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法大圣-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第六句之后紧接着就是败北的景象了:人族被蛮族重重包围,力竭兵稀,兵力几乎快要损失殆尽;而古城落日、大漠一片破败景象,更凸显出了战败的凄凉……第八句,则是指责将军轻敌,此刻纵然用尽全力,也无法挽救颓势了!”
众人忿忿不已,不停指责诗中将领的无能,简直平白断送了万千士兵的生命。
皇甫院事也叹息一声,似是惨杂着无限同情。
众人静静等待着苏仪的下文,他们知道这首诗肯定还没结束。
果不其然,苏仪再次开口: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空中盘旋的大字再次增多,只不过,所有字的光华却在这一刻消散,其中的暗沉昏黑,好似哀凭空生、如泣如诉。
这回,没人再开口评论,因为他们都陷入了悲伤的沼泽之中。
这四句,深深刻画出了士兵们内心的痛苦:他们各自的妻儿父老正在家中盼着他们能够回家,然而此刻已经重逢无期,士兵们再也不可能返乡了;既然生还无望,当决死殉国!杀气成云、刁斗传寒,在这片苍茫的战场,除了悲凉以外,还能道出其他景色吗?
有几个人咬紧了嘴唇,两三人开始抹泪。
他们含泪相盼,等着苏仪为此诗添上结尾。
苏仪吟道: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苏仪每吐出一字,周身飘舞的大字也随之明亮一分,漫出点点金光、宛如春风回暖、万物复苏。
“好!”成子昂面色激红,心绪涌动,万千感慨化为了这一个字。
“好诗,好诗!全篇悲壮浑成,最后这一段更是绝响!这些士兵们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功勋?!他们只想着保家卫国,是何等勇气逼人、义薄云天啊!”
“然而,这些义士们的生命却被那些冒功轻进的无能汉将断送了,可悲,可叹哉!”
众人纷纷叹息。
“第一段写出征、第二段写败像、第三段写死斗与哀思,倾尽所有笔墨渲染了悲壮的氛围;而这最后一段,却锋芒斗转,借着战事失利的哀叹,借着对无能将领的讥讽,从而缅怀才能卓越的先贤龙候:若是李广在世,岂能如此轻易地就败于蛮族之手,损兵折将?”
“不仅如此,前文有写过士兵们在奋死作战,但将军们却在歌舞升平的对比,十分残酷;而先贤李广是出了名的体恤士卒,受到万众爱戴,岂能发生这般无情的场面?”
“没错,这最后两句总结了全篇,堪为画龙点睛之笔啊!”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是为千古名句也!”
有几人感叹不已。
“从汉时到如今,悠悠百载,边关发生的战事何止千万?驱士兵如鸡犬的庸将又何以胜计?因将领的无能而平白葬送生命、埋尸他乡的士卒,岂止亿万乎?!千百载以来,除了先贤李广以外,又能有几位戎守边疆、威震漠北的名将?又岂能不让人苦苦缅怀他呢?”成子昂紧握双拳,连连叹气。
“再次诵读,全篇岂是一个气势浑达、悲壮淋漓可以形容?此诗,必能传唱天下!”
苏仪微微一笑,此诗乃是唐朝高适所著的《燕歌行》,不仅被后人评为“第一大篇”,还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巅峰杰作之一,其以精炼的笔墨描写出整场战争的雄健激越、慷慨悲凉,在最后以缅怀李广终篇,意境雄浑而深远,能传诵千古,岂是偶然?
正当苏仪转身之际,他周身的数百字突然爆发出冲天金芒,潺潺淙淙,好似溪水涓流一般、徐徐汇入李广的雕像之中。
众人吃惊不已,都不知道这种异象代表着什么。
随后,所有人只见到李广的雕像涌出了淡若月华的白光,其双眼中射出一道光芒,钻入苏仪的眉心之中。
苏仪一阵目眩,连忙站定,感受到练兵场内的变化时,心中疑惑道:“咦?天命将星中的金蝉脱壳奇谋特效竟然有了一些变化?也不知道究竟变成什么样了,等我闲下来,就在练兵场内试试。此外,自我雕像手中的弓怎么变成了黑色?原本是只是普通的石灰颜色……”
苏仪看了半天,也没能看出来这把弓除了外观以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变化,只得作罢。
这时,苏仪身后传来一人的询问声:“苏十筹,先前的那抹光是?”
“我也不太清楚,只感觉我学到的某一道奇谋有了点变化,具体就不知道了,以后我试试。”苏仪回答。
众人面色遗憾、好似百爪挠心,好奇至极。
苏仪与在场祭祀人员一起离开了武庙,这时,从广场左侧的一间斋戒房中,跌跌撞撞跑出一位年轻司祭来,扬着手中的一本折子,高声道:“有一篇新的祷文诞生啦!”
“祭祀重地,不得喧哗!”皇甫院事冷喝一声,见对方面露愧色,这才点点头,取过了那本折子。
展开折子,众人定睛一看,竟然是苏仪先前所念的诗文,此刻标题已被添上了“缅怀李将军祷文”七个字。
“没想到,真没想到,我先前就有所期盼,没想到这篇诗文竟然真的化为了武庙祷文!”皇甫院事纵声一笑。(未完待续。)
………………………………
第112章 君子会的规矩
“苏十筹大才,心悦诚服!”众人纷纷拱手。
苏仪淡然一笑,问道:“祷文有什么作用?”
“作用繁多,但最主要的是能更直接地沟通先贤的意念,增强武庙的力量;其他一些小作用,例如在对应的项目中助考、请动先贤意念鸣响等等,不一而足。”成子昂回答。
“嗯,人族现存的武庙祷文不过十余篇,专门祭祀先圣的就占三篇;其余的,有几篇是沟通全体先贤的泛用祷文,效果不强,沟通某位特定先贤的专一祷文效果则强的多,但也只有几篇而已,以此可知,这新的祷文有多么珍贵。”皇甫院事说。
苏仪点点头,心想祷文一事好像跟他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联,他倒是对金蝉脱壳有哪般变化感到更好奇。
另外,自我雕像手中的黑弓究竟是怎么回事?
所有人都不知道,正当苏仪念完这首诗时,在荆州曹门的藏书房中,有一本文集从精致的书架上冉冉浮起,弥漫着淡淡的幽光。
其书页无风自动,翻开了数十页。
随后,一缕黑光掠过,好似墨汁之深邃、虚空之凝萃;在接下来的几张空白数页上,几行文字悄然浮现,乃是苏仪所吟之诗,标题写着“燕歌行・缅怀李将军祷文”十字。
此书落回书架上,光芒逐渐收敛,视之题签,正是“燕歌行集”四字!
曹门上下,只有一位老人注意到了藏书房中的异动。
他缓缓品读这首《燕歌行》,良久,缓缓点头,道:“此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毫不逊色于先祖曹丕之同名诗。”
素水县。
城墙边已经溢出了第一抹曙光,苏仪在诸位官员的送别下离开了枢密院,走出大门,一眼看到两辆马车。
其中一辆装饰精致,是一直负责接送柳心照的车,苏仪也见过好几次;此刻她频频撩开窗帘,见到苏仪,微笑点头。
苏仪也点头回应,走向另一辆马车,端木钟和其他两名青年已经在车前等候。
今天是君子会的日子,苏仪早已和端木钟约好一同前去。
只是这三人总是情不自禁地望向柳心照的方向,一见到她的相貌,好似惊为天人,只是端木钟面色有些古怪。
“端木兄,这两位是?”苏仪微笑着打招呼。
“这位是吴峡,乃是去年县试的第三名,他家在南徐州有不小的产业;这位是顾兴龙,也是去年一届县试的前十名,他爹可是京城著名的礼君子,两人都是跟我在同一间私塾学习的同窗。”端木钟一一介绍,又轻咳一声,跟两人说,“这位就是昨夜的万丈巨人,苏十筹,应该不用我介绍了吧。”
“吴兄,顾兄,有幸相识。”苏仪微笑拘礼。
“我们才是,能认识苏十筹,荣幸之至!”顾兴龙立刻还礼。
“是啊,俺天天都听人提起苏十筹你的大名,就想着何日能够见上一面,今日终于得偿所愿。”吴峡笑容满面,一脸憨厚。
随后,两人不时瞟向苏仪,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目光中隐隐噙着一抹憧憬之色。
苏仪隐隐猜到两人的心思。
“两位兄台,咱们都是同辈人,应该敞开胸怀说话,无需心怀顾虑;况且今日是君子会,我记得按照规定,聚会中只谈六艺,不谈其他吧?”苏仪说。
“对对,今天我们算是劫后余生,应该玩的高兴点。”顾兴龙笑道。
三人齐声一笑,纷纷说是,这才按下心中的崇敬,面色恢复如初,跟对待普通的同辈仕子一般。
苏仪也松了一口气,要是每次跟人交际都要客套来客套去,非得把他累死不可。
一行人坐上对方备好的马车,往素水县西门驶去,而柳心照的马车跟在后头。
苏仪一上车,看见车内的装饰,笑着说:“这马车真不错,恐怕得值一百多两银子吧,端木兄,这是你的车?”
“是吴兄的车,他可是他家在素水县产业里的小掌柜,平时日进斗金,我和一些同窗经常去他家打秋风。”端木钟笑道。
“区区小生意,不足挂齿。”吴峡一脸腼腆,看向苏仪说,“苏十筹,俺听说你在素水县安家以后,一直想找机会问问,你有没有操办自己产业的打算啊?”
“为什么问这个?”
“唉,还不是因为俺家老爹太不争气了,作为一名商人行事畏首畏尾,平时又不听俺的建议,结果把祖上积下的产业越做越小,怕是支持不了几年啊,俺跟着老爹做事,没前途!”吴峡说,“所以呢,俺就想要另立门户,或者跟一个有前途的主子做事,充分发挥俺的经商才能;于是仔细一想,觉得跟着苏十筹最好。”
“吴兄,我可从来没做过生意,你可别误了自己。”苏仪苦笑摇头。
“没做过生意不要紧,俺从小就学经商,绝不吝啬倾囊相授;然后再以苏十筹你现在的的名声,做什么生意不能大红大紫啊!”吴峡嘿嘿直笑。
苏仪被呛了一句,心想吴峡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
“不过,自己的产业啊……”苏仪认真思考一会儿,说,“我倒也不是没想过,只是现在军业繁忙,只能暂且搁置;等四月过后我应该就能闲下来,收缀生意了,毕竟学习也要花钱,我也不能坐吃山空啊。”
“嗯,那等你以后有了做生意的打算,一定要叫上俺!”吴峡说。
“一定。”
车内四人又聊了一会儿。
这时,端木钟给苏仪使了个你懂得的眼色。
“苏十筹,我才刚知道,柳小姐竟然住进了你家,莫非你们两人……”
“咳咳,柳小姐只是在我家暂住而已,端木兄莫要胡思乱想,污了柳小姐的清誉。”苏仪说。
其他三人面色更是古怪:暂住?好端端的,一个深闺大小姐会去一个单身男子的家中暂住?
三人对苏仪和柳心照两人的关系想入非非,但都明智地没有去说破,苏仪更不可能去解释什么,免得越抹越黑。
马车慢慢驶出西城门。
苏仪不想再谈论柳心照的话题,于是另辟话题。
“三位,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君子会,都有什么讲究吗?”苏仪问。
“倒是没什么特别的讲究,君子会嘛,无非就是君子雅士们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心得而已,不会有太多束缚,放轻松点就行。不过若是能在君子会上艺压群雄,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扬名手段,君子爱名不爱财嘛,一场君子会的头筹就能让自己在这片地区扬名,所以大家的积极性也很高,想要拿到彩头可不简单。”端木钟说道。
“这还只是一个小县城的君子会,若是州城甚至是京城的君子会,那才叫一个竞争激烈,人人都各展所长,但求在天下扬名,场面极其热烈。我去年跟着我爹去参加了京城的礼仪会,以我爹的礼仪二境都只能当陪衬,全国的人才云集于此,真是让人惊叹。”顾兴龙也点头说。
“也不知礼仪会要怎么开?对了,今天这场君子会的主题是什么?”苏仪又问。
“听说是射术和数学两个主题,所以才会选在郊外举办,不过咱们也无需去关心主题是什么,反正咱们这些小小武生只是去开开眼界的,万万别想着跟那些射术和数学达到一境、甚至二境的真君子去争排名,安安心心当个观众即可。”端木钟说。
苏仪闻言,面色古怪,他的射术早已达到了三境,至于数学……
不过苏仪早已天下闻名,所以并不打算跟其他人抢名声,他一开始就是抱着开眼界的心思来的。
端木钟又补充了一句。
“另外,硬要说需要注意的事项的话,就是今年有许多外地的真君子、起初都是为了见你苏十筹一面才来参加素水县的君子会,不过出了昨夜的事情后,恐怕会有很多真君子想跟你搭上关系,在万丈巨人的心里留下个好印象;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来跟你打招呼,这些人脉都是货真价实的,你一定要好好收集,对你未来很有帮助。”
苏仪点点头,又听吴峡说:“今年的竞争肯定很激烈,俺就想看看谁能摘得头彩。”
聊着聊着,几个人竟然开始聊起了昨夜的战况,当谈到苏仪的万丈巨人手持龙纹笔、在天地间写作,以及说起先贤李广一剑平峰退万军时,除了苏仪以外的三人尽皆面色激动,眉飞色舞地发表自己的感想。
在场三人都不知道《射经》是苏仪所写,说来说去都猜不出个头,但关于作业战况的话题极多,仍然不影响车厢内的热烈气氛。
苏仪偶尔被问上几次,搭上两句腔,不想太多聊起这个话题,不然说上三天都说不完。
这时,马车一个急停,车内四人身体一歪,但立刻稳住。
“顺才,怎么回事?”吴峡皱眉问道。
“少爷,是江公子拦的车。”车夫顺才回答道。
还没等吴峡说什么,车外传来江游的声音:“请问苏十筹可在?”(未完待续。)
………………………………
第113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更)
苏仪挑帘一看,江游正一脸焦虑地等在路边。
众人满面疑云,吴峡把江游请上车,马车继续前进。
“江兄,你怎么知道我在这辆车上?”苏仪好奇问道。
“因为我知道吴兄一行人去接苏十筹你,此刻看到他的马车,就知道你肯定在车上。”江游回答。
吴峡补充说:“我们四人都是同一间私塾的同窗,今早本来约好一起来接你去君子会的,只不过江兄总放不下心来,于是先去五里亭会场看看情况……咦,江兄你怎么在半路上等我们,莫非是会场发生了什么状况?”
四人齐齐看向江游。
“嗯,发生了很不好的事,这场君子会的主办人临时换了。”江游点头
“会有什么影响?”苏仪问。
“影响可大了,听说这后来的主办人是从京城来的一批人,不仅强迫李员外转让了他原本的主办权,还擅自篡改了这届君子会的规则;而且我看的清清楚楚,那丁仁也加入了京城的队伍,这些人明显是要针对苏十筹你。”江游说。
丁仁就是诸葛清的姐夫,曾在案首宴中为难过苏仪,也在苏仪登摘星阁之前用小手段干扰了他的睡眠,此刻他加入主办方的行列,其目的不言而喻。
苏仪皱眉。
吴峡与顾兴龙二人不知道苏仪和京城的关系,完全不能理解江游所说的话代表着什么。
只有端木钟了解丁仁的为人,猜出了些什么,脸色极其难看。
于是江游便把中书令针对苏仪的内幕低声告知,还特意点出了素水县的丁家也参与其中。
众人听后,怒不可遏,纷纷声讨中书令的卑劣行径。
“我还怀疑中书令这一个月以来销声匿迹了呢,原来是把心思都放在了这场君子会上。”苏仪心中冷笑。
“可恶,主和派竟然如此放肆?苏十筹已被提名为武安君候补,他们怎敢加害,也不怕老元戎降下军威?”端木钟拳头砸到车板上,愤然道。
“他们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其他来参加聚会的真君子们对于规则的改变也没说什么,反正每一届君子会的规则都不一样,只要主题没变就好;若非是我早已了解了内幕、猜测到这批人的身份背景,恐怕还真会被他们忽悠过去。他们只要小心行事,不正面攻击你,应该不会引起老元戎的注意。”江游说。
“也就是说他们肯定会为我准备很多阴招了,我倒想看看中书令走的哪一步棋。”苏仪目光如炬。
其他四人面面相觑,纷纷点了点头,似是达成了某项共识。
“总之,你接下来的行事应该小心一些,莫要中了主和派的圈套,我们几个都会声援你。”江游对苏仪叮嘱道。
苏仪点了点头,随后闭眼思索,不再说话。
车马行至五里亭处,缓缓停下。
“少爷,前面路被拦住了,车马只能停到马厩里面,接下来你们得自己走了。”前座的车夫顺才说。
“嗯,我们就在这里下车。”吴峡回答。
众人下了车,苏仪往周围望去,发现自己正处于河边官道上,两岸差不多二十余丈宽;河水向北流向长江的出海口,微风拂过,碧波荡漾,岸边杨柳摇曳,花香醉人。
而在河边道路的一旁,伫立着一排建筑,门旁高挂招牌,显然都是设置在路旁的客栈。
苏仪想到这五里亭的“亭”字,指的是路边的驿亭,专供来往的车队休息。
驿亭正对着马路对面的河滩,宽敞的河滩已经搭起了木板平台,不断有人往返于客栈和河滩间,一片忙碌景象。
柳心照下了车,立刻左右张望,然后走到苏仪旁边,一声不吭。
苏仪和众人一起走到一家客栈门前,看到招牌写着“往来客栈”四字,给招待递上请柬,然后抬步走入屋中。
客栈是天井设计,一楼的大厅内已经聚集着三四十桌,粗一看去不下一两百人,觥筹交错间,热闹非常。
有很多脸孔苏仪在以前的两次宴会中见到过,其他大部分都是来自外地的人。
苏仪一行人进入大厅,立刻就吸引了一部分人的注意。
经过昨夜的气势奇观,苏仪的脸孔几乎深深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田之中,立刻就有人喊道:“苏十筹来啦!”
骤然间,所有人停止了交谈,将他们的视线全部聚集在了苏仪身上。
二楼包厢内的许多来客也纷纷走了出来,探头探脑往大门口看,一见到苏仪,面色惊喜不已。
有个人急不可耐问道:“苏十筹是哪个啊?谁来指给我看?”
“你这没心没肺的家伙,昨天两岸大战,你竟然能睡的那么死!世人都知道苏十筹年方十六,你看刚进门的有第二个这年纪的少年?”
“看到了看到了,就是有美人陪伴的少年吧?嘿嘿,美人配才子,绝配!”
众人议论纷纷,苏仪淡然处之,并向在场的君子微笑拱手。
苏仪走向一张空桌子坐下,柳心照毫不避嫌地坐到前者身边,两名丫鬟侍立其后,而其他四人则分坐三面。
君子们的关注点全在苏仪身上,见到有女眷进入也没多说什么,同行的其他几人跟着沾了许多光,眼中情不自禁掠过一丝自豪之色。
邻桌的一些人纷纷举起酒杯,向苏仪敬酒,更有一些人举着酒杯走上前来,和苏仪客套两句后,递上自己的名刺。
名刺就如同地球的名片,在兵锋大陆一般只有行人以上的仕子才备有名刺,其中蕴含有主人的一缕精神力;如果苏仪持有对方名刺,对方就可以利用工家的机关信鸽来给他传递书信,十分方便。
而持有自己的名刺,也能进入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例如白马论坛。
期间有几名侍女上来为双方倒酒,不停对苏仪暗送秋波,苏仪则微笑应对。
这时,从二楼走下一位老者来,端木钟立刻起身介绍。
“这位就是我们私塾的先生,姓辛,也是这次君子会的主持人。”端木钟说。
“辛老先生,久闻大名,小生在此问好。”苏仪起身作揖。
见到苏仪毫不恃才傲物,辛老眼中闪过欣赏之色,立刻回了一礼。
“苏小友,昨夜你的种种表现,在场的君子们都记在心中,老朽作为主持人,便代大家向你道谢:感谢你力挽狂澜,救人族于危难之中,若非如此,今日的君子会怕是无法尽乐。”辛老说。
众人闻言,都向苏仪拱手称谢。
“辛老先生、诸位都客气了,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