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真的是个有钱人-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距离老家太远,家里也没有精力打理,就请亲戚帮忙照看下。
他们给何远说,你太小了,住不了,我们帮你保管。
你看,我们把它租出去,钱给你存在那里,等你以后要在成都了,或者要结婚了,再还给你。
何远大学要毕业那会儿,出来实习,本来想收回房子自住,亲戚说,诶,现在房子租出去了,合约还没有到期,你看,你现在外面租一下房子,等到期之后,再把房子收回来。
何远只能和余鹏程,在外面租了个小房子。
从套一换成套二,呆了整整一年半,房子都没有收回来。
钱也没看到。
何远默默的拿出积攒下来的钱,只身去了成都。
在何远心里,那套房子,根本不能算是他的房子。
整整十几年,他都没有看过一眼,甚至没有住过一次。
至于其他租的房子。
在何远心里,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
这座老宅子,是何远心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第二十四章 身家近千万
(全本小说网,HTTPS://。)
虽然内心很急切,但何远还没有急着搬进去。(全本小说网,https://。)
师傅说,虽然没用多少油漆,但最好晾几个月。
何远等不了几个月。
何远将门窗都打开,准备晾半个月,然后就直接搬进来。
有了房子之后,何远心情突然平静下来,整个人都仿佛有了依靠。
当天晚上,何远做了一个梦。
他梦到自己有一次,去亲戚家里的时候,偷偷把自己的房契揣在身上。
因为当时监管不严格,何远在外面花了点钱,找人跑腿,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钱出来。
靠着这笔钱,何远投入股市,大赚一笔。
之后,又利用低利息,零首付,圈了不少房子。
说起来复杂,其实操作起来挺简单。
比如一套一百万的房子,首付最低的时候,只需要两成,也是二十万。
当时中介推出了一种零首付的方式,就是制造两份阴阳合同,一份是贷款合同,把房子标价成两百万,这样首付四十万,他可以贷款一百六十万。另一份合同,才是房东与购房人真正的合同,其中标注的是真实的售卖价格。
等到贷款下来后,其中一百万全款付了房钱,手上还能剩下六十万。
据说当时炒房的人,不少都是用了这种方式。
不然哪儿来那么多有钱人。
靠着这样的手法,何远空手套白狼,名下多了几十套房产。
甚至还将其中不少钱,投到了股市当中,赚的盆满钵满。
等到何远醒来时,他还在回味。
梦境里的他实在是太有魄力,太大胆了。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种手法,但真正敢这么玩的没几个。
因为那笔钱并不是不还的,你必须得保证你投入到其他地方的钱,增值的速度快过你银行利息,你才能保证盈利。
否则一旦亏损,瞬间“富翁”变“负翁”,平白背上上千万的负债。
当然,那个时候市场环境还很好。
不管是股票还是炒房,甚至就是做点小投资,都几乎稳赚不赔。
也因此这样,梦境里的那个他才能够大杀四方,短短几年时间,积下数亿家产。
换了现在就不行了。
先不说现在市场环境有多差,投什么死什么。
哪怕是去年还很火热,“买到就是赚到”,“新房二手房倒挂,抢一套赚一倍”的房子,现在也遇冷了。
厦门万科别墅五折抛售,五百多万的别墅,现在两百多万就卖了。燕郊房产更是直接腰斩,原本之前都快要冲到三万五的均价,硬生生跌回了一万五,还有价无市,那条著名的中介一条街都快搬空了。
何远有好几个同事的房子,都套在手上了,根本没人接盘。
至于股市,更是一路草原。
“十一”之后一路跌下两千五百点,哀嚎一片,血流成河。
年初还炒的特别火的区块链,币圈,现在也偃旗息鼓了。要不是偶尔还能看到一些抛售的消息,何远都以为他们死了。
贷款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资金监管,打击阴阳合同,提高银行利息。
连上市企业,都不一定能贷到多少钱,许多房产企业只能需求海外融资,就这样,还被中央给卡了一道,都快成被渴死的金鱼了。
更何况是普通个人。
再说了,这么冰冷的环境下,投什么能赚到银行利息?
不过,何远在梦境中找到一本房产证。
这一次,何远没有当做玩笑,而是仔细回忆了一番。
在梦境中,他花了钱,将这份房产证寄放在一个公司。将其中的信用凭证,账号密码,打包放进了一个邮箱。
何远按照记忆,登录网站,用梦境里的账号密码登录邮箱。
在邮箱中,他果然找到了那个凭证,还找到了一个房产证的复印件。
按照寄存公司的规矩,何远经过一系列认证之后,让对方将房产证快递到老宅子。
做完这一切后,他瘫倒在床上,点了一支烟。
现在,何远有些相信梦境里发生的一切了,不然那张银行卡,那个房产证,还有那个转账信息,根本无法解释。
可是何远不明白,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有另外一个他,那现在的他,是什么情况?
平行空间吗?
但哪怕是平行空间,也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他啊?
还是说,自己其实穿越了,现在自己其实在另一个世界。
可是这样也说不通。
他的经历,他的人际关系,他的东西,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反倒是那银行卡和房产证,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
何远想不明白。
算了,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何远摇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抛出脑海。
相比之下,他对突然多出来的那套房子,更感兴趣。
那可是北京的房子。
看房产证的复印件,那是一套位于cy区,近五环,望京那一块的一套小三居。
梦境中,他是在零七年那会儿股市赚了钱后,就在望京买了这套房子。
当时望京还没有起来,周围都比较荒凉,价格也不高,均价才七八千。何远一整套下买来,一共才花了不到八十万。
不知道现在值多少钱。
何远干脆拿出手机,进了某家app,查了一下小区现在的价格。
看到价格的时候,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小区均价八万五,看挂牌,还有不少上十万的。
何远又看了一下最近成交记录,最新几套成交的房子,均价最低的一百七十平,每平米六万五,总价一千零九十五万。均价最高的九十二平,每平米十万零六千五百元,总价九百三十万。
何远那套房子有一百来平,取一个中间值,八万一平,总价也接近九百万。
靠着这么一套房子,何远就成了千万富翁了?
何远有些不敢相信。
难怪说,中国近几年最赚钱的行业,就是炒房。
一套原价八十多万购入的房子,只过了十年,就暴涨到了八九百万。
整整翻了十倍!
恩格斯曾经说过: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能铤而走险;
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而炒房,却是百分之一千的利润!
关键是,它还没有被写进刑法里!
何远记得看过一个文章,里面说,其实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几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像改革开放那会儿,开个小卖铺都能赚几套房钱。
后来国企改制,无数人下海经商,赚的盆满钵满。
零七年那会儿,股票大热,无数人靠着炒股发家致富。
再之后的互联网浪潮,开个盗版网站都能年收入几千万甚至上亿。
再后来,做淘宝赚钱,玩游戏赚钱,甚至就连录个视屏,开个直播,都能赚钱。
这世界上不缺乏赚钱的机会,只缺发现机会的眼光。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国家的发展,到底是给了大家机会,让大家有更多方式去改变命运。
相比起来,无论你怎样努力,都没有上升的空间,才更加让人来的绝望。
想通这点之后,何远的心态平静下来。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也成了这“风口上的猪”的一员。
这套价值近千万的房子,给了他好大一个“惊喜”。
而且按照他梦境里的记忆,这一套房子作为他的第一套房子,具有很高的纪念意义,因此虽然早就装修好,但一直没有租出去。
那个时候装修也不贵,全套下来,也才花了十来万。
换成现在,光是装修费,都得砸三四十万进去。
可惜何远已经不在北京了,不然他一定会过去看一看。
消化完这个“惊喜”,何远又想到另一件事。
从第一张银行卡开始,到现在的房产证,他陆陆续续接收到了另一个自己的“财产”。
但何远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这到底是随机的,还是说有一定的触发条件?
如果是随机的,那是不是自己随时都可能睡一觉起来,然后手上就能多一笔巨款?
如果不是,那自己到底有什么触发条件,有没有规律可循?
自己能不能从那些记忆碎片,获取一些讯息?
何远可是记得,自己名下的房产及存款,远不止这点数。
虽然何远并不图谋那些财产,但他并不喜欢不受控制的感觉。
对了,还有个事儿。
想到那件事,何远身子顿了一下,灭掉香烟,穿上衣服出门。
等他从医院出来后,看着手上病历单,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
从照片上看,何远脑海里的那颗肿瘤又小了不少。
听医生说,这肿瘤要是再小一点的话,可以做手术了。
上次何远就发现,自己做了这种梦后,醒来去医院检查,肿瘤就小许多。这次又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何远可不认为这是个巧合。
何远也曾想过自己的未来。
读书那会儿,不知道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做什么样的工作。
长大后,会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出成绩,什么时候能够升职加薪。
再后来,工作太忙,加上飙涨的房价,何远已经渐渐不再去幻想。
直到知道自己得了脑瘤后,何远仿佛觉得天都快塌了,什么也不想想,什么也不愿想。
可是现在,何远又可以开始想了。
自己是不是能痊愈,自己是不是,还能活下去?
第二十五章 欲戴王冠
(全本小说网,HTTPS://。)
老宅子也装修的差不多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还剩下一部分尾款没有结账。
时间还早,何远顺路去师姐那里把尾款结清。
等何远走到师姐店铺的时候,里面传来一阵嘈杂声。
“丁博,我跟你说,没有钱,你杀了我也没有!”
“不可能,我听说了,你刚才接了几个活儿,怎么可能会没有钱!”
争吵的声音从店铺里传来。
何远抬起的脚步顿了一下,下意识就想转身离开。
他觉得自己挺倒霉,两次来都碰上他们的家庭矛盾。
但换个想法,也许不是他凑巧。
而是他们每天都是这么过的呢?
这么一想,何远突然觉得师姐其实也挺可怜。
店铺里的声音越来越头。
何远往里看去,就见到两人扭打成一团。
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在旁边嚎啕大哭。
何远认出来,那是师姐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出来的照片。
是她的女儿。
不管人家夫妻过的怎么样,至少孩子是无辜的。
何远叹了口气,走进店里,将小女孩拉到一边,柔声细语道:“囦囦乖,不哭。”
正在打架的两人冷不丁见到有外人,都停了下来。
男子瞅了瞅何远,不认识,盯着看了两眼后,扭头对师姐道:“总之,我今天晚上过来,一定要拿到钱!”
丢下这句话后,他甩门而去。
另一边,师姐擦了擦脸,吸了一口气,脸上挂出一丝强笑:“小远,你怎么过来了。”
何远站起来,习惯性的想要掏烟,看到一旁的小女孩后,又停了下来。
“房子翻修完了,我过来付尾款的。”
“装修完了吗,你已经检查好了吗。”师姐一边说着,一边将小女孩拉到一边,轻声安抚。
“差不多吧,可能还有些细节,有问题的话我再找你。”何远说着,掏出了手机,“扫这个二维码没事吧?”
何远指了指桌上,上面贴了两张付款的二维码。
“没事。”师姐头也不抬的说道。
正当何远转账的时候,一个阿姨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看见店里一片凌乱,阿姨气道:“那个混蛋又过来要钱了?”
师姐倒是面色平静,还往何远方向看了一眼。
那阿姨反应过来,将师姐拉到一边,小声道:“我就跟你说了,这种人渣,一旦缠上了就甩不掉。现在好了,他这是赖上我们家了啊。”
阿姨痛心疾首。
师姐和她小声聊了几句,就听阿姨点头,转身对小女孩道:“来,囦囦,过来,跟婆婆回家去玩。”
小女孩抽泣着,被她婆婆接着手,出了店门。
等阿姨离开,何远才拿着手机,朝师姐晃了晃:“已经转过去了,你检查一下。”
师姐揉了揉红肿的眼睛,对何远道:“我看到了。”
沉默了一会儿,她对何远道:“这次让你看见笑话了。”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何远道。
这次他终于掏出烟来,给自己点上。
看了眼师姐,何远又抽出一支给她。
给师姐点上烟后,她抽了一口,吐出烟气。
烟雾朦胧下的她,看起来有种颓废的性感。
“小远,今天有时间吗,陪我去喝酒。”师姐幽幽道。
“你不看着店面?”何远指了指满屋子的狼藉。
“回来再说吧。”师姐捋了一下凌乱的头发。
何远眨了眨眼睛,“嗯”了一声。
搭着师姐的车,两人来到了酒吧一条街。
这附近本来是有名的好吃街,也就是小吃一条街。
何远小的时候,谁家要是请宵夜,基本上都会到这里来。
不过因为晚上太热闹,再加上油烟味过重,小棚子占道经营,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于是在周围居民的投诉下,这条街最终被拆除了。
这里是老一辈人的回忆。
好吃街被拆除后,附近的房子也跟着被拆迁。
新建的街道,还是准备做服务行业,于是建了很多酒吧。
不过作为市里关注的项目,这里显然不能做什么声色场所,于是新开的酒吧,基本上都是清吧。
做了两年,酒吧没有做起来,再加上muse等品牌的入驻,于是这条街的人气渐渐消失。
许多商贩重新做起了餐饮行业,几年下来,倒是做的有声有色。
何远点了一个干锅,又点了几个小菜。
递单子的时候,师姐叫住服务员,要了一箱啤酒。
服务员看向何远,何远挥了挥手:“来一箱吧,要冰的。对了,先上一下凉菜。”
酒很快上了。
服务员询问要不要开酒,师姐挥了挥手。
等服务员离开后,师姐挑了一瓶酒,拿了一根筷子。
一头卡主瓶盖,一头搭在左手大拇指上,右手猛地筷子上一拍。
“啪”的一声,啤酒瓶开了。
师姐若无其事的拿起第二瓶,用同样的方式开了酒。
然后师姐挑了两个酒杯,将杯子满上,端起其中一杯一口饮尽。
何远看了下师姐的手指,白白嫩嫩的,上面只有一道红痕。
何远挺佩服她们这种开酒方式的。
他见过很多人开酒,有用牙咬的,也有用打火机撬的,都很帅。
不像他,只能老老实实的用那种小启子。
师姐连干三杯,何远将凉菜往前推了推,道:“吃点菜吧。”
“想笑就笑吧。”师姐道。
何远夹菜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若无其事的放进碗里。
“是不是觉得我很可怜,摊上这么一个男人。”师姐道。
“为什么这么说。”何远道。
川菜大都比较油腻,所以配上的小菜都比较爽口。
何远胃口不太好,所以他比较喜欢吃小菜,开胃。
“没事,我已经习惯了,反正身边人都这么觉得。”师姐笑了笑,脸色有些疲惫。
“为什么这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何远吃了两口,放下筷子。
“不然呢?跟别人解释,我很好,我没事,你们不用关心我?”师姐冷笑。
“那别人只会认为你在逞强。”何远道。
师姐看了何远一眼:“你知道的挺多的。”
“习惯了。”何远耸耸肩,“我妈走得早,小时候家里聚餐,几乎每个亲戚都会跟我说,小远啊,你真可怜啊,你妈走的那么早,这些年苦了你了。”
何远端起酒杯,一口饮尽:“有时候我觉得挺烦的,我说其实我还好,他们就会拿一种很奇怪的眼光看我,然后在后面窃窃私语。要不就是‘这孩子,真懂事,可惜了’,要不就是‘这孩子真冷血,他妈走了都不伤心’。我发现了,其实不管你怎么说,说或是不说,诉苦,或是不诉苦,在别人嘴里,都有可以议论的地方。”
“他们就是闲得慌。”何远放下酒杯。
“一开始我心里也很烦,好不容易忘记一些东西,被他们一提,又重新想起来。我甚至觉得,你们既然那么想知道是什么感受,那干脆死个爹妈尝试下,不就知道了?”
“但长大一点又觉得,嗨,戾气太重了,不能那样。”
“但那些人,真的很烦。”师姐握紧了杯子,胸口一阵起伏。
“其实见的多了,也就那样。”
“我有个同事,北京人,技术员,一五年那会儿在北京就有三套房子了,自己又是技术总监,几年前工资就三万五了,再加上自己带了个团队,在外面接点活儿,一个月下来有小十万。”
“有房有车有女儿,很幸福了对不?”何远摊问。
师姐点头。
“按理说,他收入这么高,日子应该过得很潇洒吧?不过从我认识他到现在,五六年了,除了前阵子我离开北京时,请我吃了一顿饭外,我都没见他在外面吃过饭。”
“他跟我说,他可穷了,衣服一年都不敢买一套,有车子,但不敢开,油费太贵,都是开到地铁站附近,在路边找个地儿停着,然后坐地铁上下班。”
“我问他为什么过的这么拮据,他说穷啊,女儿一个月的开销,伙食,医药费,和各种培训班,就要三四万,再加上要还房贷,车贷,每个月基本上都是月光。自己的收入,不是投在女儿身上,就是投在房子身上,一分钱要掰成两分花。”何远又夹了一口小菜。
师姐一口一口的喝着酒,一脸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她才抬起头:“你这是在安慰我?”
“安慰你?不不不。”何远摇了摇头。
“我只是想告诉你,其实大家都过得半斤八两。”
“人嘛,总是习惯把光鲜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
“有些人能看到好的一面,觉得,哇,人家那么努力,我也要向他们学习。有些人嘛,就看到阴暗的一面,什么‘她能上位,肯定是被潜规则了’,要不就是‘长得那么漂亮,还不是要被男人操’,或者‘努力有什么用,还比不上别人两套房’。这种人,因为自己也就那样了,所以他们觉得其他人就应该比他们更惨,看到别人出事,他们就觉得特别开心。”
“我比较喜欢看美好的一面,你会觉得,哇,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能这么幸福吗?”
“对的,他们过得比你想象的还要幸福。”
师姐愣了一下。
“他们摄影,攀岩,学游泳,弹吉他。他们开公司,做设计,忙方案,接工程。他们努力的去提高自己,在外人面前活得光鲜亮丽,即使遇到过那么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人们只会觉得,诶,成功的人就应该是这样。”何远道。
“成功学里总是会告诉你,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呵,都是扯犊子。其实大家都过的差不多,有些人让你看到,有些人让你看不到,总有小人在你背后议论,他们自己过的不好,还不希望别人好,你在意了,就中招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能影响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