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穿]之盛世永乐-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大事不好了,谷王和李景隆背叛了陛下,他们将金川门的城门打开放了燕贼进城,燕贼马上就要打进皇宫来啦!”

朱允炆眼前一黑,心里顿时像掉进了冰窟窿里一样。来了!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哈哈哈哈……

顺喜见朱允炆形似疯癫的样子,脑门冒汗心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陛下,我们快逃吧!奴婢带您去换一身奴婢的衣服,只要逃出皇宫来日方长,留得青山在等我们与黄大人和齐大人会合了,在举兵杀回来也不迟啊!

朱允炆笑了一会后,突然从口中喷出一口血来,他推开扶住他的顺喜,看着行色匆匆背着包袱从他们面前经过的其他宫人,对顺喜说:“顺喜,你也逃命去吧!不用再管我了。”

说完朱允炆便不再理会身后的顺喜,他转过身迎着那天边夕阳的余晖,一步一步走回大殿。顺喜跟在朱允炆的身后亦步亦趋,朱允炆察觉后头也不回的对他说:“别跟过来,快滚!”

“陛下!”

“朕说了别跟过来,你敢抗旨吗?呵……是了,我现在还算什么皇帝,随你吧!”朱允炆顿住身形,然后有些萧瑟的进到大殿里,自己费力的合上了大殿的门。

京城天牢。

储沾闭着眼睛靠坐在牢房的东北角仿佛睡着了一样,丝毫不受牢房外面的嘈杂声所影响。储沾所在的牢房,在这座天牢的最里边,终年阴暗潮湿,不过坐在里面的储沾却没又分毫的狼狈,面容依旧俊朗如初。

牢房外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传来,牢门的锁链声响起,储沾骤然睁开眼睛,眼内的寒光直射向牢门方向。

“头,外面都说燕王已经打进来了,我来放你出去。”

“你怎么来了?你来了谁保护皇上?”

来的人叫张承,是储沾手把手带进飞鹰的,储沾被抓后他代替了储沾的位子,如今江山易主除了将有恩与他的储沾他谁也不想管,更何况是把储沾害成这样的朱允炆,过去他守在朱允炆身边保护他,纯粹是因为储沾在被抓之前的极力嘱托。

“你还管这么多干什么啊?当初你设计用毒箭差点射死燕王世子,这回他攻进京城来又怎么会放过你。”看着还气定神闲操心别人的储沾,张承真想拿把锤子凿开储沾的脑袋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你什么意思?朱高炽没死?这不可能,你骗我!”储沾怒目直视张承,眼神阴翳怨毒。

“呃……头你听我说这是真的,当初燕王府确实给朱高炽办丧事来着,可不知道后来怎么回事,朱高炽又活过来了,流言说是什么有神仙相助,不过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不太清楚。”张承真想给自己一嘴巴,没事提这个干嘛啊?

“头,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逃出去,他怎么活过来的回头在研究吧!再不走就真来不及了。”

“皇上在哪?现在外面什么情况?”

“听说谷王和李景隆开了金川门,将燕王迎进了城,城里的那些守卫估计抵挡不了多久,我们还是快逃吧!”张承避过朱允炆不谈,只说燕王已经进城了。

“闪开!”储沾一把推开张承,一路狂奔出了天牢,街道上并没有什么人,百姓们都紧闭门户战战兢兢的躲在家里,谁来做皇帝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现在只希望事情早点稳定下来,好恢复正常的生活。

张承跟着储沾一块从天牢出来,看着他拖着有些虚弱的步伐朝着皇宫的方向跑去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张承从一旁牵过来时骑的马,翻身跃上马背朝着储沾跑远的地方追去。

北军进城后,徐辉祖和驸马梅殷带人拼死抵抗,但由于北军人数众多,南军的抵抗也只是螳臂当车,连半天功夫都没用到主动权便掌握在了朱棣的手中。

收服南京的后朱棣并没有马上派人占领皇宫,而是气定神闲的在皇城外驻扎了下来,皇宫失火的消息传到他耳中的时候,他正在他的中军帐内补觉,听到回报朱棣睁开眼睛站起身走出帐外。

“去点三千人马跟我进宫,世子呢?”

“回王爷,世子他……已经进宫去了。”

一瞬间朱棣脸色漆黑:“什么时候走的?”

“回王爷,就刚刚!”

朱棣对着正在不远处啃草的黑麒麟吹了一声口哨,听到召唤的黑麒麟撒欢的朝朱棣跑过来,到了跟前冲站在朱棣旁边的那个侍卫打了个鼻响,喷了他一脸口水。

朱棣骑着马飞奔而去,身后跟着的是被喷的那个侍卫醒过神后着急忙慌去点的三千士兵。

朱高炽赶到时奉天殿内的火势已经将整个紫禁城映衬的亮如白昼,他也不知道他怎么了,虽然一早就知道朱允炆会放火烧皇宫自焚,但当他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却没来由的突然涌起一股悲伤的情绪来,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已经在赶往皇宫的路上了。

朱高炽站在奉天殿外的广场上有些茫然的看着不远处的冲天大火,一时竟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是接到消息后自己一个人跑出来的,朱棣知道以后还不知道要气成什么样子,但是刚才的那一霎那他真的控制不了自己。

过了一会身后有人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然后他被带进了一个宽厚的胸膛里,身上被温暖的大氅包裹住,朱高炽搂着来人的腰将脸埋进他的胸口。

朱棣搂着怀里的人,有些责备的说:“炽儿你很不听话,自己一个人跑出来,知不知道父王很担心你。”

“父王对不起,我只是突然间想起一些小时候的事。”

“嗯,下次不要这样了。”朱棣拂着朱高炽的背,看着眼前快要烧成灰烬的宫殿,声音温柔眼神寒光凛冽,唇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

天将大亮时以奉天殿为主的火势才渐渐被控制住一点点熄灭,在清理时从奉天殿内发现了两具尸体,经仵作验看后证实为一男一女,朱高炽从找到的遗物里看到了那块已经碎成两半的双鱼玉坠。建文元年他进京祭祖打算逃走的那天,朱高炽就将这块玉坠放在了重华殿卧室的枕头下面,这块玉坠他带了那么多年是不会认错的。

朱高炽不知道朱允炆留下它是什么用意,但朱允炆成功的让朱高炽心酸了一下,为这一对儿时的竹马竹马。

“炽儿,在看什么?”朱棣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朱高炽的身后,从他的手中拿去拿起来端详了一下后又道:“这块玉佩……”

朱高炽急忙从朱棣的手中抢过来,有些心虚的岔开话题道:“父王你说这是朱允炆和他的皇后吗?”

朱棣突然变的有些阴冷的目光,一寸一寸的在朱高炽低垂的眉眼上扫过,半晌后才面无表情的道:“是不是又如何,半月之后我会为他们准备葬礼,这天下从此以后再没有这两个人存在。”

“我已经派人去北平接你母妃与两个弟弟进京了,炽儿不要忘记你曾经答应父王的。”朱棣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后,与他擦肩而过走了。

朱高炽转过身看向朱棣离去的背影,朱棣的步伐坚定有力,带了些绝然的孤注一掷,朱高炽突然想朱棣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十日后,徐冉英等人被接近京城。

公元1400年农历十一月初十六,朱棣带着部分归顺的文武百官,到孝陵祭拜了朱元璋与马皇后。

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朱棣下旨厚葬朱允炆与皇后马氏,并把他们合葬到西陵。

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朱棣宣布登基,并正式与公元1401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了登机仪式。封王妃徐冉英为皇后,世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为汉王,三子朱高燧为赵王。靖难有功之臣一律论功行赏,加官进爵。


 88章

朱棣登基前两人基本都没怎么见上面,即便是见了面也说不上几句话。登基前有太多的事要准备;朱棣每天除了要批全国各地递上来的奏折外;还要不停监看礼部呈上来的各项登基事宜报请;朱高炽自己也好不到哪去;他这个太子也要跟着忙前忙后。

到了正日子那天;朱高炽几乎就是刚睡着就被叫起来了;寅时中换成现在大概就是凌晨四点多天还黑着他就爬起来了。朱高炽强打起精神任由宫人给他梳洗穿衣;他倒是想自己穿来着;但是看到那些衣服和佩饰朱高炽不得不败退了。

今天是他爹正式走马上任的第一天,朱高炽决定不能让他老爹丢脸,所以他老老实实的任由众人摆布了半个多时辰;整身穿戴完毕后朱高炽在全身的铜镜前照了照,摆了几个威武严肃的表情;然后满意的点点头,看上去还蛮有王霸之气的。

卯时初,礼部官员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天地宗社新帝登基,朱棣本人则身着孝服在奉先殿内设香案祭拜先祖。

告祭过后,朱棣换下孝服改换明黄衮服,登上奉天门祷告神明福佑苍生。

奉天门之上朱棣一人伫立在最高处向下俯瞰,心中豪情万丈,今日起他便是这天下的主人,万人之上的帝王,他所有的雄心万丈都将从这一刻开始。

朱棣看着远方天际处,太阳将升时隐现的红光,默默的在心中祷告:“父皇这江山虽然不是你传亲自传到我手中的,但我会穷尽一生来证明我才是大明皇朝最优秀的继承人。父皇你在天上看着我吧!大明将在我的手中成为远迈汉唐的盛世帝国,我会让所有的人都仰视我们,臣服于我大明的脚下。”

午门之外以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三个皇子为首,其他文武百官跟在他们三人之后,以北为上,分东西相向排列跪伏在御道两侧,等待朱棣祷告上苍后回到奉天殿后,才能入奉天门朝拜。

奉天门下华盖龙旗遮天蔽日,金甲武士分东西两侧侍立在御道两旁。

当天际的太阳终于缓缓升起的时候,朱棣踏着汉白玉阶一步一步从奉天门上走下,然后在列旗仪仗蜿蜒跟随下回到奉天殿正式举行登基仪式。

待朱棣回到奉天殿后,司礼监唱和:“陛下升御座,鼓乐起!”朱棣在鼓乐中缓缓登上宝座。

鼓乐停止后,司礼监再次唱和:“尚宝卿进大宝(玉玺)”待掌管玉玺的官员将跪伏着将玉玺置于龙案的左侧退下后,由早已侍立在殿外丹陛之上的四名拱卫司的侍卫鸣鞭。

这时接到通传的鸿胪寺官员,则引导着早已等在午门之外的皇子、文武百官们进奉天门于丹墀之上朝拜。

“吉时已到,奏乐!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高炽跟着众人一齐跪倒,耳边振聋发聩的山呼声让朱高炽心里激荡万分,甚至于有些不能自持的想要流泪。有谁能想到他这个来自六百对年后的孤魂,会亲眼见证了殿内之人的霸业征途,以及纵横天下,万国来朝的永乐盛世。

“礼毕。”

朱棣坐在龙椅之上,明黄的龙袍衬得他越发霸气威武英姿勃发,朱棣英朗的脸上笑意渐深,他平挥手臂威仪的道:“平身!”

“皇上有旨,平身!众臣觐见!”

朱高炽深呼了一口气,跟在司礼监的身后从奉天殿的西门进入大殿,文武百官们则跟在他和朱高煦、朱高燧的身后鱼贯而入。

“奏乐,进呈表章。”

朱高炽趁大臣们依次递呈表章(可理解为贺词)的时候,仗着自己站的靠前,把手中的的朝笏往上举了举,微微抬起头偷偷瞄向宝座之上的朱棣,这一看不要紧,朱高炽一时之间竟险些看呆了。

金光四射的龙椅上,朱棣身穿绣金十二条团龙衮服,头戴垂帘冠冕,眉星目朗,眼神霸气内气势逼人,帝王气度浑然天成。

这样耀眼的朱棣让朱高炽为之心折,朱高炽真想大声的告诉世人,那个你们口中山呼的人,是他朱高炽要钟爱一生相守到老的人。

朱高炽迷恋的眼神被朱棣抓了个正着,朱棣冲他挤了挤眼睛,脸上的笑意更是带了一丝揶揄,这让明显盯着朱棣发呆的朱高炽瞬间醒神,随即他面有尴尬之色的红着耳朵慌忙低下头去。

在这种场合下调情真是太有伤风化……呃,好吧是太荡漾了,完了自己犯花痴的样子都被这老豆腐给看去了,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大臣们进表完毕后,朱棣又依次下旨分封了徐冉英还有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一天的登基大典把朱高炽折腾的不行,待到所有仪式都举行完毕回到武英殿后朱高炽差点累虚脱,大冷天的朱高炽的里衣都已经湿透了。

洗过澡后,朱高炽自己坐在床上披着被子,拿着青梅给他事先准备的活血化瘀的药膏,呲牙咧嘴的揉膝盖。今天竟跪着玩了,他两辈子加起来都没磕过这么多头,朱高炽悲催的发现从今以后除了日常上朝的跪拜外,他以后每年都要参加祭天祭祖这项惨绝人寰的活动。

嗷!他的好日子算是过到头了,朱高炽四十五度角宽面条泪奔中。

登基大典后的第二天,朱高炽下朝回到武英殿后,魏汉神秘的跟朱高炽汇报了一件事,他们在皇城西边的一座空宅子里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

“当真吗?”

“殿下,是属下亲眼所见。我们按照殿下您之前吩咐的办法,在皇城外一座常年无人居住的空屋里找到了他。属下还在建文的身边发现了了两个侍卫模样的人,殿下我们要不要现在就去禀报皇上,再晚属下怕他们就跑了。”

朱高炽听后摇摇头道:“魏汉,这事还有谁知道?”

“殿下,就只有我们小队的人知道。”

“魏汉,这件事让兄弟们瞒下来,就当做从来都不知道。如果他们想要出城,就暗地里助他们一臂之力。”

“殿下您考虑清楚了吗?”魏汉有些不能理解朱高炽的想法,费劲巴拉的把人找到了,最后却什么都不做,还要帮着人家逃跑?

“照我说的做。”朱高炽直直的看向魏汉的眼睛,眼神里的坚定溢于言表。

见朱高炽坚持,魏汉只好答应,虽然他并不太认同朱高炽的决定。

朱棣登基后第三天,礼部请旨草拟新皇即位昭告天下的诏书。

朱高炽穿着太子的冕服站在朱棣的龙椅之下,当他听到有大臣推荐方孝孺拟召的时候,朱高炽心里一沉。

“方孝孺何在?”

那个推荐方孝孺的人突然面带惶恐,有些支吾的道:“臣听闻,方大人好像是抱病在家。”

朱高炽偷眼看到朱棣眼中瞬间迸射出的寒光,和唇角勾起的冷硬弧度就知道朱棣现在已经动怒了。

朱高炽忍不住轻声的喊了一声:“父王。”

朱棣的冰冷的视线出于惯性转向朱高炽,当他注意到朱高炽眼里的担心后,神情才变得一暖,朱高炽看到朱棣对他安抚一笑后心刚要放下,下一秒朱棣说出的话让朱高炽的心再次高高提起。

“来人,宣方孝孺觐见。”

朱高炽在心里暗暗捏了一把汗,他一点一点的往朱棣身旁蹭了蹭,拿起朝笏遮住下巴小声的对朱棣说:“父皇,你答应过道衍师傅的嘱托的。”

朱棣瞪了一眼朱高炽,用唇形骂道:“晚上回去在收拾你。”

朱高炽冲朱棣嘿嘿一笑,换来朱棣一个白眼。

朱棣在攻进南京之前,道衍曾经跪求过朱棣不要杀方孝孺,他对朱棣说方孝孺这个人文采决然桃李满天下,虽然以他的脾气要他归顺很困难,但他还是请求朱棣不要杀了他,如果方孝孺被杀,那么天下的读书种子也就绝了。

出乎朱高炽的意料,方孝孺很快就来了,但是当他看到身着一身孝服痛哭流涕的一路哭进奉天殿的方孝孺时,朱高炽真想一锤子把这家伙敲晕后扔回方府去。

他的心呐,哇凉哇凉的!

朱高炽转过头果然朱棣的脸色已经阴沉的快结冰渣子了,但是朱棣的隐忍再一次刷新了朱高炽给他的定位,朱棣仗着群臣离得远不敢直视龙颜,脸上寒气逼人声音却甚是宽和礼遇的道:“听说方先生身体抱恙,不知现在可否痊愈?”

“相比起燕王起兵造反逼死自己的亲侄子,老夫这点病痛又算得了什么?”

方孝孺此言一出,群臣大惊。

朱高炽听完差点泪奔,他急忙小声安抚朱棣道:“父皇,别理会这老家伙,他估计是人老糊涂了。父皇,你千万别动怒!”

朱棣没搭理朱高炽,语气仍旧算的上温和的道:“先生不要这样,朕也是效仿周公辅佐成王而已。”

朱棣不说还好,一说方孝孺更加勃然大怒,当即冷笑一声道:“效仿周公?那敢问成王何在?”

朱棣冷着脸抿唇一笑,身上的阴郁气息更重:“朕的大军刚一进京,便听说他自焚了,火势太大朕派人扑了一天一夜才扑灭。”

方孝孺气的发抖,指着朱棣又道:“好,既然成王不再,那么成王的儿子呢?你这周公为何会坐在金殿之上?”

“呵……朕派人找遍了整个皇宫也没找到建文帝的儿子们,况且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

方孝孺听后冷笑一声,继续指着朱棣目光灼灼问道:“那么建文帝的弟弟呢?按照祖制也理应是皇弟继位吧?”

“这是朕的家事。”说罢朱棣挥一挥衣袖道:“来人,上纸磨!朕今日叫先生来另有其事,朕即已经登基,便是这天下之主,若先生肯代为草拟诏书,过去的事朕可以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老夫有何事需要让你这个乱臣贼子既往不咎?老夫堂堂正正上对得起天下对的起地,燕贼你身为高祖皇帝亲封的藩王,全然不顾礼义廉耻和天下苍生起兵祸乱,篡夺亲侄儿的皇位,你怎么有脸来让我这个高祖皇帝亲封的建文老臣来给你起草诏书?我今日就告诉你,就算我死也不会如了你的意!”

朱棣暴怒,噌的一下从龙椅上站起,指着殿下的方孝孺道:“好好好!来人,按住他让他写!”

朱高炽见状连忙把朝笏别在腰间,跨前一步扶住朱棣的胳膊,另一只手在伸向他身后给朱棣抚着背,快速的道:“父皇,父皇!消消气,千万别动怒!这家伙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您何必跟他一般见识!”说罢,朱高炽见已经有两名侍卫听见召唤进了殿,朱高炽急忙道:“啊,你们俩!方大人疯了,快把他叉出去送回方府!”

那两名侍卫听后明显一愣,这爷俩一个皇帝一个太子,他们可是谁都得罪不起,那两名侍卫抬头看向朱棣,只见朱棣给他们使了一个眼色,两名侍卫见后顿时就心里有数了。

太子殿下对不住了,等您将来登基以后我们肯定听您的!

那两名殿前侍卫盯着朱高炽的瞪视,飞快的抓住形似疯癫还在破口大骂的方孝孺,将他按到在地,然后硬将毛笔塞入他的手中,口中喝喊着:“快写!”

方孝孺挣开侍卫的手,快笔疾书的在纸上写了四个大字“燕贼篡位”

朱棣见后彻底暴走,他一把推开朱高炽,对方孝孺怒道:“方孝孺你如此大不敬,就不怕朕诛了你的九族吗?”

方孝孺听后大笑,指着朱棣咆哮道:“哈哈哈哈,九族又如何?别说是九族,就是诛我十族又如何?你就别痴心妄想了,尔等乱臣贼子老夫何惧焉?”

“好一把硬骨头,朕倒要看看你能硬到何时?来人把他拖出去,明日午时腰斩于市!再捉其九族以及学生友人,朕要诛其十……”

朱棣的十族还没说出,旁边的三宝突然惊呼了一声:“殿下!”朱棣只觉的眼前人影一闪,身旁的朱高炽就闭着眼睛直挺挺的倒向了自己。


 89章

朱高炽这一倒,把正在气头上刚要口不择言的朱棣吓了一跳;他慌忙伸手接住莫名其妙昏倒的朱高炽;拍了拍他的脸颊喊了他两声;见他没反应不管真假朱棣只得暂时作罢;匆匆忙忙的说了一句退朝后;抱起朱高炽就走了。

朱棣走后留下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出了大殿后张玉捅了捅陈九问;脸上笑的别有深意:“老陈,殿下晕的可真是时候!”

“这晕不晕的还能自己控制不成?我说殿下上次中毒箭;这余毒是不是还没清啊?怎么说晕就晕了?”朱能挤到两人中间,有些不明所以的道。

张玉白了朱能一眼:“呆货;这都没看出来?殿下明摆着是想要保那方孝孺呢!”

“要我说,那老家伙如此不识抬举;殿下救他作甚?”

“可能是受道衍法师的嘱托吧!”陈九问淡淡的道。

“那和尚真是怪哉,当初起兵谋划都是他极力主张的,如今皇上好不容易登基了,他却隐居到寺庙里去了。”

“道衍是个聪明人,不是你我能够参详的透的。好了士鸿,别再混说了。”陈九问拍拍朱能的肩,出了宫门带着自己的随从回府去了。

“去我府里喝酒不?”见陈九问走了,朱能抓着张玉的胳膊问道。

张玉揶揄的看了看朱能道:“你那能有什么好酒?不去!”

“哎哎!那我去你府里,嫌我那的不好,我就去喝你们家的!”说罢,朱能追上张玉决定赖到底。

武英殿内,被宣来给朱高炽诊脉的太医,把这朱高炽的脉头上起了一层细细的汗珠。真要命,这太子殿下的脉搏明明就是平脉健康的很,要说有什么不妥,那大概也只是有点虚火上升,他到底要怎么回答呢?

“太医,怎么样?太子可有什么不妥?你照直说!”

那太医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跪伏在地颤颤巍巍的半天也说不清楚:“回陛下,太子殿下他……”

朱棣是什么人?一看太医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心里就猜了个七八成,他黑着脸打断那太医:“行了,下去吧!”

“是,臣告退!”

朱棣看了看屋子里的其他宫人,挥了一下袖袍道:“你们也出去!”

屋子里安静下来后,朱高炽装的也越发艰难起来,他能感觉到朱棣的视线就盯在自己的脸上。他今天也是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