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北出马实录-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朝拜五台山3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今天准备登菩萨顶,今天我可得把吃的备足了,我可是怕体力消耗的太大,在低血糖了,菩萨顶是在五爷庙上面,周围有很多的寺庙,为了更好的体力登菩萨顶只能下山的时候再拜,登往菩萨顶的路上会有一些假僧人乞讨,穿着僧衣,站在通往菩萨顶必经之路上,他们正在抽着烟,看见我们走了上去,马上就把烟掐灭了,然后戴上了僧帽,等我走过去的时候对我说:“小伙子,你面色红润啊,有喜事啊!”我累的呼哧带喘继续往上走根本不理他,沿途还有三拜九叩虔诚的信众,还有相互配合骗人钱财的人,同样也是假僧人和一位穿便装的人,当我们走过去的时候这位传遍装的人会说:“大家供养供养这位师傅吧!多不容易啊!”可是路过的朋友都是不睬不理拜完了菩萨顶下山之后,我们又将五爷庙周围的庙宇拜了一圈,其实我觉得啊,当在我们拜佛的时候,那一拜真的是幸福的,祥和又清净的寺庙听着小鸟的叫声,尽管有的树已经冬眠,但还是感觉出圣境的庄严,我们拜过了寺庙的每一座殿,忏悔我们所犯下的罪业。
五台山还有一座出名的寺院,那就是佛母洞所在的白云寺。据了解,佛母洞又称千佛洞,它是一个石灰岩洞,按佛经,释迦牟尼亦名千佛,千佛洞是供奉释迦牟尼的洞,佛母,是指释迦牟尼的生身之母,叫摩耶夫人,五台山佛母洞灵迹与佛教经典所载佛诞生情形十分吻合,洞腔显示为人体母腹,右侧乳白色脊椎骨、肋骨形样石色,说明洞口恰好处于右肋部位,这与佛教故事中的菩萨乘白象从右肋下入胎,太子从右肋下诞生完全巧合,可以说,佛母洞在中外佛教灵迹中是独一无二的。
,另外,根据&;amp;amp;lt;清凉山志&;amp;amp;gt;中记载载:“嘉靖末,道方者,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既出旋入。方随入,见玉佛像,森列其中,穹窿深迥,进里许,飘然闻波涛,悚怖不能出。念观音名,愿造像,忽见一灯,寻光得出,乃造石佛于洞口。”後来又在洞外建寺,取名千佛洞,又名佛母洞,佛母洞灵迹为佛法应化世所罕有,石洞分为外洞和内洞,大洞套著小洞,外洞阔大,洞口敞开,高约三米,宽两米多,进深幽暗,由外而里渐渐收缩,在尽头的洞壁有一小口通入内洞,内洞的构造非常奇特,洞口距地面半米左右,扁圆狭窄,呈弯曲管状,斜向上延伸一米左右,即进入葫芦形状的洞腔。
这个扁圆石孔刚好能容一人爬钻而入,洞腔里可容纳五六人,内洞有乳石和石笋,洞壁石色班驳。
形状凸凹,犹如人体五脏六腑形样。特别是洞腔右侧乳白色条纹,和人体脊椎骨、肋骨一样形象逼真,所以入洞称为
“投佛母胎”,出洞称为
“佛母重生”。按照佛家的说法,
“佛母重生”能够洗掉以往所犯的
“罪过”,获得
“新生、千佛洞的这个
“佛母洞”,是佛教信徒,特别是蒙藏佛教信徒和海外佛教信徒朝拜五台山的必到之地。
我们来到了白云寺的山脚,站在山脚望去,层层的台阶是数不胜数啊,夏季坐的缆车也不在运营了,若是想登上山顶必须要步行或者骑马,本想骑马的我看着陡峭的山路,再加上马也会累的,我还是选择步行吧,我们几个人便开始向上爬,不知走过了多少台阶,我们转过身看向山脚,此时的我们站在半山腰处,不知怎么,看着远处的深山真的很想进去走一走,山上的树一颗挨着一颗,一望无际的山林里面会有很多无忧无虑的动物在生活,远离了人世间的喧嚣,远离了人世间的争吵和肮脏,我小歇了一会儿便继续向上爬,登往佛母洞的路上依旧有沿街乞讨的,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老大娘,她在台阶的缓台处摆了小摊,见我们上去便拿出来了几只假的荷花,她向我们说:“阿弥陀佛,你们行行好,买几只供佛啊!我老不容易了,整天背着这些东西爬上山,求求你们了!求求你们了!”一边跟着我们爬台阶一边求着我们向上走,我看这老大娘实属不易,我问:“大娘,你这花多钱一只?”
“0!”她回答的倒是干脆,她手里这花如果是在别地方也就十块八块的,我讲着价:“大娘,你不容易爬上,我们也不容易挣钱,你便宜点吧!”这大娘考虑了一下:“你想多钱拿?”
“十块!”卖东西的大娘一听直接转身就下去了,一边下台阶一边嘴里嘟囔:“还想十块钱拿,上都上不来!”这位大娘走了之后我嘿嘿的笑着,利哥问我:“你笑什么呢?”我回头看了看那位大娘摇了摇头:“没事儿!”我们又爬了很长一段台阶,丞心、利哥和崔崔走得快,便在上面的台阶坐下来看着我和涛哥挪上去!
我们刚走上去,就碰到一位左手持钵盂,右手立于胸前的老僧人走下来,他并没有说让我们给他钱,而是目空一切的从我们身边走下去,利哥说:“你们看,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丞心回:“不管真假,这么大岁数了能上来就不容易啊!”终于就快到达山顶了,眼看着寺庙就在眼前,可是还有那么多的台阶,寺庙台阶下面两侧有贩卖鸽子、松鼠的人,叫卖道:“放放生吧,有利于财运,增长寿命!”涛哥看了看:“它们在笼子里有吃有喝的,这块入冬了,山里什么都没有,放生之后再死了,我看呐,他们在笼子里挺好的!”这句话可给这卖家怼无语了,我们继续向上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了山顶,此时四奶率领众仙家早已经来到了佛母洞,等待我
“重生”的那一刻!
………………………………
重生
此时的我们拜过了大殿后直奔佛母洞,我从入口走了进去,此时的我有种回到母亲身边的感觉,守洞的师父说:“您可以摸摸石壁,或者身体上哪个部位疼痛,就把疼痛的部位贴在石壁上,佛母洞很灵的!”
“阿弥陀佛,谢谢您师父!”我对师父拜了一下后将整个身体的背部贴在了佛母洞的石壁上,当我贴上的那一刻,一股暖暖的气流在我身体各个经络的游走,舒服极了,我脑中突然出现了一幅画面,我躺在妈妈的怀抱中,妈妈微笑着拍我入睡,我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中,没有了任何恐惧,没有了人世间的烦恼,此时的我就像是纯洁的一朵莲花,没有了浮躁,没有了杂念,也不会再为了生活琐事而去烦恼,此时我的世界全部都是母亲带来的慈祥,是母亲带来的温暖,我幸福的躺在母亲的怀抱中,看着月光一样的妈妈,她给我带来了希望,给我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给我带来了月光般的母爱,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在母亲的怀抱中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光,这时,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会为你祝福,会为你祈祷!”说着对我的额头轻轻的亲了一口,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想着母亲初孕时的期待,期待着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平安成长;我想着母亲初产时的痛苦,是我给了母亲勇气,让母亲忍受十级痛苦生子;我想着初次见到我这个臭小子的微笑,那种母爱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纯洁无暇,发自内心的笑;我想着母亲初次喂我母乳时的希望,希望我快快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想起了母亲为我整理书包送我上学的时光,她不求我金榜题名,只求我为人正直;想起了母亲为我生气为我哭的时候,只是恨铁不成钢,但从不后悔有我这个儿子;想起了母亲为我整理衣物送我出去打拼的泪花,她不求我荣华富贵,只求我事事如意,想起了久久未归的我回到家门母亲的那一个拥抱,这才是母亲,这才是家,这才是一种幸福,这种温暖,这一辈子只有母亲给予了我,家的概念,这一辈子只有母亲给予了我,修行者,必孝行之,法以孝为先,人以孝为本,孝为人义,孝为天地间生命的灵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的人会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富贵的家庭,有的人会恨父母的离异,有的人会厌父母的管教,有的人会倦父母年老时重病在床,大小便失禁,但是,这些人你们想过没有,我们身体,甚至生命,包括生命中的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来源于父母,都来源于父母的慈悲,来源父母的爱呢?
父母不曾怨过孩子的叛逆和错误,父母不曾恨孩子碌碌无为,父母不曾厌小时候无数的问题,父母不会倦襁褓中和每次生病的我们!
想到这里的我眼泪不止,
“妈”这一个字,足够我修一生。今天是我的又一次重生,此次重生洗刷了我曾经的罪恶,这不仅代表着我的脱胎换骨,也是代表我从今以后更要孝顺,更要好好的修行,此时我的脑海又出现了慈母的声音:“我亲爱的孩子,勇敢的去吧,走上世间的光明大道,无愧于心的走,不忘初心的做!”我拜别了父母洞,走了出去,就在走出去的那一刻,我观到四奶率领众仙家站在光明四射的地方微笑的看着我,四奶走了过来,在我的身上披了一件似哈达的东西,庆祝我在佛法的加持下重生,随后我坐在佛母洞的出口前的椅子上,闭起眼睛:我像四奶跪下,对四奶说:“四奶,弟子想了很多,也明白了许多,需要感恩的人有很多,需要尽孝的人很多,需要弟子做的也很多,弟子会努力的,弟子跪谢四奶多年来对弟子的爱,如父母般的爱!”四奶擦了擦眼泪,摸摸我的头:“好孩子,不虚此行,既然如此,就要感恩帮助过你的人,原谅你的人,爱过你的人,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对佛菩萨尽孝,对帮助你的长辈尽孝,放手洒脱的去做,俺老太太也会爱着你的!”
“四奶!”我哭着抱着四奶,四奶就像母亲似的摸着我的头。从佛母洞下山后,我的心情十分愉悦,身体中不仅像泉水般的清澈,还有温泉似的温暖,只是我的头是有些胀胀的,就像气球似的,我们中午来到了一家寺庙吃了素食自助火锅,本想着吃过午饭后回宾馆稍作歇息再接着拜庙,可是我们实在是累,休息休息着就都睡着了,梦境中我来到了一座寺庙,在大雄宝殿里面有一尊大金佛,我赶忙前去参拜,我跪在佛前不断地磕头,不断的忏悔一觉醒来便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由于我们真的是懒的动弹,只能是买一些泡面回来吃,我们边吃边计划明天的路程,最后决定,明天我们先去梵仙山再去黛螺顶,大家还记得我之前写过我第一次登梵仙山的时候,上面有贩卖狐狸的么,我真想看看明天是不是还有!
晚上我躺在被窝里,我想着自己的小时候调皮捣蛋,再想想将来以后我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呢?
想着想着我就睡着了,睡梦中,我来到了一家养老院,于是我走了进去,走进去之后看着大厅里坐着的都是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正在看着电视,他们有的疾病缠身,有的无儿无女,有的是儿女送来的,我看着他们,其中有一位老爷爷向我走来,对我说:“小伙子,你会治病,你给我治治我的脚吧!”说完他就把鞋脱了下来,他的脚散着刺鼻的气味,他的脚肿而不疼,一按一个坑,旁边的老友也赶来谴责:“这老头,你脚这么臭还让人孩子给你治脚?”另一位说:“是啊,你回去洗洗再来!”我微笑着说:“没事儿的,我也有爷爷奶奶,只不过我没有机会伺候他们了,既然有缘,这也是我该做的!”刚刚治完老爷爷的脚,我就被一阵敲门声吵醒
………………………………
梵仙山上
被一阵敲门声吵醒后,我起床开门,原来是丞心,丞心怕我们睡过头特意来叫醒我们,还在晕头转向的我们闭着眼睛在刷牙,好像闭一会眼睛都像是睡了一觉!
今天我们打算去登梵仙山,梵仙山上供奉的是狐仙,作为出马弟子的我们是一定要拜的,我们刚打算要出门,丞心看了眼电话:“哎呀!今天是文殊菩萨出家日!”
“真的么?”我伸过头看着丞心的手机,经过确定,今天确实是文殊菩萨出家的日子,这可是大善缘,在文殊菩萨的道场,偶遇今日殊胜的时刻,我们一定要参加法会的,最重要的是,这次出来拜庙还特意背着了海青,这是极大的善缘啊!
为了方便我们选择了离我们最近的普化寺,我们去的时候法会还没有开始呢!
看到了师父们披上了海青曼衣,我和利哥也换下了衣服尾随师父们进入了课堂,佛法的磁场是无边的,带来的加持力也是无法比喻的,与五台山的高僧一同诵经,跪拜在佛前,这也是极大的福分两小时后,法会完毕,我们回向完便赶着去登梵仙山了。
说起梵仙山,去过的朋友们大家都知道,山上面供奉着
“胡老太爷、胡老太奶;胡大太爷、胡大太奶;胡三太爷、胡三太奶;胡四太爷、胡四太奶;”说到这里,我要解释一下,我们家的四奶可不是梵仙山上供奉的,本家四奶乃是胡三太奶的妹妹,也就是娘家人,为了好区分所以这么称呼,在这里强调一下,说起上次来登梵仙山就碰到卖狐狸的人了,这次不知道还在不在!
梵仙山虽没有东台的海拔高,但人称
“小南台”,高度也是不可小觑的,梵仙山也是我们胡天肥的老家,还好有他推着我向上爬,否则我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我从半山腰向上望去,已经离卖狐狸的地方不远了,我打打气,继续的往上爬,谁知一爬上去就看到了被关在笼子里的小狐狸,再看看卖狐狸的人,已经换成了个中年男子,我们坐在旁边的凳子上休息,崔崔在我之后才爬上了,第一次见到狐狸的崔崔忍不住用手机上前拍照,老板说:“不要拍,对你自己不好的!”他不说也就算了,一说我就来气,我紧接着就跟着说:“没事儿,崔崔,咱能治!”崔崔笑了笑:“就是,关狐狸的人都挺好的,何况我了!”我们笑了笑便继续往上走,走着走着,我突然想起了昨晚做了场梦,我对利哥说:“利哥,我昨天晚上做梦隐隐约约好像是梦见了五爷,穿了一身的红衣服!”利哥说:“五爷的神像是金身红披风!”
“我还真没注意五爷的法身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边说着一边走终于,我们在努力下到达了梵仙山梵仙寺的庙门,我们对着庙门拜了一下,进庙先拜门嘛,进庙之后,我跪拜在
“胡老太爷和胡老太奶”的面前,此时四奶也在上面和他们在一起聊着家常,我跪在下面,只能看到他们在说些什么,却听不清楚四奶和老太爷说些什么,只见胡老太爷和胡老太奶热情的招待着我们家的仙家,仙家们在里面热热闹闹的聊着,我们一尊一尊神像的跪拜,所有的仙家拜完之后,庙里胡老太爷给了我感应,那就是
“乘风破浪,再接再厉!”参拜完所有的仙家之后,拜别了梵仙寺下了梵仙山,四奶及其他的仙家留在了寺庙里聊天,我们几个人下了山之后,按照崔崔的提议,我们打算把远一些的寺庙都拜一拜,于是我们来到了远在几十公里之外的寺庙,这深山之中只有两座寺庙,两座寺庙的距离也是比较远的,左右各占一座山头,我们开过盘山道来到了第一座寺庙,可一下车看见寺庙正在装修,我们对着庙门拜了三拜,接着我们又开了好长时间的车来到了另一座山头上的寺庙,同样也是在装修,大殿都是锁的,我们同样在外参拜问讯,虽然两个庙都在装修,但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我们在偶然之间遇到了
“五爷庙”的原址,而现在的五爷庙是后移迁下去的,这里的五爷庙是大门紧锁的,里面放着五爷爱听的京剧,趴在门缝向里看,巧合的是这里的五爷法身像竟是红色的,我一下想起了昨天隐隐约约的梦境,我们从车里拿出来香敬拜,我们跪拜在殿外三拜九叩,随后我们才开车下山。
下山之后我们回到了宾馆,这几天参拜属实很累,我们下一个地点就是
“黛螺顶”,也被人称作
“小朝台”,黛螺顶,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黛螺顶,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是来五台山必去的地方之一,黛螺顶有索道,还可以骑马上山,丞心和涛哥选择了做索道上山,我、利哥、崔崔我们三个人选择骑马,我选择骑马是为了试试常家四奶骑战马的感觉,说实话,骑上马之后就后悔了,第一呢,我也是心疼马累,其次我也是害怕,因为第一次骑马的我心里真是害怕它毛了在把我摔在地上,不过骑马确实很威风到了黛螺顶之后,我们来到了寺庙前,
“登螺顶仰观天空眼界自阔,临宝地俯览台怀胸襟更宽。”佛国圣境均是极致的殊胜,不论是东台、还是佛母洞,或者是梵仙山都是那么清净,黛螺顶也是有着与众不同的感觉。
晚上,我们在地图上查数着已经参拜过的寺庙,还有一些寺庙是在返程路上都能经过的,我们决定明天返程,沿途参拜路过的寺庙,晚上我们吃过了晚饭,丞心说:“师父,今天我们还真有缘分,不仅能参加法会,而且竟然还能遇到五爷庙的原址!”我喝了口水:“可不,真的是很不错的,我们要知道珍惜,要知道感恩,那么我们就更要好好的修佛!”
………………………………
修行是最普通的生活
第二天,我们从五台山返程回家,顺路参拜了沿途的寺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一起诵经,回向给五台山上所有的仙家和我们自身的冤亲债主,其实啊,修行不一定要每天念诵多少经,拜多少佛,做多少功德善事,也不是长篇大论辩论着佛学,而是能在生活中经常的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随喜随缘的乐助他人,与人为善,这就是最好的修行,就像曾经一个自认为修佛修的很好的人,跟我谈论修心,不断的强调着本心,自称自己是佛门弟子,可是没过几天就被自己的一场噩梦而困扰,此时的她不知道相由心生了!她的执着和妄念都是来自自己平时所谓的“修行”。曾经有位高僧说过:修心要做到高境界。这高境界就是该宽处就要宽,即思想见解要宽;该严处就要严,即对自己的行为要严;该强硬处就要强硬,即对烦恼敌就要强硬;该软弱处就要软弱,即对别人的欺辱伤害要能忍让。而像这种人太在乎修行的形式,却忘了修行源于生活,修佛法是为了开智慧,她学佛竟然把智商学没有了,佛法是要明真理,就好比“开经偈”之中称赞佛法:“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结如来真实义。”按照我的理解:佛法是无上的正法,宇宙之中再无可与之相比,甚深,深中之深,妙之又妙之法,很多的众生都没有机会来接触佛法,甚至几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都不会闻到佛法的真谛,今日,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幸闻得无上之法,愿依教奉行,以戒为师,跟随着佛陀的思想迷途知返。而这这人已经曲解了佛法的本来面目!
我在车上戴上耳机听听歌,打发一下在路上漫长的时间,“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去做我自己”熟悉的歌曲再一次的响起,我相信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有很多朋友都能哼上几句,那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心坎也会出现阵阵的荡漾,人生在世,咱们会碰到很多的人和很多的事,理解戴德,学会戴德,咱们就会拥有一个别样的人生,生活中学会感恩,高耸山间才会有雄鹰傲人的翱翔,百草丛中才会有鲜花沁人的芬芳,江河当中才会有波澜涌动的浪花。感恩我们拥有的健康体魄,感恩我们有和睦的家庭,甚至感恩清晨透过天窗的那一缕阳光,这所有的平平常常的一切,会因为一颗感恩的心而变的格外美好!感恩生活中的玫瑰,也感恩人生路上的荆棘,那些阻碍、打击、伤害你的人,那些苦难逆境,都是你成功的助缘。感恩要立于当下,不要等。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常怀感恩心,一生无憾事。一定不能忘记:穷时,借钱给你的人;难时,背后挺你的人;苦时,同舟共济的人;病时,端茶倒水的人;你什么都不是时,真心真意喜欢你的人;你什么都不懂时,全心全意指点你的人。有恩于你的人,要铭记;陪你伴你的人,要珍惜;生你养你的人,要孝敬!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人生就会充实而快乐。做人不可忘记恩情之心,用点滴的心去品味生活,用感恩的心去环视周围,有一家素食店写的很好: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祖先慈悲智慧,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同仁关心帮助,感恩农夫辛勤劳作,感恩素食滋养我身,感恩兄弟姐妹付出照顾之情,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一片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少感恩之心,必然导致人际关系冷淡,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在家里要做到感恩,感恩亲情,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暴风雨中的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亲情是黑暗里的一盏灯;为我们找到前进的道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