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法大圣-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将早已聚集在此,见到苏仪进帐,立刻起身行礼,口称“将军”。
苏仪点点头,坐到首位,再次向刘参军询问敌我形势,听着对方的描述,苏仪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第二次战略博弈和第一次一模一样,敌我兵力、形势、地形完全相同,而蛮族正在凿山开路,苏仪必须应用现有的力量破解蛮族的暗渡陈仓之法。
“我第一次的小道伏兵之法非常成功,斩首一万,足以震慑剩下的蛮族,让这场考验得到成功。”苏仪想到,“问题是,该如何保全这座城寨?”
苏仪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
随后苏仪命令原先的那个张副将、让他仍然带领十员副将和一万七的兵力,在午后前往那羊肠小道的空地周围埋伏;并且制定了比第一次更完善的细节,对诸位参与埋伏的副将一一吩咐他们该做的事;而且着重强调:只用滚木巨石阻塞前路,留一条后路给蛮族逃跑,利用蛮族兵败时能逃则绝不死战的本能,减少蛮族困兽犹斗的可能、增加己方士兵的存活率。
而且这些生还的蛮族逃兵回到大营以后,必然将死亡的恐怖带给其他蛮族,加深震慑效果。
跟第一次一样,苏仪仍然只在寨中留下四员副将和三千士兵。
要合围斩杀一万蛮族,除了突然袭击以外,还需要有相当人数的人族士兵,否则连包围圈都无法形成,更造不出足以让蛮族胆寒的声势来;若是人族士兵两倍于蛮族,能胜的更加轻松,所以,前往小道埋伏的士兵绝对不能太少。
而这一次,要如何用三千士兵保住城寨?苏仪先前想到的法子就是:虚张声势!
苏仪先点了十名士兵,让他们站上城头摇旗敲鼓,鸣起冲锋号角,随后又让副将带领一千名士兵冲下山去,意图破坏蛮族的凿山作业。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蛮族以为:人族真的被他们的“明修栈道”所欺骗了,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们的凿山开路上。
果然,山脚下进行作业的蛮族立刻丢下锄头,提起武器准备迎战。
但就在人族一千士兵即将冲下山,两拨人马将要短兵相接时,山上的城头处,响起了一道清脆的铜锣声响。
人族立刻收兵回山,蛮族愕然不已、骂声一片。
苏仪不伤一兵一卒,轻易地干扰了蛮族的凿山作业。
午后,正当蛮族组织数千牧民继续凿山时,苏仪再次点了三十名士兵站上城头,卯足了劲去敲鼓呐喊,再次鸣起冲锋号角。
随后,四员副将带领着全寨三千士兵杀下山去!
蛮族凿山人员似是有了一些心理准备,提前准备好了迎战;但当人族将到山脚时,苏仪再次鸣金收兵,那数千蛮族气的暴跳如雷。
蛮族继续进行凿山作业。
入夜,苏仪点了二百名士兵站上城头,点起火把,扬起上百道旌旗,同时让寨内全部士兵齐声大呼,务必要造出两万名士兵的声势来。
山上喝声震天,山下的蛮族不知人族虚实,牧民们心中慌张,但高层将领却是冷笑不已,心中都在想:“人族果然是觉得不能让我军继续凿山,不得不决一死战,想要举全力冲击我军营寨?呵呵,冲吧,冲吧,等你们晚上冲下山了,见到的只会是一座空营而已。”
当夜,蛮族趁着夜色,举寨悄悄往小道方向进军。若是不去多加注意,人族在这夜色下断然不能发现蛮族的小动作,但苏仪早有心理准备,紧紧盯着蛮族大营的动静,见到蛮族不再分兵攻击城寨,抚掌而笑:“大事可成。”
不久之后,上万打头阵的蛮族来到小道山地中休息,人族再次伏兵四起、堵塞前路,鼓声震天,杀向蛮族;蛮族惊惧万分、见到后路还在,斗志全然崩溃,想都不想就往后路逃窜;而后面赶来的蛮族不明所以、避让不及,冲突之下造成了更严重的踩踏死伤;人族只付出了百来名士兵死伤的代价,将蛮族斩首万余级,几乎获得完胜!
只有近千名蛮族逃出生天,他们的恐惧迅速传染,造成了更多蛮族的恐慌;蛮族将领见状,不得不勒令撤退,心中却是疑惑不解道:“人族士兵全在城寨里面,这小道的伏兵又是哪里来的?莫非人族有援军?看样子这条小道已经被人族掌握,我军在此地施展不开,与人族作战,无异于自寻死路。”
在吃了一场埋伏以后,蛮族杯弓蛇影、心有余悸,再也不敢打偷渡大姚山的主意。
苏仪身在营寨,眼中却闪过小道中两军交战的种种场面,明白自己已经破解了蛮族的暗渡陈仓之法。
这场考验,他胜利了!
这次,苏仪脑海中响起了另外一道声音:“战略博弈胜利,接引奇谋将星,暗渡陈仓!”
话音落下,天空中的一颗将星投下一缕银光,照耀在苏仪头顶之上,在苏仪的脑海中形成了第二颗将星。
一股清凉的感觉洗刷着全身,苏仪好奇地进入练兵场,抬头望向练兵场上空,暗渡陈仓的将星高悬于自我雕像的头顶,虽然比天命将星略小一些、而且其中的奇谋暗渡陈仓只有一阶,但苏仪仍然感到十分满足,觉得此行不虚。
随后苏仪愕然发现,他的自我雕像手中的士气厚度竟然达到了三分,生生因为这次考验成功增厚了两分!
苏仪还没来得及高兴,便是双目一黑,心神离开了模拟战场,回到了摘星阁所处的山巅之上。
众人见到苏仪再次出现时面色如常、并没有过多的喜意,便觉得苏仪又失败了,立刻就有几人走上来安慰苏仪,并劝苏仪多多总结一番、不要那么急着再次挑战。
苏仪面色古怪,刚想说些什么,这时,就听见一道滚滚雄音响彻在浑天盘全境之内,炸响在所有人的耳畔之中。
“本届摘星试炼,第一位摘得将星者,南徐州素水县,苏仪!”
山巅上顿时鸦雀无声。
“我的天呐,才半个时辰就摘到将星了?这还是人吗!”所有仕子们脑海中只有这一个想法。
浑天盘内的所有人听得这道宣告,都觉得心中有惊雷响起,许多还没开始挑战第一次的人,闻言时,惊的下巴都要拖到地上去。王掌柜不停点头,更觉苏仪此子绝非凡人;而素水县的三百多名仕子们,在面对其他地方的新晋武生时,尽皆昂首挺胸,为自己身为素水县百姓感到极其自豪。
在苏仪周围的仕子们更是瞠目结舌,看向苏仪的目光好似在看一个从来没在兵锋大陆出现过的生物。
苏仪被盯的略有些无奈,轻咳两声道:“诸位请加油,在下准备去第二座摘星阁试试。”
说罢,苏仪不再停留,连忙走上了下山的路。
苏仪走了许久之后,在场的众人才纷纷反映过来,响了爆炸般的议论声。
“我、我没听错吧,苏十筹真的只挑战了两次、半个时辰就摘到了将星?”
“你一人听错,难道我们全部都能听错?”另一人白了前者一眼,前者顿时尴尬地连连咳嗽。
“哈哈哈,看看,看看!我先前就说过了,苏十筹天资非凡,岂是你们这等凡夫俗子能够预料的?苏十筹能最快摘到将星,原本就是我所预料的,这次我再大胆猜测,苏十筹定然能够摘得第二颗将星,成为寒门庶族之中的千古第一人!”
“不一定吧?我觉得苏十筹只是侥幸通过了考验而已,而且他心神只有原来的一半凝实,恐怕不一定能摘得第二颗将星。”一位中年人望着苏仪的背影,摇头道。
………………………………
第62章 死局
“既然苏十筹侥幸摘了第一颗,那为什么就不能侥幸摘得第二颗呢?”一位富家公子笑道,“以前听说苏十筹种种传闻,还觉得太过夸大,但今日得见,才知道苏十筹比传说中还要天赋过人,日后成就恐怕极其非凡,待这次摘星阁结束,我定然要劝说我的家人,努力和苏十筹交好!”
“你倒是忘了出了浑天盘以后就会忘记这里的经历?”另一人翻了一个白眼。
那富家公子愕然不已,半晌后,连连叹气,说了好几声可惜,引得众人不停哂笑。
走在下山的路上,苏仪迎面见到许多心神稀薄的仕子正在上山,见到苏仪尽皆目瞪口呆,心中想着人比人气死人,都是差不多时刻出发的,结果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才开始攀山,就有人准备下山了。
苏仪对其他人的反应视若无睹,在心中总结道:“在战争中能用出某一道计谋,也许只是侥幸成功,并不能断言是真正地掌握了这道计谋的精髓;而如果反过来,想要破解某一道计谋,就必须反复推敲、理解这道计谋的运作方式和原理,然后才能制定破解计谋的对策;只有破解了对方的计谋,才能真正算作理解了这道计谋,难怪摘星阁要设置这种考验。”
苏仪下了山,重新走进迷雾区域之中,感觉迷雾稍微变得冷了一些。
雾霭内的一丝丝的冷意钻入心神之中,苏仪不禁打了个寒颤,心中计算道:“我在暗渡陈仓的考验中呆了一天有余,精神力消耗了三成左右,如果幸运的话,应该还能摘取一颗将星;至于第三颗,应该没什么指望。”
苏仪又想到:“既然我已取得两道障眼法奇谋,那再来一道障眼法的话恐怕对我的帮助不会很大,我现在迫切需要的是能够提升我自身力量的奇谋。”
苏仪想了想,果断往正北方向走去。
途中,苏仪遇到了一个迷路的仕子,他在迷雾中冻的瑟瑟发抖,心神被不断削弱,恐怕就算是进入摘星阁,也很难摘到将星了。
尽管如此,苏仪还是随手为他指明了方向,那人连声称谢,往那个方向走去。
这个小插曲几乎没有耽搁苏仪的时间,再次攀登了三千道台阶、精神力在雾海中再次削弱一成以后,苏仪来到了“破釜沉舟”奇谋的摘星阁之前。
山顶平地聚集着百来人,尽皆一脸颓丧,显然都是历经考验但是失败后聚集于此的。
因为浑天盘的规则不允许讨论摘星阁的内容,所以在场诸位尽皆都是独自思考,满面愁容,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苏仪的到来打破了沉闷的气氛,有位素水县的仕子眼尖,见到苏仪走上山顶,立刻喊道:“苏十筹来了!”
那些盘坐在地上的人立刻哗的一声站了起来,看向苏仪,每个人都在议论纷纷,猜测苏仪究竟能不能摘到第二颗将星,成为天下庶族寒门的第一人,但几乎所有人都摇头,不因为别的,只因为他们亲身经历过破釜沉舟的考验究竟多么难。
人群之中,项门子弟项卓看着意气风发的苏仪,眼中有苦涩的意味流转:他原本以为这届新晋武生中,只有一个韩乐山能和他竞争,没想到半路杀出苏仪这匹黑马,把两人都压了下去。
想了想,项卓觉得没必要跟苏仪斗气,于是上前问候道:“苏十筹,久闻大名,你可是要参加这破釜沉舟的考验?”
苏仪点头道:“正是如此。”
“那你可得做好心理准备,今年的考验比往年难的多,你要是选择这种大型战役形成的奇谋,怕是会精神不支,一定要多多考虑。”项卓摇头道。
苏仪知道对方是好言提醒,只是诧异道:“我听说在出了浑天盘之后就无法保留记忆,项兄为何会知道今年的考验比以前难?”
听到这个问题,项卓左顾右盼,把苏仪拉到一个无人的角落,低声回答道:“我门内的一位长辈,以前担任过浑天盘的监督官,知道往届的考验内容,在昨夜稍微点拨过我。以前的考验,都是我们对敌人使用计谋,现在的考验,却是反过来的,难度增加了几倍不止。”
苏仪双眸一凝。
“果真如此?我先前还感到奇怪呢,竟然是敌人对我使用计谋……项兄可知为何会突然加大难度?”苏仪问。
“这个,我就不得而知了。”项卓尴尬地摇摇头,又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破釜沉舟的考验几乎是个死局,我已经经历了两次考验了,仍然没有得到破解之法。好在我对破釜沉舟的将星有着亲和力,精神力消耗减了大半,两次考验只耗我四成精神力,否则换成任何一个其他仕子,两次考验早就耗尽精神力了。”
“死局?究竟是什么考验?”苏仪问。
项卓在嘴前竖起食指,又往天上使了使眼色,示意不能说。
“我明白了,多谢项兄提醒。”苏仪拱手称谢道,“但我已经打定主意要摘这破釜沉舟的将星了,究竟是不是死局,我一定要亲身去体会一下,试一试能否破解。”
“既然你主意已定,那我就不多劝你,你的精神力看起来还很充足,试一次倒是无妨;如果觉得这死局实在无法破解,我建议你果断收手,去摘那些小型战役的奇谋。”项卓道。
苏仪点头,走向摘星阁,推门而入。
项卓望着苏仪的背影,喃喃道:“这苏十筹不是我项门之人,但仍旧心志坚定,意图破解死局,我作为项门子弟,更不能堕了先祖威风。”
想法落下,项卓果断坐了下来,开始奋力思考破局之策。
苏仪进了摘星阁,被传送到平原的一处营寨之中。
周围的天色正是清晨,苏仪向四周张望,发现远处有一座坚城耸立,自己的身边有两员副将。
很快,一股信息涌上了苏仪的脑海,是关于这场战争的背景。
破釜沉舟的考验不再是面对蛮族,而是人族数个国家之间的内战。
原来,苏仪所效命的国家君主、命令苏仪带领大军攻击一个小国家聂国,苏仪连战连捷,眼前的坚城就是这个聂国的首都沛城;只要攻下沛城,聂国必然灭亡。
苏仪的大营扎在沛城的南面五里,城内守军不多也不精,但城防极其坚固,苏仪的大军久攻不下。
而且这个聂国得道多助,遭遇灭国危机时,周边的国家纷纷派兵援助,就驻扎在沛城的西面十里处;另外,还有另一个大国的援军正在从东面赶来,到了那时,苏仪将面临东、西、北三面受敌,极其被动。
苏仪正阅读背景,这时,他身后的一员副将开口道:“将军,您都在这外面站了一刻钟了,现在天冷,先回帐歇息吧?”
“是啊,将军,值此存亡之际,您可千万不能倒下啊。”另一员副将也劝谏道。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苏仪迅速地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点头回应道:“传令下去,召集诸将,升帐!本将有话要问。”
两员副将应诺,立刻去执行命令。
苏仪又看了一眼远处的坚城,缓步往回走,心中想道:“这个局势,跟历史上的巨鹿之战有些相似,但许多细节都不相同。既然是破釜沉舟的考验,我作为大国的侵略者,必然是要面对破釜沉舟、士气冲天的敌军,这支敌军恐怕就是东面的大国、许国的援军了。”
“而且,通过上一次考验我明白了一点,虽然接受考验的人会自动获得一部分战争背景信息,但有许多细节都需要通过和副将的交流去获得,恐怕这也是考验的一部分。”
苏仪想着,开始缓步走回中军大帐,沿途观察着士兵们的状态,发现大多数士兵尽皆面色疲倦、情绪低落。
见状,苏仪心中隐隐浮起了一抹不安。
进了中军大帐,众将已经集结完毕,人数比第一次考验多的多,足足有四十多人!
苏仪坐到首位,照例开始点卯,并隐隐注意每位副将的表情和神态,发现他们的不安神采丝毫不比自己少多少,这更为苏仪的内心添上一丝忧虑。
点名完毕,苏仪开始进行庙算。
两位参军把已知的情报全部说了出来,苏仪一听,顿感绝望,心道真不愧是死局!
原来,在苏仪带领大军进行灭国之战时,苏仪在朝廷的政敌却拼了命地弹劾他,而聂国的谋臣也在苏仪祖国都城内、四处散布苏仪想要造反的谣言,苏仪的君主已经对他起疑心了,在昨天接连发了十二道金牌,要求苏仪立刻班师回朝。
君主派来的监军就在营中,要求苏仪今天之内给出是否退军的答复。
一旦苏仪班师回朝,必定要遭君主降下罪名杀害;但这只是次要的,若是苏仪就此无功而退的话,那么他的考验会立刻失败;但不退军的话,就坐实了谋反的罪名,到时候考验仍然会失败,因为奇谋将星不会赐给一名有谋反罪名的将军。
更何况,苏仪都已经打到敌国的首都了,又怎能甘心就此班师回朝?!
“没想到我前天才刚写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现在就要面对君主对我的猜忌、干预我的军政了,这难道是命运在捉弄我?而且,十二道金牌要求我班师回朝?莫非我扮演的是岳飞?”苏仪冷汗横流。
苏仪又对比了敌我双方的兵力,更是心如死灰。
………………………………
第63章 驱虎吞狼
苏仪在领兵出征时,原本有十二万军队,但经过一系列消耗之后,现在只剩下七万军队,大部分都是普通士兵,其中有三千多名武生,两百多名将才,以及眼前的四十多名行人。
沛城内的守军不多,估计也才五千多人,高层力量更是稀少;苏仪的兵力十几倍于敌军,原本可以围城强攻,但奈何多国联军也有四万多军队,驻扎在沛城之外,与沛城守军形成掎角之势,苏仪不管攻哪一方,都将遭到另一方的夹击,轻易不能攻下沛城。
更糟糕的是从东面而来的许国援军,不仅人数有五万,而且精锐极多,不仅武生、将才和行人的数量超越苏仪,其军队中甚至还有两名武士!对苏仪的军队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最迟在明晨就会到达此处,对苏仪军发起进攻。
“别说是眼前的聂国守军和多国联军,到时候我恐怕连这支精锐部队都挡不住。”苏仪无奈想到,“我背后有君主的猜忌、政敌的弹劾、敌国的离间;眼前有难攻不下的坚城阔垒;此外还有许国的精锐援军正在逼来,要如何破解此局?这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难怪会被其他人说成是必死之局!”
最后苏仪又问了后勤问题,感觉自己的心已经碎成了粉末。
国家已经对苏仪断绝了粮草补给,现在苏仪军中的余粮止能支持两天;因为吃不饱、又兼连战数月,士兵疲乏不堪,士气极其低落。
“同样都是考验,为何这破釜沉舟的考验要比暗渡陈仓难上那么多?”苏仪抹了一把冷汗。
随后苏仪又看了看地图,果不其然,在东面许国援军的面前横着一道大河;如果苏仪所猜不错的话,既然这是破釜沉舟的考验,在渡河之后,许国援军必然要砸掉造饭的锅、凿沉渡河的船,以此来表示不灭苏仪即死的决心。
如果真的要和这种军力和士气远超己方的敌军正面交战,苏仪必败无疑。
面对着前后左右的合围,苏仪陷入了一种空前绝后的危机感之中。
苏仪看了一眼坐立不安、惶惶不已的诸将,低下头来苦思冥想:退军会导致考验失败,是绝对不可能做的选择;而不退军的话,不仅要被扣上谋反的帽子,还得面对敌军优势兵力三面夹围,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苏仪快速地运用他两世所学的知识、参考大量的战例,希望能从中找出相似的破解之法。
突然,苏仪从后世的几个战例中得到了一丝启发,立刻抬头向参军问道:“王参军,你可刺探出了那些援军的底细?他们究竟是因为什么理由才来支援聂国?”
“回禀将军,下官也是今晨才收到探子的回报,正要上报。”王参军点头说,“西面众多小国和聂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聂国若是灭亡,那他们也得遭殃,聂国现在面临灭国危机,因此他们不得不出兵相助;而且聂国也许给了那些小国的君主们许多好处。”
苏仪点头,这个出兵理由还算是正常的。
“那东面的许国援军又是为什么支援聂国?”苏仪又问。
“聂国君主许诺,只要许国出兵相助,胜利之后,就割让一州之地给许国,同时将会年年朝贡,感谢许国的救国之恩。”王参军回答。
“原来如此,你可知许国援兵的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苏仪问。
“下官素有耳闻,那将军姓陈,出身寒门,建了一点小功绩,所以才会被许国君主任命为支援聂国的主将。”王参军答道,“这不过此人野心不小,迫切想要通过这次战争来建立更大的功绩,所以必然要对我们死战到底。”
闻言,苏仪低头沉思:“西面的小国联军与聂国存齿相依,是必须要打的;但许国是为了利益才出兵相助,只要我许以更大的利益……不,我只是一介将军,哪有什么利益可以给许国?没那么简单。”
众将议论纷纷,苏仪苦思冥想了半刻钟左右,突然双眸一亮。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苏仪心中道,“这破釜沉舟的考验势力交杂、险境重重,表面上看起来极难无比;但无论战况有多复杂,我只要记住:我的唯一任务就是破解考验,破解敌人对我使用的破釜沉舟之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