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领主-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级的往往是那些读过书,并且在行业内有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还有一颗当官的心,他们一般都会先安排为办事员,通过官府考试,成为官府办公吏员,吏员能升官,能升为书吏,文办,书簿等职位,相当于是乡长,镇长的辅助人员。
尤海波吏部,张煌言户部,学政部李光地,刑部肖大壮,礼部钱秉镫,农业部张名振,工商部朱盼盼,兵部李过,工部万思元,外交部张亮,民情部黄韬,国防部魏无忌,监察部杜歌,军情部米林,各部算是配齐了。
另:新兵训练总监,田显,军情部副部长田斌
各方大员,浙江州张名振,福建州李光熊,广西州金声,江西州米淳,湖广州唐殿风,湖北州古月笙,河南州方以智,云贵州钱秉镫,安徽州蔺养成,云南州刘良佐,宝岛总督朱大有。
这些即会读书,又会研究各行业的技巧的人最终会成为副乡长,副镇长,或者研究远,官员方面这就到头了,研究员就能被选入各个行业的官府研究机构,成为更高级的官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进入更高的研究机构。
这是张强为自己手里没有多少聪明的科学人员培养人才。
总不能老让塞巴斯蒂安和弗朗索瓦去研究吧,他们需要帮手,靠他们培养一些学徒实在太慢,对华夏军的科技发展不好,所以张强要把华夏的那些民间人才找出来,送入他们的研究院,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对两个人进行帮助和启发,这样才能加快发展。
新式马车,就是在张强的启发下,在老的木匠和铁匠的帮助下,制造了出来。
同时在商人伙计或者掌柜出身的研究员的建议和推广下迅速的进入了华夏军的军队和民间的,获得了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本章完)
………………………………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和印第安人做生意
因为没有多少百姓,而且一直以来是执行的军事管制的政策;因为人口稀少,那点百姓简直就是后世国营工厂里面自己附属企业的人口,那么当然就相当于自己人,不仅得给他们吃的穿的用的,还得照顾他们的生活,所以,这些百姓等于是他们的工人,还得他们养活。
而作为一个国家或者领主,他们反过来需要收税,需要百姓来养活,所以整个新秦帝国等于是自产自售,一个整体,并没有收入,没有对外界的商品。和法国人做的生意,也只是一票买卖,等于是强盗勒索了别人,而不是正经的生意商人,法国人来不来做做生意还是未知数。
他们的周围全是敌人,那些部落都是他们要消灭的人,英国人也想消灭他们,几方是势同水火,还做生意呢,,不杀了你算好的,因此到现在新秦帝国哪怕有产品也卖不出去。
虽然已经准备派遣船队去土耳其,俄罗斯,西班牙等地进行商业贸易了,可英国人可能过来报复,到现在他们都没有准备出去,而是准备打仗,应付英国人,英国人要来肯定是有消灭他们的本事或者实力的,所以这一次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闪闪烁烁,在乡间小路行走,不时走上已经铺就石子,并且在石子上面浇灌了一层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集中在行业翘楚上,农活能说出个头头道道,并且在别人的辅助下记录下来,自己还能看懂一些,你就能获得二级的资格认证了。
这些人都被官府征用,帮助解决比如下乡统计农田多少,出产多少,铁多少,一天能打多少铁,木匠打造的一些东西是否符合官府规定的标准,帮助官府解决同这些行业的人接触的任务。
当然这些人是不用领工资的,征用的时候给你酬劳,不征用的时候你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官府优先使用你的东西。提拔金麟带领第11野战旅,马三立带领第12野战旅,杜歌带领第三野战旅,贺锦率领第6野战旅,剩余的一个野战旅第十三野战旅调往西南广州府一带,马汉接任第十三野战旅,再调锋无羽的第二野战旅去西南防线,锋无羽跟随去西南防线,主持哪里的工作。
轩辕龙飞调往武昌府,第五野战旅仍然跟随而去。
阮进接任马惟兴的第八野战旅,驻防安庆府,将军调换,但第八野战旅的士兵不动,驻地不动。
第九野战旅不动,主将更换为巴格雅鲁,第三骑兵旅调往中枢金华府,由魏无忌亲自掌握。
第九野战旅旅长马惟仁去接任第十八野战旅,驻防汉阳府。
第二十六野战旅从湖北战场调离,广东韶关去防守南明军。
当你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官府推出了三级资格认证,这些人就必须能说会道,并且能算会写了,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老兵或者商人的伙计,官府老吏,或者成名很久的行业领先的人,他们有人被官府直接征用,给个办事员,这些办事员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官府上班的,称为官府的底层办事员。
他们没有升为官府公务员的可能,但能辅助官府办事情,甚至是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研发出好的东西,官府一旅高价马下他们的建议和研发的东西,这就是官府的政绩,上面的公务员想要升级为更高级别的科员就得依靠他们。
第四级的往往是那些读过书,并且在行业内有很深造诣的人,他们还有一颗当官的心,他们一般都会先安排为办事员,通过官府考试,成为官府办公吏员,吏员能升官,能升为书吏,文办,书簿等职位,相当于是乡长,镇长的辅助人员。
尤海波吏部,张煌言户部,学政部李光地,刑部肖大壮,礼部钱秉镫,农业部张名振,工商部朱盼盼,兵部李过,工部万思元,外交部张亮,民情部黄韬,国防部魏无忌,监察部杜歌,军情部米林,各部算是配齐了。
另:新兵训练总监,田显,军情部副部长田斌
各方大员,浙江州张名振,福建州李光熊,广西州金声,江西州米淳,湖广州唐殿风,湖北州古月笙,河南州方以智,云贵州钱秉镫,安徽州蔺养成,云南州刘良佐,宝岛总督朱大有。
这些即会读书,又会研究各行业的技巧的人最终会成为副乡长,副镇长,或者研究远,官员方面这就到头了,研究员就能被选入各个行业的官府研究机构,成为更高级的官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进入更高的研究机构。
这是张强为自己手里没有多少聪明的科学人员培养人才。
(本章完)
………………………………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后方的备战1
日子逐渐推进到七月初,前方陆地上打了两个月,英国人顽强抵抗,而这边损失了了六千奴隶,两千俘虏,一千五百监工大队之后,终于拿下了斯威夫特卡伦特堡,古比斯堡,卡住了英国人托马斯少校所在的阿瓦兰半岛同主岛,或者其他半岛的陆上联系。
虽不说彻底断绝了敌人同岛上其他英国人或者英国人的天然盟友,有着英国人血统的纽芬兰人和因纽特人部落的和岛上其他各处藏匿的英国人的联系,可也让托马斯少校只能使用阿瓦兰半岛上的资源抵抗新秦帝国的进攻。
抵抗,是的,在这个英国人正在奋发图强,上一世级连续打败了荷兰,西班牙这两个海上航海时代的强大海上强国之后,力压法国人,成为世界上殖民地最多,殖民地财富为英国人皇室挣的钱最多的帝国,这个冉冉升起的日不落帝国,这样的强大帝国面前,你居然用这么弱的词,抵抗,只有中国人才会使用的抗这个字,用来告诉全是我就是弱,你们同情一下我吧,我们在线等,你们商量着我们的命运结局。
结果老蒋丢掉了大部分华夏民族的利益,日本没有给赔偿,还很轻视中国人,英美笑着扇了老蒋耳光,然后踢了他一脚之后,又把他弄到小岛上成为了岛主,既然他那么喜欢和日本人谈判,看他们英美的脸色,那么去岛上玩一玩岛主的快乐开心生活这个游戏吧,结果,老蒋在岛上郁郁而终。
所以,以后要是有实力,千万不要用抵抗这个词,太弱了。
英国人托马斯少校也不想用啊,是他真的弱啊,英国人虽然强大,纽芬兰岛上的英国人以前是强大,可这里隔着本土还有三千海里的大西洋海面啊,远水解不了近渴,拉里派遣人回来告诉他,议院已经通过了向这里派遣舰队的决定,女王也拨款二十万英镑用于这次远征,但他还想再努力一把,召集一般雇佣兵们来帮助他来打这次战斗。
真的弱才用抵抗。
现在新生的新秦帝国也不敢用卫国战争,反侵略战争这样的名义来说这场战争,因为英国太强大了,强大到虽然知道也许能打过他们派遣的远征军,可李亚这心里还是有些晃悠,他怕英国人会一生气,倾国来占,所以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面吞,学学老将,学学后世的我党,缓和一下气氛,他派人去阿瓦兰半岛去劝降,让托马斯少校带人离开阿瓦兰半岛,和平解决这件事情。
但很可惜,派去的一名军官被杀,然后跟随的人将他的尸体抬回来,身上还有无数的伤痕,李亚虽然生气,可也不敢再硬气的派人去和托马斯少校交涉,因为没有底气,不知道服软了以后,英国人是不是还会打他们。
既然英国人不想就此结束,那么只能备战了。
目前大量的奴隶和俘虏兵源抽调到了前线和作战部队中,其他的兵马都进入了已经修好的防御工事中,准备抵抗英国人可能到来的打击。
根据海上派遣的搜索船只回报,英国人的舰队再有半个月就要到了。
“我们已经今年已经开垦了良田一万亩,去年我们只有两千亩土地,今年我们有了这么多奴隶干活,而且经过了大半个冬天,多开垦了八千亩土地,种下了燕麦,大麦,小麦等,总共收获了五万石麦子,大约等于五百万斤麦子。今年十月份还可以收获六百万斤麦子,然后种上冬小麦,到明年我们依然能收获五百万斤麦子。
以我们现在的人口,一万多奴隶和四千多俘虏,加上我们现在百姓四千人,兵马七千人合计,大约三万人左右。足够我们吃两年时间的了。
另外我们还有法国人留存的小麦一百万斤,我们自己带回来的小麦五十万斤,还有购买的土豆,玉米三十万斤,我们即便再多一万人口,或者到达五万人口,也足够我们吃一年了。
还有鱼,捕猎来的肉食,我们的食品相当丰富,如果没有再多的人口的话,我建议卖掉一部分粮食,购买一些铁和煤炭,还有布匹,我们这里不生产布匹,因此我们除了缴获的布匹还有从土耳其等地购买来的布匹,我们没有其他的地方的进项。”
唐亚翁继续给李亚汇报整个国家的物资情况,要备战就得了解自己手里有多少物资。
“我们还新增了八千俘虏,看来我们在增大汉人基数方面还得努力一把,派出去的招募船只回来没有?”李亚摸了一把脸,冷静的说道。
唐亚翁道:“目前来看,派出去的人员,每两个月回来一趟,每次能给我们带回汉人一百到三百人,不过带回来的西方人更多,所以这个增加汉人基数还真是难办啊。到目前为止汉人不过增加到了八千人,但还是远远少于奴隶和俘虏增加的数目,毕竟我们每一次战争胜利都会带回来至少一千人,加上零星抓捕到的那些偷袭我们的部落人口,我们每月增加至少五百部落人口,七百西方人。”
李亚很是头疼的说道:“那么赵帅那边不是说能给我们从华夏帝国要至少一次一个团三千人汉人过来吗?哪怕是中亚归化的汉人都比这些不断增加的西方人要好一些。再这么增加下去,流放者中队,监工大队,还有雇佣兵大队都快超过了我们能掌握的限度了。
两次古堡战争,我们消灭了敌人两千人,敌人的附从部落战士四千人,但却抓回了八千人的俘虏,全部打成奴隶,我们就增加了八千吃饭的口,以后这些人有的人还会由于表现良好升入俘虏里面,而我们的俘虏尽管在战场上死了那么多人,至少有两千人吧,可马上有两千奴隶因为作战勇敢升入了俘虏和监工大队,雇佣兵大队里面了。”
唐亚翁笑道:“可是我们又有两个汉人大队,两个骑兵汉人中队编制而成,去年带回来的那近两千人的汉人全部通过了考验,成为我们的人口。
现在我们拥有五个汉人大队,虽然不满编,除了第一大队超编,第二大队百分之八十以外,每个汉人大队不过七百人,可我们的编制毕竟多了啊。
先前不是给金林守备的斯威夫特卡伦特堡派去了两个汉人小队,两个骑兵小队,把他掌握的汉人部队扩编到了一个汉人中队,一个骑兵中队,炮兵小队就地扩编为炮兵中队,岸炮小队扩编为岸炮小队吗?这些可都是汉人。另外还给他派去了三百汉人百姓。”
………………………………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后方备战2
金林已经掌握了一个混编的汉人大队的兵力了,加上他的警卫小队,亲卫小队,正好一个普通大队的兵力。
可以说金林已经差不多混的和罗左一个级别了。
罗左虽然说是比邻半岛的守备,但其实他手中真正掌握的是汉人第三大队,八百多人的兵力,还有一个骑兵中队两百多人的兵力。
其他的兵马调配需要李亚给他下达一道手令,才能划归他调动。
扫天雷刚开始带领的是汉人第三大队的兵力,后来他带领的是汉人第二大队兵力,整整一千二百人,加上一个骑兵中队,一个炮兵小队,加上一个岸炮小队,以及他的警卫小弟,亲卫小队,足足一千五百五十多兵力。
这是他平时能掌握的部队,战时在前线,他节制的人手很多,监工第三大队,俘虏和奴隶三千人,骑兵中队两个中队,后面增援过去的汉人第三大队。
雇佣兵大队,流放者大队,炮兵中队。
后来他留下第二汉人大队守卫边境,带走了第三汉人大队进攻敌人。
如今第二汉人大队被调防走了,第三汉人大队的伤兵和剩余的兵马回归后,他真正掌握了这支部队,成为前线的镇守军官。
“给扫天雷上尉的援兵到了没有?”李亚问唐亚翁。
唐亚翁道:“上次送过去的三千奴隶和俘虏,加上他原先剩余和增援过去的奴隶和俘虏,为了打下古比斯堡,我们投入总共五千奴隶和俘虏,死伤了三千五百,剩余一千五百人,如今领地内的原先的奴隶只剩下了四千人,俘虏到增多到了四千三百人。
虽说这俘虏只不过比奴隶少干了点活儿,不再遭受随便的欺压和处死,需要有明目在才能对他们施以刑法,他们的人身有了保障,可他们也有参军打战的义务,有被征调徭役的义务,有被随时征用到各个工坊服役的义务,可他们毕竟是外人,只是我们帝国之内等级的最低第二层等级的人员。
他们上面的人员表面上是百姓,百姓是帝国第三等级的人员,可谁都知道,第三等级真正的人员是雇佣兵大队的人员,他们不属于我们,所以我们给雇佣兵大队开出了不菲的俸禄,给了他们不少的身家,并且为他们在各地置办了房产。
他们不能享受我们帝国的权利,不能进职到流放者大队里面去,流放者大队因为很多人能力有限,或者思想不稳定,还有人企图在一段时间以后,有机会返回华夏帝国,因此他们是第四等的人。
而从百姓开始属于第五等人,水手大队的人员属于第六等人,其他外籍作战,并且已经证明了他们的人,或者退休,或者不在战斗岗位的,他们和水手大队一样属于第六等人,从百姓开始到汉人大队和汉人骑兵大队,汉人炮兵大队,汉人水手大队的人,我们属于第七等人,也就是说等级最高的人上人。”
“这是奴隶和俘虏,别的援兵呢?”李亚问道。
“别的援兵,抽调了新组建的第四汉人大队,总共八百人,新组建的监工第四大队,总共六百人,这些人从水手大队第三大队里面抽调外籍人手,以及汉人人手和军官,另外从汉人第二大队里面,罗左少尉的部队里面抽调了一些军官,还有一个骑兵小队负责押送。”唐亚翁解释。
“抽调了不少人啊,我们的本土防御兵力够吗?”李亚有些担心。
唐亚翁很是放心的说道:“够了,新调回来的俘虏八千人,全部打成奴隶,由监工第五大队看守,分布在比邻半岛各地,接替原先被抽调的奴隶和俘虏劳动,进入采石场,采矿场,伐木场,修理道路和工事的一些地方工作。”
“八千人啊,是不是太多了?”李亚问道。
唐亚翁笑道:“不多,有四千多还是重伤呢,我们光医药费就付出不少,到现在还有三千人只能躺着,二百人彻底残废,一百人回来以后就死了。那些伤员只需要少量监工大队的人手,加上原先最早的我们的部落盟友的人手就能看住,剩余的有六百人伤愈,可以加入劳作,这些人放到一些轻松的地方,和原先的俘虏一起种地,收割,搬运麦子或者海上打鱼归来的渔船上的鱼。
另外四千人,有八百人残废,只能放到了俘虏营里面打扫卫生,做饭,生产一些柳编框子,让矿场上用,其他的才三千一百人,分配到原先能装两万人的各地奴隶营里面,连个水花都不轻。别看第五监工大队才八百九十人,可看住他们这些人一点压力都没有,何况还有我们的盟友印第安人帮助我们看守,第一监工大队也派人了一百人重点巡视各地。”
李亚微微点头,背着手走来走去,“莫林那边怎么样?”
唐亚翁道:“水手大队三个大队已经满编,除了抽调出去的大约一个中队三百人以外,还剩余两个中队在守卫船厂和水寨,岸炮炮台,这是第三水手大队在执行守备任务。
第二水手大队负责各地的物资运输,港口巡逻,周围海域巡逻,有一个中队的舰艇随时保持状态,可以随时出动支援主力舰队。
这个中队配备三百人的人手,人手来自百姓里面的水手和一些木匠,金匠,还有船厂的技工人员。同时拥有后备的三百人的来自第三大队的人员支持,随时可以登船随同出海。另外我还准备了五十名印第安人,五十名伊利亚特人,以及五十名西班牙和俄罗斯人,罗马尼亚人百姓战斗水手,以及调配第一监工大队里面有过海战经历的五百名士兵参加。
中队装备两艘三千吨的蒸汽机战舰,三艘两千吨的蒸汽机战舰,八艘一千吨到两千五百吨的风帆战船,
每艘船上最低保持一百五十人的人员,最高四百五十人的人员,足够强大。”
李亚皱了皱眉眉头,海船上人手多是这个时代没有办法的事情,英国人最大的五千吨战舰上,最多的时候一艘战舰上从杂役厨子到船长,大副,军官,司令等装载了一千八百人。
这是审讯俘虏的时候知道的他们的配备。
哪怕以前的一艘一百八十吨的武装商船,他们船上也装了一百九十多人,相当于一吨位一个人的配备。在这方面新秦帝国没有办法和英国人比。
英国人作为一个不大的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