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朝着帝国前进-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谨代表华夏幕府敬谢诸位的支持!好了,废话不多说,说了大家也不爱听,那咱们就直奔主题。”

    “呵呵…”在坐的都很给面子的发出哄笑声。

    开场的气氛还算和谐。

    “呵呵,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举办这个招标会的目的,就是携手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生意,一起发家致富,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请相信我们华夏是抱着相当大的诚意来的…好,接下来我来说说具体如何个合作法,又有哪些方面需要合作。

    “首先,合作方式将采用分区域的授予某家或某几家朋友以某几样特定货物一段时间内的独家经营权…”

    好吧,这话说的比较绕,伍秉鉴能明显感觉到底下大部分人脸上懵逼的表情,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道:“分区域比较好理解,我们将南部沿海湾海国、林国、斑国再加上息国一部分,分成若干区域,比如息国的那部分,我们就单独划为息国区,而所谓的独家经营权,就是在一个区域内,某种物品我方只供货给你,只允许你卖,如果别人越界,我们将会采取包括取消越界者独家经营权在内的处罚。比如我们的火柴,如果最终东门岛主得到了火柴在息国区五年的独家经营权,那么在这五年内,息国区的所有火柴,只能由东门家经营,获得其他区域火柴经营权的朋友不得越界,否则,我们可以不再供货…这条我们将会写进合约中。”

    说了一大堆,底下的人总算弄明白了伍秉鉴话中的意思,纷纷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而同样在坐的浪一条和万里乘云不由得产生一种优越感,提前听伍秉鉴解释过,所以从头到尾都是一副淡然的表情,看向四周时,忽地有一种城里人看乡下土包子的感觉。

    嗯,这种感觉暗爽不已。

    伍秉鉴最终还是取消了招代理人的想法,采取了资金回笼更快的包销模式,主要是他看中了这种模式比招代理人更省时间,更方便,即使会损失一部分利益,但如果将经济之外的各方面都考虑进去的话,整体上还是赚了。

    等下面的议论逐渐停歇后,伍秉鉴接着道:“大家来看!”不知何时,伍秉鉴身边已经有两个人摊开了一副河东南部地图,悬挂在半空中。

    “大家来看,我们将不同的区域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开,一共十个区,大家可以清晰的判断出一个区域的大致范围。”

    “哄…”

    下面立即爆发出比刚刚更大的嗡嗡声,这是惊讶的。

    能不惊讶吗?地图这玩意儿可不像二十一世纪的地球时代那样烂大街,在资讯不发达的时代,地图就是军国利器,平常人根本难得一见,不说平常人了,就连在坐的所谓有身份的大人物都不一定见过,私藏更是重罪。

    没想到万里之外的华夏人却不声不响的就拿出了一副河东南部地图,这如何不让众人震惊。

    要说现场最震惊的莫过于唯一见过军事地图的勇敢帮帮主勇十三了,要知道,这幅地图比他以前从军时在将军营帐内看过的那幅要精细准确的多的多啊!这是什么概念?就是那幅粗糙不堪的地图都被他们将军当成了宝,生怕划破划坏了。

    这是底蕴,同时也是震慑!

    想象一下,万里之外的华夏国居然比你自己还要清楚自家的地形,嘶…细思极恐、恐怖如斯…

    其心可怖!其心可诛!这一刻,勇十三在心里下定决心,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和华夏人为敌…

    最好争取做朋友!

    其他人没有勇十三的经历,自然也就没有他看的透彻,震惊只是震惊罢了,很快就恢复平静,然后就将心思花在研究华夏人划分的区域来,不断思索着哪片区域最适合销售哪种货物,自己的势力能伸到哪片区域…

    伍秉鉴一直都有用余光偷偷观察下面人的反应,见此十分满意,干咳一声,提醒众人认真听讲,笑道:“那么诸位都看清楚了?接下来咱们来进行第一样物品的授权…”说着,他冲旁边使了个颜色,台下一名随员立马会意,端着一个盘子小跑着跑了上来。

    “首先是火柴,在授权之前,咱们先来试试火柴的效果,毕竟有许多朋友因为路途的缘故来的晚了些,没能赶上前几天的商品展示,对我们的货物多是道听途说,没有亲眼见证过…”伍秉鉴从托盘中拿起一盒火柴,又让身边人钳起一张纸,然后“噗”的一下就点燃了一根火柴,拿在面前展示了一下后,毫不迟疑的将其放在白纸底下。

    这下,那些本来没兴趣的看客,也不由得下意识坐正了身体,眼冒精光,瞬间改变了想法的绝非个例,而那些本来就抱着竞标的想法的人则心下暗恨,就这一下,他们就得多破一两成的财。

    “效果大家都见到了,有什么疑问要问的吗?没有的话,那咱们就开始喽?”伍秉鉴狡猾的说道。
………………………………

第311章 湾海国甲区和乙区

    一“没问题没问题,伍先生还是赶紧开始吧!”

    “是啊是啊,伍先生解释的很清楚了,没必要再耽搁时间。”

    “伍先生开始吧,早点开始,早点结束,正好回家吃中饭。”

    “那好,众意不可违,那咱们现在就开始!首先,是湾海国甲区的经销权”伍秉鉴指着地图上湾海国西边染上红褐色的区域,几乎占据了湾海国一半的面积,道:“五年的火柴独家经销权,现在开始竞价,底价一百个金象林国货币单位,金质,因为背面印有一头大象而得名,一金象的购买力约等于十元华夏币、一至三两平库银、一千软妹币每年,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一个金象。”

    说是招标会,其实说是一场拍卖会更加合适,拍卖品就是合作或者说上船的资格。

    伍秉鉴话说完,就静静的等在一边,看着众人的反应。

    许是不习惯这种拍卖的形式,又或者是纯粹出于商人的本能反应,总希望别人先下场替他们试水,所以一时间,院子里出现了短暂的诡异寂静。

    伍秉鉴也不急,依旧好整以暇的看着他们,脸上时刻挂着淡淡的笑容。

    静默了足有五分钟

    “哈哈哈,既然大家都这么客气,那在下作为东道主,就抛砖引玉一百一十个金象!”发话的是东门家的老二东门湾,只见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先是向四周行了一礼,然后再冲着伍秉鉴报了价,他也算给面子,直接加了十倍底价。

    伍秉鉴朝东门湾回了一礼,然后高声道:“东门家出价一百一十个金象,还有没有更高的,我喊三声,三声过后如果没人加价,那湾海国甲区五年火柴独家经销权就归东门家啦!一百一十个金象第一次一百一十个金象第二次”

    伍秉鉴没有故意渲染气氛,也没有雇托儿恶意抬价,没必要,如果真的没人加价,一百一十个金象卖给东门家也无所谓。

    “一百一十五个金象”就像许多中写的那样,当拍卖师喊到第三遍的时候,总会有人出来横插一杆子。

    大家俱都循声望去,想看看到底是谁这么不给东门家面子,同时又都在心里暗暗叫好,这下有人带了头,接下来他们再竞价,就不用得罪人了。

    而东门家众人的心思则恰恰相反,他们也想看看到底是谁这么不给面子,然后一定拉入黑名单。

    “蚁少东家出价一百一十五个金象,还有没有更高的?”伍秉鉴可不管下面人怎么想,谁加价他都欢迎。

    而其他人也大多露出恍然之色,出价的是黑蚂蚁商会的少东家,这可是一家扎根于林国的庞然大物,难怪

    东门湾心里老大不痛快,于是将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兄长,东门涛点了点头,继而东门湾出价道:“一百二十个金象!”

    “一百五十个金象!”黑蚂蚁少东家蚁向强懒洋洋的声音紧随其后,而且听那口气感觉就像是在说一百五十个铜板一样轻松。

    “”东门湾嘴角抽搐,咬了咬牙道:“一百六十个金象”

    倒不是说东门家拿不出一百六十个金象,而是值不值得的问题,他们这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能不能真的赚钱还是个未知数,一下子搞这么猛,风险太大况且泥煤的现在拍卖的只是合作资格,而不是货款,到拿货的时候,仍然要照价付钱,现在这一百六十个金象等于白送,而且是每年一百六十个

    卧槽!还是华夏人会做生意啊!简直比那帮海盗还能抢!

    东门湾不由得望向站在台上笑的人畜无害的伍秉鉴,心中感叹不已。

    他算是反应慢的了,在坐的当中就有许多兼职做海盗的,望向伍秉鉴的目光早就转变为崇拜了。

    这么明目张胆的抢钱,还能让被抢的心服口服,事后如果证明真能发财,更是要念着他们的好。

    简直666

    蚁向强看起来很嚣张,但他老爹能让他一个人出来独当一面,就证明他不是傻子,见一百五十个金象没能震慑全场,他心里也开始犹豫了,就和东门湾想的一样,不是拿不出更多的钱,别说一百六十个金象,就是一万六千个金象、十六个金象,他们黑蚂蚁商会也能轻松拿出来,拿不拿得出来是一回事,值不值得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有钱,钱也不是大风刮来了。

    而且

    蚁向强瞥了一眼东门家所在的位置,最终摇了摇头,不再加价,为了一个不知道有多大钱途的资格,没必要将本地的地头蛇得罪太狠。

    黑蚂蚁商会偃旗息鼓,其他人也都卖了东门家面子,喝茶的喝茶,点头示意的点头示意。

    见到如此情景,伍秉鉴也不在意,照例喊了三声,就爽快的宣布了结果。

    “恭喜东门岛东门家获得湾海国甲区火柴的五年独家经销权,恭喜!”伍秉鉴笑着向东门家在坐的方向点头致意,然后吩咐随从将一块定制的上面有他亲笔签名和盖章的小木牌送了过去,“请您拿好这块凭证,等招标会结束,就可以凭此进行身份登记好,湾海国甲区的话题就到此结束,下面,是湾海国乙区的独家经销权底价一百一十个金象每年,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一个金象,现在开始报价!”

    这次就比刚刚热闹多了,伍秉鉴话音刚落,就有人报出了价格:“一百一十一个金象!”

    乙区的起拍价比甲区高,众人并没有意义,从挂着的地图上就可以看出东面天蓝色乙区的面积要比甲区大一些,而湾海国的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向上,东西方向可以忽略这一因素,两者只用比面积大小就行了。

    “一百二十个金象!”第二个报价的人比第一个要大胆一些。

    “一百二十五个金象!”

    “一百三十个金象!”

    “一百三十一个金象!”

    “一百四十个”

    “一百四十五个!”

    “一百五十个”

    大家你来我往,短短十分钟,价格就飙到了一百六十个金象,达到了甲区的价格。

    “一百八十个金象!”许是被这磨磨叽叽的叫价给弄烦了,蚁向强直接一口气加了二十个金象。
………………………………

第313章 抓周

    护林河是林国第一大河,从她的命名就可以得知林国人对她的态度,其地位类似于华夏的黄河,其发源于林国北部由湾海国延伸过来的白丘山,全长数千里,贯穿林国南北,最终由海靖城入海。Ωヤ看圕閣免費槤載ノ仯紗d閲讀網メ

    而这绵延千里的护林河东西两岸,就是林国最发达的区域。

    这点,正由那名叫山锋的京官陪着,乘船由护林河北上京师护林城的张骞一行人也都看在眼里。

    “的确是物华天宝,国富民丰啊!”张骞当着山锋的面,如是感叹道。

    山锋则是忍不住的得意,连带着为张骞等人介绍两岸风土人情时都显得更热情了。

    ……

    自张骞进入护林城以来,事情就一直向着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对于华夏人带着如此大的“友谊”而来,早就被前线糟糕的表现弄的集体上火的林国朝堂,在简单的客套和矜持后,连忙屁颠屁颠的表示了接纳,就连一些主张同中山国讲和的大臣也是乐见其成。

    最起码有了这批军资,到时候在谈判桌上也能加大己方的砝码不是!

    更何况这还不是一次性的,人家都说了,这第一次只是投石问路,路问到了,那只要付得起路费,后续物资还将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而且最让林国上下满意的是,华夏人并不强调非要用现钱支付,甚至他们更希望以物易物。

    粮食、矿产是他们的最爱,当然,一些土特产也不嫌弃,来者不拒。

    也就是说,林国政府不仅仅可以得到军资,还有可能从中赚上一笔,这么好的买卖不要太有搞头啊!更是极对商业氛围浓厚的林国君臣的胃口。

    于是,华夏探路队,哦,不,现在已经华丽丽的摇身一变,成了华夏外交使团了,在林国首都受到了贵宾般的待遇,整天游走于各大权贵之家,奔走于灯红酒绿之间,要不是他们还记得自己的本分,真有一种“此间乐,不思蜀”的感觉。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在护林城停留了近一个月,华夏外交使团终于将所有货物全部换成了自身所需,然后在东门岛会和伍秉鉴一行后,扬帆返航。

    而在张骞等人还在护林城快活的时候,华夏六年十一月十一日,李康长子李久旭一周岁生日,在这一天,按照习俗,李康为其举办了抓周。

    在元帅府大堂中,地上铺了一张毛毯,在其一端,依次整齐摆放着笔墨纸砚、尺子、小锤子、金印、小弓、花朵、经书、胭脂水粉、小刀、钱币、小铠甲等等分别代表不同的寓意的小玩意儿。

    比如小弓、小刀,代表武道;小铠甲代表想当将军;经书代表要当大文豪…

    又比如金印,代表着权力。

    不过一般人家的小孩子如果抓到了,顶多被认为将来的志向是当官,可是李康的孩子就不一样了,所以李康是最不希望李久旭去抓金印的,不仅是他,可以说这屋子里的所有人都不希望,包括李久旭的亲娘棕榈兰芝在内。

    可如果他真抓到了金印,李康也不会说什么,更不会当真。

    结果当棕榈兰芝将李久旭小家伙放到毛毯上后,没有像其他小孩那样需要大人提醒引导,李久旭径直挥动着一双小胖手,向目标区域爬去,然后一屁股坐到摆放胭脂盒的位置,拿起胭脂盒就在那儿咯咯傻笑。

    这一幕惊呆了满屋子的人,一个个的脸色古怪至极,但碍于李康的面子,他们只得忍着笑,还要干巴巴的找一些诸于“大公子看来是一个情种啊,长大以后一定受女孩子欢迎”、“大公子有成为风流才子的潜质啊”之类的蹩脚理由来赞美李久旭同学的“志向远大”。

    小家伙的曾外祖父棕榈智多一脸懊恼,棕榈兰芝更是脸都气白了,要不是场合不对,李久旭同学的屁股当场就得被打成八瓣,不过看棕榈兰芝咬牙切齿的神情,李久旭同学想要保住自己的小屁股看来是不太可能了。

    李康也愣了一下,不过在愣了之后,他的反应和其他人不一样,反而十分欢乐,哈哈大笑着,上前两步一把抱起尚不知屁股要遭殃还在那傻乐的李久旭,狠狠的在其脸上亲了一下,笑道:“你这个臭小子,有前途!哈哈哈…不愧是我老李家的种!哈哈哈…”

    本来嘛,给小孩子抓周就是凑个热闹,图个喜庆,都是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怎么能当真?

    而且这样也挺好的,如果李久旭选了金印,那才叫麻烦!李康虽然不会当真,单别人呢?

    最起码谈允贤心里必然会留下疙瘩。

    哪像现在!

    李康微微瞥了一眼捂嘴偷笑的谈允笑,发现她笑的非常真实,这不就很好嘛,和和美美的,后院一片和谐。

    而李康丝毫不作伪的举动,稍稍抚平了棕榈兰芝心中的怒气,她之所以生气,不就是怕李久旭在李康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失去宠爱嘛,现在看来,明显是她想多了。

    很快,大元帅大公子抓周时发生的事就以光速传遍市井,传遍整个华夏本土地区,成为了人们茶前饭后的又一项谈资,唯一带来的影响,就是大公子李久旭的大名正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在普通人心里留下了些许印象,并被好事者取了一个“胭脂公子”的雅号。

    这是所有人没想到的意外收获!

    只是的现在所有的当事人都不认为这是收获罢了!

    华夏六年十一月十二日,一大早,李康就带人离开了新安,往南方的灵均镇赶去。

    这次,李康抛弃了简陋的元帅仪仗,也没有坐马车,带着二百人的金吾卫,一群人轻装简行,打马南下,只用了一个时辰不到,就赶到了灵均镇。

    到了灵均镇后,李康只是和灵均镇镇长王思平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在赶来迎接的岐山基地负责人、岐山守备姚飞中校的引领下,径直下马,往南部山林深处走去。

    他这一趟的目的,就是为了视察连筹备带动工花了五个月建成的岐山研究基地。
………………………………

第314章 鸡汤

    岐山研究基地,就是李康在视察第一艘载人热气球升空时,发现热气球工作小组直接利用能量块作为能源后,深受启发,专门建立用来研究能量块应用以及各种新世界特色产品的特殊应用的。

    这也是李康自穿越以来,耗费最大的工程,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同时也是李康最重视的项目之一。

    为此,他不惜命令锦衣卫河东万户,尽一切所能,搜集各种稀奇古怪不知用处甚至被本地人证明是废物的特产,同时,他还要求锦衣卫要多加留意那些郁郁不得志却又有天马行空的奇特想法的人,尽量将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聚拢到华夏的怀抱,从而一起去探索世界的真相。

    说不定,或许,大概,可能,还能在地球已经开辟的科技路之外,再开辟一条出来。

    李康的心大着呢!

    姚飞岐山基地的负责人,但他主要的任务是负责基地的安全,并且保证基地里的成果不外漏,负责具体事务的是化学家徐寿和隶属于参谋总部军械司的丁拱辰少校。

    徐寿,1818年1884年,字生元,号雪村,清代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中国第一艘自制蒸汽动力船“黄鹄号”和第一艘近代军舰“惠吉号”的组织建造者,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曾在著名杂志自然上发表考证吕律说,纠正了著名的伯努利定律。

    丁拱辰,1800年1875年,字淑原,号星南,机械工程专家。最早系统考察了西方火器的使用和构造,并研究制造了中国火器。在中国首先进行了蒸汽机、机车和轮船的模型制造。撰写了中国第一部有关蒸汽机、机车和轮船的著作。

    所以说,这两位都是大牛,一位玩的了化学,还能造船、造军舰一位造的了火枪火炮,也能玩得转火车轮船。

    李康能舍得让他们俩过来挑大梁,可见其对岐山基地的重视程度。

    当然这两位的人身自由并没有受到约束,他们随时可以往返于外界,事实上他们就是这么做的,甚至于他们呆在外界的时间要比呆在岐山基地的时间还多,毕竟他们的主职工作都在外面,在岐山基地,他们主要是抓总。

    ……

    “君上,这边请!”经过了足足四道关卡的审查后,姚飞终于将李康领到了岐山基地门口,对于他的谨慎和周密的安排,李康十分满意,觉得把姚飞从一线部队调到这儿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看来是做对了。

    走在前面的姚飞并不知道李康此刻心中的想法,不然的话绝对会哭晕在厕所里。

    天可怜见,他是一点都不喜欢现在这个“看大门”的工作,没错,在他眼里,这个岐山守备,就是个看大门的,他无时无刻不想着逃离这个大坑,回到亲爱的一线,特别是如今华夏陆军正在四面开花,正是我被英雄用武之时,他这么一个闪亮亮的大英雄,上级眼下了吗,怎么忍心让他来看大门?这不是逼着张飞绣花吗?

    甭管愿意不愿意,反正事情已成定局,而且都已经干了五个月了,心中的不忿也早已磨平,所以姚飞还是很尽责的。

    岐山基地在事先就得到了李康要来的通知,有资格的都已在门口等着呢,见到李康过来后,连忙上前见礼。

    “参见君上!”

    “快快免礼!”李康脸上瞬间露出一抹平和的微笑,主动上前两步,笑道:“诸位辛苦了!怎劳烦诸位亲迎?”

    李康的话十分暖心,特别是出迎的一群人中,有许多是锦衣卫从河东地区搜罗拐骗、忽悠、恐吓…过来的人才,他们在河东时,哪见过如此平易近人的君主,而且这个君主还大力支持他们非主流的特殊爱好,顿时一个个激动的跟什么似的,就像是见到了亲爸爸。

    “生元兄,不给我介绍下?”迎着众多热切的目光,李康心下得意,脸上笑容依旧,走到徐寿面前,道。

    徐寿对李康最满意的地方就是礼贤下士,对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