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朝着帝国前进-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涵、有深度。
“看着吧,精彩的还在后面呢,也不知道端木会如何抉择。”冯文瀚看着帐篷外,幽幽的说道。
“管他如何抉择,我只知道,只要有敢乱来的,一刀砍死就行了!”
“蹭”的一声,姚飞抽开佩刀,径直在帐篷内舞了起来。
舞的正是狂风暴雨刀!
………………………………
第114章 姚飞有罪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朝着帝国前进最新章节!
“姚飞这个家伙,搞清楚了自己的责任没有?他是军事长官,不是政务官,怎么好的不学,尽学别人张嘴要东西!”
李康气急败坏将好不容易从登陆点传回来的信件“啪唧”一下扔到案上。
“还有那帮家伙也是,在司里面干的时候,一个个抠得要死,现在倒好,一个个放出去以后,就知道张嘴向中央要东西!”
下面众人眼观鼻鼻观心,好似没听见李康的咆哮一样,他们都知道,李康只是发发牢骚罢了,并不是真的生气。
果不其然,发泄一通后,李康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笑容又浮现在脸上,那还有大发雷霆的样子。
“也算这粗货有心,还知道孝敬几坛美酒,没有自个儿独吞。”
“嗯,今日在说正事之前,先议一议登陆点的定位问题,要不要派遣专门的政务官过去!”李康淡淡的说道。
这也算是被姚飞、冯文瀚两人逼得,谁让他俩那么尽心尽力,什么都要保证质量的同时,还捎带着注重了一下格调,心里也没个数(还真不一定?),本来带去的能完成一期目标的物资,硬是被弄的不够用,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停不下来了,前期都做了,难道后面的降低档次吗?这不是他俩的风格好吗?
更重要的是,姚飞还敢厚颜无耻的写信找李康加派物资。
当然,这种事应该是姚飞做出来的,冯文瀚身为情报一哥,人也精明,是没有胆子也没有那个意愿这么做的,这种事无论做的好不好,他都不会受到表扬,搞不好还得吃挂落,得不偿失,但默认是肯定的!
他们搞的是爽快了,李康就难受了,登陆点他根本就没打算大力发展好吗?只是作为一个临时中转站而已,造得那么有格调干嘛?不知道粗旷才是荒野的真谛吗?
可是话又说回来,跟姚飞一样,半途而废也不是李康的风格,所以,他才趁着理性开会的时候,拿出来说事,如果真要好好经营的话,那就跟其他诸镇一样,派遣政务官是必须的。
姚飞是军人、冯文瀚是情报人员,都不适合插手地方政务。
不过,李康刚一说出来,就有人提出反对,反对的是文教司左从事韩愈,嗯,严格来说,他也不算反对,而是提出了另外一件事。
“主公,愈以为,登陆点派不派遣政务官、加不加派物资都可以慢慢商量,当务之急,是应该治第21团第一营指挥姚飞的罪!”
哄…
一句话就惊呆了一群人,本来准备高高挂起的军方众人,顿时坐不住了。
怎么滴,俺们好欺负吗?一来就敢想我们的人开炮?
不管韩愈接下来的理由有多充分,先不同意再说。
“一派胡言!”
突然而来的大嗓门吓得李康手一哆嗦,差点没拿稳茶杯,没好气循声望去,说话的是姚飞的直属上司,第21团指挥使黄得功。
““姚指挥忠于王事,恪尽职守,以双倍的热情执行主公交代的任务,任劳任怨,不敢有一日懈怠,只是多用了一些物资而已,就要刑罪加身,岂不令忠臣赤字寒心?难道华夏军人的热情还比不上一点点身外之物吗?要我老黄说,姚指挥,不但无过,而且有功!请主公明鉴!”
黄得功一脸煞有介事的朝李康拜倒,要多真诚就有多真诚。
李康心里腹诽归腹诽,但脸上却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道:“黄指挥使严重了,哪个敢说我华夏儿郎的爱国热情比不上一点点物资,实乃妄言!我华夏儿郎的爱国热情真金不换,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你们也都记住喽!”
“属下谨记!”一众或感动、或不屑、或打酱油的官僚们连忙进入排练模式,齐身应道。
“这就是了,没人不这么认为嘛!还是先听听韩从事的理由可好…”李康笑眯眯的盯着黄得功说道,目光继而从黄得功身上延续到在场的所有军官身上。
得,他都这样说了,还有傻子敢说不好吗?
“我倒要听听韩大人有何高见?”黄得功瞪着一双牛眼冲韩愈说道,还特意将“高见”两字咬得很重。
“自当要说高见!”韩愈依旧不徐不缓,道,“姚飞身负君命,却不思君上用意,一味好高骛远,不顾大局,实在罔顾君恩!若因为其造成既定事实,朝廷就要予以承认,不予追究,假使地方各镇人人效仿,借以更大、更好之名,于计划之外节外生枝,同样造成既定事实,逼迫朝廷资源倾斜,到时朝廷该如何抉择?现只一人,待到法不责众之时,这种不顾大局,只顾眼前一隅之地的现象就是想管也管不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主公,属下也赞同韩从事的意见!”财政司右从事张咏出列力挺韩愈道。
不得不说,韩愈的话确实有道理!
本来李康还以为韩愈只是犯了文人好夸大其词的毛病,没想到他还真是实事求是的说的。
而在李康思索的这段时间内,又有几人站出来赞同韩愈的主张,更有甚者,主张连“不作为”的冯文瀚一并治罪。
这下军方终于急了。
“强词夺理!”第二旅副都指挥使李存孝站出来声援黄得功,道:“登陆点与诸镇本就不同,怎可一概而言?尔等皆没去过荒野,怎知那里的情况?如果姚指挥所做乃是必须而为的呢?再说,姚指挥一片公心可昭日月,岂能与蝇头苟且之辈混为一谈!”
“就算有不得不做的苦衷,为何不见其事后书面澄清?反而一味的要这要那,实在不当为人臣!”打起嘴仗,文官们可不怕谁,当即,张咏就直接给李存孝顶了回去。
“就是,如果能解释清楚,我等也好商量着为其解决麻烦,不至于其一人孤身奋战。还是说,他只想我等在后方出力,不愿与我等分功,好等麻烦解决后,借此邀名?”
文教司右从事秦九韶的话比张咏还犀利,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但李康是不会认同的,别说他的话,就是所有说姚飞有私心的话,李康都不会认同,因为冯文瀚又不聋又不哑的,姚飞真要抽风,他肯定会报与李康知道。
这件事上,姚飞顶多就是做了小聪明,贪了点小便宜,想要将登陆点做大做强,最好在军事上能固若金汤,这就是他的全部私心,至于其他的乱七八糟的上纲上线,全是狗屁。
双方说到这儿,其实已经跑题了,李康适时的制止了众人,开始为此事作总结。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115章 雇工和奴隶
“第21团第一营指挥姚飞,罚俸两月,并降半级,以儆效尤!这是念在登陆点位置特殊,特而从轻发落。其余诸镇,想借题发挥,可以!但自己铺大的摊子,自己负责填满,朝廷的资助只给提前预算好的那部分!”李康淡淡的说道,“但这一切的大前提是,朝廷计划好的必须完成!”
“主公英明!”
至此,姚飞的事情告一段落。
“嗯,我们再来说说,要不要将登陆点正式划为行政区,派遣政务官!”
从神农镇到登陆点,大河绵延数百里,期间皆可行船,河面宽广,没有激流险滩,更没有瀑布阻隔,确实算是优秀水道,以后再加以治理,绝对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因此,大河沿岸是肯定要收归囊中的,只是现在有没有必要而已!
不过,这次的议题不涉及军事,军方的一众代表这会儿全部做起了鹌鹑,全然没有刚刚战斗的激情。
文官们则纷纷开动脑筋思索,不管持什么态度,总的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谁让李康突然袭击,没有给他们时间准备呢!
“是不是太早了点?”执政管仲开口道,“现在华夏内部还处于百废待兴,可谓是一团乱麻,精力已然不够,再抽出宝贵的资源、人手,经营不是很有必要的登陆点,是否显得操之过急?所以仲以为,还是先按照事前的计划,将登陆点作为一处纯粹的中转站才是上策!”
“执政大人所言极是,还是先等内部喘口气,再谋其他。到时候,别说一处登陆点,就是沿岸每隔十里建一座城镇都不是不可能的事!”建设司主事宇文恺道。
其他人虽然没说话,但都点着头,显然没人反对。
这跟李康想象中的唇枪舌战完全不符,在心里,他是倾向于接着姚飞的想法干的。
“那登陆点一期工程就任由其烂尾?”李康有些不死心的问道。
“那倒不必!主公可以勒令那边将规格降到之前计划的层次,然后补齐缺少的物资,派一专员随同监督足矣!”管仲连忙说道。
虽然半途而废不是李康的风格,但风格归风格,现实是现实,当两者相悖之时,风格自然就要向现实妥协。
“那依夷吾之见,这个专员该派谁去合适?”一事不劳二主,李康就直接问管仲人选。
“建设司三位大人都可!”管仲道。
“那就辛苦立德走一趟登陆点吧!”
“诺!”阎让字立德躬身应道。
谈完了登陆点的事,接下来就是例行报告,没有什么突出事件,且各讲各的,少有争论,所以很快就结束了。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华夏诸镇都只顾埋头发展,颇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感觉。
华夏二年二月十二日,经过十几天的长途跋涉,第一批一百袋登陆点按照规定可以截留一部分自用的粮食终于运抵新安镇。
虽然粮食不多,但这毕竟开了一个好头,所以,大喜之下,李康很是豪爽的给远在赎罪城的外务司人员每人包了一个大红包。
第一批粮食的到达,也只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溅起一朵水花罢了,人们的激动也就持续了两三天,很快就恢复平静,该干嘛还干嘛!
华夏现有在籍百姓一万两千多人,不在籍的土著雇工接近四千人,奴隶算是新陈代谢最快的一类人,但通过补充,大体上还能维持在千人左右,虽然人最少,但工作效率绝对是最高的。
所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奴隶的抓捕,正好,第二旅光靠训练是练不出真本事的,经过李康的建议,戚继光下令,麾下官兵按照屯、队分散开来,轮流外出捕奴。
而且,为了让士兵们都见血,戚继光还特意下令,不接受土著部落主动投靠,必须在造成一定杀伤后,才可以收降俘虏。
这道命令之中,隐藏着李康的深深恶意。
因为他发现,土著们主动依附确实有利于华夏的影响力快速向周边蔓延,还不用死人,但缺点更明显!
因为是主动投靠,所以就不能再将他们划归为奴隶,只能当作雇工使用,毕竟李康一直自诩为文明人,不能做的太不地道,有些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雇工,顾名思义,就是雇佣的工人,这是要给钱的,而且,还不能逼他们太紧,逼死人了,就不好了,还的给抚恤费不管多少,总得意思意思更重要的是,人家是自由人,不高兴了,可以走人,虽然事后可以报复回去,但毕竟麻烦,哪有奴隶好用,廉价、高效,还没人权!
最后,只有以武力征服,才能正大光明施行减丁政策!
为了达到这个终极目标,除了将土著尽可能多的转为奴隶外,李康还有一手准备,他准备在华夏人口达到十万的时候,就着手组建以土著为主要兵员的炮灰部队,然后天天拉出去跟土著、北方蛮族、河东十六**队干仗。
一只十人小队走在阴冷的丛林中。
现在虽然已是二月天,草长莺飞的季节,但冬季的尾巴还没有完全消失,余威依旧。
“都春天了,还这么冷!真是见鬼了!”走在最前面的两人中,年纪较小的一个骂骂咧咧的说道,“头儿,要不今天就到这儿吧?我看再找下去,也就这样了!”
这是一只寻找土著部落的捕奴队,通常如果发现小部落,他们就会自己动手,如果发现大部落,那自然就要暂避锋芒,等招齐人手再回来找场子。
但今天他们的运气显然不怎么好,日头西落之时,还是一无所获,加上气候又不是很爽利,也难怪有人抱怨。
“对啊,头,还是回去跟屯长他们会合吧,说不定他们那有收获呢?”后面的人听到前面的抱怨后,立马有一人跟着说道。
“是啊是啊听说等咱们这次回到墨翟镇后,屯长大人会请张指导来咱们屯里说英雄传,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上次刚听完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就被派发了任务,后面破胡壮侯陈汤斩杀匈奴郅支单于的故事没来得及听,现在想想还真是可惜”又一名士兵出声说道。
“吵什么吵?还有没有一点华夏军人的纪律啦?”队正蒋宏毅皱着眉头喝道,等所有人都闭嘴后,他才冲着刚才说到英雄传的那位道:“张指导当真会在我们回去后讲课?老子怎么不知道?”
“头儿,我说的可是句句属实,这是我无意间听屯长的跟班小李说的!”杨一棵连忙保正道。
蒋宏毅有些纠结,因为他也好想听张指导讲课,而且
抬头看了看天,蒋宏毅不确定的道:“要不,回去?”
“头儿英明!”
“哈哈哈走走走!”
队副胡森一脸苦笑的走到蒋宏毅身边,道:“我说老蒋,也就是你这么惯着他们,我们才刚刚从墨翟镇出来,现在就回去,你就等着被黑面虎训吧!”
“呵呵训就训呗,还能杀了我不成!”蒋宏毅不以为意,道,“张指导的课,我可不想错过!”
胡森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知道蒋宏毅的真实想法,他就是嫌捕奴不仁道,有伤天和,但这是主公的意志,他一个小小队正根本无力改变,只得做些小动作,磨磨洋工。
“太固执了!”胡森低声叹道。
………………………………
第116章 需要一座城市(补5月30日那更)
华夏二年三月十日下午,运送第二批粮食的船队靠上了神农镇码头。
杨平威神采飞扬的第一个下了船,做了一套扩胸运动,然后深呼吸。
“啊还是家里的空气好啊!”
“哈哈哈那杨大人可要多吸几口啊,像杨大人这样的能臣,主公可舍不得让你闲下来!”得到消息赶过来的神农镇镇长赵嗣业,隔着老远就听到杨平威的感慨,连忙大笑着上前打趣道。
“哎,学生也只是奔波的命,哪能跟赵大人相比。”杨平威抱拳回礼道。
“能者多劳嘛!”赵嗣业笑道,“我们虽然不用到处跑,但也轻松不到哪儿去,万事开头难,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一并向你袭来,有时候我都想撂挑子不干喽!”
“是啊,只有亲自去做了以后,才知道牧民不易”杨平威说道,“放翁公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乃金玉良言!守在家中皓首穷经,就想要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看来,真是可笑!”
“也就只有那些腐儒相信!”赵嗣业毫不犹豫的就往腐儒身上甩锅,丝毫不记得自己和好基友都曾经是其中的一员,“赵普在说这句话之前,可是有行万里路的底气的!”
“呵呵咱们也别在这儿闲聊了,吩咐卸货吧!”
“那好”
冯文瀚猜的没错,肥家并不能压制住赎罪城内各方势力,现在他们家从华夏这获得大量利益和军械,其他人虽然不至于翻脸,但还是做了些小动作,为这项交易添了些小麻烦。
比如,将养在外面的疯狗放出来咬人,既能捣乱,还能试探出华夏的实力,就算损失了也不会太心疼。
当然,他们的手段肯定不仅仅这一个。
结果,华夏军借助这些疯狗狠狠的秀了一把肌肉。
之后,端木赐特意将赎罪城各路牛鬼蛇神全部请到了办事处,商谈下个月的货物军械分配问题,并且在这期间,留在赎罪城的单成,“不小心”在席间露出了先天强者的气息,那些受邀而来的客人们都把最后一点小心思放进肚子里,实在是没有必要为了一点点利益就跟拥有先天强者且军力强大的势力死磕。
而且华夏没有在赎罪城培养代理人的想法,生意和谁做都行,只要能提供粮食,都能在华夏这儿获得货物。
既然这样,就更没人愿意自找没趣了。
“这么说,下个月,就会有多达十九家伟我们运输粮食喽!”李康一脸微笑的望着下方的杨平威,眨眼间,两人又有一个半月没见了。
“确实如此!”杨平威道,“不过十九家势力中,多是些小势力,想趁此机会发点小财罢了,提供不了多少粮食,每个月一共加起来也不到一千袋,聊胜于无。我们最重要的伙伴是包括肥家在内的六家势力,大概每家每个月都能为我们提供一千至五千袋粮食不等。”
李康在心里稍微默算了一下,就有了个大概结果,结果很让他满意,他笑道:“如果真能像你说的那样顺利,那么从下个月开始,我们每个月就能获得接近1000吨的粮食,而依我们现下的人口,每个月的粮食消耗大约在700吨到1100吨之间,再加上冬麦也差不多到了收获的时候哎呀一块心病总算可以稍稍放一放了。”
“主公,春耕在即,学生以为,最好还是能多召些流民,争取最大限度的开垦荒地”
“这个,我又如何不知呢?”李康揉着额角道,“只是想到能休息一下,有些心动罢了,放心,我可不是容易满足的人!”
“主公英明,是学生小人之心了!”
“嗯,不必如此!但是,你们外务司也要继续努力,这点成绩可还不够啊!”李康幽幽道,“对我们来说,未来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内,粮食都是紧缺货。”
“学生明白!”
随着粮食不断运回,李康也开始陆续征召平民,不过,从现在开始,李康就不打算将人口分流,建立新的城镇,也没有分润给已建的城镇,而是全部都安排在新安镇,这是李康有意在充实都城人口,在为建立一座城市做准备。
没错,李康觉得现在分散建立的城镇差不多都有一定的功能,不是在矿场旁边,就是在要道上,或者作为桥头堡使用,暂时已经没有必要的地方设立新镇了。
正好可以趁机“彊干”,维护中央权威!
而且,李康感觉华夏能隐藏的时间肯定不会太久,迎接外来客人已是必然,急需一座大城市撑场面!
首都城市的规划,早在还只有一座新安镇之时,李康就跟宇文恺商量过了,只是后来事情太多,搁置了。
如今新安镇也只是修了两横一纵,三条主道,总里程还不到三里路,因为修路队在这段时间将精力都放在了镇与镇之间的交通线上。
现在,李康终于又在故纸堆里找出了当初和宇文恺一起设计的城市规划图。
“安乐,呵呵,你得开始准备了,有大动作要你做!”李康笑盈盈的对宇文恺道。
宇文恺从进门就看到李康放在书桌的规划图,立刻猜到李康找他来的目的,现在果不其然。
“属下早已等候多时了!”
“那就好,不过你也知道的,人手不会给你太多,但这次我能保证,新城的修建不到完工绝不中断!”
“有主公这句话,属下就放心了!人手少,可以用时间来磨嘛!我不急,一座新城本来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建成的!”宇文恺现在心情很好,一些小瑕疵还不会让他退缩。
“说的也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必然要向四周扩散,说不得,这座城市,安乐,修个几十年都有可能哦!”李康笑道。
“哈哈那属下正好未来十几年的工作都不用愁了!”宇文恺也是笑了,开了个小玩笑。
“放心!要真是那样,你的薪俸我一毛钱都不会少你的!”
“呵呵那属下能斗胆问句:到时候薪水会涨吗?”
“嗯,每个月涨一毛怎么样?”李康一本正经的说道。
“”
………………………………
第117章 巩田翻
从新安镇往东北方向,是新安镇农田的聚集区,那里土地肥沃,且水资源丰富,不大的范围内,大小湖泊一共有八个,但也因为如此,此地的路面松软,路况极差,不利于农产品运输。
这一情况很让管理这一片七千亩麦田的新安镇第一农庄庄主巩田翻原农业司执事很是忧愁。
因为冬麦已经成熟,到了收割的时候了。
巩田翻站在田头,望着眼前这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沉重的麦穗压弯了麦秆,长势喜人,一切都表明去年冬季的抢耕,小获丰收。
更何况,这些麦田都是生田,有这么多收成确实值得骄傲,表明他巩某人踏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