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将军烈内-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天宝八年十月,大食国马尔万二世终于得到了消息,这让他打算以唐朝作为最后的栖身之所的打算落空了,不过他还是没有放弃继续与唐朝保持友好的态度。
大食国的形势越发严重,自从赵子良率军护送赫拉公主离开后不久,并波悉林很快就率军扫平了伊朗南部的所有土地,一直打到了波斯湾沿海地带,随后率军向西推进,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攻下了巴格达。
巴格达地处两河流域的中间地带,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交通便利、文明昌盛、经济发达,叛军随即以巴格达为大本营和前进基地,就连一直呆在北方的叛军大首领阿布阿拔斯也从木鹿赶到了巴格达主持大局,
随后,叛军两路齐头并进,一起向大马士革大兵压境,一路在南方,一路在北方,倭马亚王朝几乎没有精兵强将可以抵挡叛军西进,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可以预见倭马亚王朝的灭亡,大臣们纷纷与叛军们暗通款曲,以期在倭马亚王朝灭亡之后,他们还能够保持荣华富贵。
十月底,北庭方面得到派往大食国卧底传来的消息,得知叛军已经打到了叙利亚境内的阿勒颇和约旦境内的安曼,距离大马士革几乎只有一步之遥。
这时倭马亚王朝的马尔万二世也知道形势极为危机,分别从北方和埃及抽调大量军队保卫大马士革周围城镇,决心与叛军周旋到底,正在做垂死挣扎。
十月十六,节度使王正见召集官员和大将们议事,向赵子良等人通报了大食国内的形势,最后说道:“看来大食国倭马亚王朝只怕撑不过明年了,一旦叛军掌权,我们北庭方面最西面的管辖之地靠近大食国的势力范围,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新的大食国的国策会是什么样子,但我们要早做准备,不知诸位对此有何建议?”
众官员对此是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现在有有所动作,可能会引起新的大食国的政权的反感,反而会惹来麻烦,还不如静观其变,这是比较保守的意见。
有激进一些的官员认为,此事应该趁着叛军主力南下,我军立即出兵攻打大食国叛军后方,端了大食国叛军的老巢,让大食叛军首尾不能兼顾,与大食国官方一起围剿大食叛军,这样一来,既帮助了倭马亚王朝,又可以消除将来可能的威胁。
主动出兵攻击大食叛军的建议当场被王正见否决了,他道:“我军能够动用的最大兵力有两万人,如果调动周边蛮族兵力,可以凑出四万左右,但是这么庞大的兵力调动没有朝廷的允许是不行的,而且短时间之内要筹措这么多大军的粮草物资根本不可能办到,时间拖长了再出兵,到那时只怕黄花菜都凉了,所以种种条件都限制了我们不可能直接出兵攻打大食叛军。再说了,就算大食叛军掌权之后要向东扩展势力,最先遭到冲击的也不是我们,而是安西,高仙芝是有丰富经验的名将,他应该对此事早有准备,我听说正在召集西域诸国的使节商议准备把势力向西扩展!”
众人听了王正见这么说,都不说话了。
赵子良摸了摸下巴,对王正见道:“大帅言之有理,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我们都没有条件现在就攻打大食叛军的势力,首先就要征得朝廷那边的同意,这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所以主动攻打大食叛军还不现实!不过,末将认为,我们虽然没有条件对大食叛军动手,但是我们可以鼓动和支持我们控制的蛮族去给大食叛军们捣乱,延缓他们攻打大食官军的步伐!”
有官员问道:“大帅、赵将军,下官不明白,这大食国的事情与我们有何相干?他们内部打生打死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们为何要插一杠子?干这件事情对我们又没有好处,我们又何必吃力不讨好呢?”
赵子良和王正见互相看了一眼,赵子良盯着这官员问道:“蔡大人,我在怀疑,你是怎么坐到这个位置的?种种迹象表明大食叛军这个教派侵略性和残暴性比现在大食国官方更甚,一旦让这个股叛军当权,它肯定
会向东向西扩展势力,届时必然会侵犯到我们大唐的利益,我们为什么要看着这股势力坐大而无动于衷?难道只能等到敌人杀到眼前了你才知道害怕、才知道为时已晚了吗?虽然有话说叫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如果狼把你的羊都吃光了,还补个牢有个屁用啊?”
这个姓蔡的官员被赵子良这么一通数落,顿时觉得羞愧难当、面红耳赤,旁边的官员和将校们见状都暗自发笑,有些竟然忍不住笑出声来。
“咳咳!”王正见咳嗽两声,说道:“赵将军子良说得在理,我们身为边关大将和高官,看事情不能只顾眼前,还要看到以后。正如赵将军所说,我们现在无法直接对大食叛军动手,但我们却可以鼓励和支持我们辖下的蛮族给大食叛军捣乱!赵将军,说说你的想法!”
“好的!”赵子良答应一声,随即说道:“整个碎叶水流域和药杀水下游流域一直到咸海都是我朝的势力管辖范围,这里生活着大小数百支部落,有的有兵千余骑,有的数百骑,实力大小不一,这里距离大食国叛军盘踞的位置较近一些,我们可以给这些人提供支持,同时向他们发出号令,说服他们深入大食国北部边境劫掠,所得钱财全部归他们自己所有,我们不但分文不取,而且还可以给他们有限的提供一些武器装备和弓弩箭矢。当然了,为了防止他们拿了东西而不行动,我们必须派出官员以平民的身份到这些部族里监督他们动手,对那些拿了我们的武器装备而又不对大食叛军采取行动的部族,我们绝不轻饶!我相信这样可以给大食叛军们造成一些困扰,延缓他们南下进攻大马士革的步伐!同时,我们也要向朝廷上书,请朝廷允许我们出兵攻打大食叛军!另外,我觉得我们还可以与安西都护府之间进行联系,共同制定一个计划。高仙芝是有军事谋略的大将,我相信他能够看到我们双方联手的效果绝对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王正见等赵子良说完,向其他官员及将校们问道;“诸位以为赵将军的建议如何?”
“赞同!”
“甚好!”
“此乃良策也!”
王正见点头笑道:“好,既然诸位都赞同赵将军的建议,那就依次行事吧!蔡大人,你以本帅的名义再次向朝廷上书,快说大食叛军对我北庭和安西的威胁甚大,肯定朝廷允许我北庭先下手为强!”
“遵命!”
王正见又对一个姓王的官员道:“你以都护府的名义向安西都护府去一份公函,就说邀请安西方面派人来商讨共同对付大食叛军之事!另外再写若干号令西部诸蛮族部落的首领们的公文,让他们听从我北庭都护府的号令,时常派小股人马越过大食国边境劫掠,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攻打对方的城池。这些公文派都护府一些官员送过去,每人带随从护卫十人”。
“下官领命!”
这时赵子良对堂下喊道:“拿堪舆图来!”
不一会工夫,两个壮汉抬着一捆卷起来长卷轴,此乃全部是用羊皮缝制而成的大地图,在两个壮汉兵士的动手下,这副大地图被悬挂在了墙壁上,赵子良起身走到旁边拿起一根长棒比划了药杀水下游周围一圈的位置说道:“大帅和诸位同僚请看这里,距离大食国叛军盘踞的北方最近的势力是昭武九姓的火寻国,火寻国又叫花刺子模,它与其他昭武九姓的国家相距都比较远,但与我朝依然有朝贡关系,去年我军大败大食官军之后,声威威震西域,火寻国当时依附大食国,担心我们找麻烦,因此还派人前往长安朝见皇帝,请求宽恕。如果我们要唆使西部诸部族去大食叛军的地盘上捣乱,这个火寻国是关键,因为它正好挡在大食国叛军的地盘与西部诸部落的地盘之间,当时它又是属于安西都护府管辖的,所以此事还必须与安西都护府进行沟通,让他们派出官员进行协调,或者谈安西都护府直接授权给我们,由我们自己派出官员去火寻国,争取说服他们加入攻击大食叛军的行列,不知大帅和诸位同僚以为如何?”
王正见看着地图良久,才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此事就等安西方面派人来之后一并协商,赵将军,你看怎么样?”
赵子良抱拳道:“末将没意见!”
………………………………
第572章 矛盾爆发
十一月的庭州下起了鹅毛大雪,只一天的工夫,铺在地上的积雪就齐膝盖那么深,一踩一个深坑,咯吱咯吱作响。
兵马使府门前,赵子良骑着乌力马,带着几个亲兵扈从走了过来停下翻身下马,把交给亲兵之后走进了府内。
大堂内,兵马副使韩振、长史独孤峻、录事参军高适、判官郑三等人已经到了,众人见他到来,纷纷起身抱拳:“将军早!”
赵子良点点头,走到大堂主位上坐下,说道:“时辰差不多了,开始点卯吧!”
兵马使府的主要将领和官员就这么几个,只用眼睛一看就知道谁来谁没来,点卯其实是多余的,不过这已经成为惯例和规矩,就算只有一个人,也要点卯。
点卯完毕,赵子良也不废话,直接说正事:“今日开始下雪了,这是今年第一场雪,按照往年的经验来看,第一场雪不会下太久,最多三天就会天晴,但是每年的第二场会延续很长时间,这中间有一个间隙,大约有二十来天,我们要利用这二十来天的时间储备足够的粮草让战马和牲畜过冬,同时也要给牲畜和战马搭建严实的马厩和牲畜窝棚,尽量减少冬天因为天气寒冷而冻死牲畜的数量,去年年底,本将军上任兵马使一职,当时因为要负责整训和整编事宜,所以没有太过的精力和时间来组织人手为牲畜搭建马厩和窝棚,同时也没有专门的人负责牲畜和战马的草料,因此去年年底有些军镇冻死饿死了不少牲畜和战马,特别是靠近北方大漠州地区的军镇,损失很惨重。今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人手,各地军镇的也走上了正轨,因此我们必须要在这二十多天的时间内,不仅要组织人手给战马和牲畜搭建足够多的马厩和窝棚,同时也要组织人手筹备足够的草料,各军镇有马厩和牲畜窝棚的,对于损坏的部分要派人进行维护和修缮,这两件事情是目前的当务之急,高大人,记下来了吗?”
高适收了毛笔,抬头道:“将军,已经记录下来了,随时可以抄写成公文派人给各地军镇主官送过去”。
赵子良想了想,摇头道:“不,此时不能简单的一份公文就了事,这公文送过去,你怎么知道各军阵主官会不会重视呢”
高适:“这・・・・・・”
赵子良道:“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派八百里加急通知各军镇主官火速赶来议事,四天之内不到者,以延误战机论处!”
几人见赵子良这么说,心里都觉得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只有跟着赵子良时间最长的郑三最清楚赵子良这么做是有道理的,赵子良上任之前,北庭兵马使府没有主要官员,都只是一些职能官员在处理公文,这些人都是赵子良上任之后才被他调来的,因此这些人根本不了解大雪封冻对牲畜和战马的危害有多大,北方的冬天经常长达两三个月冰雪覆盖,期间一根野草都难以找到,如果不把马厩和牲畜窝棚修得结实一些,在积雪长时间的重压之下,不够结实的马厩和牲畜窝棚一旦垮塌,牲畜和战马就会被埋在地面,或有的房子不能挡风避雪,寒流进入室内就会把牲畜冻死,下雪的时间如果很长,而又没有足够的草料,牲畜就会饿死。
赵子良见众人没反应,便看着高适问道:“高大人,有问题吗?”
高适回过神来,连忙道:“噢,没问题!下官等散会之后立即安排此事!”
正事说完后,赵子良挥挥手:“如果没其他事情,就散了吧,各司其职!”
“末将(下官)等告退!”
其他几人刚刚散去,赵子良就见自己一个亲兵领着节度使府上的一个衙将走了进来,禀报道:“启禀将军,节度使府上的衙将王将军有事要见您!”
那将领对赵子良抱拳道:“见过赵将军!”
赵子良抬了抬手,问道:“王将军,你来此莫不是王大帅有事要找本将?”
“正是,大帅请将军过府一趟,说是派去安西的人回来了,请将军过去商议”
“好,你且在外面稍等片刻,本将军收拾一下就出来了!”
“诺!”
跟着衙将来到节度使府,大堂之上已经是将校和官员们济济一堂,众人见赵子良进来,都纷纷打招呼。
一个叫徐屿的幕僚对王正见低声道:“大帅,你看众人对赵子良这
态度,只怕大帅也没有这种礼遇,再这样下去,他的风头就会完全盖过大帅呀,以后在这北庭,人们只知有赵子良,而不知道有大帅啊!”
王正见闻言不由向赵子良看去,见赵子良正对众人一一抱拳回礼,这人缘还真不是一般的好,想起幕僚的话,他心里有些不愉快了,作为北庭最高军政官员,他当然应该理所当然地成为这里所有官员关注的焦点和最为敬畏的人,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在座这里的大部分官员将校对赵子良的敬畏和好感已经超过他,他看向赵子良的目光开始变了。
赵子良感觉有人在盯着他,这种目光好似充满了敌意,这种感觉是他长期经历生死练就出来的本领,他不由扭头看去,这目光竟然来自王正见!
这让他极为疑惑,自从王正见当任北庭都护、节度使以来,他与王正见的关系一直是良好的,为何王正见现在好像有些不正常?难道是感觉出了问题?不可能啊,这种感觉不会错,它不会欺骗自己的主人!
赵子良怀着一肚子疑虑走向王正见,抱拳道:“见过大帅!”
王正见露出了笑意,摆手道:“就等你了,坐吧!”
“谢大帅!”
等赵子良坐好,王正见说道:“好了,人都到齐了,现在咱们议事!派去安西的人回来了,但带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吴大人,你来说说具体情况吧!”
“诺!”一个瘦长的官员起身对其他官员将校拱手道:“下官抵达龟兹镇之后,当天就去都护府见到了高仙芝,把大帅的意思说了一遍,高仙芝却认为对付大食叛军是安西都护府的事情,与我们北庭都护府无关,理由是我们北庭都护府管辖的地盘并未与大食接壤,大食叛军能够直接威胁到时安西都护府管辖下的地盘,因此无须我们插手,他们也不想与我们联合做这件事情!不过他又说了,如果我们要单独做这件事情也可以,他可以代表安西都护府授权给我们北庭都护府,允许我们派遣官员与火寻国接触,但不能打安西都护府的旗号!”
此人说完,大堂内顿时如菜市场了一般,官员纷纷数落高仙芝的不是,有的人说他狂妄自大,有的人说他以为打了一场胜仗就不怕任何人放在眼里,实在骄纵跋扈,还有人骂他浪得虚名,能在小勃律答应吐蕃人肯定是运气好,要不然怎么会看不到大食叛军一旦当权对我们大唐的威胁?
王正见看见大堂内吵吵闹闹,话说都听不清楚,于是拍着案几高声道:“够了,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众官员将校们见他有发怒的迹象,于是都闭上了嘴,大堂内这才安静下来。
王正见这才满意了,说道:“很显然,我们太想当然了,我们想要与安西方面联合行动对付大食国的叛军,给他们找点麻烦,但人家不领情。虽然他们同意授权给我们,允许我们派官员与火寻国接触,但是不允许我们打着安西都护府的名义,火寻国毕竟不归我们北庭都护府管辖,如果我们官员去了那里,人家不配合、甚至都不承认怎么办?除非他们允许我们派出的官员以安西官员的身份去火寻国,不然此事不好办!就算派人去了,只怕也只是白跑一趟!”
这时王正见的幕僚徐屿阴笑道:“大帅,赵子良将军不是一向在西域有着颇高的威望吗?火寻国可以不买其他人的帐,但一定会给赵将军这个面子,属下想如果由赵子良将军亲自跑一趟火寻国,肯定可以马到功成!”
王正见心思一转,马上看向赵子良笑道:“不错不错,赵将军,世人皆知你在西域颇为有威名,蛮族们都敬畏于你,想那火寻国主也不例外,不如就由赵子良跑一趟?”
赵子良这一年来大半年都在西域跑,这才刚刚回来还没有呆上一个月,又要出远门,心里颇不情愿,不过这件事情也只有他能办,王正见的幕僚说得没错,火寻国也许不会买其他的人帐,但他赵子良的帐,不能不买,也不敢不买。
他没有多想,当即答应下来:“好,末将就跑这一趟!”
王正见哈哈大笑:“那就祝赵将军马到功成!”
回到自己府上,赵子良派人把李嗣业找来,李嗣业接到赵子良的书信之后,半个月前以白丁的身份从安西来到了庭州,因为他之前的问题,赵子良也不好让他直接当任大将,以免消息传到朝廷引起皇帝和太子的不快,只能让他暂时留在瀚海军军府当任一个裨将,辅助他处理瀚海军的军务。
………………………………
第573章 分析
正在军营中的李嗣业听说赵子良派人找他过去说话后,立即把事务交代了一下就赶到了赵子良的府邸。
“将军,听说您找我?”
赵子良正在翻阅公文,听到声音后抬头一看,笑着招呼道:“李将军,过来坐下再说”。
“诺!”李嗣业答应一声规规矩矩坐在赵子良的下首。
赵子良放下公文说道:“今日去节度使府上议事,王大帅派去某去火寻国,准备联络火寻国,说服他们一起攻击大食叛军,某听说你以前在安西都护府增进负责西域诸国事务,不知你对火寻国是否熟悉?”
李嗣业精神一震,笑道:“将军算是找对人了,如果您找其他人,就算去了火寻国,说不定也会无功而返,火寻国人性子暴烈,很不好相处,两年前末将刚刚负责西域诸国事务之时,有一次火寻国国主毕尤来安西,途中遇到大股马贼袭击,部下伤亡惨重,只剩下寥寥数人,他本人也受了重伤,恰巧末将当时正在带兵在野外操练碰到了此事,于是带兵杀散了袭击他们的马贼,救了重伤的毕尤,毕尤在安西养好伤之后对末将十分感激,与我结拜为异性兄弟。将军如果要去火寻国,就请带末将一起去,那毕尤看在我这个结拜兄弟的份上,说不定会同意与我们联合对付大食叛军!”
赵子良大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既然李将军与那火寻国国主毕尤有旧,这次我就带你一起去。这次出去,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样吧,你回去跟家里打声招呼,但不要透漏我们的行踪和目的,安顿要家小,有什么需要你可以说出来,本将军会尽力帮你解决后顾之忧”。
李嗣业想了想,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要意思地说:“末将这些年没攒下什么积蓄,这次携带家小前来投奔将军,又在这里置办了住宅,积蓄都花得差不多了,我想,能不能向将军借一些银钱,待我”。
“行了,你不用说了,本将军知道你要说什么了!”赵子良抬手打断了李嗣业的话,对门外喊道:“王管家!”
管家王儒很快走了进来,拱手弯腰道:“将军有何吩咐?”
“你过来!”
王儒上前几步,赵子良附耳对他低声吩咐了几句,他点头答应,“好的,小的马上去办!”
赵子良喝了几口茶,王儒就带着一个小厮端着一个托盘回来了,托盘上放着十个大金元宝和一叠金票。
“将军,您要的东西送来了!”
赵子良点点头放下茶杯,对李嗣业说道:“这些是你这次跟本将一起去火寻国办事的奖赏,现在先预支给你,你且收着!”
李嗣业一看,连忙道:“这也太多了吧,不行不行,末将不能拿这么多!”
赵子良摆手道:“只要事情办成了,其价值远不止这些,你就安心的收着,这是你应得的,一没有贪赃枉法,二没有借钱丢面子,你担心什么?”
李嗣业一听,心想可不是嘛,转念一想,很快就明白了赵子良是在为他考虑,顾及他的脸面,怕他因借钱一事而感觉脸上无光,索性就先把此行任务结束的奖赏先发下来,既解决了他目前的困境,又维护了他的尊敬。
李嗣业想明白了这一点,当下感动至极,抱拳鞠躬道:“多谢将军!”
“你先回去准备一下,明日我们就启程前往火寻国!”
“诺!”
赵子良起身看着李嗣业端了托盘离开,王儒在身后侧叹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呐,小人听说李将军也是战功赫赫、武艺无双的悍将,如今却落到借钱养家的地步”。
赵子良道:“李嗣业本就不是会挣钱的人,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只能用那点俸禄养家糊口,有时候还要接济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