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朝着帝国前进-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副小人做派,真真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能拉开上力弓的猛汉虽然现在能拉上力弓的人有很多。
懒得理眼前这俩货,李康眼尖的瞅到挤在人群中看戏的高初,向其招了招手,道:“高初,你留在这儿看着,等他们闹结束后,带着退役的人到王大富那儿报到,具体做什么活计,听王大富安排。”
说完,李康就吹着口哨,朝着另一边的窝棚区走去。
………………………………
第23章 军训的大道理
和军队那边一样,被李康赶鸭子上架的“官老爷们”从早饭后就没干什么事,都忙着向自己碗里捞人。
只是他们表现的要比军队那边稍微斯文些,互相“摆事实,讲道理”的斤斤计较。
当然,这点瑕疵在李康眼里不算什么,他们吵归吵,但正事也没拉下,并没有因为铁制伐木工具尚未齐全,就让大家干等着,而是让青壮们拿起石斧继续坚持几天,能砍几棵是几棵。
最终,在李康的调和下,各司迅速完成人员划分,而有一技之长者基本被建设司和将作司包揽。
但当这一问题解决后,新的问题又来了。
李康发现这般家伙的规划条理性比自己还差,有些人根本分不清轻重缓急,抓不住重点有的人想全面开花,眉毛胡子一把抓,偏偏又没那个实力。
熙熙攘攘的一团糟,要不是李康在唱,搞不好又得开辩论赛。
李康有些无奈,只得将任务具体化,一条一条的吩咐他们去做。
期间,李康着重强调了工具打制的重要性,对着三位铁匠单独耳提面命一番,并将三人的任务分开,一人打制伐木工具,一人打制木匠工具,一人打制篾匠工具。并规定任务完成后,必须马上报与自己知道,这样好安排下一阶段任务。
而本来准备将桂枝汤的原料交与王思平,让他寻老农请教种植事宜,现在李康也给他代劳了,不过结果令人泄气,这些原料中,除了白芍正好适合这个季节种植,其他的都只能等春天,如果有春天的话。
让王思平立即带人沿着小河寻一块向阳通风,土质深厚,肥沃疏松的地,将地整好后,再来找李康。
随后,李康又跟其他人唠叨了几句才离开。
“哎,想当个甩手掌柜都不行!这班人以前都是被人管的,骤然变成管别人,大多还欠缺火候。”回到书房,李康摇着头,感叹道。
嘻嘻哈哈一上午转瞬即逝,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但在这之前,李康又特意让人多准备了四十人份量。
因为他又一口气召唤了四十二个平民,只在账户中留下一百九十多点黄金以备不时之需。
这下,营地里除去老幼,加上被退役的近三十名士兵,劳动力已经达到了二百人次。
而且,随着四十多名平民的召唤以及三十名士兵的转职,营地里的平民数量一举跃过二百大关,而系统也随之更新了一条信息。
平民达到200人,获得兑换“香油”及“油菜籽”的资格。香油8黄金或4能量斤油菜籽10黄金或5能量斤。
“嘿,看来王思平的任务又得加一项了。”
“立正!”
“稍息!”
“向右看齐,向前看!”
自从午饭后,李康自信满满的表示要亲自用高级练兵操典来训练军队后,留在营地的三十五名士兵就在一脸懵逼的情况下被李康折腾的死去活来。
以高初为代表的一批自封的“真汉子”被转的七晕八素,站的腿直抽筋。
就连单成这个李康的脑残粉都开始在心里腹诽不已,脸色烂烂的。
唯有李康自己乐在其中,满满的恶趣味!
突然
李康猛的冲到一个迈错了步的士兵身前,就是一脚丫子招呼过去,嘴上还大骂道:“蠢货!笨蛋!特么的说了多少次了,左!左!这边才是左!你丫的再错一次,今晚就不要吃饭!”
虽然李康表现的凶神恶煞,无论对方是兵还是将,打骂起来毫不留情,但类似左右不分、站军姿小动作不断、喊话之情不打报告之类的低级错误时有发生,屡教不改,着实让李康上火。
甚至那些队官犯起错来更是前赴后继,丢尽了李康的脸。
终于在李康的“悉心”教导下,排成四列的“方阵”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向后转”动作。
“嗯!这才有点样子嘛!但是还不够!作为军人,就要有严明的军纪、钢铁般的意志以及自身过硬的战斗能力。”李康拿着一根不知从哪儿捡来的木棒,背着双手,在列队前面来回走动着,锐利的眼神如鹰隼般从眼前每一个人的脸庞划过,脸色严肃的说道,“而这些,我从你们身上都没看到!”
顿时众人脸色一变,不少人露出愤愤之色,要不是说这话的是李康既是他们的主公,武力值还最高他们早就冲上去报以老拳了,额,要是这个人不是李康,他们根本不会陪着“瞎闹”这么久。
对,在这些人眼里,李康的所谓高级练兵操典就是瞎闹!
“你们不服气?”李康先是笑了笑,接着突然厉声喝道:“你们有什么资格不服气?嗯?先说军纪,连简单的站立、走步、转身都不能严格执行,我难道还指望你们能严格遵守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能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虽然听不懂什么纪律啊,注意啊,但前面那句大部分人还是听懂了。一些人的气势顿时弱了几分,但更多的还是一脸不以为然。
众人脸色的变化李康都看在眼里,见到一些人还是“执迷不悟”,他也不着急,而是保持着刚刚的语调,接着道:“再说意志!连半个小时的军姿都站不下来,喊累,开小差,偷奸耍滑,这就是你们英雄好汉的表现?简直拙劣不堪!若是遇到战况僵持的时候,孤立无援的时候,我还能指望你们能坚持到底?那我还不如祈祷你们的敌人比你们更差,或者敌人的指挥官脑袋抽筋了!”
这下更多的人没了底气,甚至有人面露惭愧之色,当然肯定有人觉得李康的话有问题,但思前想后,就是找不出来毛病。
不管有多少漏洞,但这套说辞忽悠忽悠没读过书的大兵们还是效果超群的的。
“最后,战斗能力!单打独斗这么什么好说的,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但是,你们是军人,不是地痞无赖,打仗的时候不可能一窝蜂的冲上去,这不是打仗,这是打群架,是街头乱欧。我们要讲究队列,讲究阵法。”越讲越顺的李康不得不换一口气接着道,“有人会说我教的方法就是来回转,来回走走停停,然后像个傻子一样站木桩,根本不是战阵,毫无用处。”
果然大多数人都露出“我们就是这样想的”的神色,等待着李康的解释。
“你们只说对了一半!这确实不是战阵!但绝非毫无用处,反而用处大了!”李康激动的道,“且不说刚刚提到的对军纪的培养和对意志的锤炼,就是对你们以后训练战阵也大有好处。你们如果连简简单单的走路、转弯、站定都学不会,以后怎么去学更复杂的战阵,怎么去根别人配合?你们还会认为我教你们的东西没用吗?”
没人吭声!李康“好有道理”的解释直接让对方“无言以对”!
“既然没人说话,那就是认同我的说法了!既然认同我的说法,那就好好的照着训练!”李康抬头望了望天,道:“全体都有,立正!稍息!立正!”
“保持三十分钟,三十分钟后解散!”李康说完这一句,转身离开,他的嗓子喊的生疼,必须回去喝杯茶润润。
“哦,对了,我会在楼上注视着你们的,好好加油!”
………………………………
第24章 华夏新安
今晚是李康人生中第一次给人上课,他的心情很是激动,下午军训之后,特意做了备案。
一方面他的心目中,教师一直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两寸粉笔,三尺讲台,这是一种很奇怪的体验。
另一方面,“校长“这个高逼格的称号,他可是向往已久了。
为了照顾“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今天的一个时辰课程,李康只教了汉语拼音字母的前六个。
经过两个小时的无限循环复读轰炸,只要不是智障,总得在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李康对自己首次的教学成果持乐观态度。
更何况,他还无节操的使用了自己幼儿园时接受的“声文并茂“式教学方法。
为此,他忍了一个时辰的鸡皮疙瘩,也是拼了。
虽然第二天,残酷的事实就证明了这并没有卵用。
大部分人表现都很正常,但赵伯起和齐三立是怎么回事?怎么表情比我还尴尬?李康正在讲得唾沫横飞,又学鸡叫,又学鹅叫的,底下却有两人如同便秘,顿时有些不高兴,感觉这是对自己教学的“不屑“,以至于接下来好几天,李康都没给他们俩什么好脸色,臭臭的表情让两人莫名其妙之余,更是忐忑不安,着实没睡几天好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充实”的生活让人渐渐忽略了时间的流逝。
不知不觉间,历史的车轮又向前滚了几滚,距离李康穿越已经十八天了。
自从确立制度后,李康的生活不再如之前那样单调,整天窝在金矿区。
现在每天,李康基本上都是上午视察营地建设进度,看见不好的情况或者干脆无聊了,他也会出声引导,甚至卷起袖管亲自出马。
下午自然是最让李康乐在其中的折磨人,啊,不,是军训项目。虽然总是还有人犯错,但现在李康远没有前几天那样大动肝火。
因为晚上的教学项目光荣了取代了军训,成为“笨蛋集中营“,能让李康生气的事件中,八发生在晚上。
用李康的话来说:某些人的愚蠢已经突破大气层,直达星空彼岸!
因为压得火太多,李康甚至都停了几次夜间例行修炼,他怕自己走火入魔。
相比如晚上学生们的惨不忍睹,白天的军训,大兵们的表现自然就顺眼多了。
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杨平威正式向李康申请外出寻找土著。
“物资都准备好了“李康照例问了句废话。
“就在刚刚,傅从事将最后的竹制品给我送来了,现下物资已备齐全。“杨平威精神奕奕的说道,看样子他早就盼着这一刻了。
简单问了一些问题后,李康自然同意了,这是早就决定好了的事。
并且“外交使团“的出发时间就定在了明天。
杨平威被任命为“出访全权大使“,单成和冯文瀚为副使。
前者主要任务是保护杨平威安全,整个使团安全由秦汉的第四队保护,不过第四队战时要受单成节制。
后者的责任除了追寻不知道还存不存在的土著踪迹外,最重要的绘制使团一路上所经过的地形图。
怕冯文瀚不会,这几天李康特地给他开了小灶,突击教了一些半调子的画图技巧。
就在李康以为事情都安排好了,想要让几人退下时,杨平威却又问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主公,学生找到土著后,该如何自称?“
嗯?自称怎么还问我?李康有些奇怪的望了他一眼,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意思。
杨平威一见李康的反应,就知道他没想明白,赶忙补充道:“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学生想问的是:学生属谁?”
“当然是”李康本想说是“当然是营地”,可是转念一想,这营地可不是一个地名,更不一方势力的名字。
杨平威的意思,李康懂了,但他觉得营地现在满打满算三百人不到,没必要正名吧?
好像自已官僚制度都捣鼓出了一套,已经沐猴而冠过了,正个名也没啥吧?
心里快速转了一圈,李康接着道:“营地百姓来自各时各方,不管秦汉隋唐都不合适,齐鲁燕赵更是不妥,无论闽越。嗯,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先秦之时,诸侯统属诸夏。故,吾等可称:华夏。”
“华夏族,这是我们统一的族名。从今日起,营地所有人,不得再以汉人、唐人、宋人、明人自称,皆以华夏称之。违者重处!”
借此机会,李康索性下了这个强制命令,希望将营地里有些苗头的“时空主义”扼杀在萌芽阶段。
“同时,民居房建成一刻起,营地正式升格为镇,新安镇!取革新致安之意。”
“华夏,新安。”杨平威小声喃喃,随即眼睛越来越亮,右手握拳,猛击左掌,大笑道:“好名字!堂皇大气,又兼寓意深远,真是好名字!”
单成和冯文瀚也是一副细细品味的样子,跟着后面直叫好。
几人退下后,李康也跟着下了楼,军训的时间到了。
不过令士兵们狐疑的是,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主公居然没让大家站着,而是稍息后,直接让大家原地坐下。
李康之所以发慈悲,是因为第四队明天就要跟着杨平威出发了,今天休息一下午,放松放松,有利于舒缓神经。
其他人运气好,跟着沾光喽。
当然李康不可能让他们干坐着,既然要放松放松,那军训时必不可少的飙歌活动自然也被李康借用了。
于是,一下午,营地里的鬼哭狼嚎就没停过。
………………………………
第25章 出发,土坯
穿越后第十九天,清晨。零九
营地难得的暂停了忙碌,本该工作在各个工地的百姓们,此时呼拉拉全部涌到小河边,好奇的围观着一出由李康导演的“小河送别“。
一座五条长木板并排组成的木桥已经横跨在小河两岸。
东岸桥头,李康正在为杨平威团队送别。
最终,团队成员定为十四人:一正两副,十护卫,外加一朱易!
“条件简陋,我以茶代酒,谨以此祝抚德一行一路顺风!”李康从典韦手中接过两碗茶,一手平举,将其中一碗递到杨平威面前。
这时,李康陆续有人捧着茶碗,将茶一一送到使团成员手中。
“此行,必不负主公厚望!”杨平威接过茶碗,郑重的道。
“好,拜托诸位了!”李康双手端起茶碗,环揖一周,随即大声道:“满饮!”
说着,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效仿,看着彼此的空碗,不禁露出笑容。
“记住,安全第一!”最后,等众人笑够,李康特递对着领头几人叮嘱道。
虽然趁着军训的机会,李康找了各种理由,什么军姿站的最久啊、正步走的最标准啊,总之秦汉小队剩下的六个普通士兵都被李康找理由塞了一本锻体三十六式,但毕竟修炼时日尚短,能有多少效果不得而知。
他真怕这些人将任务太过看重,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
几人闻言,皆是感动不已,抱拳应诺!
“嗯,出发吧!”李康也不愿意再矫情,点点头就让他们启程了。
“我等拜别!”几人再次向李康行了一礼,然后与参与送别的营地众人告辞。
“一路顺风!”
“马到功成!”
……
众人也纷纷送出祝愿。
直到团队的最后一道身影消失在河对面的森林中,众人这才收回目光,互相小声议论着,语气中充满了期盼担忧。
“走吧,都散了吧!”李康定定的站在原地,随后撇过头对围观群众说道,而他自己最后再向河对岸看了一眼后,也离开了。
送走了杨平威一行人,营地的生活节奏又回归原点。
铁制柴刀、斧头和木匠所需的刨子、钻子、锯子,以及篾匠工具篾刀、小凿子、度篾齿等,目前都已满足了需要。
铁匠们正在一门心思的打造农具,特别是锄头,不仅翻地需要,砍掉的树所留下的树桩,也必须连根拔除。
而且因为扁担和稻箩的出现,从铁矿区往营地运生铁,就有了原始运输工具,来回一次所运输的量比以前用衣摆兜着的时候大的多,而且还方便,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
但并没有做到省力啊!李康欣喜之余,总是有些不满足。
最理想的选择自然是独轮车,只是以营地的能力,制作独轮车还比较麻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也只是说着简单而已。
……
“已经开始了?”李康现在正站在制作土坯的现场,一脸好奇的问道。
土坯这种建材,他还是很小的时候在农村见过,但要说制作过程,那今天肯定是头一次见,所以对他来说,还是很新鲜的。
“见过主公,这是昨天晒干的一批,今天的才刚刚开始。”领头的是一个约摸五六十岁的干瘦老头,姓曾,好像叫曾五亩,李康的突然出现把他吓了一跳,赶忙哈腰回答道。
“哦…”李康点了点头,走到旁整齐摆放的一堆成品前,伸手拿起一块,目测一下,得是502510厘米的规格。
将土抷在手中打量了一阵,李康忽然想起还有人等着自己说话呢,立即转身对曾老头笑了笑,道:“您忙您的,我自己随便看看。”
“…”曾五亩张了张嘴,他感觉把主公凉在一边,有些不合适,但这是李康自己的意思,他只得躬身应命。
用力捏住手上的这块土坯,试了试质量,结果令李康相当满意,除了被捏住的地方出现少许脱落,整体上没有大规模损坏。
这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虽然他没怎么用力,但那也比普通人的力量强。
制作土坯所用的土是黄土,只见曾五亩正在指挥着几个帮工
将黄土用水泡散,加入草杆和各种毛发等,拌匀以后装在用木板制成的模具里,并且用水将木板模具沾湿。
应该是防止黄泥与模具粘在一块儿。李康想道。
接着有人用脚使劲往模具中的泥土上踩或者用木板拍,如此几十次后,松软的黄泥被紧紧的压实,一块土坯初步成形。
最后再在开阔地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干透即为成品。
整个过程简单快捷,没有丝毫技术含量。
但这正是李康和营地所需要的。
全程参观了一遍土坯制作后,李康很高兴的将所有人都夸奖了一顿,各种鼓励表扬的话,不要钱的剽窃了一堆,待帮工们土气高涨后,又果断祭出中午加餐的大招,顿时现场气氛达到顶点。
而李康则笑呵呵的带着高初向小楼走去。
途经会议室,听着里面赵嗣业正在教孩子们学汉语拼音,李康不禁想起杨平威跟他说的一件趣事。
李康半气愤半委屈:“抚德,你可知赵伯起和齐三立怎么了?感觉从第一次上课后,就有些怪怪的。难道我讲的课有这么差?“
杨平威赞叹:“非也非也。主公讲课通俗易懂,极益初者启蒙,所教拼音者,奇思妙想,不拘一格,乃强国利嚣,堪比刀枪。”
李康疑惑:“那你说是怎么回事?”
杨平威装模作样:“背后诽人,非君子也。”
李康:“是我让你说的,你这算是为君分忧!”
杨平威半神秘半憋着笑:“因为那天……仙符……咒语……”
李康:“噗”
“噗”李康赶忙捂住嘴,加快脚步朝书房走去,再多待一伙儿,失态了就不好了,还是关起门来一个人笑吧!
主公怎么了?高初有些莫名其妙,将耳朵凑到会议室的门板上,仔细的听了听里面上课的内容,疑惑更重了。
根本就不好笑嘛!
………………………………
第26章 使团现状
穿越后第二十四天,使团出发后第五天,小雨。
一行人狼狈的在雨中艰难徒步,渴望寻到一处挡雨的地方。因为雨水的缘故,本就泥泞不堪的地面更是雪上加霜,淤泥、水坑,无不煎熬着这群人的神经,让人烦躁不安。
“杨主事,前面有个山洞,正好可以让弟兄们歇歇脚,躲避风雨。”忽然,走在最前面的朱意兴冲冲的跑了过来,大声叫道。
朱意的话声很大,所以哪怕是雨中,也不影响它的传播,转瞬之间,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顿时萎靡不振的众人欢呼起来,声音中透着解脱后的放松。
杨平威也是松了口气,他也难做啊,再找不到避雨的地方,保不准这帮精神有些不正常的家伙会不会将憋在肚子里的火气撒在他身上。
这也怪他事先将问题想的太过简单,出外一天跟出外好几天根本就是两个概念,医药、食物、衣物,这些就算准备的再充分,总是会出现纰漏的,再加上恶劣的环境,各种蚊虫的袭扰,野兽的威胁,防不胜防,时刻考验着众人的精神韧性。
而今天,该死的老天居然不打招呼的直接下起了雨,没有准备的使团瞬间被淋成了落汤鸡,随团携带的食盐给祸害掉了大半,这简直要了杨平威的老命,气的他差点吐血。
老天的火上加油,让使团中不满的情绪达到顶点。
所以朱意此时的发现堪比一针强心剂。
但杨平威知道,这只能缓解一时,使团必须回转,任务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