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将军烈内-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子良进驻了城主府,屁股还没有坐热,刘单就来报告:“大王,曼苏尔要见您!”

    赵子良想了想,说道:“曼苏尔只怕是在这里呆腻了,想回家了。也罢,你带他来吧!”

    “是!”

    这段时间赵子良几乎每天都要与曼苏尔进行一次交谈,谈论的话题涉及很广泛,曼苏尔给赵子良的感受是此人知识渊博、工于心计、有极为敏锐的政治敏感性,但此人毕竟老了,精力不济、行事也颇多顾忌。

    不久,刘单带着曼苏尔走进来,赵子良起身请他就座,笑着问道:“本王听刘大人说阁下想要见我,不知有何事?”

    曼苏尔直言道:“阁下曾答应过放我回去,不知这话算不算数?”

    果然如此,赵子良点头笑道:“当然!这段时间我与阁下相谈甚欢,我们彼此之间也了解得很深入了,如果阁下想要回去,明日我就可以安排!”

    曼苏尔心中一喜,说道:“那就谢谢了!”

    “不过,在阁下回去之前我认为有必要把现在大食国内的形势跟阁下介绍一下:自从您来了本王这里,大食国就开始混乱了,首先是您的儿子马赫迪王子逃到了贝赫达希尔城堡并取得了维齐尔哈立德和近卫军统领阿提斯等多数大臣和武将们的支持,他们拥戴马赫迪成为大食国新哈里发;接着,您其他几个王子在巴格达、埃及、叙利亚、耶路撒冷、麦加、毛里塔尼亚、的黎波里等地相继自称哈里发,而且开始召集招募军队互相征伐,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你的存在,如果你现在回去,你的处境只怕会很危险,首先您要经过马赫迪的统治区,他会不会对你不利,这恐怕只有有他自己知道。在这种局面下,如果您依然坚持要回去,那我只能祝你一路平安!”

    曼苏尔整个人都呆住了,他没想到自己才被掳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大食国内就发生了惊天之变,那些儿子们无视他这个父亲及哈里发还活着的事实,竟然一个个擅自自封哈里发,不可饶恕,绝对不可饶恕!但??????现在大食国的大权已经被那些王子们刮分了,马赫迪还说服了哈立德和阿提斯等人,这怎么可能?那个废物有这么大的本事?

    曼苏尔反应过来后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赵子良,“阁下,如果你想强行把我留下来,完全用不着编造这种荒唐的借口!”

    赵子良叹道:“本王就知道你可能不会相信我说的这些,但本王刚才说了,如果你想走,没人会阻拦,本王会亲自送你到双方交战线上,把你移交给大食国的守军!”

    曼苏尔皱眉道:“看来你没有骗我,但是事情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我很清楚我那些儿子们,他们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啊!”

    “阁下可能不太了解你那些儿子们!他们平时的表现与在你面前的表现绝对不会相同。现在你失去了权利,你的儿子们可能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对你敬畏了!我看你一时半会也无法决定是暂时留下来还是回去,你还是先想想清楚,如果你要走,就让门外太监找刘单,刘单会向本王报告的,到时候本王送你走!”

    曼苏尔确实有些无法决定,他对马赫迪还是很了解的,这个儿子从小就不怎么听话,性格乖张狠戾,手段残忍。马赫迪是他与一个希腊女奴所生,因为母亲卑微的身份,马赫迪从小就受到其他兄弟们的欺负,生存的环境造就了马赫迪乖张、狠戾、残忍的性格,如果他进入马赫迪的地盘,难保这个儿子不会对他下毒手。

    一时间,曼苏尔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

第1188章 失策

    斯帕罕城(即伊斯法罕),位于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山的谷地中,扎因代河畔。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镇,是东西南北商贸往来的必经之路,在公元前4、5世纪的阿黑门尼德王朝时期就有人在这里建立城镇。

    城主府。

    马赫迪头戴王冠端坐在主位上,面容严肃的看着大臣们和武将们说道:“西秦军的进攻太猛烈了,波斯地区多处遭到他们的攻击,丧失领土几乎超过了一半,再这样下去我们会丧失波斯,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西秦人继续进攻!哈立德大人,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在曼苏尔被西秦俘虏、马赫迪被大臣们和武将们拥立为哈里发之后,波斯各地都很快相继表示臣服于马赫迪的统治、承认他的哈里发地位;阿拉伯半岛各地的部族酋长也表示尊马赫迪为哈里发,除了巴格达周边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他地区都奉马赫迪为主,由此可见拥立马赫迪的这帮大臣们和大将们还是很有势力的。

    哈立德听见马赫迪叫他,他想了想站出来对马赫迪和其他大臣武将们说道:“信士的长官,我原本的想法是劝说您联合您其他的兄弟暂时放弃成见,大家一起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西秦军的进攻,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可能行不通了,我们的地盘直接面对西秦军的威胁,而您其他的兄弟的地盘根本就没有这种危险,他们要与您争夺哈里发的合法性和统治地位,他们巴不得您被西秦人击败,现在我们只剩下唯一的办法了!”

    曼苏尔还没有死,而且之前也没有指定储君,就算指定了储君,有实力的王子依然可以跟储君争夺哈里发之位,因为先知在临死之前并没有在关于哈里发的继承权一事上做出明确的交代,古兰经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过他生前还是比较倾向于民主推举制度的,所以在他死后的前四任哈里发都是由各部族酋长和教派长老们共同推举出来的,但是到了第四任哈里发阿里在位期间,阿拉伯帝国的最高权力层出现了动荡。阿里是先知的女婿兼堂弟,当时的叙利亚总督兼北线方面军统帅穆阿维叶对阿里继承哈里发之位的合法性表示质疑,并以武力挑衅,双方爆发了数万人参与的血腥对抗,史称隋芬战争。结果,阿里在军事上取胜,但在政治上败北,大食教派内部首次出现政治大分裂。随后阿里在返回库法清真寺的途中遭到暗杀,穆阿维叶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顺理成章的登上了哈里发的宝座,他还宣布阿里的余党为非法,派兵大肆抓捕杀害。穆阿维叶在年老时期并没有打算在他死后的哈里发之位由众人共同推举,而是利用他的强权任命自己的儿子为储君并掌握大量军队和政务权利,在他临死之前对儿子叶齐德继任哈里发的提名,使得叶齐德很轻松的就继承了哈里发之位,阿拉伯的民主协商制度至此废除,转化为封建君主专制。种种这些都让此后历代大食国有实力的王子有借口和理由与储君争夺哈里发之位。

    马赫迪问道:“哈立德大人,你有什么办法就说了,现在不是客气谦虚的时候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再去讨论,西秦人不会给我们很多时间!”

    “是!”哈立德答应,当即说道:“现在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派人跟西秦人和谈,给西秦一些好处,让他们退兵,只要解决了外患,我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其他反叛者!”

    哈立德一句话不但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而且还把马赫迪的其他几个兄弟定性为反叛者,马赫迪听得心花怒放,这样既可以解决外患,又能够让他这个哈里发具有合法性,因为只有合法的哈里发才有资格跟外敌谈判。

    马赫迪大喜,当即拍板道:“好,哈立德大人的意见很好,就照此办理,立即派人去跟西秦人和谈,给他们一些好处,让他们退兵!”

    “是!”

    ??????

    瓦尔查关隘。

    这里距离斯帕罕城已经是近在咫尺,楚歌率领西秦先锋军一万五千人在这里遭到了大食军的疯狂阻击,为了保卫斯帕罕城,马赫迪出动了近卫军中最精锐的重甲骑兵五千人马、轻骑兵两万和两万步兵,而楚歌手里只有轻骑和步兵,就算是陌刀队也只有一千人。

    大食军占据有利地形,楚歌率军抵达之后,双方随即摆开阵势,刚开始大食军左右两翼出动了轻骑兵两万人,楚歌以轻骑应对,交战开始不久,大食军左右两翼一度被战力剽悍的西秦轻骑击败,但他们很快在中军出动两千轻骑以迷惑楚歌,楚歌以三千轻骑迎战,中军的两千大食轻骑兵被击溃,向两翼撤退,这下大食军藏在中军之后的五千重甲铁骑出现了,他们以无与伦比的声势和不可阻挡的冲击力杀向西秦军的中军,当头的三千西秦轻骑瞬间被冲散,损失惨重,残余部分不得不向两翼撤退,大食军重甲骑兵势如破竹冲向楚歌所在的帅旗大纛所在的位置,西秦将领们这下有些慌神了,好在楚歌还算镇定,关键时刻让一千陌刀队排着整齐的阵型挡住了大食军重甲骑兵的冲击,楚歌趁此机会将帅旗向后移动,帅旗大纛向后撤退很快被左右两翼的西秦军将士们发现,士气开始下降,两翼原先取得的优势荡然无存。

    不过大纛只是后撤,并未倒下,西秦军将士们的士气并未完全丧失,还有一战之力,但此时西秦军已经失去了先机,此时再战也讨不了好处,楚歌只能下令全军缓慢撤退,大食军五千重甲铁骑在冲散一千西秦陌刀队之后也失去了速度,再也没有冲杀之力,双方随即各自收兵,等待来日再战。

    西秦先锋军大营。

    “失策了,大食人把五千重甲铁骑藏在中军轻骑之后,本将军竟然没有发现!”楚歌脸色沉寂如潭水,古井无波。

    他看向书记官问道:“这次咱们损失多少?”

    书记官弯着腰、低着头,拱手道:“陌刀队损失了八百多人,剩下一百多人全部负伤。中军最前面的三千骑兵损失了一千二百多人、受伤五百余人,失踪三百多,剩下近一千人安全撤回”。

    失踪的三百多人只怕已经被大食军俘虏了,这一点楚歌和其他将军心里都清楚。

    这么大的损失还是西秦军第一次,就算楚歌表面上装得再镇定,他也感觉到丢人,西秦军征战四方以来还从来没有承受过如此大的损失,这在其他人看来岂不是他楚歌无能?

    他心里窝着一团巨大的怒火,他强行压抑着怒火对众将和随军官员说道:“此战之过在我,与其他人无关,罪责由我楚某人一人承担,是本将临阵应变不足、指挥不力,稍后本将会亲自手书一封向大王请罪,但这一战本将军败得不服,本将决意重整旗鼓,再与大食军一决胜负,诸位将军可愿助我?”

    众将互相看了看,抱拳齐声道:“坚决服从将军号令!”

    帐中将军们对于这一仗打得也感觉实在憋屈,就因为大食军有五千重甲铁骑突然从溃军后面杀出来,杀了西秦军一个措手不及,其实以西秦军的战斗素养,这种来不及应对的想象应该不存在,阻碍楚歌及时应变的因素是步兵,步兵行动缓慢,除了陌刀军之外其他步兵根本无法抵挡重甲铁骑的冲阵,好在楚歌及时下令让陌刀军快速穿过前面的步兵挡在前面,让步兵后撤了,如果没有步兵拖后腿,西秦军在全部都是轻骑兵的情况下根本不惧大食军的重骑兵,打不过可以及时调头撤退,而且说不定还能打一个漂亮的反击战。

    楚歌对于众将的表态点了点头,说道:“接下来这一仗咱们要吸取教训,我们的步兵不多,在这种地形中作战起到的作用不大,这次就是因为步兵拖了后腿,接下来让步兵固守营地,本将率骑兵出战,各位将军回去做准备!”

    “是,将军!”

    休息了一天之后,楚歌率留下四千步兵固守营地,率骑兵七千余人出战,并派人在瓦尔查关隘下叫阵。

    瓦尔查关隘守将穆桑纳乃是名将之后,其先祖哈里斯曾经跟随真主之剑哈立德作战,当任其副将。穆桑纳自恃武勇,认为西秦将军也不过如此,既然能击败楚歌一次,那就能击败楚歌第二次,因此再次率军出关迎战。

    瓦尔查关隘所处的地势颇高,先前穆桑纳率军列阵关隘之下占据有利地形,西秦军的进攻颇为受阻,又被大食军的铁骑兵一冲,因此落败。

    这一次,楚歌只带了骑兵,而且吸取了教训,主动出兵挑衅,已经列阵完毕的穆桑纳当即出兵迎战,双方派出的数支小股骑兵进行交战试探,西秦军骑兵骑术、战技精湛,大食军吃了大亏,穆桑纳一看形势不利,立即添加兵力,楚歌并不惧怕,同样增加兵力,最后打出真火,双方全线压上展开决战。


………………………………

第1189章 无罪

    决战开始之后,西秦军先是一连射了五轮箭矢,在双方快要接触交战之际,楚歌突然下令全军撤退,一边撤退一边放箭,对在身后追击的大食军进行弓箭打击。

    大食军早已经领教过西秦军这种战法,因此追了一段距离之后立即停止追击准备撤回去,但这仗已经打成这样,岂能说撤就撤?楚歌当即又率军杀回来反扑,大食军兵士们心神慌乱,先是被几轮箭矢射得伤亡惨重,紧接着被西秦军骑兵一冲,当场被冲得崩溃,西秦军一路追杀到瓦尔查关隘城下才撤兵返回,此战斩杀敌军四千余人,俘虏一千余人,斩杀的四千人当中还包括两千重甲骑兵,可谓是大获全胜,总算洗刷了上一次败北的耻辱。

    楚歌在大帐内听了书记官战果报告之后,心中大悦,大笑道:“哈哈哈??????大食军的重甲铁骑也不过如此,面对咱们西秦轻骑,它们同样得跪!”

    众将一起大笑:“哈哈哈??????”

    这时一个校尉走进来抱拳禀报:“启禀将军,大食瓦尔查关隘派来使者,说是奉哈里发之命前来与我军和谈的!”

    “和谈?”楚歌一愣,看了看众将,问那校尉:“你说大食人要和谈?”

    校尉低头道:“是的!”

    “哼!他们说和谈就和谈?那也看我们答应不答应!不见,你去告诉大食人的使者,就说咱们不和谈,要么他们主动投降,要么被咱们打得投降!”楚歌显然还在因为前几天吃了败仗而恼怒。

    旁边的监军刘广生出声道:“楚将军,这么做只怕不妥吧?似乎有越权之嫌啊!我们不知道大王的想法和朝廷的打算,如果擅自赶走大食人的使者,到时候万一朝廷追究下来,谁来承担罪责?”

    楚歌看向刘广生有些恼怒,这家伙真是讨人嫌,处处掣肘,让他无法充分施展,实际上刘广生的品级与他相差十万八千里,可这家伙偏偏是他的监军,他还不能拿这家伙怎么样。

    行,老子忍了,不要让老子抓住把柄,否则老子一定整死你这讨人嫌的家伙,楚歌心里恶狠狠的想着,对校尉挥手道:“去把大食人的使者带进来!”

    “是,将军!”

    楚歌看向刘广生:“刘大人,招待大食使者的事情本将军做不来,这也不是本将军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情,我看此事还是由你来办吧,办得漂亮一点,免得让人家大食人说咱们不懂礼数!”

    刘广生也不推脱,起身拱手道:“下官遵命!”

    两国虽然在打仗,双方军队杀得你死我活,但在对待使节的态度上,西秦方面还是表现出了大国风范。按照这个时期的外交惯例,一旦两国开战就基本上不会再有外交外来,直到有一方完全战败为止,以此时的文明程度,谁也无法保证在交战期间出使过程中不会被对方砍掉脑袋,毕竟这种事情可是经常发生的,谁也不愿意接这种苦差事,谁不怕死谁去。

    赵子良在亚兹德先是接到了楚歌写来的请罪书,一起被送来的还有战败的战报,他毕竟掌权多年、征战沙场的时间长久,也不会以一次战事不利就追究领军大将的责任,这是一个上位者所必须具备的胸怀,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更何况是打仗呢?按照楚歌在战报上的详细描述,当时在那种情况下即便是他赵子良亲自统兵也不见得讨得了好,因此他没有第一时间对这次战事不利进行表态。

    战报在文官武将们的手里传了一遍之后,当即就有人站出来进言要追究楚歌战败之事,要求对楚歌进行严惩,理由很充分,这次战事的损失是西秦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伤亡人数达到四千人,其中还有数百人被大食军俘虏。

    要求追究楚歌战败罪责的不止一个人,楚歌作为军方排的上号的大将之一,军权之重没有几个能比得上他,这遭到了不少人的嫉妒,再加上他性格上刚直,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有人巴不得他倒霉,现在机会来了,这些人哪能不落井下石?

    已经是接到战败战报的第三天了,接下来一份捷报也在第二天傍晚送过来,赵子良这次召集文武大臣们前来议事的主题并非是要对战败之事做出个一个决定,但在会议的最后,又有人站出来进言要求严惩楚歌,而且接二连三有人出来附和,不但有文官,还有好几个武将。不过,也有不少人站出来说楚歌一败一胜,可以功过相抵,不必再进行追究,也不必对其进行封赏,但这个说法很快遭到了要求严惩的那帮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功过不能相抵。

    赵子良看着这些跟着文官们一起站出来要求严惩楚歌的武将们,知道楚歌只怕不但在文官集团得罪了不少人,在军方内部也得罪了一批人,否则这些武将不会站出来蹚浑水。

    “大王,今日必须要对此事有做个决定,武将战败若是可以不受到惩罚,那岂不是在变相的鼓励武将们消极怠战、岂不是在变相的鼓励武将们不必在乎胜败?”

    “就是!对战败之将,必须要进行惩处,让所有将军都明白打仗时要想尽一切办法取得胜利!”

    “臣附议,武将们平时享受着远超平常官员的尊崇地位,他们的吃穿用度和荣华富贵都是大王和朝廷所赐,理所当然要为大王和朝廷效死!既然打了胜仗可以升官发财,那么他们打了败仗为何就可以不接受惩罚?这世上哪有这种道理?”

    赵子良冷眼看着文臣武将们吵成一团,时间长了他也受不了,被吵得头昏眼花,心烦气躁,当即猛的一拍案桌,冷声道:“够了!”

    众臣和大将们都吓了一跳,看见赵子良脸色难看,心知他动了真火,顿时一个个如被雨水淋湿的鹌鹑一样,缩着脖子低着脑袋再也不言语。

    赵子良指着赵虎赵雷两兄弟问道:“赵虎、赵雷,你们愿意吃败仗吗?”

    赵虎赵雷双双站出来回答道:“回大王(父王),吃败仗是耻辱,我等岂会愿意吃败仗?”

    赵子良指着努尔、张贲、尔朱献忠等人问道:“你们几个呢?愿意吃败仗吗?”

    努尔等人连忙道:“不愿,臣等又不傻!”

    赵子良指着陈青问道:“陈青,你说,你愿意吃败仗吗?”

    陈青老实回答道:“微臣当然不愿意吃败仗,这不仅是个人的耻辱,更是全军的耻辱,吃败战的后果不但让自己蒙羞、还会让全军承受巨大的损失,必然会有很多将士死去!一场败仗可能让整个战略都发生扭转和改变,有可能对整个王国产生不利的影响,后果是严重的,除非是脑子不正常的人,否则没有人愿意想要吃败仗!”

    “那么你们认为楚歌是脑子不正常的人吗?”

    众臣和大将们互相了看了看,都摇了摇头。开玩笑,如果楚歌是脑子不正常的人,那么岂不是说任用他为大将的大王岂不是也是脑子不正常?

    赵子良看着众臣和大将们说道:“你们也都知道只要是一个将军,换做是任何人都不愿意吃败仗,楚歌就愿意吃败仗吗?战败你们都看了,对当时的情况也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文官们不懂军事,难道你们也不懂?你们扪心自问,在那种情况下换做你们是否能够做得比楚歌更好?”

    武将们都低下脑袋,显然是默认了在那种情况他们不会比楚歌做得更好。

    赵子良又道:“当然了,战报是楚歌写的,本王不会听信楚歌一面之词,所以派人对此事进行了详查,经过调查之后对比,楚歌所写战报基本属实。楚歌的战败,在指挥上没有重大失误,而是兵种上的克制!我们都知道重甲铁骑的冲阵威力,轻骑兵和一般步兵哪能扛得住重甲铁骑的冲击?楚歌本来可以让轻骑兵后撤,利用轻骑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与大食军的重甲骑兵进行周旋,但后方的步兵方阵占据了轻骑兵的迂回空间,让他无法发挥轻骑兵的相关战术,在关键时刻他想到了一千陌刀军并且及时下令调动陌刀军挡住了敌军重甲骑兵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他及时后撤了帅旗大纛,保住了大军的士气,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尽其所能了,就算是本王在现场也不一定能做得更好!事实证明,就在昨天的战斗中楚歌吸取了战败了教训,并一举大获全胜!”

    “本王早就说过,朝廷培养一个将军不容易,培养一个名将更不容易,朝廷耗费了无数资源、牺牲了许多勇士才成就一个作战经验丰富的将军,岂能因为他一时的战事失利就追究其责任?你们有时间去读一读罗马帝国的史书,罗马帝国从来不追究战败将军的罪责,他们的国祚已经延续一千多年了,至今还存在!肩负责任却惨遭失败的人,内心会因为羞愧而备受煎熬,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