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将军烈内-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子良自己当然知道自己是没有资格进帐议事的,因此也没有想过要进中军大帐,跑到夫蒙灵察面前吃惊道:“将军,您说盖大人要见末将?末将只是一个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啊!”
夫蒙灵察笑道:“你小子几日内连下五城,杀得突骑施人威风丧胆,声名早就传开了,本将军也把这件事情向盖大人进行了报告,盖大人知道你也很正常,等打完这一仗,说不定你小子就名满天下,连朝廷的大佬们都知道了你,行了,别想了,盖大人要见你是好事,跟我走!”
“诺!”赵子良答应,两人很快回到中军大帐。
大帐门帘撩起,赵子良和夫蒙灵察走了进来,赵子良立即感觉到数十道各种不同情绪的的目光向自己的看过来。
盖嘉运一看夫蒙灵察身后跟着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相貌端正、气质坚毅、眼神凌厉的年轻将领,他眼睛一亮,心下喜爱,不等夫蒙灵察和赵子良下拜就抬手指着赵子良问道:“你就是赵子良?”
盖嘉运在安西和北庭多年,战功赫赫,因此难免有些骄纵,不过他却是爱才、善于用人之人,但凡凭借自身努力爬到高位之人很少有妒贤嫉能的,因为他们都知道只有手下有人才,自己才会爬得更高,盖嘉运就是这种人。
夫蒙灵察闪到一边,赵子良上前下拜:“末将赵子良拜见都护大人!”
盖嘉运打量着赵子良,连连点头,笑呵呵抬头:“好好好,果然是一员猛将,起来起来!”
“多谢大人!”
盖嘉运也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手下大将们齐聚一堂,很是高兴,总是一副笑脸,等赵子良站在左侧最好靠近门口的位置,他继续道:“人都到齐了,那诸位就互相认识一下,这位是月弓部的莫贺啜!”
莫贺以前是达干,反对吐火仙之后,达干的官职肯定是没有了,而他本身又是一族酋长,所以自任为啜。
莫贺是一个五十余岁的老家伙,不过这家伙一点也不显得老态,身体壮实得像一头牛,一双铜铃大的眼睛不是放射出精光,赵子良一看这家伙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主儿。
众将纷纷向莫贺打招呼,莫贺也是笑呵呵连忙向众将行礼,互报了姓名,算是互相认识了。
众人互相认识完毕,盖嘉运就道:“好了,现在就开始说一说这一仗该怎么打?”
北路军主将、龟兹军使莫荣廷站出来抱拳道:“大人,各位将军,末将以为,现在碎叶城内的吐火仙部已经被我军团团包围,我军在野战上虽然不怕吐火仙,但是攻城乃是我军强项,而且突骑施人也不善于攻城和守城,‘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乃是兵家取胜之道,末将提议,立即
命石、史从新城启程抵达碎叶城西城门下,命拔汗那军抵达碎叶城南门下,夫蒙将军的南路军抵达碎叶城东城门下,而我北路军和莫贺啜的兵马渡过碎叶水抵达北城门下,四面同时展开攻城,以突骑施人拙劣的守城技巧定然无法顶住我军的攻城,破城指日可待!”
盖嘉运听了之后,看向其他将领,问道:“诸位对莫将军的提议是何看法?还有人有其他的不同意见吗?”
大帐中又不少人都对莫荣廷的提议表示赞同,还有一部分在思索,既不表示赞同,又不表示不赞同。
这时夫蒙灵察站出来行礼道:“大人,末将以为,如果能不攻城,最好不要攻城。大人和诸位将军都熟读兵书,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只有在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才能攻城,而现在我军兵力相比吐火仙的兵力而言并不占优势,一般而言,如果双方兵士战力相同,攻城方的战斗损失是守城方的三倍以上,所以兵法才说要五倍才能攻城。就算突骑施人不善于守城,就算在攻城之时,敌我双方兵力损失比例相同,我军也是消耗不起的,我军是来打胜仗的,不是来与吐火仙拼消耗的,所以末将以为应当集中兵力在碎叶城东与吐火仙进行决战,一战而定胜负!”
莫荣廷见夫蒙灵察反对他的提议,又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很是不服气,说道:“夫蒙将军,我认为你这是一厢情愿,吐火仙会放着城内不防守而跑出来跟你在野外决战?你当他是傻子吗?再说了,就算他出城跟你在野外决战,你又凭什么保证可以稳操胜券?”
夫蒙灵察胸有成竹道:“第一,城内吐火仙的兵力并不比我们少,他不会怕与我们在野外决战;第二,碎叶城被围,城内数万大军加上数万普通大众,每天的吃喝需要多少粮食、肉类和饮水?碎叶城并不大,这么多人被困在里面,吐火仙撑不了其几天就会断粮断水!第三,坚守一座城池的希望是什么?是得到援兵解围,如果没有任何援兵到来,坚守还有意义吗?现在是我国与突骑施之间的举国之战,我们截断了恒罗斯城尔微的来援之路,吐火仙还有什么援兵可以等来吗?就算吐火仙是傻子,他手下的大臣和将军也都是傻子吗?他现在唯一还有希望的就是率领全部军队出城与我军进行决战,只有打败我军,他才有活路!
至于你说的我军与吐火仙在野外决战的胜算,某认为吐火仙必败无疑,我军必胜!不算石国和史国的兵力,我军加上莫贺啜和拔汗那国的总兵力与吐火仙基本相同,在大势上,吐火仙并不被所有突骑施人拥戴,因此他是失道寡助的,他手下的大将和大臣并不一定忠心于他,很多突骑施人都愿意服从我大唐统治,因此他的军队战斗力要大打折扣,战力至少要失去三成,这是第一;第二,在兵种搭配上和弓箭犀利、射程上,我军占尽优势,可以使用的战术很多,而吐火仙麾下大部分是骑兵,只有少数装备简陋、战力低下的奴隶步兵,这不值一提,这就让他能够使用的战术少了很多;第三,大规模轻骑兵在战术执行上需要广阔的空间机动迂回,而碎叶城北边是碎叶水,南边是千泉山,东面多丘陵和山林,西边倒是大片草原,但我们可以不把决战地点选在西边,而把决战地点选择地势相对崎岖的碎叶城东面,限制他骑兵大军团作战的空间,如此一来,他的骑兵战斗力又大打折扣,至少要损失两成战力,在这些情形之下,难道他还能不败吗?”
盖嘉运听得大喜,连忙问道:“好,好啊,盖将军,你具体说一下!”
夫蒙灵察拱手道:“大人,其实这不是末将想出来的,而是赵子良想出来的,他脑子里定然有全盘谋划,就请他为大人和诸位将军解说吧!”
众将听了夫蒙灵察的话都无比惊诧,看向赵子良的眼光都不同了,如果是一个年轻而又勇猛的将军,他们都觉得还没什么,这年头年轻而又悍勇的将军不是没有,而且还不少,但是既年轻又勇猛,再加上足智多谋,这种人就是少之又少了,本朝立国一百多年也没有出几个。
盖嘉运对赵子良又高看了一眼,立即道:“赵子良,你说!”
“诺!”赵子良答应一声,出班拱手行礼后说道:“刚才夫蒙将军已经说了吐火仙不得不与我军在野外进行决战的理由,但是决战的地点选择在哪儿却不由他说了算,而是由我军说了算,因为主动权在我们,我们把决战地点选择在碎叶城东面,这里地势高低起伏不平,多山峦丘陵,限制了骑兵的发挥,再加上夫蒙将军说的其他条件,吐火仙必败无疑,那么我们要如何部署呢?”
………………………………
第158章 决战之部署(2)
“第一,北面是碎叶水,而现在河水暴涨,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回落了,所以如果吐火仙不做足够的准备是绝对不可能渡河的,我们只需要在碎叶水北岸不是两千人马防止他渡河就行了。
第二,命令石国和史国大军死守新城,既可以防止吐火仙西逃,又可以阻挡恒罗斯城的尔微可汗带兵来援!
第三,把我南北两路大军和拔汗那国全部兵力全部集中在碎叶城东面五里处等待吐火仙率军出城决战,至于具体如何派兵布阵就不是末将能说的了。
第四,如果吐火仙战败,我们还要防止他逃走,在碎叶城东南方向有一条通向南方的通道,那里叫贺逻岭,我军只要派一支人马守在那里,就算吐火仙见势不妙要逃走,我们也就可以截获他!
第五,攻下碎叶城、拿下吐火仙之后,我们一方面可以封锁消息,另一方面派一支奇兵火速绕过沿途的顿建城、阿史不来城、俱兰城、税建城,最后偷袭恒罗斯城,只要我军把消息封锁得够严密,在恒罗斯城的尔微可汗肯定不知道我军会派奇兵快速深入数百里偷袭他的恒罗斯城,成功的可能性会超过七成以上,只要偷袭恒罗斯城成功,我军就省去了沿途攻打各城镇的步骤,将士们会少很大的伤亡,在时间上也会少很多,军费开支也会大大减少,这就是末将想出来的全盘计划,还请大人定夺!”
赵子良说完之后就退到了一边,整个大帐内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过了数息,众将才开始议论起来。
这时盖嘉运一拍桌子,大喜道:“好好好,如此部署甚好,就按照赵子良所说。只是要派谁领兵突袭恒罗斯城呢?又派谁领兵驻防贺逻岭呢?”
站在右边的边令诚眼珠子一转,出班拱手道:“盖大人,咱家觉得吧,既然这个谋划是赵将军想出来的,他定然知道怎么打才有把握,不如就让他领兵偷袭恒罗斯城,而且赵将军曾经代表大人和夫蒙将军出使西域诸国,对西域的情况比较了解,由他领兵突袭恒罗斯城最好!”
盖嘉运看了一眼边令诚,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对边令诚这种代表皇帝监视边疆领兵大将的阉人很不喜欢,但他不便出言拒绝,又不便答应,否则会让部下认为他害怕阉人,担心部下看不起他,于是他扭头看向坐在旁边的副手――安西大都护府都知兵马使田仁琬,问道:“田大人,你认为呢?”
田仁琬是从地方上升上来的官吏,做过易州刺史,他在地方上任一方大员时施行德政,得到了底层百姓们的的拥戴,百姓们还专门为他树碑立传,后世都有“田仁琬德政碑”出土。
田仁琬可是一个人精,他如何不明白盖嘉运的意思,笑着说道:“边大人的提议也无不道理,前去偷袭恒罗斯的兵力不能太多,多了容易被发现行踪,太少又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卑职以为,五千骑兵最好。只是赵将军毕竟年轻了一些,以游击将军之职领兵五千,太过骇人,以卑职来看,不如由夫蒙将军领兵,让赵将军随行,而且赵将军本身就是夫蒙将军的部下,易于指挥调度和参赞军务!”
盖嘉运在心里不由向田仁琬竖起了大拇指,笑着点头道:“不错不错,边大人,你觉得呢?”
边令诚在心里狂骂田仁琬:“田仁琬你这个老狐狸,哪边都不得罪,真是好本事,哼!”
虽然心里骂着,脸上还得做出一副满意的表情,笑道:“田大人老谋深算,如此安排确实很稳妥,咱家佩服!”
盖嘉运见状,当即拍板:“好,既然如就这么办!那么谁愿意扼守贺逻岭呢?”
扼守贺逻岭的差事可谓是美差,如果再决战过后,吐火仙没有当场战死,肯定会逃往贺逻岭,那么扼守贺逻岭就等于是守株待兔了,既轻松又能够立大功的差事,哪个不想干?于是帐内大将们纷纷站出来请命。
“大人,末将愿意领兵三千扼守贺逻岭!”
“大人,末将只需要两千人马就可以让吐火仙插翅难逃!”
盖嘉运看见满帐篷的大将们都站出来请命,顿时有些头大,不知道该选谁好,不由皱起来眉头。
田仁琬看见后一笑,起身在盖嘉运耳边低声道:“大人如果觉得为难,不如让赵子良推荐一人,这个方略是他想出来的,他定然知道由谁扼守贺逻岭最合适!”
盖嘉运闻言眼睛一亮,对啊,这样既可以让自己免去为难,又能找到最合适的人选,于是点头,对赵子良道:“赵将军,这个方略是你想出来的,你认为谁最合适?”
赵子良一愣,迟
疑道:“大人,这・・・・・・末将只是一个游击将军,诸位将军都比末将的官衔高得多,您让末将说人选,只怕不好吧?”
盖嘉运摆手:“有什么不好的,本官让你说,你就说,谁如果有不同的想法,让他来找本官好了!”
赵子良不傻,怎么不知道盖嘉运是把麻烦推到了他身上,但是不说又不行,既然已经有了麻烦,那不如给自己人争取一点好处,让自己人获得好处总比让别人获得好处强得多,他突然想到了高仙芝,高仙芝这个人只是运气不怎么好,这人的军事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能帮他一把,日后也好互相照应一二,现在大家都在夫蒙灵察手下做事,属于同僚,尽管还不算很熟悉,但关系是建立起来的,有了举荐之恩,想必应该可以拉近与高仙芝的关系。而且以高仙芝的本事,应该不会让吐火仙逃走。
想到这里,赵子良拱手道:“既然如此,大人,末将举荐遍州城守捉使高仙芝将军率兵两千人扼守贺逻岭!”
高仙芝就是从安西大都护府派到疏勒镇的,盖嘉运怎么会不认识他?他也知道高仙芝的军事才华是不错,不过高仙芝有一个让他很不喜欢的毛病,那就是贪财,但凡有本事的人,多少都有一点毛病和缺点,高仙芝也不例外,他很爱财,也贪财,经常向当地的部落首领们索要贿金,因此当地不少部落首领都告状到盖嘉运这里,盖嘉运因此很不喜欢他。
皱了皱眉头后,盖嘉运还是同意了赵子良的举荐,当场任命高仙芝率兵两千扼守贺逻岭,防止吐火仙战败之后从贺逻岭逃走。同时给石国国王和史国国王下令,让他们死守新城,不准吐火仙向西逃窜,命令北路军、莫贺啜的月弓族军队、拔汗那国军队与南路大军在碎叶城东面五里处集结,摆开阵势与吐火仙进行决战。
从碎叶水北的大帐出来后,夫蒙灵察等人迅速渡河返回裴将军城召集将校们前往正堂商议军情。
人都到齐后,夫蒙灵察说道:“诸位,盖大人和大都护府的各位大人们已经有了部署,决定在碎叶城东面与吐火仙决战,高仙芝何在?”
高仙芝出列站在中间拱手道:“末将在!”
“刚才在盖大人的中军大帐进行军议之时,赵子良举荐,由你率两千兵马扼守贺逻岭,你可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如果吐火仙战败,必然要逃向贺逻岭,届时就看你是否能够擒获他了,如果擒获他,那就是大功一件!”
高仙芝闻言大为振奋,当即拱手高声道:“末将领命!”
接下来,夫蒙灵察又不断安排各种事务,又下令大军即刻启程前往碎叶城东面五里处与其他各国大军汇合。
从正堂出来后,高仙芝追上赵子良拱手道:“赵将军,某本是异族人,却没想到赵将军不以某卑贱,反而向盖大人举荐,这次如果能够立下大功,定然不会忘记今日之情!”
赵子良笑道:“高将军客气了,高句丽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现在高将军乃是我大唐子民,乃是我大唐的将军,我大唐有英明睿智的皇帝陛下,我大唐有海纳百川的、气吞万里的胸怀,凡是愿意加入我大唐怀抱的,都是我大唐子民,不分种族,一视同仁!将军既然有才,怎么能被埋没呢?即便某今日没有举荐将军,日后也会有其他伯乐发现将军之才,并加以重用的”。
高仙芝闻言颇为感慨道:“难怪大唐能够繁盛如斯、威震四方、声名远播万里之外,主要是因为有很多像赵将军这样的人啊,我高仙芝以身为大唐子民为荣!”
赵子良伸出手说道:“高将军,一个军人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大唐的荣耀,让它永葆繁荣强盛吧!”
高仙芝受到了赵子良的感染,用力地握着赵子良的手,算是两人之间立下的一个誓言。
两人又互相拍了拍肩膀,赵子良拱手道:“高将军,某还要去整顿兵马赶往集结地点,就不就留了,保重!”
高仙芝连忙回礼:“赵将军保重!”
高仙芝看着赵子良远去的背影,一时间感慨良多,夫蒙灵察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他的身后,出声道:“是不是感觉在他身边会时时受到那股真正军人之气的影响和感染?”
“呃,夫蒙将军!”高仙芝回过神来,连忙道:“将军也感觉到了吗?我还以为只我一个人感受到了!”
夫蒙灵察点点头道:“是啊,他是一个天生的将军,不仅悍勇无比、而且智谋高深莫测,最可贵的是他天生有一股影响他人的正气!”
………………………………
第160章 两翼迎敌
按照盖嘉运的部署,唐军各军步兵和骑兵统一指挥,盖嘉运是主帅,负责全局指挥,都知兵马使田仁琬负责协助、参谋,南路军主将夫蒙灵察负责指挥所有骑兵,南路军副将、行军司马沙德祖指挥重骑兵军团,在夫蒙灵察的关照下,赵子良负责指挥轻骑兵军团左翼。
北路军主将莫荣廷负责指挥所有步兵,焉耆镇镇守使杨泰负责指挥陌刀军团,龟兹军副使吴大勇指挥枪盾步兵,于阗军副使者袁通负责指挥刀盾步兵,大都护府直属偏将荔非元礼指挥弓弩部队。
敌我双方军阵相隔二里,数千杆旌旗、各种颜色的彩带被微风吹得在空中飘舞,空气中散发着紧张、窒息、肃杀的气味,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们都双股战栗,握着兵器的手心里湿漉漉的,额头上冒着汗珠。在如此的情形之下,大量的汗臭味、战马排泄的粪便气味也不再显得难么难闻。
赵子良两世加起来经历的战斗次数少说也有上百次了,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但也是第一次经历如此大的战场场面,双方总兵力加起来超过十万人马,这种规模的战争近二十年内都没有发生过。
这一仗对于大唐来说是宣示大唐帝国在西域的霸权不容亵渎和侵犯,胜了,大唐在西域逐渐衰微的影响力将再次回升,败了,大唐将彻底失去对西域的控制权;而对于突骑施来说,这是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胜了,突骑施就可以彻底摆脱大唐的控制,从此称霸西域,败了就会彻底沦为大唐的附庸,并且很长时间难以翻身。因此,双方都会在这一战中拼尽全力。
唐军步兵摆成一个鱼鳞阵,东南西北中各一个方阵,鱼鳞阵最前端是陌刀军团,负责指挥陌刀军团的焉耆镇镇守使杨泰亲自握着一杆大陌刀站在军阵的最前面,他身后跟着一百多手持陌刀的精锐扈从,后面才是整齐的陌刀方阵。
左右两翼和中间的方阵为枪盾步兵和刀盾步兵,最前排为枪盾步兵,第二排为刀盾步兵,第三排又是枪盾步兵,再又是刀盾步兵,如此循环,让刀盾步兵和枪盾步兵互相掩护配合,同时刀盾步兵又配有弓箭。
鱼鳞阵的后阵就是唐军主帅所在的位置,这里兵士与兵士之间阵型密集,不但有步兵精锐,还有骑兵保护,唐军重甲骑兵就在这里部署。
在鱼鳞阵的阵中,每列兵士之间的空隙处都有唐军弓弩部队,使用的弓弩包括伏远弩、臂张弩等这些有着超远射程的弓弩。
在鱼鳞阵的左右两翼,是唐军轻骑兵军团,赵子良就领着左翼轻骑兵骑马站在左翼轻骑兵的最前面,他左手拿着缰绳,右手握着金钉枣阳槊,观察着前面突骑施大军的军阵,又不时回头看了看身后唐军的情形。
看了一会,他又拿出单筒望远镜继续观察,观察到的情形让他很纳闷,不论是唐军还是突骑施大军,都没有安排预备队,没有安排预备队的战争,就如同赌博一把定输赢一样,这就是在梭哈呀!双方都一次性压上所有的底牌。
当然,这是东方的军事思想所造成的,因此在东方的战争中,对主帅的临阵指挥能力要求非常高,主帅要在战斗过程中不断的调整攻击和防守策略,要对阵型了如指掌,能够烂熟于心,能随心所欲的变阵。如果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那么战争将很难打赢,宋朝为了防止军方将领藩镇割据,就经常更换领兵大将,而对外战争中的主帅一般都临时指派,这就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体现。
赵子良不由感叹,这就是职位太低的悲哀啊,明知道这种一次性压上所有底牌的排兵布阵方式不可取,但是他却没有办法改变,这个时候即便是想去向盖嘉运建议也来不及了,好在无论是在气势、士气、装备和战力方面,唐军有占有绝对优势,胜利是一定的,只是在于取胜所要付出代价和取得战果的大小。
而且赵子良对于盖嘉运把重骑兵方阵放在后阵嗤之以鼻,在这种地形下,以及这种规模的双方对阵情况下,把重骑兵方阵放在最前面冲阵才能发挥重骑兵方阵的最大威力,只是他只是一个游击将军,能得夫蒙灵察关照指挥轻骑兵左翼部队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有资格去对主帅的排兵布阵方式指手画脚?
军阵后方,主帅坐在的位置是一座木制高台,站在木制高台上可以看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