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养娃日常-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太好。欲望憋屈太久不发泄,对身心都有碍。再说,我逢县考,心神紧绷劳累,此时正该做些什么发泄发泄,松散松散。”
若是如此的话,发泄情绪的办法也不止床上运动这一种啊。你之前不都习惯练武的么,去演武场消磨一番不更好?就是演武场落雨,不是还有间室内的练功房?
瑾娘还想反驳,就被徐二郎按着就地正法了。
半夜轰隆一声雷鸣,震得大地都震颤了几下;继而闪电“咔嚓”两声,昏暗的拔步床内陡然划过几道亮光。
瑾娘原本睡的正熟,被轰鸣的雷声震得浑身一颤,整个人瞬间醒了。
徐二郎也在此时醒来,看她吓得打了哆嗦,一把将她搂进怀里,轻拍着脊背安抚,“睡吧,没事儿。”
可瑾娘被刚才那下吓的心脏都快从嘴里蹦出来了,一时半会儿那里还睡得着?
她睡不着,也不想打扰徐二郎。他这两天确实有些累了,晚上又折腾一番,这会儿明显有些困倦。
瑾娘“嗯”了一声,不再说话,趴在徐二郎胸膛上假寐。
可外边突然又传来撼天动地的霹雳雷声,瑾娘就算培养出一点睡意,也在这接连不断的雷声中劈散了。
她实在睡不着,又担心几个小的,就轻巧的移开身子,想下床去。
徐二郎一把攥住她的手腕,“做什么?”
“我想让人去长平和长乐的院子里看看。”上次长平高烧时,瑾娘把长安和长乐带回翠柏苑照顾了几天。长平病好,徐二郎就说要让三个小家伙留在翠柏苑,让瑾娘看顾。
瑾娘考虑一番同意了,反倒是长平和长安,不知怎么想的,死活不愿意。
徐二郎不知是不是看出了他们的小心思,也没强求,又让他们搬了回去。
这大雨天,又是打雷又是闪电的,瑾娘有些忧心几个孩子被吓到。
徐翀那里她不担心,徐翩翩那里也还好,毕竟有吴嬷嬷在,能顶大事儿。
倒是长平长安和长乐院子里,顶事的嬷嬷都另谋前程去了,剩下的虽然被敲打过,可瑾娘还是担心他们不经心,再让几个小的吓着了。
她这么一说,徐二郎那点子睡意也散了。他坐起身拿了衣服穿上,说了声“我去看看,你先去床上躺着。”
瑾娘道,“我跟你去吧,要是长乐被吓到了,说不得我要在那里看着哄哄。”
“我去,若是长乐害怕的厉害,将她带回来就是。”说着话,徐二郎就起身离开了。
瑾娘等他出门,才想起,“蓑衣,别忘了披蓑衣。”
屋里两人这么大动静,且房门也“嘎吱”一声开了,今晚守夜的青苗听见声音赶紧过来,就看见二公子披着蓑衣离开的背影,而二夫人披着外衣在屋里魂不守舍。
青苗走过去道,“夫人去床上坐着也好,夜里风大,您染了风寒就不好了。”
瑾娘想想青苗说的也对,再说她也真觉得这风有些凉,就又坐回到拔步床上,靠坐在徐二郎早先睡的地方。
青苗:“这雨也是邪乎,前半夜都停了,现在又电闪雷鸣下大了。这么大的雨,看情况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别是下到白天还一直下,就不好了。”
瑾娘也忧愁,明天要去石家参加老太太的生辰宴呢。下雨天出行,想想就有些烦躁。
有青苗陪着说话,时间倒是过的很快。
稍后瑾娘听到有脚步声靠近,掀起被子就下了床,就见果真是徐二郎回来了。
他怀中还抱着个哭的泪眼婆娑的小人,正好不可怜的揪着徐二郎的衣襟,一副吓坏了模样。
这是长乐,瑾娘见状连忙将她接过来塞到被窝里。小家伙手脚都有些凉,小嘴巴还咬着嘴唇,隐隐听到牙齿咯吱咯吱磨蹭的响声。
这是吓的狠了。
瑾娘就有些后悔,“我该跟去的。这样的天气又把长乐抱来,过了寒气生了病怎么办?青苗快去催催厨下弄几碗姜汤过来。”
徐二郎这时解开蓑衣,也走到了跟前。他面色阴沉,开口道,“长乐身边的丫鬟婆子,重新选了好的送过去。之前在她身边服侍那些,该发卖的发卖,该调教的调教。”
不用问瑾娘也猜到,肯定是那些婆子丫鬟没有好好当差,导致长乐被吓住了,徐二郎这是迁怒上他们了。
她就赶紧说,“我给长乐选了一批好的,就是如今都还在调教,再等两天就可以用了,之前那些我也看不上,原本想着暂时先用他们应应急,现在听你这么一说,也没必要留了,我明天就把他们打发了,把早先选好的送到长乐身边。”
徐二郎点点头。
瑾娘见他面色缓和,就又问,“长平长安那里如何?可有被吓到?”
“没有。长平有了做兄长的样子,知道护着长安。”又道,“三郎也不错。我去后不久他也去了,也是担心两人。我去看长乐时让三郎留在青松院照看长平长安,三郎也应了。”
………………………………
032 赴宴
隔日瑾娘醒来,徐二郎照旧不见踪影,倒是她里侧位置,躺着一个正在酣睡的小姑娘、
昨晚徐二郎是想将长乐放到碧纱橱去睡的,无奈小姑娘确实被吓坏了,即便睡着了,一把她抱起来,她也惊得瞬间睁开眼。
徐二郎无法,最后只能同意长乐留在他们床上睡。
长乐之前和瑾娘睡过几晚,在瑾娘的怀抱中很快睡去了。瑾娘抱着个软软糯糯的小团子,不知何时也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不错,现在醒来感觉神清气爽,头脑都清明几分。
她小心翼翼的起身,唤来丫鬟伺候她洗漱。
正准备叫人端早膳过来,徐二郎就过来了。
这人一向是在前院用早膳的。因为他每天晨练起的很早,训练完后还要重新沐浴,为防吵醒了瑾娘,也是嫌弃再跑回后院麻烦,徐二郎都是在前院把自己打理好。顺便也就在前院用了早膳,之后就去书房读书。
瑾娘自己用早餐习惯了,猛一看见他这个时候过来,还有些讶异,“你用过早饭没有?”
“没有,过来和你一道用。”
瑾娘闻言就让丫鬟就加了几笼汤包,端了一碗皮蛋瘦肉粥过来。另外徐二郎是肉食动作,唯二的两次共进早餐,他都要吃最少两斤牛肉,所以少不得又让丫鬟端过来些牛羊肉。
吃饭时瑾娘也懒得问徐二郎怎么今天想起回后宅吃饭,这话问不问都一样,反正结果就是现在两人同桌用饭而已。她就问了昨天关心的问题,“你派人去找父亲了?”
今天天气放晴了,外边阳光绚烂明媚。他们今天要去石家参加老太太的生辰宴,徐府全家老少都要出席。这一大家子都在家,就缺徐父。
“找过了,已经回来了。”
“那就好。”
两人吃过饭,在拔步床内酣睡的长乐也睡醒了。
小姑娘揉着迷蒙的双眼,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可爱的不得了。
瑾娘亲自给她穿上衣服,给她洗了小脸,又给她扎上两个小揪揪,带上珠串铃铛,这样仔细打扮一番,小姑娘越发精致可爱。
瑾娘又喂长乐吃了一小碗蛋羹,小丫头这时候才彻底清醒过来。
她填饱了肚子,双手环着瑾娘的脖颈,小脑袋依恋的蹭蹭瑾娘的面颊,奶声奶气的说了声,“谢谢婶娘。”
瑾娘一颗心软的啊,简直快化成水了。
可不管再怎么心软喜欢,她也不能一直抱着长乐。
她还没来得及上妆呢,眼看到出发时间了,得赶紧把自己收拾妥当了。
瑾娘原想将长乐放在地上,让丫鬟领她去找哥哥玩。可看见坐在窗口看书的徐二郎,她就改变了主意。
她将长乐一把塞过去,长乐瞬间就骇的不敢动弹了。徐二郎也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对着怀中的小团子有些无从下手。
这可不是昨晚上,那时没想其他,情况紧急,他抱着长乐就回来了。现在抱着这么一个没多少分量却又软又糯的小团子,他真是……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瑾娘权当没看见两人的不自在,顾自交代了两人,“长乐和叔叔玩一会儿,婶娘去上妆。二郎你看会儿长乐,照顾她的嬷嬷和丫鬟不顶事,我回头给她换新的来,这会儿你先陪着她玩。”
瑾娘坐在梳妆台前上妆时,窗口的两人已经自在很多。
徐二郎虽然没有陪玩,但手里的书却换成了一本幼儿看得画册。他随手翻着,长乐就眼巴巴的看着。她被画册上明亮的色彩和萌萌哒小人吸引住,已经顾不上在意叔叔的冷脸,也顾不上畏惧害怕了。
瑾娘点头,对这情况有些满意。
她是不太会照顾小孩子,但也知道,家中缺少男性长辈,小姑娘总会没有安全感,会自卑,也会不自信。
况且徐大郎战死了,以后十多年时间里,长平长安和长乐都要靠叔叔们帮衬,要徐二郎和徐三郎给他们做靠山。这种情况下,让几个孩子和徐二郎徐三郎亲近些培养培养感情,并不是坏事儿。
再换一个角度看,现在就让徐二郎带孩子,也是为以后他能独立带他们的儿女做准备……
瑾娘收拾妥当后,丫鬟也过来汇报说,徐翀已经领着长平和长安在前院等着了,老爷和夫人也收拾妥当,带着四姑娘往门外去了。瑾娘闻言让徐二郎抱上长乐,他们也一道出了门。
石家和徐府离得有些远,差不多一个在平阳镇最东,一个在平阳镇最西。
徐家世代习武,石家则是耕读传家。
因为两家一文一武所走之路不同,又因为徐父整日流连花丛美色,几十年如一日从不上进;还因为徐母沉迷诗书琴棋,空余时间都花在四艺上,很少回家探望父母,所以两府的关系并不亲近。
但尽管如此,石家的老夫人见着徐府诸人也是非常亲近激动。除了对徐父颇有微词,懒得理会外,石家的老太太拉着徐家诸位小辈的手,和每人都说了几句话,关怀备至,亲近体贴。
徐父被冷落了,也不以为意。早十多年这老太太就不待见他,虽然一开始为了让他对徐氏好些,老太太确实对他亲近了两年,但眼看这他不上进,而徐氏又接连生了三个儿子,彻底在府里站住脚跟,这老太太也懒得理会他了。
老太太对徐父尚且是这个态度,石家的老太爷对徐父的态度更不可能好到那里去。
他素来就看不惯这些打打杀杀的门庭,当初若不是他要去参加秋闱,却苦于没有盘缠,也不可能同意把满腹诗书的女儿嫁到徐家去——因为徐家给的聘礼丰厚,可以挪出一部分,给他赶考花用。
这事儿至今想起石府老太爷都有些郁郁,也因为花用了徐家送来的聘礼,就觉得在女婿面前总有些抬不起头。偏这女婿浪荡风流,文不成武不就,没有一样他看得上眼的……提起徐父老太爷就全身心不痛快,若非不得已的情况,真不想见这女婿一面。
对女婿不待见,石老太爷对几个孙儿却喜欢的紧。尤其听说徐二郎弃武从文,还参加了今年的科考,老太爷心里别提多高兴。
可惜前段时间他恩师病重弥留,他与几位师兄弟特意跑过去送恩师最后一程。一来一回三个月过去,使得他不仅没来得及参加外孙的婚礼,就连二郎科考,都没来得及助他一臂之力。
至今想起老太爷仍旧觉得遗憾,所以现在就把徐二郎叫过去,细致问了一番他的答题情况,估算外孙顺利通过童子试有多大可能。
………………………………
033 情敌
正厅里,瑾娘等人和老太太寒暄一番,就被老太太的孙媳妇引去后院玩耍。
石家很大,院子有五进,比徐府占地面积小不到哪里去。又因为石家自诩耕读传家,家里子孙都是读书人,所以院子修的十分清雅,反正不管从那个角度看,都比徐家的院子精致几分。
石家的长孙媳妇是个和善婉约的娘子,浑身上下一股子隽秀气质,不难看出也是个识文断字,富有诗书的。
她比瑾娘大了十岁左右,但因为长了一张娃娃脸,且羞涩爱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许多。
但即便如此,瑾娘也不敢小觑了这位,能得到石府阖府人认同的大表嫂,和她说起话来也很客气。
大表嫂一说三笑,和瑾娘说起徐母,口中都是敬仰之词。什么家中人都言姑母学问好,若非生做女儿身,也是能金榜题名的。家里只有姑母继承了老爷子的几分才气,其余家中子弟,比之姑母都要不及。
瑾娘不好拆徐母的台,说她只通琴棋书画,不通时务,对时政赋文也懒得理会。这样的人若是参加科考,连童子试都过不了。
这样的话石家老太太可以说,徐母的长辈也可以打趣,唯独她这个做人儿媳妇的,做小辈的,不能说。
她不好接这个话茬,只能客气的夸奖石府几个儿孙都是好的。“我在闺中时,就听过石府儿郎的名声。听说已经有两位表哥高中秀才,还准备参加今年的秋闱。若都能高中,外祖家就有三位举人了,这在咱们平阳镇,可是从未有过的大事,那时石府可就成了平阳镇第一大家了。”
瑾娘的这句奉承话很显然说到了大表嫂心坎里,一时间,她的笑容都绚烂几分,对着瑾娘时也更亲热了。
几人说说笑笑到了后院专门招待女客的院子,大表嫂因为还要去老太太那里招待新来的客人,就将瑾娘交给了她的弟媳,瑾娘也要称为二表嫂的一位妇人。
这位二表嫂却是个泼辣爽利的,她利索的应了之后,就又招来几个小姑娘,让她们带着徐翩翩玩耍。
徐翩翩虽然很少来外租家,对几位表姐妹却是熟悉的,一点不见外的跟着走了。
瑾娘被二表嫂引进亭子里,亭子里还坐着几位锦衣打扮的妇人。听二表嫂介绍,这都是和石府往来亲近的人家的女眷,都是好接触的,让瑾娘别拘束,和大家说说话。
二表嫂正和瑾娘引荐诸人,就见亭子外又有一个做妇人打扮的小娘子走进来。
看见她,二表嫂的表情有一瞬间不自然。瑾娘面上不动声色,却在瞬间将来人打量了一遍。
这小娘子应是和她差不多年纪,长得眉眼清纯,弱质芊芊,杨柳腰荏苒风流,走起路来衣袂飘扬,看起来弱不禁风。
她穿一身素色青衣,打扮的清纯可人,看起来无害脆弱,让人生怜。
瑾娘打量这做妇人装扮的小娘子,那小娘子也打量她。只是不同于瑾娘的不喜不怒、不漏声色,这小娘子看她的眼神有些晦暗,还有些怨愤。
二表嫂看场面有些尴尬,磕绊的给两人做了介绍,瑾娘这才得知,原来跟前这位小娘子,是石府大房中已经出嫁的五姑娘。
石府的老太君是个能生的,除了四个儿子外,还生了两个闺女。闺女自然早就嫁人生子,而因为老太爷和老夫人都在,就没有分家的道理,所以四房人口都住在一起。
大房有大郎、二郎两位郎君,五姑娘一个姑娘。这位姑娘颇有文采,又因为祖父是举人,父亲是秀才,家中两位兄长文采也出众的缘故。这就养的这位姑娘自命不凡,心高气傲,非秀才功名者不嫁。
但西北地区文风远没有江南等地昌盛,十多岁的秀才在这里亘古未有。就如平阳镇,阖镇才三位举人,秀才也只有十多位。而当年考中秀才最年轻的那位学子,也已经二十有二,早已经成亲生子。
所以,这位五姑娘石静语,想直接嫁给秀才公明显行不通——已经中秀才的多是成家立业的,再不行就是丧妻的,石家这种文风昌盛,礼仪森严的门第,会允许家中大好的女儿去给人做续弦么?明显不会!!
所以在石静语到了十六岁时,不管她同不同意,都被家人强硬的带出门相看。
石静语许是认命了,也或许是想,哪怕不能直接嫁给秀才公,也要嫁给一个近几年内最可能中秀才的男子。所以,她挑选的夫君,便是平阳镇另一位举人的次孙。那人其貌不扬,身量不高,长相并不出色,但有一样较好的是,他文采出众,不管谁来说,那男子只要下场必定是要中秀才的。
石静语就这般出嫁了。
就在她出嫁几个月后,就传出了徐大郎战死,徐二郎被徐父徐母以死相逼弃武从文的消息。
这其中就不得不插一段陈年旧事了。
想当初石静语被徐二郎的好皮相迷惑,一度想嫁给徐二郎做娘子。但随着年龄越大,虚荣心愈盛,加上石静语受了祖父父亲等人的影响,也看不起粗鲁的武人,且徐二郎变得高冷不近人情,在她几次三番试探他是否可以弃武从文时,都毫不迟疑的拒绝,石静语对这段感情就有些退缩。
可她还是不忍多年痴恋错付,所以直到她同意母亲相看前,还特意见了徐二郎一面,问过他是否改了主意,可徐二郎都没心思听她把话说完,就去找闯祸的徐三郎了。
石静语就此死心。
然而,就在她嫁人还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徐二郎弃武从文,甚至还参加了今年加的恩科。
这真是……岂有此理。
石静语闻听到这个“喜讯”时,手都有些抖了。现在只能抱着仅有的希望——希望徐二郎落榜,她夫君不仅能成为秀才,还能成为廪生,她夫君能处处压徐二郎一头。不然,这口气她真是咽不下。
石静语对徐二郎心存幽怨,对瑾娘只能更敌对。
她只觉得瑾娘哪哪儿都不如她,虽然瑾娘也有个秀才父亲,那她更有个举人祖父。她家子孙众多,能够给徐二郎很多帮衬,反观瑾娘,林家人丁寥落,就是徐府遇上点事儿,林家能帮上忙么?
瑾娘不是没有感知的人,相反,她心思敏锐,对石静语的不喜和敌对,她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感觉出来了。
石静语和她年纪相当,又是徐二郎的表妹,表哥表妹什么的,瑾娘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两人有些情感纠葛,而她倒霉催的被石静语迁怒上了。
她倒是没怀疑过石静语是徐二郎的“过去”,毕竟徐二郎这种性格霸道强势的,若是他心有所属,那无论如何他也会将人娶进家门,根本不存在分道扬镳这一结果。
所以,这姑娘肯定是单相思吧?
不得不说,瑾娘无意中又真相了一把。
………………………………
034 可恨
石府老太太的生辰宴有惊无险的过了。
瑾娘这一天过得还算舒心,除了最开始石静语敌视的看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让瑾娘有些不舒坦,其余来石府做客的女眷,倒是挺好打交道的。
不过话说回来,能来石府参加宴会的,多是石府的通家之好。
又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石府自诩诗书传家,老太爷是举人老爷,家里还有两个秀才,其余也都是饱读诗书,正在准备科举的有志之士。
和石家关系亲密的,自然也是读书人家。这样人家的女眷,即便品德上有些瑕疵,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出来。
她们表现的无一不得体,尽管交际时,眼里还存有对于习武人家出来的媳妇——瑾娘的轻鄙,转眼却又能笑的一脸和善的对瑾娘表达亲近。
瑾娘:……
总体来说,这场宴席还算顺利。
但用完午膳,准备离去时,倒是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徐翩翩和石府里两个小姑娘吵起来了。起因是那两小姑娘想留徐翩翩在府上住几天一块玩耍,可她们又嫌弃被徐翩翩带在身边的长乐拖后腿,不愿意长乐一块儿留下。
长乐年纪小,任是谁家长辈,也不会贸然将她留在别人家过夜。
可几个小姑娘并没有想到这点,尤其其中一个五岁的女娃娃,也嫌弃长乐太缠人,偏还腿脚慢,因为带着她,今天上午她们玩乐的都不尽兴。她唯恐长乐还要继续留下,就嘀咕了几句不好听的,大概意思就是长乐没爹没娘……
小孩子说者无心,徐翩翩偏听到心里,顿时就怒了,一把推了过去。
那小姑娘的亲姐姐也在跟前,自然不能干瞧着妹妹被欺负,也上来帮忙,于是几个小姑娘就动起嘴,到最后甚至都动上手了。
等大人闻讯过来,几个小姑娘头发都散了,衣裳也褶了,一人扯着另一人的衣领,一人抱着另一人的腿脚,场面乱的简直没法看。
听了她们吵架原委的石府几个女眷颇不好意思,面色涨红的接连和瑾娘道歉。说什么小孩儿不懂事儿,都是瞎胡说的。
瑾娘面色当即就拉下来了。
小孩子那懂那么多有的没的东西?
想来不外乎是家中长辈没少在家这样嘀咕,小孩子就给记在心里了。
可就是这样才更让人恼怒!!
还是至亲呢,却在背后这样说人是非,念叨长乐没爹没娘……瑾娘都气炸了。
她连风度都维持不住,整个人面色发冷,凉凉的说道,“小孩子乱说话是大人没教好,回去好好教教规矩就行了”。
总归是心中有气,她不软不硬的顶了一句,这话说的那小姑娘的母亲脸色青了红,红了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