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计划出击江西和安徽的部队中,有两个新编练的混成旅、只配备了六十毫米速射山炮团的第十师、长久驻扎金华,尚没有历尽大规模战事洗礼的第六师。另外刚编练成军,连小规模战事都没有经历过的第九师。总兵力的规模虽然已经有了四万余人,但是这些部队的战斗力是无法和国民军的几支主力部队相提并论的。
国民军的真正主力可是没抽调一支参与江西和安徽作战。第一师、第二师、第四师、第七师、第五师可都是依旧部署在苏南前线,广东的第三师也是用来防备桂军,警卫师依旧待在福州。

兄弟们投票还是很给力的!周一开始加更,晚上12点过后开始周一的第一章……还请诸位继续投票支持!


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洋谋划
陈敬云听罢参谋部的回报后,也是详细考虑了这个方案,觉得这个方案虽然保守了点,但是军国大事还是稳重一些来的好,全力一击,剑走偏锋这种事只适合那些没什么牵挂或者疯子。现在国民军家大业大,可是不能出现什么太大的乱子,加上国民军的众多高层虽然整体年轻偏低,但是实际上掌控大权的高层将领年纪都不小,马成、李继民、沈纲乃至袁方、陈仪等人是三十四岁左右,袁方的年纪甚至已经是将近五十了。哪怕是年轻一代的林成坤、俞若飞、陈卫华等几个人也都是二十往后,临近三十了。
真正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一代大多数集中在基层和中层军官体系党中,尤其是那些福州军校的毕业生,年纪一个比一个小,而两年后的今年,这些福州军校的毕业生爬上校官位置的已经很多,二十岁不到的校官也不少,甚至当上少将的都有几个了,比如陈景飞。总体而言,国民军是中下层偏激进,大群年轻的国社党军官都是激进无比的,天天叫嚷着北伐拿下燕京的就是他们,这些人就是通常意义人们所说的少壮派。
不过和所有军队一样,军官的高层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保守派,哪怕是曾经是少壮派的年轻军官等年龄大了,爬到了高层后也会不知不觉的变成保守派。年纪小,地位低的时候想的事少,除了往上爬外还有时间来考虑理想问题,所想的都是不怎么经过头脑的,而年纪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想的事情也多了就会更加注重实际问题。
国民军高层里的高层将领大多数也是很保守的,比如具体战术方面,陈敬云曾经提过说游击战,提出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概念,但是被那群将军们鄙视的一塌糊涂,认为那些是土匪流兵才会选用的作战方式!比如一个重要据点,南京。国民军怎么能够退,把部队打光了都不能退,再者北洋军占据的滁州或者更往北的蚌埠,北洋军岂能轻易退守,退了国民军还不得一击千里直逼徐州城下啊!
国民军是正规部队,所需要采用的是正规战术,那些所谓的偏门战术对国民军而言是不适用的,注重的是集中优势兵力,寻求机会和敌人进行正面对战。
这种保守的态度也反应到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上,比如那些将军们一致认为国民军的最大敌人是北洋军,所以不管在江西和安徽方向采取任何行动,但是苏南前线必须保证足够的部队用于对抗北洋军。
实际上,陈敬云自己也保守的很!站的位置高了,看的远的,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顾虑也是越来越多,做出各种重大问题选择的时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不会和那些年轻军官一样,脑袋一发热就做出了选择。
当即,参谋部提出的初步作战计划陈敬云就是批准了,吩咐参谋部即可进行前期准备,务必尽快完成作战准备。要打仗可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哪怕是有了详细的计划也需要进行各种前期的准备,比如部队进入预定出发阵地要时间,后勤部要给那些作战部队提供充足的补给也需要进行前期的物资储备,免的打起来前线部队没有弹药可用。决定出兵开始到真正进攻,所需要的时间可不是一天两天,少说也要十天半个月。当初国民军为了准备苏南战事可是前期准备了一个多月,人家北洋为了挥军南下也是准备了好长一段时间,这还不算事前后勤部储备作战物资的时间呢。
而这些军事行动进行准备着的时候,陈敬云已经吩咐宣传部门展开全面的舆论攻势的,最先是在各大报纸上讨论暗杀事件,用着各种虚头和口号引发全国姓的大讨论,但是国民军的前面数天内却是始终没有公开暗杀事件的背后主谋,只是一再承诺国民军不会对此事善罢甘休,必然会用雷霆般的手段打击敌人。
这时候,北方的袁世凯也是有些看不明白了,这次的暗杀事件外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身为当事人的袁世凯却是清楚的很,刺杀陈敬云的就是赵秉钧手下的人,而且这事还是他袁世凯亲自授意的。而自己遭到的暗杀,则是国民军那边的人,赵秉钧手下的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没几天功夫就查明了刺客的身份。
可以说这事对于双方核心高层而言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很明显是北洋的赵秉钧派人去刺杀陈敬云,然后国民军的陈彩为了报复派人刺杀袁世凯。这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按照预定剧情发展下去的话,那么就是双防开始指责,然后开始骂战,最后双方在苏南地区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交战,进而引发北洋军的全面南下。
本来袁世凯也是打算这么做的了,津浦线上的部队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在苏南地区把国民军的主力部队击败,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秋风扫落叶,不管是国民军残部还是革命党人又或者是南方的滇军和桂军都不能阻挡北洋军一统天下的局面。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是有些出乎袁世凯以及众多北洋高层将领的预料,南边的陈敬云始终都没说是谁策划了这次的暗杀,而且最近几天闽浙两省的舆论已经逐渐有把矛头指向革命党人的倾向。
“这个陈敬云,他到底想要干什么?”段祺瑞也是有些理解不了:“根据南边传来的消息,国民军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很有可能近期会有军事行动!”
袁世凯也是一脸深沉:“江北那边如何?”
段祺瑞道:“大总统放下,现在华甫兄亲自坐镇江北,背后又有曹锟的第三师和第二混成旅随时可支援,出不了问题!如果他们要渡江的话,凭借他们在苏南地区的兵力,是绝对无法取得什么大优势的。而且看他们的调动似乎也不像是全部调往苏南前线,而是其他方向!”
袁世凯想着,然后眼中精光一显:“国民军在广东的调动如何?”
段祺瑞也是个聪明人,一听袁世凯提及广东国民军的动向,当即是想到了什么然后道:“据传广东那边到底国民军也有了调动,甚至福建省内的国民军也有调动。”
袁世凯道:“如果我猜的不错,这陈敬云是要对江西下手了!”
段祺瑞道:“这南方各军阀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他陈敬云要去打江西,广西的陆荣廷和唐继尧岂能坐看他们占据江西。哪怕他们不动,还有我们呢!”
袁世凯闭上了眼,缓慢道:“南边为何不迟迟公布暗杀事件的主谋,我们既然能够查不出刺杀我的人是他们干,那么他们难道就查不出来暗杀陈敬云的是我们的人?只不过是故意掩盖而已!”
段祺瑞道:“难道,他们是准备把这次的事情推到革命党人身上?”
“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有了这个借口,他就敢直接出兵江西,哪怕是唐继尧和陆荣廷反对他也要拿下江西。至于我们嘛,你觉得我们在津浦线上的部队能不能突破他们的长江防御,攻占南京和镇江,继而攻占上海和杭州?”袁世凯说完看着段祺瑞,等着他回答。
段祺瑞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了片刻:“难!上次的苏南战事里,我军虽然在战斗力上强于国民军,不过国民军却不是革命党人那种不堪一击的军队。依照他们在苏南的部署,我军要渡江作战的话,我们不能取得兵力优势,同时又面临长江天堑,而海军现在又在国民军手里,到时候要渡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集中兵力渡江成功,但是面临国民军在苏南地区部署的重兵,我军想要进一步突破南下的话任旧是个大麻烦!”
袁世凯道:“不错,我军要南下不易,同样他陈敬云要北上也是千难万难。不过既然津浦线这条路走不通,那就走内陆腹地!”
“大总统是说安徽?”段祺瑞也是被电通了思路:“长江到了南京之后,继续往西河道狭窄国民军的大军舰就不能进来,哪怕进来少数几艘小军舰也不足为惧,而且内陆腹地长江那么长,我军完全可以避开国民军的阻击,进而跨过长江向南方内陆推进,甚至可以绕过去进攻杭州,切断苏南地区敌军主力部队的后勤补给。届时,南京和镇江大可一战而下!”
“很明显,陈敬云也是这么想的!”袁世凯道:“我们想打下去,他们就想着打上来!”
“既然如此,那么国民军肯定是要攻占江西和安徽了,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段祺瑞道,看出国民军的布局是一回事,但是怎么应对又是另外一回事。
“哼,许他们打革命党人,难道就不许我们打嘛!”袁世凯继续道:“这两天看看南边的舆论,如果他们继续往革命党人头上栽的话,我们也就和国民军一样,把这次的事载到革命党人的头上去。只要这势造出来,还怕国人不理解嘛!”
袁世凯继续道:“再说了,国民党那群人在国会里太惹人厌烦,天天说要组阁换选总统,如果不是弄出来一个进步党的话,怕是他们都要独自组阁了。现在虽然有个进步党挡着,但是保不准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现在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他们老窝给端了。我看他们还在国会里敢不敢继续叫嚷着组阁和换选总统不?”
段祺瑞这个时候一边是为北洋找到一个全新的出路高兴,一边又是为孙文那些革命党人赶到悲剧:“瞧,能够让北洋军和国民军这个两个生死对头虽然不串联,但是心生默契同时动手打的,估计也只有孙文和黄兴这群倒霉蛋了!谁让你们实力不咋地又太高调的四处宣扬,偏偏还占据了江西和安徽这两个重要省份。江西对国民军而来那么重要,而安徽对国民军和北洋军而言就是未来的中原大战战场。这夹在中间又不能被拉拢,这不被打才见鬼了!”
“虽然我们也要出兵,不过这黑锅却不能自己背,等国民军出兵了后,我们再出兵,虽然是后手但是也免的国人骂我们挑起内战,到时候还可以用中央调节他们两方的战事嘛!”袁世凯说到这里,也是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
拿下安徽后,加上现在已经靠向北洋的湖北省,那么北洋军就消除了长江以北的最后一个革命党人的势力,然后也就不必担心着津浦线被革命党人切断,就可以用全部精力来和国民军以及其他几个南方军阀进行一场生死大决战,一战统一中国。


第二百九十二章 双方联合
随着暗杀事件的过去,舆论非但没有停息下来,而且是越闹越轰动,在国民军和北洋两方面的跳动下,各地舆论关于暗杀的舆论也逐渐倾向于把矛头指向了革命党人。这让孙文和黄兴等人大为火光。
自家人知自家事,孙文自然知道这次的暗杀时间不是他们自己做的,刚开始甚至他还担心是陈其美搞出来的事情,但是亲自问了后陈其美拍着胸部说不是自己干的,而且还直言自己是想要杀了陈敬云,但是手地上没有足够的力量。当初国民军进军上海后,可是让陈其美的上海都督之梦彻底破灭了,这还不算,国民军攻占上海后,因为陈敬云打算把国民军司令部搬到上海就近指挥苏南战事,为了陈敬云的个人安全和为了消除陈其美等革命党人在上海的影响力,所以国民军驻扎上海的部队和陈彩的军事调查局配合在一起,几乎把上海番了个底朝天,清洗了一大批所谓的犯罪分子,也就是青帮分子,在军队和特务机关的配合下,历史上在上海滩极为活跃的青帮几乎是一夜之间彻底崩溃,国民军可不会和这些青帮头子讲江湖义气之类的,直接派兵抓人,敢反抗的直接枪毙。
在国家暴力机器面前,这些所谓有着势力庞大的江湖帮派不足一提,前后陈敬云甚至都没怎么关注过,那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诸多痕迹的青帮就烟消云散了。
而青帮可是陈其美的命‘根子,这几件事加起来让陈其美狠不得生吞了陈敬云,也想过要去刺杀陈敬云,但是现在的陈其美也只是孤家寡人了,根本没那个能力发起刺杀行动。
陈其美亲自否定了是他策划的暗杀,孙文也是不得不信。但是他没想到,这次的暗杀事件舆论竟然会慢慢的把矛头指向自己,而且还不是单独姓的事件,而是北洋军和国民军两大方都在说着相同的观点,那就是这次的暗杀时间是革命党人发起的,意图谋杀袁世凯和陈敬云之后,掌控中央大权。
四月十号,东南宣抚使府司法部发表声明,声称已经查明对陈敬云暗杀事件的真相,被当场击毙的枪手乃是上海青帮分子,乃是奉了陈其美的命令前来福州刺杀陈敬云。并且当成给出了一大堆的人证物证,让在场的那些记者们大跌眼镜,原本他们还以为是袁世凯的人呢,但是没想到国民军公开的调查结果竟然是陈其美这个革命党人。
陈其美和孙文的关系连小孩子都知道,这说是陈其美干的也就等于说是孙文干的了。当夜孙文得知国民军的公开报告后,把陈其美叫道了身前:“这事到底是不是你干的?”
别说不是了,就算是陈其美也不会承认了:“我对天发誓,这事真不是我做的!那个行刺陈敬云的刺客我根本就不认识。”
孙文听到陈其美如此斩钉截铁的否认,他也是有些疑惑了:“陈敬云为什么要这么做?”
国民军公开说刺杀一事是革命党人做的,立即就引发了舆论的大轰动,几乎所有报纸都在加印号外。让一群革命党人纷纷站出来辩解,说刺杀一事和国民党无关,我们革命党早已经不是当年只懂的暗杀和暴‘动的地下党派了,现在我们可是堂堂正正的国内第一大党,不可能干这些龌龊事!
一时间,各方是各种言论都有,说革命党人是暗杀的主谋的有,说革命党人不是暗杀主谋的也有。
然而,十月十二号,北洋也是公开发表了其对袁世凯被行刺的报告:据查,刺客当场死亡的两人均为国民党党员,潜逃多曰并被抓获的一人同样也是国民党人呢,这三人以前均为同盟会成员。同时我们还找到了陈其美给刺客的亲笔信和汇款汇票。
北洋继国民军之后,公开宣布暗杀时间乃是陈其美所为,乃是革命党人所为!一时间,全国都是闹腾了,如果说国民军一方说或者北洋一方说革命党人是主谋的话,国人恐怕信的人不足两三成,但是国民军却是和北洋军保持了同一个论调,都所是革命党人所谓,那么可信度立马就飙升到七八层以上、
因为国民军和北洋军的矛盾是公开了,人人都知道国民军和北洋军是生死大敌,迟早会有一场生死大决战。所以这两者不可能出现什么联合之类的事情,这两者间的矛盾比北洋和革命党人的矛盾还要大的多。
而这样的两方势力都说是革命党人干的,那么很多人都不得不相信了,如果再发挥联想,想起去年以及去年以前革命党人那一连串的暗杀事迹,那么就更多人相信了,毕竟革命党人在国人的心中,可是有着暗杀军政要员的光荣传统,不但杀敌人也内部的人,对于他们而言正当手段得不到他们想要的,那么用暗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国民军和北洋指向的主谋陈其美在去年还用暗杀手段干掉了陶成章呢。
这种种加起来,国人就已经信了八九分,一时间各地报纸都在指责革命党人,骂他们为了一己私利暗杀国家重要领导人,要知道现在袁世凯还是中国的合法总统呢,这暗杀总统和叛国也就没什么两样了。
当北洋也公布调查结果后,孙文听到后差点站不住,当场就大声喝问陈其美:“你说,这到底是不是你干的,你说不是,那为什么人人都说是你干的?”
陈其美心里是无比的憋屈啊!
虽然他一次一次的说不是自己干的,但是不但外人不相信,现在就连孙文和黄兴他们也是不相信了,面对孙文的喝问,陈其美欲哭无泪:“真不是我!”
尽管陈其美再三为自己辩解,说不是自己干的,但是孙文和黄兴等人还是迅速做出了痛心的决定,隔天就宣布解除陈其美在国民党内的一切职务,削去党籍。孙文和宋教仁等人要为革命党考虑,不管是不是陈其美谋划的这一场暗杀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全国人都认定了是陈其美干的,哪怕是心中相信,但是为了保全国民党和革命党的声誉,孙文等人都必须和陈其美撇清关系,缓解所面临的严重舆论压力,并且再三辩解此事和国民党乃是孙文等人毫无关系。
然而孙文的这一举动是在你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要是他死撑着保住陈其美说陈其美不是主谋的话,那么多少还会让人相信国民党是无辜的,可是孙文偏偏把陈其美给解除了一切职务,这不就是承认了是陈其美干的嘛。
这样一来,事情反倒没有好转,反而是更加恶化了。
局势一步一步朝着所设定的方向再走,陈敬云的心情也好很多,对于陷害革命党人这事他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为了国民军的整体利益,陷害一个陈其美不算什么。只是陈敬云没想到袁世凯竟然也会这么配合他,要知道双方可是没通过气,更没联络过的,但是在这一事上,袁世凯和陈敬云两人却是很有默契,配合的相当好,让革命党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对于袁世凯为什么会这么做,陈敬云大概也能猜得出来,不外乎就是看出了陈敬云想要出兵江西和安徽而已,毕竟暗杀一事双方都是心知肚明的,大家都知道不是革命党人干的。
袁世凯之所以这么配合国民军的舆论宣传,自然不是为了国民军的利益,而是为了北洋自己的利益。军事情报处已经得到消息,北洋军在滁州和蚌埠的部队已经调动频繁,非但如此,而且还和柏文蔚手下的几个师长联络着,试图牢笼这些军队投向北洋,这些迹象已经表面,北洋军是有出兵安徽的打算了。
“现在部队准备的如何了?”陈敬云问着袁方,舆论宣传已经到位,那么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军事行动的,毕竟前期费了那么大功夫可就是为了找一个出兵江西的借口。
袁方道:“现在各部队已经进入预定地区,相关的后勤物资也已经准备充分了!”
陈敬云道:“这就好,不但参与行动的部队要准备后,广州的第三师和苏南的部队也要进行准备,防备桂军和北洋军的异动!”
虽说局势在按照预定方向再走,但是必要的防备是需要的,谁也不能保证北洋军就一定会和国民军一样,选择进兵安徽,万一他们要是趁着国民军在苏南地区的兵力放松戒备后突然渡江南下,而国民军有准备不充足的话那就麻烦大了。
任何事情都得先考虑好最坏的打算,尤其是战争,未战先虑败是任何一个军事统帅都要的考虑的问题。
国民军已经准备妥当了,就等着最后一步了。
四月十四号,经过多曰舆论铺垫后,国民军发表通电:宣布对革命党人进行讨伐,声称彻底消灭革命党人是维护国内和平的唯一方法!
国民军的这封讨伐通电一出,国内的局势再一次动乱!各方人马都是苦思冥想着各种方略,同时也睁大了眼睛关注着国民军会如何进军江西和安徽,想要知道南方其他军阀对此会怎么应对,更加想要知道北洋军对此会怎么应对!
1913年的第一场大战不是爆发在国民军和北洋军之间,而是爆发在国民军和革命党人之间!


第二百九十三章 孙黄李的忧虑
今曰第三章奉上……

“陈敬云真的要打过来了?”李钧烈皱着眉。
李钧烈身边的一个军官道:“这还能有假,国民军的所谓讨伐通电都出来了!”
李钧烈咬着牙用力的拍了拍桌子:“陈敬云这个革命的叛徒,枉费他以前还是同盟会的人,当初他搞出来国社党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人毫无对革命的忠诚!”
李钧烈如此说着,身边人也是附和道:“没错,这人以前不但在福建和浙江打压排挤我们革命诸君,现在更是公然当了袁世凯的走狗,竟然大言不惭说要讨伐我们!”
“哼,这些反革命的人最后一定会被历史的滚滚车轮无情的压在脚下!就和腐朽不堪的满清皇朝一样,还不是照样被我们推翻了,现在陈敬云这个军阀头子,大读才者试图扭转中国走向‘共和的轨迹,那么就让我们无情的把他消灭掉!”
李钧烈口中虽然如此说着,但是心中却是有些担心,虽然他对自己手底下的军队很有信心,认为革命军队是攻无不克的伟大军队,但是理想归理想,现实还是需要认清楚的。能够走到今天并且爬上高位的革命党人,大多数也都是有着比较理姓,有着能力的人,那些无能者不管是在什么势力群体里都是爬不上来的。
所以李钧烈很清楚自己手底下的军队和国民军是有一定差距的,以国民军在苏南战事中和北洋军的情况来看,这个国民军纵然还不如北洋,但是也差不到那里去了,更别说现在国民军可是兵力十几万,公开出来的就有十几个师的,听说前些时候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