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王收集公司-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曹德舜和王明峻带来的管家、账房先生之流也加入了进来。

    腊月十三那天,年终盘点的结果出来了,赵子重召集七海公司的高层开会。晚上,会议室里挤得满满当当的,大约有四十多人出席了会议。

    崔道述首先开始做汇报,他清清嗓子,揉揉黑眼圈,开口说道:“各位,我首先说一个数字,大家千万不要惊讶。今年我们七海公司的总收入是~~~~”

    崔道述停顿了下来,扫视了一圈会议室,想看看大家的反应。

    他看到许多人都屏息静气,等待他宣布结果。还有人伸长了脖子看着自己。

    杜大雷嚷嚷道:“老七,赶紧说吧,别吊大家的胃口了。”

    崔道述微微一笑:“好,我马上宣布。今年我们的总收入是四百六十七万贯!零头我就不说了。”

    “啊~~~~~~~~”许多人都惊呼出声。

    还有人抱住了旁边的同伴,大声喊道:“你掐我一下,我不是在做梦吧?”

    曹德舜和王明峻对视一眼,两人都十分惊讶这个数字。

    会议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几个护卫队的粗坯和作坊里面的管事都大声喧哗起来。

    赵子重站起来,大吼一声:“都闭嘴!马上安静下来,不然就滚出去!”

    护卫队的粗坯马上老实了,都乖乖的坐下来。

    梁大官人问道:“崔贤弟,这个数字没有错吧?这么多吗?”

    崔道述得意的点点头:“肯定没错,我们反复的算了五遍呢。”

    那喆有些结结巴巴的说道:“老七,真、真的是四百多万贯?”

    “是啊,三哥你没有听错。”

    杜大雷搂着那喆的脖子说道:“小师太,淡定,淡定,你激动也没有用,反正今年也不分红。就是分红和你也没有关系,你的钱一到手,还没有捂热乎,就要都交给方菊娘和秦弱兰了。你还是个穷光蛋,哈哈哈!”

    那喆立即反唇相讥:“你也不比我强多少,你这样的软骨头,钱一到手,马上就屁颠屁颠的交给傅红玉了。咱们谁也别埋汰谁了。”

    赵子重瞪了这两个二货一眼:“都住嘴,现在开会呢,有话会后再说。”

    两个二货马上老实了,都悻悻的坐下来。

    崔道述见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就继续说道:“我们虽然收入了四百多万贯,可是花销也非常巨大。我们为了收集流民并养活他们,今年共支出了三百多万贯。现在我们账面上只剩下了不到九十万贯了。”

    赵子重站起来,走到崔道述身边,然后大声说道:“我决定了,留下二十万贯不动,作为给大家发年终奖金,还有过年的花销费用。其它七十万贯都花出去,作为开发流求,还有继续收集流民的费用。”

    会议室里的人都很高兴,二十万贯啊!七海公司现在总共才控制一万多人口。那些流民是不用发钱的,只给他们吃饱穿暖就好。

    只有七海公司的正式编制的员工,才能分得一定的奖金。许多人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自己能得到多少的钱财。

    赵子重见大家都已经无心开会了,就宣布散会,让这些家伙回去yy吧。

    赵子重留下了七海公司的几个股东,他们兄弟七个加上曹德舜,王明峻和梁大官人。泰钦和尚也列席了会议。

    那喆首先发言:“各位,这几天老七一直在做年终盘点,我就和崔昭荣一起敲定了和南唐朝廷交换的武器的货物,清单如下,大家都看看吧。”

    兄弟几个都一一传看了物资清单,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

    曹德舜接过来一看:“咝~~~~~,你们真是下了血本了啊!百炼钢刀一千把,枪头三千个,各式弓弩五百张,床弩五十架。燃~烧~弹三百个,弩炮十架。这也太多了吧?我们不会赔钱吧?”

    魏 宏业解释道:“老曹,我们不会赔钱的,反而会大赚一笔的。”

    梁大官人问道:“我们还能赚钱?这不是赔本买卖吗?百炼钢刀一把多少钱啊?你们一下子就送去了一千把!”

    魏 宏业解释道:“梁大官人,这就是新技术的威力。我们的冶炼和锻造技术十分的先进,生产一把百炼钢刀,根本就不费什么力气。况且我们现在已经用上了水利锻压机,锻打钢坯十分的省时省力。我们生产一把百炼钢刀,比大陆上落后的生产工艺,能节省十倍不止呢。”

    曹德舜和王明峻都有些不解,魏 宏业说的是真的吗?他们真能如此轻松,就生产出百炼钢刀?

    魏 宏业见三人有些不信,就乐呵呵的说道:“三位如果不信,明天就去炼铁作坊看看吧。到时你们就相信了。”

    鲍里斯说道:“我们这次给南唐多一点武器,就是要给他们一点甜头。让南唐朝廷上下都觉得,跟我们交易是稳赚不赔的生意。这样我们和南唐的交易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嘛。”

    赵子重也说道:“各位,如果我们能获得南唐源源不断提供的铁矿石和石炭等原料,然后在流求建立煤铁联合企业,我们就能大量的生产钢铁和各种武器。凭借我们的先进技术,我们会横扫周边的钢铁和武器市场的,没有人能和我们抗衡!”

    曹德舜、王明峻、梁大官人都非常的兴奋,看来选择这七兄弟做合作伙伴,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啊!凭借他们七海公司这样恐怖的钢铁和武器产量,在这片地域和海域,没有任何势力能和七海公司竞争!

    泰钦插话道:“赵施主,你还是让各位讨论一下,过一阵子去大宋的汴梁的事情吧。”

    赵子重显然事先是和杜大雷、泰钦沟通过了,他看看嬉皮笑脸的杜大雷,然后叹息一声:“小杜,我做出让你去汴梁的决定,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啊!”

    杜大雷毫不在乎的说道:“老大,没事的。我肯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

    泰钦也说道:“赵施主,杜施主这次北行,肯定是一帆风顺,洒家可以保证。另外我会陪他走一遭的。”

    那喆急忙问道:“老大,你让老杜去汴梁?这么不让我也去啊?我也想去看看啊?那可是大宋的首都啊!梦幻中的城市!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啊!我要去,我一定要去!”

    赵子重摇摇头:“那喆,这次我不会让你去的。”

    那喆急了:“为什么啊?老杜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你给一个理由啊?”

    赵子重见那喆有些激动,就拍拍他的肩膀:“那喆,上次你在金陵遇刺,差点就送了性命。这次无论如何,我也不会让你去汴梁了。”

    “就因为这个啊?”

    赵子重点点头:“这还不够吗?这次大雷是去探探路,去多了人没用啊。”

    那喆又问:“那为什么让老杜去?他可是个不靠谱的家伙啊!万一他要是在汴梁犯二了怎么办?谁去救他?为什么不让老七去?”

    赵子重解释道:“那喆,我反复想过了,这次去大宋,主要是想和赵匡胤接触一下。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大雷的脾性和赵大很相似,我认为他们应该能聊到一块去的。老七和你太文雅了些,所以我让你们去对付李煜了。估计对付赵匡胤,还是大雷比较合适一点。”

    杜大雷在旁边说道:“小师太,你就老老实实的留在家里吧。好好照顾你家婆娘,等我从汴梁回来,给你带礼物哈。”

    那喆不高兴的说道:“谁稀罕呢的礼物?你个穷鬼,衣兜比脸都干净,你能给我买什么礼物。”

    杜大雷今天心情好,就没有搭理那喆。

    曹德舜问道:“赵先生,如果大雷和泰钦大师去汴梁,需要我们做什么?”

    赵子重问道:“曹先生,你们在汴梁有没有商铺?”

    曹德舜点点头:“有啊,我和王兄在汴梁都有商铺。”

    赵子重说道:“大雷和泰钦大师会带一支商队去汴梁,你们就给他们安排落脚的地方吧。”

    曹德舜说道:“没问题,我会派几个管事和伙计跟着一起去,到时让他们安排就行。”

    王明峻也说道:“我也会派人去的,我们家在汴梁城外有一座庄院,去几十人都能安排下。”

    赵子重点点头:“那就多谢二位了,鲍里斯,你们参谋部准备安排多少人去汴梁?保卫计划做好了吗?”

    鲍里斯说道:“我们这边准备派四个小队的精兵去汴梁,另外还有三个斥候跟着。”
………………………………

第三百九十七章 集体婚礼

    第三百九十七章  集体婚礼

    赵子重问道:“ 带队的是谁 ?”

    “我准备把庞旭从金陵调回来,让他带队。另外我还派了王明龙和王合龙兄弟跟着。”

    赵子重点点头:“我看可以,就让庞旭去吧。”

    魏 宏业插话道:“过完年之后,我就去流求,争取尽快把炼铁作坊建起来。”

    赵子重摇摇头:“老魏,你新婚不久就去流求,我怕老夫人和莺儿对我们有意见。”

    崔道述急忙说道:“不会的,不会的。母亲深明大义,她老人家不会阻拦二哥去流求的。”

    “那阿妹呢?”

    崔道述无奈的说道:“阿妹玩心很重,我估计她一定会让二哥带她去流求的。她早就说了,朐山岛太小,她已经玩够了,这次一定要去流求转转。”

    大家都笑起来,安大郎说道:“兄长,我也跟着去吧,好保护二哥和阿妹。”

    魏 宏业摆摆手:“这可使不得,夏容娘马上就要生了,你一定要陪着她啊!”

    安大郎裂开大嘴:“没事的,容娘估计再过十天就能生了,等孩子出生之后,我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义母和大嫂会照顾好她们母子的。我就可以安心去流求了。”

    兄弟们都十分感动,安大郎是怕流求孤悬海外,万一有什么不测,魏 宏业和崔莺儿战斗力为零,连跑都没地方跑。所以他一定要跟着,毕竟崔莺儿是崔老夫人的心头肉,而魏 宏业是自己的结义兄长。

    赵子重想想说道:“大郎,这次你去流求,就带四艘战船,三百护卫队员。估计能保你们平安无事了。”

    安大郎点点头:“兄长,我会一切小心的。绝对会保证二哥和阿妹的安全。”

    崔道述也说道:“过完年之后,我就和曹兄,王兄去金陵,争取在南唐多拿到一些订单。”

    鲍里斯问道:“老七,明州的事情怎么样了?我们的海盐反响如何?”

    崔道述笑道:“那是相当的好啊。我们开始先运去了一点点,钱弘亿的刺史府上下吃过之后。就马上派人来催货了。前几天我运了一船过去,两天之内,就被明州的百姓抢光了。这不,钱弘亿又派人来催货了。”

    赵子重一拍大腿:“太好了!大郎,你带着新来的流民到流求之后,马上让他们开始晒盐。我估计明年海盐的需求量肯定会暴增的。”

    安大郎答应下来,兄弟们商量了一些往流求搬迁作坊的细节问题,然后就散会了。

    …………………………………………………………   ………………………………………………   ……………………………………………………………

    大宋乾德元年腊月十六

    朐山岛上是一片欢天喜地的场景。

    今天要举行史无前例的集体婚礼,据说有五百多对新人要集体成亲呢!

    今天朐山岛的所有单位都放假,故此营地的外面聚集了几千人,黑压压的一大片,把整个山谷都填满了。

    大家都在翘首以待,等待着五百多对新人同时出现。

    上午九点左右,冬日的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了,这时,营地里面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营地的大门开了,一队人缓缓走了出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身红袍的赵子重,他拉着一脸羞涩的姜五娘。他身后是脸上涂着厚厚脂粉的魏 宏业,妆画的和后世京剧舞台上的小丑一样,弄的大家都目瞪口呆,随即都哈哈大笑起来。

    魏 宏业气呼呼的埋怨着崔莺儿:“我说不画吧,你们崔家的那些三姑六婆非按着我画。现在好了吧,我成了全岛的笑柄了!”

    身后的崔莺儿捂着嘴“嗤嗤”的笑个不停,丝毫没有做新娘子的自觉。

    在他们身后,是摇头晃脑的那喆,他一手牵着一个女子,左边是方菊娘,右边是秦弱兰。

    大家看到秦弱兰的绝世容貌,都纷纷惊呼起来。

    那喆松开拉着秦弱兰的手,得意非凡的向着大家挥手致意,弄的秦弱兰低下了头,不敢看大家。

    方菊娘又是嫉妒,又是生气。她伸出手来,狠狠地掐着那喆的后腰。

    那喆立马变成了苦瓜脸,却不敢声张。

    后面的杜大雷看到这一幕,哈哈大笑起来:“小师太,你也太怂了吧?要不要老子来救你啊?”

    傅红玉立即揪着杜大雷的耳朵:“今天你给我闭嘴,一天都不许你说话。反正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杜大雷立马瘪了:“娘子,快放手啊!我再也不敢了,耳朵要掉了!”

    看到这一幕的章仁逊摇摇头,对旁边的舒雅说道:“这兄弟几个都是离经叛道之人,做出的事情还真是让人惊讶啊!”

    舒雅笑道:“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他们都是来自于海外的商人,没有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所以行事古怪了一些。”

    杜大雷出来之后,他身后是范金春和郑盼儿,然后是胡水洋和李春桃。

    今天老范和老胡都满脸的喜气,不停的向大家拱手致意。

    然后是张宏这个粗坯,他苦着一张脸,身边是个膀大腰圆的女子。赵子重终于达成了张宏的心愿,给他找了个屁股大好生养的女人。不过这女人是丑了一点。

    人群中有几个护卫队的牲口们开始起哄:

    “张大队长,你婆娘好丑呦!”

    “不过屁股像磨盘一样大啊!”

    “*也不小,玩起来肯定很不错啊!”

    围观的群众都大笑起来,弄得张宏十分的郁闷。

    他身后的王大福同情的拍拍张宏的肩膀:“大队长,你就想开一点吧。安教官不是说了么,狼多肉少啊,有个婆娘就不错了。你回头看看,我家婆娘比你的还丑呢。”

    张宏气得踢了这个二货一脚:“谁能跟你比?你连老母猪都敢娶回家里。”

    王大福嘿嘿一笑:“晚上吹熄了灯,什么女人不一样啊?有*有屁股就行呗。大队长,你就不要太挑剔了,认命吧。”

    这时,五百多对新人陆续都出来了,把营地门前挤得水泄不通的。赵子重走上一座搭好的高台,向大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弄得大家都昏昏欲睡。

    好不容易讲完了,赵子重走下去,带着五百多对新人向大家鞠躬致意。

    大家纷纷还礼,然后赵子重宣布婚礼结束,让大家都回到各自的住处,准备开始吃酒席。

    呼啦啦,人群如同潮水一样散去,很快山谷就清空了。

    兄弟们都目瞪口呆,这些混蛋也太不给面子了吧!老子大喜的日子,为了一些吃食,连一句恭喜的话都不说,全他娘的跑啦!

    章仁逊、舒雅、高衙内、曹用贤和一群书院的书生都围拢过来,向兄弟们道喜。

    兄弟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读书人和这些混蛋就是不一样,还是懂礼貌的。

    章仁逊和兄弟们谈笑了一会,然后拿出了一张纸,交给了赵子重。

    “赵先生,这是我们蒲城章氏的一点薄礼,请您和几位先生笑纳。”

    赵子重接过来,打开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礼也太重了吧?我们不能收。”

    章仁逊摆摆手:“赵先生,你就不要推辞了。如果我们蒲城章氏不送这些礼物,会心里不安的。”

    崔道述凑过来一看,纸上面写着:

    金五十锭

    银一百锭

    绸缎一百匹

    珠宝首饰一箱

    字画十幅

    ~~~~~~~~~

    单子上密密麻麻的写了一长串,看得见多识广的崔道述都不禁咂舌。

    “章先生,这礼物是太贵重了一点,我们无功不受禄,请您收回去吧。”

    章仁逊笑道:“赵先生,我们蒲城章氏拿出来的礼物,万万没有收回去的先例。你们兄弟还是收下吧。如果你们不想要,就捐给学堂和书院吧。就当作我们蒲城章氏对那些孤儿和贫寒士子的一点心意吧。”

    兄弟们小声商量了一下,决定大家都不要这些礼物,一半捐给学堂,一半捐给书院。

    兄弟们带着新娘子谢过章仁逊,然后大家就进入了营地的大门,准备去食堂参加婚宴。

    这次崔老夫人让崔昭荣准备了几船的食材,给全岛的人都准备了饭菜。

    崔家的烈酒作坊也拿出了几百坛烈酒,让大家都能分着喝一点。

    来到食堂之后,五百多对新人坐了一百桌,把食堂内外挤得满满当当的。

    赵子重带着兄弟们开始挨桌敬酒,而姜五娘带着姐妹们往崔老夫人的小楼走去,准备去给老夫人请安。

    杜大雷见傅红玉走了,马上开始和护卫队的一些混球们开始拼酒了。

    泰钦和章仁逊、舒雅、高衙内、曹德舜,王明峻,梁大官人坐在一起,边吃着朐山岛的特色海鲜大餐,边聊着天。

    曹德舜问道:“章御史,您什么时候回去啊?”

    章仁逊叹息一声:“哎,不瞒你说,我还真就不想回金陵了。来的时候,本官以为这里肯定是海外的蛮荒之地。谁想到这里竟然是世外桃源呢!而且这里的学堂,书院都在教授着许多新奇的知识,老夫听了几次之后,真是惊为天人啊!

    我真想留在这里一段时间,学习一下那些天文、地理、还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还有那个什么政治经济学。我始终没有明白,这政治经济学是什么意思。”
………………………………

第三百九十八章 汴梁,我来了

    第三百九十八章   汴梁,我来了

    大宋乾德二年二月十四(公元964年)

    宽阔的长江上,一支由十五艘商船组成的船队在逆流而上。

    杜大雷和泰钦站在第三艘商船的船头,看着两岸的风光,不禁心旷神怡。

    江南二月,虽然还没有到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的时节,但风光还是很迷人的。

    在朐山岛过完年之后,安大郎的媳妇夏容娘给他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而翟小山的媳妇婉秋,给他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这件事情被某个乌鸦嘴说中了,大家都打趣安大郎,让他和翟小山结娃娃亲,把女儿给人家做媳妇。弄得安大郎很不高兴。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安大郎带着魏 宏业和崔莺儿,还有一支庞大的船队南下,开始了开发流求的新征程。

    崔道述和章仁逊、舒雅、曹德舜、王明峻启程去了金陵,准备继续进行挖李煜墙角的大业。

    最后出发的是杜大雷和泰钦,赵子重不厌其烦的叮嘱杜大雷,让他一定要小心。毕竟汴梁城里兵痞众多,不像明州和金陵,是文风鼎盛之地。

    这次杜大雷的随行人员有,负责安全保卫的庞旭,还有斥候王明龙和王合龙兄弟,另外有四个小队的精兵,共四十八人。他们都打扮成了商队的护卫和伙计之流。

    崔道述派来了他的族弟崔道明,鲍里斯派来了年轻的参谋陈三石。这两个年轻人都是聪明伶俐之人,都跟着鲍里斯去北方剿过匪,经过了一定的锻炼。

    曹德舜和王明峻也派了几个管事和伙计跟着商队,准备帮一些忙。

    十五艘商船上面装满了给养物资和朐山岛出产的新奇商品,准备去汴梁震慑一下大宋的土包子们,顺便发一笔小财。

    进入长江口之后,船队遇到了几支吴越国的巡逻队,都被崔道明用金银给摆平了。

    第二天下午,船队抵达扬州,随即进入了大运河,开始向北方进发。

    杜大雷感慨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啊!泰钦和尚,我们都来到扬州城了,不进去看看实在是太遗憾啦!”

    泰钦摇摇头:“赵先生可是交代洒家了,一定要看住你。杜施主,你刚刚新婚燕尔,还想去青楼转转,你对得起傅娘子吗?”

    杜大雷没词了,只好悻悻的说道:“老子不去扬州了行不?老子眼不见心不烦,进去睡觉啦!”

    杜大雷钻进了船舱,去和周公交流了。泰钦不禁哑然失笑,这个杜大雷,都快三十岁了,还跟小孩子一样爱赌气。

    船队经过十来天的航程,经淮河,汴河航行,然后转进五丈河,就接近了汴梁城。

    王明峻家里的一个管事来找杜大雷,这个貌不惊人,身材矮小的管事大约四十岁左右,名叫王占元,是王明峻的一个远房族弟。

    他笑呵呵的说道:“杜先生,现在船队已经接近汴梁的东边了。如果在这里靠岸,往北大约七里路程,就到了王家的庄院,您看?”

    杜大雷点点头:“那就找个码头靠岸吧,我们都去你们王家的庄院。然后你负责把货物都运到你们家吧。”

    王占元答应下来,出去安排了。

    杜大雷走到泰钦的舱室外面,伸手推开舱门。

    他看到泰钦坐在矮榻上面,正在闭目养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