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小官人-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带倒是进行得十分严密。
难不成,这附近还真有那帮人的窝点?
猜不透呀猜不透………………
………………………………
第144章 太阴险了!
阴暗潮湿的地牢,即使是在这七月流火的天气里,炎热的阳光都无法渗透进来,唯有过道上那几盏昏黄的油灯,可用来照明。
钱塘县衙的地牢,如同天下的大多数州县监牢一般,占用的空间很小,构成也是非常简易。除了留有两间专门用于单独审问犯人的刑讯室,以及一间空间十分狭小、有点类似于后世保安亭般大小的值房外,其余全是监号,即一个个相互紧挨着、齐整连成一排的牢房,亦分有单间的小牢房和大的集体监舍。
监号三面是厚厚的土夯泥墙,过道一面,则是一根根粗如鸡卵的铁制栅栏………………在炼铁技术早已非常成熟的明朝,木制栅栏的牢房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哪怕只是这小小的县衙监牢都用的是生铁。
走道尽头,昏黄油灯照射不到的阴影里,一间单人监牢的栅栏前蹲着一人,正是前来给自家少爷送衣食的赵家老管家。
赵鹏近来的日子不太好过,准确来说应该是很不好过,相当的不好过。
堂堂的富家阔少,徒然间沦为阶下囚,心里的落差还是非常大的。此前虽然也有过被李谦禁锢人身自由的经历,但那起码还是住在县衙寅宾馆里,充其量不过就是一次软禁,而这一回,显然没有先前那么好的待遇了。
秀才功名被夺,入贡国子监的愿望落空,步入仕途的最佳捷径就此断绝,大好前程尽皆毁于一旦………………这样的现实搁在谁身上,恐怕都难以坦然接受。
而这一切,全然都是拜李谦所赐,赵鹏焉能不恨?
不过恨归恨,他仍然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如今的处境已经越来越危险了。
很显然,双方的交锋这才刚刚开始,可赵家却是从一开始就失了先机,没能有效防备李谦的诸般手段,让人给打了个措手不及,已然处于这场争斗中的下风。
而赵鹏自己,却是成了李谦为攻击打垮赵家而立起来的靶子,真正的众矢之的!被迫要承受外界所有的口诛笔伐,士林的群起声讨!
不得不承认,被动挨打的滋味很不好受,且这李谦也不知是借了何人的势,竟能改变国子监早就做下来的决定!
说来这案子其实也算不得多大,至少对于赵家来讲根本不是事儿,问题是李谦那边紧咬着不放,才导致赵鹏难以轻易脱身。不过即便如此,赵鹏依然对于外头的情势掌握得一清二楚,自然得益于面前这位老管家为他带进来的消息。
他知道,自打自己身陷囹圄后,趁机落井下石的人不在少数,不过也并不让人觉得有多意外,毕竟那里边的许多人,以往或多或少都与他有些过节。
譬如曾受赵家排挤打压的那几家做胰子生意的商家,更是头一个就跳了出来,几位东家联名上告,状告赵家名下的多家产业涉及非法经营,行贿官府,官商勾结,利用手中的权势来打压竞争对手。有人则告赵家犯了僭越之罪,穿衣不符礼制,吃饭用的是银制餐具,府宅建制违规,车马严重逾矩………………
总的来说就一句话,趁你病要你命,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
不过赵鹏并未将他们放在眼里,说白了,这些跳梁小丑,无非就是趁乱跑出来吆喝两嗓子罢了,手中掌握不了多少真凭实据。旁的不说,就单是“行贿官府,官商勾结”这一条,想要坐实都不容易,又如何能对赵家形成有效的打击?
当然,也并不是说他们的这些做法一点用都没有,至少赵家的名声是彻底臭了,这里边倒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耳中听着边上老管家的汇报,赵鹏口中却是一刻不停,蹲在那儿丝毫不顾及形象,端着只碗不停在往嘴里刨着热腾腾的饭食,一副狼吞虎咽的架势………………没办法,他实在是太久没吃过这样香喷喷的饭菜了,即便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也比这牢房里的咸菜萝卜干要好上太多太多。
老管家说着说着便停了下来,看着他满面污垢的面容,一脸心疼地劝道:“少爷,您慢着些吃,可别噎着了………………”
“你别管我,接着说………………”赵鹏含糊着应了一句,用手一撩额前凌乱的发鬓,又往过道远处望了一眼,随即将头凑近了栅栏前,压低着声音问道:“姓潘的那边,可有动静?”
“有是有,但不是什么好消息………………”
“说!”
“官府那头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就说府境内藏有意图作乱的邪教徒,正在大力清剿………………潘少主那边,怕是不太敢轻举妄动了。”
“这两个老狐狸!”赵鹏咬牙切齿,啐骂道:“屡次坏我大事,该死!”
“少爷,慎言!”老管家见他口无遮拦,连忙低声劝道:“再怎么说,他们都是咱的一道护身符,轻易得罪不得。”
“哼!慌什么?”赵鹏又是狠狠啐了一口,一脸不屑地道:“他们做得,我还说不得了?”
终究是意识到,这里不是自家书房,虽说暂时支开了狱卒,但谈话时也仍是要小心谨慎才行,于是不再多言,转口吩咐道:“代我去一笑楼那边传个话,就说本公子一刻也等不得了,让他们赶紧动手,否则………………别怪我翻脸无情,捅出他们的老底!”
“少爷,这似乎不太妥当吧?”老管家有些迟疑,开口劝道:“想来,老爷应该也已经返程了,您何不再多忍耐几日?”
“有何不妥?”
赵鹏冷哼一声,怒道:“这破牢房就不是人待的地儿,老子早就受够了,一刻也不想再忍耐!”说话间又是吸入一口这地牢中污浊难闻的空气,使得他心中更是烦躁不已。
“等我爹?没个十天半月的功夫,他能回来?我如今没有功名护身,只能任人拿捏,等他回来时,怕是我早就受刑不过,该招的不该招的都招完了!”
“这………………”
老管家稍一犹豫,最终只能是轻轻点头道:“好,我这就去给他们传话。”话落又不放心地看了自家少爷一眼,出言安慰:“少爷,这地头的公人不讲情面,隔着三天才让探望一回,你且在里边好生忍耐着些,我在外头再想想办法救您出去。”
赵鹏当然不指望他能捞自己出去,但也明白他是一片忠心,因此只是随意地一挥手道:“成了,办好我交代的事情便是,你回去吧。”
话落又端起碗来狼吞虎咽,吃着吃着,眼泪就不自觉落了下来。
“李………………谦!”
………………
………………
李谦难得的一次主动邀人一起去逛青楼,没想到就遭到了拒绝,这让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当他得知了具体原因后,心中反倒是开心得不得了。
原来,自己的香皂生意在杨清的打理下,已经筹备好了进军周边府县,远销金陵的具体计划。
而第一批次运往京城的货物,恰好就定于本月初七启程,下旬抵达金陵城。
天子脚下,帝国都会,各方势力盘根交错,复杂非常。要在那种地方做生意,自然少不了沈家旧有的关系,所以此次沈天佑也会随杨清一同前往,各方打点。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李谦将能赚到更多的钱,多到可能这辈子都挥霍不完的地步,是人都不会反对。
于是,他一脸郑重地走到杨清面前,重重一拍对方肩膀说道:“好好干,未来的商界大亨就是你了!”
“大亨?”杨清一脸问号加茫然。
“嗯,就是大佬的意思。”李谦一本正经的解释。
“大佬又是啥?”
“呃,他们一般喜欢穿女装。”
“………………”
“还喜欢撒娇卖萌。”
“………………”
“眼神就和你现在一样,单纯无辜,外加茫然。”
“………………”
好想抽他怎么办?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就算了,还喜欢侮辱人!侮辱人也就算了,还一脸的理所当然,好像他也只是在陈述一件事实一般………………
这世道究竟怎么了?老实人就该受人欺负吗?
此刻的杨清心中十分后悔,为何不拉着沈天佑一块儿过来,然后一起受侮辱?这样也就不用担心自己一人可能打不过他了………………
然而一想到李谦的进士身份,他又不得不强制自己冷静下来。殴打有功名在身的士人可是重罪,何况面前之人还是位致仕的乡宦。
深呼吸几次,同时心中不断提醒自己,他们是好朋友,是能在一起共奏高山流水的知己,这种想打死知己好友的想法是不对的,是会受到良心谴责的,是会遭人唾弃的………………
李谦见他面色潮红的样子,不由得蹙眉道:“怎么?你身子不舒服?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不会是有哮喘病史吧?又或是家族遗传?”
“………………”
“需要立份遗嘱吗?这事比较麻烦,你还没有儿子………………有道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过孝不孝顺的问题,咱就先不去纠结了。你要不考虑考虑,继承人那里写我的名字?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
杨清算是明白了,这货是想气死自己,好继承自己的庞大家业!
太阴险了!
………………………………
第145章 七夕夜,会佳人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一首鹊桥仙,为后人传颂了千百年,奉为七夕佳节的经典词作,足可见秦少游这婉约派一代词宗的名头实在非虚。
一路上,乘坐在马车之中,李谦都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听到这首了。
今夜的杭州城,各处青楼画舫、勾栏酒肆,总之凡是莺歌燕舞之地,皆有伶人在传唱这首应节应景之词,轻灵悦耳的歌声和着飘渺的乐声,似乎具有穿透空间的魔力,总能传出很远很远。
巧的是,当他到达春风一笑楼时,台上的艺人正好也在弹唱这首琴曲。
心中不由轻轻的一叹:“可惜了――”
“可惜什么?”
听到身后孙茂的询问,李谦这才醒觉,原来自己刚才的那声叹息竟不全是心中的感慨,而是不自觉地发出了声音来。
“咳咳――没什么。”略显尴尬地一咳嗽,李谦心说我才不会告诉你,可惜没能穿越到秦观出生前的北宋时期,不然单凭这一首经典佳词,便能一举奠定词坛地位,收获满满的才名了。
俩人一问一答间,已经有一名大茶壶主动迎了上来,看样子应该是识得李谦的。否则的话,今夜这般欢客云集的大场面,可没人会注意到衣着略显朴素寒酸的李谦。
这倒不是在刻意的矫情作秀,今时不同往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自己所闹出来的动静已经足够大了,尽量低调一些不是什么坏事,也能省却不少的麻烦。
更何况,眼下与赵家的争斗正处于白热化时期,明里暗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呢――虽说这年代没有什么狙击手,但小心无大错,自己若是在任何场合下都成为人群中最惹眼的存在,出行的危险系数则必然会增高许多。
这一派繁华掩盖下的杭州城中,如今已然是杀机四伏,因为宋忠的到来,以及自己的连番搅风弄雨,早就牵动了某些利益群体那一根根最为敏感的神经。
就在不久前,宋忠终于告诉了他实情,并透露出赵员外的另一重身份――锦衣卫线人。
锦衣卫系统中出了叛徒,这样的事情乍一听来委实不可思议,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自打宋忠来到杭州后,暗中调查时处处受阻,疑云不断,查到的线索总在最为关键之时被人截断,致使功亏一篑。有时,甚至是人为的故布疑云,将其引导向另外一个完全错误的方向。
种种原因,导致案情进展得相当缓慢,这实在太不符合锦衣卫以往雷厉风行的办案风格了,也着实有损声名。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锦衣卫中存在内鬼,否则根本就解释不通。
因此,宋忠才不得不将外查改为内部的自查,又经过多次的反复验证后,终于将目标牢牢锁定在了赵粮长的身上。
他当然可以请动圣旨,将赵粮长拿下审问,但如果真这么贸然行事的话,无疑也是在打草惊蛇,无端增加破案的难度。而当下的锦衣卫,想要成功由暗转明,也仍需一桩轰动天下的大案,不然势必会引发朝堂争议。
彼时,满朝的文武百官就会说了,“好嘛,堂堂天子,居然做不到一言九鼎,金口玉言,不是说过已经废除了锦衣卫的稽查刑讯之权么?我们不是说好要做彼此的天使吗?”
如此一来,你让朱元璋的龙脸往哪儿搁?
所以对宋忠来说,简单粗暴的拿人审问,倒不如放长线钓大鱼,以赵家为契机来撬动杭州这块铁板。
随着李赵两家的矛盾逐步升级,舆论一边倒的扑向赵家一方,许多秘密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官场上的微妙变化,各方探子源源不断传达回来的消息,陶晟与姚春的异常反应――种种动静,都在告诉宋忠,李谦的误打误撞,已然触及到了这个秘密的核心。
直觉告诉他,赵家,的的确确在这桩案子里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牵一发可动全身!
知道真相的李谦泪流满面――
我就说嘛,这姓宋的哪会这般好心,派出锦衣卫来贴身保护于我,原来这才是红果果的现实!
然而于他来讲,越是接近核心机密,就越是能意识到自己眼下的处境有多危险。若说赵鹏是他立起来打击赵家的一个靶子,那么他自己,又何尝不是立在锦衣卫面前的那个靶子呢?
最郁闷的是,这个坑还是他亲手为自己挖出来的,怨不得人家宋忠――
开弓已无回头箭,且双方的目标既然已经达成一致,唯有竭尽全力才是正办。
只不过一码归一码,全力以赴是没错,但在那之前,得先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好在有孙茂这么一个顶级保镖的随身保护,不然的话,李谦根本就不敢随意出门。
有句老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外面的世界太危险!
看台还是那个看台,前不久用于柳如烟的梳拢竞价,如今又成了表演的专用舞台。
今夜不比以往,春风一笑楼的宴客大厅内虽然聚集了不少看客,但大声喧哗之人还真没有。
看台下的人,要么认真欣赏台上丽人的才艺表演;要么也只是与边上好友低声谈笑,并不愿做那败坏他人兴致的俗人。
不过这么多人聚集到一块儿,若说全无嘈杂之声也是不可能的,好在看台的设计与布置带着扩音效果,即便是隔得老远,也仍能听到那绕梁般的琴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台上的一名清倌人正在弹唱词曲,李谦却并未在厅内多做停留,而是随着大茶壶的引领,顺着木制的阶梯上了二楼雅间。
当他在雅间临窗处坐定时,楼下的琴曲业已接近尾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曲毕,台下掌声雷动,叫好一片。
“呵,文人就喜欢这样的调调,太过无趣。”
李谦端起香茗浅抿一口,头也不回地说道。
这屋内就他和孙茂俩人,孙茂一时不知他是自言自语还是在和自己搭腔,心里正犹豫着要不要附和他一声时,身后却是传来一女子温婉的声音。
“李公子难道不是文人?”
来人正是柳如烟,今日的她身着一袭蓝白相间的衣裙,外罩一件轻纱,与以往的打扮并无太多差别。难得的是,单单一个发型的变换,亦或是妆容的微小转变,都能给人焕然一新之感。
容颜依旧清减,却少了几许病态,多了几分青春活力,许是心情变化所致。
饶是孙茂这种见多识广的京城上差,在见到她的那一瞬间,都有片刻的失神,可见此女确有不俗的魅力。
她略一矮身,施施然向李谦行了一礼,浅浅笑道:“蒲柳之姿,见过李大官人。”
这话看似是在自谦,实则是在自嘲,用来反击李谦当日曾给过她的评价。
庸脂俗粉,不过尔尔――
女人,果然都是很记仇的呀!
李谦并不急着回话,而是仔细端详她片刻,见她妆容精致,发鬓齐整,眉目如画,显然是才刚经过悉心打扮,不由得笑道:“姑娘又何必妄自菲薄,如今杭州府里何人不知,姑娘容貌赛过古之西施昭君?”
柳如烟闻言,心说这人也忒不要脸了,类似的话最早原是出自他口,如今却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究竟是在夸人还是自夸?
不过他的话确实没错,现在的柳如烟,除了花魁的名头外,还多了许多诸如“赛西施”、“赛昭君”、“赛貂蝉”之类的名号。
虽然因为梳拢的身价没能达到众人心中预想的数万贯之巨,但因为梳拢一事,彻底引爆李赵两家的矛盾,同样使得她成为不少好事者的谈资,名号越发响亮。
如今,外界一致认为,李谦如此紧咬着赵家的官司不放,绝非是为了给一对贴身婢女出头那么简单!或许整垮赵家,重新夺回柳如烟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人的想象力总是无穷无尽的,通过脑补,他们已然得出了一部八十集言情长剧似的剧情。
当然了,人家这样的猜想,也并非没有任何的依据。
柳如烟是不是要梳拢?
答案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那么“新郎官儿”是谁?
赵员外!
可是,她直到现在还是完璧之身――
原因非常复杂,先是当夜的李谦围府,赵员外不得不赶回去救火,而后又因诸多杂事忙得陀螺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儿子又突然深陷功名风波――直到北上去了京城。
这真不是李家干的?
也许一开始大伙儿都还蒙在鼓里,但事件经过这么些时日的发酵升级,不少聪明人已经渐渐回过了味儿来。
试问除了李谦,杭州府里还有哪个敢叫板赵家,公然发起挑衅?
所以说,李赵两家的激烈争斗,归根结底它还是一场争风吃醋!
于是乎,李大官人又一次莫名其妙的躺枪了。
他觉得自己很冤,比窦家的那只鹅还冤。
为什么躺枪的总是我?
只因为,自己是杭州城里最明亮的少年么?又或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
第146章 扎心了
李谦与柳如烟的第三次相见,就在这个七夕的夜晚,这个雅间之中。
严格意义上来说,俩人这才算是头一回的正式接触。第一次来得突兀,且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小的误会;第二次见得仓促,匆匆忙忙间,却是他与人出价竞夺她的处子之身………………
很平淡的开场,俩人像是早已熟络的朋友,并不愿去多说那些无用的客套话,李谦笑侃了一句楼下的文人,进来的她恰巧听到,而后随口接了一句,语气间夹杂着几许玩笑的味道,恰到好处,俏皮却又不会惹人厌烦。
李谦心中不由得暗叹,不愧是风月女子,平日里就惯于和人打交道的,不仅非常了解男人的心思,还很善于把握与人交往的度,三两句话,不光化解了彼此可能会面临的尴尬氛围,更是将其自身摆在了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上,不远不近。
厅内莺歌燕舞,满堂欢客言笑晏晏,一派太平盛世的和谐氛围。李谦临窗而坐,间或扭头看看窗外台上的歌舞表演,口中随意地与柳如烟进行谈笑,心中却不免有些疑惑。
春风一笑楼,今夜这又摆的是什么龙门阵?
有道是“宴无好宴”,春风一笑楼与赵家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徒然间通过柳如烟来邀请自己,难说这其中不会藏着什么猫腻,因此李谦的心中一直都提着几分小心。
不过要说有多危险也还不至于,毕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若说他们真舍得在自己场子里暗算自己这位两榜进士,那也不太可能,毕竟那会牵连无数。
也正是因此,李谦才敢于前来赴宴,否则早推掉了………………当然,他也没有关云长的勇气,这东西梁静茹也没给过他,胆气主要还来源于孙茂这位寸步不离的“金刀护卫”。
想到这里,目光不由瞥了边上酷酷站立的孙茂一眼,柳如烟此时却是话头一转,笑道:“下边已备有酒菜,公子不妨让您这位伴当下去吃些?”
这一举动颇有含义,却又着实令人百般琢磨不透。
很显然,她是有意要支开孙茂,目的为何,就不太好猜了。因为无论你顺着哪个方向去理解,好像都挺有道理的。
按照常理来讲,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支开下人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并无任何不妥之处,若是寻常男子,怕是此刻早就遐想联翩,然后顺水推舟,把随从给打发走了。至于后面会发生些什么事情,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可李谦不同,当然也并不是说他定力有多足,而是他心中清楚自己眼下的处境,凡事都不得不谨慎对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