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国之高潮迭起-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不是铜板掉了,他是不会回头的。

    来到江南的施耐庵十分孤独寂寞,就躲房间里写小说,发泄孤独寂寞。经过最开始的不适应,他很快适应并喜欢上这种生活。

    虽然没人搭理,但也没人嘲笑,施耐庵就是因为受不了家乡人嘲笑,才逃到江南的。

    写小说后的施耐庵发现,自己把时间花在小说上,就没时间做别的事了。即便在大街上见到大哭的人,也只是行色匆匆的走过。除非他掉个铜板,否则头也不回一下。

    这不是冷漠,这是对人的尊重,我受够那种在人背后指指点点的生活。——施耐庵

    有一天施耐庵走在大街上,看一年轻小伙子大哭,他刚准备走过,发现铜板掉在地上的声音。

    年轻小伙掉的。

    施耐庵走过去把同伴捡起来给年轻小伙说:“伙计、你铜板掉了。”

    这个年轻小伙,就是罗贯中。

    施耐庵罗贯中和名妓只是例子,事实上,江南很多小朋友和他们一样,忙着做自己的事。由于做自己的事,才没时间搭理在大街上大哭的人。

    自己的事有很多,比如写小说烙大饼织布唱元曲。由于总在做自己的事,总是在织布烙大饼,总在努力,江南富甲天下。

    江南富甲天下是因为,江南小朋友付出了努力。但当时小朋友不这么看,当时小朋友认为,江南之所以富是因为,地方富。不管是谁,只要占着江南,就会变富。

    这种话说说可以,但放台面上,还是算了。

    这种话经不起推敲。

    天下好地方多的是,但富裕的只有江南。这不是因为江南地方富,而是因为江南小朋友付出了努力。

    是这样吗?

    是的。

    只是这样吗?

    不是,还有稍复杂的原因。

    从北方小朋友的抗议说吧。

    “你这么说我就不服了,我们也付出了努力,我们每天喝酒拉关系,斗这个防那个,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家庭。我们付出努力也没变富,所以你说‘只要努力就能变富’是瞎说,”北方小朋友抗议道。

    为什么北方小朋友做出了努力也没变富,这个问题以前回答不了,现在可以了。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变富。

    ——科学大百科!

    “公理2:财富=智慧

    拥有财富越多越富裕。那么、什么是财富?金钱?不是。如果金钱是财富,那人均黄金很多的南非一定是世上最富的,人均黄金很少的美国一定穷的叮当响。事实是,美国最富,南非穷的叮当响。

    美国为什么富?

    因为她们生活中拥有很多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品越多、生活越富裕、越美好。

    高科技产品为什么多?

    因为产品智慧多。产品智慧越多、做出的产品越高科技、越好越畅销。结合“人拥有财富越多,越富裕”,可得出公式:财富=智慧。

    补充1:知识运用出来、才会变成智慧。

    人们曾在初中学过自然规律,但把它们运用出来,才变成智慧。

    补充2:技术=智慧

    产品技术也叫产品智慧,所以技术等于智慧。

    补充3:经验∈智慧教训∈智慧经验+教训=智慧

    结合“智慧=财富”公式,人做产品积累下的经验教训是财富。”——《自然科学价值观》

    ——

    ·“虽然罗贯中施耐庵现在被奉若神明,被认为对中华文明做出杰出贡献,但在当时,他们被认为是社会败类生活残渣。

    “啥货!”

    街坊邻居只要路过他俩门口,就会骂一声。

    “啥货”是方言,恶毒程度远高过“神经病”,这种骂会把人逼疯,没病也能骂出病来。

    请看下集《大明帝国186、施耐庵罗贯中如何在忍辱负重中写出《水浒传》《三国演义》的?》”
………………………………

186、施耐庵罗贯中如何在忍辱负重中写出《水浒传》《三国演义》

    由百科可知,做东西的技术是财富,东西和卖东西的钱都不是财富,比如烙大饼。烙饼技术是财富,钱和大饼都不是财富。有可多饼或有可多钱的地方不一定富,但有可多烙饼技术的地方一定富。

    有烙饼技术的地方一定有钱也有饼。

    江南小朋友一直在烙饼,于是他们烙饼技术越来越多。江南小朋友也做其它的,比如织布种米写小说,比如开宜春院唱元曲打杂卖艺,于是这些技术也越来越多。

    技术越来越多的江南小朋友越来越富,生活充满高技术大饼,比如菜香饼芝麻饼。

    江南小朋友努力烙饼时候,北方小朋友正努力吵架,吵不过时还打架,乒乒乓乓的打架。由于打死的小朋友都是有技术的小朋友,于是北方技术越来越少,越来越穷。

    技术等于财富。

    这是江南富裕北方贫穷的真相。

    不是所有努力都能变富,符合规律(具体来说是“技术=财富”)的努力才会变富,这是现代知识。

    现代知识就是说,当时小朋友当时没这种知识,即便江南小朋友自己,也说不清自己为啥富。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李节

    不知道为啥富的江南小朋友在朱元璋进攻时候,没咋抵抗就投降了。“虽然富裕很重要,但活着更重要,打不过就投降,”一江南小朋友解释说。

    朱元璋也不知道江南为啥富,但他知道,占着江南就会富。

    “比如张士诚,”朱元璋指指地上吃的肥头大耳的张士诚。

    李善长踹死张士诚后,向朱元璋汇报说,张士诚来应天前就是一滩碎肉(参见《大明帝国180》),来应天后,还是一滩碎肉。

    朱元璋听到消息,马上赶过来,然后看到地上吃的肥头大耳的张士诚。

    即便成了一滩碎肉,朱元璋也能从张士诚碎肉中看出,他生前吃的肥头大耳。

    证据就是,自己这么说时候,李善长连连点头。

    “嗯嗯,”李善长连连点头。

    张士诚占江南才富,自己占江南也会富。在这种看法支配下,朱元璋对江南发动了全面进攻,并最终占有江南。

    占有江南的朱元璋,还是没变富。

    张士诚死后,朱元璋占领江南,江南小朋友被迫搬家,搬到内地鸟不拉屎的地方种地(明初大移民),于是江南破败了,天下重新变得贫穷起来。

    这是后话以后再说,现在继续说张士诚。

    由于张士诚对人不管不问,江南小朋友对人不管不问。在江南的小朋友可以把精力用在做东西上(比如烙大饼)。在小朋友们的努力下,江南迎来了繁荣,即便罗贯中施耐庵这种败类,也能开花结果,结出《三国演义》《水浒传》两部小说。

    虽然罗贯中施耐庵现在被奉若神明,被认为对中华文明做出杰出贡献,但在当时,他们被认为是社会败类生活残渣。

    “啥货!”

    街坊邻居只要路过他俩门口,就会骂一声。

    “啥货”是方言,恶毒程度远高过“神经病”,这种骂会把人逼疯,没病也能骂出病来。罗贯中施耐庵就是在这种骂声中写出《三国演义》《水浒传》的。

    向他俩致敬。

    《三国演义》《水浒传》很能反应当时的生活,很能反应他俩心情。

    心情就是感激张士诚。

    在《三国演义》里,张士诚充当了慈眉善目的诸葛亮,朱元璋成了白脸阴险的曹操。虽然诸葛亮很努力,但还是死了,虽然曹操很阴险,但还是赢了。此外,张士诚自己很符合梁山好汉逼上梁山形象。他率领的十八条扁担起义,简直是“智取生辰纲”翻版。

    罗贯中施耐庵之所以感激张士诚,是因为,他们认为江南的幸福环境是张士诚给的。

    实际上是张士诚给的吗?

    是,但又不是。

    创造出江南幸福环境的不只张士诚一个人,还有其它小朋友。张士诚创造了“律法”(还是和小朋友一起创立的),但其它小朋友创造了大饼、鸡鸭鱼肉绫罗绸缎还有宜春院。

    江南的幸福生活,是所有小朋友努力的结果。

    这是元末发生在江南的事实,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这种事实。

    至少施耐庵罗贯中没看到,没看到事实的施耐庵罗贯中很感激给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张士诚。

    他们感激的张士诚,死了。

    张士诚死了。

    张士诚一生虽然短暂但做了很多事,人们给张士诚的评价是“器小”,认为他胸无大志、连侵略都不敢、白活了。但我觉得不是,我觉得张士诚只是善良,只是觉得不应该侵略别人。

    士诚之器小,器小则无远图。——朱元璋

    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明史》

    张士诚死后,朱元璋用一个很漂亮的棺材厚葬了他。张士诚生前朱元璋虽然对他不好,但他死后,朱元璋对他很好。

    厚葬完张士诚,朱元璋一路小跑到姑苏,名义上是慰问前线小朋友,实际上是找张士诚老婆。即便不是张士诚老婆,只要漂亮,也可以用“张士诚老婆”名义拉回应天。

    拉回应天除能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外,还可以教育小朋友。

    “来来来,你们看,张士诚多奢侈多迂腐,一个人娶这么多老婆,”朱元璋拉着一群小朋友说。

    至于张士诚实际上娶没娶,没人说得清,反正墙倒众人推,不推白不推。

    于是小朋友都说:“张士诚真奢侈真迂腐,一个人娶那么多老婆。”

    事情本应这么发展。

    事情偏偏没这么发展。

    朱元璋尽兴的跑去姑苏,但败兴的从姑苏跑回来。

    他没找到。

    朱元璋没找到张士诚老婆。

    这很正常,张士诚老婆都死了。连其它疑似张士诚老婆的小姑娘(比如姑苏十大名妓),听说朱元璋来了,也跑了。

    小姑娘不说了,说张士诚老婆吧,说说她们为啥死。

    张士诚大老婆干的。

    张士诚娶了大老婆后又娶一堆小老婆,于是大老婆放火把小老婆烧死了(女人真可怕)。

    ·“不想被劈死的徐达跪坐在朱元璋家门口扮小乖乖。

    跪坐就是先跪在地上,然后屁股坐在脚踝上。

    “你在干嘛?”朱元璋问。

    “扮小乖乖,”徐达回答说。

    “what?(什么?)”朱元璋眉毛一扬,诧异的说。

    请看下集《大明帝国187、朱元璋飞奔到江南,想找到张士诚遗孀,最后找到了吗》”
………………………………

187、朱元璋飞奔到江南,想找到张士诚遗孀,最后找到了吗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张士诚大老婆看城要破了张士诚要死了,就对张士诚说:“你死了我们怎么办?”

    “我们”指的是自己和张士诚小老婆。

    张士诚看着大老婆,看着这个他只睡一次的女人。他本想说“我死了你们要好好活着”但老婆大吼一声堵住了他的嘴:“我们不会辜负你的。”

    吼完就走。

    走去抱柴火。张士诚老婆走着走着跑了起来,小跑着把柴火抱到齐云楼下。她打算等朱元璋攻过来就放火,放火烧死张士诚的小老婆们。

    齐云楼是一木楼。

    朱元璋很快攻了过来,大老婆开始放火。

    放火之前把小老婆们赶上楼,她自个赶不上还让干儿子帮着赶。大老婆生不出孩子(主要是张士诚不和她睡)所以收养了很多干孩子。

    干孩子长大后成了干儿子。

    干儿子把小老婆们赶上楼,张士诚大老婆站楼下对小老婆们喊话:“见识你们忠贞的时刻到了!”她边说边指指房梁上挂着的白娟。

    小老婆们哇哇大哭。

    她们不想死,她们想好好活着,张士诚知道她们想好好活着所以对大老婆说“你们要好好活着”。

    大老婆没听到,大老婆没等他说完就吼断了他的话,大老婆只想烧死小老婆。她想等小老婆上吊完,再一把火烧了她们的尸体,但小老婆们哭着闹着不上吊,

    “你们怎么了?”大老婆问。

    “可不可以不死?”小老婆们说。

    大老婆睁大了眼,他觉得,丈夫死了妻子陪葬,这事天经地义,没想到小老婆们事到临头居然怕死!?

    怕死是正常的,觉得陪葬天经地义的大老婆才不正常。根据后世知识,生物都有活下去的本能。在生和死之间,生命会欢快的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活着”,否认这种规律的“天经地义”才不正常。

    ——科学大百科!

    “公理5:趋利避害

    在草履虫试验中,把一颗盐放在培养皿里,草履虫会自觉地远离它,生物学把这个规律叫“趋利避害”。生命面临两个选择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个,是为趋利避害规律。”——《自然科学价值观》

    ——

    这种“天经地义”就是封建礼教。

    没错,大老婆被封建礼教祸害了,

    大老婆不知道自己被祸害,不知道被祸害的她执意要小老婆死,还说:“夫死妇随,这是规矩,你们别乱了规矩。”

    她说完就放火,放火把小老婆们烧死了,烧死后自己也上吊死了。

    这里有个问题,人都有趋利避害本能,人都想活着,大老婆也想,那她为什么死?为什么执意把小老婆烧死,然后自己上吊死?因为“夫死妇随”吗?

    古代小朋友认为,是。但以现代知识来说,不是。

    “夫死妇随”违反求生本能违反趋利避害规律,算不上规矩,更不可能把人逼死。真正让大老婆做出自杀举动的是,杀人偿命本能。

    大老婆平时就恨小老婆,想一把火把她们烧死。她没有机会,现在张士诚死了,机会来了,她可以名正言顺的烧死她们了。

    没错“夫死妇随”只是她报复小老婆的幌子。

    烧死小老婆后,受杀人偿命本能驱使,大老婆自己把自己吊死了。

    ——科学大百科!

    “公理1:同类之间生命平等

    人被踹一脚,会想着报仇,踹对方一脚。这种本能,就是平等,全称是“同类之间生命等”。

    同种生物的生命彼此平等,这种生物规律,简称平等。

    原理2、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平等定律有很多推论,比如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平等是对的所以它的推论也是对的。

    补充:自然规律=人性

    公式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连通,使自然规律可以解决人文科学问题。

    自然规律在人文科学的说法是,‘人性’,‘人的本能’。”——《自然科学价值观》

    ——

    由百科可知,人都有杀人偿命本能,大老婆也有,所有杀了很多人的大老婆自己把自己吊死了。如果不是这种本能,她没准能活下来,即便和封建礼教作对,她也能无比坚强的活下来。

    但她杀了小老婆,所有只好去死。

    大老婆上吊死了。

    很多人认为她死时眼睛瞪得可大,其实不是,大老婆死时口吐白沫,眼睛向上翻只露眼白,呈现吊死鬼所特有的模样。

    吊死鬼,表情并不可怕。

    大老婆吊死后,他干儿子迅速把她解下来,放船里又放水里,美其名曰,“水葬”。水葬的张士诚大老婆被几只王八衔走了,朱元璋来的时候,只看见几只王八在水里游来游去。

    女人没见着见了几只王八,朱元璋十分生气,抓几只王八边烤边吃。

    还没吃完,就心急火燎的回应天。

    朱元璋本打算吃完王八,在这里住几天,泡几天姑苏小姑娘。但应天出事了,他不得不回。

    应天的事是,徐达。

    徐达刚回应天,在小弟的蛊惑下,不但到河里抓王八吃,还泡了应天小姑娘。朱元璋得到消息,怒了,心急火燎往回赶,刚赶到应天就见徐达规规矩矩的坐在自己家门口。

    徐达知道他要回来,所以规规矩矩坐门口等他。徐达之所以敢吃王八敢泡应天小妞是因为,他在朱元璋身边安排有小弟,只要朱元璋一回来,小弟马上飞鸽传书向自己报告,让自己做准备,扮乖孩子。自从朱元璋给徐达飞鸽传书了一封信,徐达就学会了这种传输方式。

    没办法,不学会,会死,会被忽然赶来的朱元璋一刀劈死。努力学习,只是为了不被劈死。

    不想被劈死的徐达跪坐在朱元璋家门口扮小乖乖。

    跪坐就是先跪在地上,然后屁股坐在脚踝上。

    “你在干嘛?”朱元璋问。

    “扮小乖乖,”徐达回答说。

    “what?(什么?)”朱元璋眉毛一扬,诧异的说。

    朱元璋时代就有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例如马可波罗的徒弟马克小菠萝,朱元璋曾抓住一个小菠萝,向他请教一些问题,主要是学习西方语言。

    ·““我不在家时候,你喝酒了吗?”朱元璋问。

    “蒙主上隆恩,兄弟们都在喝酒都在庆祝打江南的胜利,”徐达见老大嗅到酒味、瞒不过去,就把一杆兄弟拖下水。

    “你们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徐达后来给兄弟解释,兄弟才没把他打成屎。

    请看下集《大明帝国188、朱元璋责难徐达,徐达迅速把兄弟拉下水,原因惊人》”
………………………………

188、朱元璋责难徐达,徐达迅速把兄弟拖下水,只因兄弟对他说了这句话

    “‘泡妞’用西方话怎么说?”朱元璋问。

    “???”马克小菠萝,“what?(什么?)”

    朱元璋跟他学了半天,只学会一句“what?”,本以为用不着,没想到遇到徐达发神经,他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

    “你在干嘛?”朱元璋问跪坐在地上的徐达。

    “扮小乖乖,”徐达回答说。

    “what?(什么?)”朱元璋眉毛一扬,诧异的说。

    “等你回来,”徐达发现说错话,马上一脸微笑的改正说。他虽不知道朱元璋说了啥,但朱元璋大脸会说话,他的大脸说“什么?”

    “我不在家时候你都干了啥?”朱元璋露出狐疑的小眼睛,他虽然有张大脸,但有双小眼。朱元璋眼睛本来不小,但经常眯起来,所以看着十分小。

    “等你回来,”徐达仰着头,继续微笑,同时露出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他眼睛清澈无比,就像一个没见过女人的大孩子。

    朱元璋在大孩子头上和脸上嗅了嗅,闻到一股酒味。

    徐达不是大孩子,徐达是老司机。

    “我不在家时候,你喝酒了吗?”朱元璋问。

    “蒙主上隆恩,兄弟们都在喝酒都在庆祝打江南的胜利,”徐达见老大嗅到酒味、瞒不过去,就把一杆兄弟拖下水。

    “你们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徐达后来给兄弟解释,兄弟才没把他打成屎。

    他拖兄弟下水,是为了免罪。

    “法不责众朱元璋不责众,所以朱元璋奈何不了我,”徐达解释说。

    他的解释,对一般人可以但对朱元璋不可以,朱元璋不是一般人。联想后来朱元璋的大屠杀可以发现,他责众。

    朱元璋后来责众现在不责众,现在的朱元璋,刚刚产生“责众”这种想法。

    “哦…”朱元璋想了想,他想劈死徐达再劈死他那帮喝酒兄弟,但北方未定徐达和他的兄弟还用得着,他只好善解人意的说,“我何曾不想和你们一块喝酒,但北方未定还没到享乐时候。你们没见张士诚吗?最后享乐享死了,你们一定不要学他啊。”

    他这么说时,特意嗅了嗅自己身上有没有酒味,发现没酒味,才大呼一口气。

    朱元璋在姑苏吃王八时喝了很多酒,他不能让小弟发现自己喝了酒,否则自己说的话就太没说服力了。

    为了让话有说服力,他拿张士诚举例:“你看张士诚就是因为喝酒喝死了,你们不要学张士诚。”

    徐达看着朱老大,然后说:“哦哦哦。”

    朱老大教育自己的意思是:“这次放过你们,下不为例。”

    “如果他不放过我,他会直接把我杀掉,而不是教育我,”徐达后来解释说。

    教育完徐达,朱元璋拍拍屁股进家门去了。他刚进家门,徐达站起身拍拍屁股就走。他走后没多久,刘基来了。

    刘基,字伯温,小朋友们喜欢喊他刘伯温。刘伯温不是自个愿意来的,是朱元璋叫他来的。和做亏心事怕朱元璋敲门的徐达不一样,刘伯温不做亏心事不用在朱元璋大门口跪着欢迎他回来。

    他这么想,朱元璋不这么想。朱元璋回来没见到刘伯温、十分生气,徐达都来跪他不跪,他比徐达还牛吗!?

    生气的朱元璋马上把刘伯温叫过来。

    其实不跪的人多的是,但他只惦记刘伯温,为什么?因为刘伯温比他聪明。刘伯温比朱元璋聪明,朱元璋怕他在背后使刀子,所以要他待自己眼皮下。但等刘伯温过来朱元璋才发现,自己喊他来,没啥理由。

    他不能说“我想让你待我眼皮底下才让你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