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朝着帝国前进-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然当真!”

    孟珙大喜过望,平复了一下心情后,诚挚的抱拳说道:“是末将冒犯了,还望主公恕罪!”

    “不怪不怪,人们大喜大悲之下,举措失当实属正常,璞玉突逢他乡遇亲之喜,自然不能免俗!”

    “呵呵,主公宽仁!末将岂只是他乡遇故亲啊…”说着,孟珙有些唏嘘道,“曾祖父安公,末将可是一面也无福得见…”

    额,这点李康真没想到。

    这时戚继光适时开口道:“如今得主公赐福,孟将军可一偿所愿,弥补此生遗憾!”

    “说的也是,是末将作小儿态了!”孟珙重新抖擞精神,笑道,“若非主公,这种福分末将可是敢都不敢想呢!”

    “哈哈哈…”李康笑了笑,心里却是向系统问道:

    李康想了想,觉得系统所言有理,每个人都有父母,父母自己还有父母,除了极个别外,父母的名字儿女们都知道,如果只要知道名字就可以召唤的话,那就无穷无尽了。

    打个比方,如果岳飞立下大功想要李康将他的父母召唤过来,李康不管是碍于情面,还是有功必赏,都会答应他。

    将岳父岳母召唤过来后,假如某天岳父岳母想要李康将他们的父母也召唤过来呢?李康虽然完全可以拒绝,但拒绝是会消耗感情的,而且很可能消耗的是李康和岳飞之间的感情!

    既如此,李康望着那一双双有意无意瞟过来的希冀目光,只得在心里说声抱歉了,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不过历史名人大多生父母都有记载,以子而贵是传统嘛,所以李康不虞担心自己被打上太不近人情的标签。

    “咳咳…”李康干咳一声,道,“尔等也不用急切,只要青史之上留有片名,我都能通过冥冥之中的联系将其召唤过来。如果尔等亲朋中有此类人,只要立有大功者向我求取,我都会满足其心愿。当然,时机成熟时,我会主动召唤到他们也说不定。”

    这番话说的让众将士有喜有悲,喜的自然是像孟珙这样的世家子或者戚继光这样的牛逼人物――戚继光也是世家子――依他们在各自时代的影响力,家人上个史书还不是轻松加惬意,他们只等日后立功就行了。

    悲的自然是像孟贲这样的历史小虾米,自身在史书上就着墨不多,那就别说什么亲以己贵;而平真琦等一帮元老就更苦涩了,他们混的比孟贲还惨,要不是运气爆棚,被李康随机召唤而来,鬼才知道历史上还有他们这号人,家人就更别提了。

    但他们知道这是自身原因,怪不得他人,但这对他们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刺激,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以,平真琦、孟贲等人纷纷握紧拳头,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奋发向上,努力建功,然后封妻荫子,绝不让今日的屈辱在他日重现!

    李康暗暗点头,他们没有推卸责任,无脑的抱怨不公,而是自我剖析,自我激励,这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好了,别说这个了,新来的将军们大家也都熟悉了,接下来该是士兵们出场的时候了。”李康笑道,“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这批兵员的素质如何,希望别太令我失望才好!”

    最后,李康还是决定直接召唤军队,因为省粮比省钱更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队又一队身穿不同服饰的军士凭空出现在校场上,又一队又一队的被现场维持人员安排到指定位置站好,当然过程肯定不会像说那么和谐,不过受到系统影响,他们对李康都有着最起码的服从,所以也没有太过作怪。

    就这样,磕磕碰碰的,新兵们最终按规定站好,现场秩序得以保持。

    “如何?”等全部的2398名新兵站好后,李康扭过头,向身边诸将问道,当然,他主要是想听听戚继光的意见。

    “乌合之众!”骄傲的李存孝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第一个出声道。

    李嗣业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显然对李存孝的话表示赞同,不过相比李存孝,他的话要委婉许多:“编制太杂,来历五花八门,显得混乱不堪,需要严加训练。”

    “李将军所言极是!”孟珙接着说道,“除开缺乏统一训练外,许多士兵表现的素质低下,或桀骜不驯,或世故油滑,想要整合他们,难度不小。”

    “确实如此!”戚继光眉头微锁,道,“但只要法令透明公正,且严格执行,还是可堪造就的。当然,在这之前,一些朽木、烂泥等顽固之徒,必须清理干净!”

    “戚将军所言实乃老成之言!”黄得功充分体现了一个脑残粉是什么样子的,连忙紧跟偶像脚步。虽然在他心里并不觉得这些新兵有他们所说的那样不堪,没办法,谁让他生活的时代就是一个比烂的时代,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孟贲和乌获则是一脸淡定的站着,一言不发,好似这个问题与他们无关,好吧,其实确实无关,李康压根就没指望这两个脑子里全是肌肉的家伙。

    “戚将军有信心就好!”李康重新将目光转向前方的新兵,道,“我准备将这批新兵编为一军,番号华夏军第二旅,戚将军可愿屈尊做个旅都指挥使?”

    说到最后,李康猛的看向戚继光,目光灼灼。

    额,众人没想到李康对戚继光如此看重,居然用的是询问的语气,虽然形式成分占大多数,没有傻子会拒绝,但这也足够显示李康礼贤下士。

    一时间现场充斥着各种嫉妒羡慕。

    “末将领命!”戚继光自然不是傻子,毫不犹豫的跪了下去。

    “哈哈哈,好!”李康喜道,“第二旅还缺两个副都指挥使,李存孝将军、李嗣业将军,可愿屈就?”

    二李对视一眼,纷纷领命,李康既然给足了面子,他们自然识趣。不过在心里,他们都有了深刻了解戚继光的心思,想看看这位书生有什么本事,能压他们一头。

    “黄得功,任第二旅第21团指挥使!”

    “秦汉,任第二旅第21团副指挥使!”

    “孟珙,任第二旅第22团指挥使!”

    “孟贲,任第二旅直属警卫曲曲长!”

    “平真琦,任第二旅直属骑兵营指挥!”

    “张贵,任第二旅直属骑兵营副指挥!”

    “姚飞,任第21团第一营指挥!”

    “李与穆,任第21团第二营指挥!”

    “胡一虎、贵玉、汪义、汪思惟(四人皆是侍卫队成员)任曲指导!”

    “刘爽、阮行(二人皆是侍卫队成员)任曲督记!”

    “原各队队正升任曲长、队副升任副曲长!”

    “原老兵中择优者充任队正副、屯长、副屯长!”

    “乌获,充入侍卫队!”

    “末将(属下)领命!”众将拜道。

    “起来吧!其余所缺职位,由你们在新兵中择优着担任,如有不足,再来找我解决。”

    “诺!”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100章 华夏二年式…1型隧发步枪

    在一众军官的吆喝下,第二旅的预备士兵们开始在原有的军营附近安营扎寨,也就是扎帐篷。

    而李康则只带着典韦、李蛋李二蛋、王安、乌获四名侍卫向火器制造间赶去。

    这次李康的身边人彻底的大换血了一次,典韦是因为用习惯了,李康不舍得换,李蛋和王安都是因为年纪小,不适合现在就外放,还需等两年,余下的包括队副李与穆在内都派出去了。

    为了更好的发挥这种模式的最大价值,李康决定将侍卫队扩编为屯,三十二人刚刚好,人数再多他也教不过来。

    火器制作间,早先一步赶来的毕懋康、戴梓两人看到李康到来后,立马迎了上去。

    “恭迎主公驾临火器制作间!”

    “行了,带我看看我们的宝贝,我盼着一刻可是望眼欲穿了!”李康笑着说道,说完大步往里面走去。

    因为大家都知道李康不喜欢排场,所以也就没人知会工匠们,从而也就没有产生混乱,一切都还是井然有序。

    这让李康很是满意。

    “主公,这边请!”毕懋康头前带路,充当向导,三拐两拐的将李康几人带到一间一看就是仓库之内的屋子前。

    “如您所想,这里面放着的就是一些成品!”毕懋康好似读懂了李康的疑惑,笑着道,“因为还没有列装,这些家伙都只能算是试验品,放在这里,可以就近拿出来实验,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改进,所以就没有移交库房司保管。”

    “恩!”

    李康点了点头,话说,到现在他还兼着一个库房司主事的头衔呢,只是照现实情况来看,库房司差不多可以撤销了,各部门自己生产的物品习惯性的都放在自家的仓库中,就连李康从系统兑换物品,也大多不是存在库房司仓库中,而是直接发下去用。

    这事儿以后再想。

    李康笑着说道:“先进去看看吧,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诺!”毕懋康从腰间取出一挂钥匙,仔细的找出一把,然后用其打开仓库大门上的大锁。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因为时常有人来看,所以并没有灰尘漫天飞舞的景象。

    毕懋康微微向李康躬身,李康会意,淡淡一笑,率先走了进去。

    仓库内中央整齐排列着四排货架,上面零零散散的放着一杆杆金属质感十足的长条状物,看的李康是双眼放光,要不是身份不允许,他都恨不得直接搂一杆在怀里细细抚摸。

    余光瞟过整座仓库,除了中央的四排货架外,仓库三面墙边,都堆满了一层层的木箱,粗略算一下,少说有几百箱,里面装的就算不全是火枪,但起码几十上百杆肯定是有的。

    看到这儿,李康似笑非笑的看了毕懋康一眼,让对方尴尬不已。

    很明显了嘛,什么还是试验品、方便就近观察都是借口,要还是试验品,那你们造这么多干嘛,不怕全部合格砸在手里吗?

    “罚俸一月,小惩大戒!”淡淡的说了一声,李康就将此事揭过去了。

    “谢主公恩典!”毕懋康、戴梓皆是松了口气,但同时也都隐隐有些肉痛。

    可别以为罚俸一月没什么大不了,那是盘子大了以后,官员们来钱路子多的时候,可现在华夏的官员们可都是个个清正廉洁想贪也没这个环境全都是靠死工资过日子的啊他们一共才拿了几个月的薪水?

    “火绳枪?”李康轻步走到货架前,好整以暇拿起一杆,恩,依李康的标准,可以说是超长型火枪。

    “您拿的这杆确实是火绳枪!”

    “哦…”李康眉头一挑,喜道,“也就是说,还有不是火绳枪的?”

    如果有隧发枪,那他手上的这杆火绳枪就可以直接送博物馆了。

    火器制作,李康虽然非常重视,可他并没有太过干预,他只知道火器制作成功了,他是真的不知道是哪款火器。

    因为他不知道以华夏目前的能力能做到哪一步,如果提的太超前,超出了能力范围,反而会鸡飞蛋打,屁都捞不着一个,还得从头开始积累。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都没说,一些关于火绳枪、燧发枪、燧石、火帽、米尼弹、纸壳子弹、雷酸汞、膛线之类的名词及其简单概念,李康也都是有提过,只不过没有做强制要求。

    想不到这帮人这么给力!

    李康举目四顾,想要找出隧发枪来,但很可惜,他不是军迷,枪认识他,他不认识枪,因为该死的火绳枪上居然没火绳,太不科学了,没办法,只得将目光转向毕懋康。

    其实火绳枪还是很好认的,上面有一个像蝎尾的金属钩子,有钩子的基本上就是火绳枪了。

    对于李康投来的目光,毕懋康瞬间会意,他几步来到另一座货架前,双手取下一杆长枪,一杆短枪,然后将短枪递给了李康。

    李康欣喜地接过短枪,上下左右仔细的打量一番,有些爱不释手的感觉,不过他虽然很喜欢短枪,但最在意的还是长枪,这是要大规模列装的。

    “长枪的性能如何?”

    “启禀主公,这种长枪最大射程达200尺米以上,有效射程5080尺左右。此外射速方面,熟练射手可以每分钟射两次。”毕懋康半举着手中的隧发长枪,介绍道。

    “质量如何?”这些数据不算太差,也不算太好,只能说合格了,但这就够了,李康马上将话题转向最关键的部分。

    “因为采取的是流水线标准化生产的确流水线,而且还不是李康提出的,是工匠中的秦人倡议的每块零件由专门小组负责,质量值得保证。而且,我们也做过大量实验,一杆长枪能够连续射击十次而不炸膛,如果使用者会保养,一杆长枪能够支撑百多次射击。”

    李康闻言一亮,这就很好了,以一场战斗射六发敌军如果是骑兵还射不到六发来算,一杆长枪能支撑一名士兵参加小二十次战斗呢。

    他实在是被明末各路武装中,大量充斥的一点就炸的鸟枪给弄的有些神经紧张了,他可不想一轮齐射下去,敌人还没怎么样,自己人就报销了一半。

    “咦?这是线膛枪?”李康无聊的转着手上的短枪,忽然瞥见枪管里的膛线,吃惊的道,“你们都能生产线膛枪啦?”

    “生产是能生产…”毕懋康苦涩的说道,“但只能生产些把玩的玩具,暂时无法做到大规模普及。”

    “是吗?”李康有些遗憾,但也没太过失望,他笑了笑道,“技术一天天进步,线膛枪的普及是早晚的事,别太急!”

    “主公教诲的是!”

    嗯,李康走到放隧发枪的货架前,将短枪放下,伸手拿起旁边的一柄狭长的刺刀,对着空气挥舞几下,感受着其上撒发的寒芒,左手食指轻轻的在刀背上弹了弹,道:“刺刀硬度、韧性如何?”

    他这绝不是问的废话,他依稀记得在某本书上看到过,早期的刺刀在插入人体内会经常被骨骼、肌肉之类的卡住,或者直接被披甲者的甲胄卡住,因为刀身太脆,对方稍一动弹,很容易就被折断。

    “这些绝对过关,与军配唐刀几乎无异。”说到这儿,毕懋康很是自信。

    所以,李康信了。

    于是,他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隧发枪加刺刀,产量如何?”

    “正常情况下,月产长枪五十杆,如果加足最大马力,产量可再增加两成。”这次回答的是戴梓,他说道,“刺刀不归我们制造,由将作司负责,具体产量,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数字有点小啊!李康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可是他也知道他们已经尽力了,毕竟人数太少了嘛,加上毕、戴二人,整个火器制作间真正派得上用场的也才仅仅十二人。

    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好的开头已经打牢了,李康还是很满意的。

    “明天我会安排将军们过来试枪,如果他们满意,那么,火枪方面就用这一款了。”李康说道,“如果你们今日所说的数据属实的话,我想,这事儿就差不多是板上钉钉了。对了,此枪你们可有命名?”

    “还没!”得到李康的认同,毕懋康、戴梓两人还是很高兴的,听到李康说命名,毕懋康立马善解人意的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嗯,那就叫华夏二年式1型隧发步枪好了,简称二1型步枪。”李康想都没想就报出了名字,显然是早有预谋。

    “所谓一事不烦二主,主公何不将另外的几个型号的火枪也统一命名喽,也好让我们火器制作间沾沾喜气!”

    “呵呵…就你们这些文人喜欢搞事!”李康板着脸说道,然后看似随意的摆了摆手,“那种隧发短枪就叫华夏二年式1型隧发手枪,简称二1型手枪。那种火绳枪就叫华夏元年式1型火绳枪,简称元1型火绳枪。好了吧?真麻烦!”

    “是是是,主公辛苦了!”

    “好了,这边看过了,现在带我去看看大家伙们!”

    “诺!”
………………………………

第101章 大炮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朝着帝国前进最新章节!

    “巨舰大炮,才是男人真正的浪漫!”

    李康不记得是从哪儿听得到的这句话,巨舰短时间内是没指望了,但当他用手抚摸森冷的青铜炮身时,他第一时间就认同了这句话。

    威严、尊贵、厚重、狰狞…以及安全感!

    这是李康对青铜火炮的第一印象。

    要说李康也不是没见过火炮,大小银幕中,从老掉牙的古代火炮,到现代吊炸天的高科技舰载炮,不要看的太多啊!

    而且许多名胜古迹中,都陈列有各类古炮,李康就曾不止一次的与它们零距离接触过。

    但前者隔着一层屏幕,显得太虚幻;后者虽然不知道是真货还是现代仿制工艺品,但李康总有一种这是玩具的感觉,根本没办法与威武霸气的战争之王联系在一起。

    所以,对于以上两种,他在看的时候心里很平静,也就不存在心动的感觉。

    而现在,在看到火器制作间的火炮后,李康瞬间心动了!

    “这尊炮是什么型号?”李康弯着腰,双手不断的在炮身上婆娑,头也不抬地问道。

    “这炮是十斤炮!”

    “十斤炮?指的是能打出十斤的炮弹么?”

    “主公英明,确实如此!”

    “都介绍介绍!”李康终于舍得起身,指了指面前一排一共四门大小不一的火炮,说道。

    “诺!”毕懋康应了一声,然后走到李康身边,指着其中最大的一尊火炮,也就是李康刚刚临幸的那尊,道:“这尊为十斤炮,可作为城防炮,也可作为野战炮,炮管长162尺(米),口径11寸,轮间14尺,炮身重约890公斤,全重约15吨,标准装药量21斤,最大射程仰射约1800尺,平射约1500尺,有效射程600…800尺,可发射实心弹、葡萄弹、霰/xian弹、链弹等。”

    毕懋康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李康的反应,见他了解的点了点头后,又接着指向旁边一尊稍小的火炮道:“这是五斤炮,也是青铜铸造而成的,炮管长148尺,口径88寸,轮间11尺,炮身重约610公斤,全重约1吨,标准装药量104斤,最大射程约1200尺,有效射程约300…500尺。”

    李康仔细的听着,心里快速的与自己比较熟悉的大小拿破仑炮做对比,这一比下来,差距就明显了,无论是射程还是炮重,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不过李康也不急,技术不足、人手不足、条件简陋等问题不是很难克服的,他相信,再给他一段时间发展,凭借着华夏民族的智慧,拿破仑炮只是小意思而已。

    而且,对于现在华夏所处的环境,现阶段这些炮也够用了,最起码跟红衣大炮有的一比,虽然没它射得远――人家动辄糜烂数十里呢――但体量小啊,精度也高。

    “这第三尊炮,为佛郎机炮,重300公斤,母铳长约285尺,配有四个子铳,射程虽不如前两种,约有300…1000尺左右,但胜在装药方便,可加快发射速度,标准装药量1斤。”毕懋康紧接着来到第三尊大炮前。

    佛郎机炮?这可真是大名鼎鼎了!李康挑了挑眉,要说佛郎机炮,技术含量在大炮中算低的,唯一的优点就是射速快,到时也有可取之处,配于军中或许能起到奇效。

    “呵呵…如果主公满意,这种佛郎机炮还可以制出各种型号,从最小的百五十斤到最大的千来斤,都能制造。”

    “我满意没用,这要看实际战斗中,将士们满不满意!”

    “主公所言极是,不过属下相信,将士们是不会失望的。”

    “你有信心就好!”李康不置可否的说道。

    “这第四尊…”

    “这第四尊就不用介绍了,这么显眼的外形我还是辨识的出的。”李康笑着打断了毕懋康的话。

    这最后一尊大炮与前三尊在外形上截然不同。

    此炮首尾大约6寸长,周身加了7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另有铁绊,看起来如猛虎雄距,煞是威风。

    这是一门虎蹲炮!

    “它大概多重?”

    “35斤。”

    “射程呢?”

    “500尺左右。”

    “不错!”李康眯了眯眼,虎蹲炮很适合在迫击炮制造之前,作为后者的替代品呼啸山林。

    ……

    最后,李康有些遗憾的离开了火器制作间,毕懋康等人确实很努力,也很有技术(相对的),但奈何受制于人力物力,产量太低了。

    像十斤炮、五斤炮都只能象征性地造几门放在需要的地方镇场子,暂时也就只有轻便的虎蹲炮有列装的希望。

    当然,李康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他的优势就是他不需要为青铜发愁,华夏没有铜钱,可以预期以后也不会有,所以,他不用为大量的青铜拿去造炮后引发的钱荒而发愁。

    午饭后,李康手中拿着一只望远镜,不断的放到眼前自娱自乐。

    “按理说,火器制作间制造出火枪火炮后,系统不是应该解锁出更高级的同类产品吗?”李康再一次在脑海中浏览着系统信息,接过仍是一无所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