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将军烈内-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你先去神策军驻地上任,跟白琇珪和张献诚碰碰头、见个面,再派人去兵部把辎重粮草军械装备领取回去,这几天要加强操练、严肃军纪,把军中不听话的兵士该清理的要清理出去,特别是那些老兵油子,他们打仗不行,逃跑一流、捣乱更是在行,把这些人留在军中有害无益!神策军,本王就交给你了,若是出了问题,本王就要唯你是问,明白吗?”

    “明白,微臣先告辞了!”

    打发走卫伯玉,赵子良揉了揉太阳穴起身思索起来,这神策军的几个主要将领都已经安排妥当,镇国军嘛,这次倒要看看镇国军的表现,如果骆元光能够以朝廷大局为重,赵子良倒不是非容不下他,如果骆元光自顾私利、甘心做阉党的走狗,那可就别怪他了。至于镇国军,赵子良原本的打算是撤换掉骆元光的,但他听玄十八报告说骆元光这个人还算忠勇、虽然是骆奉先的养子,但他自己的功名都是自己拼杀出来的,而且很少与阉党中人来往,因此赵子良决定对骆元光观察一段时间,从这次平叛过程中再看看他的表现如何。

    搞定了神策军和镇国军,赵子良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这次平叛大军的主将由谁来当任,让西秦军将领担任主将肯定不行的,毕竟不是同一个系统的,唐军将校和兵士们可能会对西秦军将领排斥,这不利于大军作战,而且领兵主将要能够让卫伯玉和骆元光这些将领信服才能。

    对于领兵主将的人选,赵子良决定听取摄政王府的官员幕僚们的意见,他派人把杜甫、郑三、高尚、李泌等人找来进行询问:“神策军和镇国军已经安排妥当了,现在就剩下主将和监军的人选,诸位对此有什么意见?”

    李泌站出来拱手道:“大王,主将的人选,微臣认为应该选用朝中老将,卫伯玉和骆元光都是桀骜不驯之辈,资历虽然不高,但两人都是有不少战功在身的人,一般大将根本镇不住他们!”

    高尚也拱手说道:“李大人言之有理,目前在京城赋闲在家中的老将不多,有丰富领兵作战经验和威望的老将就更少了,其中以臧希晏和陈玄礼二人最为合适,这两人都有丰富的作战和统兵经验,而且这两人还不是朝中三派之中的人,下官以为可以任命臧希晏将军为主将、陈玄礼为副将以及监军!”

    赵子良考虑了一下,点头同意:“可以,就这么定了,另外再从摄政王府内挑选两个军官分别担任神策军和镇国军的监军,这两人对陈玄礼负责,同时也对摄政王府负责!来人,准备一下,本王要去拜会臧希晏!”

    如果说从军资历上来说,臧希晏和陈玄礼明显都要比赵子良要高得多,至于郭子仪、王思礼等人就更不如了,但赵子良的战功却远不是这几个人能比的。

    赵子良的到来让臧希晏大为吃惊,他听到下人报告说摄政王的车驾已经快到府门口了,立即吩咐家丁大开中门,夫人人、妾室、子女、家丁和侍女们都到门口列队迎接。

    赵子良从马车上走下来时,满头银发白须、却依然身形健硕的臧希晏立即抱拳走过来大笑道:“不知摄政王驾临,老夫有失远迎,哈哈哈······”

    赵子良抱拳笑道;“来长安有些时日了,这些天都在忙着处理军政之事,实在无暇分身,今日才有空过来看看老哥,来得匆忙,打扰老哥和嫂夫人等,惊扰了贵府的安宁了,实在抱歉抱歉!”

    “摄政王说哪里话,来来,咱们进去,一边用茶一边说,请!”臧希晏说着立即拉着赵子良就往府内走去。

    臧希晏如今在朝中并没有实际官职,只有虚衔了,他在长安军中任职多年,仅仅金吾卫大将军就做过近十年,在京城诸军之中的人脉是很广的。

    两人在厅堂内喝茶聊天,山南海北的说了一大通,臧希晏就看出来赵子良这次过来只怕不是专程来看他的,肯定是有事,于是问道:“摄政王这次不是专程路过来看老夫的吧?”

    赵子良笑道:“老哥是慧眼如炬啊!近日朝廷派出援军增援襄阳,同时讨伐叛将李忠臣部,郭子仪被本王派去邓州了,这支援军需要一个领兵经验丰富的老将统兵才能压制卫伯玉和骆元观这些新晋的年轻大将,本王想来想去,也只有老将臧希晏才有这个本事!”

    “哈哈哈······”臧希晏大笑,指着赵子良道:“难得摄政王能够吹捧某人,臧某能得摄政王如此吹捧,这把老骨肉只怕要卖给你喽!行吧,老夫多年不曾领兵了,既然摄政王给面子亲自上门请老夫出山,说不得老夫这次要活动活动筋骨了,免得那些后辈们还以为我们这些老家伙死绝了!”


………………………………

第999章 缺钱

    从臧希晏的府邸出来后,赵子良让车架前往陈玄礼的府邸,陈玄礼在玄宗死后不久就卸任了身上的所有职务,一直赋闲在家。赵子良知道,这个人不但有统兵和征战的经验,而且在政治上有些丰富的斗争经验。

    走到一半,赵子良却对车驾喊道:“停下,调头回府!”

    军士们不知道赵子良为何又不去陈玄礼的府邸了,但还是执行了命令,赶着车驾返回摄政王府。

    赵子良之所以不去陈玄礼的府邸,是因为他不想把陈玄礼和臧希晏都同时派出去,这两个老家伙都是可以独自领军为帅作战的人,在如今的长安,这种人已经很少了,倘若再有叛乱发生,又该让谁统兵为帅去平叛呢?因此赵子良决定把陈玄礼留下,以备万一,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这个摄政王是不能亲自统兵作战的,那么再有叛乱发生就得要让陈玄礼领兵。

    回到摄政王府,赵子良遇到高尚,高尚问道:“大王,臧希晏和陈玄礼都答应了吗?”

    赵子良说道:“臧希晏答应了,陈玄礼嘛,本王走到半路上没去他家就回了!”

    高尚纳闷道:“大王这是为何?”

    赵子良问道:“你对长安城内外现在的各军大将都了解多少?”

    高尚摇头:“这个微臣还真不清楚,不过如今长安城内外的各路领兵大将成器的还真没有几个,几乎都是野路子出身,让他们冲锋陷阵还可以,但让他们独领一军对敌作战,还真是没人有这个本事!”

    赵子良叹道:“是啊,这些大将,让他们带一两万人打仗,队伍就稀稀拉拉的,军纪几乎完全废弛,若是让他们统带五万、甚至十万兵马,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本事把队伍带好,别说的打仗了,途中不溃散、不打家劫舍的就不错了!”

    安史之乱后期,朝廷的武举考试基本上就完全废弛了,而且各地驻军兵士们的训练几乎没有按照正规操练方法进行操练过,一般都只是随便训练一两个月就拉上了战场或者结束了训练,因此唐军现在的兵员素质极差,另外现在各路的领兵将领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素养极差,也就凭借着一些悍勇能够冲锋陷阵,让他们带兵,军纪什么的根本就不会考虑,军队协同作战的战术和战技也都没有操练过,如果正面作战,完全凭借人多势众取胜;不正面作战,就看谁更狡诈了,军械装备什么的对战斗结果的影响真的不大,谁更狡诈、更狠毒,谁就能取胜,反之则溃败。

    赵子良继续说道:“所以啊,咱们对长安各军的领兵将领了解不多,而且这些人当中也没有能够为帅的人,万一再有什么地方发生叛乱,本王该派谁领兵前去平乱?难道让本王亲自前往?本王走了,这长安朝廷怎么办?”

    高尚马上明白了赵子良的意思:“大王是想留下陈玄礼以备不时之需?”

    “有这个想法!”赵子良点了点头,“另外,朝廷各军的兵士素质太差了,本王认为这么下去不行,这些兵士根本就没有经过系统的操练,他们打仗都是一窝蜂的冲,如果对手同样是草包也就算了,你说如果他们的对手是我西秦军,你认为结果会如何?”

    “就算朝廷大军数量十倍与我西秦军也不是对手!”

    赵子良道:“本王留下陈玄礼,还有目的,那就是让他来主持朝廷大军的整编整训,他是军中老将了,对从前朝廷在兵事操练的细节规制很熟悉,本王也不想把朝廷大军操练成我西秦军那种程度,只要他们能够恢复到天宝年间的战斗力,本王就心满意足了,而陈玄礼无疑是这方面最好的人选,由他来做朝廷大军的总训练官!”

    高尚想了想,对赵子良这个想法很是赞同,说道:“大王英明!不过,不知道大王是否考虑过,如果经过系统的操练之后,朝廷各军的兵士们的素质提高了,战斗力提升了,但他们却不怎么听从朝廷的命令!毕竟如今这些领兵大将可都不是大王提拔起来的,这些人一个个桀骜不驯,又被郭子仪等人惯得一个个交横跋扈,自身几乎没什么自律,他们想一出是一处,说不定什么时候心里不爽就扯旗造反了!”

    郭子仪、王思礼等人统兵对麾下将校一向宽厚得很,作战期间兵士们经常劫掠地方百姓,他们为了获得兵士们的拥戴对这种事情一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郭子仪麾下的兵士为了发财,还时常盗墓,有一次连郭子仪父亲的坟都被挖了。

    为了获得军心,郭子仪等人还用钱财厚赏军中将士们,这也让其麾下兵将们的胃口越来越大,以至于朝廷大军之中只要有将领不厚赏麾下将士,将士们就发生骚乱和闹出兵变。

    赵子良说道:“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军队战斗力再强,如果不听从朝廷指挥,那也是没用,还会成为祸患!你觉得要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高尚想了想,说道:“如果是这样,为了防止统兵将领不服从朝廷调遣,就必须要限制他们的权利,不能让他们在军中说一不二,同时,也要严格控制他们的军饷、粮草、辎重!”

    “不错,要分权,不能让统兵大将在军中搞一言堂,他想干嘛就干嘛,那还得了?现在不比从前了,从前大唐国力强盛、天下国泰民安,没有人敢随便造反,但是现在朝廷威信丧失,民心背向,军中如果再由统兵大将一个人说了算,叛乱会越来越多!”

    随后,赵子良召集摄政王府各官员和大将们商议对朝廷大军的军事整编、以及对军中的统兵权、指挥权进行权利重组的讨论。

    五月初十,郑三过来向赵子良禀报:“大王,兵部已经调拨了此次出征所需的粮草和军械辎重,但数量不多,特别是粮食,只够大军三个月使用!”

    赵子良想了想,吩咐道:“先给出征的神策军和镇国军送过去,让他们带着这批后勤物资先出发!在长安周围收购粮食,如果不够,直接调拨军费去江南收购,其他军械不定时进行补充,传本王的命令,让将作监加紧时间打造军械!”

    郑三说道:“大王,微臣已经以大王和摄政王府的名义给将作监传过话了,但是将作监正监于绍恩说他们现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匠人许多都在闲着,原因是没钱购买原料!既然没有原料,自然就无法造出更多的军械了!”

    赵子良皱起了眉头,问道:“知道国库现在还有多少钱吗?”

    郑三说道:“微臣已经去问过了,加上这几天从各地运送过来的赋税,一共还有七十八万贯,但是这些钱不需要支付朝廷各官员们的薪俸,如果动用这笔钱,朝廷官员们的薪俸就无法及时发放下去!”

    赵子良思索片刻,摆手道:“发薪俸的时间不是还没到吗?本王给你写一个手令,先从户部调拨五十万贯给将作监,让他们迅速购买原材料抓紧生产制造,告诉御史台的吴损,派人盯着将作监在原料上的采购!”

    “是,大王!不过这个月发放薪俸只有不到十天了,如果到时候没有薪俸发下来,只怕官员们会消极怠工啊!”郑三说着,语气上还是颇为担心。

    赵子良说道:“这件事情本王心里有数!”

    郑三拿着赵子良的手令走了,赵子良却是半点也轻松不起来,朝廷诸事都要花钱,而现在朝廷最困难的就是没钱,连年战乱让百姓们到处逃难,生产停顿,税收锐减!各藩镇在地方上控制着财政赋税不上交,而朝廷为了安抚他们,还要像从前一样继续给他们钱粮供养军队!

    没钱啊!刚刚国库还有七十八万贯,转眼之间就花掉了五十万贯,剩下二十多万贯能干什么?赵子良其实心里根本没底,等到了发薪俸的日子,他拿什么发给朝廷各衙门的官员们!

    “到哪儿去弄钱呢?难怪李豫这家伙撂挑子不干了,把老子骗来,丢下这个烂摊子给老子!”赵子良心中颇为烦闷,在心里把李豫臭骂了一顿。

    这时一个侍卫走进来禀报:“大王,御史台吴损大人求见!”

    赵子良有些心不在焉,抬抬手:“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工夫,吴损就跟着侍卫走进来向赵子良拱手鞠躬行礼:“微臣拜见大王!”

    赵子良揉了揉脸,打起精神问道:“吴大人,你有何事来见本王?”

    吴损从大袖中掏出一本奏章双手递上,说道:“启禀大王,这是查抄户部各贪官污吏们家产的所有账目,一共查得:黄金三千两、银五万两、铜钱两百八十二万三千五百四十五贯,金银器皿一百四十三件、古玩字画三百六十八件、珠宝首饰四百八十九件、马匹四十六匹、各处田产三万五千六百四十而亩、房产十九栋······”。

    赵子良听了这些汇报,心里暗骂自己怎么把这件事情给忘了,这下有钱了!他心中大喜,但脸上不行于色,而且他很快察觉到问题,如果这些被查出来有问题的户部官员真的贪赃枉法的话,查出来的钱财和产业绝对不止这些!

    赵子良接过账目看了看,抬头问道:“吴大人,抄家的时候你从中拿了多少好处?”

    吴损吓了一大跳,连忙跪下道:“大王啊,微臣就算有天大的也不敢这么干啊!再说,微臣在御史台窝囊了这么就,能得到大王的信任和重用,心中感激都来不及,又怎么会给大王拆台呢?请大王明鉴啊!”

    赵子良盯着吴损看了一忽儿说道:“好,本王相信你是清白的,但是你能告诉本王,为何查抄了那么多户部官吏,怎么才这么一点?本王可以向保证,如果在抄家的过程中没有人中饱私囊的话,本王自己把头剁下来给你当凳子坐!要不要本王下令让大理寺去御史台查一查?”

    吴损脸色一变,当即道:“大王,微臣立即命人去查,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微臣一定会给大王一个交代!”


………………………………

第1000章 科考改制

    历朝都有三司会审,主要负责重大案件的审理事宜,分别是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督察院)共同会审,这三个衙门就是朝廷的司法机构,也称为三法司。刑部掌管刑狱,大理寺掌管司法案件的审判,御史台掌管监察百官。

    像户部官吏们集体贪赃枉法这种重大案件,是一定要进行三司会审的,在这过程中如果出现御史台有人执法犯法,这个件事情无疑会让御史台的声誉和主官这件案子的吴损声名狼藉,整个御史台也会成为天下笑柄,吴损当然不希望御史台有人真的在执法过程中中饱私囊,但如果真的有,他也希望这件案子由内部调查出来,内部调查出来总比赵子良命大理寺介入好得多。

    仅仅过了两天,吴损经过调查还真发现有人在抄家的过程中中饱私囊,而且还不止一个人,参与此事的人多达四人,都是他从御史台抽调出来调查户部官员贪赃枉法的几个主要官员,其中台院有一个侍御史,殿院有两个殿中侍御史、察院有一个监察御史。

    又经过两天的紧急审讯,吴损终于将内部中饱私囊、监守自盗的案子查清楚了,这四人欺上瞒下,在抄家过程中串通一气,隐瞒抄家所得的资产多达一千二百六十八万贯,另外还有金银珠宝首饰十二车和古玩字画多达一千三百五十四件。

    这几个一连串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审讯结束之后,吴损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难怪大唐帝国衰弱城如今这个样子,有如此之多的贪赃枉法、执法犯法的官吏存在,大唐帝国能挺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这还仅仅只是户部官吏和御史台执法犯法的官吏,那么其他朝廷衙门呢?他们是不是也同样有这么多人贪赃枉法?

    吴损心中突然有一种无力感,如果整个朝廷都烂了,这······后果实在太可怕了!

    吴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摄政王府,赵子良在正厅接见了他,他拿出写着调查报告的奏章呈送上去,并下跪请罪道:“大王慧眼如炬,微臣经过详查,果然发现了御史台有人上下串通一气、中饱私囊、监守自盗,这是详细的调查审讯过程,主要案犯一共有四人,从犯八人,他们共同隐瞒了抄家所得的资产,多达一千二百六十八万贯,另外还有金银珠宝首饰十二车和古玩字画多达一千三百五十四件!微臣监管下属官吏不力,导致下属发生如此大面积、大数额的监守自盗、中饱私囊事件,微臣辜负了大王的知遇之恩和信任,臣请辞去御史中丞之职!”

    赵子良从太监手里拿过吴损递过来的奏章,从头到尾详细看了一遍,最后合上奏章说道:“不要随便说什么辞职,御史台发生这么大的事情,确实需要有人为此事负责,但你没有主要责任,你一句撂挑子不干了,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本王期望甚高,你就是这么报答本王的?”

    吴损连忙拜倒:“臣惭愧,臣辜负了大王的信任和提携!”

    “你要辞职,本王不准!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谁来管事?这朝廷岂不是乱套了?辞职的事情以后再说,你说说,这件案子怎么办?你们总不能自己对自己进行判决吧?”

    吴损道:“大王,微臣知道这件事情肯定是瞒不住的,与其让其他各衙门的官员们到大王这里来弹劾告状,还不如微臣自己把此案报给大理寺,由大理寺审理判决,如此一来,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没有借口乱咬人了!”

    赵子良点头称赞:“你能这么想最好了,大理寺卿武树德是谁的人?少卿刘振东和樊盛又分别是谁的人?”

    吴损回答道:“据臣所知,武树德应该是太子的人,樊盛是宰相元载的人,刘振东没有投靠谁!”

    赵子良想了想,对吴损说道:“你去把此案呈报给武树德,另外把收缴上来的所有赃款赃物记录之后押运至国库,让户部相关官员做好登记!给武树德传达本王的诏令,命他对此案从重从快的进行审理和判决,本王等着他的亲自过来汇报审讯和判决过程!”

    “是,大王!”吴损虽然不明白赵子良为何要点名让武树德审理此类,按说这种案件不需要武树德亲自审理,因为毕竟不是涉及到身份尊贵的大臣或王公,交给任何一个少卿都可以审理,但他还是立即对答应了。

    十月十三早上,赵子良来到王府正厅准备处理公文,杜甫早已经在这里做好准备事宜,他见到赵子良过来便行礼道:“大王,今日大王的安排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接见礼部尚书李揆;第二是接见援军主将臧希晏、神策军军使卫伯玉、镇国军军使骆元光、援军监军马成功、古同德、穆子和等人,都安排在上午”。

    赵子良点点头,对杜甫说道:“他们到了之后就让他们直接过来吧,不必另行禀报了!”

    “是,大王!”

    辰时刚到不久,礼部尚书李揆和左右侍郎就来了,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了王府正厅,赵子良正在快速处理朝廷公文和从新京发过来的紧急公文奏章。

    “微臣李揆拜见摄政王!”李揆拱手行礼,身后两侧的左右侍郎也分别自报姓名行礼。

    赵子良放下毛笔抬头道:“三位卿家今日来此有何事要向本王禀报?”

    李揆道:“大王,再过三天科举会试就要开考,但是到目前为止,科考的考题还没有定下来。微臣先是去问过宰相元载,后又问过太子关于考题的事情,但是元大人和太子都说对出题不在行,此事还得麻烦主考官,也就是大王您了!今日微臣过来就是想请大王把考题确定下来!”

    “哼,他们两个倒是想把自己的摘得干净,也把这个麻烦事推给本王,真正是居心不良!”赵子良语气颇为不满,但事情还是要做,科举考试马上就要举办了,只有三天时间,到现在为止,考题还没有弄出来,这也确实让李揆等人特别着急。

    赵子良想了想,拿出一张空白干净的纸张,开始用毛笔在上面写起来,一边写一边问:“考场准备得如何了?”

    李揆道:“已经全部准备妥当,但是花费的银钱还没有支付给工匠和材料商人!”

    赵子良闻言抬头道:“本王就知道你会在这个时候要钱!考场所需要的皂隶、衙役和杂役都安排好了吗?一共花了多少钱?”

    李揆连忙道:“都安排好了,只等考题确定就一切准备妥当!一共用去三万一千二百贯,超支了一千二百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