吧?搞拉歌,第一个可是很吃亏的。”

    “初生牛犊不怕虎。”姓张的教官笑了一声,然后对身后的人文系队伍道:“看,笑话提前来了。”

    其他的营团也是报着类似的心思,他们实在是想不到,一个二十多人的小团体,能唱出什么好歌,兴许,是想着早死早超生吧?

    然而,当霍军行得到那个军装老者的同意,转身,打起拍子,实验班集体开口,就把他们吓了一跳。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

    几个教官听到这句歌词,当即红了眼眶,想起了一年前入伍时,那老父母不舍的对着军车招手的场景。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

    “当兵的人,当兵的人”

    又有几个教官红了眼眶,为了当兵,为了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抛下初恋,远赴他乡。

    歌词反转,由一样转为不一样,由一些感慨转为了肯定与骄傲。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雨雪风霜”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为了国家的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赢得荣光”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

    “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

    再一次触动教官们的心,他们想起了自己家中当兵的老辈,或是受了伤,或是牺牲,或是葬在陵园,或是在异国他乡尸骨无存,但他们的精神确实传承了下来,保家卫国,不畏牺牲。

    ……

    “咱当兵的人,咱当兵的人”

    “当兵的人,当兵的人”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

    “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

    双重唱结尾以歌终,全场寂静,军装老者长长叹了口气:“当兵,可能后悔两年,但不当兵,我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一首《咱当兵的人》唱完了,实验班表现就结束了?太天真了,打脸自然要打全套,打彻底。

    霍军行看着体育教育系所代表的的一营,扯着嗓子喊:“一营的!”

    实验班同学大喊:“来一个!”

    一营沉默,他们本来是这次军训的主要亮点,因为他们这个系没有女生,他们独特,所以他们很自信,可以秒杀任何一个营团,至于实验班,他们压根没看到眼里。

    但,那一首几乎是女生为主导所唱的《咱当兵的人》,却是让他们有些不知道该唱什么了。

    谁说这个实验班啥能力都没有的?

    “冬瓜皮,西瓜皮。”霍军行大喊。

    “一营不来耍赖皮。”实验班齐喊。

    “叫你来你就来!叫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霍军行继续。

    “哦?像什么?”霍军行笑问。

    “像姑娘!哈哈哈哈。”实验班传来女生的笑声。

    一营全体脸如霜打茄子,被一群自己瞧不起的女生说扭扭捏捏像姑娘,一营全体恨不得把头钻到地缝里。

    “还带这样拉歌的?有点意思。”军装老者赞赏点头。

    一营不应唱,霍军行便是看向舒宇,见舒宇点头,伸出了一根手指,便是会心一笑,双手下压,然后转身再次面向实验班众人,双手指挥起势。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军装老者愣住了,学校领导愣住了,所有教官甚至所有在场的学生,都愣住了。

    “这旋律,这歌词,简直太……太好了。”

    一首好歌就是旋律可以扣动心弦,每一句歌词都能感染人,每一个人,都有找到其中最喜欢的句子。

    像这些在场的军人们,就喜欢那句“何惜百死报家国”。

    年轻的学生们,则更喜欢“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而那些学校的领导们,则是被“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所触动,因为他们这一代人,有不少朋友是参与过一些战争,然后埋骨他乡的。

    更有许多学生在听完这首歌,竟是不由的攥起拳头:“为什么,为什么,我突然有了一种想要去当兵的冲动?”

    “啪啪啪啪!”歌罢,全场再次寂静,是那个军装老者。

    接着,是学校的在场领导,再接着,全场掌声,只因为这首《精忠报国》。

    霍军行微微一笑,以为把掌声给我们,就结束了吗?

    霍军行把视线投给了一脸阴沉,正硬着头皮鼓掌的张姓教官,喊道:“一二三四五!”

    “我们等的好辛苦!”创作班集体喊道。

    “一二三四五六七!”霍军行继续。

    “我们等的好心急!”创作班集体继续。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霍军行再喊。

    “不唱你就快回家!”创作班集体再喊。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霍军行脸上已经乐开了花。

    “你们到底有没有?”创作班看到那个姓张的教官面沉如水,想起之前他对自己的否定,心中更爽。

    姓张的教官也是一个很傲很倔的人,听到这些挑衅的口号,对身后自己任命的两个连长交待了几句,然后豁然起身,面对自己的营,摆手指挥。

    张姓教官带着人文系营应战了。

    显然他们也是精心排练一天的,唱的是一首铿锵有力的军歌。

    不过,鉴于实验班前两首歌的震撼,他们这首歌获得的反响极其平淡。

    但,姓张的教官显然早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丝毫不为所动,对着实验班方向高喊:“实验班。”

    “来一个!”人文系全体大喊。

    “冬瓜皮,西瓜皮。”张姓教官笑容灿烂。

    “实验班不来耍赖皮。”人文全体再喊。

    ……

    竟是将刚才实验班“原创”的拉歌口号照搬,如数奉还。

    张姓教官面露得意,我用你们自己的词去噎你们,看你们还能怎么办!

    但,当他看到实验班一群人似是看傻子一般用怜悯的目光看他的神情,再看霍军行面色淡定如常,张姓教官突然心中咯噔一声,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七营真不爽,唱歌唱不响,不唱不勉强,不如去站岗!”

    “我们唱就我们唱,要唱我们认真唱,唱的你们都傻眼,最后哭爹又喊娘。”

    两句整齐的口号结束,然后是创作班集体的“嘘”声。

    张姓教官险些吐血,这尼玛还带套路的?

    没待张姓教官反应过来,霍军行再次面对创作班,双手摇晃打起拍子。

    第三首歌,来了!

    先是女生吟唱,然后是舒宇、霍军行、李建博男生齐唱。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在然后是实验班女生唱: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再然后是全实验班全体合唱: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

    “哪个愿臣虏自认”

    “因为畏缩与忍让”

    “人家骄气日盛”

    “开口叫吧,高声叫吧”

    “这里是全国皆兵”

    “历来强盗要侵入”

    “最终必送命”

    霍军行独唱:

    “万里长城永不倒”

    舒宇独唱:

    “千里黄河水涛涛”

    李建博独唱:

    “江山秀丽,叠彩锋岭”

    三个男生合唱: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实验班女生吟唱,再然后全体合唱:

    “冲开血路,挥手上吧”

    “要致力国家中兴”

    “岂让国土再遭践”

    “踏个个负起使命”

    ……

    “这首歌太热血了!”

    “是啊,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此生无悔做中国人!”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这两句让我第一次身为做中国人的骄傲。”

    “怎么办?我好想哭!尤其那句“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太触动我人心了。”

    “嗯嗯,听到这句歌词,我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画面,那些先烈们,在风光大好的地方,挥洒热血杀外寇,浑身鲜血还坚持说:我们国家没有亡,我们国家没有病。”

    ……

    08级新生的所有军训营队里,几乎都是这样的议论声,至于拉歌比赛,怕是没有谁有再和创作实验班这个小团体一争高下的想法了。

    创作实验班,用三首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的歌,完全征服了操场上的所有人。

    对于那些之前瞧不上,看不起创作实验班并给以恶毒嘲讽的人,这三首歌,无疑等于三记响亮而干脆的耳光,打的他们头晕目眩,毫无招架之力。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章 你在桥上看风景

    “好呀。”军装老者原本因为年龄的原因而浑浊的双眼,此时绽放出了别样的光芒,由衷的从口中说出这两个字。

    见学校众领导投来询问的目光,军装微微笑了笑:“第一首歌,告诉我们,军人是什么。第二首歌,告诉我们当兵是为了什么,军人职责是什么。第三首歌……则是告诉我们,不止是军人,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牢记什么,不应该忘记什么。这三首歌,因为场地和设备的关系,听不太清旋律和歌词,但入耳的,对我来说都是完美的。能叫那个小霍过来一趟吗?”

    校领导笑道:“这不是还在拉歌吗?结束了再叫过来也是一样。”

    “我就是个急性子,老赵你又不是不清楚。”军装老者笑着说:“再说了,这三首歌唱出来,这其他营团的拉歌还有什么意思,可以说,这三首歌,让整个拉歌活动,无歌可唱了。”

    那个校领导闻言,摇头无奈一笑,但还是让身边的人文系主任,去把霍军行叫来主席台。

    舒宇见霍军行去到主席台后,对着自己这边指指点点,仿佛说了些什么,就猜出了一个大概,果然,两分钟后,霍军行笑呵呵的跑了回来,一拍舒宇肩膀,便是道:“首长和校领导有请,把歌词带上。”

    一切都如同舒宇刚才所预料的一般,那个军装老者看了舒宇带去的歌词以后,大声称赞,并问舒宇会不会做伴奏。舒宇说不难,说可以做好伴奏,再带着创作实验班练一练,军训结束后,鲁省各大名校有个军训汇演,可以把这三首作为一个联演节目报上。而学校领导也似乎很是重视这件事,说有什么困难向学校尽管提就是。

    这无疑是给了舒宇一个特权,军训可以适当请假,也可以向学校申请一定的资源。所以舒宇哪怕对这个鲁省高校联演兴趣不大,还是答应了下来。

    舒宇答应了下来,便是回到了自己的阵营中,并且向霍军行说明了刚才的对话。

    霍军行一听,便是有些遗憾:“刚才任命你当副营,你就有请假特权,你这瘦弱的身子骨,我还觉得训练一下比较好。”

    舒宇一听便也是一笑:“你还真想着我全程不参加军训了啊?”

    霍军行一愣,旋即一喜:“怎么?你可不用给我太大面子啊。”

    舒宇摇了摇头:“我可不想刚开学就脱离群体,伴奏制作完了,我就回来,不过该请假的时候,我还是会找你请,不会给你面子的。”

    霍军行闻言哈哈大笑,而李建博却道:“你每天还得抽出点空写《寻秦记》吧?”

    舒宇听到李建博的话,不禁一愣,坏了,今天忙忘了,都忘记了还要靠《寻秦记》去赚钱补贴家用来着,也不知道现在的,看不看得上《寻秦记》,毕竟自己所“搬运”的,是《寻秦记》的未删减版本。

    想到此,舒宇看了一眼那已经没有什么气氛,只是走了个形式,并且不敢再挑衅实验班营团的拉歌活动,心中一松对霍军行一笑:“那我就先试试特权,现在请个假?”

    “去吧去吧。”霍军行摆了摆手。

    舒宇快步赶来电子阅览室,交了网费,便是有些迫不及待的登陆后台,只有一个审核通过的站短,却是没有签约站短,这让舒宇的心有些失望。

    收藏数显示为74,对于一个新人新作来说,成绩并不低,但是也算不得高。

    接着舒宇又打开《寻秦记》的小说页面,很快就不禁瞪大了眼睛。

    232条评论?!

    舒宇下意识的想,难不成这个世界2008年的书评区,广告就那么多了?

    舒宇下意识的就转动鼠标转轮,下拉书籍页面,呈现在舒宇面前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外站广告,而是一个个真实的评论。

    “快更。”

    “好久都没看到这样的好书了。”

    “太黄太暴力了,不过,我喜欢。”

    “垃圾。”

    “一点都不好看。”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褒贬参半。

    舒宇耐下心来,逐条继续往下看,没有给一个新人签约前给推荐的先例,他也不认为一本只发了几千字的新书,会引来那么大的流量。

    很快的,舒宇便是找到了答案。

    这些人,大部分来自龙空。

    龙空,全称龙的天空,国内知名网络小说讨论论坛,这里聚集了太多太多的网络小说作者,和网络小说读者,作者间以及读者间的骂战,新人推书,新作品读,是龙空的主要特色。

    这一点,前一世如此,这一世显然仍是如此。

    舒宇进入龙空,输入前一世高三时注册的龙空账号,登陆成功!

    点开搜索框,舒宇输入“寻秦记”三个字,很快就有了结果,虽然只有一个帖子,但是浏览量和回复量确是颇高。

    《无意间在更新列表中看到一本《寻秦记》,此书必火!》

    舒宇点开标题,进入帖子。

    主贴内容是:最近书荒,一直在关注各站新书,今早在更新榜看到一本绝世好书,以我多年网文阅读经验,此书必火。

    这本书名叫《寻秦记》。

    一定很多人认为,此书名是必扑的,但相信我们,看到小说内容,你们就会觉得这书名是多么贴切了。

    这本小说的开篇十分的气势恢宏,笔力遒劲,文笔能和名著相提并论,文笔我给满分。

    再说仅仅出现了两章的主人公,主人公项少龙我觉得是个非常具有男性魅力的人,身形完美,故而艳遇不断,且都是绝色,这里还有项少龙对于先秦风气开放的的官方吐槽,看起来颇为有趣。

    至于前两章故事讲得什么?就是一个特种兵,被抓去科研机构当了小白鼠,然后不靠谱的时空穿梭机炸了,把他留在了先秦,然后他的身子砸死了一个想要欺辱14岁美女美蚕娘的恶霸,当时据说美蚕娘正在祈祷上天给他赐一个丈夫,结果就真的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哈哈,是不是设定的很别出心裁?然后项少龙就想试试先秦风气是不是很开放,就占美蚕娘便宜,人家只是脸红但没有拒绝。

    我正想知道后面发生什么的时候,是不是主角要把美蚕娘扑倒的时候,尼玛,没了!

    虽然更新的少,但我觉得此书有很大火的潜力,无论是文笔,还是故事,还是角色塑造,都堪称大师,各位鉴定一下,这个“大宇”是不是某大神马甲?

    下面甩出了《寻秦记》的链接。

    帖子下面,自然就是回帖。

    “刚才点开看了一下,被这书的文笔震撼到了。”

    “卧槽,真的很不错啊!”

    “楼上什么眼光,这男主太猥琐,没有正面形象,必扑。”

    “我一直以为我的主角够无耻了,没想到这个主角,完全没底线啊。”

    “你们猜,这文会给签约吗?”

    “以我多年经验,绝对不会签。”

    “对,尺度略大,没封都算幸运。”

    “估计距离封书也不远了。”

    “烂书一本,楼主和那些说好的都是作者马甲,鉴定完毕。”

    以此类推,数百回帖。

    舒宇看完,却是淡然一笑,前两章,还真的只是一个铺垫,就让你们争成这样,那后面的爽点报出,你们这些从未看过上一世网络小说的渣渣,岂不是要疯掉。

    《寻秦记》的伟大,并不在于其文笔,说实话,在现代中国的通俗小说作者中,黄易的文笔只能算的上是中流,那他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名气?

    爽呗。

    寻秦记写于1996年,而网络小说真正开始总结套路,开始研究怎么开篇,怎么设爽点,怎么设置人物性格,怎么设置冲突点,怎么篇幅合理又合法的来点小黄描写,则是在2010年以后。

    但是,他们所总结出来的那些东西,黄易的《寻秦记》一样都不缺,也就是说,网络文学开始形成体系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人家黄易十五六年前就知道了,这是多么超前的意识?

    对于这些争论,舒宇是没有放在心上的,争论越多,书就会越火,尤其是在龙空上争论,这甚至相当于是好几个强力推荐,至于这本书会不会遗臭万年?

    舒宇相信《寻秦记》,相信自己的眼光。

    关掉龙空网页,快速的码了几章《寻秦记》发了出去,看到已经十点了,自己又不太喜欢通宵上网,再说明天还要去给那几首歌做伴奏,所以舒宇便是就此作罢,习惯性的登陆了一下qq,看到了白色天蝎之前发来的一条消息。

    “我新建了一个相册,相册名是“留在胶片中的风景”,密码是20080903,里面有我最满意的一些摄影作品,我觉得你是懂美的人,所以如果愿意,可以提出你的意见。”

    她竟然为了我创建了一个相册?密码竟然是我们在这一世第一次加为好友的日子?

    舒宇心不由的一暖,重新坐在了座位上,点开唐雨音所说的那个qq相册,输入密码,一排半的照片出现在了舒宇的眼前。

    第一张,就是前天唐雨音给他看的那个老喇嘛和小沙弥的照片,照片名是遇见,底下有一个评论,是她自己评的,内容便是舒宇送她的那首《一棵开花的树》。

    然而吸引舒宇眼光的,并不是这一张照片,而是一张不知道算不算是自拍的照片。

    照片里,唐雨音一身淡黄色汉服,侧面对着镜头,手撑在下巴上,看着窗外,窗外,依稀可见小桥流水,江南小镇模样,配合着其暖化的色调,这张照片别有一番韵味。

    这应该是在乌镇拍的,照片取名《守望》。

    舒宇几乎是没有多想,便点开评论,输入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