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小官人-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ɑㄊ澜纾槐热肓四前⒈堑赜康枚啵俊

    李谦听得也是微微点头,杨清这话倒是说的很正确,人对于死亡总是会有恐惧的,且越是有钱的人就越惜命。只是这货喜欢附庸风雅的德性,还真是有些让人讨厌呐!

    连个秀才都不是,偏生比那些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还喜欢拽文,动不动就在自己面前显摆,时不时掉掉书袋子,还引用圣人名言经典,现在硬是连佛家的词汇都出来了他这是想怎么着?不拿豆包当干粮了还?真把自己这位进士老爷当摆设了不成?

    当下,忍不住便是揶揄了一句:“呵,你倒是挺有自知之明的嘛,知道自己今生造孽太多,死后会入阿鼻地狱?”

    “人孰无过?”

    杨清一本正经地解释道:“灵隐寺的大德方丈,慧明主持曾说过呃,完整的话我记不全了,反正就那么个意思,说是没犯过恶业的人很少,不虔心忏悔己过、多行善事的话,死后都不能往生极乐,只能是下地狱了”

    “你这是在不懂装懂啊”

    李谦嘴角一扬,心说慧明算什么,灵隐寺里最出名的应该是道济和尚才对,忍住笑道:“地狱可是分有很多种的,听说总共有十八层呢!敢问杨居士,何谓阿鼻地狱,此地狱又处在第几层?”

    “咳咳咳应该应该是第十八层吧。”

    这就很尴尬了。杨清自己也只觉得那慧明方丈把那阿鼻地狱说得是悬乎其玄,当时他也只是听了点儿皮毛,知道个大概而已,属于一桶水不响,半桶水晃荡。让他往深入了去解释的话,就实在是有些难为人了,杨大少爷又哪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你问那么清楚做什么?这可是佛法大智慧!嗯对,大智慧嘛,一时半会儿又哪能论得清楚呢?你真想知道的话,改日抽个空儿,我带你一趟灵隐寺,你亲自听一听,便全都明白了,呵呵呵呵”

    “真想不到,杨大少爷竟还是佛道中人!”李谦嘴角含笑,自顾斟了一杯酒,举杯瞥了杨清一眼,突然一仰脖就喝了个干净。

    小样儿,你不是喜欢附庸风雅吗?我偏就牛饮给你看!

    杨清犹豫半晌,最后终于忍不住了,长叹道:“你这是在牛嚼牡丹!好歹也是个进士老爷了,言谈怎会如此粗鄙?大煞风景,真是大煞风景啊!”

    “”

    李谦嘴角抽了抽,心说你这一脸痛惜的表情是肿么回事?不就是喝了你几杯葡萄酿吗,又不是多名贵的酒,至于这么肉痛吗?

    不屑地撇了撇嘴,又是给自己斟满一杯,开怀畅饮,动作和刚才如出一辙

    看着杨清那一脸便秘的样子,李谦心中不由得一阵暗爽:“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哈哈”

    杨清被玩坏了。他看得出来,李谦是成心在恶心自己,正在寻思着要不要开揍?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太妥当,殴打进士老爷的罪名太重了,他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谁让自己只是个地位低下的商贾家少爷呢?

    一想到这个,他心里就一阵气苦,商贾就是没地位啊!

    啪

    他猛然一拍几案,把李谦都给吓了一跳,身子下意识地就往后一躲,下一刻杨清已经整个人都扑了来,看去气势汹汹的,有些吓人

    卧槽,他真敢动手?

    李谦傻眼儿了,急声大喝道:“冷静,冷静点!冲动是魔鬼你想干什么?我好歹也是个致仕乡宦,你还敢公然行凶不成停,停下,stop!!!王八蛋”

    片刻后,杨清满面春风,右手提着酒壶,左手举杯狂饮,喝了一杯又一杯。

    看着他那一脸得瑟的模样,再低头瞅瞅自己身凌乱不堪的衣袍,李谦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心里不得不怀疑,这货有某方面的怪癖,取向一定不太正常

    什么?只是单纯的为了抢酒喝,因为车只剩下了这一壶酒?

    骗鬼去吧,明明就是觊觎自己这清白如玉的身子,想找个理由一饱眼福!

    憋屈,太憋屈了!

    丢人,实在是丢人!

    堂堂一个两榜进士,居然差点失了身,说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李谦整了整身的衣衫,闷闷地端起面前的酒杯,仰脖一饮而尽,然后重重拍下。抬头看了一眼车外,发现才刚出城不久,便正色道:“对了,向你打听个事儿。”

    “什么事?”

    “太平坊于家,你了解多少?”

    “于家”杨清闻言皱起了眉头,沉吟了一会,才问道:“你说的那个于家,现任家主可是于仁于彦昭?”

    “难不成这杭州还有两户于家?”李谦奇道。

    “你这不是问的废话么?”杨清斜睨了他一眼,撇嘴道:“这杭州城里,姓于的可多了去了,太平坊里也有好几户,只不过都是些不入流的小门小户罢了!你说的这于家,我倒也知道一些”

    “于家可是实打实的官宦人家,其祖世代都有人为官,且多身居要职!说起来,他们于家可不是正儿八经的钱塘人,算是外来户。他们原本世居河南考城,太远的背景我就不太清楚了,你想知道的话,回头我再帮你打听打听。”

    “不必说太远,我可没兴趣查人家祖宗十八代”李谦心中一动,若有所思地问道:“这于仁的祖父,姓甚名谁,可是在前朝任过高官?”

    杨清点了点头,颇为意外地看了他一眼,笑道:“他们于家三代之内的事情,我可就门儿清了!于仁的祖父名为于九思,历官前朝两浙盐运副使、广东道宣慰使、杭州路总管、海漕万户、绍兴路总管、于湖南宣慰使任致仕”

    “于仁之父于文大,则任过本朝的兵、工两部主事,算是个京官儿吧,不是什么朝廷高官,早年便已经致仕还乡,自此便深居简出了,当然现在也已过世了。至于于仁嘛,倒是没有官身,只在早年考了个秀才,之后便不再应乡试了噢对了,他们迁居太平坊,是于九思任职杭州路总管时的事情。”

    李谦算是见识到什么叫做“三代清白”了,这会儿查人三代,简直不要太容易。连杨清这样的富家公子哥,都能大概了解到某户人家的背景,由此可见,这时人们的三代资料算不得什么秘密当然了,大户人家都比较好查,小门小户的话,了解详情的基本就是他们的熟人邻居了。

    关键是这于仁大有来头啊!

    李谦心尖儿直颤,脑海中有些模糊的记忆告诉他,于家不简单复杂的当然不是于仁,而是他的儿子,在历史十分有名,就是不知道现年几岁了?算算时间,应该还是个光着屁股满院跑的小屁孩吧?也可能是还没出生,真若如此的话,到时可得留意一下,看看会不会天生异象

    李谦打小就听说,但凡名人出生,必会天生异象,日月无光,山河倒转,鬼哭狼嚎被传得异常邪乎,玄乎其玄。那么救时宰相的出生,想必也是非常的惊天动地吧?

    没错,于仁的儿子正是救时宰相于谦,于少保!

    想到这里,李谦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暗自庆幸自己送给于仁的诗是竹石,而不是那首很经典的石灰吟还好还好,还好那路边书生今天画的是迎客松,若是他画了石灰的话,自己还真有可能会抄于少保的诗,那可就是假李鬼碰真李逵了不同的是,自己先把诗写了出来,就没人家于谦啥事儿了。

    那样的话,不就是大幅度改变了历史吗?若干年后的土木堡之变怎么办,谁来力挽狂澜,总不能是自己去顶包吧?

    那也未免太扯淡了

    杨清见他独自沉吟许久,脸色变幻不定,一时有些摸不着他的心思,忍不住出声问道:“仲卿兄,你打听于家做什么?莫非你与那于仁生了什么冲突?”

    顿了顿,见李谦抬头看向自己,杨清迟疑道:“不会真让我给说对了吧?这于家可不是普通的人家,你若是打算寻仇,怕是要细细筹划一番才行”

    李谦愣了愣,面无表情地说道:“我今天去了趟于家,想找于家家主讨个人,可惜”

    杨清登时作一脸愤慨状,接口道:“可惜他于仁不卖你面子?太过分了!”

    “是啊,杨兄要帮我么?”

    “这是自然!”杨清拍着胸脯保证道:“仲卿兄放心,此事就包在我身了,我今儿个就替你走一遭,就不信他一个没落的于家敢不交人”

    话说得硬气无比,其实杨清心里也没太大的把握。廋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还真不是他一个商贾之家能比的。

    李谦看出了他的底气不足,便似笑非笑地点头道:“好,你多带些人手,家伙也全带,不杀他个七进七出,你就别来见我了。”

    “”

    杨清目瞪口呆地看着他,极度怀疑眼前这家伙到底是不是读书人?怎么就能把话说得如此匪气十足,霸气侧漏呢?还带人手,带家伙,杀个七进七出真当官府那帮人全是吃干饭的?

    “怎么,怂了?”

    “这个嘛嘿嘿”

    杨清挠了挠头,干笑着转移了这杀气腾腾的话题:“对了仲卿兄,你要讨的是个什么人?男的女的?若是个姑娘家倒是好办,以你的身份,我再出面帮你说和说和,不怕他于家不给人,就不必把事情闹大了吧?若是个男子的话这男风之事,唔倒也算是雅事,就是于家那边怕是不会同意,毕竟于仁为人方正,最是在意名声”

    说着面色古怪地看了李谦一眼,杨清心里有些恶寒,犹豫片刻才咬牙道:“罢了罢了,谁让我摊你这么个浑人了呢?男的也成!只要不是于家的直系亲属,趁人不备时,我安排些人手,把那人给你掳来都没问题!”

    “滚粗!你丫才好男风呢,你全家都好男风!”

    :近4000字的章节,算是大章了,别看我用的号挺多的,其实连在一起时,多少个符号都只算一个字。青田是个直男,就不讨人了,可否问诸君讨几张票票?
………………………………

第039章 光杆县令

    大明皇帝朱元璋是个勤快的皇帝,因此在他治下,大明朝的官员看上去也十分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休假基本没有,官俸也不多这当然指的只是明面上的收入。

    然而贪污有风险,入手需谨慎,否则会掉脑袋。这可真不是在开玩笑,嫉贪如仇的朱元璋曾明文规定,官吏受财枉法,达到六十两以上均处以枭首示众,并剥皮塞草现如今,各府州县衙门里还挂着历任贪腐官员的皮囊呢。

    在此酷法之下,奉公守法的官员还是有不少的,至少表面功夫得做足咯,才能有机会干到退休。

    这表面功夫,当然也是很有讲究的。别的暂且不提,首先是清晨上朝和升衙办公,都必须在卯时准点就位卯时即凌晨五点,破晓之时。

    大清早的,太阳才堪堪露了半个脸儿,睡梦中的李谦就听到一阵梆发炮响之声。

    起初还以为是发生了地震,惜墨如金的他吓了一跳,一骨碌就从榻上翻身而起往屋外冲去,不想脚下一个踉跄,一不小心就摔到了地上。朦胧中揉了揉稀松的睡眼,才算是缓缓回过神来,醒觉这是县尊大人在排衙升座呢。

    “大清早的,也不能让人睡个好觉,真扫兴!”

    嘴里嘟囔了一句,李谦翻身上床,再次呼呼大睡了起来。浑然忘了这是自己第一天上岗,再睡下去就要迟到了

    排衙又称为“小上朝”,皇帝在京城金銮殿上大升朝,地方官则在衙门里小上朝。虽则只是走个形式,但礼不可废,且还显官威不是?

    旭日东升,城门才刚刚开启,沉寂了一夜的杭州城似乎也尚未睡醒,整个衙前大街一带却已是喧喧嚷嚷,热闹无比了。各级衙门的属官属吏皆已穿戴整齐,在各自所属的衙门二堂里分班肃立,静候堂官升堂。

    钱塘县,与仁和县同为杭州府首县,故而县丞、主簿等佐贰官也一应俱全。此刻二梆敲过,堂鼓击响,一名长随率先出来,拉长了音儿高唱道:“县尊升堂了”

    自县丞而下,主簿、典史三名佐贰官,巡检司主官,驿丞署驿丞等各级头戴乌纱的芝麻绿豆官,以及六房司吏、典吏并三班首领这些身穿黑衫的胥吏,全都微微一挺胸脯,如同那什么后般面色肃然圣严如佛,静候堂尊上堂。

    知县大人王伦迈着方步,从堂上正中位置的海水朝日屏风后转出,随即踏上暖阁,面色威严的端坐于案牍后方。一众下属官吏齐齐揖礼拜见,高声唱喏。

    “拜见堂尊!”

    “免礼。”

    王伦升座完毕,便请一众属官落座。胥吏们自然是没这个资格的,只能是站在原地不动,安静地等着县尊大老爷训话。

    然而王知县能很明显地察觉到,一俟升座结束,现场的画风就变了

    自己在上边讲话,下面的人却是魂游天外,作心神涣散貌。一个个的眼观鼻、鼻观心如同老僧入定,心都不知飞哪儿去了也许是城中某家妓馆里,也许是家中的娇妻美妾身上。总之不会是在这二堂之上,在自己这位堂堂的县尊老爷身上,更不会是在思考某桩公务。

    诚然,每日的衙参只是个仪式,一般正经的公事也不会放在堂上谈。这就如同皇帝在京里的朝议一样,未决之事大都会搁私下里先定下来,形成了决议后才会当场公布。

    可王知县就是很不爽,这帮混蛋,也太不拿村长当干部了!

    他是初次为官,上任至今尚且不足俩月,权力却已经让这些属官属吏们给剥夺得差不多了。毫无为官经验的他,在接到了命其赴任钱塘知县的吏部文书后,便孤身一人匆匆赶来杭州就职,连个家眷随从都没带,妻小也是近日才接过来的。

    也只有这么一个愣头青,才会上任不到两个月便失去了手中大部分的权力,被完全架空。

    后知后觉的王知县一朝醒悟,才发现早期权力下放的太多太快,如今为时已晚,想再收拢回来已经是千难万难了。因此只能是强忍着心中的憋屈与无奈,暗暗干着急宝宝心里很苦,但宝宝就不说!

    被架空的滋味固然不会好受,普通人如此,心怀远大理想与抱负,立志为国为君效力的王知县就更是如此了。只是空有一片报国之心,满腔热血又有何用?能够做到的,也就只剩私底下唉声叹气,徒呼奈何而已了。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扫了眼下方一众属官属吏,那一张张阳奉阴违的脸让王知县又是一阵牙根发痒,恨不得把他们统统打板子。不行的话,自己再亲自朝着他们的屁股踹上一脚,怎一个“爽”字了得

    当然了,以王知县目前的威望来讲,这种事情也就只能想想而已,实施起来难度颇高。

    说了两句废话后,王知县又是扫了一眼众人,形式般地随口问了句可有事奏来,众人默然以对。当下便蔫蔫地哼了一声,目光转到了年轻的户房司吏身上,比起其他人来,还是这张脸让他瞧得更为顺眼些。

    “张司户,你随本县来后衙一趟。”

    吩咐了一句,王知县便赶苍蝇似的挥了挥手,让其他人该干嘛干嘛去。他看到那些人杵在这里就感到一阵心烦气躁,不过在吩咐完后,却是先行起身离去了。

    长随见状忙喊一声“退堂”,众人也赶紧起身拱手相送,然后便相继退下。

    户房司吏姓张,年纪堪堪三十出头,人看上去却十分年轻,精气神也十足,显得颇有干劲。这般年纪便爬到了一房司吏的位子上,大权独揽,算是很不简单的人物了,寻常人一般得熬个个十几年,才可能会有这样的机遇。

    更让人眼红的是,他手中抓着的乃是阖县的财权,占着的是户房老大这样的肥差,油水十足。要不人家怎么说,“户房司吏做三年,给个宰相都不换”呢?

    张司户站在原地不动,直到所有人都走完后,才跟着长随往后衙走去,路上随口问道:“堂尊今日找我何事?”

    长随回头看了他一眼,笑着答道:“还不是有关端阳节的事情?府衙那边早就来了消息,说是今年的龙舟竞渡,由咱们两县商量着办,堂尊也已经拿下了承办之权。”

    “哦?堂尊这回倒是威风!”

    张司户面露少许讶异之色,实则他早就得了消息,此刻不过是在装傻充愣罢了。当下只是点了点头,便不再多问。

    官有官廨,吏有吏舍。

    正常情况下,大明朝的地方官,是不允许在外租房居住的少数因地方情况不同,而被外派出去治理下辖乡镇的附属衙门除外。如个别从府衙里分出去的同知厅,又如一县二把手的县丞,有时也会把官署迁到城外的乡镇上,以及在外扼守要冲去处的巡检司,并负责征收商税、关税的税监司等衙门。

    作为一县之尊,王伦同样也有着自己的知县官廨,大抵便是后衙那一块地方。

    穿二堂而过便是一个小院,通常被称为“刑钱夫子院”,乃是县尊用于招待师爷们的下榻之所目前这座小院里的空房还很多,因为王知县只聘请了一位“师爷”,自然是尚在睡回笼觉的李谦。

    王知县对李谦十分礼遇,除了留下一间房来充当小私塾外,余下的空房任他随意挑选,想住哪间住哪间。

    这会儿来到夫子院里,眼见李谦的卧室房门紧闭,耳中却没听到私塾里传来郎朗书声,王知县不禁皱起了眉头,心说此般教书方式,倒是闻所未闻,难不成此时无声胜有声?

    罢了罢了,眼下正事要紧,待会儿再过来看看,这李检讨究竟有何门道。他既为两榜进士、浙江解首,所言所行自是有其道理,特立独行倒也实属情理之中,想来其育人法门应该不差,我儿有福了

    如是想着,王知县继续抬步前行,仿佛已能清晰预见,自家小子在不久的将来秋闱夺魁、蟾宫折桂、登科及第的美好前景殊不知,他所寄予厚望的俩人,一个正在和周公下棋,另一个却是蹲在后院里找蚂蚁呢

    夫子院和内宅隔了道月亮拱门,算是前后衙的分界,北房就是所谓的“三堂”,核心则是签押房。

    三堂前的大院,虽也属于内宅的范围,却只是县令的日常起居之所。家眷们活动的地方,则仅限于东西两个跨院,因此来到这里也不会见到什么内眷。

    平日里处理些公事私事,以及会见个别重要的贵客时,王伦多会选在这里当然他现在已经成了光杆司令,每天都闲得很,这后衙便只剩下供他休憩品茗的功能而已了。

    王知县刚在签押房坐定,长随后脚便领来了张司户。

    也懒得去说些客套话,见他进来后,王知县便问道:“张司户,本县找你过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你去办。”

    “但凭大人吩咐。”张司户恭谨地拱了拱手,作受宠若惊貌。

    “嗯你办事本县还是放心的。”

    王知县轻轻颌首,对于眼前这位年轻的户房司吏,他还是比较满意的。虽也把持了县衙的财权,却将县里诸多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未让自己操过一分心思,关键他也不像其他人那般面目可憎,在自己面前连表现一点点的尊敬都欠奉后者其实还只是次要,前者才是第一要素,这真真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啊!

    承办龙舟竞渡,当然是要花钱的。至于这钱该怎么花,花多少,都是要事先做些预算的。

    不过王知县并不担心这个,毕竟这样的佳节盛事每年都在办,也没见出什么问题过,认真完成差事也就是了。他虽饱读诗书,对于账目筹算之事却不甚了了其实是一窍不通。因此,也只能是将细节上的事,都托由这个还算是信得过的下属去办了。

    待到张司户走后,王知县的眉头却是微微一皱,脸上露出了几许忧色。
………………………………

第040章 不着调

    县衙三堂,又雅称为三省堂。

    据说这名称是元好问给起的,就是那个写出了“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元代才子。

    “三省堂”取自论语学而篇,里边曾子曾经曰过:“吾日三省吾身:早醒一回,中午醒一回,晚醒一回”呃,错了错了,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户房张书吏离开后,王知县换了身闲居的便装,然后便来到了三堂独坐。他是圣人门徒,身自会有些书生气,每日都会三省其身

    此刻,王知县就坐在“清慎勤”的牌匾下三省其身。

    手中的香茗早已失了热气,他却浑然未觉,心中的迷惘可想而知。其实他已经隐隐能察觉到,这次的情况不太对劲。

    要知道,以往每逢这样的佳节盛会,都是由知府大人亲自操办的。主办、承办权都是府衙一手抓,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秉着为国为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操,带动众官员及下属衙门奋斗在第一线,好让治下子民们都能看到他那忙碌且肥硕的身影?

    也正是因此,这位府尊老爷任还不到两年,便已捞足了官声。杭州府里有口皆碑,人人对其赞誉有加,百姓皆言咱们的苦日子可算是到头了,这回盼来了个青天大老爷云云。

    然而此次端阳节盛会,知府大人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