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斗神传承-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中央广场的中心点为基准,整个广场大概三分之一的面积被御林军形成的人墙为了起来。

    临时搭好的审判台差不多有两米左右的高度,足够让涌入广场的百姓们看的清清楚楚。

    尽管距离审判开始的时间还有一会儿,但广场上已经是人头攒动,数十万人涌入了广场之中,将广场上那些允许观看的区域全部填满的同时,还将广场四周的街道也堵的严严实实。

    整个审判台上摆放了数十张桌椅,上百名军方高手侍立其中,三司衙门里负责今天主审的官员们已经次第的开始落座,只有为首的四张椅子还空着。

    足足一千名御林军所组成的人墙将审判区域和观看区域隔绝开来,只从这审判的阵容来看,皇室对于这个案子的重视程度,堪称空前。

    普通的案子显然不可能闹出这么大的声势,凡是需要三司会审的案子,都绝对是能够震惊整个周朝的大案。

    由于广场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以至于噪杂的声音始终不断,已经坐到了审判台上的那些官员一个个都忍不住皱眉,可时辰未到,主官未到,他们当然也不能多说什么,唯有不断的喝着面前的茶水,肚子里则是诽谤着圣明天子……这大热天的……干嘛要弄这么一出?

    又过了一会儿,马上便要到了预定好的时间,三名身穿紫色官袍的老者彼此含笑着终于走上了审判台。

    刑部尚书、督查院左都御史、大理寺正卿,三司衙门的最高长官全部亲身前来!

    除了大理寺卿是从二品以外,刑部尚书和督查院左都御史都是正儿八经的从一品!

    真正的国之柱石、朝廷巨擘。

    提前登台的那些官员纷纷起身,朝着各自的主官见礼,一番折腾过后,所有人这才重新落座。

    围观的数十万百姓里,很多都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样品级的高官,所以中央广场上一时间讨论的沸反盈天,方才的噪杂声和现在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更让人感觉惊愕的是,这三位高官落座之后,主位上竟然还空了一张椅子!

    并且看那椅子所摆放的位置,竟似乎未到之人的身份地位,比这三位高官还要尊崇!

    所有人全都纷纷猜测起来,很多人认为是当今天子陛下将要亲临,以至于广场上的百姓们变得无比激动。

    而维持秩序的御林军们则是随之紧张起来,在军官们的指挥下,手中明晃晃的长枪从原本树立的姿势直接下压,骇的那些站在最近位置的百姓们纷纷脸色苍白的噤若寒蝉。

    悬念并没有持续太久,诸多高官才刚刚坐下,一袭明黄色的长袍便出现在了审判台上。

    不过来人并不是天子周瑜,尽管眉目之间和周瑜有着六分相似,但年岁却明显要比周瑜小得多,顶了天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模样。

    随着这名年轻男子登台,刚刚坐下的那些官员便又一次起身,三司衙门的最高首脑只是朝着年轻男子含笑点头,其他官员却是齐齐的长揖躬身,声音洪亮的喊道:“见过三皇子。”

    “都免礼。”

    年轻男子温和的摆了摆手,然后自己也整了整袖子,朝着三司衙门的三位首脑行礼,朗声道:“学生周公旦,见过三位老师。”

    “三皇子免礼。”

    三个老头笑呵呵的齐声说道。

    这三人都在皇宫里教过皇子皇女,虽然教的时间都不长,顶多算是被皇帝拉去当了个壮丁,但终究和诸多皇子皇女有着师生的名分,所以在外执礼的时候,是必须要这般行事的。

    整个行礼的过程总算是结束,众人再次纷纷落座,广场上的声音却全然没有了方才的喧闹,反倒是随着那年轻男子的出现而安静了许多。

    大周朝的百姓对于皇室有着天然的敬畏,此时听着那些官员的称呼,自然知道了年轻男子的身份,皇子在场,便立时无人敢继续喧哗了。

    这年轻男子,正是周瑜膝下第三子,也是周瑜最喜欢的儿子,周公旦。

    以皇子之身,却亲临审判台,周公旦之所以会来,当然是代表着皇室的态度。

    梭巡了一圈整个广场,周公旦对于那些百姓们的反应很是满意,脸上挂着自矜的笑容,坐到了主位上,温和说道:“三位老师开始审案吧,我今日前来,只是代父皇看一看那易秋而已,不会对审案过程发表任何意见,三位老师大可放心。”

    三名大佬齐齐拱手,随后大理寺正卿便拿起了惊堂木,随手在桌子上拍了下后,声音洪亮的说到:“来人,带案犯易秋上台!”
………………………………

第四百一十一章 审判日(下)

    第四百一十一章 审判日(下)

    虽然大理寺正卿是三司主官里唯一的从二品,从官员品阶来说,要比另外两位的从一品低上两级,但这种三司会审的案子,却一向都是由大理寺正卿主审!

    至于刑部尚书和督查院左都御史两位从一品大员,基本都是旁审而已。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三司衙门各自的职司侧重不同。

    刑部主管律法、刑狱、周朝各地案件的审理,以及犯人的追索和清剿,总的来说,其职司极为驳杂,凡是和刑罚政令有关的,其基本上都能掺和一二。

    督查院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吏治、风闻奏事,同时还具有一部分吏部的职能,可以对一定品阶以下的官员进行考察和弹劾,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是大周朝的最高监察机构。

    大理寺则相对来说是三司衙门中最为清贵的地方,作为大周朝的最高审判机构,需要大理寺去裁定的案子并不算多,可其权利却着实不小。

    凡是刑部审理的案件,大理寺都有权利有义务进行复核,一旦发现疑点,又或者大理寺认为其断案过程中有不明之处,都可以直接打回,酌刑部重新审理。

    因此但凡是这种需要三司会审的大案,便差不多都会由大理寺来进行主导。

    只是如同眼前这般,直接三司主官齐至的情况,着实过于罕见。

    若是以往那些需要三司会审的案子,大理寺随便来上一名理正也就够了。

    刑部尚书和督查院左都御史这么两位大人物当然更不可能出现。

    由此可见,易秋这起案子的规格之高,是多么的惊世骇俗。

    伴随着大理寺正卿的惊堂木声,易秋在两名一星斗罗一左一右的押解下被带上了审判台。

    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中央广场,随着易秋的出现,再次响起了震天的嘘声。

    各种污言秽语的叫骂不绝于耳,易秋却是坦然自若,脸上根本看不出丁点的局促不安。

    大理寺正卿是一个颇为方正的老人,听着广场上那些叫骂,心下不喜,眉毛便皱了起来,重重的咳嗽了一声后,同身旁侍立着的一名军方高手说道:“让兵卒威压!公堂问案,首当肃静,如此喧哗吵闹,成何体统!”

    嘴上这么说着,老人在心里面却是诽谤着周瑜,三司会审的案子,却居然安排在中央广场上露天审问,还让如此之多的百姓前来围观,这种做法在老人看来自然无比荒谬。

    只不过天子意志坚决,不容任何人反对,这事情便只能朝着荒唐处去办,老人纵有千般不愿,也无可奈何。

    那名军方高手则是听到了大理寺正卿的要求后赶忙答应了一声,接着便魂力外放,一层深黄色的魂力光晕浮于体表,同时大声呵斥道:“安静!”

    声音嘹亮,在魂力的加持下,瞬间笼罩了整个中央广场的范围。

    那上千名维持秩序的御林军也同时高声道:“安静!”

    这是早在来到这中央广场之前的时候,便已经在营地里交代过的事情,所以这些御林军很是默契,声音整齐划一,再加上军人特有的那么一股气彪悍气息,瞬间便将广场上所有的污言秽语全部压了下去。

    诺大的中央广场突兀的一片死寂,数十万百姓全都瞪着略有些惊恐的双眼盯着审判台的方向。

    其实除了比较靠前的那么少数几万人以外,其他百姓根本就看不清楚审判台上众人的相貌,至于审讯的内容当然更加不可能听得清楚。

    但人总是有这种从众的心理,哪怕看不清、听不见,也仍然愿意凑在这里。

    随着广场彻底的安静了下来,大理寺正卿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再次拍了下惊堂木,朗声开口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枯木易家,易秋,见过几位老大人。”

    易秋抱了抱拳,神态从容的开口道。

    “易秋,你可知罪?”

    大理寺正卿威严呵问道。

    “不知。”

    “你不知道?本官问你,四个月前进行的岭南府府城家族论品,你可有参加?”

    “有。”

    “按照家族论品的规矩,每一个参赛家族都可以拥有一百个参赛名额,而你们易家在四个月前的论品中,却只有你一人参加,是也不是?”

    “确实如此。”

    “岭南府的第三阶段家族论品过程中,发生了咱们大周史无前例的惨烈变故,变故过后,除你之外的所有参与到第三阶段家族论品的贵族子弟尽皆身死,最终只有你一个人活了下来,没错吧?”

    “当然没错。”

    “哼!既然如此,你难道还不承认,非要说这起惨案和你无关吗?”

    大理寺正卿又拍了下惊堂木,吹胡子瞪眼的盯着易秋,眼神中充满了厌恶。

    既然提前确定了三司会审的规格,整个案子又着实震惊了整个周朝,这三位老大人自然是已经对案子进行了详尽的了解。

    只不过三人所了解的内容,都来自于岭南府的上报和皇室的整理,如此一来,大理寺正卿对于易秋的厌恶也就理所当然了。

    “老大人,您的逻辑有问题。”

    易秋朝着大理寺卿拱手行了一礼,不疾不徐的开口道:“您询问我的那些问题确实都是事实,但那并不能说明我和其他贵族子弟的死有关。我之所以能活下来,纯粹是运气和实力的因素,您不能因为只有我活下来,便认为我是整件事情的凶手,这两者并不能成为因果关系。”

    “强词夺理!”

    大理寺卿怒哼了一声,双眼瞪着易秋,冷声道:“那你如何解释论品过程只有你一人参加的事实?难道不是为了避免让自己的族人也出现伤亡吗?”

    “老大人,我之所以不让其他族人参加,是因为第三阶段的家族论品临时改变了规则,新规则下想要晋级,人数多寡的意义不大,反倒是我一个人单独行动的话,行事会更方便一些。”

    易秋不卑不吭的解释道。

    这当然只是随便找的一个说词。

    因为易秋很清楚,想要依靠着自己的言词去说服台上几位主审官,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皇宫里必然已经提前打过招呼,所以这件案子归根结底是要让皇宫改变主意,主战场自然不在这审判台上。

    两天前和田不二的那一次交流,易秋便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指示,想来……现在应该已经有结果了!

    “三位老师,这易秋一看就是巧言令色之徒,当着数十万百姓的面,和他逞口舌之利,实在是没有意义,还是直接用刑吧。”

    安坐在三名主审官后面的周公旦忽然开口说道。
………………………………

第四百一十二章 这事没完

    第四百一十二章 这事没完

    周公旦这一开口,三名老大人顿时神色各异。

    刑部尚书和督查院左都御史那原本眯缝着的眼睛同时睁开,只有大理寺正卿的脸上流露出了不悦的神色。

    扭头看向了周公旦,大理寺正卿严肃的说到:“三皇子,断案虽然不缺刑罚,却也不能以刑罚为主,凡事以德服人、以理教人,以旁证、佐证、人证、物证为辅,方是正道,怎可一上来便施以酷刑?”

    周公旦显然很清楚大理寺正卿的脾气,尽管被当面说教,却也不恼,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缓声道:“老师,这件案子和以往的案子相比有很大不同,如果不能尽快让易秋认罪,当着这数十万百姓的面,一直和他进行言语上的交锋,若是能说服他也就罢了,可若是无法说服的话,岂不是要丢尽了天家的脸面?您也见了,这易秋实在不是什么老实的人,我只怕您为人方正,反倒是会被易秋欺之以方,过于不美。”

    听着周公旦的解释,大理寺卿面色稍霁,一想周公旦说的也在理,这一次的审案,皇室史无前例的要求在中央广场进行,如此数十万百姓众目睽睽之下,若审案陷入了僵持,确实是会对天家威严造成不小的影响。

    想到这里,大理寺卿不再多说,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周公旦则是朝着都察院左都御史使了个眼色,左都御史会意,拿起了属于他的惊堂木,用力的拍了下后,朗声道:“左右,上刑具!”

    “且慢!”

    易秋忽然右手高举,开口说道:“我不同意。”

    “你不同意?”

    三名主审官同时愣了下,左都御史很快反应了过来,冷声笑道:“你是案犯,有什么资格不同意!”

    “大人此言差矣,只要一日不曾宣判,那我就始终还是咱们大周朝的贵族,按照周律,贵族上堂听审不需跪拜、不得用刑,难道几位大人视周律于无物,可以随意违背不成?”

    易秋一脸笑容的拱手说道。

    不过这笑容落在周公旦的眼里却很是刺目。

    他之所以上来便要求用刑,除了说服大理寺卿的理由以为,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不满于易秋和顾韵萱之间的关系。

    尽管为了大局着想,周公旦已经不再将顾韵萱当做自己的目标,但那是为了拉拢宇文俊秀和其背后的宇文家!

    如果宇文俊秀可以抱得美人归,那么他周公旦也就相当于间接的得到了宇文家和顾家的支持。

    如此一来,他的牺牲当然是非常划算的。

    可易秋却偏偏横插了一杠子!

    虽然在这之前,周公旦没什么兴趣专门去对付易秋,但现在却是易秋自己主动送上门来,周公旦自然不介意让易秋多吃些苦头。

    只是让周公旦没有想到的是,这才刚刚开审,易秋所展现出来的姿态便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易秋,不要以为嬉皮笑脸的胡搅蛮缠,我们就拿你没办法。你这次做下的事情堪称天怒人怨,若不杀你明正典刑,实无法同满朝上下交代。之所以给你安排在这中央广场进行刑讯,只是为了通过你来警醒其他人!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你背叛大周,勾结外族,谋害了一千五百多名贵族,罪孽之深重,大周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中前所未有!不杀你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你不足以正国威!”

    周公旦忍不住沉声呵斥道。

    “这位……三皇子是吧?”

    易秋抠了抠耳朵,摆出了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优哉游哉的说到:“我刚才听得很清楚,你不是说自己只带着眼睛前来,不会对审案的过程发表任何意见吗?怎么这才刚刚开始,就忍不住了?还有啊,这案子尚没有定论,你就左一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右一个不杀不足以正国威的,我很好奇,这断案的依据到底是周律呢……还是你个人的看法?在案情没有大白于天下之前,就带着已经认定我有罪的念头来审理,这对我……是不是很不公平?”

    周公旦的眼角抽搐了下,发现自己和易秋争论的做法实在是愚蠢,干脆便闭口不言,示意左都御史继续用刑。

    无论易秋说破天去,只要不接话,认准了大刑伺候,易秋又能有什么办法?

    如果敢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动手反抗,那便刚好可以给易秋安一个咆哮公堂的罪名,台上有着将近百名军方高手,就算易秋反抗,也可以轻易的弹压!

    想到这里,周公旦的脸上浮现起了一丝冷笑,反正易秋这一次必死无疑,他只是想在易秋临死之前,尽可能的对易秋多加折辱而已。

    数十种不同的刑具在左都御史的招呼下被军方高手抬了上来。

    临近能够看清楚的那些百姓们顿时兴奋了起来。

    虽然依旧不敢发出什么声音,但眼神中的激动之色却是显而易见。

    “先给他上指夹板!”

    左都御史吩咐了一声,两名军方高手顿时如狼似虎的拿出了相应的刑具,然后上前给易秋戴在了手上。

    “这些刑具都是由特殊材料锻造而成的,只要还没有达到斗罗的境界,就不可能抵挡得住刑具的硬度。你只是武修而已,老夫劝你还是老实一点的好,赶紧认罪,把你做下的那些事情交代清楚,也免得受这些皮肉之苦。”

    看着易秋的十根手指都已经被指夹板夹住,左都御史阴测测的说道。

    “真是无趣,我原以为你们有什么其他手段在等着我,没想到归根结底,仍然只是屈打成招这么最老套的方式。”

    易秋十根手指被夹住,脸上却满是轻松的神色,很是随意的耸了耸肩,看着周公旦继续说道:“虽然知道说了也没用,但还是提醒一句。你现在做的越绝,接下来就会被打脸打的越狠。这些刑具你们想用什么,我就认什么。不过……用的越多,这事情就越是没完!”

    “笑话,死到临头还敢威胁我?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和我没完!用刑!”

    周公旦一脸嘲讽笑容的呵斥道。

    那两名军方高官闻言,控制着刑具的双手顿时用力。

    指压板瞬间收缩,仿佛要将易秋的十根手指头全部碾碎一般!
………………………………

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秘军队

    第四百一十三章 神秘军队

    “对易秋的审判,应该开始了吧?”

    御书房内,结束了早朝的周瑜批阅了几份奏章后,略有些心神不宁的开口问道。

    “是,陛下,刚刚开始。”

    老太监侍立在侧,躬身回答道。

    由于今天是审判日,所以早朝的时间提前了许多,所有官员都能看得出来,周瑜的心思并不在朝会上,因此也没什么上本,仅仅走了个流程、又商量了几件早已经确定好的事情后便匆匆散朝。

    三司衙门的主官直接出宫主审易秋的案子,其他官员或是回宅,或是进了中央广场周围的食肆酒楼,坐在靠窗的位置上,观看今天的审判的过程。

    对易秋的审判是一件大事,即便是这些朝廷高官,也忍不住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周瑜则是按照惯例,返回了御书房里来批阅积压的奏折。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批阅奏折的过程中,周瑜总感觉自己沉不下心来,以至于批阅的效率极低,看着看着便会走神,思绪神游天外,又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就这么勉强批复了几份之后,周瑜将剩余的奏折一推,同身旁另一边伺候着的小太监说道:“剩下的这些奏折都搬到中书去,让几位大学士商量着批阅吧,朕有些乏了,今天不看奏折了。”

    “是,陛下。”

    小太监赶忙躬身答应,然后勉力抱起了足有他四分之一左右高度的那一大摞奏折,轻手轻脚的出了御书房。

    中书便是内阁,由四位大学士组成,位高权重,行宰相之职,原本周瑜打算让范增官复原职后,便入主中书,统领其余几位大学士,却没想到刚刚有这个想法,范增便被人所杀,以至于这个安排不得不临时搁置。

    更让周瑜烦躁的是,范增的死直到现在都一团迷雾,根本找不到丁点的线索和指向。

    某一段时间里,周瑜甚至怀疑过下手之人是不是中书里那几位大学士中的一个,只不过这种想法太过荒唐,刚刚在脑海中兴起,就直接被周瑜甩脱。

    这些大学士们在皇宫内有一个专门的院落,作为日常办公批阅奏折之用,小太监要做的,便是将那些奏折搬到大学士们的院子里。

    “陛下……您……有什么烦心事吗?”

    看着周瑜那焦躁不安的模样,老太监轻声开口问道。

    “说不上来,朕总觉得这一次的审判,不会那么顺利……”

    周瑜脸色沉郁的说到。

    “陛下……无论怎么看,那易秋都不可能再有翻盘的机会。这件事归根结底是您的态度,他既然进了朝歌城,又给了咱们完美的动手理由,除非您临时改变主意,否则老奴想不到易秋还能有什么办法来翻转局势。”

    老太监小心翼翼的说到。

    “朕当然不可能改变主意!或许……是朕多心了吧……这么多年来的心腹大患,忽然之间就要如此轻松的被解决了,让朕有些准备不足。”

    周瑜摇了摇头,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神经质了。

    这一两年的时间里太过不顺,只要牵扯到易秋的事情,就总是会和最初的预想发生巨大的出入,以至于他本能的开始自我怀疑。

    如此情绪实在是要不得……

    自嘲的笑了笑,周瑜正想要开口叫老太监把棋拿出来,和老太监手谈一局,舒缓下心情的时候,御书房外却忽然响起了惶急的禀告声。

    “怎么了?”

    周瑜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