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领主-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凌晨,俄罗斯人在叶尼塞河下游河湾发动了一次进攻,人数大约是二十万,这还是这几个月来俄罗斯人第一次发动如此规模的大战,大战的结果不用猜,大清国赢了,俄罗斯人死了五万农奴,一万正规军,受伤失踪的不详,这是我们能弄到的最接近真相的情报。”舒万思道。

    “大清国损失怎么样?”祁三升问道。

    “大清国这个知道的清楚,那边是东南亚土著仆从军和日本仆从军共同守卫的,后方有三千满清兵督战,兵力大约十一万人,死了一万,伤了五万人,总体来说不算多,也不算少,但东南亚土著这次损失不小,再这样下去,这场战斗打完,东南亚土著基本上没有成年男子了,也就说一定基础上,又一个地区的人口被消灭光了。

    这一点从我们十五年前进攻东南亚,并且逐渐实行政策以来,直到近几年东南亚基本上已经汉化,原先的人口不论是汉人归化民土著,还是东南亚本地土著差不多死光,散落世界角落里面的人口和民族小样本无足为道了。”

    (本章完)
………………………………

第982章 真是血肉磨坊啊

    基廉斯克城下,四周高地,俄罗斯人已经在这里进攻了半个月了,随着寒冷的天气的到来,虽然还没有到极寒时刻,但人们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棉袄,带着厚厚的狗皮帽,不过战争的进程一点也不冷,大炮将四周炸的犹如月球表面,不断飞来飞去的子弹,将空气点燃,加温,呐喊声,此起彼伏。

    不知道为什么,人口和兵力少的俄罗斯人却占据了优势,大清国却屈居下风,这还是大清兵马,那些早已丧失了斗志的少量的东南亚仆从兵,以及高句丽仆从军,已经后撤到了城周围的要塞里面据守,敌人的炮弹像不要钱似的打的周围每一一处好地方,一刻也不停歇。

    大清不断的从后方抽调兵马来填补这个漏洞,甚至连城中的百姓都组织起来,防守城市和周围的高地,要塞,以及屯堡。

    一支奥匈帝国的骑兵和步兵组成的部队已经穿插到后方,听说东南亚百姓的定居点,方圆五十里的地方被这支兵马屠灭了,也就说东南亚仆从军就剩下目前的十来万人了,日本的五万兵马在前面已经死光了,高句丽的一个定居点群,也被穿插的波兰骑兵给屠了。

    双方杀红了眼,谁都不认识谁,蒙古部族不断的向乌拉尔山脉进军,散布在一千公里的冰原上,切断了俄罗斯人的补给,给俄罗斯人以沉重打击,俄罗斯人现在是疯狂了,他们的目的是就食与敌,抢夺清军的生活物资和作战物资。

    大清也不示弱,他们的骑兵和蒙古骑兵也派到了敌人后方,去清理敌人后方的定居点,焚烧,焚毁敌人的物资和定居点,杀掉哪里的俄罗斯侨民,农奴。

    俄罗斯人想要在寒潮到来之前,拿下基廉斯克城。

    组织了近二百万的兵力日夜攻城,方圆五十里之内都是战斗,大小数十处万人规模的战斗,不过俄罗斯人显然不知道大清国的雄厚实力,他们后面是华夏帝国,华夏帝国全力支持大清国打他们。

    因此无论是修好的道路,还是修通的铁路,还是贝尔加湖上使用的船只,以及预备的雪橇,狗拉雪橇,大清国早就预备好了,没有上冻之前,通过贝尔加湖能缩短近二百多公里的运输路程,节约大约三到四天的时间,使得从华夏帝国和各处后方定居点的人口和物资源源不断的运抵前线。

    大量的高句丽兵马专门负责保护运输通道,运输物资,因此俄罗斯即便拿下基廉斯克城,也无法断绝大清国的物资供应和兵粮供应,他们杀掉了一百万,还有两百万,杀掉了两百万还有四百万,总之,打战不要敌人厉害,就怕敌人杀不玩。

    大清就是这个杀不完的敌人。

    东南亚百姓死光了,后方调上高句丽百姓,日本仆从军死光了,再从东伯利亚调就行了,蒙古牧民和骑兵死光了,去草原上抓就行了。

    开战半个月之内,俄罗斯人的凌厉攻势,使得大清国后退了百里,损失了三十万定居点的汉民,八十万东南亚百姓,三万日本民夫,一百万高句丽百姓,三十万高句丽仆从军,三万大清旗人百姓,九万蒙古牧民,以及九万蒙古骑兵,三万大清骑兵和大清步兵。

    他们这边抓了三十万俄罗斯人农奴,八万奥匈农奴,三万波兰骑兵,一万哥萨克骑兵,祸害了俄罗斯人后方的两百万农奴,直接将俄罗斯后方的定居点烧光了。

    俄罗斯人也使用了开花弹,大清这边还有很多实心弹的大炮,这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因为华夏帝国没有提供多少开花弹,即便提供也是原先原始的开花弹,发射起来十分不便。

    祁三升站在基廉斯克城的最高处,和舒万思两个人在观战,舒万思接过汇报情况的信使的报告,对祁三升道:“布拉斯科丢了,瑞典人和波兰人,俄罗斯人,英国人共同攻陷了哪里,两百万汉民,两百万高句丽人,三十万清兵,三万日本兵,四万日本百姓民夫非死即被俘。西方人杀掉了一大半,从西方运送了三百万人口去哪里,其他的人将在半个月之后支援到这里来。”

    祁三升揉揉额头,“俄罗斯人打战,比大清人打战要厉害很多了,看到对方有名将或者厉害的将领在指挥,而且你看他们使用炮灰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使用炮灰是要消耗掉对方的炮弹还有弓箭,争取还能在一点上突破敌人,而俄罗斯人直接使用正规军,经过训练的兵马直接进攻,他们的炮灰只是吸引我们火炮的兵马,真正的兵马却能大量杀伤我们的炮灰,而原先在几百里防线上,全是炮灰,大清国从来对火器的使用和运用不如日本人,高句丽人,所以他们的正规士兵实际上却是最弱的,还不如炮灰守的好,坚决,他们动不动就冲锋,以为勇武能战胜子弹和大炮,现实是他们都想错了。”

    舒万思道:“也不是没有效果,拼掉了俄罗斯人的近百万兵马,还有西方联军的近百万兵马,以及二百万多移民过来的百姓和农奴,冬天到来了,冰原上,论消耗,他们消耗不过大清国的,虽然高句丽的人口已经下降到了一千三百万人口,可俄罗斯人在这个冬天不可能再往这里运输多少人口了,人口越多补给越多,他们没有大清的地理优势,可以从一千多公里远运输过来,这里即便是布拉斯克也是距离他们两千八九百公里远,他们物资没有我们丰富。”

    祁三升笑道:“所以,这个冬天过后,就没有多少俄罗斯人在中伯利亚和东伯利亚了,他们会在寒冷的冬天全部死绝,来的人越多,死的越多。这个地方没有那么多可以供他们挥霍的物资。”

    “真是残酷啊,一年半的时光,我们担心的几个民族全部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现在日本也快了,整个战役期间,这片土地上倒下一千六百万人,冬天过后,可能倒下两千多万人。”

    舒友思笑道:“这样正合适,双方都流尽了血,我们正好往这里移民。陛下已经准备了两千万人在这片比我们大陆上的国土还要打一圈的地方。”

    (本章完)
………………………………

第983章 冬天的战斗

    基廉斯克城这边战斗打的如火如荼,另外一个城池的丢失不能影响这边的战斗,因为这边重创了俄罗斯人,虽然大清国也被重创了,但他们依然能从后方补充,后方的补充就像当年的斯大林格勒城一样无穷无尽,随着战争的进行,基廉斯克的战斗越来越艰难,但俄罗斯人的后力也正在变得缺乏,新到来的俄罗斯兵马并不能完全攻克基廉斯克城。

    十一月份的时候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几乎到了不能行军的地步,俄罗斯人龟缩在基廉斯克城周围五十里方圆的工事里面,每天除了大炮例行公事的轰击,俄罗斯人已经无法做什么了。

    大清也是这样,后方的物资输送越来越艰难了,不过有每隔百里的物资中转站,还有每隔五十里设立的驿站,每隔二十五里设立的马拉火车的车站,使得他们依然能从后方运送人员和物资,只不过因为寒冷,这种频率已经下降很多了,以前每个月能补充两百万人的所需,现在每隔月只能补充五十万人的所需。

    在还没有这么冷的时候,日本人派遣了一支由高丽人和日本兵,以及仆从军百姓组成的大约三十万人的部队到达基廉斯克城来支援这里。

    使得现在全是高句丽人和日本人仆从军,以及俘虏兵坚守的防线又增加了一些人手,而大清的兵马,除了基廉斯克城的五十万人,其他分散防线上的不过是每个点三千,两千的监军队伍,原先还有三十万人的监军队伍,现在防线被迫后撤,放弃了,或者被俄罗斯人攻克了,现在只有不到八万的监视队伍在城外防线上。

    八万人监督大约八十万人的兵马和百姓,同时有大清国汉民二十万人负责给这些工事和战壕,防线补给,一万骑兵负责保护他们,大清国在这里的兵马加上炮灰,百姓,不过一百五十万了,这是因为不需要那么多人了,这么寒冷的冬天,如果不主动放弃一些防线,所有人都会冻死,饿死。

    相比他们,俄罗斯人那边情况更加恶劣,更加侦查的到的情报,那边派遣了二百万人,有波兰远征军,英国远征军,法国远征军,奥斯曼远征军,黑森雇佣军,还有俄罗斯军役,冒险者,远征军,民夫,全部转移到这边,至于奥匈帝国的远征军则去东伯利亚去找日本人的霉气了。

    突入中伯利亚的日本人十五万人兵马被迫退回了中伯利亚边境,他们携带的三十万民夫全被奥匈帝国俘获或者打死了,奥匈帝国追着他们一路行进千里,双方在边境线上厮杀,在冬天来临前,日本人已经岌岌可危了,提出要继续撤退,随后日本人带着百姓向奥缪明斯克撤退。

    十二月到来的时候,同日本人的联系中断了,因为道路还没有修道哪里,虽然有定居点,但从定居点到城池之间,从定居点到定居点之间,要在这样的天气里面通行,简直是自杀,温度已经到了零下二十多度了。

    纷纷扬扬的大雪让所有的战事停止了,已经储存了一冬天的物资的大清国让大部分兵马都缩了回来,百姓寻找后方的定居点过冬,只留下十几个人,五六十个人的前沿兵力驻守工事或者战壕里面,监视敌人。

    一月份的时候,大雪纷飞,刚开始只是淹没脚踝,到后来直接没过膝盖,连后方运输物资和通行的人员都无法前进了。

    每天都有冻死的人,开始是几个人,几天以后是十几个人,再几天以后,当大雪听了,稍微暖和一点,人数却多了起来,每天上百人,还有生病的,冻伤的,越来越多。

    有的地方已经零下三十多度到四五十度了,人连出房子步行百米都是一种忍受,信息要传达到防线的各个地方,需要极大的耐心,还有人手,大清国把百姓接到了城里面,放弃了一些较远的定居点,防线也撤退了三十余里,收缩到城池周边来。

    二月份,即便是周边的防线也不得不撤退了,温度普通为零下四十度,即便是呆在物资不缺的城里面,也是每天有人冻死,一百五十万人,加上后方来的没有走的人,以及华夏帝国的两个旅的兵力,使得基廉斯克城人满为患。

    天气稍微好一点,派出去巡查防线的人员发现,外围那些小据点里面大部分人都冻死或者失踪了,一些边远的离城远的的定居点,几百人一起冻死,饿死,失踪的大有人在,城池周边的百姓也大量的冻死,这场战斗不是和俄罗斯人打,他们要面对的是严寒和疾病。

    三月份冻死的人有十一万人,饿死的人有一万人,失踪了四千多人,天气依然寒冷,而且有的地方零下五十度,有的地方零下二十多度,而且多有变动。

    除了这些因为讨要物资,因为民族矛盾,因为兵种之间的矛盾,打架斗殴死亡的人数为一万五千人,被处罚的人数死亡的人有三千人。

    被大雪压死的人数和弄失踪的人数为五千人,也就是说整个冬天,总共有大约二十万左右的人死亡。

    这时候天气稍微好一些,俄罗斯人开始进攻,他们一下乘机占领了城池周边的放弃的防线,并且向城池周边十里地佐佑的防线进攻,突袭后方的定居点,俄罗斯人来的很多,就像蝗虫一样,基廉斯克城周边一下犹如沸腾的热水,突然间又热闹开了。

    四月份的时候天气再次暖和一些,变得只有零下十来度了,一些道路也能开始行军了,俄罗斯人将大量的兵力用来包围基廉斯克城。

    基廉斯克城周边突然人满为患,俄罗斯人兵马和百姓将基廉斯克城完全包围了,基廉斯克的清军只能依托城外的十来里地的防线抵抗敌人,到了五月份,城外防线被放弃了,因为伤亡太大,俄罗斯人像发疯一样进攻他们,每天死亡的百姓和兵马让人非常心疼。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清国损失了十万百姓,十万炮灰,但依然有一百二十万人和兵马,物资不缺,因此他们就收缩回了城池防守,等待解冻的时候,后方来的兵马和百姓会报俄罗斯人包围在城池周围的。

    如果俄罗斯人到时候不撤退的话。

    (本章完)
………………………………

第984章 被毁灭的日本人

    战斗依然在继续,凭借着城池守卫的大清国兵马损失小一些,每天死亡不过一万左右,消耗的弹药,物资依然在安全线以上。

    天气在好转,温度已经回升到了十度,或者以上,冰雪开始消融,俄罗斯人的进攻突然有力了起来,在短短一个星期之内俄罗斯人三次突破到了城池内,双方的死伤开始多了起来。

    可以看到俄罗斯人几乎全部到达了城池周边,从城池最高处看过去,远远的,黑压压的都是俄罗斯人的兵马和百姓,以及运输物资的民夫。

    各色的旗帜和衣服穿戴,可以看出来是俄罗斯人和他们的西方联军,都开始往这里移动了。

    战斗又进行了一个星期,俄罗斯人和西方联军有一次杀到了城池里面,双方在街道上展开了残酷的巷战,死亡开始变得很平常了,现在没有人会心疼什么了。

    城池里面原先有一百五十万人,经过一个冬天冻死饿死,失踪三十万人,战斗死亡二十万人,大清国现在只有一百万人了,一百万人在这个只有东西十五里地,南北三里地的城池里面被俄罗斯人的炮火覆盖,那死伤就不是一丁点了。

    同时由于俄罗斯人占据了一些物资仓库,使得大清国的物资和弹药开始变得奇缺,防守起来非常吃力了,敌人可是有二三百万兵力,四五百万人口。

    代表人口和兵力的数字一天天在下降,一百万人,八十二万人,七十五万人,六十六万人,华夏军的两个旅也损失不少,两个旅已经减员一个旅了,有六千人冻死,战死在这里。

    人口减少代表着物资越来越够用了,在一次反击把俄罗斯人驱逐出城以后,大清国就再也没有让俄罗斯人占据城池。

    六月份,天气上升到零上四五度的时候,原野上由雪白变成了苍黄,俄罗斯人的进攻更加猛烈了,而后方的援兵和百姓也开始慢慢的开过来,不过由于俄罗斯人的阻击,使得不能会和在这里。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使得情况变得诡异了。

    倒春寒来的突然,一个晚上,突然降雪,连续三天的大雪,之后是十来天的阴雪天气,雪小了,但温度却下降的很快,零上两三度,晚上就是零下十几度,第二天,零上一两度,晚上零下二十度,白天零下十几度,晚上零下三十度,最后,零下四十度,一直持续了一个星期时间。

    突然零下五十多度,这下城外的俄罗斯人要吃亏了,他们突然撤退,但厚厚的积雪埋没在腰间,最浅的也是膝盖,使得他们只能原地不动。

    六月中旬过去,下旬来临的时候这段时间,双方都在躲寒冷,没有战争,七月前几天,天气好转,温度回升的很快,不久就是零上十来度,虽然依然有些冷,不过已经能忍受了。

    大清国的士兵被派出去侦查,但走遍了周边百里地,没有一个俄罗斯人,应该说每一个活着的俄罗斯人。

    这场寒冷使得城外主要担负进攻的俄罗斯人和百姓,冒险者,民夫,农奴,几乎全部冻死,没有冻死的也匆匆撤退了。

    七月中旬的时候,统计数字出来了,城内大清国冻死了二十一万人,战死三千人,人口下降到了四十一万人,城外定居点,主要是远处的冻死一万人,或者的不过三万人,方圆百里之内的定居点,能抵抗过这场寒冷的只有寥寥几个。

    而俄罗斯人为他们的匆忙付出了代价,两百一十万冻死,战死,被俘三十五万人,其他的人都撤退了,斥候骑兵寻找了三百里方圆内,在几个大型定居点还有城池里面找到了大约三十万人口和三十万兵马。

    “在这里作战,寒冷才是我们主要的敌人,”祁三升将数据递给舒万思,舒万思感叹一声,“我们的两个旅一万三千人,现在只剩下了五千人多一点,看来还是准备不足啊。”

    祁三升微微点头,“是啊,倒春寒连在这里打过十年战争的大清国和日本人都没有想到,我们又怎么能想到呢,以后我们移民到这里来,以及作战,要想到,我们以后占领这里,每个定居点不能人多,最多五百人,大的城池最多三万人,要不然没有足够的物资储备,这个冬天会饿死的,冻死的。”

    就在两个说话的时候,军情部跟随的行动组的人员走了进来,“提督大人,有个不好的情报,东伯利亚的日本人覆灭了,上百万百姓和士兵,全部覆灭了,奥匈帝国的人马把东伯利亚几乎全部屠灭了,连哪里的两百万高句丽百姓和人马都屠灭了,他们没有抵抗的住奥匈帝国的一百来万人的进攻。”

    舒万思走过去,拿过情报看了起来,一边随口问道,“怎么回事,日本人不会这么不堪吧?如果东伯利亚被奥匈帝国人占领,那么西伯利亚的总体情况将会对大清国不利,对他们不利就是对我们不利,还有梅林鱼他们怎么了,那可是一个野战旅的兵力。”

    “梅林鱼他们没有什么,也恰好,皇上招他们回去,因此他们就在十二月份,艰难的返程了,在一月份的时候被堵在半路上,雪停了以后,他们继续返回,现在已经到达了黑龙江境内休整了,折损了一些兵马,死伤一千多人,倒是我们派去哪里的两百情报员,能力联络到,知道活着的不过三十人,这是哪里的情报员送来的消息。”

    “奥匈帝国的人也不好受,日本人的抵抗使得他们损失了五十万人百姓,五十万兵马,高句丽的反抗,使得他们损失了十一万兵马,开春以后,日本人剩余的在赤塔和海参崴的兵马收到消息,三十万剩余的兵马星夜兼程,带了三十万人高句丽兵马,二十万民夫,冲到了东伯利亚,夺回了奥缪明斯克城,消灭了哪里的十万驻守的奥匈帝国和俄罗斯远征军的兵马。

    还有三十万百姓,同时在一千公里的东伯利亚寻找奥匈帝国和俄罗斯远征军,双方杀的兴起,结果倒春寒来了以后,双方谁都没有准备好,东伯利亚哪里的寒冷更胜这里,零下七十多度,结果等驻守奥缪明斯克城的大清国派出蒙古骑兵联络他们的时候,两家全部冻死在原野上,能找的人不过两三万人。”

    “这么说日本兵马全灭,百姓也不多了,就剩下了赤塔和海参崴一代的人了?”舒万思道。

    军情部的人道:“差不多,奥缪明斯克城内还有一万日本人,一万高句丽人,一万大清国驻军,三万百姓民夫,其他的都死在了原野上,奥匈帝国也几乎全军覆灭,只有大约五万人马和十万百姓退回了中伯利亚俄罗斯人现在的地方。”

    (本章完)
………………………………

第985章 华夏帝国的毛皮交易旺季

    随着六月到七月的天气回暖,西伯利亚荒原上又活跃着不少冒险者和捕捉野兽的猎人,战争仍然在继续,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意。

    从华夏帝国来的毛皮商人成群结队的来到这里,一边从大清国这里收购没有抵押给华夏帝国的毛皮,一边自己动手捕捉野兽,打鱼,捉鸟,任何可以找到的野兽都是他们的猎物。

    这些人不可避免的要同流落在荒原上的大清国和日本,高句丽的野人们打交道,战斗或者合作,厮杀一点也不比正规的战场上来的更加缓和一些。

    华夏帝国虽然移民了很多人,可还是有不少人被商人们雇佣,并且成为商人们的保镖,那些退役的老兵们,那些精力旺盛的不想当兵的年轻人们,奔着财富而去的年轻人们,就这么跟随着商队来到这片荒原上,寻找财富。

    这里面当然也包括民情部和军情部,甚至是秘密的军情司的人马,自从郑家解散,澳洲被华夏帝国占领以后,那些澳洲的汉人们也被纳入了华夏帝国,对于核心区的汉人,华夏帝国是精益求精,对于海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