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领主-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也开始识字了,华夏军地盘老百姓对于华夏军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现在清军和大明要想和华夏军玩争夺民心的把戏已经不够看了。
一个是华夏军边界管理极为严厉,除了商人,军队,一般人很难出入边界。
另外一个是华夏军绝对不会手软,对说清军好的,抓住就坐牢,和家人连坐,说大明好的,一律取消福利,不能去上免费的学校,不能进入官府任职,去商家,也会工资减半,并且随时得去官府备案,检查,若有不轨之心,马上抓捕,下狱。
再就是华夏军的地盘上不能看到清朝的那种头型,哪怕是锅盖头,还是小辫头,都当清军细作抓捕,这次不是下狱,是送俘虏营,服役。
同时奖励那些举报的人,举报有奖,奖励华夏元一百元。
在华夏军领地内,看不到银两流通,只能看到华夏元流通,使得他们慢慢接受华夏军的统治,习惯这种统治。
人是环境动物,你给他什么环境,他就会逐渐适应什么环境,不适应环境的都饿死了。
有高压,还是有大棒加萝卜,百姓怎么会还念其他人的好处呢?
随着战争的继续,华夏军逐渐减少核心地区的军队,让百姓忘记战争,核心地区除了主力驻守部队,一些军事禁区,民兵都已经外调了,守备部队成为主流,守备部队也逐渐减少,职责也转变为警察的职责了。
目前野战旅大部分已经调集到了安徽州和苏州华夏军占领的地盘上了,民兵也向几个重要的同其他势力接壤的边境地区转移,内陆已经很难看到民兵了。
只有山中关键地区,关隘还有一些民兵和守备部队驻守,防止敌人细作的渗透和破坏。
福建州除了沿海其他的地方已经没有了民兵和作战部队了,当然,一些地方,比如惩戒营驻地,还是有的,哪里可是事情的多发地段,不得不安排一些民兵和守备部队,甚至有野战旅,近卫旅的一些小部队驻守。
为了给领地内的百姓腾出工作机会,核心地区和一些已经归化的地区,都没有了俘虏营和惩戒营了,俘虏和苦役,重犯们逐渐转移到了新占领地区,建设那些地区的道路和城池,疏通河道,挖煤,挖矿,他们不拿工资,而百姓去的核心地区的那些矿产,山林,是要付工资的,通过劳动获得自己生活物资,赚取自己的财富,是华夏军提倡的。
又过了半个月,萧飞和古月笙哪里战争不断,华夏军同时和反正军,起义军,何腾蛟的明军,李过的忠贞营作战,还要一边建设占领地区的州县,救济百姓,抓捕反对者,可以说消息不断,事情不断。
可湖广州已经逐渐摆脱了战争的阴影,百姓回归家园,民兵部队也建立起来了,村卫队也建立起来了,守备部队逐渐配备到位,官员已经掌握了湖广州全境的权利,正在推行占领区政策。
从后方调集的俘虏和苦役陆续到位,有十万苦役进入了湖广州,开山铺路,修葺城池,在边境挖掘防御工事,筑城,主要是面对还是战乱不休的云贵州,为了防止敌人从哪个方向攻入,唐殿风在哪里安排了一个野战旅,野战旅是由后方守备团加上民兵部队,加上从近卫旅一旅抽调的骨干士兵和军将新建的第二十五野战旅。
从其他地方抽调的民兵部队被打散编入野战旅,或者编入湖广州新建立起来的民兵部队,甚至把一些前期作战受伤的野战旅伤员放到了村卫队级别,去掌握部队,支援地方建设。
由于海上的战斗基本没有了,所以张强又从水师抽调了一些原先编入的野战旅和民兵骨干,甚至是一支三千人的完整的陆战队来,新组建了第二十六野战旅,驻扎在湖广州同广西州接壤的边境地区,看管南明国。
两支新组建的野战旅,加上湖广州同湖北州边境的第二十四野战旅,三支部队,加上近卫一旅,保证了湖广州的安全,同时看管了三个方向的敌人,可以湖广州的安全有了保证。
不久,近卫第三旅来到了长沙府,张强带着近卫一旅进入了湖北州武汉府,同古月笙会和,他的近卫一旅由于连番抽调人手,已经不是满编的了,考虑到近卫第三旅有兄弟单位,用不到那么多兵马,张强从近卫第三旅抽调了原先从近卫一旅抽调的人手,加上一些新培养的精锐,让近卫一旅满编,并且达到了一万六千兵马。
此时近卫一旅实际上已经不能叫旅了,叫师更为妥帖一些。
很快张强就下了命令,让近卫一旅提升编制和番号,改口叫近卫一师了。
编制两个旅,原先的近卫一旅编制为六千五百兵马,近卫二旅编制为六千五百兵马,同时把炮兵旅独立出来,编制为近卫炮兵一旅,兵力为一千人,骑兵为近卫骑兵一旅一千人,同时还有张强直辖的两个骑兵营,亲卫营,斥候营。
原先的近卫二旅改为近卫三旅,原先的近卫三旅改为近卫四旅。但编制和兵马不变,仍然为一万一千兵力。
一边行进,一边改编队伍,抽调兵马,补充近卫一师,同时补充近卫四旅,也就是原先的近卫三旅,抽调兵马当然是从各个野战旅抽调了。
野战旅抽调是从前往后,从一旅开始,到十旅,这些先前编制的,有着各种作战经验,并且接受了战场考验的部队。
至于野战旅被抽调的人手,从后面的十一旅到二十旅补充。
这些旅抽调的人手从核心地区的守备部队补充。
经过半个月的调整,补充,行军,到达武汉府一个星期以后近卫一师成型,战斗力提升,装备提升。
因为战争,华夏军越打越强,敌人越打越弱,也只有华夏军才能获得这种战争红利。
(本章完)
………………………………
第473章 前沿议事
武汉府,古月笙,金声,萧飞,佟大为,王玉群,朱哥,梅林鱼众将齐聚一堂。
张强已经从忙碌的整编事物中脱身而出,近卫一师整编完毕,占据了武汉府,给萧飞率领的攻打湖北州的部队腾出了更多的兵力去攻打他们的敌人,萧飞除了指挥部以外,其他兵力都已经充实到了各个方向上的作战部队中去了。
张强看着萧飞,这小子已经继承了自己的统御技能,并且满级了,有系统就这点好处,可以把自己学习过的技能传授给下属,让下属得到提高。
在他的统御下,佟大为,王玉群,朱哥,梅林鱼等将领们服服帖帖的,不敢有一丝反抗和异心,没有生出我和大都督曾经也是最贴心的战友,也是大都督的心腹,凭什么你爬到我头上的逆反心理,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萧飞的领导。
萧飞的指挥部前移到孝感县,随身带着一个亲卫营,一个千户的火枪营,一个骑兵营,手里的第七野战旅已经前出去进攻襄阳府了。
朱哥成了第七野战旅新的旅长。
王玉群率领的第十九野战旅去进攻荆州府,对手是李过的忠贞营,大顺军。
梅林鱼的第二十一野战旅占据了宜昌府,前后夹击李过的荆州府。
但他们主要的对手是陈友正的荆门县的反正军,陈友正目前和何腾蛟勾连,人家效忠永历大明,认永历大明为大明正统皇室。
朱哥的第二十野战旅则交给了佟大为,佟大为也升职了,从骑兵旅旅长升为了野战旅旅长,骑兵旅旅长只是参将级别,带兵六千,野战旅,丙等野战旅的兵力也在七千五百兵力,第二十野战旅旅是乙等,八千五百兵力。
他的第五骑兵旅残部,则拆分到了各个野战旅,充当配属骑兵了,因为经过了广西州配合南明国同孔有德部,莽古尔泰部战斗以后,他的骑兵旅已经不是满编了,再经过同鳌拜的清军血战,他的骑兵实际上已经被拆分,打残了,就没有必要在战时保留了,只能拆分出来,分到各个野战旅当骑兵用了。
第二十野战旅向信阳方向进攻,牵制何腾蛟,占领地盘,监视安徽州的清军,这个方向在张强率领近卫第一师来之前,是萧飞率领的第七野战旅直接负责的,如今有张强的近卫第一师,他就可以放手进攻何腾蛟部,并且派出地二十野战旅监视安徽州的清军动向了。
尽管洪承畴已经投靠了鲁国,成为大明一员了,可习惯上无论是张强还是湖北州作战的华夏军都把他们称作清军。
华夏军的战争机器开动,隆隆碾压敌人,清军在他们面前灰飞烟灭,并且取得了绝对优势,相比清军,一直被清军压着打的永历大明的何腾蛟在华夏军看来,韧性十足,却缺乏取胜的动力,要解决他们就得彻底消灭他们的领军人物何腾蛟,何腾蛟一倒,其所领导的永历大明的势力自然冰消瓦解。
这点上,张强相信经历过饶州府坚守战,经历过同六十万清军作战的朱哥一定会处理好。
佟大为虽然第一次率领步军作战,可如果只是监视和占领一些敌人放弃的地盘,并且清剿一些逃兵,土匪,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重要的战场还在同李过的忠贞营和陈友正反正军这一边。
李过作为李自成的侄子,十几岁就跟着李自成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打败过不少明军将领,对大顺军的那套流动作战的战术是相当的了解,并且使用起来是得心应手,张强担心一直在正规军中服役的王玉群和梅林鱼两个人会吃他的亏。
通过萧飞送来的前期作战的情报可以看出来,如今的荆州府一带可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流寇兵营,全部的百姓都被李过裹挟了,兵力达到了三十万人,这几乎是荆州府附近几个府的百姓人口的总和。
半个月来,萧飞的战略是从背后穿插,先占领先前被何腾蛟部占领的大府宜昌府,然后在从背后包围荆州府,这点已经实现了,梅林鱼率领的大军成功从东南方向绕到了西南方向,一路进攻,最终拿下了宜昌府,何腾蛟部守将败退襄阳府。
目前梅林鱼正在执行第二步骤,攻打荆门的陈友正部。
相比狡猾的李过部,陈友正部只是一支反正军,一支战略战术还停留在前明冷兵器时代的由前明投降清军的明军加上地方豪绅,地主家丁组成的地方自卫性军队组织,根据情报,对方拥有正兵五千,乡勇和团练,投降的清军绿营兵五千,以及招募的青壮民夫两千。
他们采取游击,偷袭的方式,同清军作战,有时候也同永历大明的部队互相扯皮,摩擦,发生一些小的战斗,总体来说和永历大明保持着一种割据军阀的暧昧态度,若即若离,肯定是不相信何腾蛟能给他多大好处,心中又对大明存在着一种向往,在没有办法联系到大明其他的上级组织之前,他们表面上保持着对何腾蛟部的臣服,服从起调派,但不同其合流。
战争从清军入关打到现在,陈友正又是反复之将,投降过清军,又反正过来的明军将领,他肯定是老奸巨猾,不肯相信何腾蛟或者永历大明朝廷,同时保持着对局势的清醒判断,待价而沽,想要弄个高官厚禄,才会出现如此局面。
张强问萧飞,“试着派人去劝降过没有?”萧飞看向金声,金声先前是来压阵的,也是解决当地的大明百姓投靠华夏军的使者,张强先前就派他来主持这里的大局,但后来又把古月笙派到这里充当民政官,因此就不需要他这个内阁的第一尚书,来处理这件事情了,在古月笙到达以后,金声就把相关的民政的事情交给了古月笙,自己准备返回中枢了。
他这个吏部尚书可不能离开中枢太久。
由于张强的到来,他没有走成,所以被叫来这里开会。
金声看到萧飞转头看向他,躬身道:“禀报大都督,微臣以华夏军吏部尚书的身份曾经给他去信,但他冥顽不灵,不肯臣服于我华夏军,还辱骂我等为窃国奸贼,同李自成一样是反贼,流寇,不屑于我军为伍,微臣三番两次去信都不成,还亲自去拜访他,但他拒不见微臣,对于这种蔑视华夏军天威的冥顽不灵之徒,微臣之能叮嘱萧飞将军灭之。”
张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对于这种人,他也没有时间去慢慢玩诸葛亮的怀柔政策,什么七擒孟获七纵孟获什么的,他的才华和历史名望还达不到那种地步,这种人最好同白文选这种比他还要有名望的人一样,乖乖的归顺,否则只能承受华夏军的怒火了。
“嗯,这样的人不需要怜悯,金尚书,你马上回中枢,帮助周粥首相安顿内部,协助朱大典副首相管理朝政,这里就交给古月笙部长和萧飞将军吧,相信有他们,湖北州不日可定。”
“谢大都督,微臣这就返回中枢,坐镇中枢,为大都督分忧。”金声看张强不需要自己了,马上躬身退了出去。
(本章完)
………………………………
第474章 刘良佐求情
金声返回了中枢,湖北州的战役张强全面接管管辖权,但他不会去直接指挥,因为还有萧飞这个指挥官在。
众人商讨了一番,既然陈友正不接受劝降,那么只好拿他开刀了。
在朱哥带领的第七野战旅对何腾蛟部保持压力的同时,面对大顺军李过部和陈友正的合围基本上完成了。
萧飞指挥骑兵对任何能逃脱开来的地方进行巡逻,驻守,然后指挥梅林鱼的大军对陈友正进行围剿,干掉了陈友正,那么实力比较强大的大顺军李过部就只能被完全合围在荆州地区了。
会议散了以后,张强同古月笙专注湖北州地区的民政事务,开始调派人手清除湖北州地区的顽固的反对者,让随同古月笙到来的华夏军培养的官吏们进驻已经占领的地区。
这些事情已经在做了,但收效甚微,由于李过部的流窜,使得湖北州百姓难以安定下来,很多百姓都被裹挟进李过的大顺军里面了。
地方上被说百姓,连地主都很难找到几个,找到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光安顿他们,就需要不少人手,古月笙带来的近百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显然是不够的,地方上缺员甚多,很多官员都逃走了。
劝说百姓从山中,躲藏的地方返回家园就是个费人,费事的事情,还得调配人手去帮助他们修复家园,帮助他们穿衣吃饭,一下子把跟随大军前来的民兵都散出去都不够用。
这种情况比较轻微的是武汉府,毕竟这里是清军大军驻扎过的地方,清军要经营地方,获得百姓的民心,就不能压迫太狠,因此武汉府除了三十万百姓以外,还有近万清军逃兵,萧飞他们已经将这些人都安顿好,并且组织起来了,金声经过半月的梳理,武汉府基本上已经民心安定,百姓安稳。
古月笙接手已经迅速组织起了民兵队伍,配合其他地方调来的民兵和大军的民兵和这些人混编,让这些人为武汉府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目前武汉府的民兵已经接近三万,其中一万是从其他地方调来直接服务于大军的,另外一万是混编的民兵用于维持武汉府府城和附近县城稳定的,剩下一万是由江西州,湖广州新组建的民兵,以及湖北州占领地面上新组建的民兵混编的配合官员们去各个占领区,执行占领任务的民兵。
两个人合计一番以后,派出了华夏军近卫第一师的骑兵部队帮助地方上镇压叛乱,缉捕盗匪,同时逮捕那些前期没有来得及处理的为清军效力的地主豪绅,抄没他们的家产,组建俘虏营,进行对被战争损坏的地方重新建设。
这时候张强感到人手,尤其是将领不够用了。
考虑半天也没有合适的人手可以抽调,这时候想起刘良佐了,这个人虽然对南明,大明还有一丝留恋,同时也想叛变到清军那边,可他现在肯定已经认清楚了形势,此时离着也不远,就下令把他调了过来,反正惩戒营已经带着近十万俘虏和苦役进入湖广州,把他调过来正好让他管理这里和湖广州的惩戒营。
下了命令以后,刘良佐带着一个营的守备部队,一个营的亲军骑兵,来到武汉府来报道。
于是张强把管理湖广州和湖北州的惩戒营,以及抄家,镇压叛匪的任务交给了他。
“大都督,末将还有一个请求,不知道该不该说?”没有人的时候,刘良佐问道。
“哦,”张强诧异的看着他,这个人投降的早,看着华夏军从弱变强,可这个人心思深沉,善于钻研,张强对他不是很信任,此刻他突然这么积极的想要和张强说什么?
“是这样的,大都督知道孔有德战败吧?”张强点点头,没有开口,望着他,看他能抖出什么把戏?
刘良佐贼眉鼠眼的四处望了一下,张强道:“说吧,这里都是我的绝对心腹,亲卫,没有什么不能让他们知道的。”
“那微臣就说了,高志祥想向大都督讨个人情,他想要大都督把他从南明要过来,他想要投靠华夏军。”刘良佐小声道。
“高志祥,他不是被南明抓住了吗?如何能同你联络,难道南明没有杀了他吗?”张强问道。
“是,他作为孔有德的部将,心腹,是被南明的苏正清他们抓住了,但李成栋他们保下了他,可他不想成为李成栋的部下,派人给小的传信,想要加入华夏军,为大都督你效力。”刘良佐一边说,一边抬头望着张强,擦眼观色,揣摩张强的心思。
张强斜眼看了他一下,摸着下巴沉思,华夏军可以说是张强最初培养出来的那些士兵和心腹们全面掌权,像后来投靠的那些大明和南明的人都是在文官位置上,大顺和大西投靠的将领有受到重用的,也有不受重用的。
刘良佐虽然投靠早,不是,应该是投降的早,可他实际上没有多大权利,时刻有一名心腹在他身边盯着他,他也没有其他的势力可以依靠,孤身一人,也翻不起大浪,没有多大的军权,想反也反不起来,没有多大的官职,本人又不太积极做事情,这才造就了他此刻高不成低不就的样子。
看他此刻的心思好像想要更进一步,忠诚度是可以了,系统探查他的忠诚度差不多就是七十多了,这样看来他是真的想要在华夏军里面发展,而不是像先前自己认为他这个人三心二意,对大明和大清还有什么留恋,估计有,也是这次被贬去当个蔺养成的副手,给刺激的没有了。
所以他此刻才这么热忱,想要立功。
华夏军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大清的被俘将领主动要加入华夏军的。
“你确定他真的是想要加入华夏军?而不是想要逃过南明国的惩处?”张强问道。
刘良佐道:“不敢隐瞒大都督,确实有这个可能,南明国对于他作为孔有德心腹部将给南明国造成的损失是深有介怀,一些官员抓住这样的事情不放,多次弹劾他,同时很多人也是对李成栋保他不满,正在弹劾李成栋,所以他才找到微臣,想要微臣帮他,保他,推荐他来华夏军。
他知道华夏军是南明国的宗主国,华夏军一定可以保下他的,虽然现在南明国和华夏军有着诸多分歧,可微臣认为,以南明国目前的形势看,他们还不敢马上和华夏军翻脸,他们的实力不够。只要大都督问他们要高志祥,他们不可能不给!”
“这也不足以说服我去保他,你知道他只是一个人,相比于华夏军同南明国的友谊和利益,他还不够资格让我来保他。”张强果断拒绝。
(本章完)
………………………………
第475章 劝服
的确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孔有德部将真的不值得张强关注,他现在已经堪比巅峰时期的李自成一般的人物了,其名声在东南已经如雷贯耳,火山爆发一般显赫了,西南的百姓和军队也对他闻名已久,谈其色变,对于长江两岸的清军更是谈之色变,闻之千里逃遁,恨不得不见他才好呢。
对于华夏军,清军已经得了恐惧症了,非到必要的时候,凡是和他接触过的清军都不想再见到华夏军,当然总有一些人不自量力,或者初生牛犊不怕虎,想要拿华夏军立功升官,但华夏军给他们的往往是梦寐般难忘的教训,甚至连反悔的机会都不会给他们。
刘良佐提议问南明国要高志祥,这会加剧华夏军同南明国的关系的动荡,这对于想要一个稳定后方的张强来说,不可取。
因此他觉得不应该理会刘良佐的提议,刘良佐擦眼观色看到张强犹豫不决,最后又有一种果决的神色,马上知道了张强不想管这件事情,可刘良佐可不能不管,他收了高志祥的好处,如果不管不尽力,那么以后可能不会有人求自己办事情了,再说里面还掺杂着一个李成栋,他的想法是把李成栋争取过来,这不就是自己在华夏军里面立的一个大功劳吗?
在华夏军里面,要说战功,自己的确有一些,先前在衢州府担任守备的时候,可是尽职尽责,保证了衢州府的稳定和发展,衢州府一直没有战事,没有被清军滋扰,这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相信这点整个华夏军都记着的,后来跟随大军出击,他可是守饶州府保证那场大的战役最关键的人物和功臣,这点是明确过的,后来华夏军甚至给他颁发了勋章,赏了他不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