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朝着帝国前进-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哈哈…”钱小乙尴尬的笑了笑,他已经十四岁了虽然还只是三年级懂得一些人情世故,自然能理解经过的意思。
接着他又不满的道:“经过,你能不能别那么老成,有时候我都感觉你不像个小孩子,也幸亏有我钱小乙不介意,不然谁愿意和你这个无趣的家伙做朋友!”伸手从经过的袋子中拿出一把花生,抛进嘴中,咯吱咯吱的咀嚼起来,“嗯,花生不错,婶婶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经过嫌弃的拍开钱小乙的爪子,淡淡的道:“如果没有我,你的臭脾气更没有愿意和你做朋友!”
“谁说的!”钱小乙声音叫得老高。
“确实,你家有钱,等你长大一些,想和你交朋友的却是能组成一个营。”
“经过,你想打架吗!”钱小乙捏着拳头,“凶神恶煞”的说道。
“你确定要打?”经过笑嘻嘻的努了努嘴,“打架可是要被赶出去的哦!啊,你喜欢的新安队入场了!”
钱小乙一回头,还真是!这时,现场的喧嚣声越来越大,渐渐变成了欢呼!
……
就在普通百姓正兴致勃勃的观赏一场激烈的球赛时,华夏的一众头头脑脑们正聚集在久违的政事堂会议室内,这次不仅仅是中枢和新安镇的文武在场,就连第一旅和第二旅的所有团级以军官、水师舰长以军官、各县镇级以文官全部都被李康召集回来。
之所以将人员召集的这么齐,是因为四天前管仲提出了正式建制立朝的建议,这种事,自然需要所有人一起商量。
是的,建制立朝,随着人口和地盘的扩展,群臣们急需为自己正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管仲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所有官员的同意。四天来,群臣就跟约好了的似的,报告一封接一封的递到李康书桌,全是请求李康建制的。
一直以来,李康虽然早早的就确定了华夏的名号,也早早的分派了官员,但总是没有明确的确定官员品级,制度律法,势力定位等,华夏也更多的是指族名,并非国名。
旁的不说,就李康自己的身份就十分尴尬,所有华夏人都叫他主公,但他本人至今却没有一个明确职位,向外人介绍的时候都不好措辞,难道说这是我们华夏族大首领、大酋长或者是族长?
对不起,太ow了,一帮衣冠禽兽表示丢不起这个人!
于是,从一早开始,他们就各抒己见,吵得不可开交,一直炒到现在。
分歧点太多,比如是直接立国还是先用将军府、节度使幕府之类的过渡一下又比如直接立国,是立王国还是帝国?又该取什么国名?
立国可不是玩笑,在春秋时期,十万人立一国简直是太平常不过的事了!周初刚刚分封的时候,大部分诸侯国甚至都没有十万人!
除此之外,还有政治制度到底是采用三省六部制还是三公九卿制,又或者是内阁制?官员品级是九品制还是秩比制?文武品级是否应该统一标准?还是各论各的?文武界限要不要?要不要现在就确立爵位制度?如果现在就施行爵位,那么又该如何获得爵位?是否只允许军功受爵?
四民之分还要不要?商人和匠人的地位如何看待?要不要给他们政治权利?商税、农税又该怎么算?
是否允许私人畜奴?允许拥有的奴隶数量有什么标准?奴隶的种族是否有限制?或者说只要有钱就可以无限制蓄奴?
还有最最敏感的私人土地问题!
总之一连串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差点让他们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
第147章 武臣文臣
下方依旧嗡嗡嗡的争吵着,李康努力的睁着双眼,身子坐的笔直,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但思维已经不知道飘往了何方,直到…
“还请主公圣裁!”
见这样吵下去也不是办法,就算吵到明天早都不会有结果,管仲身为百官之首,已经有些厌烦无休止的吵闹,径直出班对着李康大声说道。
众人愣了一下,估计也都差不多厌倦了,随即纷纷整理了一番衣冠争吵的时候难免磕磕碰碰齐齐的朝着李康说道:
“恭请主公圣裁!”
静!死一般的安静!
管仲嘴角抽搐,黑着脸,前两步,提高嗓音叫道:“还请主公圣裁!”
“哦…啊!”李康终于回神了,连忙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赞叹的道:“夷吾说得有理!”
“噗…”却是开风和高初两人一个没忍住,笑出了声!
其他人虽然没有失态,但都是脸色涨红,肩膀一耸一耸的,都在使劲憋着!
当事人管仲的脸色更是黑如锅底,忍着气,一字一句的说道:“关于定制诸事,恭请主公圣裁!”
额,李康这才知道自己闹了个大乌龙,那个尴尬啊!
刚想说两句掩饰一下,这时…
“主公!”财政司右从事张咏须发皆张,怒道:“主公如此作为,太过失体统!共商国是之际,神游天外,岂是人君所为?徒令诸臣寒心!”
李康好悬一口气没憋死,虽然心里被噎的难受至极,但面子还是要谦虚认错,陪笑着道:“复之教训的是,确实欠妥了!”
李康的认错态度让一众文臣非常满意,这才像话嘛!
“夷吾请先稍息!”李康笑着冲管仲点了点头,然后脸色一正,说道:“区区十万民众,称王徒惹人笑,故立国时候未到,暂且以幕府代之!我自任命为幕府大将…大元帅!”
这句话一出口,底下有一大半人露出了失望之色,老大的位格越高,下面的人的身份就越尊贵,现在李康自己的爵位都没有,那他们的爵位也就泡汤了!
其实李康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才将要出口的大将军改为了大元帅,不然他只是大将军,下面的军官怎么好意思称将军?
而且,这也是为以后着想,他现在称大将军,以后立国的时候,大将军这个军衔就不好再授予别人了,就跟李世民在当皇帝之前的秦王爵位和尚书令的职务一样,自他之后,就再也没有授予他人唐末秩序崩溃以后秦王的爵位倒是授出过中央最高的官职也就是尚书左右仆射。那么同样的,华夏的军衔最高只能到将军,显得低了,战时明显不够用,除非李康弄出个一级将、二级将…五级将的恶心人。
大元帅就不一样了,李康本来就没打算将大元帅授出去,以后大元帅的军衔只会授予皇帝!
不管他人的想法,李康接着道:“名号虽然低于国家一等,但实际规章制度都按正规国家来。首先,建立幕府内阁,设内阁总理一名,协理两名,下设内务部、外交部、工商部、农林部、卫生部、文教部、交通部、防卫部、建设部、情报部等十个部级衙门,每部设总长一人,次长两人建立幕府大理寺和都察院,大理寺设大理寺卿一人,少卿两人,都察院设都御史一人,副都御史两人设立幕府枢密院,设枢密院枢密使一人,枢密副使两人,下设参谋总部、后勤总部、装备总部、教导总部、陆军部、海军部,四总部设总长一人,次长两人,陆军部、海军部设陆、海军司令一人,副司令两人。”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诸位可以问了!”
“主公,衙门是不是太多了,我们没那么多人啊!而且有些也多有重复,比如,那个装备总部暂时完全可以并入后勤总部之中,以后有需要,再拆分就是!”管仲第一个站出来提意见,他是执政,这是应有之意。
“嗯,不错,那就并在一起好了,统一叫做后勤总部!”李康点了点头,认可了他的建议。
不过,管仲的提议却把军方气的要死!一听李康的构想,就知道他是支持军政分离的,管仲属于文官,现在却把手伸进军方的碗里指手画脚,不仅如此,还成功的打翻了一个盘子!
但管仲十分聪明,现在新的制度不是还没实行吗?他这样做,不算僭越!他是注定从政的,现在不抓紧最后一点时间打压对手,更待何时?
文官们欢欣鼓舞,军官们可不干了,必须报复回去!
“主公!末将以为,既然有陆军部和海军部,敌人必不敢踏我疆土半步,防卫部实属多余!”第一旅都指挥使岳飞这个时候必须站出来为军方扛旗,信誓旦旦的说道。
额,李康不怀好意地问道:“你真觉得多余?”
“啊?”这是什么意思?岳飞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听李康话中的语气,好像有坑啊!
“我本来想让军方大将功成身退后,去军职任防卫总长或次长的,一来嘛,可以让老将发挥余热,而来嘛,让军方在内阁有个说话的声音!哎,一番苦心…既然你们不愿意,那就…”李康摇头晃脑的说着,但最后一句话却故意拖得老长。
“别!就当末将没说,成么?”岳飞铁打的汉子,都快要哭了!这要是真给撤了,以后还不得被整个军队系统戳脊梁骨!
岳飞吃瘪,文官们却没有一个人幸灾乐祸,因为防卫部居然由军人转任,这怎么行?
“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军人参政,取祸之道也!”说话的还是张咏,这老头生于五代末期,长于宋初,仕于宋太宗、宋真宗时期,正是一个由武**乱天下转为文人治世的转折时期,所以他反对武人?入阁李康一点都不意外!
“复之多虑了!”李康依旧笑呵呵,不以为意的道:“文武殊途,但绝不是分道扬镳,武人任文职,那他就是文臣,文人任武职,那他就是武臣,在其位谋其政,只要他有这个能耐,在哪不行?至于说武人掌权必生祸乱,这我可是不信的!唐朝之前,武人出将入相的多了去了,也不见所有的武人都造反!只要中央朝廷始终大权在握,只要百姓皆洞明事理,不为宵小之辈蛊惑,只要天下之人都能吃饱饭,就不会出现动荡!就算领兵大将想要造反,他手下的兵会造反吗?真要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往往也意味着王朝末世,造成动乱的是武臣还是外虏,抑或着权臣,还有什么区别呢?”
“再说!操莽为武臣耶?为文臣耶?黄巢武人耶?文人耶?张邦昌、刘豫武臣耶?文臣耶?”
李康这最后一问,问的可就太重了,张咏的双腿都开始打摆子,几乎所有自诩为儒生的文官都刷的一下脸色苍白,阳春三月,却大滴汗珠滚滚落下。
“属下请罪!”终于,张咏双膝下跪,伏地谢罪。
“起来吧!我说的不是你!”李康还是一副笑呵呵的面孔,双手虚扶,语重心长的说道:“武人可以转文职,文人也是可以转武职的嘛!四…三总部中后勤、教导两部,不就可以用文人任职!不要太拘泥文武之别,成见这玩意儿往往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
第148章 官衔
“属下愚钝,不及主公洞若观火,明辨是非!”张咏终于是放下了臭架子,拍了一句马屁,这才小心翼翼的从地上爬起来。
刚刚李康实在是把他吓坏了!
李康心里也是叹了一口气,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一句“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说的倒是爽了,也是个大实话,却把后世的武将们给坑惨了!
结果出现武将越是能打,就越招人恨,死得越惨的奇怪现象,前有狄青,后有岳飞、余阶这厮还不算纯粹的武官无不死的憋屈。
抛弃心中的杂念,李康继续问道:“诸位可还有什么意见?”
众人互相望了望,最后还是赵过出班说道:“敢问主公,这各部院寺,职司为何?”
“你不问,我也正要说!”李康点了点头道。
“内阁总理为百官之长,总揽一切庶务,为唯一的正一品实职文官,也就是说,必须有正一品文官衔在身,才可出任总理。”
“嘶…”
现场不管文武都是眼露火热之色,唯一的正一品实职文官,不就是宰相吗?而且还是实权宰相!哪个不想坐一坐那个位子?现在武将能转文臣,他们也是有机会的啊!
当然文臣们的目光就更加热烈,宰相又叫丞相,丞相是什么?汉代丞相陈平就深刻的诠释过丞相的职责。
“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职务。”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内阁协理为总理佐二,协助其处理庶务,最低要求从一品文官衔。”
“各部总长皆要求正二品文官衔、次长从二品。
首先,内务部下设办公厅、民政司、考绩司、职方司、警察司、典礼司。
负责全境民事庶务、警察部队、内部间谍肃清、官员考核升迁、婚丧迎祭之礼等事宜。”
“嘶…”
众人又忍不住“嘶”了一下,这权利也太重了,这就是吏部、礼部一部分、兵部一部分、户部一部分、厂卫一部分,再加上改名叫警察的全部衙役,这是要逆天么?
“外交部下设办公厅、外贸司、援外司、移民司、殖民司、藩属司、河东司、荒野司、驻外办。
负责对外贸易、对外援助、吸引组织外部移民、各殖民地、藩属国大小事宜。”
“工商部下设办公厅、工业司、商标司、监管司、规划司、各地大小工坊。
负责工商业规划、经济调控、市场监督、企业注册、商标注册、引导工商业发展等事宜。”
“农林部下设办公厅、农业司、畜牧司、林业司。
负责农产品种植、再加工、农田开垦、森林资源利用及保护、畜牧业发展、兽医培训等事宜。”
“卫生部下设办公厅、防疫司、质检司、监督司、各地医馆。
负责…”
“交通部下设办公厅、公路司、河道司、海道司、搜救司。
负责…”
“防卫部下设办公厅、军建司、驻外武官。
负责…”
“文教部下设办公厅、教育司、科技司、新闻司、娱乐司、体竞司、宗教司、各地大小学校。
负责…”
“财政部下设办公厅、税务司、府库司、预算司、金融司、各地银行。
负责…”
“建设部下设办公厅、城建司、水利司、道路司、桥梁司、各地施工队。
负责…”
“办公厅主任要求从三品文官衔,副主任和各司主事要求正四品文官衔、各司从事从四品。”
“各部就介绍到这里,目前有些司只是摆设,暂时派不上用场,就当是先占个坑,况且我们的官员也不足,也只能能撑起一个框架!”
“接下来是大理寺和都察院,前者主要负责审理案件、批捕嫌疑犯以及一些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后者负责监督百官、调查案件、防止官员贪污受贿庸碌渎职等事宜。”
“大理寺卿和都御史皆要求从一品文官衔,大理寺少卿和副都御史皆要求正二品文官衔。余下佐官递减有差。”
“枢密院负责军机要务,发动战争、指挥战争、拟定军事计划、培训军官、保障军队后勤、获取军事情报、不断改进军事武器等,枢密使要求正一品武官衔,枢密副使要求从一品武官衔。各部总长、司令要求正二品武官衔,副手从二品。余者各司局递减有差,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述说了!”
“记住,我所说的官衔是最低要求,也就是说,可以高衔低配的情况,但绝不能出现低衔高配的情况。”
“敢问主公,这官衔如何划分?”执政管仲说道,他不能不问啊,他现在是执政,如果到时候分不到一个正一品的官衔,那总理的位子岂不是泡汤了!
“文官衔,简称官衔!”李康又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来,他这一天神游,不是白游的,“从高到低分别是:正一品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从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正二品东宫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二品东宫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三品上柱国从三品柱国正四品节度使从四品节度副使正五品观察使从五品观察副使正六品团练使从六品团练副使正七品上大夫从七品中大夫正八品下大夫从八品上士正九品中士从九品下士。”
“武官衔简称军衔,从高到低分别是:正一品元帅从一品大将军正二品上将军从二品中将军正三品少将军从三品参将军正四品大校从四品上校正五品中校从五品少校正六品大尉从六品上尉正七品中尉从七品少尉正八品军士长从八品上士正九品中士从九品下士。”
“现在文武等级明了,诸位可有不同意见?”
“我等无意见!”
李康说的已经够具体了,他们自然无话可说。
“那好,以后相互转任…也就是不管是文官转任武职,还是武官转任文职,一律降两级使用。此为定律!”
………………………………
第149章 官衔(二)
谈完中枢,李康接着说到地方。
“地方暂时只有村即营地、镇、县三级行政区划,以现在的地盘和人口,却是足够,我也不打算多做调整。县设县令一人,县丞若干,县尉一人,为武职。县级最低要求正六品团练使衔,副县级最少从六品团练副使衔各部垂直下属各局设局长一人,副局长若干。局级要求正七品上大夫衔,副局级要求从七品中大夫衔局下设科,科级要求正八品下大夫衔,副科级要求从八品上士衔镇设镇长一人,镇丞若干,备御官一人,为武职。镇级要求正七品上大夫衔,副镇级要求从七品中大夫衔村设村长一人,民兵队长一人,为武职。分别要求正九品中士衔、从九品下士衔。”
一番话说完,底下站着的地方官员眉头纷纷皱起,最高的县令也才正六品,比中枢一部的司主事都要低三级,差距太大了。
这些地方大佬以前可是和原八司的主事平起平坐的,这要是那些老牌主事升任部堂,挺进内阁,双方之间的差距岂不是拉到一天一地,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军队方面,队级九品、屯级八品、曲级七品、营级七品、团级六品、旅级五品、师级四品、军级和军区级三品、集团军和大军区级二品、方面军级一品。当然现在旅以上的暂时还没有。”
“好了!基本框架就是这样,具体细节等完会之后,劳请诸位多费心!”
“现在,我开始安排工作。”
终于等到最关键的一刻,众人皆屏气凝神,竖耳恭听,忐忑又期待的等着李康的最终裁决。
“兹命:原执政管仲加正三品上柱国衔,暂代内务总长一职领内阁首席!”
“下臣拜谢主…谢君上!”管仲连忙出班,正式以臣下礼拜谢,他出生于春秋时代,盛行封建制度,幕府大元帅对于他而言,就跟封君没什么区别,所以他这一套以臣拜君的动作做得极其自然。
有了管仲作表率,生于秦汉之后的人就算感觉还没到火候,但也只能跟着以臣拜君,谁让李康并没有反对呢!
李康确实没有反对,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别人自称下臣的意义。
“原外务司主事杨平威加从三品柱国衔,暂代外交总长一职!”
“下臣拜谢君上!”
“原将作司主事毕懋康加从三品柱国衔,暂代工商总长一职!”
……
“原伏羲县县令赵过加从三品柱国衔,暂代农林总长一职!”
……
“原文教司主事刘徽加从三品柱国衔,暂代文教总长一职!”
……
“原建设司主事宇文恺加正三品上柱国衔,拜新安县总工程师一职!”
……
“原卫生司主事张机加正三品上柱国衔,拜华夏中央医院院长一职!”
……
“原卫生司右从事李时珍加从三品柱国衔,暂代卫生总长一职!”
……
“原财政司主事李悝加从三品柱国衔,暂代大理寺少卿一职!”
……
“原外务司左从事单成转军籍,加从三品参将军衔,拜华夏大元帅幕府驻赎罪荒野暨河东地区武官一职!”
……
“第一旅都指挥使岳飞加正三品少将军衔,暂代陆军司令一职!”
……
“第二旅都指挥使戚继光加正三品少将军衔,暂代参谋总长一职!”
……
“水师提督开风加从三品参将军衔,暂代海军司令一职!”
……
……
“快逃啊!”一群穿着五花八门的土著惊恐的大叫着,不顾一切的扔掉手中的木棍、石矛、锄头,掉头就跑。
而在他们之后,是一群穿着红衣黑裤,戴着钢盔的士兵,正不急不缓的向前推进,慢慢的驱赶着已成惊弓之鸟的猎物。
只见他们表情轻松自在,脸上挂着肆意的笑容,迈着整齐的步伐,举着步枪和刀盾,如滚滚波涛一往无前,气势所向披靡。
他们正是华夏军第2旅21团212营的士兵,这次例行出来“狩猎”,没想到出门就遇到了一群正在迁徙的部落,实在是意外之喜。
要知道因为华夏军连续不断的大练兵,森林土著已经被杀怕了,跟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