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狱卒顿时笑了起来,这位不但身份尊贵,还这么懂规矩。喜滋滋的把银子收下,一个狱卒献媚的道:“您这是要看谁啊?小的给您引路!”
党寒看着两个狱卒,笑着点了点头,道:“那就麻烦两位小哥了,我们要见任伯年。”
原本还笑呵呵的狱卒,听到这个名字之后,脸上表情顿时一凝。尴尬的笑了笑,其中一个狱卒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能不能换个人,这个任伯年我们可不敢带您去见,我们大老爷交代过,这个人不允许任何探视。”
天启皇帝没有说什么,站在后面的袁可立便看不下去了,走到前面对两个狱卒道:“这是为什么?大明律上写着,哪怕是死囚都可以探视。怎么到了这里就不行了?你们这是哪家的王法?”
苦笑着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天启皇帝有些无奈的看着袁可立。这位老大人能力是有的,在官场上处事也还可以,不过见到百姓含冤受屈,这脾气就容易冲动。虽然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天启皇帝却不会说袁可立,大明朝的官场上能够有这份心思的官员可没几个。
对着党寒使了一个眼色,天启皇帝上前把袁可立拉了回来,笑着道:“袁先生,这事情还是让他去办吧!他能办的比你好,这可不是你的强项。”
微微一愣,袁可立苦笑着退了回来,他也知道自己冲动了,这样反而会让事情更加的麻烦。
从怀里拿出了一张一百两的汇票,在手里不断的晃动着,党寒颇为为难的道:“我们公子可是很想见任伯年的,不过好像为难两位小哥了!”
看到党寒手里的一百**票,两个狱卒眼睛顿时开始冒光。身为扬州城的狱卒,这钱可是没少拿,不过这钱要是拿了可是烫手啊!不过这一百两实在是烫手,两个狱卒都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再次拿出一百两,党寒更加无奈的道:“任伯年不能见,不知道任伯年的儿子任长乐可不可以见呢?”
两个狱卒对视了一眼,同时转过身,狱卒甲小声的道:“大人可没说这个任长乐不能见,一人一百两,值得冒一次险!”
狱卒乙也赞同的点了点头,喜滋滋的道:“有了这一百两,我就能买一房小妾了,享一享齐人之福!”
打定了注意,两个人慢慢的转过身,颇为为难的看着党寒,道:“这个,虽然你很想进去,可是这个!”
狱卒还有没有说完,党寒又一次拿出了一百两,将三百**票递给两个狱卒,笑着道:“两位的难处我也明白,不过二位放心,里面的规矩我们都懂。事成之后,小的这里还有一份人心啊!”
将会票收了起来,狱卒甲笑呵呵的道:“难得碰到你们这么明白的人,不过你们不能都进去,只能进去两个人。”
见天启皇帝对自己点头,党寒笑着道:“三个人吧!这些护卫在外面等着,我们三个人进去!”
看了一眼袁可立,狱卒撇了撇嘴,道:“好吧!你们跟着我来!”
天启皇帝带着袁可立和党寒走进了大牢,顿时一股腐臭味扑面而来,让人觉得直恶心。天启皇帝眉头微蹙,这还是他第一次到牢房里面来,木头的牢房后面关着不少人。这些人大多衣衫褴褛,脸上挂着麻木的表情。
有人见有人进来了,便满含希望的看着,可是见不过是来探监的,脸上顿时变的异常沮丧。
“你们这大牢里人不少啊!”天启皇帝四下打量着,脸上带着几分好奇,笑着对身边的狱卒道。
“公子说笑了!这里的人并不多了,前些日子已经放了一批了。等过几天大老爷审完,这里就空了!”狱卒甲笑呵呵的看着天启皇帝,脸上带着献媚的说道。
一边的狱卒乙年纪要大一些,拉了一把狱卒甲,回头对天启皇帝道:“公子,这里不是您该来的地方,我们还是快点看看人犯,然后就离开吧!这里随时会来人,小的也不敢耽误太多的时间!”
微微一愣,天启皇帝和一边的袁可立对视了一眼,显然这大牢里有着不为认知的秘密。年轻的狱卒甲想说,倒是这个年老的狱卒乙谨慎的多。
没有在说什么,几个人一直向前走,在走过一个拐角之后,天启皇帝看到了一个牢房。牢房不小,不过里面的人却不多,只有一个。
“任长乐,有人来看你了!”狱卒对着里面喊了一声,哗啦啦的抖着手里的钥匙,上去把门打开了。回头对天启皇帝等人道:“公子,您快一点,小的出去给您看着!”
天启皇帝对着党寒使了一个眼色,党寒会意,将手里的一个食盒递给狱卒,笑着道:“这是我么拿来得醉仙楼的酒菜,原本是想给他们父子一人一份的,现在也没机会了!这份两位就那去吧!里面有上号的绍兴女儿红,两位喝点!”
狱卒对视了一眼,顿时面露喜色,两个人虽然平日里多有外财,可是这醉仙楼的席面可不是他们能吃的起的。千恩万谢的接过食盒,向着不远处走了过去。
天启皇帝等人注意力这才转向了牢房里,里面坐着一个而是多岁的年轻人。身上虽然穿着囚服,脸色也很憔悴,可是双眼却异于常人的发亮。这个人正在上下打量着天启皇帝,眼中全都是审视之意。
少年的长相很是清秀,看起来像是一个读书人,似乎牢狱的生活并不好过,少年的气色看起来不怎么样。
“醉仙楼的席面,上好的绍兴女儿红,真是不简单!这位公子非富即贵,怎么回到这牢里来看一个无用之人?”笑着看着天启皇帝,任长乐声音温和的说道。
“佛家云,凡事都是在一念之间,一念为善,一念为恶!兄台现在身陷囹圄,说不定很快便会时来运转,直上青云!”天启皇帝笑呵呵的看着任长乐,从党寒推开的门的走进去。
天启皇帝对任长乐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至少他的心态不错。
第四百一十一章任长乐
慢步走进牢房了,天启皇帝回头对着党寒招了招手,笑着说道:“把酒菜摆上,我要和任公子喝几杯,本公子可是第一次在牢里吃饭!”
对着天启皇帝一抱拳,任长乐笑着说道:“小兄弟看起来年纪不大,说话倒是很风趣,不知道小兄弟怎么称呼?”
笑着看着任长乐,天启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点了点头道:“在下白玉,任兄真是好兴致,在牢房里还有这样好的心态,真是难的。”
“人生在世,什么事情都要经历,况且我无力改变这一切,听天由命吧!”任长乐也对面前的天启皇帝产生了兴趣,年纪轻轻的,一看就是非富即贵。来到这里找自己,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想到这些任长乐的眼中便戴上了些许的审视。
“任兄似乎有些悲观,无论什么时候人都是要满含希望的,峰回路转也就就在眼前了!”笑着端起酒杯,天启皇帝笑着道:“略被薄酒,任兄不要嫌弃!请!”
任长乐也没有客气,端起桌子上酒杯,对着天启皇帝笑着道:“小兄弟厚赐,任某记在心里了。”
两个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之后,一边的党寒立刻帮两个人满上,天启皇帝和任长乐便开始闲谈了起来。
“白兄弟,不知道今日为何到这里来看我们?白兄弟身份尊贵,任某也不记得和白兄弟有什么交情,还是白兄弟如实相告!”对着天启皇帝一抱拳,任长乐脸上带着真诚的说道。
“是我唐突了,应该把来龙去脉告诉任兄的。在下白玉,京城人士,这次到扬州来是为了做些生意。我与任兄素昧平生,这次到这里来见任兄,其实是受人所托!”天启皇帝也不隐瞒,将自己和陈圆圆姐妹认识的经过说了一说,当然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站起身子,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任长乐带着感激道:“白兄弟大恩,任某无以为报,请受任某一拜!”
将任长乐搀扶了起来,天启皇帝笑呵呵的道:“任兄客气了,天下人管天下事。路见不平,扶危济困,乃是我辈理所应当之事,任兄不必介怀!”
对于天启皇帝的话,任长乐脸上微微一愣,慢慢的点了点头,颇为感慨的道:“任某从小在扬州长大,见惯了商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今日得见白兄弟风采,实在是任某的荣幸!”
“我出来扬州,乃是初学乍练,既然任兄在扬州长大,不知能否赐教?”天启皇帝笑着看着任长乐,语气轻缓的问道。
“白兄弟扶危济困,救舍妹于水火,无论什么事情,任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任长乐微微一愣,接着便慎重的点了点头,颇为严肃的说道。
天启皇帝也正了正身子,语气颇为严肃的道:“都说扬州城的盐商富可敌国,我实在不知道这钱都是怎么赚来的,不知任兄能否赐教?”
深深的看了一眼天启皇帝,任长乐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有些迟疑的道:“白兄弟,有些事情知道了太清楚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不知道白兄弟是做什么生意的?能否告知在下?”
“这个当然,我是京城一个商号的少东家,这次南下是为了寻找些生意做。我们家在北方有些买卖,这次是想把生意做到南面来,我们家的商号叫龙昌号,不知道任兄听没听说过?”天启皇帝笑呵呵的看着任长乐,一口将酒杯里的酒喝掉,道。
眼中满是震惊的看着天启皇帝,任长乐实在是没想到,这位居然是龙昌商号的少东家。他虽然身在扬州,可是这里每日商贾往来十分的频繁,对于京城的事情自然是知道。
现在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对龙昌号的称呼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商。不但财力雄厚,还有皇宫里面的支持,可以说没有哪个商号能够匹敌。
“白兄弟,既然你是龙昌商号的少东家,你的来意我也能猜出几分。说句实在话,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任长乐看着天启皇帝,一脸严肃的道。
这下轮到天启皇帝发愣了,任长乐能够猜出自己的来意并不奇怪,毕竟能到扬州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盐。不过任长乐说早就盼着自己来了,这样天启皇帝有些诧异,此话从何说起啊?
“任兄可否直言?这里并没有外人!”天启皇帝看着任长乐,语气带着试探道。
轻轻的叹了口气,任长乐颇为无奈的说道:“扬州城看起来花团锦簇,一副繁华的景象,实际上这里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这里有天下的盐商,有天下的食盐,可是这里的人都心黑的很!”
将面前的酒一饮而尽,任长乐脸上严肃的道:“食盐乃是百姓的根本,朝廷才加以管制,一来能够让百姓都吃上盐,二来能为朝廷增加收入。我大明立国之初,李善长李大人定两淮盐政,乃是功劳赫赫。可是经过两百多年,这盐政不但不能给大明增加岁入,反而成了大明朝的一块顽疾了!”
天启皇帝听的很认真,他没想到任长乐会有这样一番见解,原本以为也就是说说自己冤屈的事情。没想到任长乐居然丝毫没有说自己,反而议论起大明的盐政来了。
盐在大明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很多官员都避讳的问题,现在任长乐居然这样说,是看准备朝廷要对盐政下手。能够通过自己的身份和寥寥数语,分析出这些东西,这个任长乐不简单啊!
慢慢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深深的看了一眼任长乐,沉声道:“任兄有什么尽管说吧!”
“盐政本身是好的,不过因为巨大的利益纠葛,使盐政成了大明的负累。这些纲商们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从中中饱私囊,贿赂官吏和地方上的镇守太监。哪怕是换了官吏和镇守太监,他们也不敢声张。原本应该交给朝廷的赋税,他们想进各种办法不交。同时走私私盐,获得巨额的利润,百姓敢怒不敢言啊!”任长乐脸着苦笑,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无力!
天启皇帝微微蹙了蹙眉,这些他都知道,便对着任长乐问道:“任兄,既然盐政如此荒废,那朝廷为什么不整治?”
深深的叹了口气,任长乐无奈的道:“说起来轻巧做起来难啊!这样的大事情需要皇上拿主意,可是谁又敢把这件事情告到皇上那里去?如果有告的,恐怕还没等奏折到皇帝那里,上书之人恐怕就被下狱了!”
微微有些错愕,不过天启皇帝相信任长乐说的是真的,这的确是一个庞大的利益基层,想要搞垮他们可是不容易。静静的沉思了一下,天启皇帝才对任长乐道:“任兄,在你看来这盐政应该是怎么样的?毕竟人都是有人私心的,就算把现在这里人换了,谁敢保证换了一批纲商,不会和现在一样?”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都是肉食者谋之,我们还是不要说了!说了也没什么用,扬州里面前全是盐商,他们做的太过分,只是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来整治一下!”一边说着,任长乐一边看着天启皇帝的脸色,似乎想从天启皇帝的脸上看出点什么来。
天启皇帝顿时愣住了,深深的看着任长乐,慢慢的点了点头,脸色一变,笑着说道:“肉食者鄙,不知道任兄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我不过是一个商人,既然白兄想要问,那我就要说说!或许换了这些纲商,朝廷就要新选一批纲商,不过任某觉得这不是个好办法!其中贪污之类的事情就太多了。漏掉的朝廷税收也非常的多,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朝廷自己掌握商人的环节。从上面到下面全都入手,而不是紧紧派官吏和太监,这里面的弊端太多了。”任长乐说道这里便停住了,盯着天启皇帝看了一会儿,没有在接着说。
愣愣的看着任长乐,自己正听的津津有味,怎么到这里就停了。见任长乐看着自己,天启皇帝询问道:“任兄似乎意犹未尽,怎么不说了?”
“白兄弟,不是任某不说了,是来人了!”说着任长乐对着外面使了一个眼色眼色,笑着说道。
天启皇帝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放自己进来的狱卒进来了,知道这次差不多了,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任兄,今日一见如故,他日任兄得脱牢狱之灾,我们在秉烛夜谈!”对着任长乐一抱拳,天启皇帝笑着站起身子道。
“白兄弟,小妹就托付给你了,如果任某能够得脱牢狱之灾,一定报答今日之恩。”任长乐对着天启皇帝一躬到地,脸色异常严肃。
离开大牢,天启皇帝和袁可立走在路上,三个人都没有说话,显然都在想着刚刚的事情。
“公子,这个人不简单!”袁可立语气中并没赞赏,反而眉头微蹙,脸上带着几分谨慎。
“回去再说吧!”天启皇帝轻轻的摇了摇头,神色凝重的道。
第四百一十二章拟旨
回到客栈之后,天启皇帝便将任长乐的情况告诉了陈芳芳姐妹,然后又安慰了两姐妹一下。等到两姐妹回房间之后,天启皇帝和袁可立党寒三人在大厅里议事。
“陛下,那位牢里的任长乐很是不简单啊!虽然从没有提到他案子的事情,可是对却说了一堆私盐的事情,很明显是把皇上往里面扯拽。”袁可立轻轻的皱着眉头,面色很是凝重的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脸色也变得很凝重,皱着眉头想了想,沉声道:“身陷囹圄,蒙冤受屈,能有如此心胸和智谋已经是十分难得了。虽然将我们像里面拉扯,也是我们自己送上门的,他说的也是我们感兴趣的,这也怨不得他。”
袁可立慢慢的点了点头,眉头微蹙,没有在说什么,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个时候陈林走了进来,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恭敬的道:“陛下,今天有人来这里打探消息!”
三个人全都抬起了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预料之中,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什么人?查清楚了吗?”
“回陛下,查清了,是本城盐商李家的大公子李博!”陈林躬着身子,语气中带着淡淡的不屑,身为天启皇帝的亲信太监,这位陈公公眼界也是非常高的。
这次天启皇帝等人住的地方也是东厂的一个据点,乃是东厂的暗桩,本城的镇守太监都不知道。东厂在扬州可是布置了很多的力量,想要查到李博自然是易如反掌。
“跳梁小丑!看着他没有什么大的动静的就好了,不必过多的注意。”天启皇帝说着将目光转向了一边的党寒,沉声问道:“让你的送出的消息送回去了吗?”
“回皇上,已经送出去了!”党寒躬着身子,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声音严肃的说道。
慢慢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舒了一口气,沉声说道:“那就好,接下来我们就等着吧!接下来会越来越有意思,让朕看看这些人有什么能耐!”
“陛下,臣觉得我们的实力有些单薄,一旦有什么意外臣怕不能护卫陛下的安全。是不是在调些兵马过来,一旦有什么意外也好应付!”党寒的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妥,趁这个机会赶忙说了出来。
轻轻的摆了摆手,天启皇帝脸上带着自信道:“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扬州,距离南京不过咫尺之隔。如果这里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调动南京的人马。扬州的城的人马我们不能相信,可是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魏国公,世受国恩,对我大明忠心耿耿。如果有什么意外,那里的兵马是可以信重的。”
了然的点了点头,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魏国公确实是大明朝东南柱石,统领着大明朝在南京的十几万人马。对于魏国公的忠心那是不用说的,中山王徐达的后人,乃是大明朝最早的王公贵族。与国同戚,自然是忠心耿耿的!
“等着吧!等京城的消息,最近不要做什么!”天启皇帝满含深意的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期盼。
自从天启皇帝闭关,京城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大明朝早就习惯了皇帝不上早朝的日子。万历皇帝十几年不理政务,朝廷也一样运转,现在天启皇帝才不在几天,自然不会有什么纰漏。
锦衣卫北镇府司,骆思恭正坐在大堂上,自从天启皇帝离开北京,骆思恭就没有离开过北镇府司。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可是暗地里锦衣卫的暗探早就忙了起来,骆思恭这自己也不敢懈怠。
“大人,党俭事的信!”一个千户走了进来,对着骆思恭施了一礼,恭敬的道。
听到千户的话,骆思恭就是一愣,脸上带着几分诧异。他已经派党寒去跟着天启皇帝了,难道出了什么事情了,想到这里骆思恭连忙道:“快!拿过来!”
千户自然不敢有丝毫耽误,向前走了一步,恭敬的将书信递给了天启皇帝。
将书信接过来,骆思恭不敢有丝毫的耽误,迅速的拆开信件,连忙看了起来。当看到上面话语之后,骆思恭的脸上变得异常凝重,对着下面的千户吩咐道:“让人备马,我要去东厂!”
千户顿时一愣,脸上带着几分诧异,难道自己听错了?指挥使大人怎么要去东厂呢?虽然东厂和锦衣卫被厂卫厂卫,在文官那里没什么区别,可是实际上东厂和锦衣卫一直都是面和心不合。
“看什么看,让你去备马!”骆思恭狠狠的瞪了一眼,千户大声的呵斥道!
“是,卑职则就去!”千户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像外面跑了出去,虽然心里疑惑,可是他也不敢耽误。
一刻钟之后,党寒就出现在了东厂的门外,东厂番子都没有上前询问,转身就向里面跑了进去。
时间不长,魏朝便带着人走了出来,来到骆思恭的身边,面色凝重的道:“骆大人,出了什么事情吗?”魏朝的心里可是非常的清楚,这个时候骆思恭是不会和自己起纷争的,能让他来找自己的之后天启皇帝的事情。魏朝一点都不敢怠慢,如果是外面那些太监的事情,那就糟了。
“魏公公,你看看这个!”说着在怀里将那封信拿了出来,伸手递给了魏朝。
将信接过来,魏朝迅速的展开,迅速看了下去。魏朝的脸色也便的越来越凝重,沉吟了一下,声音严肃的道:“我们去内阁!”
骆思恭看了一眼魏朝,缓缓的点了点头,他们其实最不喜欢那个地方,可是现在也没什么办法。
内阁值班房里,几位内阁大学士正在批改奏折,自从天启皇帝离开北京,奏折就全是他们批阅的。大主意也都是他们拿的,不过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倒也没有什么纰漏。
在内阁值班房里,一直都是很安静,往来的书吏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气氛。走起路来几乎没有声音,也不会发出很大的声响,与阁老们说话也都是小心翼翼的。
这样安静的氛围有的时候也会被打破,外面一个书吏快步的走了进来,脸上挂着汗珠,口中穿着粗气。大步的走进屋子里,顾不得平日的礼仪,快步的走到了内阁次辅刘一璟的身边。
没有人呵斥那个书吏,倒是几位内阁大学士都把手中的活停了下来。他们都很有经验,能让一个书吏这样的,显然是有大事发生了。
“大人,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和提督东厂魏公公来了,说有大事要见大人!”书吏对着刘一璟施了一礼,气喘吁吁的说道,脸上还带着一丝担心。
微微皱了皱眉头,刘一璟脸上微微有些错愕,内阁和东厂锦衣卫一项合不来。今天这两位一起来,看样子是有大事情啊!
慢慢的站起身子,刘一璟对书吏吩咐道:“把人请到偏听,本阁这就过去!”
刘一璟也知道天启皇帝不在京城,如果不是大事情这两位是一定不会来的。不过这内阁的值班房是不能让他们进的,见其他几位大学士要说话,刘一璟轻轻的摆了摆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