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打造宋帝国-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仪听完以后哈哈大笑:“公子如此明事理,想来日后,整个宋国必定由公子来掌理了!”
戴言听到张仪的这种说法立即脸色大变:“秦相不要开这等玩笑!我宋国事物自有家兄定夺,又哪里需要我一介闲散公子多言?况子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今我只想为我治下子民多获取利益,宋国事物与在下无关!”
张仪见到一句玩笑话给了戴言这么强烈的刺激,也立即反应过来,不再宋国国内事物上停留,而将话题转移到了其他方面。
待接待张仪的宴会结束,戴言离开以后,张仪立即就将护卫他来到陶丘的秦军将领孟宽叫到面前,问他道:“孟将军,你在陶丘的军工厂中,看到了陶丘所制造的武器,也和我说了陶丘的武器质优量足,极为优秀!将军能否说得详细一些?”
孟宽听到相国发问,自然是知无不言:“启禀相国!陶丘人只给我开放了几个军工厂,在这些军工厂中有着制式的弩以及搭配的箭矢,属下亲自试过其威力,可在百步外穿透皮甲,却有优秀的装备!而制式的神弩,只要陶丘的军工厂有需要,在一个月内就可以生产出三万部,其产量之巨,其价格之便宜确实不是我秦国能够相比的!
陶丘的军工厂除了神弩以外,他们还大量的生产鲸皮甲以及制式刀剑。属下亲自试过了它们的属性,都是质量不错的装备,对我军有着重要作用的工具!”
张仪听完孟宽的叙述以后,想了想,随后又问孟宽道:“以孟将军来看,这陶丘城如何?”
孟宽答道:“相国,在下只是一介军人,您若要我评价此城,在下只能说此城之繁荣,实为天下少有!而此城占地如此广阔,然而其在城外的那些民居都是作为防御之用,想来若有外敌想要进攻陶丘,只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仪听完孟宽的话,说道:“陶丘之繁荣,不是天下少有,而是天下仅有!昔年我曾经游历齐都临淄,也体验过楚国郢都的风情,在这些大国之都里,没有一座城市能够比得上如今的陶丘!齐国临淄为天下大城,有户七万口,若是碰上战事,每家只征一人从军,齐王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征发七万大军!想来如今的陶丘,碰上战事所拥有的军队,即使不如掌控整个齐国的齐王,恐怕也不弱于整个临淄了!
一个能在短时间内征发如此多军队,而在短时间内制作武器数量如此之多的城邑,未来会不和宋国睢阳产生冲突吗?看来我们要处理好与这位陶丘君的关系了,他一定就是未来的宋君,将来也必定是我秦国天然的盟友!”
“相国,即使这位陶丘君未来和宋君起了冲突,进而起兵作乱,您有为何可以断定他一定是最后的胜者?要知道宋国毕竟是弱国,地处魏、楚、齐三大强国之间,其国内一旦有事,必定受到三大强国的关注,若是三大强国干涉,恐怕局势未必会遂我之愿吧?”
张仪听完以后,只是坚定的回答道:“宋国是弱国没错,然而拥有陶丘的宋国就不是弱国了,而是天下的强国!你要相信我的眼光,宋国未来必定内乱,而胜利者必然是子偃!从现在起,你要多与陶丘君身边的军人和谋士交往,这对我秦国未来的布局至关重要!”
孟宽见到张仪如此肯定,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只是重重的承诺道:“诺!”
三相会盟,其中的两相都抵达了陶丘,唯一剩下的楚相没有抵达。而张仪也趁着这段时间去拜访了田婴,私下的交流了一些意见。然而田婴的口风非常紧,在楚相到达陶丘前始终不对秦国做出任何承诺。
数日后,楚国的队伍抵达了陶丘。而这一次,派出的队伍极为豪华,而到来的人物也都是楚国掌权的人物,令尹昭阳,左徒屈原,而作为楚国护卫的,乃是曾经跟随楚威王参与徐州大战的昭滑。
作为此地的主人,戴言自然也是参与了接待的。即使他贵为一地封君,然而与这些权倾列国的大国之相比起来,就大大不如了。戴言也很自觉,在接待了楚尹,并且分别和昭阳与屈原打了交道后,就默默的站在一边,将主导权交给三相处理了。
田婴、张仪和昭阳作为三相,自然是走在一起的。见到两人,田婴一脸揶揄的对昭阳问道:“我听说秦相曾经在令尹府上为门客,现如今秦相与令尹大人平等相待,主持三相会盟,不知令尹大人可有何感想?”
昭阳一听田婴的话,脸上闪过一丝不快,然而他毕竟为楚国令尹多年,早已变得人精一般。他对田婴说道:“秦相能有今日的成就,那也是他自己的造化。我与秦相是故人,今日再次相见,感觉很是亲切。”
见到昭阳不吃这一套,田婴又接着说道:“我曾听说秦相在令尹府上时,被诬为窃玉之徒,差点被令尹门下打死。而秦相在秦国发迹以后,为秦楚两国联姻时,曾公然声言没有窃玉,反而要窃令尹之国!令尹对此,也感到亲切吗?”
张仪听到了田婴这等挑拨离间的话,立即跳出来说道:“这就是齐相误会了。令尹大人刚才说了,他和我相交多年,故人相见,很是亲切。当年我去到楚国,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在下不过和令尹大人开一个玩笑而已,楚国上下都没有当真,反而是齐相相信了张仪的话,齐相可真是会替楚国着想啊!”
田婴见到这等挑拨之法无效,自是哈哈一笑:“既然令尹大人和秦相如此交好,那么看来,这接下来的会谈我齐国是要吃苦咯!”
在前往陶丘城内的路上,三相之间唇枪舌剑,暗中挑拨离间,都希望能够离间其他两国为自己获取利益。这等顶尖政客的下作手段,也令得在一边的戴言打开眼界。
在为楚国使团接风洗尘,并且让楚人养精蓄锐以后,三相的会盟也就正式开始了。
三相会盟乃是由秦国提出来,将楚国和齐国拉到一起,大家坐下来共同商议并决定天下大事的盟会。它没有那么多的客套,一上来就是一片坦然,以及对于各自国家利益的诉求。
张仪首先开口:“我召齐相与令尹前来的原因,想来二位已经很清楚了。最近魏国在魏相公孙衍的倡导下,进行了五国相王。五国相王之后,各国尤其是三晋之间频繁走动,或调军,或合兵,不仅齐楚两国不安,我秦国也很是着急。我王想要公开出面制止此类公然挑衅的举动,然而又深恐齐楚两国误会。故而在下召两位前来,就是想把事情的原委解释清楚。如若两国愿意与我秦国一道,共同谋划一致行动,我秦国更是更是求之不得啊!”
田婴听完张仪的话,立即说道:“我齐国没有什么不安的。只是在下有些疑惑想问秦相,这三晋之间调兵,与秦国何关?”
张仪微微一笑说道:“齐相有所不知,我秦国与魏韩两国有盟约,而我国与赵国之间,已于月前停战。秦国惟愿天下太平,只是迫不得已动手之时,还望两国不要误会,又恐另生事端!”
张仪的话一说完,其他的人还没有什么反应,屈原就先杠上了:“秦相之言,可谓信口雌黄!分明是秦国擅自兴兵,三晋迫不得已只能结盟自保,怎么就变成了齐楚两国不明事理,引发事端呢?秦相也不必担心齐楚两国误会,只要秦国将大军退回函谷关,则天下自然安宁!”
屈原这一冒失的举动,令得昭阳有些不满。然而田婴却是暗暗高兴,开口道:“左徒大人所言极是!只是在这里我还要补充几句,我齐国历来和三晋之间有疆域之争,必有往来磋商,或议或战,此事与秦国毫不相干,还望秦国不要干涉!”
张仪叹了口气:“韩魏两国乃秦国邻国近邦,秦国一直希望与两国结成兄弟之盟。如若两国耐心,我秦国定当劝服韩魏,与两国不再有边界之争,从此不兴刀兵,如此则天下安宁!”
田婴有些森然的问道:“依秦相的意思,若是我齐国没有耐心,那么秦国是不是要有其他的动作了?”
张仪回答道:“齐相既然接受了在下的邀请,来了陶丘举行会盟,为何不往好了想?反而处处以恶人之心揣度秦国之意?”
田婴冷笑道:“恐怕秦国一开始就没往好处想吧?”
令尹昭阳见到会盟有谈崩的趋势,老谋深算的他立即就开口了:“两位稍安勿躁,容老夫说几句。二位都知道,我楚国乃南蛮小国,从无染指北地,窥视中原之意。然而魏国在我楚国北境陈兵,而齐国在淮泗之间驻军,我王寝食难安。今日既然有此会盟,我楚国愿与列国修好,于天下相安。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希望秦国不要插手魏国国政!”
张仪见到昭阳出手,由此形成了齐楚两国压制秦国的局面,立即从座位上站起,说道:“此次会盟,一来修三国之好。五国相王,在张仪眼中形同闹剧,但一旦结盟起事,恐怕齐楚两国也难保平静!
二来也是照会两国,魏国之事,事无巨细,我秦国管定了!我秦国并无非分之想,只想拆散五国之盟,与两国一道分忧啊!”
随着张仪的通牒发出,整个盟会的现场空气都仿佛变得寒冷了。
屈原也随着张仪的站起而起立,说道:“魏国之事,事无巨细,秦国管定了!既然秦国已经把话说道了这个份上,我看就没有什么必要谈下去了,屈原告辞!”
说完,屈原就准备离开会场。
张仪见此,立即走到屈原面前,对他说道:“左徒何必着急?各国之间谈判,谈不拢大家就可以坐下来慢慢商议。总不能一下子谈不拢,就这样散了吧?”
屈原对于张仪的话,丝毫没有触动的说道:“我看还是散了为好!我们楚国市井有一句话: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打!拉拉扯扯,骂骂咧咧,实乃妇人情状,惹人笑话!”
说完以后,屈原就此拂袖而去!随着屈原的退场,楚国使团也跟着退场了,而齐国自然也不甘人后。初次三相会盟,就这样给谈崩了!
………………………………
第二百五十八章 选边站队
三相会盟初次谈崩以后,三国又在私下进行了各种交流。然而三国之间分歧太大,终究无法达成一致。而这时,为了达到更大的利益,私底下的利益交换与联络也开始了。
在戴言为屈原安排的府邸内,齐国公子田文轻车简从到来。守卫的楚国士兵见此,自然不敢阻拦,立即将其迎接入内。
屈原一见到田文,就深施一礼说道:“公子急公好义之名,屈原在楚国亦曾听闻。今日一见公子,如此和蔼可亲,难怪能够令士人倾心了!”
田文打了个哈哈:“都是些虚名而已,左徒高看小子了。”
待两人坐定,仆从献上茶点以后,屈原就直白的问道:“不知公子今日私下拜会屈原,可有何要事?”
田文没有正面回答屈原的问题,反而问屈原道:“不知左徒对于秦相张仪所提之条件,如何看待?”
屈原一听这个就气不打一处来:“张仪太嚣张,秦国太嚣张!他们秦国把自己当什么了?魏国事无巨细,秦国管定了!秦国若是不修订会盟条约,我楚国是绝不会在盟约上签字盖印的!”
田文呵呵一笑,问道:“若是秦国依然不更改条件,楚国将如何做呢?”
屈原回答道:“若是如此,那么三国会盟,就只好不欢而散了。”
田文此时说道:“左徒之言差矣!大家好不容易,大老远的从各国国内跑到陶丘来,就这么不欢而散,未免太有些不值了!”
屈原察觉到田文话中有深意,问道:“公子对此有何高见?”
田文叹了口气,回道:“张仪未去秦国之前,秦国是以征伐为手段,如无胜算,便闭关韬晦,有胜算,便开关迎战。现在张仪到达秦国,邦交为主,征伐为辅,一些小国弱国本就惧怕,再加上张仪以口舌之力威逼利诱,秦国如今无往不胜!毫不客气的说,张仪一人在秦国,就可抵十万虎狼雄兵!”
屈原对此也是极为赞同的:“公子所言极是,张仪邦交之才,堪称举世无双!”随后他又想到了,这样一位出色的人才,原本完全可以为楚国所用,然而却被令尹昭阳给逼到了秦国,他也不禁叹了口气。
田文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要让张仪存在于世!如此,我齐楚两国就可断秦国一臂,让秦国损失这样一位宝贵的人才,你我两国,不就没有白跑这一趟了吗?”
对于田文如此做法,屈原作为一个爱好美政,讲究凡事光明正大的人,却是有些不满的:“公子在外有仁义之名,而我所听到关于公子的说法,都是仗义疏财,侠肝义胆。公子怎会在此邦交斡旋之际,行此下作举动?要知道,暗杀行刺,乃小人行径,世人所不耻!”
田文对于屈原的批判,丝毫没有不满,反而哈哈一笑:“左徒作为楚国的宗室重臣,竟然也会如此的天真?左徒难道真的以为外界的一点吹捧,就能够影响到人的行动了?
秦国不会看到一个和其一样强大的楚国,我观张仪的动作,可是相当明确的。第一步,便是迫使韩魏称臣第二步,便是勾结燕赵,以制衡我齐国第三步,便是北定义渠,使秦国彻底无后顾之忧这最后一步,就是南征楚国,进犯鄢郢了!到了那个时候,楚国社稷宗庙不存,又岂能空谈仁义?”
田文一席话,掷地有声,令得屈原也不由得肃然起敬:“公子一席话,可谓高瞻远瞩,鞭辟入里!然而杀掉一个张仪,就能够阻止秦国的狼子野心了吗?”
田文说道:“张仪作为秦国的重臣,权臣,他站得高,看得远。杀掉他,就是刺瞎了秦国的眼睛!这就可以让秦国的狼子野心为天下人所知,如此集天下之力,方能将秦国再次打入函谷关!这对于楚国和我齐国的利益都是有好处的。
左徒若是不愿意担负起这个恶名,田文愿意来承担。当然若是左徒依然觉得良心不安,那么在下也愿意对张仪网开一面,给他一个拯救自己的机会!若是他不能把握这个机会,那么也就不要怪我等无情了。”
显然,田文所言,说到了屈原的心里。除掉张仪,确实是对楚国有好处的。屈原虽然刚直,但也并不是迂腐不堪的人,随即就问道:“不知公子想要怎样除掉张仪?又怎样可以给张仪一个拯救自己的机会?”
陶丘邑府内,戴言在内室中,将手放在赵雪的腹部,感受着妻子的第一次胎动。
作为一个准父亲,这样间接的接触自己的生命对于戴言来说,是一种极为奇妙的感觉。戴言两世为人,也是第一次有着这样的感受,他和所有的父亲一样,对于自己的生命,都是有着无限喜爱的。这让他对于妻子的任何一点不适,都极为敏感。为此,平时一向好脾气的戴言已经不只一次的在邑府仆役面前发火了。
今日早晨,正当他准备去处理陶丘的政务时,就突然接到了下人的报告,说主母身体有些不适。一听到仆役的报告,他立马将所有的事情都丢开了,赶紧来到赵雪的面前,而后他发现,这所谓的不适原来只是妻子的胎动而已!
他的满腔怒气一下子就不在了,取而代之的乃是无限的喜悦!随后,他就让仆役去通知田不礼,让他盯住三相会盟的进展,并且将政务放下,闭门谢客,专心陪着自己的妻子。
不过他的这种打算很快落空了,就在他的命令发出去还不到一个时辰,仆役就报告齐国公子田文以及楚国左徒屈原求见,并且有紧急事情与主君商量,就连田不礼也不能够做出决断!
对于两人在这时候来打搅他,戴言是很有些不满的。然而形势比人强,这两人毕竟是代表了两个大国,戴言也不敢怠慢,只能对赵雪说声抱歉,让她安心养胎。随后,他就去到邑府的会客厅接近两人了。
“左徒和公子联袂来到我这邑府,不知可有何要事商量?”对于这两人的打搅,戴言是很有些不满的,因而一待两人到来,他就有些不客气的问道。
两人都察觉到了戴言话语中的不满,屈原倒是有些歉疚之感,然而田文却是丝毫不在意,只是哈哈一笑的说道:“我等二人来到邑府,是代表齐楚两国而来。田文听说,公子在陶丘旁边的菏泽中,有一座极为富丽的行宫,专供菏泽俱乐部聚会之用,田文想要借此一用,以作为三相会盟的签约地点,曹公以为如何?”
戴言初一听此事,也没将其放在心上:“既然是齐楚两国想借我陶丘菏泽行宫,子偃自然不敢阻拦。三相会盟到了今日,三国能够达成一致意见,盟约能够签订,在下也要恭喜二位了!”
田文阻拦了戴言的言语,说道:“曹公误会了,三国会盟,条件差距太大,到现在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然而盟约却是一定要签订的,是秦国必须接受我们的条件!为了达成这一盟约,就需要曹公提供一些帮助了!”
戴言这才反应过来齐楚两国是要做什么了,难怪仆役说两人来拜访他,就连田不礼也不能够决断!因为这就是齐楚两国在逼着自己选边站队啊,是站在齐楚一边,还是站在秦国一边?
整个会客厅中顿时陷入了沉默,戴言面对这这样的场景,当然也不能立即做出决断。
田文随后又说道:“曹公若是不答应借行宫之用,那么我二人就可以在此地向曹公名言:齐楚两国将不再保证陶丘在列国的中立!”
这是战争的宣告么?如果是选边站队,戴言其实是很不愿意选择站在齐楚一边的。因为他知道这两个国家紧挨宋国,不仅反复无常,而且极为贪婪。秦国纵有再多不好,那也是未来的事,至少他们眼下是不会威胁到陶丘的!
然而这毕竟是眼前的抉择,他必须要做出决断:“既然公子都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子偃又怎能不答应呢?我这就通知菏泽俱乐部,将菏泽行宫腾出来,给三国会盟之用!”
在他做出了这个决断以后,他就很快的谢客了。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和屈原说一句话,而屈原看着他那冰冷的眼神,也是充满了愧疚。
在走出了陶丘邑府后,田文就此和屈原分离。当坐上车时,田文将他的门客冯谖召到了近前,对他说道:“先生之谋划已然成矣!如今我等和楚国联合一起,不仅算计了秦国,而且也将陶丘逼上了绝路。先生的谋划,实乃一石二鸟之计,果然高明!”
原来,冯谖魏田文所谋划的算计陶丘事宜,就是预先料到了三相会盟,秦国和齐楚两国不可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在这样的时候,只要对楚国稍稍威逼利诱,就能够将其拉到自己这一边,向陶丘施压,陶丘就不得不做出选择!
若是陶丘真的硬气,强行回绝两国的要求,这就给了两国口实,使两国可以名正言顺的攻打陶丘。若是陶丘顺从两国的要求,虽然两国找不到对陶丘发难的机会,然而搅乱了秦国的谋划,并且让秦相丧身异地,得罪了如此强大的敌人,陶丘还有好日子过吗?到了那个时候,秦王发兵陶丘时,即使齐国不出兵,而田文也会用自己本身的力量来给陶丘致命一击!
如此戴言无论是答应齐楚的要求,亦或是拒绝齐楚的要求,陶丘都会走上绝路!在这样的绝户计之下,陶丘是不可能有幸免之理的!
不过冯谖的谋划虽然高明,然而他显然没有听说过一句话:一枚硬币除了正面和反面,还有竖起的时候!
送走了田文和屈原以后,戴言命令田不礼将三相会盟的详细情报汇报过来,并且将这最近所发生的所有事宜全部向他如实报告!
在得到了足够多的信息以后,戴言冷笑一声:“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也敢逼着我选边站队!我倒要看看,你这未来的孟尝君,能拿我如何!”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剑舞
菏泽岸边,张仪带着数名随从怀着忐忑的心情登上了一艘新式的陶丘游船,向着菏泽深处的一座小岛驶去。他的心情已经完全被三相会盟的前景所牵扯,对于这艘最先进的木轮船,竟然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
当抵达了小岛上时,岛上行宫的富丽繁华,算是真正的让穷士出身的张仪大开了眼界。整个行宫依山傍湖而建,从远处看,就如同一座仙宫漂浮在这小岛之上。而在这傍晚十分,太阳即将全部落下时,整个行宫依然是一片灯火辉煌的景象,就如同整个陶丘的东城区一般,灯火彻夜不息!
而当他走入了行宫,方才发现整个行宫地上不是像列国那样铺的木质地板,而是直接铺设的瓷砖。这种光洁的建筑材料,令得此地的地面都有些微微反光。而在整个行宫中,每隔数丈确切是15米,都会有一个玻璃罩子,在这玻璃罩子中,就散发着柔和的灯光,张仪知道,这种光亮,就是鲸油燃烧所放出的!他在陶丘所待的这些天里,已经体验到了此物的美妙!
缓缓的走进了这片富丽堂皇的行宫,张仪只是稍稍的迷离了一会,眼神就立马变得坚定起来。他是权倾天下的秦相,外物即使再美妙,又如何抵得上执掌一国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