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将军烈内-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能眼看着大食国吞了石国,以微臣之见,当派一员善战之将领兵三千常驻石国,一方面是向大食国宣告石国乃是我朝属国,他们侵犯石国就是侵犯我朝,令一方面是向石国国主表示我国还是很在乎石国的,不会随意舍弃,如此一来,石国上下就有信心抵挡大食国的侵蚀!”
牛仙客马上站出来道:“陛下,赵子良将军在西域多年,领军作战经验丰富,熟悉西域风土人情,又能征惯战,威震西域!微臣举荐,命赵子良将军返回安西之地,领兵三千常驻石国以威慑大食!”
这是什么情况?赵子良一下子懵了,这牛仙客不是李林甫忠实铁杆粉丝么?这两人怎么帮自己说起话来了?
赵子良当然巴不得调回安西之地,避开朝堂上的争斗,就算不调回安西,调往其他地方任职也比待在长安城这个是非之地要好,可是由李林甫和牛仙客两人联手举荐,这反而让他心中揣揣不安,心想这两个老家伙到底在搞什么鬼?
就在赵子良心里胡思乱想,七上八下之时,太子李亨又站出来向李隆基行礼道:“父皇,臣不赞同此时调走赵将军,赵将军刚出任左监门卫将军不久,正在整肃左监门卫下属各军,如果此时调走赵将军,之前所做一切岂不是要半途而废?还请父皇三思!”
听了太子李亨的话,赵子良才突然醒悟过来,原来李林甫和牛仙客是这么打算的,把他调走,那么左监门卫又空缺一个将军,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进行运作,把自己人扶持上去,以达到控制左监门卫的目的,控制了左监门卫,就等于控制了整个长安城的门禁,皇城和宫城就会如同他们的后花园一样,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原来如此,看来自己这段时间确实碍了李林甫的事,而且太子李亨显然也明白了李林甫的意图,所以才会站出来反对。
赵子良转念一想,心中一惊,自己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妙啊,不知不觉就卷入了李林甫与太子李亨之间的争斗当中,稍有不慎就会他们某一方当做炮火给牺牲了。
想到这里,赵子良站不住了,他立即站出来向皇帝行礼道:“陛下,臣愿意返回安西领兵常驻石国,威慑大食!”
李隆基看着赵子良,眼神闪烁不定。良久,李隆基摆手道:“赵卿家就暂时留在长安,朕对你还另有任用!至于由谁来领兵常驻石国威慑大食一事”。
赵子良听了李隆基这么说就知道自己暂时只怕是不能离开长安了,于是立即道:“陛下,臣举荐龟兹军副使、游击将军楚歌担此重任,此人原是微臣部将,精通骑射、骑兵作战之法,正好对付大食国轻骑!而且当初微臣奉盖嘉运大人的命令出使昭武九姓诸国之时,曾经遭遇过大食国轻骑,并与之大战一场,当时楚歌就在微臣身边,他是除微臣之外唯一熟悉大食骑兵战法的人”。
李隆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答应:“好,传旨田仁琬,以龟兹军副使楚歌为左卫中郎将,命他领三千精骑进驻石国,威慑大食!另外册封石国国主莫贺土屯为顺义王,册封拔汗那王阿悉烂为忠义王,至于突骑施吐火仙,杀了他也没什么意思,放了他吧,册封他为修义王,左金吾卫员外大将军,赐他一座府邸,让他在长安享享清福吧”。
员外大将军,这是额外编制,就是有大将军的待遇,但无权,挂个大将军的名而已。
众臣齐声下拜:“陛下英明!”
………………………………
第247章 调任左金吾卫将军
聂三娘的刚烈超出了赵子良的想象,无论他想任何办法,聂三娘都对他不假以辞色,在跟他对话几分钟之后,无论他怎么逗弄,她就再也不开口,赵子良只好将她暂时关在地窖内,一边给她治伤,一边想办法让她开口。
城门启闭和宵禁时间早晚都推迟一个时辰得到皇帝的允许之后,左监门卫马上开始执行,这个改变果然得到了广大长安百姓们的一致好评,长安城内的夜生活从此也开始丰富起来,在此之前,全国各地的百姓们的夜生活都要比长安百姓们丰富得多。
中秋佳节,皇帝下令普天同庆,长安城解除宵禁三天,在这三天时间内,百姓们可以在长安城内游玩到天亮,赵子良作为左监门卫将军,却没能与其他百姓一样可以放松一下。
节日过后,赵子良很是疲倦,整整睡了一天。
这日傍晚,赵子良刚从府衙内回来走到门口就听见院内一阵鸡飞狗跳,迎面跑过来一个神色慌张的扈从正好与他撞在一起。
“哎哟,啊・・・・・・将军,属下该死!”那扈从见撞到了赵子良,急忙下拜。
赵子良沉声脸,问道:“慌慌张张的,怎么回事?”
扈从道:“将・・・・・・将军,关在地窖里的那女子打晕了我等逃走了!”
“什么?”赵子良吃了一惊,一把抓住扈从的胸口衣襟怒道:“你么怎么搞的,怎么就看不住她?某不是一再叮嘱让你们小心再小心吗?快说,她是怎么逃走的?”
那扈从急忙道:“中午时分,属下刚给她送饭去,她吃了饭之后就躺在地上打滚乱叫,属下唯恐她出事,只好打开门去查看情况,谁知道她是装的,等属下两个走近,她就突然跃起发难,属下二人反应不及被她打晕过去,我等醒过来之时,她早已不见踪影,所以府内才乱了起来!”
赵子良听了扈从的叙述,也知道这种情况不能完全责怪他们,不是我等无能,是敌人太狡猾啊!
“算了算了,此事切不可声张,以后再不可吐露出一个字,就当从来没有这件事情!”
“诺!”
得知聂三娘跑掉之后,赵子良的心理一度有些失落,在他的感觉中,这个女人很是独特,属于那种冰冷艳丽型,她的美是冰寒中带着杀机。不过,赵子良很快调整过来。
“将军,宫里来人了,就在门口等着宣旨!”这时白孝德快步走过来向赵子良禀报。
“都快要宵禁了,怎么宫里还派人过来?”赵子良有些纳闷,不过皇帝召见不是小事,他不敢怠慢,立即向大门走去。
来到门口,果然见三个太监,赵子良还没有说话,中间那太监就道:“赵将军,皇上口谕宣将军速速进宫觐见,快随咱家走吧!”
不是正式朝会,赵子良也不用换朝服,直接跟着三个太监去了大明宫。
赵子良见到李隆基的时候,李隆基正在紫宸殿的偏殿假寐,两个宫女拿着大扇子给他扇风。
赵子良立即下拜道:“微臣参见陛下!”
李隆基睁开眼,看了赵子良一眼,指着旁边的绣墩:“赐坐!”
“谢陛下!”
赵子良也没客气,大马金刀的坐在绣墩上等着皇帝发话,他这副做派反而让李隆基很是欣赏,对于武将,他一向认为就应该直来直去,不应该像文臣一样讲个礼数还扭扭捏捏。
“赵爱卿,这半年来你在左监门卫左得不错,朕很欣慰,朕想给你换个位置,你看如何?”李隆基接过宫女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后对赵子良说道。
“换位置?”赵子良愣了一下,随即道:“全凭陛下旨意,陛下让微臣在哪呆着,微臣就在哪儿呆着!”
李隆基一笑,问道:“难道你就没有丝毫怨言?要知道你刚刚在左监门卫站稳脚跟、树立威信、掌握兵权,努力了一场,屁股还没坐热就要换位置了,等于是给别人做了嫁衣裳啊!”
赵子良听了,起身行礼道:“微臣拿的是朝廷的俸禄,自然是朝廷和陛下需要末将在哪儿任职,微臣就应该在哪儿任职,哪能有什么怨言?职位调动是朝廷和陛下的需要,再说为了防止某些人专权,一个人不能在同一个职位上做得太久,微臣以为,朝廷应该为此专门制定一些规矩,某个职位过个三年五载就应该自动换人,以此形成常例,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因某些人长期待在同一个位置上培养自己的亲信而造成尾大不掉之势,特别是地方藩镇,手握军政大权,最容易滋生他们的骄横之心,让他们有机会拥兵自重!”
赵子良这番话在李隆基听来,简直是掏心窝子的话,一般将领谁
敢这么说?这些话几乎是把所有地方藩镇和朝中手握重权的大臣都给得罪了,在他看来,赵子良这是完全为了他这个皇帝和朝廷着想,这样的人是忠臣啊,大大的忠臣,如今的朝中大臣们和边帅们,谁不希望手里多抓点权?有哪个愿意自动放弃手里的权利?没有,一个都没有,那些人为了那么一点权利斗得死去活来!
李隆基这次对赵子良完全摒弃了戒心,对他就像是对心腹一般,又问道:“可如果按照子良说的这么做的话,是不是显得朕很不信任臣子们了吗?会不会打击臣子们的忠诚度?”
赵子良解释道:“陛下,这么做并非只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防范于未然,人心隔肚皮,谁又真正知道谁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当然这个动议不能由陛下先提出来,应该由臣子们自己提出来,陛下可以找几个信得过的臣子,先在朝堂上提出此事让大臣们商讨,看看众臣们的反应,然后再视情况而定,如果陛下信得过微臣,此事可由微臣在朝堂上提出来!”
李隆基想了想,说道:“如此倒是可行,只不过不能由你提出来,你的官职品级太低,一旦有人要针对你,你会招架不住,此事容朕再思虑思虑!今日朕叫你来,是想把你调到左金吾卫,算是平调,官职没有升迁,品级也没有升,不过你的功劳,朕会记下,这次你主要负责长安六街巡查、警事,皇城和宫内由另一名将军贺继光负责,另外你们的上头还有大将军马振远,左金吾卫大将军可不是左监门卫大将军,马将军是有实权的大将军,你到任之后要与他和贺继光处理好同僚之间的关系!”
“诺!”
左右金吾卫,在汉朝就有这两个建制,后来隋朝时被称为左右候卫,唐朝时恢复了汉代的旧称,主要负责宫禁、皇城和长安六街的巡察和警事,说简单一点就管长安城内一切治安巡逻,宵禁制度的直接执行者――左右街使,就是左右金吾卫的下属官员。
左右金吾卫也是有油水可以捞的衙门,因为它管着治安工作,只要有油水,里面就容易滋生蝇虫,这是必然的,赵子良很清楚皇帝把他派到左金吾卫的目的是什么,负责六街铺的巡察和警事,这一块肯定存在着很多猫腻,而另一位将军贺继光负责的是宫禁和皇城的巡察和警事,那里面要干净得多,基本上没什么事,军纪和规矩也要严厉得多。
看来又要做得罪人的事情了,赵子良忍不住叹息一声。
果然没过几天,赵子良就接到了调任左金吾卫的圣旨,他手下的将校们听说了此消息,都舍不得他走。
被他提拔起来的陈青和龚仁很快来一起来见他,“将军,听闻你调任左金吾卫了,吾等此前一直郁郁不得志,如果不是将军提携,我等还不知道窝在那个臭水沟里,如今将军要走,我等只怕会遭到同僚们的排挤而做不下去,还请将军带我等一起走,就算跟着将军身边做一个马前卒,我等也是愿意的!”
赵子良闻言笑道:“让你们做马前卒,岂不是浪费了你们的才能?”
两人却是苦苦哀求,赵子良无奈,想了想说道:“好吧,既然你们愿意跟着本将军,本将军也不能让你们失望,你们先暂时留下,待本将军去左金吾卫上任之后再想办法把你们调过去!”
“多谢将军,属下等一切以将军马首是瞻!”
赵子良离开之后,他在左监门卫的职务将由陈玄礼接替,而陈玄礼之前负责的那一块将由另外调来一名将军接手。
这一日,赵子良与陈玄礼办好了交接手续,左监门卫下属的很多将校和官吏们都来给赵子良送行,尽管他上任的时间不长,但给左监门卫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家都喜欢在他手下做事,不需要上供孝敬,不需要献媚讨好,不需要逢迎拍马,只要把自己负责的公务做完做好、不违规违纪,就没有人找麻烦,跟着这样的上司心里都踏实。
赵子良拉着陈玄礼走到一边,“陈将军,陈青和龚仁硬是要跟着某一起走,下属有这样的心意,某也不好拒绝,过几日待某在左金吾卫上任之后会想办法把他们调过去,还请陈将军通融一二”。
陈青和龚仁是赵子良一手提拔起来的,可谓是铁杆嫡系,陈玄礼倒是巴不得他们跟着赵子良一起走,他们留下的空缺正好可以让他安排自己人,他当即答应:“这个没问题,暂时让他们在这儿呆着,等赵将军派人送来调任文书,某再给他们办理调任事宜”。
“那就多谢了!”赵子良点了点头,又道:“陈将军,陛下让某来左监门卫的目的想必你也知道了,如今左监门卫通过整肃,战力和军纪都有很大的提高,只要坚持下去就不会出问题,可如果我人一走就恢复如初,那么陛下派某的初衷就算是白费了・・・・・・”
陈玄礼当即道:“赵将军的意思,陈某明白,某受陛下信任得以接替赵将军,必然不会辜负陛下一片期望”。
“这就好!”
………………………………
第248章 说服
左金吾卫衙门在皇城的西面,毕竟是主管京城长安两县和皇宫内外的治安巡逻事宜之一的衙门,占地面积不小,在左金吾卫衙门周围坐落着很多朝廷部门。
这日赵子良带着白孝德等一些扈从来到左金吾卫衙门上任,衙门内早就得到赵子良要在今天前来上任,因此派了人在门口等待,原来的将军岩石是一员老将,他今年六十有五,皇帝见他年纪大了,就让他解甲归田、回家养老,还赐下良田千亩、钱数万贯。此时,岩石正在等待与即将上任的赵子良进行交割。
赵子良看见一员老将带着不少人在门口等着,就知道这员老将只怕就是岩石,连忙拱手:“劳烦岩老将军在此久侯,恕罪恕罪!”
岩石白发白须,身形有些瘦弱,但骨架很大,可以想象他年轻的时候也应该是一员身大力不亏的猛将。
“哈哈哈,无妨无妨,赵将军年轻有为,前程无量,乃是日后朝廷的栋梁,老夫在此等候也是应当!来,老夫给赵将军介绍一下右卫辖下的将校和官吏们,这位是・・・・・・”。
被岩石介绍到的将校和官吏们一一上前抱拳向赵子良行礼,赵子良也一一拱手还礼。
左金吾卫和左监门卫辖下的编制基本相同,大将军之下分别有左卫将军和右卫将军,左卫将军一般负责宫城和皇城的西侧,而右卫将军则负责长安县,赵子良就是左金吾卫右卫将军,刚才岩石介绍的这些将校和官吏都将是他的下属。同样,右金吾卫也基本相同,只不过管辖的区域不同,右金吾卫的左卫将军管着宫城和皇城的东侧,而右卫将军管着万年县。
赵子良调任左金吾卫右卫将军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特别是长安县的百姓们对此奔走相告,百姓们对赵子良又很高的期待,希望他就任左金吾卫右卫将军之后,能够对那些勋贵、纨绔、二世祖们进行惩戒,让百姓们过一段时间的安稳日子。
长安县是长安城内人口最密集、商业最繁华之地,举世闻名的长安西市就在长安县内,西市之内有着大量的异域他乡之民来此做生意,负责长安县大街小巷的治安的左金吾卫左卫将军的赵子良不仅责任重大,而且权柄很大。
赵子良在岩石的带领下先去拜会了左金吾卫大将军马振远,马振远年近六十岁,二十岁就子承父业在左金吾卫当校尉,熬了近四十年才熬到大将军的位置上,他这还是运气好的,有一次皇帝狩猎时发现他射术精湛,百步穿杨,对他很是欣赏,他才进入皇帝的视线,从此官运亨通。
“子良拜见大将军!”
见到威震西域,又以苛严而闻名长安城的赵子良拜倒在自己面前,马振远很是高兴,哈哈大笑:“哈哈,赵将军来了,免礼免礼!来,咱们坐下说!”
马振远也是老长安人了,人脉广、消息灵通,对赵子良此人早有耳闻,好几次在朝堂上也看见过他,知道他被皇帝看中,因此也没怎么摆架子。
“多谢大将军!”赵子良在一个兵士搬来木墩后坐了下来。
马振远开始跟赵子良拉家常,询问赵子良在西域的所见所闻,和跟突骑施人作战的过程和细节,一番交流下来,马振远很是感慨,对赵子良说道:“子良啊,老夫很羡慕你啊!”
赵子良诧异道:“大将军此话怎么怎么讲?”
马振远跟赵子良掰着指头算道:“你看你年纪轻轻就在跑遍了安西各地,又出使过昭武九姓诸国,见多识广。不仅如此,你还与西域蛮族交战数次,杀敌无数,大胜而归!你再看看老夫,老夫一生都窝在这长安城内,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关中,作为一个军人、一个将军,竟然没有斩杀过一个敌人,也没有指挥军队打过一次仗,这是悲哀啊,老夫就像一个十足的可怜虫,这是老夫一生之中最大的遗憾啊!”
赵子良笑道:“大将军不必介怀,如果大将军真的想弥补这个遗憾,有的是办法,大将军可以向陛下请求,让您前往边关赴任,如果您就有机会一展雄风了!”
马振远无不遗憾的摇头笑道:“老喽老喽,就想打也打不动了,哪能像你们年轻人一样?老夫也只是感慨一番罢了。你是打过大仗、杀敌无数的将军,人又年轻,而老夫则一辈子我在这长安城内
,窝在这里胆子也小了,你年纪轻,闯劲十足,你不怕得罪权贵,老夫却怕得要死,老夫家中还有数十口靠着老夫这点微薄的俸禄过活啊,还请赵将军上任之后行事有着点儿,多替老夫和下属同僚们考虑考虑,老夫身后没靠山,得罪不起那些权贵们呀!”
直到此时,赵子良才终于明白马振远跟他说这番话的目的,意思就是叫他消停点,别给他惹麻烦,京城内到处都是达官显贵,人人都有深厚的背景,如果赵子良惹了事情,他这个左金吾卫大将军就得承担责任,就得替他擦屁股,如果他只是一个虚职大将军也就罢了,偏偏他是有实权的大将军,如果赵子良惹了事情,别人不会找赵子良,只会把怒火发泄在他这个大将军的头上。
赵子良心里叹了一口气,还没有开始正式上任,顶头上司就给他敲起了警钟,让他上任之后消停点,别惹麻烦,真是够窝心的了。
赵子良沉吟片刻拱手道:“大将军,并非是赵某不识趣,并非赵某要故意给大将军惹麻烦,陛下任命在下为左金吾卫右卫将军时说了一番话,陛下虽然没有明说,但要表达的意思很清楚,让某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好好整顿左金吾卫,如果赵某在这左金吾卫前怕财狼后怕虎,那么陛下让赵某前来任职又有何意义呢?大将军也许是真的在这长安城内窝得太久了,怕得罪权贵,而您认为他们背后都有大靠山,而您没有,你怕斗不过他们,对吧?实际上大将军大可不必担心,他们有靠山,而您也是有靠山的,我们左金吾卫是皇帝的禁卫亲兵,我们的靠山就是皇帝,只要吾等忠诚于皇帝,何惧其他人的靠山?这大唐天下有谁的靠山大得过陛下呢?
很多臣子口口声声说忠于皇帝、忠于大唐,但实际上忠诚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要时刻放在心里,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怎么证明?皇帝是大唐的主宰,皇帝言出法随,我们维护大唐的朝纲法纪就是维护皇帝的权威,无论是谁,只要破坏了朝纲法纪就是破坏和打击皇帝的权威,我们左金吾卫要坚决予以惩戒,保障皇帝的权利和利益,这才是忠诚!陛下英明神武,不会不明白我等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谁,皇帝治国需要很多臣子,需要忠臣、需要能臣、需要酷吏、甚至需要奸臣,唯独不需要庸臣,尽管庸臣是最多的,但是在皇帝的眼里,庸臣是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而以上诸人则是皇帝不可或缺的治国之臣!
大将军啊,一个人不怕被人利用,别人能够利用我们,说明我们还有点价值,如果我们不被人利用了,那说明我们已经没有丝毫价值了,这样的人对于某些人来说,留着还有什么用处呢?就像一块破抹布一样随时可以丢弃!”
马振远听了赵子良说的这番话,久久说不出话来。良久,他才叹了一口气说道:“枉老夫活了六十有五,竟然还不如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看得开、看得远,惭愧,惭愧啊!这左金吾卫也是应该好好整肃一番了,也罢,明日老夫就把家眷送到神都洛阳祖宅,赵将军上任之后如果想做何事,只需派人与老夫知会一声就行了,如果需要经费,找长史郭大人,如果有人找麻烦,一律由老夫挡着,你尽管甩开膀子大干一场,除非皇帝陛下撤了老夫这个大将军的官职”。
“大将军英明,多谢大将军鼎力支持!”赵子良起身深深行了一礼,又道:“有什么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