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王收集公司-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道述?那喆?本官好像听说过这两个人。我想想,去年中秋在金陵城掀起很大波澜的,就是这两个人吧?”
泰钦点点头:“就是他们,这两个人去年可是闹出了很大的动静啊。”
“呵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真是绝妙好词啊!现在这几首曲子词,已经在汴梁城里广为流传了。大街小巷的青楼楚馆,都在传唱纳兰容若的词呢。大师,你说的那喆,真的是纳兰容若的后人吗?”
“这是没错的,洒家和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不时就听到那喆嘴里经常说出来几句新词,洒家敢肯定,那喆就是纳兰容若的后人。”
赵光义十分的喜爱纳兰容若的曲子词,他急切的问道:“大师,有什么新词,快说出来给本官听听。”
泰钦笑道:“府尹大人不必心急,洒家对这些曲子词不感兴趣,所以没有记下来多少。您如果想知道这些曲子词,就等后院的那个醉鬼醒过来吧。”
“后院的醉鬼?是那些喝醉的商人吗?”
“不错,这些商人的头领,名叫杜大雷,是那喆和崔道述的结义兄弟。他肯定知道许多纳兰容若的曲子词。”
赵光义现在还是个城府不深的文学青年,他立即走出书房,对侯在外面的几个衙役吩咐道:
“你们去关押李继隆和那些商人的地方,把李继隆和一个叫杜大雷的商人弄醒,然后带过来。”
几个衙役躬身施礼后走了,赵光义走进了书房。
“大师,你接着说吧。”
泰钦点点头:“洒家结识了崔道述和那喆之后,就受他们的邀请,随他们去了明州。在那里又结识了他们的其他兄弟,其中就有这个杜大雷。”
“他们兄弟几个啊?”
“他们一共是七兄弟,崔道述是最小的一个。还有一个安大郎是军汉出身,其他五人都是从海外归来的商人。”
“那喆和这个杜大雷都是海外归来的商人?他们是汉人吗?”
泰钦开始忽悠:“没错,他们都是汉人。他们的先祖,都是在唐时的军汉。在怛罗斯之战时,被俘后带到西方的。这些人在西方万里之外娶妻生子,一直繁衍至今。后来他们五兄弟心念故土,就万里跋涉,回到了中原。后来他们认识了崔道述,他们相见甚欢,然后就结拜为兄弟了。”
“大师,你说的那个军汉,叫什么安大郎的,怎么高攀上这些人的?”
“安大郎是崔道述的护卫,在北方契丹境内保护商队的时候,他救了五兄弟的性命,所以他们才和他结为兄弟的。”
………………………………
第四百一十章 一百万贯换条命
第四百一十章 一百万贯换条命
赵光义点点头:“看来这几兄弟都是洒脱之人,并没有因为安大郎出身低微就嫌弃他。大师,你和这七兄弟接触后,对他们的观感怎么样?”
泰钦郑重的说道:“府尹大人,这几兄弟除了安大郎,都是大才啊!他们在西方学了许多惊人的本事,故此在回归中原的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创下了一份不小的基业,积攒了不菲的身家啊。”
“哦?”赵光义十分的好奇。“西方也有博大精深的学问吗?本官怎么听说,那里都是蛮荒之地呢?这几兄弟究竟有什么惊人的艺业啊?”
泰钦说道:“具体的事宜,洒家也不是很懂,还是等一会,您亲自询问杜大雷吧。”
赵光义端起茶杯,慢慢的品尝起茶水来。
过了一会,书房的门开了,几个衙役架着李继隆和杜大雷进来了。
杜大雷和李继隆都醉眼朦胧的,头上,脸上,身上全是水渍,显然是被衙役们泼醒的。
泰钦心里暗笑,看来两个人是吃了一点苦头了,这两个混蛋,就是应该收拾他们一顿。
赵光义对衙役们说道:“看来他们还是不够清醒,你们把他们带出去,继续泼凉水,把他们弄清醒一点。然后带他们去换衣服,再带进来,本官要问话。”
衙役答应下来,架着杜大雷和李继隆出去了。然后泰钦就听到外面一阵扰攘之声,显然是衙役们在折腾杜大雷和李继隆。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外面的声音消失了。
又过了十多分钟,书房的门开了,衙役们推推搡搡的把杜大雷和李继隆带进来了。
赵光义和泰钦见到两个人之后,不禁哈哈大笑。
“你们这也太过分了吧?”赵光义边笑边说道。
原来衙役们用凉水把两个人泼醒之后,两个人身上的衣服就都湿透了。
衙役们把两个人带到后院,然后把他们都扒光了,给他们换上了衙役们自己的旧衣服。
而杜大雷和李继隆都是身材高大的家伙,换上衙役们的旧衣服之后,衣袖和裤腿都太短了,就像后世的t恤衫和大裤衩子一样,显得十分的滑稽。
李继隆见到赵光义,急忙低下头不说话了。
而杜大雷这个浑不吝的家伙,酒还没有完全醒呢。他看到泰钦和一个清秀的青年坐在一起呵呵的笑着,就大声说道:
“和尚,他是谁啊?对,就是你小子,你笑个屁啊!你个龟儿子,你再笑话老子,小心老子揍你!”
杜大雷晃了晃拳头,泰钦和赵光义的脸都绿了。
泰钦急忙站起来,走到杜大雷面前,一把就掐住了他的脖子,然后低声说道:“杜施主,你可别胡说八道了。你还想不想活了?”
杜大雷被泰钦捏的十分的难受,泰钦卡住了他的气管,杜大雷根本就说不出话来,只好点点头。
泰钦狠狠的瞪着杜大雷说道:“从现在开始,你不准乱说话!不然谁都救不了你!”
杜大雷屈服了,泰钦这才放开他。
回头一看,赵光义脸色铁青,面色不善的盯着杜大雷。
杜大雷见赵光义盯着自己,就想开口说话。
泰钦哼了一声,杜大雷马上就捂住了自己的嘴。
屋里的气氛十分的尴尬,衙役们大眼瞪小眼,都不敢说话。李继隆像个鹌鹑一样,躲在角落里。
泰钦只好硬着头皮说道:“请府尹大人莫要动怒,这个杜大雷肯定是还没有醒酒,还在说胡话呢。”
赵光义缓缓开口说道:“龟儿子?你说我是龟儿子?那我兄长也是龟儿子了?”
杜大雷显然还是没有搞清楚情况,他翻翻白眼,心里想到,你谁啊?你哥哥有什么了不起的?
泰钦急忙给杜大雷使眼色:“杜施主,这位就是开封府尹赵大人,他兄长就是当今大宋的官家啊!你还不快点见礼,给府尹大人赔罪!”
杜大雷听了泰钦的话,觉得脑子有点乱,这个看起来有些瘦弱,而且貌不惊人的家伙就是赵光义?哇呀,刚才我骂他是龟儿子,可不嘛,他哥哥赵大不也是龟儿子了!完了,这下可惹祸了!要是处理不好,老子就要脑袋搬家了!可老子才刚刚结婚,连儿子都没有呐!
杜大雷汗都下来了,他脑筋急转,想摆脱这不利的局面。
他讪讪的笑着,对赵光义深深的一躬到地。
“您大人有大量,就不要和我这样的粗人一般见识了。我今天喝多了,嘴没有把门的,说出来的话都是胡言乱语,请您多多包涵才是。”
赵光义没有理会杜大雷,他对泰钦说道:
“大师,这个商人竟然敢辱骂皇家,犯了大不敬之罪,这是十恶不赦的罪行,当判斩刑。明天本官就进宫向皇兄禀报,然后就把他明正典刑。”
泰钦急忙替杜大雷辩解:“府尹大人,杜大雷绝对是因为醉酒,才口无遮拦的,他不是有意冒犯皇家尊严,请您就饶恕他一遭吧。”
杜大雷也有些害怕了,没想到老子流年不利,刚来到汴梁城,就得罪了赵二,他还想砍老子的脑袋。看来泰钦这个神棍的话不能相信啊,他不是给老子算过吗,说老子来汴梁城一点危险都没有,这家伙纯粹是在放屁啊。
躲在角落里的李继隆慌了,他急忙来到赵光义面前,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
“叔父,请原谅则个,哥哥不是有意冲撞您,他就是喝多了酒,在耍酒疯呢。这都是因为小子引起的,如果不是小子把他灌醉了,他也不能胡言乱语啊。您要是生气,就责罚我吧,请饶恕哥哥吧。”
赵光义冷笑一声:“哼,你小子还挺仗义啊,你父亲不久前才被贬官淄州,现在你们李家正处于低谷之中,这样的罪名,你担待得起吗?你想连累整个家族?”
李继隆咬咬牙:“叔父,小子一人做事一人当,这罪名我自己承受,不会连累家族的。您要定什么罪名,我一人承担。”
杜大雷心里很感动,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今天才认识的官二代,竟然义气干云,为自己承担了这样的大罪。
他急忙对赵光义说道:“府尹大人,有什么事情冲我来,您就别为难小孩子了。不就是砍头吗,老子认了,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李继隆问道:“哥哥,不是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吗?你是不是说错了?”
杜大雷挥挥手:“你个小屁孩,大人说话你少插嘴,一边凉快去!老子发育的晚,二十岁成年不行啊?”
赵光义心里暗自发笑,这个杜大雷也是个滚刀肉啊!看来我还得吓他一吓。
赵光义板着脸说道:“杜大雷,明天你就要被开刀问斩了,你还有什么话说?”
杜大雷苦笑着说道:“府尹大人,杀头是很疼的,我拿钱赎命行不行?你可要知道,我们兄弟有的是钱,你开个价吧?”
赵光义不悦的说道:“你还想讨价还价?你藐视大宋律法的尊严,理应开刀问斩。谁让你拿钱赎命的?大宋不缺你那几个钱。”
“十万贯。”杜大雷伸出一根手指。
赵光义轻蔑的笑了:“十万贯,你的命就值这点?”
“一百万贯。”
赵光义有些不淡定了:“一百万?你们能拿得出来?”
泰钦急忙说道:“没问题。洒家可以作保,他们肯定能拿出来一百万贯。”
赵光义有些吃惊,这些人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能拿出一百万贯?现在大宋朝廷一年的收入,不过才一千多万贯罢了。看来这些人真有钱啊!
泰钦看赵光义脸色不断的变幻,心里觉得他肯定是意动了,就继续加码:“府尹大人,他们这次来汴梁城,没有带多少金银和铜钱。不过几万贯还是能马上就拿得出来的。洒家立即就可以让人送到开封府来。”
杜大雷也说道:“府尹大人,这次我们带来了不少海外奇珍,保守估计,也能值个几十万贯吧。您只要放过我,这些东西都是您的了。如果还不够,我马上写信回去,我兄长立马会把钱送来的。”
赵光义不禁咂舌,这些人随便带来的货物,就能值几十万贯?这也太夸张了吧!
他哼了一声:“你们有钱又如何?大宋律法的尊严,不是能用钱来交换的。你拿再多的钱,本官都不会在意的。”
杜大雷急忙说道:“府尹大人,如果用一种天下无双的军械,能不能换我一条命?”
“天下无双的军械?”赵光义顿时来了兴趣,“你说的是什么军械?”
杜大雷说道:“一种弓弩,射程极远,杀伤力强大的弩。”
赵光义问道:“有床子弩射程远吗?和床子弩比起来,杀伤力如何?”
杜大雷说道:“回禀府尹大人,这种弩大小和一般的踏张弩差不多,最大射程能达到二百多步到三百步之间。如果在七十步左右发射,能洞穿重甲。这可是天下无双的利器啊!大宋的禁军要是装备了这种武器,那契丹人就要吃苦头了。”
………………………………
第四百一十一章 神臂弓
第四百一十一章 神臂弓
赵光义十分动容:“那这种弩现在何处?”
杜大雷答道:“在汴梁城外的一处庄院里,如果您需要观看,我就派人去取来。”
“你们一共带来了多少这种弩?”
“我们没有多带,就带了十张。”
赵光义对衙役吩咐道:“去把何推官请来。”
一个衙役立即出去了,不一会功夫,何推官就进来了。他对赵光义施礼后问道:“府尹大人,传唤本官来有何吩咐?”
赵光义郑重的说道:“何推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办。你马上带大队人马出城,包围一个庄院。然后把里面的人都控制住。”
泰钦苦笑着问道:“大人,不止于此吧?这些人都是普通的商人,不会做出什么不利于大宋的举动的。”
杜大雷陪笑:“对啊,我们来汴梁城是求财的,不会干什么坏事的。您是不是有点太紧张了?”
赵光义不为所动:“何推官,你今天就辛苦一点,马上去办吧。”
何推官问道:“大人,现在城门都关了,我们也出不去啊?”
赵光义面色凝重的说道:“没关系,本官给你写手札,然后盖上开封府的大印。守城的兵卒不会为难你的。”
赵光义对泰钦说道:“麻烦大师跑一趟,把那些弩都带回来。”
泰钦点头答应下来,对杜大雷使个眼色。杜大雷心领神会,对赵光义说道:
“府尹大人,请你把我的侍卫头领放了,让他和泰钦和尚一起去庄院吧。不然我们商队的人不会交出那些弩的,毕竟泰钦还是外人。”
赵光义不愿意节外生枝,就答应下来。
过了一会,衙役们把庞旭带来了。
杜大雷说道:“庞旭,你和大师回庄院去,把神臂弓和弩箭都拿回来。然后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反抗,该吃吃,该睡睡。就当给他们放假了。”
庞旭点头:“老杜,我晓得了。一定把事情办好。”
赵光义对何推官说道:“早去早回,莫要让本官等的心急。”
何推官躬身施礼:“大人放心,我快去快回。”
赵光义马上写了一张札子,然后盖上了官印,交给了何推官。
泰钦从油腻腻的僧袍里掏出来一本书,然后放到赵光义的书案上面。
“府尹大人,这是一本用来消遣的书,您闲来无事就看看吧。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很不错的。”
赵光义点点头:“大师辛苦,本官等你们走了就看。”
何推官带着泰钦,庞旭和几个衙役走了。
赵光义撇了杜大雷和李继隆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让他们坐下,然后给他们点水喝。”
衙役给杜大雷和李继隆搬来两把椅子,按着他们坐下来。然后又给他们倒了水。
杜大雷端起碗就灌了一气,李继隆见杜大雷喝的痛快,就小心翼翼的看了看赵光义。
赵光义哼了一声:“想喝就喝,看我做什么?”
李继隆低下头,小口的喝起来。
赵光义拿起泰钦放在书案上面的书,看见封面上面写着《三国志演义》。
他翻开书,见里面都是手抄的字迹。开篇就是一首曲子词,他默默的读到: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赵光义拍案叫绝:“绝妙好词!这是何人所作啊?”
杜大雷急忙答道:“是纳兰容若所作。”
赵光义赞叹道:“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纳兰容若真大才也!”
杜大雷心里暗笑,这首词的作者,是明朝正德年间的状元,公认是明朝第一大才子的杨慎杨升庵啊!现在大宋刚刚开国,宋词的辉煌还没有到来呢,这首《临江仙》可是号称明朝第一词啊,赵光义如此激动,一点都不稀奇。
李继隆伸长了脖子,往赵光义那里看去,他十分好奇,让赵光义如此失态的曲子词,一定是非同小可啊。
赵光义根本就没有理会李继隆,继续看下去。李继隆只好凑到杜大雷旁边,小声问道:“哥哥,那到底是什么词啊?你给我说说呗。”
杜大雷扒拉开李继隆,嫌弃的说道:“你个小屁孩,大字都不认识几个,一边玩去吧,老子没心情告诉你。”
李继隆看看赵光义正在聚精会神的看书,只好悻悻的退回去不说话了。
杜大雷放下碗,靠在椅子上面,见赵光义还在津津有味的看书,就闭上眼睛,想休息一会。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李继隆见杜大雷睡着了,不一会还打起呼噜来,嘴角流下来一条亮晶晶的口水。
这货心真大啊!在当今皇帝的亲弟弟,位高权重的开封府尹面前,竟然睡着了!
赵光义读得都入了迷,根本无心理会杜大雷和李继隆。
过了一会,杜大雷的鼾声越来越响亮,把赵光义给雷到了。他撇了一眼杜大雷,然后就继续看书了。
李继隆看到这一幕,不禁为杜大雷捏了一把冷汗。
可是赵光义继续读书,没有做出什么举动。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赵光义读书读累了,就站起来活动活动。
这时,一个衙役走上来问道:“府尹大人,天色已经很晚了,您还没有用饭呢。要不要小的把饭食给您端来啊?”
赵光义这时才感觉出来,自己肚子已经在咕咕叫了。
“你去拿一些简单的饭食来,嗯,给这两个家伙也带点。”
衙役躬身施礼后出去了,李继隆其实也饿的不行了,他毕竟还是个半大小子嘛。一听说有饭吃,顿时来了精神。
赵光义活动了几下,然后就继续回去看书了。
李继隆心里很痒痒,不知道这本书有何神奇之处,让赵光义如此的痴迷不已。
过了十多分钟,几个仆役走进来,端来了一木桶热气腾腾的汤饼,就是后世的面片。几个空碗,还有几碟小菜。
李继隆急忙推了杜大雷几下,杜大雷醒过来,睡眼朦胧的说道:“谁推老子了?让老子再睡一会。”
李继隆小声说道:“哥哥,快别睡了,马上要吃饭了。”
杜大雷抹抹嘴边的口水:“呵呵,吃饭啊,老子最喜欢了。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赵光义放下书,撇了一眼两个家伙。
“没什么好吃的饭食,让你失望了吧,杜大财主。”
杜大雷立即傻笑道:“您就不要取笑我了,能吃饱就行,能吃饱就行。”
赵光义没有理会他们,端起书案上面的饭碗,小口吃起来。
杜大雷也不客气,从仆役手里接过大碗,又拿过筷子,马上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李继隆见杜大雷如此豪放,赵光义也没有什么表示,就拿过大碗,也小口吃起来。
很快杜大雷就吃完了一碗,他对仆役说道:
“这位小哥,还有没有了?”
仆役看向赵光义,见他没有什么反应,就给杜大雷盛了一碗。
杜大雷已经一碗下肚,就不那么饿了,也慢条斯理的吃着。
赵光义吃了一碗之后,就放下碗筷不吃了。
可杜大雷和李继隆这两个家伙,绝对是不折不扣的饭桶。杜大雷吃了三大碗,而李继隆竟然吃了五碗!这还是木桶里已经没有了,他才作罢。
赵光义继续看书,可旁边的仆役和衙役却十分的惊讶,这个李衙内看起来年纪不大,可绝对是武将世家出来的孩子啊!因为这个时代的武将,拼的就是力量和体力,能吃就是战斗力啊!
仆役们收拾碗筷,然后就出去了。
赵光义继续看书,李继隆和杜大雷开始大眼瞪小眼。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李继隆尿急,实在是憋不住了。
他站起来说道:“叔父,请准许我去茅厕一趟。”
杜大雷也跟着说道:“我也去,我也去。”
赵光义点点头:“带他们去吧。”
几个衙役答应下来,簇拥着杜大雷和李继隆出去了。
过了一会,杜大雷和李继隆被衙役们带回来了。
赵光义问道:“这本书怎么只有三十个章节?肯定是没有写完吧?”
杜大雷答道:“其实都写完了,泰钦和尚手里有全套的,他只是没有都带来罢了。”
赵光义点点头:“这本书写的非常好,是纳兰容若写的吗?”
“是啊,除了大才子纳兰容若,谁能写出这样水准的作品啊。”
赵光义若有所思的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和,和久必分,说的真好啊!”
杜大雷见状,马上开始拍马屁:“这本书对于现在的时局来说,也很有启发意义。据我看来,能一统天下的国家,我认为只有大宋了。”
赵光义有些玩味的看着杜大雷:“那你说说理由吧。”
“嘿嘿,先说南方,不管是唐国,吴越国,巴蜀,还是南汉,更别提泉,漳二州的陈洪进了,都是一堆软柿子,大宋想怎么捏,就这么捏。他们这些弹丸之地的小国,都是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嘛。以大宋的军力,碾压这些小国,是不要太轻松呦。”
………………………………
第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