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大功和危险面前,唐强考虑了足足半个小时,最后还是一咬牙下令继续进攻!
今天不能捞一件大功的话,以后见到同届同学岂不是每个都要向他们敬礼?不管是为了家族利益还是个人荣誉,他唐强都不想发生这种状况,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他采取了他认为中的险!
决定了后,他一边命令一连和二连继续进攻,然后命令三连和四连严阵以待,预备可能出现的变局!
事实证明唐强多虑了,国民军的部队得到唐强的命令后再一次发起进攻,然后迅速的击溃了苏军冲忙组织起来的第二道防线,随后一路进攻,那数百的苏军死伤的死伤,逃的逃,不用两个小时就已经彻底崩溃。
下午三点四十分,唐强已经带着部队走进了当涂县城!此时的唐强脸上带着浓浓的喜色,对传令兵道:“向团部报捷:我部已经攻占当涂,击溃敌军一营五百余人,打死打伤两百余,俘虏一百余,逃者不足百人。并且已经做好迎接团部主力的准备工作!”
这个战报被传令兵送到了第五十二团团部后,第五十二团迅速通过无线电把消息回报给了第九师庄先河,而庄先河也是第一时间给福州报捷:“我部第五十二团下属第一营唐强部已于今曰下午三时攻克当涂,歼灭敌人五百余,自损不足二十。”
这份战报就这么一路传到了福州司令部,然后晚上就到了陈敬云的桌前!
“这个唐强是?”陈敬云脑子也不是计算机,自然记不住那么多的人们,国民军里众多中高级将领都难以记住了,更不用说这个少校营长了。
身边的袁方早已经准备好了,来之前就调查了唐强的相关履历:“唐强是唐经理的二子,福州军校三期生,历任第二师排长、连长,苏南战事后积功调任第五师任职少校营长!”
这个履历里的积功一词也是有些意思的,那就是说没功劳但是有苦劳,用时间来积累了苦劳后才得以晋升。如果是立功的那就是立了军功而晋升,两者的含义在国民军的人员履历档案中可是完全不同。
陈敬云点头:“这次他打的还是不错的!这一仗乃是全军首捷,全军内部通报,用以激励士气!另授唐强双剑铜章,晋中校衔,任旧担任第一营营长,战后另行调职!”
为了激励士气,陈敬云很大方的把勋章都军衔都拿了出来!国民军自从去年推出双剑勋章后,虽然有部分人获得,但是由于限制太大,导致军官极难获得勋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民军推出了新的勋章制度,制定了三个等级的勋章,第三等是双剑铜章,第三等是双剑银章,第一等是双剑金章。这三个等级的勋章中双剑铜章和双剑银章全军通发,双剑金章只授予军官,陈敬云还算等时间久了,再弄出几个更高等级的勋章来,现在嘛,三个等级的就够用了。新的勋章制度推出了,旧有的双剑勋章停发,成为绝版,这让众多没有得到过双剑勋章的军官们大为遗憾。
“您看,五十二团的团长是不是也升个军衔,不然一个团两个中校的话怕是这指挥不好办啊?”袁方小心的建议着,这五十二团的团长姓;吕,虽然只看姓和袁方没半点关系,但是这个吕团长的妹妹却是嫁给了袁方的三子,有了这等关系后这个吕团长也就和袁方扯不掉关系了。
陈敬云一听就知道了袁方心里头想的什么,对于营一下的军官他不熟悉,但是对于团以上的军官他可是一个个都知道的,知道第五十二团的吕团长和袁方有关系,袁方说的军衔指挥问题也是存在。不过团长上校以上的升迁可就不是什么普通中层军官了,国民军体系里除开那二三十个将军外,就属于那批上校了。而上校团长也就是预备师长、军参谋长的人选。所以升上校也不是那么随便的事。
陈敬云也没考虑太久,只是沉吟了会道:“现在才刚开始打呢,既然那吕方之你认识,你就透个口信给他,让他好好打,打好了党和人民是不会亏待他的!”
听到陈敬云这么说,袁方脸上也是露出了喜色,这话基本上已经断定,只要这场战事中吕方之不要出大错,稳扎稳打打下去,战后一个上校是跑不掉的了!虽然亲自为后辈子弟向陈敬云求情有些丢脸甚至有些危险,但是要看什么时候嘛,现在皖南首战告捷,而且还是吕方之手下的部队打的,这时候对陈敬云说几句的话,作用还是有一些的。袁方也不傻,如果说吕方之没立下功劳,没有这场胜利垫着,他是怎么也不会说的。
等袁方出去后,陈敬云却是沉思了起来,前线的战斗他并不怎么担心,当初苏南战事对抗北洋军那么困难的时刻都过来了,现在打一个革命党根本就不用花费太大的力气,顶多就是路途远,行军的时间长一些而已。他担心的是其他的问题,比如现在国民军的指挥机构已经开始臃肿,效率已经大大下降,同时还有这个所谓的二代子弟大量充斥军中,这些人虽然也是一心为了建功立业,作战用心听命,但是他们背后都有人撑着爬起来的速度远远超过那些普通军官,这种升迁的差异会造成普通军官的不满,长久以往可不是个好事情。

还有一章呢……


第二百九十六章 时代归属
为了解决指挥机构臃肿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一次作战中,陈敬云尝试了新一轮的指挥方式调整,以前发生大战的时候都是陈敬云亲自坐镇司令部,用司令部当做大本营直接指挥各师作战。苏南战事结束后,陈敬云深感直接用司令部指挥各师作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规模越来越大的国民军了。所以才弄了军一级别的指挥机构,设置了四个军,然后这一个尝试却是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虽然设置了军一级别的指挥部,但是国民军的部队一共才十二个师又三个旅的部队,师旅级别部队的调动已经不是战术层面的事情,而是战略层面的事了,到目前为止,师级别的调动依旧是国民军的总司令部才有权调动,搞的现在的军级别指挥机构更像是摆设。
比如第三军,所辖的第三师和第十师都已经分离了,第十师已经受命进攻江西。如果说参谋部通过第三军来指挥第十师的话,那么就指挥就会太过拖延。而第四军所辖的第九师和第八师也已经分离,第九师现在已经到了苏南地区,目前正在进攻皖南,而第八师还呆在福州地区呢。
所以这样一来,第三军和第四军就已经成为了空架子。另外,苏南地区当中由于第一军和第二军共同负责苏南地区的防务,苏南那么大点的地方集中了那么多的部队,偏偏还互不统属,这样就造成了一些指挥上的麻烦,毕竟现在参谋部指挥苏南两个军作战和当初直接指挥五个师作战没有太大的区别。
另外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第一军和第二军共同负责苏南防御,也就造成了诸多麻烦事,两支部队中的高级将领闹的矛盾重重,虽然两个军长没表态,但是下面的几个师长已经把报道打到陈敬云这里来了。这种互不统属的状态在苏南地区那么严峻的状态下是非常不利的,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这也是为什么北洋军始终在津浦线只设立一个军的根本原因所在,哪怕现在津浦线上已经集中了北洋军五六万人,但是依旧全部归属冯国璋一人指挥。袁世凯不是不知道这样的状态下会让冯国璋的权势越来越大,越来越难制衡,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相比之下,陈敬云为了制衡手下将领故意弄的互不统属就落了下乘,这时间越来问题就越大。导致设立军级别指挥机构也差不多半年了,但是国民军的指挥体系并没有变的太有效率,反而是机构臃肿以致指挥效率降低了不少,甚至还不如当初司令部直接指挥各师呢。
为了摆脱这种尴尬状态,陈敬云做出了必要的调整,原本直属司令部指挥的第五师调入第二军,使得第二军拥有了三个师的编制。而已经调到皖南,负责皖南战事的第九师则是脱离第四军编制,直接归属总司令部指挥。而已经离开广东进攻江西南部的第十师也脱离第三军,直接归属总司令部指挥,将第一混成旅划入第三军编制。
这只是初步的调整尝试,为了避免编制变化过大引起那些高级将领的疑虑,同时为了编制变化而影响国民军的战斗力,下一步里陈敬云还会做出更大的调整,他是打算着等把皖南拿下后,到时候可能会继续增兵皖南并渡江进攻安徽中部地区,届时他就打算以这些部队成立一个军,负责安徽方面战事,而军指挥部也会直接抽调第二军的指挥部,马成等人也直接调过去。苏南地区只留下第一军这一个军级指挥机构,由沈纲负责苏南地区的战事,这样在长江沿线就是有两个军级指挥机构,一个军负责一条主要战线,不会相互冲突。另外,等拿下江西后,他打算用第十师为主力配合混成旅组建一个军,直接把第四军的指挥机构给搬过去。而第四军原有的第八师就归属总司令部指挥。
如果将来完成这个编制调整的话,那么就会做到一个军级指挥机构负责一个战线的战事,同时军只是一个指挥机构,下属部队可以灵活抽调,可以最大程度的减低指挥机构臃肿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前线部队的作战更灵活主动,毕竟随着国民军攻占江西和安徽南部之后,控制区越来越大,所属的部队也会越来越多,,司令部直接指挥全部各师是不可能的,而以前的固定一个军两个师也是限制太大,脱离了当初陈敬云用军来负责一个战线的本意。
当然了,为了避免调整编制影响过大,所以现在陈敬云只是进行了细微的调整,做好前期准备,等时机成熟后直接下令完成编制的调整。
脑海里想着这些事情的陈敬云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一直到夜里十点多才从书房里出来,上楼后发现林韵还没睡,而是在床上半躺着看书。
陈敬云走了过去,林韵这时候也是听见了脚步声,抬起头来看了眼:“听说前线有捷报来了?”
陈敬云点头:“嗯,打了个小胜仗!”
林韵其实对那些是不太懂的,但是也知道打了胜仗是好事,当即笑道:“怪不得你脸上带着笑呢!”
陈敬云走了过去后却是拿下了她手中的书:“说过了不用等我的,你现在怀孕了就要好好的休息!”
林韵听到陈敬云说起怀孕二字,也是露出婉约一笑:“我下午都睡了一下午呢,而且好像我又没有和他们说的一样有很大的孕期反应!”
陈敬云脱掉外衣,换上睡袍后上床,搂着林韵道:“这也不行,要好好休息!”
林韵怀孕了,三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察觉了,但是不知道为何林韵的孕期反应简直就跟没有一样,照样能吃能睡,如果不是林夫人发现林韵突然想吃酸的东西而悄悄请了医生来检查的话,估计得好几个月后才能发现。
董白氏的怀孕让林韵可是紧张了好久,她的母亲林夫人比自己的女儿更紧张,生怕还在上海的董白氏生出个儿子来威胁到自己女儿的地位,林夫人显然是把陈敬云当成了未来皇帝之类的角色,这生出来的皇帝就是皇储啊,满清皇朝倒台不过两年,不能怪林夫人有这种想法。所以经常给林韵传导各种方法,而且还弄了容易生养的滋补药让林韵吃。这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迟了些,但是总算是怀孕了。得知林韵怀孕后,林夫人比林韵和陈敬云更加高兴,听说那天她还派发了不少的赏钱。
林韵的怀孕也是让陈敬云心安不少,因为董白氏一事,陈敬云对林韵总是有些愧疚心理的,虽然他想要做什么其他人都管不了,但是心里的愧疚是有的。因为从是上海回来后对林韵是很好多,耕耘起来也是特别卖力,努力了好几个月总算是成功让林韵怀孕了。
得知林韵怀孕后,陈敬云还担心她的孕期反应会很厉害,当初的董白氏孕期反应那么厉害,看着她遭罪的模样让那他心痛又担心,加上那时候正好是苏南战事的紧要关头,那段时间他过的极为担心。得知林韵怀孕后就怕林韵也和董白氏一样吃多少吐多少,可是林韵却是没有多少的孕期反应,这两个月下来除了肚子微涨外,她是能吃能喝,半点看不出来怀孕了,和董白氏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两女的相继怀孕,也是让陈敬云有了期待,甚至想着罗漓时间也那么长了,也该在她身上下下苦功了,相对比董白氏和林韵,罗漓过的更苦一些。她的身份本来就是婢女,虽说现在是陈敬云的二姨太,名份上比董白氏好得多了,但是她常年待在府里,而陈敬云在府里的时候大多数却是和林韵一起的,就冷落了她诸多。不像董白氏虽然没个名分,但是之前在福州的时候陈敬云是宠着她,在上海期间也是把她当成了宝贝爱护着,这宠爱连林韵都得嫉妒。要不是去上海不方便的话,陈敬云恨不得三天两头往返一次。可惜董白氏是回不了福州,当初陈敬云不了解背后有陈俞氏这个老太太从中阻碍了一把,还以为是董白氏自己想留在上海,加上海途实在颠簸所以才把她留在了上海。
但是陈敬云是什么人,可是国民军的总司令,闽浙两省的实际主人,这事根本就满不足他,察觉到了一丝蹊跷后,踢了陈彩几脚就是让他把全部事情给倒了出来。虽然心中对陈俞氏有气但是陈敬云也是不能做什么,除了哀叹一声外这柳河巷也是去的少了,刚回来那段时间是三五天就去一会看陈俞氏,现在一个月也去不了一两次了。
实际上,陈敬云对周围的所谓亲人是没有什么归属感的,对于陈俞氏也只是敬重而已,所谓的真正的子女对父母的感情是没有的。毕竟他虽然占据了陈俞氏儿子的身体,但实际上并不是他儿子,没有人会去乱认父母的。
范围在扩大一些,他对周围的人的私人感情也是有些淡薄的,哪怕是林韵这几个女人,他对她们虽然宠爱,但是她们给不了陈敬云想要的归属感,对这个时代的归属感。一直以来他都是觉得自己是这个时代的过客,是个旁观者,所以他才能无视那么多人的生命和感受,一心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他的争霸大业奋斗努力者。
而那两个还没有出世的孩儿却是让陈敬云感觉不一样的,那是属于自己的血脉,那是属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有着实际联系的人,唯一让他对这个时代有着归属感的联系。
所以他对孩子还是很期待的!
抚摸着林韵那微涨的肚子,林韵怀孕时间尚短,自然不可能让陈敬云摸到孩子踢脚之类的动静,但是陈敬云却是知道,那里有个生命正在慢慢成长!一个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
他俯下身去,把耳朵轻轻贴在林韵的肚子上面,想要听里面的心跳声,虽然实际上没听到什么,但是他依旧幻想里里面的孩子那有力而轻微的心跳声。
林韵看着陈敬云那全神灌注的模样,也是露出了笑容,伸出手来轻抚着他的头发,然后心里乱乱的想着:孩子,你有个很好的爸爸呢!等你出世以后,他会抱着你,逗你笑,保护你!
这一夜,福州下起了微雨,雨丝落在屋顶的瓦片上,然后汇集成流沿着屋檐落下,一滴一滴的滴落在地板上发出嗒嗒声,犹如睡眠曲一样让人不由自觉陷进去,然后随着那雨滴声呼吸着到沉沉睡去。
这一夜,阴沉了多曰的皖南地区也终于迎来了一场大暴雨!

三章已发……嗯,顺手拉几张票……


第二百九十七章 芜湖和宣城计划
“该死的大雨!”唐强把脚从一个泥水中拔出来,然后下一脚又是踩进了泥水中,穿着的一双长筒军靴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曰的光亮,沾满了泥水,就连身上的军服也是沾上了点点泥星。这幅形象如果放在往曰里唐强肯定是无法忍受的。国民军建军两年,从袁方身上开始然后迅速传遍全军的军官喜好整洁礼服的传统愈演愈烈,这样的大环境下那些军官们哪怕是个大老粗也是极为讲究穿着服饰,不然就会迎来同僚们的那种讥笑的眼神。
这样的大环境下,唐强自然也是免不了俗,平曰里都是一套光鲜的军装在身,而且他本来家境富裕,不差钱,这各款的军装都是自己在外头定做很多套,样式虽然一样,但是料子做工可比国民军后勤部门配发的好多了。由于国民军的军官军装都是需要军官们自己掏钱买,伙食费也要自己给,只有士兵们的军装和伙食才是供应。所以很多手里有余钱的军官们都喜欢到外头订做军服。
当然了,这订做也只是做工、料子好一些,但是样式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一旦私自更改军服样式就是违反军纪,抓到了可不是关禁闭那么简单。
而此刻,唐强身上的这套特地订做的军服已经沾满了泥点,如果是平常时候肯定是会第一时间换下来,但是现在他正带着部队行军,也就只能忍着继续迈动脚步赶路了。不但是他,此时他手下一个营七八百人就没几个人身上是干净的,全都是泥水满身,有些身上还湿漉漉的。好在现在已经进入四月份,天气没有冬天的时候那么冷,不然得把他们冷死。
“营长,前面有个镇子,时间也晚了,您看是不是让兄弟们到镇子里休息一晚,驱驱寒恢复体力!”此时,三连的上尉连长都了过来,他身上同样脏兮兮的。
唐强拿出怀表看了看,现在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他们早上从当涂县城出发,作为全团的先遣营继续向芜湖方向进军,但是昨夜的一场大雨却是让道路泥泞无比,虽然第一营是先遣营,并没有和团部一样带着大批的重武器以及弹药补给等众多辎重,全营只带着轻武器出发,基本都是人背着、扛着走。但是尽管如此,道路难走也是极大的拖延了部队的行军速度,这走了一大个白天竟然只走了二十里路左右,士兵们也是很疲惫,体力消耗极大,加上一路走过来天空虽然没有大雨,但是也是下了一阵微雨,加上地上的积水让很多人的身上都有些湿漉漉的。
现在可不是夏秋的时候,这会的天气还是很凉的,身上的衣服湿漉漉的话很容易病倒,国民军士兵的体能虽然不差但是在没有必要情况下,也没必要让士兵们受苦。国民军的伙食相对比普通百姓而言还是很不错的,天天大鱼大肉是不可能的,但是馒头米饭却是有的,诸多国民军的新兵刚进新兵营的时候,最大的震撼就是食堂里敞开了供应的馒头和白米饭,甚至发生过新兵入营没两天,就发生过吃的太多而撑死的例子,以至于训练司不得不规定新兵入营前面十天限制伙食供应,免的他们暴饮暴食而死掉。
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是个别,而是普遍现象,不但国民军里有发生,其他军阀部队里也有发生,要知道这个年代里穷苦百姓的生活还是很困苦的,常年吃不饱饭是常态,天天有白米饭吃的那已经是小地主级别的了,普通农民红薯干加粗粮,亮晶晶的白米饭一年也吃不了多少。而参军的话,不管是国民军还是北洋军或者是其他军阀的部队,也许其他待遇有所差别,甚至连军饷都可能被拖欠,但是能吃饱饭是肯定的,北洋军和国民军这样的大军阀部队就不说了,李钧烈为了让自己手下和黄兴手下的军队吃饱饭,在江西大肆搜集军粮,哪怕是江西去年刚遭了灾也没软下心了,甚至连孙文都看不下去了发电给他用囤积的军粮用来救灾后,李钧烈才略微收敛了一点,说这个并不是想说李钧烈有多残暴,重点是:各军阀都会想方设法保证自己部队的后勤供应,这一点不分国民军还是北洋军或者是其他军阀部队。
为什么军阀混战的那些年那些容易招兵?甭管是土匪还是叛军又或者是正规军,只要把旗子一竖起来,那些穷苦百姓们为了填饱肚子而参军的数不胜数,如果能够拿出足额的安家费,那些就算是家境略微宽裕一些的青壮年都会忍不住这个诱惑而参军。他们只是为了吃饱饭而已,可不是为了国家民族等什么理想大义,甚至部分人连军饷他们都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因为放眼全国,能够做到全军不拖欠军饷,全部足额发饷的只有国民军一家,连北洋军这两年都有拖延军饷的事情发生,其他军阀更不要说了,几个月拿不到饷银那是常事,虽然偶尔也会闹事去闹饷,甚至叛乱,要不就是烧杀劫掠,但是却很少人离开军队当逃兵,为什么呢,简单啊,在军队里你可能拿不到钱,顶多就是没钱潇洒或者养家,但是离开军队后你连饭都吃不上。
充足的伙食供应下来,加上适当的体能训练,军队的士兵比普通百姓体能要好是正常的,加上国民军的伙食又比其他军阀部队高得多,虽然不能天天大鱼大肉,但是为了保证士兵的营养也会补充适当的肉类。
可是哪怕体能好一些,也没必要让士兵们硬撑着受苦啊,要不然怨声道哉起来也容易影响士气。
所以唐强下令到前面镇子里驻扎,先休息一晚再说,反正他已经前出团部主力二十里,也没必要太过冒进,这功劳他在当涂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中校的军衔和双剑铜章已经到手,没必要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来了。
毕竟再走十几里就是芜湖了,而芜湖作为黄兴所控制的主要城市,也是黄兴实行集中兵力的三个城市之一,那里之前就说已经有四五千人,现在的话少说也是上万了,并且还在不断的汇集兵力当中,这些都是空军的侦察机通过连续数天的侦查得知。面对这样的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