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密情报-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     ∨    
  (﹏)。。 (﹏)  
╰╯


谨以此文献给战斗在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

这是一部描写新世纪中国隐蔽战线鲜为人知的殊死搏斗的长篇小说。

作者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的前沿,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创作了这部佳作,作品警示人们:在个人荣辱、地方局部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生死抉择?

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令人警醒、引人深思、振聋发聩!

——题记

第一章

跨国调查

三年前。

濒临海边的L国首都,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派繁华景象。

中国芜城市某公司代表团一行十人参观完一些名胜风景后,开始与L国某公司就引进一项先进技术问题进行谈判。项目部年轻的副经理刘正军最为忙碌,他既要担任谈判的翻译,又要负责谈判记录,还要整理当天的谈判纪要。但他精力充沛,应付自如,丝毫也没有疲惫松垮的神态。

每天中午,别人都休息了,刘正军总要出去。

这天,他在宾馆的门口叫了辆出租车,对司机说:“你好,请送我到国际技术研究中心。”

出租车穿过几条大道,很快停在了中心门前。对面是一家装修精美的咖啡馆。刘正军走了进去。他找了个正对国际技术研究中心大门的位置坐了下来,要了杯咖啡,悠闲自得地喝了起来。但他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出入中心的所有车辆。他拿出一个小本子,把那些车辆的车牌号全部记了下来。

这是他第三天到这里来。第一天,他专程去了一家大型网吧,查找国际技术研究中心的背景资料。他进入了几个网站,都没有找到该中心的具体情况。虽然没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结果,可刘正军还是很高兴,因为这至少说明了一点,即这个中心是可疑的,不然,它为什么不在公众网上披露有关信息呢?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他事先想了另一个办法,就是查清出入中心的车辆牌照,看看到底是哪些部门的车经常与这个中心联系和来往。他的本子上已经记录了上百个号码。

他当然知道,这样有规律的活动会引起L国有关部门的注意,何况他是在非常神秘敏感的国际技术研究中心周围活动。果然,在第五天,他就发现有人跟踪他。是两个人,一高一矮,一个白人一个黑人,都很强壮。

刘正军并不想甩掉他们。他不回避,也不躲闪,每次都径直向国际技术研究中心对面的咖啡馆奔去。那两个人总是轮换着一个在里面喝咖啡,一个在外面守候。

第九天的上午,对方公司在谈判前临时通知代表团的所有成员,说是带他们去参观那条先进技术的生产线。于是,一辆中巴把他们全部带到了一家工厂。进车间前,对方声称按厂方的保密规定,所有人必须把随身携带的物品交给工作人员保管。大家只好把手中的包及小型提袋悉数上交。

等他们进了车间后,那两个跟踪刘正军的人出现了。原来,这次谈判的项目涉及高科技的内容,L国间谍情报部门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不顾公司的反对,在谈判团中安插了人员。他们发现代表团中的刘正军不仅相当活跃,能力非同一般,而且,每天中午都单独行动,觉得可疑,便秘密跟踪了一次,看到他去的是国际技术研究中心对面,更是心存疑虑。这个中国人到底想干什么?于是,他们把这一情况报告了L国的军事情报局。军事情报局一听,感觉此事非同小可,立即派出专门人员对刘正军进行秘密监视。他们跟踪了几天后,觉得刘正军形迹确实可疑,但不像是一个专业情报人员,又没有明显的违法行为,便不好轻举妄动。他们研究了一个方案:秘密搜查刘正军的记录本,看他到底记了些什么东西,再相机行事。

为此,他们设计了这次所谓“参观”。那两个人从刘正军的提包里翻出了那个在咖啡馆做记录的本子,发现上面有一段话:“我在L国首都国际技术研究中心对面观察了十天。L国的朋友向我推荐,这条马路的车流量很具代表性。据我的不完全统计,这里每个小时的车流量达到近十万车次。但我感觉到,虽然车流量这么大,可尾气排放量却非常小,几乎感觉不到废气的污染。所以,我建议车辆日益增多的芜城市可从L国进口汽车尾气处理设备。”里面的前十几页里都有每天的具体数据记录。

见此,那两个人互相望了望,耸了耸肩,对L国某公司谈判代表说:“刘先生不仅是一个很称职的谈判代表,还是一个很用心很敬业的外贸职员。我建议你们可就汽车尾气处理设备再和他们做一笔生意。好,没事了,以后我们不会再打扰你们了。”

国际技术研究中心董事长约翰听了下属们对刘正军情况的综合汇报后,沉吟了片刻,说:“此人真是个人才,可惜时间太短。不然,我倒想亲自会会他。”他还把刘正军的名字和单位输入了自己的电子记事本。

刘正军在进入L国之前就准备了这一手。他买了几个一模一样的小本子。只有那个记有汽车车牌的本子是一直贴身存放的。

第十天,他吃了中饭后,一个人先逛了地下商场,然后从商场转到保龄球馆,见没人盯梢,就迅速从球馆后门出去,拦了辆出租车。

他上车后对司机说:“请帮我找一家大型网吧,要离这里远一点的,辛苦你。”

司机很高兴,说了声“OK”,就带着他转了不少弯,到了一家网吧。他掏出那个记录本,很快准确地进入了L国首都的交通管理网站。他一个一个输入号码,通过比对,他发现出入那个中心的车辆大部分是L国军事情报局的。

一个星期后,芜城某公司代表团引进技术的谈判任务圆满结束,乘飞机回国。

刘正军回到了他自己的单位——芜城市国家安全局。

原来这个刘正军是芜城国家安全局侦察一科的科长。他的本名叫甄隐,刘正军是他的化名。一年前,L国在芜城湄山区某导弹部队附近成立了一家通讯公司办事处,主业不怎么样,但与当地有关部门人员以及一些领导攀拉关系却是相当活跃,引起了国家安全局的关注与怀疑。这家通讯公司在我工商部门登记的主管部门是“L国国际技术研究中心”。为了查清其背景情况,经省国家安全厅批准,同意甄隐化名刘正军,以某公司项目部副经理的身份去L国实地开展查证工作。

甄隐在向局领导汇报时说:“基本可以肯定,L国国际技术研究中心是L国军事情报局的一个掩护机构。而L国驻湄山的通讯公司办事处很有可能就是专门搜集我导弹部队情报的一个站组。我们必须高度注意并采取必要的侦察手段。”

刘峻的出国梦

首都机场。

戴着宽边墨镜的刘峻朝送他的几个朋友挥了挥手,转身向绿色通道走去。

一小时后,一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757客机载着他冲上了蓝天。

直到这个时候,刘峻才相信自己是真的要出国了。俯首鸟瞰越来越远的祖国大地,他兴奋到了极点,少年时就有的出人头地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

他出身于陕西一个普通农家,毕业于芜城大学哲学系。

毕业时,《芜城晚报》来招人,是社长邵为亲自来的。邵社长是一个中年知识分子,很爱才,也很有思路。他觉得刘峻知识面很宽,看问题的视角很独特,分析问题的思辩性很强,非常难得。而且刘峻长相英俊、气质不俗。邵社长当场就拍了板。

当了记者后,他上路很快,钻山打洞采访名人,写大块头文章。因而他的起点比别人高。他还非常注意卖点,专门选择那些女艺人和另类的女作家,专门问一些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写了大量花花绿绿的文章。《芜城晚报》为此在全国名声大噪。不久,他就出了名,成了名人,名人也捧他。六年后,他晋升副高职称,并被提拔为报社最年轻的副总编。

但他的理想不在芜城,接触的人多了,层次高了,见识广了,他就想出国,他向往海外的花花世界。

一个偶然的机会(事后才发现其实是必然)改变了刘峻的命运。有一天,L国出资兴建的商贸大厦开业,总经理平志远(中文名)亲自登门力邀刘峻参加开业典礼,并送上了一份烫金的大红聘书,正式聘请刘峻为商贸大厦的总策划。刘峻联络同业的朋友,在芜城为商贸大厦展开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把L国商贸大厦的名字输入了千家万户。

几天后,刘峻被一辆劳斯莱斯接入了平志远的办公室,其实这是一间密室……

次日晨,一个电话把刘峻叫醒了。是他大学同学王彬打来的。

王彬在大学里与刘峻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大学毕业后,王彬分配到了芜城一家叫益北机器厂的军工企业。后来效益不行,他就辞职下海了。听说下海经商也不顺手,与同学都断了往来。有同学说他感到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发誓不混出个名堂不回芜城。这次主动上门,看来是发迹了。

刘峻赶紧起床下楼。一辆锃亮的灰色宝马停在门口,一个富态的男人站在旁边。

两人上车后,王彬告诉刘峻,他在芜城开了个“天康保龄球馆”,已经办了一年。

王彬的保龄球馆的确很气派,进门一个大厅,正面一幅巨大的壁画。一条艺术长廊通往球道,两侧挂满了一幅幅精美的油画,有风景的,有人物的,这在芜城确实是独一无二的,给人一种很大气有品位的感觉。

王彬带他参观了一番,两人没有多说话,然后直奔球馆。他们玩了两个多小时,刘峻感到手臂有些酸痛,就说不打了。两人便到浴室冲了个澡,到美容美发室吹了个头发,又在咖啡厅坐了下来。此时,咖啡厅正播放那首有名的萨克斯管独奏曲《回家》,旋律轻缓柔曼,泛着一丝淡淡的哀愁,淌着一股莫名的伤感。这种音乐,最适宜聊天。

聊了一会儿,就又聊到了钱身上。王彬竟讲出了一个与刘峻一样的观点:“你呀,如今成了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现在这称呼不是褒义而是贬义了,意味着死板和贫穷。一个知识分子必须与商结合。否则,你就只能清贫。市场经济时代,文人靠什么?就靠知识,靠智慧。以前知识与智慧不值钱,现在可以卖钱了。”

刘峻听了,不觉又有了往日那种知音的感觉,便不由自主地说出了他被L国商贸大厦聘为总策划的事,言语里透出炫耀的味道。王彬一听,眼睛顿时一亮,说:“老兄你行,出手不凡啊,攀了个外商,起点高,前景肯定很好。”

刘峻摇摇头:“哪个单位都是反对在职人员搞第二职业的。现在我们单位并不知道此事,我是摸着石头过河呢。”

王彬说:“你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出国呢?”

刘峻的脑子里突然间亮了一下。他早有一个计划,自从认识平志远先生,他的这个计划就更有希望了。他想去L国。

出乎意料的是,刘峻以为很难办的出国问题竟一下子变得非常容易。

在以后一段时间里,他与平志远又接触了几次,两人山南海北,天文地理,无话不谈,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个月后的一天,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平志远给了他一个丰厚的红包。特别是平先生最后说的一段话使他兴奋不已、激动万分。

平志远说:“刘先生,你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但还需要突破,需要再上一个层次。我在给国内总部汇报我的工作时,也汇报了我所交朋友的一些情况,其中主要是你的情况。董事长听了后,也与我有同感,他说要争取机会让你到L国进修一年社会学,同时兼修新闻学。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峻听了,浑身的毛孔一下子全部张开,心花怒放。他抑制住自己的激动,尽量不使嘴唇哆嗦:“平先生,您真是我这一生的英明导师,是上帝给我派来的伯乐。如果能够成行,我一定加倍地报答您,为您效犬马之劳……”

王彬的背景

芜城国家安全局位于南郊,树木掩映,庄重肃穆。

就在刘峻离开芜城前往L国的那一天,甄隐正与分管侦察的副局长李子慧碰头,单独汇报侦控对象王彬的近期活动。

原来,王彬从益北机器厂辞职后,便南下去了海滨城市Z市。他属于那种既想轻松舒服又想赚大钱的人,找过几份职业,都不如他的意。最后,他终于在L国某公司驻Z市办事处谋得了一份肥差。他每天的任务就是陪那位约翰主任聊天。约翰主任一脸红胡子,个子高大,声如洪钟。他说他对芜城的人特别有感情。在招聘王彬的时候,约翰刚开始并没有看中他,无论专业还是个人素质他都没有过人之处。就在约翰找了个借口,说他没有行政管理的经验,准备打发他走的时候,王彬赶紧说他曾在益北机器厂的党办干过两年,虽然只是负责党务,但也属于管理工作。

约翰主任听后大喜过望,连连称赞:“好,好,这一段经历非常难得,非常宝贵。你知道吗?益北机器厂是世界有名的军工企业,出了很多了不起的成果。你是那里出来的,肯定也了不起啊!”

王彬听后深感汗颜。他声音很小地说:“益北的确有很多高级工程师和兵器专家,但我不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秘人员。”

约翰好像吃了摇头丸似的,头摆得很厉害地说:“不不,年轻人,你是太谦虚了,中国人喜欢谦虚,可我们L国人不喜欢。你是益北人,你就要自尊、自信、自豪,懂吧?如果我叫你再回益北去,你愿意吗?”

王彬顿觉尴尬,他好不容易从那里跑出来,又好不容易谋得一份美差,如果再回益北,岂不自扫面子?

约翰主任看破了他的心思,说:“王先生,你放心,我不是不要你,而是给你钱再回益北去发展,你仍然是为我们公司做事,而且任务更光荣更艰巨。当然,我们会视你完成任务的程度和所做贡献的大小付给你酬金的。”

“什么任务?是推销产品吗?”王彬问。

“这个你不要急。你先在这里干一段再说。这一段时间就是休养生息,就是陪我聊天打发时间。一切我都会安排好的。”

天下还有这等美事?王彬有些不信。但此后几个月,王彬果真成了约翰的专职陪客。日子倒真是轻松好玩,报酬也不低。约翰的汉语说得很好,又不需要翻译,交流起来非常方便。他对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的了解比王彬还要多还要深,令王彬极为钦佩。

有一天,约翰把他叫到密室,说:“王先生,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我觉得你是一个很优秀的青年。你可以正式工作了。但在工作之前,我想你还需增加些见识。我已经联系好,你先去澳门玩一个星期,见识见识场面,回来我就会给你具体布置任务了。”

他看了看王彬,又突然问:“你有女朋友吗?”

“在益北的时候曾经谈过一个,她嫌我没钱,吹了。现在孤身一人。”王彬红了脸道。

“没关系,我们公司在澳门也有机构,那里有几个漂亮的姑娘,我会打招呼的。希望你在那边玩得痛快。”约翰主任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

第二天,王彬就独自去了澳门。出了海关,那边果然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举着牌子在接他。那女孩个子高挑儿,白皙秀美,热情大方,刚见面就显得很熟络。在那里的几天,那女孩几乎是全程陪他游玩,又当向导,又照顾生活,一切都安排得井然有序且舒舒服服。就在回Z市的那个晚上,那女孩敲开了他的房门……

王彬回到Z市后,约翰主任找他作了一次长谈。地点在密室,就他们两个人,灯光很亮。

约翰那双蓝色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把他盯得心里直发毛。一会儿,约翰终于开口了:“王先生,请别见怪,今天我是想让你对我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也让我对你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你在我这里已有几个月了,有何感想?咱们都很熟了,随便说,但要说真话。”

王彬想了想,说:“我觉得在这里过得很舒服,但并不充实;一切都感到新鲜,但并不刺激;跟您在一起学到很多东西,但同时又感到很空虚。这就是我的真实感受。”

约翰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高兴,他说:“很好,王先生真是一个聪明人、一个有心人、一个直爽人。我要的就是你这种感觉。”

“您要的就是这种感觉?”王彬感到很惑然。

“对。”他点了点头,又说,“跟你说实话吧,其实,我这个行当恰恰是最充实最刺激最冒险的职业。之所以这一段时间让你无所事事,就是要让你闲得发慌憋得发闷,要让你主动提出来想做事要做事。”

“请您告诉我,您到底是干什么的?”王彬问。

“间谍,你听说过吗?”约翰非常郑重地答道。

“间谍?您是间谍?”王彬惊诧地问。

“对,我是L国军事情报局的人员,你如果害怕,如果不愿过那种惊险刺激的生活,你马上可以走,还来得及。”接着,约翰主任告诉他,当初看中他的就是他在益北的那段经历和在益北的人际资源。军事情报局对他的素质很满意,想把他培养成一个职业间谍,只要干得好,他就会享受荣华富贵,还可以到L国去定居。目前,他的任务就是一个,回益北去,千方百计弄到开花弹的有关资料。

王彬的心里当然非常清楚自己是在干什么,但他没有丝毫犹豫。也许是天生喜欢冒险和刺激,也许是想多搞些钱出人头地、衣锦还乡,特别是想到那些性感的姑娘,他就觉得不管干什么都非常值得。他说:“主任,我愿意。并且,我非常感谢您及L国军事情报局对我的培养和赏识。我会好好干的。”

约翰很满意,他起身到一个保险柜里拿出一张表格,说:“你填一下吧,填了,你就是我们的正式成员了。”

王彬不假思索,拿起笔很快就填了,并说:“主任,您就布置任务吧。”

约翰笑道:“我说了,你暂时不要急。你还得接受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这对你完成任务会有好处。明天,我会安排人带你去一趟香港。你去做点准备吧。小伙子,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组织,预祝你成功!”

两个月后,王彬携带巨款大摇大摆回了芜城,登记开办了天康保龄球馆。

L国的情报部门在王彬走后不几天,便将驻Z市的办事处撤销了,机构和人员全部迁到了澳门。约翰主任在送王彬上飞机时说:“你到了芜城,首要的任务是创业和拉关系,要给人一个生意人的印象,暂时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把自己的意图暴露出来。你们中国有句古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近一个时期的任务就是磨刀,刀磨好了,柴自然就能砍了。到时候会有人与你单线联系的,那个人就是你的上司。”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王彬的意愿发展。他把保龄球馆办起来后,几乎每个月都要大规模地请一次客,主要宴请益北机器厂过去的同事,有党办的,有厂办的,也有技术科研部门的,反正只要是他的熟人或熟人的熟人,他都是来者不拒。几个月下来,他手头虽然有了几个见钱眼开的朋友,但那都是核心机密外围的人,关键时刻还是派不上用场。在益北工作的时候,他就知道开花弹的设计者是吴家谦。他多次托朋友去请吴工来玩,可那个吴工不是说没空,就是说身体不好。一句话,就是不为所动。把王彬急得没法,气得半死。他当然不知道,吴工得到了安全部门的提醒,是不可能上钩的。

甄隐与芸娟

有一年的建军节,芜城歌舞团来局里慰问复员转业军人。在那次联欢会上,多才多艺又阳刚气十足的甄隐与晚会上最耀眼的公主——芜城歌舞团的舞蹈演员芸娟一见钟情,两人时而翩翩起舞,时而谈笑风生,令局里的所有年轻人暗暗垂涎。后来,他们两个就谈起了朋友。

甄隐在感情上属于粗放型,加上又是个有名的工作狂,所以,两人交往了一年多,就出现了龃龉。但他没有在工作上表现出来,外人都还以为他们好好。李子慧几乎每次碰到他,都要催他快点结婚。

有一次开完会,李副局长又问:“甄隐,你和芸娟怎么样了?军人嘛,要速战速决,别婆婆妈妈的。什么时候喝你的喜酒呀?”

甄隐就低下了头,不吭声了。

李副局长便问:“怎么,出事了?我一个月前在家属院碰到过芸娟一回,她向我诉苦,满脸的委屈,说你有时候十天半个月的没消息。她找你也找不到。干我们这一行是有特殊性,但也没有规定不准谈恋爱呀。我也没有规定不让你与她联系呀。我听她谈的,很合情合理,是一个好姑娘,你可不能让给别人哟。我们安全机关也喜欢和需要漂亮女孩的。这样吧,不管怎么忙,我做主,下个月办了,无非是不能休婚假而已。好不好?”

甄隐的脸色就更不好看了。他说:“局长,我们已经分手了。就是上个星期。”

“怎么,分手了?你,你呀!到底是什么原因?”李副局长惊问。

甄隐叹了口气,说:“我也是无可奈何,我不是不爱她,但有时一上案,确实把她忘了。三个月前,我去L国,一去就是半个月。我既没有告诉她我去哪里,又没有告诉她我去干什么。这是我们的纪律。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