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领主-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开城门”魏无忌再次下令。
卫指挥使们纷纷看向魏无忌,面对如此穷凶极恶之徒,如果不能在城中剿灭他们,一旦放入开阔地带,想要抓他们就难了。
“执行命令”魏无忌斩钉截铁地说道。
“是,大人,”卫指挥使们纷纷答应,然后派人去传令。
“让所有猎骑兵们骑马出城,帮助城外的部队抵挡敌人的冲击,骑兵部队出城追击,不要放过一人。”魏无忌冷冷地说道。
“是,大人。”
“杀呀,”施福和郑鸿逵他们纷纷丢下手中的百姓,朝着已经大开的城门洞而去。
两千人在突击的过程中被大炮炸死不少,然后被两边的弓箭和弩箭射死不少,冲击的时候和两边的金华义军步兵厮杀被留下的不少,俘虏也有不少,最终只有二百多人冲出了城门。
“大人快逃,我们来阻挡敌人。”施福和郑鸿逵的亲信心腹为了主人的生存,做最后的挣扎。
他们纷纷挥刀砍向埋伏在城门两侧的金华义军开城门的部队士兵。
魏无忌掉转身子,扶着城垛看着逃亡的施福和郑鸿逵,“开炮送他们一程。”
“轰隆隆”城墙上早已待命的两个旅的炮兵纷纷开炮,这下可不是小炮了,而是数量庞大的12磅炮和18磅炮。
只有几十个人的两个背叛南明的枭雄还没有跑出一里地,就被后面追上来的炮弹覆盖了。
(本章完)
………………………………
第254章 郑鸿逵的危局 枭雄末路
郑成功带领他的手下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泉州府,然而大事已定,救援不及,整个郑鸿逵的部队由于施福的策动,由于隆武明军和永历明军的捣乱,使得郑鸿逵摇摆不定,最终被施福策动,然后被魏无忌的大军剿灭。
施福被炮弹砸成肉泥,除了勉强辨认出是他的尸体以外,郑鸿逵也只留下一颗脑袋保存完整。
这一变故,使得郑成功非常遗憾。
而面对周粥率领的水军的围攻,郑鸿逵的大部分船只和战舰全部被砸沉到海里,逃亡和投降的海盗十不存其一,郑鸿逵的几万大军,互相残杀几乎损失殆尽,被俘的不过三千人,逃走的也不过两千多人,其余失踪的人员有八千多人,可以说郑芝龙的十八芝到现在完全覆灭。
郑成功的水师属于新创,是郑成功一点一滴,在他老子走以后从他老子的旧部署里面收拢,以及在附近沿海招募重新组建而来的,属于郑芝龙等人的时代过去了。
为了安慰郑成功,张强把郑鸿逵剩余的被俘人马和船只都交给了他带走,还有郑鸿逵的头颅。
而泉州府也被金华义军占领了。
这一战直接死亡的百姓多达一万人,受伤或者失踪的百姓多达三万人,战乱逃走的百姓多大五万人,商业停滞,府城内甚至于乡村的房屋损坏严重,流离失所的难民多达五十万人,在城门口被害的百姓多达一千多人,救下的百姓多达三千人。
而魏无忌也落下了一个屠夫将军的骂名,但魏无忌毫不在意,反而因为这样的骂名而高兴,这是荣誉称号啊。
接下来的几个月内随着商业重新恢复,随着人口流动,他的残暴之名流传到了大明各地,魏无忌的声望一下盖过了金华义军在大明的声望,所有人都知道金华义军有一个屠夫将军,有一些清军听到就瑟瑟发抖。
就在隆武命令张亮带着他那帮太监和幕僚启程往金华府而去,准备商量泉州府和潮州府的交接事宜的时候,萧飞带领的两个旅的金华义军在潮州府同渡江而来的马德功部清军激战,连绵不断的火力,排枪枪毙,大炮猛轰,步兵突击,弓箭兵和弩箭兵掩护突袭,骑兵营追击,打的清军饮恨江边,马德功部带领的一万清军汉军旗和两万收编的永历朝明军降兵,以及潮州府和广州府附近的地主豪绅们的家丁五千人马落花流水,只有不到一千人逃遁回广州府西岸。
堪称大捷,萧飞被命令驻防潮州府,策应西岸的广州府府城中的胡奎和锋无羽部。
潮州府光复,漳州府光复,泉州府被收复,汀州府又是隆武行在所在,赣州府被三面包围,耿精忠虽然有退入赣州府的科尔沁蒙古人和喀尔喀蒙古人,还有退入赣州府的汉军旗清军,多达八万部队,却也不可奈何,因为苏观生和钱秉镫不时上前线,指挥隆武明军对其围剿。
有了张强的金华义军支援,隆武朝的前线总指挥黄友斌,张天禄等大将虽然一时无法拿下赣州府,但却逼得清军不断派部队来增援赣州府,牵制了清军在东南的很多部队。
泉州府内,魏无忌派遣阮进去漳州府驻防,带领本部人马以及野战7旅。
然后开始恢复商业,修葺城墙,安置难民,打扫街道。
魏无忌既能管理民政,又能管理军队,因此周粥被调回金华府。
张强宣布他为浙江巡抚,全面接管浙江民政。
米林被从前线调回,继续担任军需长,管理金华义军全部军需物资以及粮食,金融。
朱大典则卸任所有职务,然后又被委派为总督府参赞,负责总督府财政收支和同外朝的外交。
相当于金华义军的大管家。
相比朱大有这个朱大典的家丁,朱大典更善于理财和管理,对于他的军事才能,张强只能说冷兵器和外交情况下,他还可以一战,但面对张强全面超越这个时代一个世纪的火器部队,朱大典的才能完全不足以去指挥任何一支部队,甚至连一支冷兵器部队都不可能胜任。
因此张强让朱大典当这个管家是绰绰有余,人家本来就是封建王朝为了培养高层官员,而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交际,声望,文采方面独有特色,但在实际执行中,他还是不够看。
也就是我党所说的务虚,所有的高层官员是需要务虚方面胜任的,而底层官员需要执行和创造力。
调整好以后,张强就在总督府迎来了张亮等人。
和张亮张强是很熟悉了。
没有太监的那种傲慢和自负,有的是一如既往的奸诈和善于交际,善于谈判和妥协,这样的人去当个首相或者外交官很是不错。
“张公公此次前来有何见教啊?”张强笑眯眯的问道。
“给总督大人见礼了,受皇上委托,来和总督大人商谈一下关于泉州府和漳州府,以及潮州府的事宜,你看虽然大人派军队收回了这些地方,但地方政权管理,皇上觉得不应该让总督大人再专美,毕竟你是臣子,为皇上效力是应该的。”张亮昂起头,望着张强的眼睛道。
“呵呵,这没有什么,我马上安排人去交接,只是不知道这我军一走,三府的安全谁来管?”张强问道。
“这个皇上也有交代,三府的安全由金华义军管辖,也就说金华义军可以驻军在三府,军费由朝廷安排。”张亮道。
“这个差不多,既然这样,我就把大部分军队都撤回来,三府你可自认官员,然后管理之,不过――”张强低头沉吟。
“皇上也知道这有点不合理,但做臣子的要体谅皇上的难处,如今百废待兴,国未全复,因此大人如果需要补偿的话,皇上说了,只能是在名义上补偿你了。”说完,他从袖子中拿出一张圣旨。
“浙江总督,忠勇伯张强接旨――”
张强站起来,拱手道:“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隆武九年,浙江总督,忠勇伯张强,派遣大军与清军以及叛军,施福,郑鸿逵部激战泉州府,收回了泉州府,漳州府,且一路大军收复了潮州府,策应了广州府守军,因此累功戳升浙江总督张强为浙闽总督,下辖领地官员由朝廷派遣,安全防卫任务由浙闽总督张强派部队驻防,同时晋升忠勇伯张强为金华侯爵,赏赐玉带,玉佩,宝剑……”
洋洋洒洒念了一大堆,把张强和属下官员大封一番,人人有功,人人有官职。
(本章完)
………………………………
第255章 郑鸿逵的危局 晋升侯爵
事情圆满解决,可无论对谁,其实也不是很圆满的。
圆满解决是隆武和张强两个人的看法,而底下的人则不这么认为。
在新的一次总督府文武官员会议上。
提督们坐在左边,知府们坐在右边,总督府的官员们坐在前排,而张强坐在主席台上,侧首左边一个单独的斜摆着的桌子边坐着朱大典,右边和朱大典正对着的是朱大有。
朱大有后边靠墙一排是侍从室的秀才们,他们分为两组,一组负责记载提督们的话语,一组负责记载知府们的话语,而张强和朱大典的发言则由朱大有负责记载。
会议一开始,就注定充满了火药味和怨气漫天的势头。
首先作为提督,作为武官之首,魏无忌就拍着桌子抱怨和隆武朝廷签订的合约辜负了万余牺牲的将士和百姓对于金华义军的信任。
魏无忌红着脸,怒吼着,“这些地方是金华义军打下来的,而最后交给了隆武朝廷来到官员管理,金华义军只有驻军的权利,无权干涉地方行政,而最终的军费需要金华义军出,而后续的关于隆武朝廷的军费和朝廷维持费用需要金华义军承担,这相当于是金华义军在养隆武朝廷,这很令人不解,大人,你能给个解释吗?”
而作为金华义军文官之首的周粥则慢条斯理的接着魏无忌的话道:“是啊,大人,打下三府,我们花费了不少军费,这都耽搁了我们核心的三府,金华府,处州府,台州府的发展,以及对于宝中市的建设进程,而且你将那些我们急需的水手和士兵们交给郑成功带走,我们的损失谁来弥补?”
朱大典其实对张强的决定没有什么意见的,作为一个新投靠的明军官员,他还是很谨慎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眼睛的余光观察着自己金华义军的官员们,看着这些张强的心腹将领和官员们,他对于这帮从底层上来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如此强大辉煌的成绩感到惊讶和不解,同时也带着学习的心态观察着他们,也想让自己从这次投靠中获得利益。
“咚咚”张强敲了两下桌子,望着朱大典道:“朱大人,我们现在的财政情况如何?”
朱大典连忙道:“主公,1650年,也就是现在的隆武九年,我们截至上个月为止,总共财政收入为一亿一千万两金华元,合计白银八千万两。
其中农业方面收入三百万两;工业方面收入一千五百万两。
官府各种收入八百万两,这包括各种考核费用收入,卖地收入,官府企业收入,官府马场出卖战马收入,等等一系列微小的杂费收入。
另外关税收入两千三百万两,商税收入一千七百万两。
还有缴获敌人物资以及金银收入五百万两,海贸收入一千七百万两。
这是收入的全部总计。”
翻了几页账本,朱大典继续低头汇报,“指出方面,补贴农民的各种开支以及种子,农具,劣质田地没有产出的补贴一共是七百万两,加上新开府绍兴府,宁波府,宝中市,以及福州府,兴化府等府的农业补贴以及安置农民,难民等等费用合计是一千三百万两。”
“工业方面:
支持和新建新的小作坊,为各种工厂的附属配套由百姓开的作坊,小工厂等提供技术支持的工人工资,生活费,出勤补贴,五百万两。
新建工业产品研究所一所,一共拨款三百万两。
新建纺纱厂,官府官办,三所,一共拨款八百万两。
在为台州府大型官办船厂新建中的工程拨款一千万两,为宝中市新建船厂,码头,兵工厂拨款一千三百万两。
新建中的炼铁厂,炼钢厂,拨款三千万两。
等等一系列拨款,支出一共是六千九百万两。”
“哇噢――”听到如此巨大的支出,知府们还能忍住,因为这些钱他们每天都经手,很多数据都是他们汇报上去的,他们也知道开支巨大,因此面不改色。
而那些提督们,只知道打仗,整编训练军队,幻想着那天自己带兵出去立功升官,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些事情,此时听到这样巨大的开支,惊讶的连嘴都合不拢,好几个人要旁边的人帮助才能把掉下的下巴给树起来,因为他们的身体都被震住了。
其实张强也对开支有着很大的震动,因为这才一个省啊,一个省的开支就如此巨大,那么以后夺取全国,乃至周围附属国家们的地盘,那整整一个帝国的开支有多大?
朱大典没有因为大家的惊叹而停止汇报。
“商业,金融方面:更多粮食局和银行钱庄分号的设立,使得总督府又支出了一千三百万两,但这种支出的回报是巨大的,是合理的,使得我们的金华元更加紧密的和粮食联系在了一起,同时由于巨大的白银和黄金储备,使得我们的金华元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承认。
很多人已经抛弃了那种金银铜厚重的钱币,大部分人接受了金华元这种纸币,金华元的流通全面通行目前我们的核心地区,以及准核心地区,温州府,兴化府,建宁府,衢州府,还有隆武皇朝大部分地区官员和百姓已经接受了这种纸币的流通,并且大量使用。
甚至于,我们刚拿下的绍兴府,宁波府,舟山地区也有一部分人接受了金华元纸币,杭州府大部分鲁王势力的军队和百姓手中也有一部分钱币和交易使用我们的金华元纸币。
正是由于我们纸币的流通,使得我们的商业贸易繁荣了起来,根据户部的预计,东南乃至华南地区金华元都已经成为一种保值货币,很多人开始持有。
由于郑成功部和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的占领的地区使用的也大部分是我们的金华元纸币,很多郑军将领将他们从外面获得的金银存入我们在台州府的银行钱庄,然后换取金华元纸币在他们所在的地盘上使用,并且他们的使用影响到了一些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影响最大的是西班牙人,他们前段日子拉了一船的铜币和银币来和我们交易,兑换了很多金华元出去。”
“好,好。”轩辕龙飞从座位上跳起来,拍手,毫不畏惧其他人鄙视的目光。
张强笑着摆手让他坐下来。
(本章完)
………………………………
第256章 文武怨气1
就工业,农业,商业金融方面的开支就达到了八千五百万两,而前面几个月的合计收入不过是八千万两,这已经是亏损了啊。
众人心头沉甸甸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张强只能小声对自己说了一句,“看来以后得开源节流啊,该降低的一定要降低,不该花费的一定要节制,不过这隆武朝廷提出要支援他们金钱和武器装备,还有军队人手却不能不支援他们。”
朱大典继续报告。
“在军费方面,前期的八万军队每个月开支军费四百三十万两,这一次改编9个整编旅,两个近卫旅团总共花费整编费用两千一百万两,预计整编完所有的整编旅,花费达到四千五百万两,到时候我们将拥有部队。
野战部队,16个野战旅,每个旅七千八百人,两个近卫旅团一共两万一千人,十四万六千人,军费开支每个月六百万两,预计随着新式武器的装备,军费开支将达到八百万两每个月。
另外每个县城,重要的关隘口驻扎的守备部队,大规模的千户级别的守备部队30支,每支一千三百人,中等规模的守备部队56支,每支600人,百户级别的守备部队80支,每支150人到200人,总共支出三百万两,预计以后的支出为三百八十万两到四百万两。
这些支出由地方官府承担,但这也会削弱地方财政,每个月向总督府交代税收将减少一百万两到二百三十万两。
建议削减这些守备部队,三成到五成。
还有民兵部队,新兵训练部队的兵力和军费开支,民兵部队仍然需要地方政府负担一部分,大约是每个月三十万两到三十八万两,建议裁撤民兵部队八十到九十五,让他们成为领地的劳动力,去开荒种田,打渔,进入工厂企业,作坊,而不是整天训练和防备敌人。
村卫队的组建对于前期来说,是有用的,但现在对于我们核心地域来说,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因此建议裁撤,将每个月十万到二十万的补贴军费放归地方官府,让他们的财政支出减少,收入增加。”
朱大典这相当于是官府财政报告,而且他一个官户部账目的,却提出了意见,这点张强很是欣赏,看来能人就是能人,历史大拿,就是历史大拿,有本事,也有魄力,敢于向上级提意见,表现自己。
“再说一下,水师部队,每个月开支三千万两,我建议从现在起除了研究部门,造船厂新船,不再有新船下水和开工建造,六支水师舰队已经全部补充完毕,海战队也建设完毕,因此不能再扩大规模了。这样每个月能替总督府省下大约一千二百万两的开支,要不然这样继续下去,我们的财政将会破产。”
张强约莫了一下,开支大约达到了一亿五千万两银子,而收入才八千万两银子,要不是前期缴获颇多,要不是前期贸易收入增多,恐怕现在已经没有钱再作什么事情了,自己走的太快了。
“那我们账上现在有多少银子?”张强问道。
“大约一千八百万两,合计两千五百万金华元。”朱大典道。
贺锦站起来,“大人,不能再如此了,隆武朝廷和我们不是一个势力,我们虽然看在我们也是大明人的份上帮助他们,可我们帮助他们没有得到多少收益,辛苦打下的地盘都被人家拿走了,那里的税收和财物都是人家的,我们还要自己掏钱驻军,帮助他们防守清军,这天下没有这个道理。”
尤海波也点点头,“是的,大人,不能如此了,还有我们对于鲁王朝廷的支持,不仅会减少我们领地的俘虏劳动力,还会加重我们的财政负担,减缓我们的发展,百姓也多有怨气。”
张强摸着额头,“好吧,从今以后我们减少对他们的支持,以后我们需要有收益才能支持他们,否则不能再支持他们了。这次我们战争,得到了一份地盘,福州府,还扫荡了泉州府,漳州府一带动海上岛屿,那里也将为我们贡献税收。”
停顿了一下,让大家消化了他的话语,然后继续道:“以后我们将新整编出来的16野战旅驻扎在绍兴府,16野战旅驻扎在福州府,14野战旅驻扎在台州府,其他野战旅将不再驻扎在核心区域,都调遣到边缘地区。第1野战旅调回来驻扎在普云县城,第二野战旅驻扎在衢州府和金华府边境的游龙县城。和第一近卫旅团共同拱卫金华府,13野战旅去宝中市。
剩余的都作为机动作战部队,编成以后,每个月保持如今的军费开支,不再增加军费开支。
另外裁撤核心区域三府村卫队,民兵部队,让守备部队接防整个地区,加强巡逻。这样每个月可以节省下大约四百多万的军费开支。
另外水师不再造旧的新船,这样每个月又可以节省大约八百万开支。
水师不再编制新部队,不再增加军费,裁撤老弱水兵和受伤不能在海上的战斗人员一万人,又可以节省几十万开支。
减少对鲁王朝廷的财物支持,又可以节省几十万军费,但人力和训练我们还得支持他们,估计等他们夺取了金陵,我们就不需要多大的支持了,只对张名振支持就行了,那样我们总体可以省下三百万的开支。
这么算下来我们总共可以每个月节省两千五百万到八百万的开支。
福州府稳定下来,我们就又能增加几十万到一百万的收入,我们暂时不对福州府开发,而将省下的费用转移到对宝中市的建设上来。那里建设好以后,可以加速我们和西班牙人以及郑成功的贸易,还有可能带动周边东南亚,南洋国家的贸易,估计那里以后是我们海贸收入的大头,我们的海贸收入将是我们财政收入的大头。
陆地上的商贸收入也在增加,隆武朝廷有个稳定的后方,就是我们的陆地贸易收入的最大财源,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帮助隆武朝廷夺取泉州府和漳州府,潮州府的原因,等我们帮助隆武朝廷夺取了赣州府,也同样炮制,那样我估计陆地贸易收入将从一千多万增加到两千多万甚至三千多万,大大增加我们的收入。”
众人暗暗点头,同时用敬仰的目光看着张强。
这么一调整,以后的财政收入将增加,开支将减少,达到了收支平衡,并且还可能略有盈余,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盈余将越来越多。
而在隆武朝廷那里,也在开会,众大臣对于隆武屡次退让,对张强太宠信,感到不满,丢失了朝廷的颜面,并且让张强坐大,这对朝廷不利。
(本章完)
………………………………
第257章 文武怨气2
隆武朝廷和金华义军的矛盾是隐藏在心里的,张强和隆武都知道最终两家会做一个了断,但如何了断,是和平相处还是刀兵相见,还是以其他方式合作发展,两个人心里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