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法大圣-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素水县,见千古未有苏十筹!”仇英彦头也不回地说道。
“可您还有一堆工作压着没做呢!”其中一人焦急喊道,“您去年渡江杀蛮,整整失踪了一年,老元戎当时怪罪下来,要不是您归来时已经晋升豪杰,恐怕这南徐州的院事就要换人了!若您今年再耽误工作,两位老元戎非得千里隔空一指碾碎我们不可啊!”
仇英彦这才停下脚步,哀叹一声,回头去处理堆积如山的工作。
即使是豪杰,也无法承受元戎的一指之威。
仇英彦面对苏仪所写的立志诗,沉吟半晌,挥笔写下了第三个“战”字。
只不过,在仇英彦将全州的考卷传送给京城的总枢密院时,仍然将苏仪的试卷和挺举动作图放在了最上面。
总枢密院,也被称为“国院”。
国院的占地面积极大,比十座县院加起来还大不少,比远处的皇宫的面积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华丽程度却远不及皇宫,只有百来座各种机能的楼阁厅室耸立其内,作为人族的指挥中心而屹立不倒。
在国院的一角,有一座“评英阁”,专门为了在每次县试、院试、乡试和会试之中评选最具代表性的一封试卷而存在。
往年的评英阁,每次考试结束之后,都会为了谁的试卷该被评选为代表而吵的喋喋不休,但今年的评英阁之内,却出了奇的安静。
评英阁之内有二十几道座位,每道座位上坐着的人全都是“国院参议”的要职人员。
这些参议至少是豪杰等级的强者,最年轻的也已经有六七十岁,而最老的人早已超过一百五十岁。
而端坐在首位上的两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赫然就是当今人族的陈、韦两位老元戎!
但就是这些地位崇高的国院参议们,面对着面前的一封区区县试的考卷,竟然全都三缄其口,默然不语。
许久,才有一名参议打破评英阁之内的肃静,开口道:
“这苏仪所写诗文之雄奇,在县试创举以来,实属仅见。”
“我读此诗,心中羞愧同时,又战意勃发。”又一参议评价道。
“而且试卷无一错漏,难得十筹。”
随后又有几人附和,这些参议的评语都十分简短,但都直切要害,犀利非常。
“那便评苏仪的试卷为代表?”
“不可妄定,其他尚有几封试卷,堪为大才。”
“那便投票表决吧。”
这个提议出口,众参议都点了点头,投票,的确是相对比较公平的方式了。
但就在此时,一直端坐在首位上,闭目听议的陈老元戎缓缓睁开他那双灵动有神的双眸,启齿说道:
“战,战,战!”
说完三个“战”字,陈老元戎再次闭上双眼,不再言语。
陈老元戎的声音饱含天下威仪,好似洪水一般在众参议的心田之中搅动,所有人都只觉耳畔生雷,脑海中发出隆隆的巨响。随后众人面色一凛,只感觉全人族的气运都压到了他们身上,让他们喘不过一丝气来!
金口玉言,元戎钦点!
陈老元戎亲口钦点了苏仪的考卷作为本年度的县试代表!
其他考卷要么写着满满当当的大量评语,要么连评语都没有,唯独苏仪的考卷独树一帜,竟然只写着三个战字,得到了陈老元戎的钦点。
但众参议也不得不承认,唯有“战”字,才能完美诠释苏仪所写的立志诗。
投票表决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许多想要推荐自己家族子弟的老参议心中无奈,但也不敢有丝毫异议。
“下一个议题,这苏仪所创的‘挺举之法’的确值得推广。但一旦推广下去,势必要影响到下一次县试,是否要提高下次县试的合格标准?”
这个话题一出,顿时点爆了在场的气氛。所有参议都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公平起见,应该相应地提升标准,以表示对科举和祖宗规矩的尊重;但也有参议认为人族此刻积弱,正应该借助此法提拔大量的新晋武生,使其成为人族的预备人才。这个提议虽然藏私,但却是为了人族整体着想,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但坚持应该立刻提升标准的保守派同样很有很多,顿时间,在场的参议们分为了两派,吵的天翻地覆,双方谁也不服谁,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以至于半天没有得出结论。
这时,坐在首位的韦老元戎微微摇了摇头,道:“人族若灭,坚持祖宗之道又有何用?提高县试标准一事,推迟五年!”
此话一出,众人跟先前一样,再次耳边轰鸣,脑海一震;随后满脸憋红,气喘如牛,好像是受了什么酷刑一般。
韦老元戎也动用了“金口玉言”的钦点能力!
所有保守派顿时哑口无言,只得遵从。
在从前,这两位老元戎几乎都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只会在最后公布会议的结果。但让所有参议顿时大跌眼镜的是,今年两位老元戎却一反常态,强行钦点了两个议题的结果……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两位老元戎担心他们不把苏仪选成代表!
众多参议神色有异,心想这苏仪真不愧是天之骄子,“金口玉言”一生能够使用的次数极其有限,用一次就少一次,两位老元戎竟然把各自的一次金口玉言给了一名武生,简直前所未有!
不多久,会议结束,国院开始紧锣密鼓地抄写苏仪的试卷、并临摹季县令所画的挺举动作图,随后发布命令,令各州院事将苏仪的试卷和挺举动作图推广到辖下郡城、县城甚至是乡下,以供全人族的蒙童考生们学习。
这一夜,各地的枢密院前所未有的繁忙。
京城国院发生的一切,苏仪并不知情。
苏仪在宴会结束之后便回到了早已订好的客栈房间之中,但刚刚晋升武生的苏仪此刻却是精神抖擞,丝毫没有困意,便打开窗户,坐在窗边,让自己沐浴在月光之下。
………………………………
第28章 圣道基石
(ps:兵法大圣要上玄幻分类强推了,各位还没有收藏本书的战友们,点一下左侧的“加入书架”,助本书的成绩打败其他书可好?)
………………
抬眼望去,黑夜母亲拥抱着群星、它们环绕皎月,自由嬉戏;这绚丽夜空在地球难得一见,苏仪仿佛品尝着馥郁芬芳的美酒,为此深深沉迷。
苏仪可以轻易地分辨出夜空中的二十八颗将星,每一颗将星都比其他星辰明亮十倍不止。
而沉下心去感受脑海内练兵场的状况时,苏仪炳如观火,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天命将星已经充能完毕,可以再次使用奇谋“金蝉脱壳”了。
“我所学会的二阶‘金蝉脱壳’虽然能够助我随时逃脱,但想要再度使用却需要十二个时辰的充能,这个时间被称为‘衰竭时间’。我原本要到明日清晨才能再次使用金蝉脱壳,但晋升武生之后,天命将星早在先前宴会之中就已经充能完毕了,衰竭时间竟然生生缩短了一半,降到了六个时辰!”
苏仪心神进入脑海,看着练兵场上空悬挂着的充能完毕的天命将星发出耀眼的银光,感到心中安定。
有了这道可以让他瞬间逃出一百丈距离的奇谋“金蝉脱壳”在,苏仪只要不碰上军衔和实力极高的敌人,几乎不会有任何生命危险。
“武生的奇谋衰竭时间是六个时辰,但每次军衔的提升,都能因个人能力或多或少降低衰竭时间。”苏仪想到,“听说曾经有一位极其擅长使用奇谋的老元戎,竟然每三分钟就可以使用一次奇谋,在当时被称作是蛮族的噩梦,威名赫赫!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够达到那种程度。”
苏仪在窗边坐到了半夜一点多,一直在想今后的事。
“这个世界,正是我梦中所求,努力有所得,才学有所用,报国有门,率性而为,实在是我心中最理想的世界!我理当勤加读书,锻炼武艺,努力提升军衔,在这个世界占据一席之地,否则,再怎么精彩的世界,也没有条件去享受。”
打定主意,苏仪感到精神仍旧十分充沛,于是重新点了一根蜡烛,心神进入练兵场之中。
苏仪以前听别人说过,练兵场有锻炼实战技巧的功能,是武生的基础。
但苏仪不知道究竟如何运用这个功能,只得暂且搁在脑后,等到明天再向皇甫院事求教。
苏仪心神一动,烟海碑金光焕发,一本《孙子兵法》落在了他的手中。
即使是在地球,《孙子兵法》也是被誉为“兵学圣典”的书籍。文中不仅罗列了兵家之道,更蕴含着莫大的人生哲学。在地球,孙子兵法中蕴含的哲学甚至还被引申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更被许多军校和商学院列为必读的军事和经商教材,其中的智慧,影响了全球无数代人。
地球尚且如此,这兵家主宰的兵锋大陆,对《孙子兵法》的崇尚更是达到了一种极致,就算是不识字的农夫,提起此书时大多也能顺口背诵,可见影响力之广泛。
苏仪盘腿坐下读书,结合兵锋大陆的特有文化,能更深入地理解《孙子兵法》。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苏仪才大体将《孙子兵法》看过一遍,稍稍有所领悟。
苏仪合上书,缓缓舒了一口气,唇齿间,竟然有金光流动!
看到眼皮底下一闪即逝的金色士气,苏仪神情略有些恍惚。
“在还没创立武科举之前,人们只能通过领悟兵法来得到士气的运用法门;那个时代拥有士气的人,几乎个个都能称得上是‘天择仕子’。但在武举创立之后,人们就可以通过考武举而得到兵家圣道的承认、得到先圣意志的指引,快速掌握士气的使用方法。”
“我虽然已经晋升武生,但实际上体内还没有丝毫士气可供我使用,需要自行领悟兵法,或者得到武庙赐福才能够拥有士气。领悟兵法比武庙赐福慢的多,但却是兵家圣道的基础!我即使明天接受了武庙赐福,也不能怠慢对兵法的学习和领悟。如果军衔全靠着武庙赐福强行拔升,简直就犹如揠苗助长,根基全毁,这辈子断然不可能再有寸进!”
苏仪又想到了兵家圣道的来源和性质。
“当初孙圣著下《孙子兵法》时,就是靠着对笔下每一句每一字的领悟,才能立地成圣,并为后人开拓了一条平坦的兵家圣道。只要后人不断加深对兵法的领悟,就能跟随先圣的脚步,在兵家圣道越走越远。相传,只要将《孙子兵法》领悟到极致,便可以突破壁障,登上圣位,但古往今来那么多天才,竟无一人成功,可见要想完全领悟《孙子兵法》何其困难。”
“不过也有人猜测,只要著下和孙子兵法同等的兵书,也可以立地成圣,但这比起单纯的领悟可难的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战国吴起,他著书《吴子兵法》成就亚圣,但始终没能踏出最后一步,最后饮恨而终。”
苏仪想了半晌,摇了摇头道:“成圣对我来说太遥远了,不想也罢。”
此时,苏仪放开手中的《孙子兵法》,看到这本圣典化为金光回到烟海碑之中,心神再次一动,《吴子兵法》赫然出现在苏仪手中。
苏仪却并没有急着翻开手中的书,而是往烟海碑瞟了一眼,竟然不由自主心生窃喜,道:“这烟海碑拥有着古来所有圣典贤文,而且我可以随时翻阅它们,如果是在科举之中,岂不是随身带了个作弊器?”
这想法一起,练兵场陡然一震!
苏仪脸色剧变,因为他清晰地感受到一股磅礴的推力袭来,这个练兵场所在的精神世界竟然对他产生了一股强大的排斥力!
苏仪只感觉自己的心神犹如巨浪下的扁舟一般,一瞬间就被推离了练兵场,回到了现实之中。
自己的练兵场居然排斥了自己!
苏仪从来没听说过这世上还能发生这般诡异的现象,面色微惊,心中立刻敲响了警钟,连忙压下刚才那种自我堕落的念头。
“兵家圣道讲究实践、以身试法,切不可投机取巧。这个作弊器恐怕就是我的第一道考验,如果我不知脚踏实地,只知走在偏门左道上,我未来的圣道断然走不远!就算我能借助这个作弊器通过科举,从而揠苗助长拔升军衔,估计也只是第二个纸上谈兵的赵括罢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也!”
想法落下,练兵场对自己的排斥徐徐消失,苏仪松了一口气。
这时,苏仪低头一看,自己手中握着一本《吴子兵法》,顿觉愕然。
“咦,这练兵场烟海碑中的书,怎么跑到我现实世界的手上来了?”
苏仪好奇,再次心神进入练兵场,将手中书籍一抛,《吴子兵法》回归烟海碑,再回到现实之时,手中的书籍已经不见了。
苏仪心中一喜,隐隐有了一些猜测,又取了一本客房中备有的、供房客消遣之用的《搜神记》,心神进入练兵场,一看手中,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这本东晋干宝所著的《搜神记》,即使在苏仪心神进入练兵场时,仍然还在他的手中!
苏仪松开手,这本《搜神记》立刻化为金光,被烟海碑所吸收,苏仪再回到现实中时,手中的书再次消失不见。
“果然如此,没想到这烟海碑不仅自身储存着三百多本圣典贤文,而且我还可以将书籍带入练兵场,储存在烟海碑之中!只不过……”苏仪看着空无一物的手掌,哭笑不得道,“这客房里的书可不是我的,现在突然不见了,店家肯定要怀疑我。”
苏仪无奈,只得再次进入进入练兵场将烟海碑中的《搜神记》取了出来,放回客房书橱之中。
苏仪随后又想到想到了昨日在考场中形成烟海碑时,那个神秘老人对自己鼓励般的微笑。
“以后我自己可以买书带进练兵场,这烟海碑简直就是我的随身书橱!烟海碑的这个功能,显然是想要鼓励我随时读书、激励我发奋向上,而不是想怂恿我以投机取巧的方法取得军衔!所以如此珍贵的学习场所,我绝不能浪费!我应当更加刻苦,让烟海碑在我手中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烟海碑的存在,是我的基石,而我如果想要在这基石之上架起通往至高圣道的桥梁,仍需我自身的努力,万万不可能心存侥幸。”苏仪心中暗暗警示自己。
这时,街道上传来了报更的铜锣声,苏仪意识到现在已经是半夜三点的四更了,终于感觉有些困意,脱鞋爬上了床,浅浅睡去。
第二天,苏仪和吴妄、童溪两人一同来到枢密院,一眼就看到那院门一侧,几乎有着近千人挤在被粉刷一新的布告栏之下,毫无疑问都是来看县试放榜的素水县普通百姓。
虽然县试的成绩早已早昨夜就流传了开来,但大多只局限于人脉广阔的上层人士,以及考生的家属们,这些普通百姓有的只有一两句耳闻,也有的甚至完全不知道县试的状况,因此全都挤在这里等待放榜,想要第一时间得知结果。
………………………………
第29章 武庙英哲
榜文张开,众人定睛一看:
苏仪:文试十筹,武试十筹,总筹十!
诸葛清:文试九筹,武试九筹,总筹九!
人群的惊呼声立刻犹如平地惊雷般炸响。
人们口口相传的神童竟然屈居第二!
“什么?!案首竟然不是小神童诸葛清?”
“我的亲娘啊,文试十筹,武试十筹?这个叫苏仪的,竟然拿到了文武双十筹?!”
“天呐,自从武举创办以来,就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县试拿到过文武双十筹,我们素水县要崛起了啊!”
“何止是素水县,恐怕整个吴郡都要出名了!”
“这苏仪是谁?我怎么以前从来没听说过?”
众人纷纷摇头,都在猜测这个千古十筹的身份。
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疯狂大吼:“不可能,这不可能!诸葛清不可能被人超越!不可能有人能拿到双十筹!这榜单一定是伪造的!我不服!”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这大喊的人是一名中年人,此刻他正盯着榜单上的“苏仪”二字,状若癫狂。
有几个人脉广阔的人一眼就认出,这中年人是城西一间书店的掌柜,是诸葛清身旁出了名的狗腿子。
此人开个书店,生意冷清,攒不了几个钱,反而隔三差五地倒贴钱去给诸葛家送礼,美其名为“附庸风雅”;平日里还竭尽所能地吹嘘诸葛清鹏程万里,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诸葛家的照拂,一飞冲天。
这下倒好,诸葛清丢了案首,这书店掌柜赔了夫人又折兵,又怎能不气急败坏。
又有一人冷笑道:“伪造?谁不知道文试成绩是先圣意志评定,你难道想要怀疑先圣?而武试更是众目睽睽之下各凭所能,哪能作假?双十筹实至名归,你不服又能怎么样?”
那书店掌柜一脸颓败。
这时,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苏十筹来了!”
人群顿时偃旗息鼓,往那人所指的方向望去。
苏仪闲庭信步,带着吴妄和童溪两人走来,随后诚心敬意地向所有人一抱拳,表示礼敬。
“在下寒微末士、庶族之后,因祖上积德,有幸考上武生,还望素水县的父老乡亲多多照拂,我苏仪在此谢过了。”苏仪说罢,微微鞠躬,这才转身向枢密院门口走去。
“摘得千古十筹,仍然不娇不狂、气定神闲,有名仕之风!”一位老者赞叹。
“比起那刚愎自用的诸葛清强不知道多少倍!”一位中年人说道。
但有些人看到苏仪的面貌和体格,满腹狐疑。
“这苏十筹面色清正,说他文试十筹我是信的,但他这般消瘦,如何取得的武试十筹?”
“兄台有所不知,我听说昨日武试时,这苏十筹自创了一种‘挺举之法’,能让人发挥出来的力量提高三成不止。他不仅借着挺举之法摘得十筹,更帮助了三四十名考生通过了武试,可谓是功盖寰宇!”
众人齐齐一惊,其中有人道:“若真是如此,我就一定要学这挺举之法了。我力量差一些才能举起五斗,明年说不明真能托这苏十筹的福考上武生。”
“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学到这挺举之法?”
“等着吧,如果真是非常有效的举重法,国院肯定会在全国范围推广的,或许明天我们就能学到了。”
众人闻言,目光炯炯,满怀骐骥。
对于众人的议论,苏仪如若未闻般,一脸淡定走进枢密院,而他身后的两位同窗,表情就各不相同了。
童溪好似十分不适应这等被人关注的场面,满面通红地低头快走,同时轻咳两声缓解自己的尴尬。
而吴妄却是昂首挺胸,神色得意,苏仪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让他这位同乡兼同窗倍感脸上有光。
但须臾之后,吴妄却像是被扎破的气球一般,焉了下来。
“唉,我昨日要是排在苏仪后面才被点名的话,也能用他的挺举之法拿到九筹。”吴妄叹息道。
童溪立刻幸灾乐祸道:“得了吧,你的文试只有六筹,就算武试拿到九筹也进不了前五名,除非你能拿到十筹。不进入县试前五的话,第六名还是最后一名已经无关紧要了。”
苏仪一听,顿感好奇。
“得到县试前五名有什么好处?”苏仪问。
“我也只是听说。”童溪道,“听说这县试前五可以获得枢密院赠送的特殊兵器,这特殊兵器和持有者的心神十分契合,天资绝艳者甚至还能够将这种兵器收纳进练兵场之中,十分方便。而且,持有者在未来晋升为国士、学会‘笑里藏刀’的能力时,还能将这特殊兵器锻造成‘神兵’,和持有者的心神相互呼应,协同杀敌,强大无比!”
苏仪心中惊奇,没想到县试前五还有这样的好处。
“想要晋升到国士何其艰难,现在不考虑这些也罢。”苏仪道。
童溪点头称是。
“不过,这特殊兵器还能被收纳进练兵场……这点倒是和我的烟海碑能够收纳书籍的特性很相似,不过听起来,好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苏仪想到。
三人来到昨日的考场,苏仪发现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一百几十号人,都是昨日县试的合格者,其中诸葛清、端木钟等人也早早就已经到场了。
诸葛清狠狠瞪了一眼苏仪,面色阴厉,眼中似有恨意涌动。
苏仪视若无睹,向众人走去。
经过一夜,苏仪名声大噪,其地位在众考生的心目中已经节节攀升,几乎能比得上县令和院事大人,让许多普通的考生一时之间竟然不敢上前攀谈。但端木钟以及几位胆大的人却大刺刺地走上前去,与苏仪勾肩搭背,谈笑风生,惹的众人好不嫉妒。
苏仪站在了队伍的最前方,不多时,其余的合格考生也陆续到来。其中王掌柜来的最晚,一看广场里早已站满了人,愣住了,不停感叹人老走的慢,让众人开怀不已。
王掌柜和苏仪打过了招呼之后,就站在了队伍前列。
辰时七点整,皇甫院事准时到达,扫视了一眼广场上列队的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