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朝着帝国前进-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那班所谓的“三十元老”只是练了几天而已,就把他们这些后来者虐的不要不要的,走路鼻孔都是朝天的,这如何不让他感到憋屈。

    搁以前,别说大头兵了,就是县令、总爷也不敢对他这个锦衣卫摆谱。

    哪像现在!哎,技不如人,说都没地方说去。

    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不提冯文瀚收到的各种羡慕嫉妒恨,李康继续看向杨平威。后者回到座位前,喝口茶润了润喉咙,接着道:“从这些石块来看,这些土著的文化水平不会太高,说不定就是一群野人,但只要他们不是处于绝对的封闭状态,我们就总能拔出萝卜带出泥,通过他们,我们就可以不断的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群落。而且,这些就算现在没用,以后也会用着。”

    “至于找到他们以后该怎么做,学生以为无外乎两种方法:威逼利诱!如果他们对我们的用处很大,或者以我们现在的力量没办法威逼他们,那我们就贿赂他们,与他们交易,套他们的话,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如果他们真是一个封闭的原始部落,没有长期交易的价值,且武力低下,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破其村、伐其寨、犁庭扫穴,将男女老幼掳为奴隶,送往矿山,正好顶替我们的百姓去干那些脏苦累的活。就当是废物利用了!”

    充满着血腥与暴虐的话,就这样从这个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年轻书生嘴里,轻飘飘的说了出来。

    “嘶”众人皆是倒吸凉气,想不到这个书生这么狠,许多人更是毫不掩饰的露出厌恶之色。

    奶奶的!这些读书人阴狠起来,可比我们要狠多了!高初心里狂汗,跟杨平威比起来,他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善良的小蜜蜂。

    以后再也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杀了多少人,调戏过几个姑娘了。冯文瀚十分汗颜的擦了擦额头,跟老杨比起来,他以前干的那些恶事顶多吓吓小朋友。

    杨平威说完后,自己就后悔了,要是在李康心里落下一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印象,那可就弄巧成拙了,一时有些揣揣。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本来他给李康的印象就很好,现在嘛,那就更好了,他的那股狠劲太对李康胃口啦!

    这种**裸的帝国主义嘴脸,让李康感到十分亲切,盖因李康自己就是狂热的帝国主义分子。

    “你很不错!”李康称赞道,毫不顾忌一些人的想法,哪怕他们的脸色都快变成猪肝色了。

    “现阶段,我们所作所为,一切都要以我们自己的利益为先,以营地的利益为先,仁义廉耻那是对自己人的,对外人仁义,不好意思,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资格。仁义这玩意儿不能吃不能穿的,就是个奢侈品,得等到我们衣食足、仓廪实以后才能消费得起。所谓必富贵,则仁义附焉。现在我们还穷的叮当响呢,有那个时间去给外人施仁义,还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己家人吃饱肚子!”

    说到最后,李康的语气已经相当严厉了。

    这不仅仅是警告那些满脑子想着“教化四方”的读书人,也是一次发泄,发泄心中的郁闷,对于历史上发生的那些操蛋事儿而生出的郁闷。

    看看那些朝代,晋、唐、宋、明,有一个算一个,滥施仁义,送钱送物送妹子,有些脑残更是送技术给异族,那些个所谓大儒一天到晚“仁义道德”挂在嘴边,教育,感化,张口就来,除了个别精英,其他的尽是嘴炮。
………………………………

第19章 八个司

    李康发泄的爽了,那些心怀“仁义”的“道德之士”,可就有些胆颤心惊,李康这是骂他们这些读书人“尽万民之物力,交异族之欢心,得己身之声名,掘大国之根基”。

    这个骂太重了!连一直神游天外的张仲景都心有戚戚然。

    泄掉了无名之火,李康示意杨平威接着说。

    现场最没受影响的读书人就只有杨平威一个了,他反而因为自己的理念得到了李康的赞同,显得格外亢奋。

    “土著的事情就这么多。当然我们也不能全指望土著,我们还可以多做一些事儿。比如,我们的狩猎队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妨抓些活物回来,最好种类能多些。我们可以试着圈养它们,将野兽变为家畜,野鸟驯为家禽。如果方法可行,我们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得肉食、蛋类、兽奶以及皮毛、兽角等食物和物资。”

    “再比如,我们可以将张神医发现的仲景茶花,移植几株到营地附近,这或许能成为我们以后与外面交易的拳头产品。其实南边的果树也可以移植试试,当然更好的法子是将营地的范围向南扩充,直接将果树分布的区域整个吞下。”

    杨平威说完,再次向李康行了一礼,并与众人打了个招呼后,做回自己的位置,表示自己发言结束。

    “粮食和冬衣的问题该说的大家都差不多说完了,我就补充一点,大家不要只考虑到衣服,冬天人什么地方最容易被冻坏?手和脚!所以衣服要加厚,鞋子也得加厚,还得给需要外出工作的人准备皮手套,这些都要放在心上,要落实到实处。”李康笑着说道,“好,粮食和衣物问题就先到此为止。咱们再来说说房子,对于怎么建房子,就没人有想法吗?”

    良久

    “好吧,既然没人主动发言,那我就点名了!”李康有些无语,之前气氛都这么热烈了,那些匠人却一个都没带动起来,胆自卑,要想让他们树立自信,得靠时间磨啊。

    “建房子嘛,木匠最有发言权,嗯,先从大富开始吧,你先说说!”

    王大富没想到李康第一个点的就是他的名,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只是下意识的站了起来,手脚都不知往哪放,本来就有些怵李康,现在随着李康的“神威”被传的沸沸扬扬,就更放不开了,何况现场还有这么多人。

    直到李康再次出声催促,王大富才壮着胆子说道:“其实木屋本身就比较保暖的。”

    这点李康是认同的,木材导热系数传导能力差,木屋可谓是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居家,人少的时候是最合适的建筑方案。

    而且木屋不需打底,对地形要求不高,水面、河槽、沙滩、山坡、林地等地基本都能安置。

    当然,建造周期短,原材料获取方便也是必不可少的优势。

    但就这么一句笼统的话,李康是不可能放过他的,不掏出些干货,别想这么轻易过去。

    “还有呢?”

    “可以多设夹层,用以防潮隔热隔声。”王大富小心翼翼的又加了一句。

    “还有呢?”

    “构建时,可以交错衔接,使各方面互相掣肘,当然结构就更加稳定,能防大风。”

    “咦”

    古人的智慧当真不可小觑。

    “嗯,你先坐下吧!”李康越过王大富,看向下一个人,“王实?”

    “大富兄弟说的很好了,小人没什么可以补充的。”

    “赵由?”

    “小人也是!”赵由赶忙顺着王实的话道。

    李康见他们一点主动性也没有,也算是看出来了,他们就是一群称职的执行者,索性懒得再在那些匠人身上折腾,到时候直接命令他们做就行了。

    所以既然“共商国是”已经行不通,李康只好“乾纲独断”,结束第一个议题。

    “房子就由王大富负责,需要什么人,你可以直接调动。还有诸位许多都是北方人,应该知道怎么烧炕吧?有这方面需求的到时候可以向这些人请教。伯起,搭炕的土坯,你和孙石匠商量着造一批。”

    “嗯,还要注意防火!”

    “王思平,说说看,你们以前是怎么防火的?”李康记得北宋时期的汴梁城,防火措施在古代应该算是最先进的。

    “回禀主公,我们都是用水囊灭火,有钱人家会用牛皮做的水袋,还有一种叫唧筒的灭火装置,不过属下只听过,没见过。”王思平想了想,回答道。

    “属下倒是知道唧筒。”周弼站起身来道,“唧筒跟军中的猛火油柜、喷火枪差不多,可以称作喷水枪,跟水袋一样,制作唧筒需要用到竹子。不过属下也就知道这些,并不知道该怎么做。”

    周弼会不会做,李康并不在乎,他在脑中想象了一遍,基本也就弄明白了原理。

    不就是个大号注射器吗!

    “行了,知道怎么灭火就好办了,房子建成后,每户人家必须在家中常备水囊或者水袋,动物膀胱以及兽皮由营地提供,各人领回去后自己动手缝制,别偷懒,要是被我发现有人没做的话,别怪我不讲情面。唧筒我会亲自带人去做。”

    离营地不远就有竹林,选几根合适的竹子不成问题。

    “但是,所谓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就算大火成功扑灭,该损失的都损失了,所以,这就要求大家平时生火要多加注意,取暖也好,煮饭也好,照明也好,都要留个心眼。”

    李康有些理解当年教导主任为什么那么啰嗦了,实在是不操心不行啊,到时候不管出了是么事,哭的人当中都会有李康一个。

    “我等瑾遵主公教诲。”众人齐声拜道。

    “接着咱们进入下一个议题。”李康让众人落座,拍拍手道:“我打算修几条路,建一座桥。”

    “第一条是从小楼直通营地大门,不是现在的大门,营地会进行一次外扩,这条路连接的是新的大门。这条路很短,我打算修的宽一些,能并排行驶六辆马车不是现在修,先将范围确定好,房子就建在路两边,等房子建好后,再修路。”

    这条路是李康为以后做准备的,等缓过开始阶段后,居民区是会找地方另建的,这样路两边的木屋就完成使命,可以拆除了。再将路加宽,然后到底是做广场,还是做为宫殿的一部分,李康可选择的空间就大了。

    谁让他不但算放弃系统赠送的小楼呢,未来的城市中心必然会围绕小楼建设。

    “第二条路是从营地通向铁矿区,全程直线距离十六里,这条路是为了未来运输方便,不得不修的。但这条路暂时没必要修太宽,我们的运输量短期内肯定大不了,所以路够用就行。”

    “第三条路是营地通向海边的,未来人口增加,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而且,盐也是很好的交易品,畅销货,说不定我们就要学学管夷吾,以海盐之利,富国强兵。所以盐场的开辟势在必行。这条路跟第二条一样,也是为了运输。”

    “第四条路是营地通往金矿区的,嗯,这条路可修可不修,看情况吧,先待定。”

    “桥,想必大家都知道修在哪儿了。”李康笑了笑,指了指窗外流经的小河,笑着道,“小河虽然不宽,也就一丈多点,但我们也不能蹦过去啊他自己倒是能蹦过去。张先生每次到东边采药,来回都要靠竹筏摆渡,太不方便。”

    “老朽乘个竹筏,也就是浪费些时间而已,谈不上方便不方便的,为了老朽而劳师动众,老朽难以心安。”张仲景急忙摆手道,他知道李康修桥不可能真的只为他一个人,但必要的姿态还是要做的。他这种不在乎“利”的人,往往更在乎“名”。

    “张先生误会了,修桥也不全是为了方便张先生出行,这是方便营地所有人。再说,营地迟早会向东边扩充,修桥是必然的。”李康笑着解释道。

    既然李康解释清楚了,张仲景就不吭声了。

    “道路修建之前,先派一些有修路经验的人去勘定路线,这个很重要,可以从现在就着手。”

    “至于道路的材料先不着急选定,等房子建好以后再说。”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李康想要试着制作水泥,这东西可是矢志种田的穿越者们必备的神器。

    只是他现在没有原料。

    不仅是烧制水泥的原料,还有许多技术不高的小工艺品原料都没有。

    好吧,其实除了石头、木材和泥巴,再加上一座铁矿,他真没有拿得出手的资源。

    铜矿、锡矿、银矿石膏矿、天然碱矿、硫磺矿样样都缺。

    等天气转暖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出去探矿!李康暗自下了决心。

    修路的事就这样放到了一边,修桥的事也没什么好商量的,现阶段,以营地的能力,只能修木桥。

    “修桥铺路怎么说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为营地的发展提供帮助。不过这事是以后的事,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如果大家都没别的想法,那这件事就过去了。”李康说完,就那么往后一靠,给大家留下点思考的时间。

    事实上,李康刚说完,大家就纷纷表示没意见。

    这也在李康的意料之内。

    “现在人比开始时又多了两倍,军队多了50人,现有军队80人,其中以前是军官的有12包括高初人,又有新晋后天武者30人平民多了101人,达到了134人,其中医者1人、书生3人、木匠6人后加了3人、铁匠3人后加了2人、篾匠1人、石匠1人、泥瓦匠2人后来的、养蚕人4人后来的。加上我在内,总共215人。”

    李康慢慢的作着总结,众人虽然奇怪,但听的都很仔细。

    “人多,任务多,而且马上我就要再招一批人手,以后还会越来越多,摊子会铺得越来越大,所以,现在这种混乱的管理已经不合适了。有的人不知该做什么,有力使不出,有的人到处救火,累的像狗。这种状态不是长久之计,我决定,先将制度定下来。本来我是没准备这么快就搞这一套,但既然现实需要,反正也是早晚的事,那不妨现在就定个临时的。”

    闻言,许多人的眼睛立马亮了,这是要开始抢座位了吗?

    顿时众人摩拳擦掌,眼巴巴的望着李康,期望跟之前一样,主公能让他们各抒己见,集众人之智,商量出一个最合适的制度,顺便给自己安排一个最合适的位子。

    可是李康并没有燧了他们的心意,而是自顾自的接着说道:“现在盘子还没必要设那么多杂七杂八的部门,所以我想了一下,暂设:农业司、建设司、外务司、将作司、统调司、医护司、文教司和库房司。”

    “每司设主事一人,左右从事各一人,执事若干。”

    “农业司掌草木种植、农具派放、荒地开垦、林木砍伐、指导耕作、牲畜圈养等。主事暂缺,王思平削军籍,去队副职,改为农业司左从事

    建设司掌营地建造、修桥铺路、矿山开采等。主事暂缺,以王大富为左从事、孙有财为右从事

    外务司掌接待外宾、对外贸易、维护营地利益与形象、分析外部形势、起草对外政策、代理宣战或建交等。以杨平威为主事,单成削军籍,去队副职,改任外务司左从事

    将作司掌军械制作、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器皿制作、农具制作、陶瓷制作、家具制作、刺绣纺织、异样器用制作等。主事暂缺,以张力为左从事,傅光喜为右从事

    统调司掌数据整理、情报收集和分析、犯罪侦查、敌情侦查、保护机密等。以冯文瀚为主事,朱意也是锦衣卫出身为左从事。各自保留军籍,但去军职

    医护司掌营地卫生、救死扶伤、草药采集、药方整理、防疫、宣传卫生知识、医院、医生评级、发放医生行医许可等。以张机为主事

    文教司掌教化边民、营地教育、学校、编选教材、起草教育法规、教师评级、书籍整理、书籍勘测、图书馆、印刷、新闻出版等。以赵嗣业为主事,齐预为左从事

    库房司掌营地仓库。由我亲自管理。”

    “每司主从事下面的执事由各司掌管自行安排,最后将名单以及选人理由报与我知道即可。”

    “这八个司都是平级,全部直接对我负责。”

    一口气将思索了一下午的规章制度全部说完,李康连忙端起茶碗猛灌了一口,清凉的茶水顺着喉咙而下,如枯木逢春,舒爽至极。

    这次人事任命中,李康并没有设立法务司,因为他觉得现在没这个必要,等人多了,矛盾变得复杂多样化后,再设不迟。

    另外,这次还有两个人被削了军籍,彻底由武转文。

    王思平是因为完全不是当兵的料,其人圆滑且胆无担当。哪怕是练了锻体三十六式,也不改市井小民的本色,偷奸耍滑,所以其实力自然也就吊车尾了。

    李康观察了好几天,才得出这个结论,所以趁着现在,干脆将他一脚踢出军队,要不是看在他心肠不坏的份上,左从事的位子想都别想。

    至于单成,完全是因为外务司需要武力撑腰,撑门面,所以,实力增长最快的单成很不幸,也可以说是很幸运的被李康选中了。

    趁着李康喝茶的功夫,底下众人也消化完了刚才的信息,一时间当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

第20章 发布任务

    表面上看,这八个司,除了李康亲管的库房司外,其余七个司没有什么高低之分,都是功能齐全,等以后营地发展壮大,完全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相当于朝廷六部的存在。

    但再怎么着,七个司之间都有权重权轻之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营地现下以及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百废待新的状态,建设司和农业司必然受到李康重视,权力最大。

    而外务司也不会太差,只要能找到有价值的土著,那外务司的话语权就会大大加重。

    但有的部门估计短时间内都只能挂个牌子,根本顾不上,更何况李康描述中的有些职权就是个空响炮,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实现。

    比如说新闻出版、教师评级之类的。

    所以欣喜的人很多,以那些匠人为甚,这些自不必说。

    忧愁的人嘛,齐预和单成算是最郁闷的了。

    齐预的小伙伴们除了他以外,全都混上了主事,就他是一个左从事,而且还是个清水衙门的左从事,排座的时候甚至会排在那些目不识丁的泥腿子之下,这让他那颗骄傲的心很是受伤。

    特别是有三个司的主事空缺,他齐某人完全可以加加担子,为主公分忧的嘛!

    可惜他没有说出来,李康自然不知道。当然,就算李康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单成就用行动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主公!属下不想去外务司,就让我留在军队吧。”单成焦急的诉苦道,“属下大字不识一个,这转为文职,不合适啊。”

    “放肆!我不是和你商量,而是命令!合不合适不是你说了算的,而是我说的算的!退下!”李康真想一脚将他踹飞。

    还说什么大字不识一个,现场大字不识一个的多了去了,你这样说让别人怎么想?找理由都不会找,乱开地图炮,真是蠢货!就算是真不合适,那也得硬着头皮顶上去!

    单成如果能读懂李康的心理活动,估计得哭死。

    有了这个插曲,好处显而易见,再也没人提出异议。

    不管高兴不高兴,有了职务的都向李康表示了感谢,说了些鞠躬尽瘁之类的话。

    制度说完了,人事也安排好了,李康开始布置任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早在召唤出张仲景的第二天,李康就给张力兑换了一套铁匠套餐,后来因为又召唤出两个铁匠,李康也毫不吝啬的补了两套。

    并且他还亲自带人到铁矿区,用石头堆砌了一座小高炉,炼制少量的铁,给铁匠们打造营地最急需的柴刀和斧子。

    现在可以说营地已经告别了让人备受折磨的石器,正式进入了铁器时代初级阶段。

    “张力,你们的任务不能停,眼下我们首先要做的肯定还是砍树除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你们可以试着打一些锯子。”李康先关心的是将作司的任务,这儿是源头,“除此之外,农具也要开始打造,主要是锄头、镰刀、铁锹。这些东西,满足我们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多备一些,到时候作为小商品,让外务司的人带着,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

    这可不是李康的妄想,而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文明不高的土著,对铁制品可是毫无抵抗力的。

    而杨平威发现的土著踪迹表明,这伙儿土著差不多就是属于文明不高的这一类人。

    “主公,这时间上来不及啊!”张力听着李康的吩咐,都快哭了,他们就三个铁匠,又是做这儿,又是做那儿的,多长两条胳膊还差不多。

    “来不及不知道多找几个学徒吗?别整天只想着看家手艺,传男不传女,传亲不传外,收个徒弟还老想着留一手,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都是什么臭毛病,就是这种人太多了,那么多的好技术全失传了。说那些人是民族罪人都不为过!”李康对着张力,劈头盖脸一顿臭骂,直让后者唯唯诺诺,只得不断应是。

    “我不希望营地里也出现这种状况!”末了,李康特意提醒了一句,这是对所有人说的。

    “将陈铁匠、胡铁匠都划入将作司,任命为执事,你们三个每人最少给我带仨徒弟,这也是任务。明白吗?”

    “诺,小的明白。小的一定完成任务!”张力脸色苍白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