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领主-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即便是如此,在第四骑兵旅到达以后,轩辕龙飞还是会同朱哥,两个人各出一个团,加上骑兵旅,炮兵旅,进攻盘踞在驻马店的清军三万大军。
十天之内,攻克数座城镇,杀伤和俘虏清军一万有余,清军从周口县城增兵五千,被朱哥的旅级骑兵营加上亲卫骑兵营,击败,数千残兵狼狈退回周口县城,华夏军俘敌一千多人,杀死清军一千六七百人,敌人逃散一千余人,朱哥派遣了一个营六百余兵力驻扎在重要的关口,防备他们,随后撤军继续派兵攻占驻马店附近的乡村,城镇,两军对进,第十五天合围驻马店清军,清军统帅马宝逃跑,第十六天,清军投降。
华夏军扫清了这一片地区的清军。
两军会和,轩辕龙飞将指挥部搬到了驻马店,直接指挥全军,而把骑兵旅放在了突出部的城镇掩护侧翼。
(本章完)
………………………………
第516章 把路走到了死胡同
清军溃退,华夏军在南阳府和汝宁府站稳脚跟,但轩辕龙飞并不急躁的进攻,而是等待两个府的兵力逐渐恢复到稳定状态,各营将领找到自己的兵,每营的兵数满编,训练一段时间再行进兵。
第四骑兵旅现在由轩辕龙飞兼任旅长,他一个人既要当好临时的部队师长,又要当好战役总指挥,管理一些杂七杂八的兵力,比如守备部队,民兵部队,惩戒营的俘虏和苦役们,可以说日理万机。
如今部队既要同湖北州,江西州调换原先忠贞营的大顺军部队,又好理顺这里的防守和进攻部队的排序,整编,驻守,等一系列情况,忙的是脚不沾地,这也是考验他的时候,如果这次考验过关了,他就成为第二个师的师长。
提督军务,提督官职,虽然他早就当上了提督,后来一系列改编又把他免了,改成了总兵,之后又当上了提督,但一直以来都是率领骑兵旅或者野战旅,从来没有率领过更多的部队,所以这一次,他只要渡过了这个难关,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提督了。
他在调整部署,清军也在调整部署,冯铨一边快马加鞭催促洪承畴回来,一边部署部队,应对华夏军的进攻。
在合肥府方向部署了两个新军镇,两万八千兵马,一个满清牛录的监军部队,大约五百余人,调来明朝卫所改编的绿营兵三万余人,又送来了两千汉军旗兵力。
六安县城有两千绿营兵,三千汉军旗兵,两千喀尔喀蒙古骑兵,乡下还有三千乡勇,兵力可谓雄厚。
在埠阳县城驻扎了两千科尔沁蒙古兵,五百女真兵,一镇新军,三千绿营兵,他又调来了投降的察哈尔蒙古部落的骑兵两千余人,一个新军镇新扩编的新军镇。
淮南府重兵布置了三个新军镇,一万汉军旗士兵,兵力达到了五万。
周口县城原有兵力三万,可一战之后被击溃,逃散三千兵马,被俘一千多兵马,被杀一千多兵马,一下少了六千多兵马,他不得不再补充了一个新编的新军镇的兵马,一万三千多兵力。
许昌府,一下放了一万绿营的兵力,两个新军镇,两千女真兵,两千蒙古兵,一千汉军旗,还有招募了三千乡勇用于守城。
随着一个个清军的兵增加到防线上,轩辕龙飞越来越发愁,这清军是在暴兵啊,这么随便统计一下,就有将近二十万兵马了。
自己手里虽然有两个百战精兵组成的精锐甲等野战旅,每个旅才九千多兵力,王能的野战旅不过是一个乙等新编野战旅,战斗力方面要略微差一些,兵力才八千多兵力,加上那些忠贞营几个将领率领的守备营,以及到来的民兵部队,以及一个骑兵旅六千兵马,不过四万多兵力。
兵力有些捉襟见肘啊。
金麒那边的兵力经过调整以后也是一些战斗力稍微次一些的夹杂着甲等,乙等,丙等的野战旅的战斗力层次不齐的部队,防守一定能行,可进攻也肯定不行,洪承畴早就在长江沿岸的城市,县府做好了完备的工事了,一旦进攻,就一定会损失惨重,这亏本买卖张强肯定不做,华夏军肯定不做,这也是华夏军为什么迟迟不肯动洪承畴的这部分清军的原因。
他把这个情况汇报给还在长沙府的张强。
张强听了轩辕龙飞派来的信使的汇报,托着腮帮子想了一会儿,对信使道:“守好就好,不要进攻了,咱们和他们耗着。”
第二近卫旅还在武汉府驻扎着,武昌府有新调去的地二十四野战旅,本来是让秦默出任湖广州守备司令兼做第二十四野战旅旅长的,可现在第二十四野战旅被调到了武昌府,张强想了想,把第二十四野战旅调到了信阳县城,让第四骑兵旅作为轩辕龙飞手中的机动部队存在,这样可以随时支援其他地方的部队。
这样想来,张强发觉自己的兵力还是不够用啊,地盘越来越大,手中的部队不仅要守卫地方,还要承担进攻任务,一个州要不放一个野战旅不放心啊,两个边境州要放一个骑兵旅,担任机动部队。
现在他有好几条防线,东边和南边沿海需要布置一到两个野战旅,防止敌人登陆,这是一条防线;西南防线要防止日益坐大的南明国,这一线要摆五个野战旅,还得放一个机动野战旅和一个机动的骑兵旅;长江沿岸防线同洪承畴清军对峙,需要拜访七八个野战旅,两个骑兵旅;中枢作为防线的纵深,需要精兵驻守,仙居县还得至少一个野战旅或者一个近卫旅防守;湖广州到湖北州面向四山和陕甘,云贵方向需要摆放至少三个野战旅,湖北州摆了一个师防备陕甘的大金国,这南阳府和汝宁府摆了一个师,后方还需要长沙和武汉两地的后备兵力支撑防线,兵力越发不够用了。
本来准备好要进攻的,到了要紧的时候,却发现四面楚歌,地盘太大,兵力太少,无法进攻了。
这真是令人尴尬的事情。
为什么这路要走的这么快,走的这么急,还走进了死胡同呢?
这时候,侍从跑过来对张强耳语一番,张强笑着道:“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杜歌竟然真的把张煌言吊住了,而且张煌言随着他一路走来了,不日即将抵达长沙府。”
张强很想看看张煌言是如何的能耐,既能总揽朝政,又能指挥军队打战,能文能武啊。
张强笑着对身边的侍从道:“这个杜歌再宝中府没有耐心呆下去,一心想要像轩辕龙飞那样建功立业,升官发财,我就把他扔到了中枢,给他个高官,结果,他闲了几个月,还是没有磨练出心性,居然闹着要拦下张煌言,这是在向我邀功,也是在告诉我,看,他能把!”
张强摸了摸自己下巴下面长出的胡子,为了切合这个时代人的审美观,张强还留出了山羊胡子样子的胡子,显得已经发福的脸型有点细瘦好看了。
“既然这样,就让他跟着张亮处理外交事务吧,调他去外交部任个侍郎吧。让他吃吃苦。”说完张强哈哈一笑。
他也想通了,既然没有办法打下去,就先对峙着吧,先解决另个一个方向的麻烦,张煌言来了,听听他对南明的看法,也许张煌言还能解决李定国的问题。
(本章完)
………………………………
第517章 提高士兵的素质
“这是李定国派人带来的信笺,他希望得到你的指点和帮助。”古月笙拿着一份通过军情部转过来的来自云南州李定国的信笺对张强说道。
此时张强已经把行辕从长沙府移到了武汉府,而跟随他转战南北的近卫师第一近卫旅则回到了中枢金华府驻守,驻守金华府的部队全被移动到东阳镇大营集中整训,这次抽调了所有的野战旅的一个精锐营,这个精锐营也是各野战旅里面的精锐士兵和军官组成的营。
这些来自华夏军各个州驻守,防御,进攻中的野战旅部队总共给中枢凑了三十多个营,每个营都是精锐级别的士兵,或者基层军官,高层守备参将级别的军官则达到了三十个,另外还有各守备团的精锐士兵和基层军官,精锐的守备,千总,把总等军官,这些人一共三十个,要从好几个州,几乎半个大明领地的守备团里面凑这三十个军官,那是搓搓有余。不用怎么费力气就凑到了。
另外各近卫旅的基层军官,表现好的军官也凑了三十个,精锐士兵凑了一个营。
这些要干什么呢?
张强准备开了军校。
以前华夏军学着北洋时期的军队,其实开着随军学校的,可那样培养人才太不系统,太低级,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部分是以前部队的老油子,上个夜校,学几个字,能看懂命令,知道部队里面的旗语,号声,联络方法,知道怎么训练士兵走队列,然后按照上面的意思,教条,僵硬的执行命令,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粗制滥造的半成品。
这样的基层军官经过这些年的自然淘汰。
有的在战斗中死亡了,有的在战斗中受伤退役了,有的违反了军规,被强制退役,或者被丢进了俘虏营里面改造去了,有的则成长为更叫高级的基层军官,成为了民兵部队中的精锐,被挑选到了守备连里面担任连长,以后顶多升为守备营的把总,或者千总,还有的异军突起,会表现,能力也有,自学成才,成为守备团团长,或者成为野战旅的精锐士兵,或者成为野战旅的基层军官,优秀军官,地位现在至少是个野战旅的千总营长了。
发展好的人进入了新兵营,回炉再造,但实际上也不过是拓实基础,或者变得更加偏颇,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
新兵营起,就有稍微高级一层的军校培养了,可这些军校顶多是传承老兵的经验,学习一些已经打出名的将领的经验,并没有从大局或者从华夏军的层面上学会更多的东西,系统的,从思想上,从技能上,指挥作战上,或者从自己本身的发展上,提高自己。
由于战事频繁,一边还要经营华夏军领地的经济,政治各方面,张强并没有去真正的,认真的去办一所军校,一所能让华夏军将士向往的,正规的,系统的军校,所以张强现在要办一所这样的军校。
军校分为步兵,炮兵,水手,骑兵,工兵,辎重,华夏军思想教育,等基础科目,面向精锐士兵,培养时间为三个月时间,其实就是把士兵们以前经历过的东西,系统的分析一遍,然后加上一些成名的将军的经验,教授给士兵,这样的基础科目,每一个被集中来的军官和士兵必须认真学习,必须学习。
基础科目之后是专业科目,专业科目分为:
冷兵器科目,肉搏,队形,队列,阵型,战术,各兵种配合,山地作战,单兵小队作战,个人武器选择,在队列里面的作用,以及和火器部队的配合。
为什么要教授冷兵器科目呢?
因为大明说白了,还是处于封建王朝的中段,科技还不是很发达,即便火器已经从宋朝就开始使用了,但主要的作战模式还是冷兵器肉搏,火器只是改变了作战方式,但冷兵器作战并没有彻底的被抛弃,所以身为大明时代的华夏军士兵和军官都应该强身健体,学会冷兵器的使用和作战,不能因为火器厉害,就扔开了冷兵器,那样是会吃亏的。
华夏军是要统一全国,争霸大业要在很多时候,一些地方,比如广西的大山里面,云贵赤地千里的无人区,以及缅甸等地方作战,如果没有冷兵器作战技巧,不会冷兵器作战,那么等子弹打光,等炮弹没有了,难道投降敌人吗?
这个科目就要这些士兵熟悉一个月,学习一个月,然后另外一个月进行实地演练,考试,三个月时间。
火器科目:火器的由来,历史,制造,如何在简陋的情况下使用简陋的火器,如何用比敌人差的火器同敌人作战,火器的原理,每个人必须学会操作各种低级到各种先进的火器,从练习到精通一个月时间。
火器部队的指挥,部队的建立,以及如何使用火器部队打战,同冷兵器部队,同火器部队的对决,攻坚战,野战,追击战,参谋的作用,辎重,工兵的作用,指挥官该知道的大概都要让他们知道,又是一个月时间。
然后文化的学习,需要看懂更高级的命令,需要会制图,测量,看图,需要懂得更多的知识,同时教导一些情报的获得,利用,对战斗的影响情况。欧洲历史,欧洲西方发展火器的历史,使用,西方人的船只,文学,科技等方面。
这个过程得一年时间,可以说专业科目繁杂而不精,但能大大提高指挥官的水平和意识,也许一年不能学到什么,但肯定对于他们本身的提高有很大影响,对华夏军的凝聚力有很大助力,只有他们懂了这些,华夏军才是一个团结的整体。
专业科目需要一年半时间,最后的三个月是考试,演练,演习,最后一个月放他们去各部队实习,期满以后毕业即成为副将级别的军队指挥官,学习好的留校任教,成为中级军校老师,有了文化之后,这些人还可以转文官。
这是一座比新兵营里面的军校,以及以前办的军校更加系统,专业的军校,接近后代的所谓黄埔军校的水平。
(本章完)
………………………………
第518章 军校的作用
这些人基础科目毕业的,高级军官,比如守备参将等人,守备营的掉入新编成的野战旅担任这个级别的军官,等于官升一级,以后升官有他们的一份。
中层军官,基层军官,精锐士兵则进入近卫旅,担任降一级的军官和士兵,成为新组建的近卫旅,或者老近卫旅里面的补充力量。
近卫旅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调进了一些不合格的士兵和军官,发生了一些有亏于精锐的事情,因此张强想要进行一次换血,用半年的时间,三个月学习,三个月进行考核和审查,然后调入近卫旅,把那些不合格的,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不适合呆在近卫旅的人全部换到野战旅,守备团,守备营里面去,实在不行的,直接退役,送到地方担任一些低级官吏。
一些合格的经过审查,忠诚度和能力都好的士兵和官员提升级别,送到新的解放的州去担任一些低级官员,是官员,不是科员或者吏员,这等于是直接就是副科或者正科级别的乡长,镇长,甚至是知县的人选。
这些人是派遣过去的,是对他们的奖励,他们也许适应不了军队的生活,也许华夏军需要他们为华夏军管理地方,看守地方,监视其他官吏。
当然,除了这些人,一些地方官吏也需要调整,他们都是一些大明旧时代的读书人,能文能武的,他们接受了军校的训练以后,将进入军队成为参谋部门,工兵,辎重,还有一些文职部门的官员,这些人都是军队需要的。
华夏军的军队往越来越正规的方向发展。
这些读书人,侍从,培养过的官员,被抽调过来以后,需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训,剩下三个月跟着基础科目的士兵和底层的伍长,什长,小旗,总旗,百户等人进行学习,学习以后,他们差不多成为一个兵了,才能在第五个月毕业,然后进行三个月的跟着军队进行实战演练,或者去战场上体验战斗。
总共要进行八个月的学习,训练,考核,实践,才能在基础科目毕业,然后进入守备团,野战旅团级单位,当兵,表现好的会被提拔到近卫旅,最后成为新建近卫旅的士兵,军官,或者参谋部的官员。
张强准备用两年的时间对近卫旅进行提升,选拔,换血,纯洁近卫旅,让近卫旅成为真正的,精锐的,合格的正规军,近代军队。
萧飞原先是金华义军的骑兵营营长,后来掌握了第四野战旅,最后调任第三野战旅,在魏无忌的指挥下同清军在长江沿岸对峙两年之久,之后湖北州和湖广州战争打起来,他又被调到九江府,掌握民兵大队和守备部队,组建指挥部,联合指挥朱哥率领的第二十野战旅和梅林鱼率领的第二十一野战旅,以后又加入了佟大为的第五骑兵旅,王玉群的第十九野战旅,指挥庞大的近六万的部队。
后来又掌握前来增援的第七野战旅,现在第七野战旅交给曾经是第七野战旅副旅长的朱哥,朱哥卸任第二骑兵旅的旅长职务,带领第二十野战旅,现在朱哥成为第七野战旅真正的旅长,这个职位一段时间内将不会变化,但以后说不定还会变化。
现如今湖北州拥有了第二十四野战旅,第二十三野战旅,第二十六野战旅,总共七八旅的兵力,加上两个骑兵旅,两个近卫旅。兵力比长江沿线的魏无忌率领的大军快相当的了。
张强想着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经过思考之后,张强觉得应该把放在西南方向的轩辕龙飞的部队和魏无忌的部队对调一下,两个地方的部队很久没有调换指挥官和拉下去休整了。
想好之后,他回到荆州府府城,就开始发布命令,把宝中府的金麟拉去金陵府去替换魏无忌守卫金陵府,同鲁国以及洪承畴率领的鲁国明军对峙。
魏无忌回中枢坐镇,他一个最大的军队首领,长期离开中枢也不是办法。
把杜歌调到宝中府让他和贺锦配合保卫宝中府,发展宝中府。
调第11,12,野战旅替换马三立的第6野战旅,魏无忌亲自掌握的第三野战旅到宝中府休整,补防。
提拔金麟带领第11野战旅,马三立带领第12野战旅,杜歌带领第三野战旅,贺锦率领第6野战旅,剩余的一个野战旅第十三野战旅调往西南广州府一带,马汉接任第十三野战旅,再调锋无羽的第二野战旅去西南防线,锋无羽跟随去西南防线,主持哪里的工作。
轩辕龙飞调往武昌府,第五野战旅仍然跟随而去。
阮进接任马惟兴的第八野战旅,驻防安庆府,将军调换,但第八野战旅的士兵不动,驻地不动。
第九野战旅不动,主将更换为巴格雅鲁,第三骑兵旅调往中枢金华府,由魏无忌亲自掌握。
第九野战旅旅长马惟仁去接任第十八野战旅,驻防汉阳府。
第二十六野战旅从湖北战场调离,广东韶关去防守南明军。
看着李定国的信笺,张强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感觉,要不是自己是穿越者,说不定比李定国更惨,也许能凭着一些模糊的记忆,干到更加辉煌的程度,可最后在国内,国外,君臣,下属,一系列难题下,被逼的崩溃,或者直接死亡。
穿越不是人干的活儿,不是那个人都能一穿越就披着主角的光环,拳打脚踢的,闯出一番伟业,成为人上人。
在一个陌生的时代,陌生的世界,活的比别人好,能完成近代世界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壮举,或者过上好的生活。
这是张强为自己手里没有多少聪明的科学人员培养人才。
总不能老让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们需要帮手,靠他们培养一些学徒实在太慢,对华夏军的科技发展不好,所以张强要把华夏的那些民间人才找出来,送入他们的研究院,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对两个人进行帮助和启发,这样才能加快发展。
新式马车,就是在张强的启发下,在老的木匠和铁匠的帮助下,制造了出来。
同时在商人伙计或者掌柜出身的研究员的建议和推广下迅速的进入了华夏军的军队和民间的,获得了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让社会自己推动自己发展,张强只做一个旁观者,引导者,要不然以他的知识结构,以他的见识,以他的历史知识,用一百年也达不到人家别的穿越者的几年的发展水平。
(本章完)
………………………………
第519章 军校成立
“那你去和杜歌去接见一下张煌言吧,我就不见了,考验一下他,如果他对此有微词,那么随便给他一个官职打发了他算了,如果他能忠实的执行你提出的任务,那么以后就重用他,毕竟一个失败之人,咱们又不是刚开始发展的刘皇叔,需要三顾茅庐,求贤若渴。”
已经拥有庞大势力的张强真的对张煌言这个历史失败者是没有任何的膜拜的心情。
如果他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明军将领,想着自己开山自立,那么张煌言这种能文能武的人才肯定是需要了,求贤若渴了。
现在好几个省都是自己的地盘,华夏军的地盘,拥兵三十万,还有众多的守备兵这种预备役一般的兵力近十万,以及多达四五十万的民兵部队,这种冷兵器低级部队,近百万军队,还是战斗力和素质比较其他势力都很强大的势力,对于他来说,张煌言不过是一个人才罢了。
把事情交给了古月笙,张强继续摆弄他的军官养成计划。
经过半个月的筛选,半个月的集中,一个月时间的审核,最终大约有近三万八千精锐士兵和军官集中到了中枢金华府府城。
在府城郊外一片平坦的山谷里面,各种军用物资,各种教学用的物资,以及人手都已经到位。
山谷里面建设的比较好的是军官们的营地,木板房,渣石路,餐厅宿舍,校场,教室,马厩,仓库,商店,打铁铺,还有一座道教的道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