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王收集公司-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用询问的眼光看着杜大雷,杜大雷点点头,用眼神示意崔道述,不错,就是那个李继隆。
崔道述明白了,他热情的和李继隆交谈起来。
李继隆有些受宠若惊,他以前听杜大雷说过,崔道述掌管着朐山岛的所有买卖,而且崔氏家大业大,是个十足的豪门子弟。
二人热烈的交谈着,杜大雷又和崔道述的随行人员打招呼。这些人有从金陵全聚德抽调来的管事、厨师、伙计,还有两个说书人。另外就是商务部的人员,还有几个是参谋部的年轻参谋。
崔道述和李继隆聊了一会,就开始安排工作,让金陵全聚德的人员迅速进入角色,接手酒楼的事务。
然后他又让商务部的人员去找崔道明和陈三石,尽快的开展汴梁城的业务。
杜大雷见崔道述安排的井井有条,心里觉得轻松了许多。
崔道述打发走了随行人员,就过来和杜大雷说话。
“老七,你来可太好了,还是你专业啊!这段时间忙得我焦头烂额的,连去潘楼嗨皮的时间都没有了。”
“老杜,你胆子不小啊,离开朐山岛,连娱乐场所都敢去了,你不怕傅红玉知道了,罚你跪洗衣板啊?”
“他敢!还反了这老娘们了!老子可不怕她!”
“我怎么感觉你嘴挺硬,可底气有点不足啊?”
“谁底气不足了?老七你可别瞎说。不过话说回来,你不会告我的密吧?”
崔道述哈哈大笑,逼着杜大雷签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才放过他。
李继隆有些不解的问道:“哥哥,跪洗衣板是什么意思?嫂嫂为什么要让你下跪啊?”
杜大雷有些恼怒,他怼了李继隆一拳:“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一边玩去吧!瞎问什么啊?”
李继隆有些不高兴:“谁是小孩子?我都十六了,我爹说了,明年就让我从军杀敌,你别小看我!”
………………………………
第四百二十七章 家里的消息
第四百二十七章 家里的消息
晚上,客栈崔道述的房间里。
李继隆回家去了,兄弟二人对坐,随意的聊起来。
“老七,白天没时间问你,家里情况如何?”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大嫂怀孕了。”
“哦?这是好事啊!大哥可真行,肯定是一炮就命中啦!哈哈哈!”
“老赵有后,朐山岛上下都很高兴,现在大嫂可神气了,每天都带着狗儿在岛上转来转去,好像在宣示自己的存在呢。”
“大嫂这下可算是扬眉吐气了,别人都怎么样了?二哥和你妹妹没有动静么?”
崔道述摇摇头:“他们还没有什么动静,二哥和大郎在台湾开垦荒地,把占城稻、玉米、土豆、辣椒都种下去了,还开辟了不少盐池,大批量的开始晒盐了。”
杜大雷一拍大腿:“这下可好了,如果这些农作物都能顺利的在台湾收获,我们就不用为粮食发愁了,省的还要花钱买粮食。”
崔道述点点头:“不错,我们要大力的开发台湾,粮食可不能短缺啊。老魏又带人开始在淡水河边建窑厂,砌高炉,建水力锻锤,已经开始烧焦炭和水泥了。”
“哈哈,老魏搞工业可是他的专长啊,他什么时候能开始炼钢啊?大宋朝廷的订单可是很着急啊。”
“估计很快就可以了,不会耽误事情的。这次我来,已经带来了一部分朐山岛的武器存货,你交给赵匡胤吧,好让他安心。”
“那感情好了,我明天就去找赵光义,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赵光义?这件事情由他来管吗?”
“是啊,赵光义现在是开封府尹,李继隆他爹和他关系很铁,而且赵匡胤让他来负责和我们交易。”
“他为人怎么样?好不好打交道?”
“还行吧,这家伙现在还很年轻,不像是很老奸巨猾的模样。”
崔道述想想说道:“老杜,这次我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如果能打通赵光义的门路,我们就可以在汴梁城售卖了。”
“这没有问题,我已经买下了三间商铺,足够你折腾了。另外我已经和潘楼谈好了烈酒的买卖,由他们做汴梁城的总代理,我们把五粮液都卖给潘楼,然后由他们再批发给汴梁城的其它酒楼。这样我们会省很多事的。”
崔道述点点头:“你挺厉害啊,来汴梁城一个多月,就搞定了这么多的事情,真是让我没想到啊!”
杜大雷很臭屁的说道:“那是自然了,我老杜出马,一切都不是问题,哈哈!”
崔道述又问:“李继隆现在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培养价值?”
“老杜,现在他爹被贬官在外,他家正处在低谷之时。这时我们对他示好,以后肯定会有好处的。过几年 他爹死了,赵匡胤会对他家很愧疚的,他妹妹就会被赵匡胤许配给赵光义,以后李继隆就是皇帝的小舅子了。”
崔道述哼了一声:“我们还不一定让赵光义当皇帝呢,这家伙打仗可是一塌糊涂啊,如果大宋落在他手里,就会被辽国欺负惨了。最好是我们干涉大宋的政局,让赵匡胤多活几年。”
杜大雷嘿嘿一笑:“那可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我们有的是时间陪他们玩,不急,不急。”
……………………………………………… ……………………………………………… ………………………………………………………………
第二天上午,崔道述带来的人员开始全面接手汴梁城的事务,而几个参谋也乔装打扮,在汴梁城转悠起来,开始了解汴梁城的布防情况。
杜大雷和崔道述没什么事情,就带着李继隆,悠哉悠哉的在汴梁城随意的溜达着。
三人后面跟着大批的狗腿子,有李家的护卫,还有朐山岛的护卫,还有开封府的几个衙役。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在汴梁城的大街上行走,引起了路人侧目不已,都躲得他们远远的。
逛了一上午,大家都有些累了,就找了一间酒楼,歇息吃饭。
饭后,大家在品尝着水果,一个衙役走过来,施礼说道:
“杜先生,府尹大人已经从皇宫回来了,他说一会就让你们去府衙见面。”
杜大雷点点头:“辛苦你了,我们歇一会就去。”
过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都休息好了,就起身出了酒楼,往开封府走去。
赵光义书房,杜大雷向赵光义介绍了崔道述。
赵光义打量着这个文质彬彬的公子哥,暗自点点头,看来这个崔道述绝对是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普通的商人啊!他举手投足之间贵气十足,又十分的符合礼仪规范,清河崔氏千年的传承,果然是底蕴十足啊!
“崔公子不必多礼,大家都坐吧。”
众人坐下之后,杜大雷开口说道:“府尹大人,我七弟这次来,带来了订单上的一部分军械,差不多有订单的二成吧,明天就可以运进城来,请你派人接收吧。”
赵光义十分高兴,又觉得很意外:“杜先生,这才一个月,你们就运来了军械,这么短的时间,你们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能保证军械的品质吗?”
杜大雷笑了:“您不用担心,这些军械都是我们的库存,质量绝对没有问题。明天你接收之后,派人检验一下质量吧。”
赵光义这才放下心来,“那就有劳二位了,明天把军械运进汴梁城吧。”
于是赵光义放松下来,和二人愉快的闲聊起来。
杜大雷满嘴跑火车,开始天南海北的胡扯起来,又给赵光义和李继隆讲起了万里之外西方的风土人情,把二人唬的不要不要的。
东拉西扯了一个多时辰,杜大雷和崔道述才告辞出来。
第二天中午,大家把军械运进了城,交给了赵光义。
赵光义急切的让手下把军械清点完毕后,就派人去检验军械的质量了。
三天之后,赵光义把二人找到开封府衙,热情的招待了他们。
“二位,这批军械的品质非常好,禁军的将军和士卒都很满意。为了得到这批军械,几个禁军的将领差点就大打出手,后来闹到了皇兄那里,被皇兄狠狠的骂了一顿,他们才老实下来,哈哈。”
崔道述微笑着说道:“您满意就好,我们绝对不会用伪劣的军械糊弄客户的。那样的生意是不会长久做下去的,您说是不是啊?”
赵光义点点头:“崔公子雅量高致,本官十分敬佩。那剩下的军械,什么时候能运来啊?”
崔道述暗自盘算了一下,开口说道:“府尹大人,三个月左右吧,不会超过四个月,剩下的军械就会送过来了。”
赵光义算了算,“这样吧,如果你们能在八月之前把剩下的军械送过来,大宋就再下一批订单,数量就翻倍吧。嗯,你们把军械运到扬州交接即可,就不用运到汴梁了。反正两淮的秋税九月就要开始收了,到时就用这些钱,来付你们的货款吧。”
崔道述和杜大雷对视一眼,都明白了赵光义的用意。看来年底之时,大宋就要对后蜀动手了。
这些军械完全没有必要运到开封来,那样太麻烦了。如果运到扬州,就可以沿着长江顺流直上湖北,到时大宋的军队在湖北换装就行,马上就能进攻后蜀了。
崔道述想起来,后世的大宋只用了六十多天的时间,就灭掉了后蜀,蜀主孟昶出降,大宋可是在蜀地发了大财,金银财宝,军械粮食,足够大宋打好几场大的战役了。
如果大宋能得到朐山岛的军械,绝对会如虎添翼,估计会更轻松的拿下后蜀的,这样对于天下大势来说,究竟是好是坏呢?
赵光义见崔道述低头思忖着,显然是盘算着军械能不能按时交货,就慢悠悠的品尝着茶水,也不急于催他。
过了一会,崔道述抬头说道:“府尹大人,完全没有问题,十一月之前,我们肯定会按时交货的。”
赵光义很高兴:“不错,不错,本官代表大宋朝廷,多谢崔公子和杜先生了。”
杜大雷和崔道述急忙站起来,连说“不敢当,不敢当。”
和赵光义又敲定了一些细节问题,二人就告辞出来了。
马车里,杜大雷问道:“老七,我们这样支持大宋,会不会对我们不利啊?”
“老杜,我仔细想过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是在海上争雄,不会深入大陆和大宋竞争的。况且给他们一些冷兵器,大宋也不会翻起什么风浪来。毕竟我们以后会向*方向发展的,你是不知道,老魏现在已经开始带人开始研究火枪和火炮了。估计过不了几年,我们的军队就会变成纯粹的*部队了。”
杜大雷不禁咋舌:“老魏也太拼了吧?他又要大炼钢铁,又要发展工业,现在又开始研究*了,他身体能受得了吗?不会累坏了吧?”
崔道述摇摇头:“我们劝他也不听啊!他说时不我待,一定要早日研究出火枪和火炮,早点装备护卫队啊。”
“那你就让阿妹管管他,别让他累着了。”
崔道述苦笑:“阿妹在台湾玩的十分开心,他们两个各忙各的,谁都不管谁啊。”
………………………………
第四百二十八章 赵匡胤莅临
第四百二十八章 赵匡胤莅临
大宋乾德二年 五月十二(公元964年)
一个月过去了,全聚德开封店已经装修完毕,今天就正式开业了。
一大早,杜大雷、崔道述、李继隆就带着大队人马来到酒楼,开始张罗着开业庆典的事情。
这一个月来,大家都累得够呛。潘楼已经开始在汴梁销售五粮液,经过潘楼那些小娘子的卖力推介,五粮液居然卖的不错,许多来潘楼的客人都十分喜欢这种劲爆的烈酒。
慢慢的,五粮液在汴梁城已经小有名气,一些规模不大的正店逐渐开始小批量的在潘楼进货了。
而杜大雷盘下的三家店铺已经开业了,售卖朐山岛的奢侈品。这些独特的商品,在汴梁城掀起了很大的波澜,引起了一阵抢购风潮,竟然在短短的十几天内,就卖断货了。崔道述不得不派人给朐山岛送信,让家里尽快的发货。
大家正在忙碌着,潘楼的卫掌柜带着一大群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小娘子来到了全聚德。
这些小娘子如众星捧月似的簇拥着沈玉奴进入了全聚德的大厅。
杜大雷和李继隆迎上去,“哈哈,多谢卫掌柜和众位姐妹来给全聚德捧场,杜某这厢有礼了。”
杜大雷对大家躬身施礼,一个小娘子笑嘻嘻的说道:“杜先生也忒客气了,凭咱们之间的交情,不用这样吧。”
一群小娘子都嬉笑起来,纷纷和杜大雷打招呼。
卫掌柜手里拿着一副捆扎好的卷轴,他乐呵呵的递给杜大雷:“杜先生,这是我们潘楼的贺礼,请收下吧。”
杜大雷接过卷轴,沈玉奴帮他解下捆绳,打开了卷轴。
纸张展开,露出了“财源广进”四个大字。
这几个字笔力虬劲,显然是名家的作品。
沈玉奴轻声说道:“杜先生,这是翰林学士陶谷的字,是卫掌柜费劲心机才求来的。”
杜大雷笑着说道:“那就多谢卫掌柜了,等一会我就派人去装裱,然后就挂起来。”
卫掌柜点点头:“今天我带她们来,就是帮忙的,杜先生不要客气,请给她们指派任务吧。”
杜大雷摇摇头:“姐妹们能来赏光,就让全聚德上下蓬荜生辉了,哪能让她们劳累呢。一会请大家去楼上就坐,我们好吃好喝好招待,等会还有精彩的说书表演呢,大家一定要好好玩啊。”
小娘子们都十分的高兴,围着杜大雷叽叽喳喳的问了许多问题。
沈玉奴退出了圈子,在一楼大厅里随意参观起来。
李继隆在后面跟着她,小心翼翼的问道:“沈姐姐,你要不要找个房间歇息一会?”
沈玉奴回身笑笑:“多谢衙内的好意,我一点都不累。你陪我转转吧,给我讲讲这全聚德的布局有什么玄机。我看这酒楼的结构和汴梁的其它酒楼大不一样,难道是江南的独特风格?”
李继隆挠挠头,讪笑着说道:“沈姐姐,我也不大清楚为何如此的装修。这些都是哥哥和他义弟崔公子的安排,据说不少地方都是西方的风格,反正我是不懂的。”
沈玉奴点点头:“我看许多地方是有很浓郁的异域风情,跟中原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啊。不过他们融合的很不错,看起来简单,却有一种轩敞的感觉,令人心情很舒畅啊。”
杜大雷引着潘楼的小娘子们上了二楼,把她们都带进了一个很大的包间,然后让伙计们端来了茶水、果品和点心,然后就悄悄的退出来了。
他擦擦额头的汗水,这些小姑娘太难缠了!真心让人吃不消啊!
他趴在二楼的围栏上,向下面望去,见伙计们都在忙碌着,李继隆陪着笑脸和沈玉奴说话,卫掌柜正在和陈三石交谈着。
这时,有人拍拍他的后背,“老杜,在看什么呢?”
杜大雷回头一看,崔道述笑吟吟的站在那里。
“老七,刚才你去哪儿了?”
“我在厨房盯着呢,怕他们出错啊。”
“老七,潘楼的小娘子来了有十多个,号称汴梁城第一美女的沈玉奴也来了,你看,就是楼下和李继隆说话那位。”
崔道述顺着杜大雷的手指一看,楼下一位相貌极为出色的美女正在和李继隆言笑晏晏的说话。
“不错,确实是个大美人,我看不比刘亦菲差啊。”崔道述感慨道。
杜大雷眼珠一转:“嘿嘿,来了这么多出色的美女,如果不让她们发挥点本事,有点太浪费资源了。老七,等客人们都到了,我就让她们上台去表演几个节目,尤其是那个沈玉奴,她可是号称汴梁歌艺第一啊。”
崔道述很好奇:“她唱歌的水平,能比上傅红玉和齐九娘么?”
“应该差不多吧,都是实力派的歌手。”
“哈哈,感情你也没听过人家演唱啊?”
这时,杜大雷看见门口呼啦啦进来了一大群汉子,他们大多身材高大健硕,一副不好惹的样子。
为首的是开封府的何推官,他身边是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
杜大雷急忙拉着崔道述下了楼,走到了何推官面前。
“哈哈,欢迎各位光临全聚德,都请楼上就坐吧。”
何推官拱拱手,面无表情的说道:“杜先生,本官有公务在身,请行个方便吧。”
杜大雷很诧异:“公务?难道我们全聚德里面有逃犯?这也太离谱了吧?”
何推官把杜大雷拉到无人的角落,然后小声说道:“杜先生,本官不是来搞事情的,这都是上面的吩咐。你看到没有,”他指指那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那位是官家身边的得力之人王内侍,名叫王继恩。他可是皇宫里最有权势的宦官啊。”
“哦?他来干什么?难道皇帝要来全聚德?”
何推官郑重的点点头:“杜先生很机敏啊,不错,官家要来,还有我们的府尹大人,宰相赵普,以及几位朝中重臣都要来。杜先生,王继恩带来的人,都是皇城司的人,还有宫里的侍卫,一会他们会检查全聚德的里里外外,做好保卫工作,请你们配合一下。”
杜大雷豪气的一挥手:“没有问题,你们随便折腾吧,皇帝要来可是大好事啊!哈哈,这可是效果最好的广告啊!”
何推官摇摇头,没有理会发神经的杜大雷,就回去和王继恩说了几句。
王继恩摆摆手,那些汉子就各自散开,在全聚德里认真的检查起来。
杜大雷请何推官和王继恩在大厅里坐下,然后让伙计端来茶水和一些点心,请二人品尝。
王继恩看看桌上摆着的点心,许多他都不认识。
“杜先生,这些点心都是什么名目?我怎么都没见过啊?”
杜大雷笑着说道:“王内侍,这些都是我们全聚德的特色小吃,这是蟹黄汤包,还有叉烧包,烧卖,小笼包,肠粉,虾饺,请您挨个尝尝吧。”
王继恩显然是很有兴趣,他依次品尝了这些小吃,不禁连连夸赞:“杜先生,这些都太好吃了!比宫中御厨做的都好,如果有可能,可不可以让御厨跟你们学学这些点心的做法啊?”
杜大雷点点头:“这不是什么大事,完全没有问题。”
王继恩伸出大拇指:“杜先生豪爽,我过几天就让御厨来学习。”
大家又聊了一会,杜大雷从袖子里掏出几张铜质的卡片,然后挑出两张,分别递给王继恩和何推官。
二人接过来,何推官不解的问道:“杜先生,这是何物?”
“二位,这是我们全聚德的贵宾卡,持这张卡片,在全聚德可以享受五折的优惠。而且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只要全聚德不倒闭,就一直可以使用。”
何推官呵呵笑了:“那就多谢了,本官就不跟杜先生客气了,以后全聚德有什么事情,就包在本官身上了。”
杜大雷听到何推官的承诺,心里很高兴。推官是开封府负责审理案件的官员,地位相当于后世法院的院长啊!得到京城法院院长的保证,绝对没有哪个不开眼的人敢惹全聚德了。
这时,陆陆续续进来了许多客人,大多都是汴梁城里的豪商,还有李继隆认识的一些将门子弟。
杜大雷和崔道述,李继隆忙着接待客人,连卫掌柜也加入进去,帮着招呼相熟的客人。
过了一会,杜大雷去请来几位潘楼的小娘子,让她们在一楼的舞台上唱起了曲子词。
临近中午时分,全聚德外面来了一支车队,大约有十几辆马车,两侧是一些穿着便装的汉子在警惕的护卫着。
车队在全聚德门前停下,护卫们纷纷掀开车帘,里面的人都陆续下来了。
赵匡胤下了马车,然后走到前面的车厢处,搀扶着赵普下车。
“官家,微臣惶恐,这可使不得啊!”
赵普有些惴惴不安,赵匡胤笑着说道:“则平,你就是我兄长,这有何不可?”
赵普无奈的在赵匡胤的搀扶下,跳了下来。赵光义和一些官员也凑了过来。
“兄长,这就是全聚德了,我们进去可好?”
赵匡胤点点头:“不错,这酒楼挺气派的,我们进去吧。”
………………………………
第四百二十九章 开业
第四百二十九章 开业
赵匡胤带着十几位官员进入了全聚德的大门,王继恩和何推官急忙前来迎驾。
“官家,您来的好早呦。老奴已经都准备好了,请楼上坐吧。”
赵匡胤点点头:“杜先生何在?你带他来见我。”
王继恩使个眼色,一个侍卫去找杜大雷了。
杜大雷和崔道述正在二楼招呼客人,听说赵匡胤来了,就急忙下楼去迎接。
二人来到大厅,见赵匡胤、和赵光义正在交谈着什么,旁边站着十几个气度不凡的便装之人。
杜大雷笑呵呵的走过去,对赵光义深施一礼:“陛下,草民杜大雷给您见礼了,欢迎诸位光临小店,都请楼上就坐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