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将军烈内-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帅府的所有人都得到消息赶了过来,数百人挤进花园之中,只见裴旻手提宝剑站在中间空旷处,气势一凝,“唰”的一声,白色的剑光从剑鞘之中射出,就见裴旻手中的宝剑上下翻飞,剑气四溢纵横,空气中传来噼噼啪啪的声响。

    几分钟过后,裴旻的剑舞完毕,围观的元帅府众人纷纷鼓掌,一时间掌声如雷,李白喝得伶仃大醉,当场赋诗一首,此诗乃上乘之作,吴道子在案桌后泼墨挥毫,手中画笔不停,一气呵成,画完盖上自己的印章,张旭接过毛笔用草书把李白的诗题在画卷的一角,写完后也盖上自己的印章,李白也摇摇晃晃走过来拿出自己的印信盖上,如此一副名垂千古的裴将军剑舞图就出炉了。

    众人纷纷过来围观,对这幅书画推崇备至。

    这人有人高声叫道:“今日难得,元帅何不也来执槊跃马耍一套槊法让三位先生泼墨挥毫做成书画名传后世?”

    数百人纷纷醒悟,一个个叫道:“是极是极!”

    李白、张旭和吴道子等人听了这话,兴致更浓,都感觉此时文采思绪如泉水一样要涌出来,于是纷纷对赵子良拱手道:“请元帅上场,我等已经等不及了!”

    这么多人起哄,赵子良推脱不得,只等命人牵来战马、拿来兵器,全身披挂,等准备妥当,赵子良翻身上马,手执马槊坐在马背上耍出一套槊法,一时间杀气四射、整个花园如同飞沙走石、所有人如身临战场一般。

    李白看得大声叫好,当场作出一首诗来,但却比不上上一首,倒是岑参作出一首绝顶佳作,吴道子看完后一刻不停地作画,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多,脸色越来越苍白,带做完这幅画,犹如生了一场大病,而张旭把岑参这首诗在画卷上题出来之后也是精力大损。

    这两幅画一成,待他们盖了印信,赵子良命人收起来,日后找人装裱流传后世。

    进入冬季之后,天气变得反复无常,有时晴天、有时下雨、有是下雪,有时阴天,天气状况时常转换,天气也变得寒冷起来,大举进攻是没办法了,冬天只能加强操练和警戒,朝廷对此也没有办法。

    不但南线战事停止,就连北线战事也全面停止,张守瑜、高秀岩、郭子仪、李光弼各部也进入休整期,这大半年来,各部与史思明作战损失都不小,都需要休养生息。而史思明的损失也更大,正好需要这个冬天缓一口气。

    前线安静下来,但长安李唐朝廷却开始风起云涌,皇帝的年纪也越来越大,精力已经大大不如从前,听说最近感染了风寒,总是不见好转,自从原太子李亨被圈禁之后,皇帝一直没有立过太子,现在皇帝生病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撑过这个冬天,皇位这个宝座太过诱人,皇子们的心思都开始活泛了,各自忙着拉帮结派、互相攻讦,病中的玄宗皇帝面对这种局面极为忧虑,他认为是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后事了。

    十一月初十,从长安一纸诏书以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顿丘北伐大军元帅行营。

    赵子良看完诏书后打发走传旨太监,召集北伐军各军军使到顿丘议事。

    十一月十五,各军军使大将们纷纷从各防区赶到了顿丘元帅行营。

    随着赵子良披着甲胄走进前堂,正在低声议论的各军军使大将们立即停止说话,站成四排面向赵子良抱拳躬身行礼道:“拜见大帅!”

    “赵子良在堂上坐下,抬手道:“诸位都免礼,就坐吧!”

    “谢大帅!”众人各自回到座位上坐下。

    赵子良拿出皇帝的诏书道:“日前长安来了中使带来皇帝诏书,命我暂且放下军中事务前往长安面圣商议国事,皇帝让本帅上京的目的只怕与最近长安朝廷的局势波动有关,王灿,你给诸位说说朝中局势!”

    “诺!”王灿站出来答应,当即说道:“大帅、诸位,有消息显示最近皇帝龙体欠佳,据说已经病了一个多月了也不见好转,而到现在为止皇帝还没有确定新太子的人选,皇子们都开始动心思了,忙着拉帮结伙、互相攻讦,朝中局势因此不稳,皇帝每日都能收到大臣们之间互相弹劾的奏章,我以为,此次皇帝派人送来诏书,目的只怕是要询问大帅在太子人选上的意见!”

    众将

    一听王灿说了朝中局势和分析,都感觉颇为有道理,武将们基本上对这种事情的兴趣不大,比较关心这类事情的是文官和幕僚们!

    赵子良看见几位文官和幕僚们,问道:“几位先生有何看法?如果陛下这次让我去长安果真是询问我关于太子人选的问题,我该如何应对?”

    岑参站出来抱拳道:“大帅,下官以为,以大帅如今的权势手掌几十万大军,在立储的问题上最好不要表态,不管皇帝自己心里是否已经确定人选,大帅都不能插手此事,否则后患无穷!”

    赵子良问道:“此话怎讲?”

    岑参说道:“大帅,如果皇帝心里已经有确定的人选,而大帅不知这人是谁,大帅自己心里认为某位皇子合适并且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管皇帝心里的人选是否与大帅一致,皇帝都势必会猜忌大帅,如果大帅只是一个普通的将军倒也罢了,关键是大帅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如果大帅明确表态支持哪位皇子,那么这位皇子登上皇位的可能性超过八成,皇帝会不会认为在自己龙御宾天之后,大帅会以手中的兵权架空新皇帝?那时大帅的处境就很艰难甚至是危险了!大帅在这件事情上只有不表态才不会引起皇帝的猜忌!”

    杜甫、郑三、王维、王振等人都纷纷点头道:“不错,岑大人言之有理!”

    赵子良见高尚捋着胡须似乎另有想法,于是问道:“高先生,你的看法呢?”

    高尚听见赵子良问他,站起来拱手道:“如果大帅没有认为值得支持的皇子,不表态是最稳妥的做法,但如果大帅认为诸位皇子之中有人是明君之选,值得支持,这个时候的态度和做法就非常重要了,就看大帅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大帅想要大唐王朝日后能够中兴,大帅就要支持一位有明君之资的皇子,助其登上皇位,然后用心辅佐,大唐必然可以中兴,但即使如此,在大局没有彻底明朗之前,大帅也不能向朝野上下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一切只能暗中进行,否则大帅和大帅支持的那位皇子必然成为众矢之的,诸龙夺嫡可不是闹着玩的!”

    赵子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岑参和高尚的观点都差不多,只不过高尚考虑得更加全面一些。

    接下来赵子良向各军主将询问了各自防区的军事部署以及叛军情况,然后再向众人交代在他离开之后,各人要紧守防区、不可懈怠。

    当夜,赵子良派人把儿子儿子赵霆找来。

    “父亲,您找我?”赵霆走到书房对正在看书的赵子良抱拳问道。

    赵子良放下书问道:“你媳妇怎么样呢?”

    赵霆一愣,回答道:“宜宁她自从有了身孕之后就返回长安养胎去了,前几天还派人送信来说她在长安很好,让我不要挂心!”

    赵子良点点头,说道:“这就好!这次我要去长安面圣,你也跟我一起去吧,看看你媳妇。另外,你也陪你媳妇去见见你老丈人,他虽然被废了太子位,还一直被圈禁着,但怎么说也是你的老丈人,别人可以疏远他,甚至我都可以疏远他,但你们夫妇却不能!”

    赵霆抱拳道:“孩儿明白,不知父亲何时启程?”

    赵子良说:“明日一早,你连夜赶回军营把军务交代一下,明日一早要赶来与我汇合!”

    “诺!”

    十一月二十五,赵子良和儿子赵霆快马加鞭从顿丘赶到了长安,当晚便在长安的家中住下。次日一早,父子俩人前往华清宫面见玄宗皇帝。

    “微臣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躺在病床上、盖着厚实被褥、满面病容的玄宗看见赵子良父子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抬手对赵子良父子道:“两位爱卿免礼,平身吧!”说完示意身边的太监和宫女扶自己坐起。

    “谢陛下!”赵子良父子站了起来。

    玄宗半躺着,询问了赵子良关于北伐大军和叛军的一些事情,赵子良一一作答,两人相谈了半个多小时。

    玄宗这才看向赵霆,笑道:“你这小家伙只怕是想念宜宁了吧?朕看你在这里也坐不住,许你去先行告退,去看看宜宁吧!”

    赵霆看了赵子良一眼,见赵子良微微点头,于是起身向玄宗行礼后告辞离去。

    玄宗又把周遭太监宫女全部打发走,寝宫内只剩下君臣二人,玄宗这才把话题转到这次招赵子良回来的真正目的上。

    “赵卿啊,目前朝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你都知道吧?”
………………………………

第768章 狡猾的崔乾佑

    封丘,北伐军元帅行营(之前把封丘写成了顿丘,这里更正一下)。

    “大帅,前锋军传来战报,楚歌部于二月十六对修武城的叛军展开进攻,叛军坚守两日后举城投降,我军俘虏两千余人;李嗣业部也在同一天对武陟城的叛军进攻,叛军守城意志完全,我军猛攻五日,破城而入,斩杀叛军两千六百余人,俘虏三百,缴获粮草辎重和军械装备无数。目前楚歌部已经挺近殷州,李嗣业向北推进到新乡城,北庭军后军赵霆部已经从阳武出发向北,直逼新乡,新乡叛军受三面夹攻,唯恐被围城,因此撤往连夜撤往卫州,我军不费一兵一卒攻占新县城!”

    大堂上众将和官员们听到这些战报都纷纷点头议论起来,开战才几天时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突破叛军经营已久的防线,这份战力也只有北庭军的精锐人马能够做到。

    赵子良问道:“在荡源(今鹤壁)的崔乾佑部和在濮阳的李怀仙部现在是什么动静?”

    王灿抱拳道:“崔乾佑在荡源正在加紧战备,大量军械物资也从邺城向荡源、朝歌和黎阳一带运过去,但安庆绪没有给崔乾佑增兵的迹象;在濮阳的李怀仙毫无动静,只是对周遭百姓加大了劫掠力度,李怀仙在濮阳也没有维修城池,对兵马的操练倒是进行得很勤快!”

    赵子良想了想,看了看大堂上济济一堂的官员武将,喊道:“河南采访使、吴王李袛!”

    李袛全身披挂,握着剑柄站出来抱拳道:“末将在!”

    赵子良又道:“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临淮节度使贺兰进明!”

    来瑱和贺兰进明也站出来抱拳道:“末将在!”

    赵子良道:“你们三部人马是为北伐大军东路军,以李袛为主将、来瑱和贺兰进明为副将,统帅东路军向北挺近,进攻濮阳、魏州一线!”

    三人抱拳道:“领命!”

    赵子良又对元帅府行军司马陈青吩咐道:“给李光弼下令,命令仆固怀恩率部攻取潞州上党,给楚歌和李嗣业去函,改前锋军为北伐西路军,我大军主力为北伐中路军!命令楚歌部尽快攻取殷州,配合李嗣业、赵霆部拿下卫州,剩下众将率军随我进攻滑州!”

    所有人都站起来齐声道:“遵令!”

    二月二十日,中路大军在赵子良的统帅下向北进发,直插滑州,中路军有二十万人马,其中北庭军主力有游奕军、重骑军、弓骑军、护卫军共三万人,剩下全部是河南军。

    面对赵子良二十万中路军的逼近,叛军大将崔乾佑不得不率主力前往滑州迎战,否则卫州、共城和朝歌的叛军就会有被切断退路的危险,北面的黎阳也会直接受到威胁,唯一的办法就是与赵子良的中路军在滑州进行决战。

    而这也是赵子良的目的,逼迫崔乾佑率主力来滑州决战,双方在这一战中,谁能取得优势,接下来的大战就好打了,赵子良如果战败,则需要退回匡城、酸枣和封丘一线。

    二月二十五日,大唐北伐军二十万中路军抵达滑州附近王家村一带,距离滑州城不过十里,崔乾佑不想被唐军围城攻打,他们率军前来滑州的目的就是寻求与赵子良的中路军进行决战,就是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

    崔乾佑手里只有十万人马,而且还不都是精锐,在兵力上比赵子良的中路军少了一半,在战力上更是大大的不如,这一点崔乾佑很清楚,但即便是如此,他也不得不率军前来主动迎战赵子良,这是唯一扭转不利局面的办法。

    以少胜多一直是军事上很多将领们都希望的战绩,这种战绩可以称之为辉煌,但是真正能以少胜多的却少之又少,这种战绩一般不会发生,要发生也会发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之内,对于赵子良这种人,又怎么可能给崔乾佑以少胜多的机会?

    现在赵子良手里有二十万人马,虽然河南军的十七万人马不如北庭军的主力战力强,但也要比叛军这些乌合之众强得多。赵子良谨慎有余,却又不拘礼战争的形式,他大规模派出探哨队周围方圆近五十里进行大范围侦查,让叛军无法暗中搞小动作,同时下令大军全部押上,也不给叛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直到赵子良率大军迫近滑州,崔乾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唐军的破绽,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与赵子良进行决战,现在就算他要撤走,也已经不行了,赵子良手里的骑兵太精锐,现在撤退只会被唐军一路追杀至死。

    &nb

    sp;这时李唐大军和燕军第三次大规模会战了,第一次在相州邺城,以唐军大败、燕军惨胜而告终,第二次没有打起来,赵子良率十一北庭军主力逼降了尹子奇的三十万乌合之众。

    崔乾佑的性格如同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一旦有自己的想法,就再也听不见任何人的意见,会坚持到底,即便他最后认识到自己的坚持是错误的,也会一错到底,同时此人极为孤傲、怪癖,很难与人相处,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因此部将们都不怎么喜欢他,心里也不怎么服他,不过崔乾佑是由军事才能的,否则也不可能击败毕思琛、李光弼、哥舒翰、高仙芝等人。

    二月二十七,双方在滑州城南摆开阵势,准备决战。战阵之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无望无际的各种旗号的将旗、大纛、旌旗遍布着方圆十几个的战场上。

    “启禀大帅,我方所有兵马列阵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战!”陈青登上帅台向赵子良抱拳禀报说道。

    赵子良没有出声,不停地用望远镜观察着叛军军阵,早上的太阳光才刚刚出来不久,空气中还带着丝丝凉意。

    赵子良观察了一阵,发现叛军阵中有一些异常,叛军军阵后部进四分一的人马一动不动,就如同被画在画卷之中一般。

    赵子良放下望远镜皱起了眉头,大喊道:“王灿,你们的情报是不是有误?叛军真的只有十万人马,其中三万骑兵,七万步兵?”

    王灿走过来抱拳道:“大帅,细作们探查的军情绝对不会有误,这份情报已经经过多个细作证实了!”

    “这就奇怪了!”赵子良皱着眉头说了一句,再次拿起望远镜向叛军军阵看去。

    “嘶——”赵子良这次终于发现情况并且肯定了自己的推测,当即道:“拿地图来!”

    一个亲兵立即拿过来一卷地图,赵子良打开地图找了一圈后呼出一口气。

    旁边的将校们都看赵子良,岑参问道:“大帅,发现了什么情况?”

    “我说崔乾佑怎么有胆子敢跟我决战呢,原来他还是想暗中派人突袭我,想要增大胜算!”赵子良说完,又指着叛军军阵说道:“你们看崔乾佑的军阵,看见军阵后方的两万骑兵没有?那两万骑兵是假的!那些都只是稻草人披着甲胄骑在木马上,只有军阵左右两翼的一万骑兵才是真的!”

    “这······”众将官听了赵子良一时间吃惊不小。

    游奕军军使玄八大骂:“我擦,我说崔乾佑怎么脑子锈坏了,不把骑兵部署在军阵前方或两翼,却把两万骑兵部署在后方,待会真打起来,他真要动用这两万骑兵怎么来得及?原来这两万骑兵是假的!”

    有人马上问道:“既然这两万骑兵是假的,那真的两万骑兵去哪儿了?难道崔乾佑把这两万人马藏起来了,等到真正全面开打,这两万人马再杀出来,到时候我们兵马全部压上去,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及时阻挡这两万人马的冲杀了!即便我们留下足够的兵力预防突发状况,但两万骑兵突然杀过来,我军迎战肯定仓促,到时候难免手忙脚乱,胜负就难料了!”

    众人听了都不由额头上冒汗,心中庆幸不已,幸亏发现得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有人马上问:“这两万叛军骑兵现在在哪儿?”

    赵子良指着地图上一处说道:“若我所料不差,崔乾佑的两万人马必然藏在这里!”

    护卫军统领尔朱某惊讶道:“八里驿?这地方不是在我军防区内吗?崔乾佑有胆子把两万骑兵藏在我们的防区里?”

    赵子良叹道:“我们这是灯下黑啊,这八里驿处在濮阳与匡城之间,东路军的人马已经向濮阳、魏州一带扑过去,短期之内没有我军大队人马前往濮阳,即便是有,也只是一些信使之类的人,只要派兵控制八里驿周围,来一个抓一个,叛军两万人马藏在这里的消息就不会走漏出去,这也是崔乾佑怎么办把这两万人藏在这里的原因,我们的探哨和细作都安排在西面和北方,东面是我们的防区,崔乾佑正式利用了这个盲区!现在这两万人马只怕已经向我们这边摸过来,事不宜迟,我们必须主动派大军去拦截并击溃这两万叛军骑兵!玄八,你带你的一万三千游奕军向东面搜寻,主动迎战这两万叛军骑兵,一定要击溃他们!”

    “领命!”玄八抱拳答应,一甩披风转身跑下了帅台,翻身上马离去。
………………………………

第 769章 大战(1)

    唐军一万三千多骑兵军在军阵右翼调动,闹出的动静不小,这很快被燕军发现,一个部将对崔乾佑喊道:“将军,快看,唐军有动作了!”

    崔乾佑闻言向唐军右翼看过去,只见唐军右翼有大规模的骑兵调动,天气刚刚放晴不久,地面还没有灰尘,唐军的调动被崔乾佑看得一清二楚,却见这些调动的唐军骑兵没有向这边冲杀过来,反而向东方扬长而去。

    叛军将校们看见这种情况脸色都变了,有人大叫道:“将军,不好,这只唐军骑兵最少有一万多骑,而且都是精锐轻骑,是往东方去的,难道我们的藏在八里驿的两万骑兵被他们发现了?”

    崔乾佑额头上冒出了汗珠,这种情况已经多年没有在他身上出现了,他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啊,我布置得这么精细和保密,赵子良是怎么发现的?这绝不可能!”

    旁边一个部将叫道:“将军,事情已经很明显了,这支唐军就是冲着我们那两万骑兵去的,赵子良肯定是知道了我们暗中埋伏的这支人马,否则他们不可能派这支骑兵去东面,看来是我们当中有人走漏了消息!”

    崔乾佑杀气腾腾地用狼一般的目光扫视着这里的每一个部将,部将们被他看得头皮发麻,纷纷下拜道:“将军,我等对将军忠心耿耿,绝没有出卖将军,这事不是我们干的!”

    如果是稍微有些情商的大将都知道此时追究是谁走漏了消息已经没有意义了,而且也不是追究这件事情的时候,但崔乾佑性格执拗乖僻,做事往往很不近人情,如今被他知道在场的将校之中有人走漏的消息,造成的他偷袭唐军的计划失败,他如何能忍得了?他咬牙切齿地冷笑道:“好,很好,很好,你们口口声声说效忠于我,可是为何我的计划走漏的消息?除了你们几个人,没能知道这件事情,如果不是你们当中有人走漏了消息,赵子良怎么会知道?你们告诉我!”

    一个部将提醒道:“将军,如今大敌当前,不是追究此事的时候,如果大将军要追究,等击败了唐军再去追究吧!”

    崔乾佑认定这些人当中有人走漏了消息,他就绝不会这么放过此人,他是一根筋、不知变通的人,他用凶残的目光在众将面前来回扫视,目光突然停在了一个叫郝同生的部将身上。

    “郝同生!”崔乾佑大喝一声。

    郝同声脸色大变,连忙道:“大将军,此事绝非末将所为啊,请大将军明察!”

    崔乾佑暴喝:“平日里只有你对本将军怨恨最深,且只有时常有亲近李唐的言论和举动,不是你出卖了本将军是谁?”

    郝同生被崔乾佑逼迫,早就心怀不满了,现在又被冠以奸细之名,当即大怒道:“姓崔啊,老子早就知道你看老子不顺眼了,总想着除掉老子,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而已,现在你们他妈终于找到了借口了,好!既然你要弄死老子,老子先弄死你!”说完拔出腰刀向崔乾佑砍去。

    众人大骇,完全没有想到郝同生会突然暴起发难,周围的亲兵们也没有及时反应过来,崔乾佑毕竟是当事人,待郝同生的腰刀砍过来时他急忙仓促躲避,但依然被郝同生一刀看砍中了肩膀,腰刀破开了崔乾佑身上的护肩,砍进了锁骨和肩胛骨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