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领主-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洪承畴几乎是喊着,吼着,红着眼,憋红了脸对幕僚喊道。

    急报,”另一名家丁挥舞着一份信件冲进来。

    幕僚没有等他说话,连忙上前几步,抢过来,低头拆开,查看了起来,然后面色凝重的对洪承畴说道:“陛下,马得力损兵折将,丢了两万三千兵力,还有他私自招募的五万青壮兵力,孔有性哪里损失四千兵马,撤退到了文下县城,马得功拥兵自重,不去救援,反而私自拉拢下属兵力……,”

    “嘭――,”洪承畴愤怒的将桌子上的茶壶挥下地上,茶壶被摔成八瓣,茶水溅了一地。

    幕僚看了看他,洪承畴愤怒的说道:“念,”

    幕僚低头继续说道:“马宝说道,华夏军第九野战旅从背后来攻,包围了济宁府,如今济宁府岌岌可危,他无法抽调兵力去救援,他们正面的华夏军第一近卫旅正在逼近县城,他请求陛下派遣援兵,否则无法再坚守,请陛下定夺,是撤退,还是全军救援济宁府?”

    “让马得功去死,让马宝撤退,把剩余的兵马给我带回来,那可是两个多半的新军镇,我不能再损失掉那些兵力了!”

    打击还不只是这几件事情,更多的事情还等着洪承畴。

    洪承畴几乎是喊着,吼着,红着眼,憋红了脸对幕僚喊道。

    急报,”另一名家丁挥舞着一份信件冲进来。

    幕僚没有等他说话,连忙上前几步,抢过来,低头拆开,查看了起来,然后面色凝重的对洪承畴说道:“陛下,马

    “嘭――,”洪承畴愤怒的将桌子上的茶壶挥下地上,茶壶被摔成八瓣,茶水溅了一地。

    幕僚看了看他,洪承畴愤怒的说道:“念,”

    幕僚低头继续说道:“马宝说道,华夏军第九野战旅从背后来攻,包围了济宁府,如今济宁府岌岌可危,他无法抽调兵力去救援,他们正面的华夏军第一近卫旅正在逼近县城,他请求陛下派遣援兵,否则无法再坚守,请陛下定夺,是撤退,还是全军救援济宁府?”

    “让马得功去死,让马宝撤退,把剩余的兵马给我带回来,那可是两个多半的新军镇,我不能再损失掉那些兵力了!”

    洪承畴几乎是喊着,吼着,红着眼,憋红了脸对幕僚喊道。

    (本章完)
………………………………

第632章 没得逃了

    洪承畴带着五六万败兵撤退起来很有秩序,一边收拢一些没有完全归拢的败兵,一边还派出建制完整的部队去阻击华夏军的追兵,看到他们如此,耿全丽也不敢追的太快,亦步亦趋的,只有第四骑兵旅的七千多骑兵犹如疯狂的猛犸战象一样,不断的以营为单位冲击着洪承畴的防线,一次次击溃洪承畴的后卫阻击骑兵,然后冲入败兵队伍里面给洪承畴的鲁军造成威胁。

    不过这些却阻挡不了洪承畴的鲁军的撤退,洪承畴已经从一名战略家,谋略大师,转变为一名合格的战术将军,不断的给骑兵旅造成伤害,并且不断的反复的收拢败兵。

    这些年,洪承畴的鲁军还是很有素质的,也许战斗力不能和华夏军的精锐部队相比,不能和拥有先进武器的华夏军野战旅相比,可在纪律和队列动作,以及战斗经验上还是有很大的的提高的,要不然也不会和第五野战旅打的那么顽强,撤退的时候还能再最后收拢那么多败兵。

    收拢败兵这一直是清军和明军的一大弱点,一旦打胜仗,溃兵能自动回来,人少损失一些也不是什么事情,将领们还能顺便吃掉那些损失的士兵的军饷,喝点兵血,一旦打了败仗,那么,士气低落,一万人能收拢三千人算是谢天谢地了,七千人瞬间跑的无影无踪,将领想找很难,只能就地拉壮丁,重新补充,反正他们的那些士兵战斗力不强,就是一般农夫。

    可洪承畴的清军可是战斗十几年的老兵,最起码也是训练五六年的老兵,洪承畴学习华夏军,别的没有学到,这纪律和队列倒是学的有模有样,就像我民朝的军队,血性是有的,打战的样子是有的,但武器不先进,战术素养不行,打不了胜仗,但怎么说人家也是德国,英国,日本教出来的学生,要说走队列那是一等一的优秀,要说纪律当然是我天朝的纪律好了,但要说打战厉害,还是二战德国的军队,从队列到纪律,到血性,服从性,战术素养,不说以一敌十,以一敌五肯定的。

    洪承畴清军如今如果打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那么肯定是精锐,加上洪承畴的大局战略,谋略,很少有军队能打败他们,如果加上学习华夏军的火器战术,清军也能打败,可和华夏军打,就不行了。

    白文选终于决定和蔺养成联络一下了。

    而在兴化府的蔺养成也终于有了建功立业的时候了,兴化府不过一县半之地,经过了调整以后,他从苦役营总监变成了兴化府守备,手里管着区区八百号人,这对他来说,落差很大,因此他就想了这个办法,寻思着给人才不多的华夏军找人,他手里能接触到的人无非是一些前农民军的武将和一些盗匪头目。

    而正好一个参加米林再汀州府的情报人员回来和他的一个下属认识,说了那天他们在汀州府的遭遇,就是马汉,马三立他们遇到的那一股奇怪的人马。

    经过后来张亮的解释,他们才知道这一帮人马是白文选的部队,白文选和他有交集,于是他派了一个曾经和白文选部下打过交道的他身边的老伙计去游说。

    到了1651年四月,白文选带着自己的部队进入福州府,接受了阮进的改变,白文选担任福州府守备使,一跃成了蔺养成的上级,而蔺养成终于升了,成了副守备使,管辖福州府的所有守备部队。

    这是张强临时设置的职位,本来应该是福州府武备处负责管辖的,武备处文官,而白文选和蔺养成是武将,其他人吧,就只能接受武备处的领导,武备处受州府的武备厅管辖,武备厅受兵部内阁的兵部管辖。

    将守备部队的将领置于文官之下,是张强对于他所在历史,大明末年,清初的封建社会的妥协,让人们适应,接受他的改革,所有的改革不能太大,否则会受到反噬,大明的张居正,身为首辅都受到了大明官场的反噬,就不用说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张强了。

    他要让自己的统治稳固一些,就不能把步子迈的太大,只能装在布兜里面,悄悄的实行自己习惯了的后世的一些官职和武职。

    对于白文选的背叛,南明隆武是毫无办法,现在和对方分手了,但还是接受了张强的援助,这点事情生气归生气,却不能跑过去质问,或者翻脸,人家已经不是你的属下了,不是你的官了。

    现在华夏军如日中天。

    白文选和蔺养成的军衔都是少校,但他们实际上比少校要高那么半级,因为他们是独立领导部队,在华夏军同隆武南明的边境驻守,不必华夏军核心地区的守备武将,而且他们有着很大的声望,为了给后来的投靠的人一些向往,张强任命了他们不同于自己新制定的官制的职位。

    这个消息张强没有隐瞒,结果两个月以后,正在杭州府的张名振跳出来了,他宣布带着他手下的八千兵马投靠华夏军。

    张强也始料不及,虽然张名振是他培养的一个肯定要挖过来的人,可张名振现在过来,对于他同鲁建国朝廷的关系是一个打击。

    可他还得接受,因为张名振有声望啊,有民望。

    两个月以后,华夏军首相周粥任命张名振为农业部部长,进入内阁。

    张名振手下的部队交给魏无忌整编,添加一些精锐的守备部队士兵以后,张名振的部队成为金华义军野战旅第17旅。

    第17旅驻守绍兴府。

    新成立的16野战旅驻守宁波府。

    受到如此打击,鲁建国朝廷不得不从各方撤兵回杭州府,结束了对金陵清军的进攻。

    而郑成功部队留下了一部分人驻守崇明岛以后,也撤回了宝岛。

    这一波对清军的进攻,鲁建国南明明军和郑成功明军损失惨重,三万人被俘或者战死,逃散两万多人,最后得到的结果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得到了镇江和崇明岛,徽州府三处地盘,但他们最终的目的地金陵却没有拿下。

    而清军则损失了五六万部队以后,保住了这个南方的重要基地,金陵,也是大明的陪都。

    在金陵的洪承畴松了一口气。

    而隆武朝廷则损失了南昌和九江,李成栋部退守抚州府,金声桓和王得仁,李有得退回汀州府。

    赣州府始终没有拿下。

    还丢了广州府,潮州府。

    因为胡奎和锋无羽被张强调了回来,萧飞的大军也回来了,胡奎和锋无羽进驻温州府,萧飞退守福州府。

    金华义军的部队全部集中到了金华义军领地上来了。

    重新换装,重新补充兵力,轮换休息部队。

    胡奎接任第1野战旅,锋无羽接手第2野战旅,萧飞接手第3野战旅,阮进接手第4野战旅,轩辕龙飞接手第5野战旅,马三立调出来接手第6野战旅,刘良佐接手第7野战旅,贺锦接手第8,9,10野战旅驻守处州府,唐殿风接手第11,12,13野战旅驻守宝中,祁三升接手第14野战旅,驻守三门县,龙珠岛,马惟兴接手15野战旅,驻守建宁府,第16野战旅由阮武接任,17野战旅由阮述接任。

    至此,张强以前的心腹都当了知府,或者调往中枢升官了,以前投靠的文官都进入了文官行列,在中枢或者地方上任高官,新挖到的明军将领也成为守备级别的武将。

    米淳担任了副首相兼金华府知府。

    古月笙成为了内阁兵部部长。

    陈函辉成了台州府知府兼水师都督,管辖水师和台州府。

    张英仍然为水师提督,实在是他手里的水师太重要了,也兵力太多了,无法一下调开,没有人手啊。

    除了阮进,阮述,阮武同时兼着水师的一支海战队参将武职以外,剩下的三支海战队都是张英管着的。轩辕龙飞同时还担任着温州府驻扎的舰队的总兵官职。

    金华义军,不,华夏军的海陆,兵力,还有文官系统,差不多理顺了。

    而张强也已经从经济和武器装备,甚至是兵力上控制了鲁建国明军,隆武明军。

    华夏军的实力再次飞跃上一个台阶。

    这个实力的提升使得华夏军已经足够在实力上同清军硬撼了。

    到1652年春节,华夏军已经整军备战,准备冲击清鞑子的南方势力。

    而清军通过几个月的了解,通过几年的积累,逐渐摸清楚了华夏军的来龙去脉,知道了华夏军的底细,朝堂上,多尔衮忧心忡忡,他第一次如此正视华夏军,这一支曾经打败过他们,并且将他们的势力从东南沿海驱逐出去的,躲藏在隆武南明羽翼下的势力。

    “命令提升白文选为参将官职,中校军衔,领暂编第十八野战旅,即刻前往徽州府,协同马三立的地六野战旅收复徽州府。”

    “刘良佐即刻带领第7野战旅,免掉朱哥的第七野战旅副旅长职位,提升为参将官职,中校军衔,接手暂编第四骑兵旅,两人即刻从带兵从饶州府出发,一边追击进剿逃窜清军余部,一边向广信府进军,拿下广信府,部队直达长江岸边,收复长江南岸,兵临南昌府”

    “杜歌第十野战旅边补充边前进,跟随在后面,等到达南昌府以后,三军一起进攻南昌府”

    “米林卸掉现在一切职务,恢复内务府,军情部长职务,即刻在饶州府办公,掌握四地军情,随时联络各部。”

    “此令达成以后,刘良佐的第七野战旅接手南昌府防御,就地驻扎,安定民心,清剿清军残部,土匪,兵匪,其他反对华夏军的所有势力,”

    “杜歌率领第十野战旅会同朱哥的暂编第四骑兵旅向九江府进发,拿下九江府,之后,朱哥镇守九江府,和刘良佐部呼应。”

    令黄韬第一骑兵旅追击完敌人以后回徽州府休整,以后,会同马三立的第六野战旅,进军宁国府,在宁国府安定以后,马三立部进驻宁国府,和白文选部同敌人隔江守望,没有命令不得私自进攻,黄韬部骑兵旅继续进军金陵,协助魏无忌大军进攻金陵,务必拿下金陵。”

    “祁三升第十四野战旅即刻进军金陵,协助第16,17,15野战旅绥靖地方,听从魏无忌调遣。”

    “锋无羽第二野战旅就地休整和补充,将其精锐补入刘良佐等出征军中,然后等待后方调遣兵力补给,或者可以就地在伤员中补充兵力,整编打乱建制的残兵。”

    “胡奎第一野战旅补充完毕以后回处州府,镇守处州府,支援周边地区战事。”

    “巴格雅鲁的第二骑兵旅,以及杜歌率领的第三骑兵旅留在饶州府,和近卫旅1旅补充和训练,等待换装。”

    “轩辕龙飞第五野战旅,即刻前往赣州府,听从贺锦指挥,进军赣州府,拿下赣州府以后,继续进军广州府,”

    “调蔺养成守备部队去汀州府守备,升蔺养成为守备参将,兼福建俘虏营,苦役营总统制,节制所有俘虏营和苦役营。贺锦部以后所抓俘虏和苦役一律送往汀州府教导。”

    “第8野战旅马惟兴部返回衢州府,兼顾防御建宁府,第九野战旅马惟仁部跟随贺锦部在汀州府休整以后,在贺锦率领下,会同轩辕龙飞的第五野战旅,进攻吉安府,广州府,拿下吉安府以后,交给刘良佐部守卫,继续进军广州府。”

    “第11野战旅返回福州府驻扎,随时支援贺锦部。”

    “祁三升第十四野战旅即刻进军金陵,协助第16,17,15野战旅绥靖地方,听从魏无忌调遣。”

    “锋无羽第二野战旅就地休整和补充,将其精锐补入刘良佐等出征军中,然后等待后方调遣兵力补给,或者可以就地在伤员中补充兵力,整编打乱建制的残兵。”

    “胡奎第一野战旅补充完毕以后回处州府,镇守处州府,支援周边地区战事。”

    “巴格雅鲁的第二骑兵旅,以及杜歌率领的第三骑兵旅留在饶州府,和近卫旅1旅补充和训练,等待换装。”

    “轩辕龙飞第五野战旅,即刻前往赣州府,听从贺锦指挥,进军赣州府,拿下赣州府以后,继续进军广州府,”

    “调蔺养成守备部队去汀州府守备,升蔺养成为守备参将,兼福建俘虏营,苦役营总统制,节制所有俘虏营和苦役营。贺锦部以后所抓俘虏和苦役一律送往汀州府教导。”

    “第8野战旅马惟兴部返回衢州府,兼顾防御建宁府,第九野战旅马惟仁部跟随贺锦部在汀州府休整以后,在贺锦率领下,会同轩辕龙飞的第五野战旅,进攻吉安府,广州府,拿下吉安府以后,交给刘良佐部守卫,继续进军广州府。”

    “第11野战旅返回福州府驻扎,随时支援贺锦部。”

    (本章完)
………………………………

第633章 中计了

    要说马宝也是个聪明人,不聪明怎么能从历次几万人的败仗中逃脱?

    还能从华夏军的苦役营里面逃脱,帮助了尚可喜逃脱,对于逃命他是很有一套的。

    看到华夏军的骑兵旅紧追不舍,他再次甩出一部分兵马,三千汉军旗,并且给汉军旗配备了一百骑兵,这一百骑兵他吩咐了一下,不是和那三千汉军旗一起,而是掉在汉军旗后面,就是骑兵旅前面,当看到骑兵旅的兵马以后,他们用华夏军的龙骑兵一样的战术去对付骑兵旅。

    骑兵旅不疑有他,敌人逃跑他们就追,区区百人,他们立刻派出一支百人的斥候骑兵去追击。

    斥候骑兵可是追击的好手,探路的好手,也是古代战阵时候,侦查,拦截敌人斥候骑兵的一线死士,十个先锋九个死,他们都知道自己的使命,他们都是亡命之徒,也堪称精锐中的精锐,不过他们毕竟是轻骑兵,主要任务是侦查,是拦截敌人的情报,如果都是斥候,双方虽然杀的血腥,但也不会全灭,除非敌人兵力太强,可现在是华夏军的骑兵旅兵多,敌人兵少。

    鲁军的一百骑兵,华夏军派出了一百二十名斥候骑兵去拦截。

    不过追了三十里地,一百骑兵分成五股,华夏军军的斥候骑兵也分成五股追击,还是兵力比敌人多,不过这些鲁军骑兵可也是精锐,汉军旗的精锐骑兵,他们可比斥候骑兵更善于军阵配合,单打独斗,阴人,他们不如斥候骑兵,但小股配合出击,他们还不会比华夏军斥候骑兵逊色多少。

    他们把华夏军军斥候骑兵引走五十里地,然后在一个地方会和,一百骑兵,分成两股,击杀华夏军一股斥候骑兵,再对付另外一股,虽然不是全杀,但也让斥候骑兵损失惨重,不得不逃跑,于是他们再次去寻找另外一股,几次三番下来,斥候骑兵败退,鲁军的骑兵紧紧追杀,很快赶上了骑兵旅的一股骑兵,这股骑兵很快派出更多的骑兵追杀敌人骑兵。

    于是这一百骑兵就把这一股骑兵的一千骑兵给引走了。

    一直追杀了一百多里地,想要绕回来不可能了,时间上赶不上,这样六千骑兵就有一千骑兵离开了队伍。

    等骑兵旅五千多骑兵赶上汉军旗三千步兵的时候,这些骑兵还在七八十里地以外往回跑,那一百汉军旗骑兵还在后面像苍蝇一样吊着他们,不断袭击他们,拖慢他们的步伐。

    虽然骑兵比步兵快,可也要爱惜马力,能跑一百里,绝对只跑八十里地,于是他们得半个下午才能追上同样快速移动的骑兵旅。

    五千骑兵同三千汉军旗鲁军士兵打的不可开交,用了半个小时才解决问题,三千汉军旗被杀两千多人,几百人四散逃跑,骑兵旅分出三百骑兵追击,然后再次分为数股追击马汉的大军。

    这一次马汉再次甩出一千乡勇让骑兵旅杀,然后再派一百骑兵去引走骑兵旅的骑兵。

    高一功虽然聪明,可也有一时转不过弯来的时候,何况他手下的骑兵,这些骑兵可有一些是原先他的大顺军的骑兵,这些人头脑简单,都是从边军和农夫中提炼和厮杀上来的人,只知道冲杀,很快一百鲁军骑兵再次引走三百骑兵。

    只剩下四千多骑兵的高一功根本不知道他的兵力已经岌岌可危了。

    他的四股骑兵再次会和的时候,追上了马汉的大队,冲散了一部分百姓,也冲散马宝账下一名将领带领的两三千人的兵力,既然是将领,当然也有家丁,家将了。

    大明的军队就是如此,大部分兵丁都是奴仆,只有家丁和家将才是真正士兵,将领带着自己的家丁和家将同骑兵旅一股骑兵厮杀在一起,拖住了这部分骑兵,等这部分骑兵将敌人再次击溃,杀了鲁军将领,马宝的大军已经去了十几里外了。

    另外一股骑兵也冲杀了一股带着百姓撤退的鲁军,他们这边敌人兵力太少,不过一千人,骑兵旅骑兵杀掉了二三百人,百姓和鲁军士兵就四散逃跑,然后四股骑兵面对敌人大队兵马继续追杀,但敌人大队兵马调过头来,摆出阵势,骑兵旅兵马少,就不敢冲了,只能远远的吊着。

    马宝干脆找来骑兵将领,让他们带着五千骑兵迎上去,不过战前,他把将领找来,嘱咐了一遍,两名骑兵将领心领神会,带着五千骑兵冲上去,一名骑兵将领带着骑兵冲在前面,两千骑兵冲过去,和骑兵旅对射一遍,然后拔转马头,不管那些死伤和落马的骑兵,逃走了。

    往哪里逃,往骑兵旅来的斜方向逃,高一功不得不分出一千五百骑兵去追击,然后转身迎上三千敌人后面的骑兵。

    这些骑兵不是拥有火绳枪的骑兵,到了跟前转身就跑,高一功带着剩余的两千多骑兵紧追不舍,双方一路厮杀,渐渐的高一功发现自己被分流了,自己被引走了,无法在追击敌人大队人马了。

    一算,起码追杀了五十里地,敌人还在逃,骑兵旅也损失了不少兵马,不抓住敌人,骑兵们不甘心,只能带着骑兵旅继续追击。

    张强万万想不到,高一功的骑兵旅居然被马宝用计给引走了。

    他操心的更多,他也中了马宝的计,因为骑兵旅击溃的这几路兵马,都得他的近卫旅收拢,安置,不得不分出士兵把俘虏和百姓往后方送,于是后方的三千兵马渐渐会和,却成了一个看押俘虏的营地。

    敌人的俘虏实在太多了,马宝几次丢弃的兵马有两万多人,百姓也有三万多,拖儿带女的,还有伤员,近卫旅不能不管,三千兵马根本不够用,忙的是焦头烂额的,根本无法去追击大军。

    于是马宝再次带着大队人马和华夏军拉开了脚步,他甩开华夏军五十里。

    等张强回过神来,他身边只有五千精疲力尽的近卫旅,还有从路上收拢来的骑兵旅五百骑兵,这些都是被引走骑兵,斥候骑兵。

    近卫旅的斥候骑兵还在仅仅的追着马宝的大部队,随时回来汇报敌人的方位。

    一抬头,张强发现自己追上了马宝的大部队,马宝转身迎战,张强的望远镜里面马宝看着张强的精疲力尽的五千兵马笑的很阴险。

    张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