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领主-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章完)
………………………………
第727章 三王子的请求
大王子制造的三百吨战船看起来不如华夏王国的千吨战船火炮多,吨位大,可据他得到的消息,英国人和葡萄牙人帮助大王子制造的那些盖伦船用的是软帆,可以在逆风中比起华夏军的硬帆更加灵活,速度更快,倒是听说华夏军刚开始的时候用的也是软帆,但后来嫌弃软帆操作麻烦,一艘船所需要的人手太多,而最终摒弃了那种软帆,还是用了华夏制式的硬帆。
这些盖伦船的速度最快能达到十一节,船体狭小,但很合适做战舰,没有掺杂以前他们武装商船的那种战舰和商船两用的东西,做起来速度快,三个月就能下水一艘,六个月就能拥有战斗力,还是英国人和葡萄牙人亲自操作,亲自训练水手。
这让三王子感到危急,泰西人的航海技术以及海战水平和战斗力他是知道的,以前不知道,现在也应该知道了,洪家被从大陆逼走以后,成为岛国以后,就重视航海技术了,鲁国每个人,即便是不懂船的文官,也能顺口聊两句船只和航海的术语和技术,知道一些航海以及海上的典故和人,事,所以他作为洪承畴的儿子比那些不懂的文官懂得的更多。
身为官宦之家子弟,天生就会争权夺利,天生就比其他人家子弟多一些心眼和大局观念,一些基本的东西都懂,普通人要想糊弄他们,不是太出色和精明的人,糊弄不住他们,他学习这些也是为了不被手下人糊弄,先前他还准备和他两个哥哥争夺王位呢。
这么多考虑之后,他感到自己如果不借助外力,肯定是不行了,华夏军给了一些好处,但要求不多,只是让自己替冯铨挡住大王子,让冯铨可以全力应付二王子和日本人,先前自己觉得自己水师强大,有自知之明,先一步带着自己的兵马和人口百姓脱离那个鲁国本岛首都的风暴圈,让二哥和大哥去争斗,让冯铨和他们去一切厮杀,还是很得意的,可以看着他们争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现在不行了,自己眼前的对手强大了,不是自己能抵御的,如果只是大王子,他可以慢慢收拾,有了自己先一步搭上华夏军的这个时间上的先机,大王子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可加上泰西人就不同了,泰西人的厉害他是知道的,如果单是泰西人也就损失一点海上的利益,他们跑不到岛上来的,泰西人没有那么多兵马,泰西人和大王子合作,那么自己的胜利就变得渺茫了。
泰西人十几艘战舰万历年间大明用了上千艘船只的牺牲才逼走他们,取得一个有尊严的胜利,海上自己肯定碰不过泰西人的,大王子的兵马和大王子的家族长子,拥有合法继承权,自己面对大王子就是叛乱,两者合作,自己又不能完全让华夏军支持自己,三王子有点脑子不够了,必须得得到支持,全力的支持。
看看冯铨吧,去了一次金陵府,马上就兵强马壮,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武器给武器,自己必须马上去获得这些利益,哪怕是不当这个国王,当一个可以耀武扬威的土皇帝也不错。
这不是他没有上进心,而是他深深的知道,自己的实力和华夏王国的实力就是小平房仰望世界顶级摩天大楼,耸入云霄的那种绝望。
于是他第二次来到了金陵府,经过几天的等候,终于在皇宫里面见到了张强,“陛下,臣洪天炮叩见陛下。”
“起来吧,赐坐。”张强已经习惯了有些人愿意跪着觐见他,他很随和的。
“陛下,微臣……,”洪天炮还没有说出口。
张强道:“我知道你的心情,我也理解你,不过你也知道我现在主要照顾冯大人,你那边只能是你自己努力了,坚持一段时间,我想一下他们还不能把你怎么样,你不是占着你们鲁国第一大岛吗?还先后攻占了几个小岛,这很不错了。
你的兵马和战船不少,如果多和大王子打几次战应该能锻炼出不少精锐兵马,想想吧,有我们支持你,你不缺人,不缺兵马,还和他耗不起吗?”
“这,陛下,微臣心里着急啊,英国人和葡萄牙人在帮他,他们甚至还向大王子哪里输送了不少兵马,另外还帮助大王子建造了很多商船,上面都是英国人水手和葡萄牙人水手,他们在海上的战斗力可是比我们鲁国的强大不少,他们的船只速度快,我们无法逼近他们。
陛下,你可要帮助微臣啊,微臣可是诚心投靠华夏军,想要成为华夏王国的一份子。”洪天炮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对着张强哭诉道。
张强知道,如果不是上次洪天炮说要加入华夏王国,他也不会让人去给他送去人口,那些俘虏和东南亚土著移民,他们可以去当炮灰,去和大王子的势力消耗,大王子在鲁国分裂以后并没有说要投靠自己,一点表示和华夏王国和好或者结盟,投靠的意思都没有,他当然要支持首先来求助的洪天炮,这个三王子了。
制衡是他玩的手段。
还有个二王子,看来是已经投靠到了日本那里边去了,或者说和日本那边暂时合作,这个二王子锋芒毕露,有一种唯舞独尊的野心,不像大王子儒雅和懦弱,不过大王子有着对争夺王位的耐心和坚毅,加上合法继承,因此最终取得了微弱的胜利,赶走了三个同他竞争的对手。
三王子是战略撤退,二王子是被逼走的,冯铨是因为措手不及被打走的,或者说冯铨早就打定主意投靠华夏王国,主动撤退了,总之大王子赢得了这次胜利,名义上他是鲁国的正统国王了,另外三个都是叛逆。
“陛下,我还知道这次主动要求帮助大王子的人其实是华夏王国的叛逆杜歌的主意,我埋伏在大王子身边的细作传回来的情报,其实英国人和葡萄牙人并不看好大王子,他们看好的是二王子,因为二王子同日本人联合,日本人和大清达成协议,所以二王子靠上了日本人就是和大清绑在一起了,他们认为要对抗你华夏王国,二王子是鲁国合法的代言人。”
洪天炮依然在争取。
张强敲敲桌子,其实他也通过军情部的情报人员知道了杜歌在背后支持大王子,并且介绍了英国人和葡萄牙人支持大王子,这明显是杜歌在玩,玩从他这里学到的制衡和捣乱的战术,以给他在东南亚养精蓄锐,发展争取时间,原先金华义军的时候,这一手张强没有少对隆武大明,永历大明,以及原先的鲁监国大明玩,杜歌那时候跟在身边,学去了不少东西。
自己这边没有多少牌可以打,一旦你的势力发展到一定阶段,那么很多人对你是警惕而不是合作,因为周边都是野心家。
洪天炮近一步,跪下又恳求道:“陛下,微臣恳求你接纳我们,我们愿意成为华夏王国的一部分,微臣,微臣愿意听从陛下安排,哪怕让微臣去做一个咨议局的闲散官员,只是在这之前,微臣希望看到鲁国的百姓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
(本章完)
………………………………
第728章 继续当你的王子吧
说实在的张强根本不相信他是真心的,就算是真心的也是迫于形势,汉奸的特质就是容易看清楚形势,并且做出自己有利的抉择,张强绝对不会相信他是真的要投靠华夏王国。
就像唐佤邦和国敢两个缅甸地区的汉人势力一样,他们并不是想要成为华夏的一部分,而只是想要依靠华夏吓唬那些想要把他们消灭的势力,这些人很会狐假虎威,并且转头又不认老大哥的,小国的生存之道就是在大的势力中左右讨好,左右出卖,左右得利,但绝对不会说靠上你去,任由你把它合并了。
冯铨是臣子,他可能没有那么大野心,但洪承畴的这几个儿子现在这个身份是王子,是一国的储君,怎么可能归附另外的王国?
所以张强笑呵呵的说道:“不必了,我会继续加大支持你的力度,这样,你看我这里有东南亚土著哪里来的一些人,他们并不会在端起内服从我们华夏军的王化,而把他们留在东南亚又让他们有些想念,不如送到你这里来?我可以减少麻烦,你也可以把他们当炮灰,当民夫使用,甚至可以拉他们去填海,怎么处置是你的事情,先给你十万这样的人,如果不够我再给你?”
洪天炮抬头看着张强,脑子里面快速转着张强的话,分解着张强的话语表达的几个意思,倒地哪一个才是真的,哪一个是发自真心的,哪一个对他有用,有没有话外话?
分析了半天,他发觉无论自己知道张强是什么意思,无论张强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他都无法反抗,从中渔利,只能顺从张强的想法去做,或者连猜都不需要猜,不用动脑筋,人家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就行了,就像他迫不得已寻求张强的华夏王国的保护一样。
其实他真的产生过真心投靠华夏王国的念头,现在都在犹豫,是不是要真心投靠,可有时候真是舍不得当一个小国的国王,皇帝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不过现在做戏要做全套,不能犹豫,因此他决定演下去,不管最后是什么,日后再转变也不迟,现在先渡过难关,至于以后是真心投靠还是被迫投靠,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陛下,请让我们表达一下离开故土的人的一点诚意吧。接收我们吧。”
张强决定了一般就不更改了,挥挥手,“我看你以后的表现,现在我需要你去给我继续盯着三王子的头衔去抗衡你大哥,顺便给你二哥找点麻烦,你回去吧,把这件事情给我办好,除了我会不断的支持你一些人口和兵力,我还会让人给你送去粮食和物资,刚才答应你的,另外去领一些武器吧,这个我也答应过你,我的支持就这些了,我的要求你一定要做到,要不然,你的下场可能很惨,你明白吗?”
三王子洪天炮只能如此了,千恩万谢之后退出了宫殿。
张强叫人把民情部的黄韬找来,“你要紧盯着国内的那些官员和百姓的思想动态,这次我收到军情部的情报,杜歌很危险,他居然在自己的实力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插手鲁国的事情了,这很危险,以咱们一贯的习惯,在外部搅局的时候,一定会在内部搅局,盯着那些以前同他和尤海波关系密切的或者走的近的官员,还有他们的下人,不要在国内出现什么反对我们的思想和动荡,你明白吗?”
“是,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布置。”黄韬夹着一个文件夹,梳着大背头,精神的中山装穿在身上,斯文的就像一个民国时期的公务员,谁能知道几年前他还同金麒穿着破皮袄,戴着毡帽,身后背着火绳枪,腰里挎着马刀跃马草原上,同蒙古人和大清满族骑兵周旋,杀进蒙古包烧杀抢掠呢。
米林出去了,金麒进来了,黄韬在这个位置上也时间很长了,是不是也外放出去独当一面,总是搞情报工作,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张强看着黄韬的背影如是想。
正在想着米林呢,米淳又来了,太监传报过以后,米淳就进来了,身后跟着工部尚书塞巴斯蒂安,这个外国人。
能在华夏王国担任尚书这样的高官,也算是塞巴斯蒂安这个西班牙人有灵性,有能力,适应能力较强,有些外国人你即便把他们提拔到一定高位,他们也很难适应中国人的那种官场上的弯弯道道,不几天就被排挤下去了。
“什么事情,”张强问道。
“哦,回禀陛下,我们王国的铁产量已经达到了年产百万吨的地步,只是很多地方已经用不到这么多铁了,微臣不知道如何处置,这是王国禁止买卖的产品,因此我和塞巴斯蒂安尚书前来询问陛下。”
张强听了,也很惊讶,没想到华夏王国这么厉害了,竟然做到铁的产量供大于求了,这当然是最好的铁的产量,如果你说民用的生铁,那些杂质多的铁,根本满足不了,华夏王国那么大的地盘,哪里不需要农具和各种铁具,可现在他们汇报的是能用作制作上好的武器装备火枪火炮的铁的产量。
这些不能随便投入市场,说不定杜歌他们就等着要这批钢铁呢,回去随便炼化一下,就能制作华夏王国制式的连珠枪,最好的射程高的火炮。
现在张强也没有办法,只能说:“先找地方存起来,派重兵把守,严查奸细,不能损失一丝毫,使用也要做好账目,不能让人从中捣鬼,以后缓慢的使用就行了。”
百万吨啊,即便是后世一些小国都没有这么高的年产量,这可是精炼的生铁产量,而不是那些杂质蛮多的生铁产量,可以说这些生铁直接就是钢铁了,已经满足初步的钢铁的标准了,直接拿去生产如今膛压不是很大的火绳枪,甚至是单打一燧发枪都能胜任。
想到这些,张强忽然想起,如今由于杜歌的叛逃,带走一些兵工厂的技术人员,野战旅的一些精锐士兵,所以从技术上,从战斗技能方面,各种制度方面,华夏王国等于是又和敌人拉近了一些距离,直接把敌人从十三世纪带入到了十七世纪的西方火器时代,其实大明已经进入了火器时代,已经探到了十八世纪的欧陆各国的那种战争模式了。
而马上也要进入十八世纪了,欧洲正是崛起的时候,这些技术传达到欧洲,可能欧洲人比大明更要快速很多,欧洲啊,现在华夏军必须早日统一大明以前的疆域,否则说不定欧洲人就要来找麻烦了。
而由于自己的懒惰,由于自己想要玩美国式的制衡,捣乱,结果现在华夏王国周边全是战乱不休的小国或者各种势力,他们和华夏王国的关系都不好,消灭他们也是一个难事情,华夏民族的崛起一次比一次艰难。
看来得加快脚步了,不能再这么慢跑了。
可是自己的那个系统,总是那么懒洋洋的,好像总是对自己不管不顾,什么都不肯给自己,让自己现在的技术几乎原地踏步,要靠大明人自己发展,不是太可能,创造力不足,自己要带领他们前进,那也得脑子里面有东西,可是他后世只是个社会底层,也没有学好多少东西,见过的多,可不会啊。
唉,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本章完)
………………………………
第729章 伪新鲁府政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王子也上了轨道,他哪里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六十万人,兵马已经达到了六万精锐兵马,同时他的水师也扩大了。
给冯铨的是长江警备水师的旧船,还是渔船和商船,长江警备水师只保留了六十吨的巡逻船只,这个比较多一点,因为从重庆府到入海口,都需要华夏军的长江水师照顾,有很多地方是进不去大船的,因此六十吨的小船就是一个强大的存在,再往上就是一百八十吨的船只为主,这在整个长江上已经算是这个时代无敌的存在了。
在百姓眼里,在那些水上盗匪眼里,这种题型比以前大明的官船体型要小,当时装备的火炮要强大,机动性还好,速度还快,上面还装备着只有七八吨的三艘小船,还有可以摇橹的大浆,随时可以在逆风,或者其他地形狭小,礁石过多的地方行动,追捕敌人。
小船可以放下去搭载兵马追击敌人,也可以拴上缆绳就像大海上的大帆船一样,在无风的时候用小船拖着大船走,渡过那段艰难的无风海域,实在不行,慢点咱还能用大浆划船行走,可以说是维持长江上的治安的大杀器。
在一些重要的州城,府城,县城还驻扎着三百吨的大战船,州城大约五只为一队,可以搭载近三百兵马快速赶到一个地点,然后在附近的码头投放兵力,五艘就是一千五百兵力,这对于一个基本上消灭了敌人,消灭了盗匪,已经转为经济发展的华夏王国来说,这些兵力一旦出动,就意味着是大事情,镇压反叛。
不过基本上不可能了。
既然三百吨就能维持治安,甚至危及时刻能充分利用州城的这些大船进行兵力机动调遣,那么再大的也就不需要了,不过张强还是在每一个地段放了一支分舰队,每支舰队有十二艘六百吨的船只。
总共五个地段,多达六十多艘的战舰,维持稳定。
其他的原先在出海口这一地段的更强大的船只,比如八百吨和一千吨的,张强这次卖给了三王子,一下卖了一百艘。
几乎把长江上所有水深地段驻扎的大船全卖光了。
三王子以后需要用他领地内的渔获和商业贸易税收来还债,还有必须承担驻扎在他领地内的华夏王**队的粮草补给,以及营地驻扎官兵的军饷,还必须承担一定的协助华夏军剿匪,打战等责任。
好处不能让他白占了,张强不可能扶持出一个和自己没有什么瓜葛,没有什么利益的团体,以后像安南对华夏王国那样转眼和自己捣乱的白眼狼。
现在加快扶持力度,是为了让他应付大王子的,他的目的就是帮助冯铨分担压力,这压力就是他的两个哥哥,冯铨的主要任务是统一日本岛。
目前看来这个难度挺大的。
主要是大清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在同大金国加快战争步伐的同时,开始帮助日本人了,他们从高句丽调来了很多训练成半成品的火器部队,登陆日本岛,并且派遣了一万多蒙古骑兵帮助日本了。
高句丽这个高大上的宇宙民族也许别的不行,但是他们的人比起汉人和满族人更加适合火器部队,训练出来的效果比起汉人更加有战斗力,张强认为他们是比汉人更加顺从,忍耐的民族,因此更加听教官的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能做到心无二用,专心练枪,练炮,业务水平比起很多心高气傲的汉人们更加高超。
这些高句丽兵有五万之多,加上日本人开始总动员,也在荷兰人的训练下快速成军十万兵力,他们还有很多狠辣的武士,随便一招就是几万武功高强或者说不怕死的愿意为家族付出的死士冷兵器部队,加上很多炮灰一般的流浪武士,以及更加炮灰的农夫部队,这兵力是冯铨这边的几十倍。
目前整个新鲁府经过半年的发展,不过才八万正规军兵力,七万民兵部队,只比半年前多了一万兵力,很多人重新接受过训练以后成军以新兵的身份加入正规军部队。
压力是很大的,如今新鲁府一天三变,以后陆续抓到的日本农夫这种炮灰也有好几万了,同时抓出的各种不自在的,反对并入华夏王国的日本有志之士也有一万多人了,还有陆续到达的东南亚土著和核心区清理出来的**夏王国的大明志士和大清志士,也有二三十万人了,这么又是三十万人,那几万日本炮灰陆续送到琼州岛开矿的也有一半了,可也有剩下的好几万人,这么多人,干什么?
当然是在华夏派驻的官员的指导下进行建设了,实行华夏速度,开山,修路,挖河,开矿,伐木,推到很多低矮的日本建筑,进行新式建筑,耕田,浇灌,除草,施肥,还有建设小型武器维修工厂,养马,等等一系列的能让新鲁府快速发展起来的事情。
新鲁府现在发生了很多变化,可在军队建设上,还是有些滞后,因为很多人不可信任,日本人还是占据这里的主流,三百多万的人口中,纯汉人不过十万,混血汉人,也就是原先的日本汉人,东南亚土著汉人,琼岛的那些被流放几十年早就是琼岛本土土著思想的汉人,占五十万,鲁国大清汉人占八万,鲁国大明汉人占两万。
依附冯铨政权的汉人和土著,日本人占三万人,其他的都是被动依附的日本人,可以说华夏王国新鲁府还属于那种美军占领军形势下的占领性质的土地,而不是本土土地,是属于高度主权化的殖民地,华夏王国的殖民地。
华夏王国的两千驻军,一千陆军,一千二百水师陆战队士兵,都属于美军性质的驻军,冯铨的官府属于亲华夏军的伪官府,没有被日本人承认的那种官府,也许很多角落里面敌人派驻的奸细正在煽动叛乱,进行思想动员,不知道什么时候跳出来给冯铨和孔有性致命一击,准备取而代之,光复日本土地呢。
孔有性的正规军,还没有被华夏王国承认或者给予正式番号,虽然给了一个守备军,守备司令部的官职和军号,可他们里面并没有华夏王国的军人过来接管军队,把军队置于华夏王国国防部的绝对领导之下。
所以这性质属于伪军性质。
要实现这个转变得二十年时间到五十年时间,等第一代日本人死光了,华夏王国过来的这些私塾老师,更上一步的老师,以及官员们彻底把他们下一代教化为汉人思想,第三代继续教化为汉人身体,他们才能真正的融入华夏王国。
任重而道远,所以需要三王子继续分担压力。
而三王子也不负所托,在华夏王国的水师派来官兵帮助他进行军队整编,拥有二百二十艘千吨战舰,三百艘八百吨战舰,五百艘六百吨战舰,六百艘三百吨战舰,一百艘一百八十吨战舰,以及上千艘百吨到三十吨的商船和渔船之后的琉球王国,三王子当初给自己的势力起的王国名字,不断的向大王子发起进攻。
(本章完)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